汽车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2-08-21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汽车业市场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汽车业市场调研报告

汽车空调市场调研报告

一、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产销量及发展预计

中国市场2000~2003年各类车型及主要生产厂家汽车产销量如下:

1、 轿车单位:万台

全国轿车00~03年产销量

轿车主要生产厂家02年产销量

2、 微型客车单位:万台

3、 轻型客车单位:万台

4、 中型客车单位:万台

5、

大型客车单位:万台

主要生产厂家有郑州宇通、厦门金龙、江苏亚星等,02年具体生产数量不详。

6、 微型货车单位:万台

7、 轻型货车单位:万台

全国轻型货车00~03年产销量

8、 中型货车单位:万台

全国中型货车00~03年产销量

主要生产厂家02年产销量

9、 重型货车单位:万台

总体来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轿车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轻型客、货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和预计,今年全国各种汽车生产将达到300万辆以上,比去年增长约35%。就市场规模而言,轿车产量最大,今年生产将达到120万辆以上,而且今后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1.1 市场规模:描述国内轿车市场的规模

1.2 产销特征:国内轿车主要生产企业99-02年产销情况

1.3 竞争格局:国内高级、中级、普及型轿车和微型轿车生产企业

主导车型及市场份额分析

1.4 细分市场:按轿车成型分析未来轿车市场主导产品

1.5 配套情况:国内高级、中级、普及型轿车和微型轿车生产企业

主导车型轿车配套用空调情况

1.6 市场预测:未来轿车市场的占有率和车型结构比率

1.7 企业分述:国内主要轿车生产企业企业概况、运营情况分析。

二、轿车空调市场分析

2.1市场规模:目前国内轿车用空调规模

2.2影响因素:产业政策、市场需求、上游资源等客观因素对空调

市场的影响分析

2.3产销特征:国内主要生产企业的产销数据 2.4市场份额:国内主要空调生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 2.5市场预测:未来轿车空调的市场规模

2.6企业分述:国内主要轿车空调生产企业概况和运营情况

三、投资预期分析

根据上述论述,有针对性分析企业投资生产轿车用空调的可行性

第二篇:汽车租赁市场调研报告

汽车租赁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它因为无须办理保险、无须年检维修、车型可随意更换等优点,以租车代替买车来控制企业成本,这种在外企中十分流行的管理方式,正慢慢受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的青睐。

(一)外部环境

汽车租赁在世界范围内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二战之后高速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据统计到2000年底,世界各地汽车租赁企业已经超过5000家,经营网点数以万计,租赁车数100多万辆,年营业收入上千亿美元,到2001年已超过1100亿美元。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其它服务行业。由此可见,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潜力一定是十分巨大的。

1989年8月,中国大陆第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福斯特汽车租赁公司成立,当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迎合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亚运会上国外记者及相关人士在华工作中对交通的便捷、激动、私密性的需求,建立了这家汽车租赁公司。中国的汽车租赁市场由此开始。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期间经历了90年代的起步阶段,2000年后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2008年由于奥运的举办达到发展过程的阶段顶峰。据统计,目前全国有汽车租赁企业上千家,租赁汽车保有量已超过50000辆。长租、代驾、自驾三大汽车租赁业务在国内已有10亿美元的规模,市场预

期到2015年,国内车辆租赁需求将达30万~40万辆,市场总规模可达180亿元。中国目前家用车保有量不足4%,但在汽车产业发展成熟的美国,3亿人口拥有2亿辆车,家用车保有量接近70%。如果按照美国的比例,将来中国15亿人口时将拥有10亿辆车。这给我国自然环境、资源配给等方面带来的问题都将是灾难性的。为了实现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以租车为代表的资源分享模式是必由之路。

2009年3月,温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汽车租赁市场,汽车租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受到空前重视。可以预言,在未来得5——10年内,中国的汽车租赁将向着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

(二)内部环境

1. 地理环境概况

阜新市城市建设现状布局特点是:点多、线长、片大。市区由主城区、新邱区、清河门区组成,呈组团式结构,且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城区位于新邱区与主城区中间。其中:主城区由海州区、太平区及细河区的一部分组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市区人口的85%分布在主城区,10%分布在新邱区,5%分布在清河门区。主城区道路已初步形成以解放大街为南北轴、中华路为东西轴的方格网式道路系统。工业区布局比较零散,商业区主要布置在解放大街两侧。行政中心设置在中华路东段。全市总人口为193万人。其中:

农业两县两区,有67个乡(镇),29万农户,105万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48万人。

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到2005年,阜新已有开放旅游景区15处、星级酒店16家、旅行社33个,年接待能力达到百万人以上。其中,海棠山景区为国家3A级景区,大清沟、瑞应寺、乌兰木图山、三塔沟为国家2A级景区,东郊湖为国家A级景区。200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实现5.1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5%以上。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17.7万人次。2009年,阜新的旅游市场日益繁荣,旅游总收入增长52.7%。阜新市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海州矿国家矿山公园主题广场完工。瑞应寺等景区功能日趋完善。敖包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取得新进展。

A. 宏观经济环境

2001年,阜新市被确定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

型试点市。经济转型以来,阜新经济发生了历史性跨越,2001年到2008年,阜新地区生产总值从70.0亿元跃升到233.9亿元,年均增长15.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4327元增加到10114元,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123元增加到5030元,年均增长23.9%。通过7年多的转型实践,阜新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不断完善。2008年,阜新被国家确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同时辽宁省委、省政府也将阜新纳入了“沈阳经济区”,并

开始实施“突破阜新”战略。“三位一体”规划和“沈彰新区”规划,成为阜新 “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方便接受和利用沈阳经济区的拉动和辐射,加强与沈阳的全面合作,创作了条件。“十一五”末和“十二五”期间,加快“沈彰新区”的建设规划的实施,必将成为阜新城市建设的新亮点。同时规划在彰武县建设“彰武板材基地加工园”,在清河门区建设“清河门皮革园”;在阜新开发区建设“开发区装备制造配套基地产业园”,在高新区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园”。这一规划的如期实现,必将成为阜新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同时,随着阜锦、沈彰、阜铁、阜朝等高速公路的相继竣工通车,欧亚新通道———巴新铁路的开工建设,沈阳经阜新至北京客运专线和彰通、阜盘高速公路的即将建设,阜新的区位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正在成为联结东北、华北、辽西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这些有利条件使阜新站在了实现突破发展新的起点上,也为我们客运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通勤车辆需求情况

阜新市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发展基地之一(主要以煤矿为主),矿山总数342家,职工人,相关工作人员约人,拥有通勤车辆台;经济园区现有大型企业家,职工人,相关工作人员约人,拥有通勤车辆台。阜新市现有公交

线路17条,出租车台,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上班高峰期的客流需求,随着经济园区基础建设的完善和发展,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在加大,外资企业的增加,通勤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分析当地旅游资源

未来几年阜新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产品将是以海州露天矿为中心的工业遗产旅游产品系列。并通过此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带动生态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和工农业旅游产品的综合发展。

B. 行业市场环境

阜新市现有道路客运企业家,拥有客运车辆台,每年要完成的客运量在4000万人次以上,随着阜新经济的发展,道路旅客运输的客流逐年增加,尤其是“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及春运期间,现有的道路客运运力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求,据统计,2008年两个黄金周及春运期间,仅阜新市长客总站就增加客运班次452班次,输送旅客19450人,2009年同期增加客运班次744班次,输送旅客31762人。

旅游包车企业情况

现有开展旅游包车业务的旅行社2家,拥有车辆70余台。

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包车车辆情况(包括旅游包车、通勤车、企业自由车辆) 当地政府(含乡镇及自然村)、事业单位日常同我公司的联

系程度,分析公司在当地的影响力。

第三篇:汽车市场调查报告

《汽车法规》论文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原因分析

系别: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班级:2010021201

姓名:张静宇

学号:105021240041

指导老师:李国勇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

近三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发展迅猛,市场环境急剧变化,使我国汽车产业面临重组和整合压力,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这就迫使汽车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来讲,现实的可行之路就是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变化、提高服务水平、建立自主品牌、选择适合的销售模式,才可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我国汽车市场现状 。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444万辆和439万辆,同比增长率为35.2%和34.2%,这是继加入WTO以来,国内汽车工业连续第二年实现高速增长,但大并不代表强,发达国家汽车行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左右,而我国却不到3%。汽车行业要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任重而道远。

一、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

1.1、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

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 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据统计,去年我国共有123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有17个省(市)生产轿车,有23个省(市)已建成轿车生产线。在这120多家整车生产企业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只有2家,超过10万辆的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有95家,产量1000辆以下的有70家。而在整车厂之外,又还有500多家照样有产品资格的改装企业。在以上600多家汽车企业中,有200家左右多年来产量很少甚至是“零产量”。

根据各地上报的“十五”工业规划,到2005年全国规划汽车生产的能力将不低于622万辆。这只是2000年的规划数据,随着这两年汽车市场的火爆,不少汽车企业纷纷扩产。一项研究表明,各种类型的车加在一起的生产能力到2007年将达到1400万辆。考虑到汽车产能形成周期通常需18个月以上,2002年的项目将在今年产生效果。随着2003年大量新建项目的投产,预计2005年我国轿车产能利用率将跌至55%,成为2002年至2010年期间产能利用率的最低时期。产能过剩必将导致竞争加剧和利润下降。

由于汽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长期被压抑的消费潜能得到了集中释放,这是2002年和2003年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基础。但随着这部分需求的释放,国内汽车需求将按照正常的趋势来发展。 而从国资委信息中心的消息来看确实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从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统计表明,成品存货大幅上升。截至4月末,成品存货总值142.1亿元,上升27.9%,库存的增加迫使企业采用降价策略。但是,在通用、大众、神龙等主流厂家纷纷降价之后,市场却没有任何动静。“降价后,买的人不多,来看车、问车的人也少了。” 1.2、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汽车市场营销方式混乱落后

中国的汽车制造行业有了几十年的发展,相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销售公司无疑是强大。近两年,集销售、零配件、服务、信息反馈于一体的4s汽车店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销售形式对于产销量特别大的车型或品牌来说是最好的,但如果经营利润不能支撑4s庞大的费用时,从形式到内容就都难免落空。4s店在中国的存在已呈现出其弊端。

目前,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各级经销商,真正按照市场营销观念从事经营活动仍占少数。时下最具影响力的营销手段是“车展”和“价格战”。越来越热的车展现象并不能代表汽车市场营销的进步,相反只反映了汽车市场营销的苍白和缺失——各大汽车企业好像只能通过车展这样的方式来大摆阔气,却不问这对于销售究竟会起多大作用;而还停留在价格战阶段的汽车销售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营销上我们也没做什么,就是按照厂家的策略走,另外也搞一些促销活动”,北京一位知名汽车企业的授权经销商这样说。可见,我国的汽车市场营销方式、手段仍然停留在简单、低级的阶段。 2.汽车经销商普遍存在着汽车市场营销信誉危机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汽车消费投诉的大幅上升固然与百姓购车热有关,但它更反映出目前汽车消费整体环境。对汽车经销行业来说,经销商在销售中普遍缺乏行业道德操守约束,也缺乏行业自律,同样缺乏统一的一个组织来确定经销商的从业标准。因此,汽车经销这个行业看来是混乱一片。目前,国外的经销商按照严格的要求的在各地确立了符合高档地位的品牌身份,如在中国经销Audi,奔驰等高品牌的外国经销商,不仅有统一的形象标志,还有统一的信息流通网络,以及统一的严格地培训体系。这些都是中国的一些地区初级的经销商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情。

3.营销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过去,汽车产品处于卖方市场的形势下,厂商对营销人才的要求并不高。但是随着汽车市场步入买方市场,用户的购买行为也逐渐理性,消费者的成熟,使汽车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由纯粹的汽车销售人员转向既懂汽车、又懂营销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复合型高级营销人才。同时深陷价格战的众厂商,眼看着销售本身利润的削薄,也不得不将注意力从生产领域转向营销领域。营销队伍是贯彻营销理念,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是联结消费者与销售企业的桥梁,甚至本身就是销售企业的招牌。

二、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市场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趋势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今年我国汽车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入了一个转型的时期,即汽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汽车生产快速增长,库存压力日益加大,消费者持币待购状况不断加剧。厂家为促销,频繁的降价也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导致消费者无法估计价格是否还要降,到底要降多少,从而使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后延,观望气氛日益浓厚。比如从年初到现在,进口车平均价格降了15%,但消费者还是持币待购。

趋势二:汽车价格大范围、大幅度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一季度平均每个月就有25种车型降价,其中多分布于15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有统计显示,前三个月参与降价的车型近80种,涉及20余个汽车品牌,降价车型数量已与2003年全年降价车型数量持平。国产车整体降价幅度超过2%。在与2003年有对应产品的120种车型中,三分之二的车型价格有变动,平均降价幅度超过8%。价格较低的车型因其基数低,价格稍有变动,降幅就显得特别大。数据分析表明,越便宜的车型降幅越大。进口车降幅更大,依据今年前3个月150种进口车价格分析显示,其降幅更甚于国产车,达到4.3%,相对同期进口车市而言,整体价格跌幅超过5%。到2006年关税降到25%后将有更多的进口汽车降价。

一些汽车经销商表示,近期应该不会再下调价格,今年内价格下降的空间也不大。但事实上,国产车的定价权在汽车厂家手中,进口车的定价也要考虑和国产车的竞争。而从需求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受到车贷收紧和油品上涨的压制,也许只有更大幅度的降价才能将购车需求释放出来。 趋势三: 民资和外资增资中国汽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说,中国车市真正的“井喷”不是卖车,而是造车。据统计,仅中国家电业中的诸如波导、 T C L等大鳄们,已向国家正式申请生产汽车的有40多家,总并购金额逾百亿元,而看好汽车业准备进入的则更多。有报道称,仅浙江就有几十家民营企业有意造汽车。

目前,我国各大汽车生产企业都在不断扩大产能,外商也纷纷增资中国汽车市场。经过近些年大规模的购并和联合,世界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通用-菲亚特-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三菱-现代、丰田-大发-日野、大众-斯堪尼亚、雷诺-日产-三星等六大汽车集团。六大集团一致看好中国汽车市场的诱人前景,纷纷从各自的全球战略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市场进行战略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地、加速地展开有效的进入和竞争策略。日前,东风与日产、一汽与大众、华晨与宝马、通用与上汽、长安与福特等等的合资与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趋势四: 生产成本提高和销售收入下降并存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不断推移,汽车产业将会逐渐放开,汽车价格随之下降到基本与国际市场价格持平的程度,宣告汽车暴利时代的结束。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吃”掉厂家利润,汽车厂家暴利时代即将结束,厂家要实现利润增长就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今年为例,春节后,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热轧板的每吨单价涨了200-300元;冷轧板则每吨上升了400-600元。以今年2月来讲,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通大型钢材上涨26.9%,普通中型钢材上涨36.7%,普通小型钢材上涨30.2%,线材上涨33.7%,中厚钢板上涨19.7%。由于钢铁、橡胶、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升,汽车厂家的成本随之在急剧上升,到今年3月底,因原材料涨价而导致造车成本攀升7%,从而使盈利水平降低。

趋势五:一批实力强劲的经销商将脱颖而出

1.前几年发展迅猛的3S、4S店,虽然与该品牌汽车生产厂并非一体,但由于只能经营一个企业的产品,实际上同汽车厂有着生死相依的关系。如果汽车厂的经营效果不好,经销商就被置于危险的境地。因此,把综合市场和品牌专营的优势集中起来,建立多种品牌经营机制,以分散风险,就成为许多经销商的选择。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汽车经销商两万多家,数量远远超过汽车厂。年销售汽车五六万辆、七八万辆,销售额十几亿、数十亿元,经营规模相当于一个大中型汽车厂的经销商并不在少数。这些经销商的共同特点是,多品牌、跨区域、集团化、独立自主发展。近一时期,在3S、4S店和综合汽车市场基础上又发展起来了大3S市场、5S超市,也有一大批以3S、4S品牌店群为核心的经销商集团。有人预测,今后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大经销商,汽车制造企业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经销商的影响力会逐渐增强。 2.汽车市场营销的品牌经营势在必行。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中国汽车市场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品牌的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就一个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处于第一层次,品牌形象处于第二层次,产品形象处于第三层次。一个品牌必须存在于企业中,但是,这个品牌又可以独立于它所代表的企业之外,独立于它所依托的产品之外。因为企业可以被兼并、联合或重组,也可能破产倒闭,产品可以换型或更新,但品牌的价值却是永恒的,是不断增值的。同一个产品,换一块牌子就可以身价百倍,这充分说明了品牌的重要价值。“兰博基尼”跑车无论在被德国大众公司收购前还是收购后,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因为企业间的购并而发生改变。因此,开发、塑造和管理品牌,是企业形象的根本,是产品价值人格化的体现。对汽车中具有强烈个性的轿车而言,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技术、装备和服务等等的价值,它最终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因此,品牌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是消费者所追求的一种理念,是企业和消费者中间的桥梁。

3.汽车市场营销更加注重公共关系与汽车赛事营销的发展。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国内的汽车经销商逐渐意识到了危机,不断摸索新的营销途径。其中,公共关系营销在汽车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消费者对汽车的了解都来自媒体的报道,媒体的介绍和评价对消费者的购车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公关公司可以确立企业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引起社会的广泛认同,将企业经营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转化,最终赢得更大的企业发展空间。日本本田汽车刚进入美国市场时受到排挤,本田公司坚持公益公关,在美国每销售出一辆汽车都在美国街头种植一棵树,实行“一车一树”的公关策略,后来又拿出一部分利润专门用于城市与公路植树,回报社会的结果改变了企业形象,产品成为消费者优先选购的对象。本田公司的成功经验得我们探讨学习。 趋势六:汽车市场营销从传统的门店销售向汽车网络经营和汽车配件网络化经营的发展

现在随着整个网络的发展,特别是用户的增加,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工具,尤其对汽车这样的产品来说,它的意义还要更深远,更重大一些。网上交易确实有着许多优点。节约时间,这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经销商说,这种交易方式越来越成为吸引客户的一种途径,人们慢慢地接受它,并表示认可。同时,网上交易还减少了许多开支,其中包括员工、管理、市场等方面的花费,而节省下的费用又可在汽车售价上使顾客受益。

现在消费者在买车之前,大多数消费者都会上网,在网上查各种各样的相关资料,而且在网络上,这种描述最真实的,也是最完全的。汽车厂家、商家也好,面对这种形势,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充分把握产品的特点和卖点传达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比较去选择。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而电子商务将是国内汽车厂商与国际汽车厂商公平竞争的重要工具。在面对汽车个性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个性化、小批量式的生产正在成为现实。厂家必须和用户进行交互式的信息沟通,而这种个性化需求信息交互的实现只有网络可以实现。并且汽车市场的产品也将极大的丰富,传统的市场搜寻方法由于消耗的时间和精力过大必将被信息的网络搜寻所取代。在汽车市场上的私人消费正在逐步增加,购买方式也向多模式支付方式转变,只有网络能够为这些转变提供安全而有效的保障。所以电子商务对于汽车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三、中国汽车企业的应对策略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策略一: 建立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

当前汽车市场结构正发生转变:首先,用户结构正在迅速地向私人转移,未来私人需求是汽车需求增长的主体。其次,产品结构依然会以轿车为主。从最近的资料显示,41%的消费者选择10万—15万元价位的汽车,选择15万—20万元价位汽车的占25%,选择10万元以下价位的只占17%。从上半年的销售中可以看出曾经风光一时的经济型小车大受冷落,市场表现大不如人意,从今年上半年经济型轿车的市场排行来看,虽然夏利、奥拓仍然雄踞榜首,但明显的感觉是力不从心,整个经济型轿车低端市场销量并没有拉开较大的差距,稍有不慎就会被后来者赶上。且经济型轿车低端市场整体份额减少的趋势在日益加剧。我国大部分汽车生产企业生产的是低端汽车,面对市场规模的缩小,利润的迅速减少,厂家要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努力开发新技术、新车型打入中级车市场。目前我国汽车业还处于政策保护之下,还有5到6年的时间去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在汽车产业的投资热虽然使汽车生产竞争加剧,但也为解决资金问题提供了契机,只要可以有效地利用资金就可以迅速的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掌握在日后竞争中所必需的核心技术。 策略二: 进入汽车服务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销向售后服务转变,研发实力不足的企业则应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汽车售后服务上去。近5年来中国汽车制造业以平均24.5%的速度高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车饱有量将达到5600万辆,作为汽车市场结构的重要补充,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差距还很大。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国内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占12%。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销售额中制造商的比重依然偏大,而服务的比重过小,除金融、租赁等汽车服务有待加强外,汽车售后服务还有近10%的上升空间。若能占据这10%的销售额,企业便可获得可观的利润。所以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可以依靠自己在行业中的经验转投汽车服务业,采取深度营销的方式,即通过在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上扩展,赢得客户的长期信赖和支持,培养客户的忠诚度。比如向顾客提供汽车信贷、保险、保养、维修、年审、用车指导、汽车的技术升级、二手车的评估和转让等全方位的服务项目,从而适应了汽车消费的固有特征,并迎合了汽车用户对深层次服务的要求,强化汽车用户对汽车服务和汽车服务企业的依赖,实施市场结构优化战略,形成新市场竞争优势。 策略三: 利用新概念和个性化设计打开销售

随着原料价格上涨和整车价格下降,厂家要实现利润就必须保证产销两旺,但现在低端车却销售不顺,要打破销售困难就要靠营销的力量。首先要有一个适合现在市场的品牌概念,现在私人是购买轿车主力,但再细看则是以家庭购买为主,所以现在的轿车品牌概念大多以家庭的和谐与和睦为主题,但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汽车在作为家庭一个整体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必然发展到作为个人的需求。将来的市场的主流概念将是个性化的汽车产品,而不是现在只有彰显身份和地位的作用,消费者将更重视汽车的实用性以及售后服务,所以厂家只有密切注意市场的变化才可以在竞争中立足。如现在奇瑞QQ的畅销正是其个性化的设计和销售概念等营销手段的应用。

策略四: 品牌自主是我国企业突破外国企业制约的根本出路

2005年我国整车进口关税将降至25%,和零配件进口关税一样,虽然我国在汽车进口上还有很多的政策限制,但对于外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25%的关税和中国让人充满想象力的市场空间相比,25%已经是一个不重要的数字。可以想象的是当政策限制降低以后会有更多更新的车型直接从外国运来我国市场销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通过国产化然后在中国市场上推出。当初引进外资与本国企业合作的目的是要学习和吸收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升自主开发能力。但在合作的过程中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都只是简单的把外国的车型拿到国内实现国产化,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外国车型一统中国市场而国产品牌无处可找的尴尬局面。最近,北京大学承担教育部特批研究项目《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就怎样看待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前景向公众发出问卷调查,结果80%以上的人主张“中国必须发展自主品牌的汽车”,说明现在发展汽车自主品牌是民心所向,汽车品牌自主是我国消费者的“心头之痒”。因此,那个企业可以生产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品牌自主的产品,那个企业就可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目前有实力推出这种产品的国内企业不多,而有这样实力的企业却为了眼前的利益却只力推合资方所提供的车型,没有把自己的研发能力培养起来。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指导下,我国轿车工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相当的规模。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发展自主品牌的问题,应该提上日程了。国内企业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品牌和技术上的自主,归根到底是技术上的自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从一个国外汽车企业的装配厂蜕化为真正的汽车生产企业。 策略五:适应市场发展,寻找新的销售模式

中国的轿车市场是从大卖场起步。先圈一片地,分租给许许多多个人或单位,他们靠各自神通,搞几辆车摆在那里卖,各种品牌,各种车型“烩于一锅”。大卖场的优点是便于消费者货比三家,当时中国轿车品牌十分有限,转一个下午,全中国的汽车产品尽收眼底。不足之处是没有后续的维修服务,卖车的摊点一般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是随着轿车的品牌战愈演愈烈,单一品牌的4S店在中国还是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形成了集团化。4S店的优劣不在规模大小,首先是在功能的完善。消费者慢慢也喜爱上这种购车和修车的环境:有销售顾问一对一的介绍产品性能;买车后建立专门的业务跟踪档案;修车有舒适的休息区,甚至提供免费的餐饮。虽然4S店销售模式在世界发达汽车销售市场上已经萎缩,但这并不代表4S模式在我国就失去了发展前途,4S专卖店的销售模式,以其高质量的服务适应了我国当前消费者的心态:汽车是显示身份地位消费品。而汽车大卖场由于其售后服务的关系,在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重视售后服务的市场中,这种销售模式显然不适合市场的发展趋势。从我国《汽车品牌专卖管理办法》来看,专卖店不能设立分支机构展示或销售汽车。汽车品牌专卖制度得到了政策面的肯定,汽车营销方式将以品牌专卖为主,其它营销模式将受到压制。从生产厂商的角度来讲,得渠道者得天下。一个有序而可控、具有选择性、排他性和半垄断性质的销售渠道是厂商乐意看到的。但是,我们注意看到,品牌专卖店不得通过任何机构和个人销售或接受订单,也不能设立任何分支机构展示或销售汽车,这等于取消了品牌专卖店的二级经销权,品牌专卖店只能面向最终用户销售,无形之中增加了专卖店的投资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增加消费者的负担。所以将来的汽车销售模式有可能向若干个1S店相加发展,最后经过分工把销售和服务分开,维修和汽车美容相分离。汽车的销售主要是在汽车超市里面完成;而维修则是由另外一个经销商代理,由厂家给予技术和零配件上的支持。所以,只要把汽车销售、维修和内饰销售等1S店集中起来也可以达到服务上的规模效应。

四、市场了望

随着汽车市场旧有体制的被打破,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需求决定供给,汽车产能提高带来了生产过剩,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汽车生产厂家要转变经营观念,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完善汽车售后服务,把以销售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经销商的价值与地位也决不可忽视,汽车经销商已成为联系汽车产品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只有与经销商实现“双赢”才可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汽车超市多品牌经营满足了客户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服务期望值需求,奠定了其发展的客观基础。而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也将使汽车产业的竞争更加规范,同时也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 我国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的企业要把这个市场拿在自己手心就要在整车技术和设计有所突破,树立自己的品牌,摆脱外商在品牌上对我国企业的控制,实现自主。而各种行业资金的加入也可以为提高汽车售后服务水平提供经验。但总的前提是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尽快制订出来,给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前进的道路,以及在政策上的各项支持。只有经过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才可以把汽车产业发展成我国的支柱产业,才可以让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随着加入中国WTO后会逐渐成熟起来,转变为理性的买方市场,而国内的汽车市场营销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我们应该结合国情不断总结学习国内外汽车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使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2011-2012汽车市场分析与预测》—徐长明

《2012年六月中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汽车点评网—张敏

第四篇:汽车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11/7

一、 概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的生活开始离不开它。芜湖市汽车经销商为了给企业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市场调研,从而了解该市的消费者情况。我们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的对象主要是20—50岁左右的居民及大学生,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使用情况,并了解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应该把握家庭庭消费购买,开发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二、 正文

1、 引言

本次调研主要是想了解本市什么样的汽车更受消费者喜欢,是类型、品牌、价格还是性能、消耗、购车的各种因素等。在分析消费者喜欢购什么类型的车,企业做出相应的决策.

2、 情况介绍

消费者的购车情况分析

① 购车会购买哪种车

在调查中,选择越野车所占比例最高,为50%。 选择轿车的比较少,说明越野车更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这也是国家经济发展,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

② 国外品牌和自主品牌更喜欢哪个?

国外品牌和自主品牌所占比例分别为54%和46%,说明更多的人喜欢购买国外品牌,也说明我国的自主品牌有待提高和加强。 ③ 汽车价格

10万元左右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0%。说明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企业应该研发10万元左右的车。

④ 最关注的车辆信息

比例从高依次为:安全性、经济性、性能、舒适性、环保性。这说明人们还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还有现代社会自私自利的风气也体现出来,人们都把环保放在最后的比较多。

⑤ 购车看重的因素

品牌是最多消费者选择的,这说明在消费者心中,品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企业要做好自身工作,加强品牌意识,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强。

⑥ 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

研究发现,消费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中,汽车报纸杂志所占比重最多为27%,电视广播、上网查询、广告、亲友介绍、及实地调查所占比重分别为23%、 18%、9%、9%、2%。结果表明,企业要想提升营业额,扩大消费人群,必须在汽车杂志上和电视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其他方面扩大宣传面。

三、结论及建议

1、在发展空间较大的今天,企业应该注重自身服务,品牌意识及产品质量等的提高,宣传力度的加大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要以服务人民为主。

2、企业要加强企业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成本,以特色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调查小组:二班三组

小组成员:刘占超、孟嘉伟、钱光生聂朋飞、孙思瑾报告时间:2012/11/8

第五篇:中国汽车租赁市场调研报告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调研与发展前

景预测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汽车租赁的相关概述 1 第一节 汽车租赁概念的阐释 1

一、汽车租赁的业态 1

二、汽车租赁的属性 2

三、汽车租赁的模式 4 第二节 汽车租赁特征的描述 5

一、汽车租赁的特点 5

二、汽车租赁的功能 7

三、汽车租赁的优势 7

四、汽车租赁与城市交通中的作用 8 第三节 汽车租赁业与出租汽车业的不同 13

一、运作方式不同 13

二、管理成本不同 13

三、经营性质不同 14

四、管理方式不同 14

第二章 2010-2011年世界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概述 15 第一节 2010-2011年世界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概况 15

一、世界汽车租赁业发展历程 15

二、世界汽车租赁业的发展背景 15

三、世界汽车租赁市场发展规模 16

四、世界汽车租赁主要经营特点 16

五、世界主要汽车租赁公司的运营 17

六、世界汽车租赁未来发展趋势 18 第二节 2010-2011年世界汽车租赁业的主要经营运作特点 19

一、运营的车辆以经济型和小型车辆为主 19

二、与汽车生产厂商合作紧密 20

三、先进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模式 20

四、其他经营运作特点 20 第三节 2010-2011年世界主要国家汽车租赁业的发展 21

一、世界汽车租赁业发展现状 21

二、美国汽车租赁业逐渐复苏 22

三、法国汽车租赁业恢复增长 22

四、俄罗斯汽车租赁市场前景广阔 22 第四节 2010-2011年世界汽车租赁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分析 23

一、汽车租赁公司履行的职责 23

二、特许经营店履行的职责 24

三、汽车租赁服务业务流程 24

第三章 2010-2011年中国汽车租赁业发展形势分析 25 第一节 汽车租赁业发展总况 25

一、汽车租赁市场的崛起 25

二、汽车租赁行业现状及规模 25

三、宏观经济推动租赁市场发展 26

四、出租车与汽车租赁的竞争分析 26 第二节 中国汽车租赁业在道路运输业中的地位 27

一、汽车租赁具备的独特功能 27

二、汽车租赁业在道路运输业的地位与现状 28

三、道路运输业对汽车租赁的需求特点 28

四、汽车租赁在道路运输业中的发展与未来 29 第三节 推动中国汽车租赁业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32

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推动汽车租赁业的发展 32

二、消费方式、消费观念的改变促进汽车租赁业发展 32

三、科技手段的进步保证汽车租赁业的发展 32

四、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是汽车租赁业发展的基础 32

五、合作与联盟促进汽车租赁业的持续发展 33 第四节 2010-2011年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33

一、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背景和过程 33

二、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现状 33

三、中国汽车租赁企业发展现状 34

四、中国汽车租赁企业面临困境 34

五、台湾和香港汽车租赁业的发展分析 36 第五节 2010-2011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结构分析 41

一、租赁车辆结构分析 41

二、用户消费结构分析 42

三、租赁期限结构分析 42

四、租赁价格构成分析 43

五、租赁车辆处理方式 43 第六节 2010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结构分析 43

一、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的租赁市场 43

二、各区域市场差异显著 44

三、独特的市场业态 45

四、用户结构划分 45 第七节 2010-2011年电子商务与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发展 47

一、电子商务的影响力及在中国的发展 47

二、中国汽车租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 48

三、电子商务在汽车租赁业中的应用 49

四、汽车租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解决方案 50 第八节 2010-2011年中国汽车租赁业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53

一、中国汽车租赁业的病症 53

二、中国汽车租赁发展的制约因素 54 3

三、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策略 55

四、我国汽车租赁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6

第四章 2010-2011年中国主要地区的汽车租赁业发展走势分析 58 第一节 北京汽车租赁业 58

一、地铁5号线有望拉动北京汽车租赁业 58

二、奥运前夕北京汽车租赁市场火热 59

三、北京汽车租赁企业现状及展望 60

四、北京13个地铁站周边将设汽车租赁点 61 第二节 上海汽车租赁业 61

一、上海汽车租赁业的现状 61

二、上海汽车租赁行业发展 62

三、上海汽车租赁行业管理 63

四、2010年上海汽车租赁——牌照发放重启 63 第三节 广州汽车租赁业 64

一、广州汽车租赁管理暂行规定 64

二、广州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分析 67

三、广州汽车租赁市场竞争分析 67

四、广州汽车租赁行业潜藏商机 68 第四节 其他内地省市的汽车租赁业 69

一、山东省汽车租赁业概况 69

二、福建省汽车租赁业概况 69

三、青海省汽车租赁业问题亟需改善 69

四、天津放开汽车租赁行政许可 71

五、兰州汽车租赁业发展空间大 71

第五章 2010-2011年国外汽车租赁主要企业经营动态分析 73 第一节 赫兹(HERTZ) 73

一、赫兹公司简介 73

二、汽车租赁在中国 73 4

三、赫兹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74 第二节 安飞士.巴基特集团(AVISBUDGETGROUP) 74

一、安飞士.巴基特集团简介 74

二、安飞士汽车租赁业务 75

三、2010年安飞士中国店将增至百家 76

四、2010年全球竞争分析 76 第三节 安飞士欧洲公司(AVISEUROPE) 76

一、安飞士欧洲公司简介 76

二、安飞士欧洲公司业务范围 76

三、安飞士欧洲公司企业文化 77 第四节 欧洲汽车(EUROPCAR) 77

一、欧洲汽车公司简介 77

二、欧洲汽车公司发展历程 77

三、欧洲汽车公司租赁站点 78

四、欧洲汽车公司业务管理 78

第六章 2010-2011年国内汽车租赁重点企业经营形势分析 80 第一节 首汽(中国)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80

一、公司简介 80

二、首汽租赁的发展之路 80

三、首汽租赁开通电子商务平台 80

四、2010年市场拓展情况 81 第二节 深圳市至尊汽车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82

一、公司简介 82

二、至尊租车的发展现状 82

三、至尊租车的经营模式 83

四、2010年至尊租车发展分析 83 第三节 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83

一、公司简介 83

二、一嗨租车发展情况 84

三、一嗨租车的"差异化"定位 84

四、2010年经营发展状况 84 第四节 北京银建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85

一、公司简介 85

二、银建租赁服务项目 85

三、银建租赁的营运服务概况 86

四、银建租赁的技术发展概况 86 第五节 神州租车(中国)有限公司 87

一、公司简介 87

二、神州租车的服务优势 87

三、神州租车发展现状 88

四、2010年经营状况 88 第六节 上海大众汽车租赁公司 89

一、公司简介 89

二、大众租赁主要业绩 90

三、2010年发展状况 91

第七章 2010-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运行动态分析 93 第一节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分析 93

一、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分析 93

二、中国汽车行业回顾及其展望 97

三、我国重点汽车企业经济效益 101 第二节 中国汽车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103

一、汽车行业销量分析 103

二、我国汽车业运行分析 103

三、汽车保有量分析 108

四、我国汽车产量分析 109 第三节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 109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现状分析 109

二、2009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 110

三、2010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 111

四、201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预测 112

第八章 2010-2011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113 第一节 2010-2011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综合分析 113

一、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成熟度 113

二、中国汽车流通业并购大戏纷纷上演 114

三、中国汽车流通体制向品牌营销转变 114 第二节 2010年汽车流通行业发展分析 116

一、发展环境不断向好 116

二、汽车企业积极拓展二三级市场 116

三、汽车流通渠道以新车销售渠道为主 117 第三节 2010-2011年中国汽车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18

一、中国汽车流通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8

二、中国汽车流通市场的八大瓶颈 120

第九章 中国汽车租赁业的政策法规及实践分析 124 第一节 中国汽车租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124

一、行业管理、政策法规 124

二、汽车租赁业相关协会情况 124

三、中国首部汽车租赁规范出台 124 第二节 中国首部汽车租赁规范解析 126

一、出租方需2小时内提供救援 126

二、租车交通违法须5日内认罚 127

三、租赁公司承担维护费用 127

四、车辆配置GPS难执行 127 第三节 车辆被第三方占据的法律保护分析 128

一、承租方将车辆抵押给第三方 128

二、承租方将车辆转卖给第三方 129

三、租赁车辆涉及刑事案件被扣留的特例 129 7

四、相关法律措施 130 第四节 连带责任的法律保护分析 131

一、汽车租赁企业负连带责任违反民事法律原则 131

二、交通安全法规没有租赁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 13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条款适用于汽车租赁 132

四、案例支持汽车租赁企业在交通事故中的无过错免责 133 第五节 中国汽车租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34

一、研究并出台促进发展的投资、税收政策 134

二、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政策 135

三、加紧进行将租赁应用到货运业的政策研究 135

第十章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业的风险控制分析 137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风险的形成 137

一、汽车租赁本身是高风险行业 137

二、维护出租方权益的法律环境不健全 137

三、信用体系缺失 138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的经营风险 139

一、车辆在租赁中失控 139

二、车辆被盗 140

三、拖欠租金 140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风险的防范措施 140

一、签定合同前的风险防范措施 140

二、签定合同时的风险防范措施 141

三、合同履行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43

四、善后处理 144 第四节 2011-2015年中国降低汽车租赁企业经营风险的信息化手段 145

一、GPS监控系统 145

二、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45

三、企业网点联网 145

第十一章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影响因素 147 第一节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147

一、行业管理滞后,政策法规不完善 147

二、信用机制缺乏,经营风险大 147

三、缺乏相关上、下游行业的配套支持 148 第二节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148

一、汽车租赁企业规模过小 148

二、租赁价格的影响 149

三、汽车租赁企业服务因素 150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51

一、存在问题 151

二、解决办法 152

三、发展对策 154

第十二章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前景及趋势预测 155 第一节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发展潜力分析 155

一、个人租车市场会越来越大 155

二、流动人口租车市场潜力无限 155

三、潜在的企业租车用户在快速增长 156 第二节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业的前景和趋势展望 156

一、中国汽车租赁业前景光明 156

二、2015年汽车租赁业将有180亿市场 157

三、汽车租赁业未来发展的三大趋势 157 第三节 2011-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业发展机遇 159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159

二、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 159

三、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 160

【出品单位】 中国报告网

上一篇:汽车维修电工中级工下一篇:青岛版表内除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