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切景语皆情语

2022-07-09

第一篇:论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学习重点】1. 掌握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方法 2.积累诗歌相关意象的内涵 【学习要点】

一、概念解析

1.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2.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二、基本思路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1、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2、描摹诗歌图景;

3、剖析作者思想。

读诗文——找意象——析词语——悟情感——赏技巧

三、试题类型

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境描绘图景。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

四、例题分析

1、诗中赏画:概括意境,描摹图景。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这是近年常考的一种题型) ①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核心。 例如: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题型一:意象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1、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附:常见意象

2、明确意象的作用:

①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②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有描写的景物,一般都具有这一作用。

③塑造背景或环境。这一作用与“营造氛围”有相似之处,但亦有不同,那就是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意象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即是。 ④塑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自然景物中景物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目的是让读者 “临其境”或“入其境”感知境界之妙以及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都是意境深远的诗句。 ⑤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这种作用在写物诗中较为普遍,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

⑥奠定情感基调。如柳永《雨霖铃》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为全词奠定了凄凉、伤感的基调。

⑦以景衬境。这一作用在山水诗中运用最多,如以闹景衬静境——“竹喧归浣女”,以动景衬静境——“莲动下渔舟”,以暖景衬冷境——“日色冷青松”,以亮景衬暗境——“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满景衬空境——“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物语(或物态)衬心境——“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等等。 答题示例:

例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07广东)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参考答案】

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

例2: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07浙江卷)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 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 之感。(2分) 【参考答案】燕子 兴亡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答案】:(1)晚:归艘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就要借助意象。 例如: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②分析意境型.(这是近年常考的一种题型) 题型二: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③答题步骤:

a.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b.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c.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离愁别绪、羁旅情愁、思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

【答题范式】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意境的鉴赏常用到以下四组概念: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等。 细腻——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等。 繁复——热烈、高亢、繁华、喧闹等。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等 ④答题示例:

例1 西 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什么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6分) 【答案】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例2 (2004年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案】(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例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全国卷I)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描图景)。但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鸣”之景都显示了山中的宁静(点氛围),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析感情)。

例4:(04年福建卷)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问题: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清空幽眇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

例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 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例题分析】: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例1: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问: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答案】这首诗写了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上联是静景,下联是静景。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2005年山东济宁模拟)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答案】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2005年全国卷)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

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例

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用“眼”形容泉小,用“无声”说明流细,“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 例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四川卷)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3)分析景物,概括作用。

例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答案】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两点作用:

A、作者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方法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袅袅”写其微风吹拂的动态,崇光是高洁美丽的; B、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

例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06辽宁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答案】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例3:(2006年深圳一模) 南乡子 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案】

(1)离愁别绪或思乡之愁或离恨

(2)借景抒情,用烟、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 例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⑵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画中品诗,即由诗歌内容所再现的图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读一首诗,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景象,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1)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诗歌的情景是水乳交融的(清代王夫之有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能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情感的把握,离不开意象的理解。首先我们要理解意象本身的特点,其次要注意意象的有关修饰语,这对把握情感很有帮助。 例1: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分析: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①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例2: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分析: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所以我们从中感受到的内在形象情感也就截然不同。

感知画面是基础,把握情感是关键,考生鉴赏诗歌形象时,要特别注意这两个环节。 (2)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例3:谢亭送别 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分析: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例4: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小试牛刀】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日暮①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⑴诗中第

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答案】(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意合即可。) 2.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7分)(2005北京春季)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3)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

【答案】

(1)B(2)诗人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即借无情的芳草表达出了浓重的离愁别恨。 (3)要点:

①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②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③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江苏高邮调研)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此诗写于公元760年。诗人经过四年的流亡生活,来到了受安史之乱影响较小的西南富庶之乡——城都郊外浣花溪畔。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诗人,终于有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本诗属于 。

(2)颈链、颔联描绘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3)尾联是作者真情流露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律诗。

(2)中间两联描绘了四幅图画:梁上的燕子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嬉戏畅游,老妻闲来无事,正在纸上画棋盘,幼小的儿子敲弯缝衣针做成了钓钩。组成一幅清幽、恬静的水乡生活图,表现了诗人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闲适的心境。 (3)尾联表现虽是喜庆之词,内里却包含了后顾之忧和悲苦之情。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余干 旅舍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摇落:草木凋零。 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尚钺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待时令景象(秋景),烘托诗人凄清悲秋的内心世界,暗示了一种郁郁的离情相思。

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从《秋歌》前四句看,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诗人又是如何营造这种意境的? (2)两首诗主题相同,但写法有所不同,清结合诗歌加以阐释。 【答案】(1)①孤寂(悲凉、凄凉、凄苦); ②情景交融(或融情、景、声、色于一体); “感觉联通”(或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要注意“吹”的特殊用法); 营造出浑然天成的意境之美(答案中要点出诗歌意境的特点) (2)①《秋歌》写景抒情,《冬歌》写人叙事。

②《秋歌》中有场景描写,《冬歌》则着力刻画一个生活片断(细节描写)。 ③《秋歌》塑造了长安女子的群像,《冬歌》则着力于个体形象的刻画。

第二篇:作文指导: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借景抒情、咏物言志写作技法

一、小课时,大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掌握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写法。

3、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训练,达到灵活运用两种方法写作的目的。

二、小方法,大用处

----写作中借景抒情、咏(托)物言志”

【方法展示】

1、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含义

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把自己内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咏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咏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诗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性来表明自己的“志”。

2、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异同:

相同点:它们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思想。首先,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他们借助于叙述、描写、和议论的方式来抒情,使抽象的感情客观化、具体化、形象化,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其次,它们都可以使用象征、变形等艺术手法和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以增强艺术感染力。 不同点:

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第三、“托物言志”只要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3、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运用

写景三注意

(1)写景要有顺序。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2)写景要有选择。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通过杨柳的动态。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以景促情,情景交融,有力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抒情三要求

(1)要真挚自然。对表现的事物,要有深切的感受,情感要发自内心,这样的抒情,才是真挚的、诚恳的,也才能是深沉的、感人的。感情要自然地流露出来。抒情最不能作伪,虚假的、矫柔造作的东西,是最要不得的,那种抒情,不仅不能感染读者,而只能使人产生厌恶的情绪。

(2)要健康向上。我们抒发的感情,必须具有健康的情趣,用健康的、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去打动读者。那种低级、消极、颓废等不健康的感情,我们要坚决反对。

(3)要具体生动。抒情要生动,切忌呆板和干瘪,重复老一套的东西,是不能给人以新鲜感的。不新鲜、不生动,也就不能感动读者、打动读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抒发得具体,是不容易的。而过于抽象或空洞的抒情,是没有力量的。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不易表达的感情写得具体,这要有些手段。 【典型运用】

1、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古今中外好的文章无不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让读者读后回味无穷,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某种景物,心中忽有感受,思绪满怀,进而借着对景物的描写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情随景生,触景生情”。

示例:“月色很美,月亮洒下淡淡的一片黄晕,树也像喝了惬意的月光酒,将自己的影子映到墙上,在风中微微摇摆着。门前的小河里,萤火虫飞来飞去,时而为芦苇点一盏亮灯,时而为柳树做一个发夹„„一切都是那么宁静,只是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分析:这段描写营造了乡村暮春的月夜静谧祥和的氛围,使人不觉生出一种惬意几许陶醉。

示例:“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分析:这段文字营造了一种荒凉惨淡的氛围,使人也不觉生出一缕忧愁一种压抑。

2、以景衬人,以人带景。

记叙文当中的景物描写都是溶入了人的情感的,周围的环境与当时作者的心境有必然的关联,其时人物的心情好环境就美丽的,心情不好环境就暗淡的。俗语云“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以景衬人就是让景物为烘托人物服务。为了把景物写活,常常采用以人带景的方式由人物把景物带出来,让读者通过景物来了解作者的心境。

示例:“我喜欢在微风吹拂、细雨飘洒的日子里,撑着伞儿漫步垂柳间,观察那雨中的荷塘的景致。这时雨疏疏密密地落着,偶尔看到几只燕子穿梭于垂柳间。呈现出一幅‘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图画来。再看那雨中的荷叶上盛满的水珠,闪烁着明亮的光点。微风徐来,轻轻地吹着荷叶,大大小小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侧耳侧听雨落在荷叶上的声音,就如同游丝似的似有若无,缥缥缈缈,几朵红色的荷花像水中仙子,低首羞颜,似有千般幽思,万种情致,欲说还休”

分析:通过人物的视角来写景,人在图画中,以荷塘雨景来烘托人物的心情,让人的情感溶入到了自然景物之中。

示例:“不知什么时候,绚烂的朝霞染红了半边天,又将柔和的色彩洒在校园里,到处都移动着火焰般的红领巾、蝴蝶般鲜艳的花裙、飘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小树醒了,沾了露水;野花也醒了,她与露珠做了一个甜美的梦;小鸟醒了,亮出那清脆的歌喉,唱着向天空飞去„„此时操场上,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操 ,‘

一、

二、

三、四’的韵律,轻快的乐曲,伴随着同学们那矫健的身影。”

分析:这段描写校园的早晨的一角风景,就是以景衬人的活动,通过人物的晨练来表现出校园的美丽的晨风,从而把平常的校园晨景写得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3、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篇好的文章作者都是带着强烈的感情来描绘客观景物,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到客观景物之中,所写之景都是被赋予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这就是“移情于景,借景抒情”。

示例:“再如那‘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站在花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搀和着芙蓉花香的空气,尽情地欣赏它的盛装:浅绿色的花萼,粉红的花片,金黄色的花蕊。它的娇嫩、恬淡时时透出一种妩媚面不妖治的风韵„„。它只默默地蕴蓄着生命,不在三月争艳,也不与九月菊花比美,等到秋风来,便发出一种令人惊诧的美,为深秋增色,真可为真正的花君子,花中‘国色天香’的好女子。”

分析:这段精彩的描写,是作者的借景抒情,借花寓意,展现了芙蓉花的美艳,表达作者的对君子之士们的赞美。

三、小作家,大舞台

1、我 喜 欢 秋 天

曾有许多人问过我“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点题)

我喜欢秋天,虽然它没有春天生机勃勃之貌,没有夏天姹紫嫣红之景,也没有冬天银妆素裹之纯,但我仍对它情有独钟。(再次点题,喜欢秋是因为对它情有独钟)

如果说绿是春天的使者,红是夏天的色彩,白是冬天的打扮,那么黄便属于秋天。在送走夏姑娘的同时,秋婆婆迈着她那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她的到来,使万物脱下了旧衣,换上新装。树儿们都脱下了绿衣裳。换上了秋婆婆精心缝制的新衣。花儿都收敛起绽开的笑容,鸟儿也都成群结队地飞向南方——另一个更加温暖的世界。(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似乎一切都显出几分无奈,几分孤独,几分凄美。过往行人也来去匆匆,无暇观赏两旁风景。这也许是秋天不能受到大众欢迎的原因吧。

但让我们把目光从这些令人倍感哀伤的景色中移开,移向那金灿灿的田野。田里的庄稼经过几个月的培养,现在已经成熟了,这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喜悦。辛勤工作许久的农民们带着满面的笑容,走向金色的田野,收获他们劳动的果实。他们在金色的大海中干得热火朝天,一时间,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活泼热情,秋天的丰收喜悦全来到了这广阔的田间。(排比句一气呵成,写出四季之特点)一阵秋风吹过,“大海”泛起层层浪,夹杂着人们清脆欣慰的笑声。看着此情此景,还有多少人会不喜欢上秋天呢? 有时会有一场小雨,秋雨小小的柔柔的扑打在人们的脸上,凉凉的。这时,人们忘记了一切不幸,尽情接受秋雨的洗礼。(“柔柔”、“凉凉”等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秋雨的特点。)

我喜欢秋天,喜欢那萧条的美,喜欢那丰收的喜悦,喜欢那绵绵的小雨„„喜欢它的所有所有。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喜欢秋天!”尽管它并不很出众。(扣题,点明主旨)

〖点评〗面对秋天,作者有独特的眼光:纵然有几分肃杀,有几分萧条,但从秋的成熟中,从丰收的喜悦里,作者读出了美。作者巧妙地把对秋的赞美之情,融进了对秋景的描绘之中。

2、飘落心灵的秋叶

我是怀着失落、彷徨的情绪走到这儿来的,可我回去的时候却感觉到心里充溢的是一种对命运的顿悟,真实而又朦胧。

早上来公园的时候是起着风的,又因为时近晚秋了,所以小路边的梧桐虽将那秋日里和煦的太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却也禁不住在秋风中洒下些枯黄的树叶来,扬扬洒洒,飘落在地。透过这眼前浮动秋叶的空气,我似乎又看见父亲那浑浊却又饱含无奈伤痛的眼神,又听见母亲劳动归来不停的喘息。面对这样的家境,残酷的命运竟让我痛苦地作出决定——

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放弃学业,随乡邻南下做工。或许这种命运不止降临在我一个人的身上,但我现在才如此真实地感受到命运残忍的一面,它来得如此急促,似乎很快便要冲毁我们那颗还是薄弱的心灵防线。我真的无法接受,没想到生活的阳光道我只是迈步了几小步便又要终止。

眼前秋叶仍在不停地随风零落,一片接着一片,这是生活在为我哭泣么?忽然有一种想伸手抓住一片落叶的欲望,于是慢慢地伸出手去,一片火红的梧桐叶立刻飘落到手掌上。仔细端详这片秋叶,竟然发现秋叶曾经被撕裂过在那业已枯萎的身躯上仍很清晰地留着一道弯曲的疤痕,可是疤痕处却又连着一小片梧桐叶,它是接疤痕与残损的树叶一起生长着的!又一阵清风吹来,送走了手掌里的树叶,可我的脑海里涌动的依旧是那片沟通心灵的红树叶。猛地觉得这片树叶是生活给我的一种暗示,因为树叶的一生与我们处境竟是如此的神似。那一道深深的伤疤不就是生活迫使我作出的痛苦决定么,为什么它能在伤疤的一端顽强地生长出另一片小树叶,仍然蓬勃地延续着自己短暂的生命?而我,却始终彷徨在绝望的生命线上,总是难以挣脱命运的束缚呢?我应该振作起来,应该对我的一生负责。毕竟生命太珍贵,哪怕得一丁点儿的失去也会带来无尽的伤痛。

望着这片火红的梧桐树,我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用自然给你生存的暗示。毕竟生命的长途需要你的跋涉。当我转身走出这片树林时,我的心里默念着:感谢梧桐叶,感谢生命。

[简评]:第二段:枯黄的树叶,扬扬洒洒,飘落在地,与作者失落、彷徨的情绪多么一致啊。第四段:梧桐叶与自己的命运十分相似;而那顽强生长的另一片小树叶,却启示我“应该振作起来”。这种启示使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明白了:其实生命在为难你的同时也在给你生存的暗示。

四、小题目,大作品

【常考小题】

1、题目;夜空,是那么美,那么遥远。触景生情,人们往往由宇宙无情、人生有限的感慨而产生种种思索。请以“遥望夜空”为题,写一篇短文。

2、要求:①注意情、景、理的结合。②600字左右。③不用诗歌形式。

3、技法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只不过在题目以外,加了一些启发性的文字,借以引发考生的思路罢了。

(1)从命题要求看,写作这道文题,应该在文章的内容上包含情、景、理这三项要素。既要描写出夏夜的景色,要触景而生情,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进一步因景因情而发出议论,作一些理性上的思考与探讨。而情、景、理这三者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写好这样题目的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

(2)这类文章的写作,景是基础,因景才能生情,所以要有简洁的写景文字;情是引线,因情才能明理,所以抒情既要充分,但又要落到理性的思索,不能有情无理。

4、例文示范:

(一)遥望星空

独自坐在乡间的小丘上,看着阳光渐渐变暗,听着鸟鸣渐渐变弱,触着清风渐渐变凉。我坐在那,静静地等待着。等待是漫长的,但对于我,这个过程是奇妙的,因为这有故乡的阳光,故乡的鸟鸣,故乡的清风。这是我的故乡,我时常在留恋的故乡啊!(遥望星空,思念故乡) 故乡的“夕阳西下”没有 “断肠人在天涯”的味道,有的只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罢了!(活用诗句,颇显文采) 故乡的四季都同样的令我痴迷。可爱活泼的春,激情四射的夏,饱满丰硕的秋,壮美含蓄的冬。对我而言,它们一样的,一样的扣人心弦。但我所期待的并非是这些,在我模糊的梦里,总是呈现出一片清新的星空,那是故乡的星空啊!(点题,故乡的四季令我痴迷,然而在我的梦里,故乡的星空更迷人.) 静了,一切都静了下来。随着空中太阳归去所划过的,纱裙似的,粉粉的霞;随着鸟儿归去所遗留的,青雾似的,倩倩的影;随着清风归去所残留的,雨烟似的,淡淡的痕。一切都静了下来。(比喻,生动) 跟着幕夜的脚步,我的心在忐忑的的蹦跳,我的呼吸没了规律,变得急促起来,身体开始向外微微的散着炽热。是什么令我如此兴奋不已?是什么令我如此不能自拔?

啊,就是它,一直紧牵我心跳得它,故乡的星空!(再次点题) 看着蔚蓝布满天空,看着黑夜包围空隙,看着月光照亮大地。 我盯着那遥远的,感觉却很近的天,不愿抬头仰望顶部的星空,只想远眺远眺。我想知道故乡星空的边际,想知道它有多么辽阔,仅此而已,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啊!(所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思念切了,更不敢深思了。) 遥望星空,遥望故乡的星空,我有些不知所措,面对着大海似的星空,杂了思绪,乱了理智,杂乱了今生的情趣。(思念家乡的情绪让我乱了心绪。) 像是夜明珠用璀璨的光芒连接成的,美妙的星辰,顽皮的云儿,在幕夜里游荡,便使得这星辰若隐若现了。(家乡美艳的想璀璨的星辰。)

无论是昏沉的天,还是明朗的夜,不论我遥望多少星,我都始终相信,只有故乡的星空才能包容。养育最多的星,包括我这颗。

遥望星空,遥望我梦中惦念的故乡。(紧扣题目,点明中心。) 总评:遥望星空,小作者思绪万千,思维跟着夜的脚步漫游,夜愈深情更切,对故乡的思念越深,情真意切,意境幽远。文章语言唯美,值得一读。

(二)遥望星空

一股冷风突然从窗外吹进来,扬起了桌上那张考卷,一下子的寒冷把我从失意中唤醒,我急忙抓住即将飞走的考卷,然后目光再次落在那分数栏上。不及格„„ (环境描写设置悬念,渲染气氛。)

再一瞥墙上的时钟,我才发觉自己已经发呆了有三十多分钟!冷意渐退,我感到了这间屋子的闷热,有种想要离开的冲动。但我还是坐下了,继续盯着这张纸,眼睛竟不由得酸痛起来,然后耳畔响起一种无法言喻的声音催促着我,叫我不要再呆在这房间。刚拿起的笔于是被我扔在地上。(继续渲染气氛,冷色调环境描写突出我的气馁。)

我起身,勉强睁着由黑圈饰着的双眼,抬着因坐久而麻掉的双腿,走出了这间屋子,去寻找那若有若无的声音。

我凭着感觉走,而那时不时响起的声音愈加强烈。我最终爬上了楼梯来到屋顶,这时我才知道,这声音来自我头顶上方的那片星空。(点明题意)

我抬起头望着这片黑幕,却找不到声音的具体来源,只有那肿红了的双眼所看到的夏夜里的繁星。时明时暗的光芒配合这似从古代夜空传过来的声响,两者此起彼伏,律动着,翻滚着,汹涌着,继而又平缓,药剂般注入我的内心。(景情合一,渐入题意。)

点缀着的星星光芒还配合着月光。只是薄云无法完全遮住月亮的光,这光还要穿过云去,还要直达我的瞳孔,使我看到天上还有正在发着光的纱般的云。

这便是我所听到的夜的乐章,然而我怎能够被它所洗礼—— 我的脑海里还充满了各种琐碎,那一张张苍白的试卷,那一声声失望的叱骂,那种明明努力过却还是失败的复杂情绪——我怎能够被它所洗礼,我怎么能有理由欣赏这赐予成功者的夜景?(现实的无奈)

但,我突然看到,这缕环着光的云逐渐退去,一个发光的金边从云的右端露出来,很快,一个半圆终于出现在天幕,慢慢地,这个不完整的圆不断填充着自己,在云完全退去后,一轮明月绽开在星空里!(一轮明月是否也升起在了自己的心中?)

月光洒下,我看到自己被一道银光笼住,但却是透明得令我感到神秘。那声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响起了,我却发现这声音来自我,是从我内心所发出的!它扩散到黑色的天际,我不能不惊讶于演奏者与聆听者的角色互换,那片天空成了我的听众。

星光,星点,圆月。这声音愈加强烈,因为我知道,原来这声音是我内心的一股潜在动力,我即将告别这迷人的夜色,我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景人合一,遥望星空,星星点亮了我的心灯。)

爬下楼梯,再次跨进房间的时候,我拿起了地上的笔,也顺便把希望捡了起来„„(结尾重现希望,点明主旨。)

总评:文章入笔不凡,景物描写有意选择灰暗色调的语辞,渲染悒郁压抑的氛围,虽寥寥数语,但将考试失利的“我”沉闷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下文文脉细织,紧扣星空,每一处写景都不是自然主义的纯客观的描绘,而是渗透着人物的感情,借星光、星点、圆月逐步展现,情感发生极大地变化:“我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爬下楼梯,再次跨进房间的时候,我拿起了地上的笔,也顺便把希望捡了起来„„”既照应又深化,点明文章主旨。

第三篇:形具而神生”───试论诗歌鉴赏中”景语”赏析”的重要性

“形具而神生”

───试论诗歌鉴赏中”景语”赏析”的重要性

“形具而神生”,这是《荀子·天论》中的一句话,借此可以从哲学的高度透视多种艺术中“形”与“神”的本质关系。“神”是无形无象的,是内在的精神世界的东西,它的存在必须依赖于外在的“形”,通过外在的“形”显露出来。这也就决定了任何一种艺术首先必须重视形象的塑造。艺术家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多种不同艺术形象的表现,而作为一个艺术鉴赏者也必须首先着眼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从这个“唯一的存在”中去感受、领悟蕴含于其中的“神”。

诗歌也不例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诗歌这文学殿堂中的“精灵”,文学发展史上的“先锋”,更强调艺术形象的准确、精妙、生动、形象的表现。早在公元400多年前,钟嵘敏锐

①地指出永嘉以后的玄言诗“淡乎寡味”“理过其辞”“平典似道德论”,他提出的“滋味

②说”强调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征。中唐诗僧皎然进一步提出“诗情缘境发”“假象见意”

③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超以象外”“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思与境偕”。从而确立了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意境说。在近体诗成熟并达到顶峰的唐代,诗人们都不遗余力地在诗作中创造五彩纷呈的艺术形象,营造“天人合一“的意境,这里本人仅以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

④人王维的部分代表诗作为例,简述一下赏析古典诗歌中的“景语”的重要性。

苏轼曾说:“上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上川之秀美”放在前面先说,可见古人对自然山水美景的喜爱。

王维在中国古代诗人中,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画家,明代董其昌更是把他奉为南宗画派的始祖,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他的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不仅声情并茂,而且呈现出生动的可视形象。王维的画以《辋川图》最著名,因是壁画,早已不复存在,而同样反映他隐居辋川的诗作却流传了下来,让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他高超的绘景技艺。例如: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其六)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白石滩》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田园乐》一诗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绘。桃花、柳丝、莺啼都是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一“红”一“绿”的设色使景物鲜明怡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景物宜人。“宿雨”,“朝烟”,不仅暗写“夜来风雨”,而且更渲染出桃花色泽的柔和可爱,柳丝姿态的袅娜迷人,简直就是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含”与“带”两个动词的运用,词义上有主动意,也使客观景物带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可谓绘形绘色,生动传神。而同为山水田园派的孟浩然也写过一首与本诗内容相同而意境却不用的《春晓》,可以比较两者的特点,体会王维高超的描绘手法以及首先“以景动人”的重要性。 《辛夷坞》更是堪称一幅精美的绘画小品,“木末”指树杪,辛夷花的花苞打在每根枝条的最末端上,其花瓣颜色近似荷花,所以诗中称“木末芙蓉花”,这是对辛夷花形态上的精确刻画。诗的前两句着重写花的“发”,春到人间,山中的一树树辛夷花欣然绽放,显示出一派迎春而发的蓬勃生机和生命力。诗的后两句写花的“落”,一树芳华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由先前的秀发转为零落,屈原把辛夷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这自然让人联想到《楚辞》的香草美人传统,诗句尽管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

⑤对时代环境的落寞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辛夷坞》全诗皆为景语,但同时不免带有寄托。这种淡淡的落寞感,虽没有直接说出来,却能在形象中得到暗示,这也正是诗人“传神”的高超之处。

白石滩,是著名的辋川二十景之一,这一首《白石滩》充分展现了王维诗中非常注重表现景物的光线和色彩这一特点。诗中用暗示的手法写月夜的光线,前两句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月光的皎洁、明亮。滩上的水,水底的石和水中的蒲草,何以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才能现其“白”。不仅如此,水中生长的绿蒲长得又肥又嫩,差不多已可以用手满把地采摘了,特别注意一个“绿”字,光线稍暗,不易分辨出绿色,而能见其绿,足见月光特别明亮。月之明,水之清,蒲之绿,石之白,相映相衬,给人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而后两句,作者又给画面添上活动的人物,让画面充满生气,人物浣纱的活动同样暗示了月光的明亮,更增添了生活气息,表现出一种自然、纯真、朴实的美。这样的景能不动人吗?不细品这些景语,又让人如何去深味这其中的美呢?

《鹿柴》一诗更体现了王维对自然景物细致敏锐的观察。前两句以有声反衬空寂,本已是“空山”,又言“不见人”更显得空廓虚无,“但闻”一句,却于一片杳无声息之中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有人语却不见人,这“人语响”似乎是破“空”,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全局的、长久的空寂,使境界顿出。后两句则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林深,必然幽暗,按理,写幽暗,应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而诗人却写一抹斜晖返射深林,照在青苔上,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丝光亮和暖意,而实际上相反,一味的幽暗反倒不易使人感觉到幽暗,而一缕阳光从密林间漏下,照在青苔上,与周围大片无边的幽暗形成强烈的对比,反而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深林的幽暗。一般情况下,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人们都易觉察,

⑥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少有人注意。诗人王维正是以其超乎常人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空山人语响和返景入深林的一刹那间特有的空寂、幽静的境界。要品味出如此境界也要求我们每一个鉴赏者对“景语”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山川之秀美”可以入景,“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也可以入景,“凡耳目之所接者”都可以入景。这里本人仅对王维诗中部分涉及自然山水的景语作了简要的赏析,当然,这并不代表诗歌中的景语仅至于此,只因山川之秀美最易被我们感受体会,但凡我们的感官能感觉的外物都可以被诗人们写入诗中,对于这些写入了诗中的艺术形象的分析,即“景语”的分析,是我们鉴赏一首诗歌作品应当引起重视,也必须予以重视的,诗人们正是通过这些“景语”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思想和情感的,

总之,正如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总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在中学阶段的诗歌鉴赏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注重赏析诗歌中的各种景语。事实上,没有景语而只有情语的那些直抒胸臆的诗歌作品是不难领会的。所以,学生突破了景语赏析这一关,也就突破了诗歌鉴赏的瓶颈和难点。 [注]:

①出自晋·钟嵘的《诗品》 ②出自唐·皎然的《诗式》

③出自唐·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 ④古人论及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时用到的概念不一,有的说“意象”;有的说“象”;有的又相对于“情”提出“景”。这里暂且用王国维先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中“景语”的概念吧,这既为大家熟知,也便于阐明“景”和“情”的联系。 ⑤出自唐·陈子昂的《感遇》

⑥说到既是诗人又是画家的王维的观察力,有一个故事可以佐证。据《图画见闻志》记载,庾敬休家有壁画《按乐图》,人皆不知其意,问王维,他说是霓裳羽衣第三迭第一拍的场面。好事者集乐工核对,一点不差。这也充分展现了王维精通音乐的一面。

第四篇:一切都是注定的吗?——论命运

命运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生活历程。那一个人的命运到底是早就注定好的,还是由他自己来决定的?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一直困扰着人们。

我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然而,命运真的在自己手中吗?一个人真的可以决定他的生活吗?如果命运真的在自己手中,为什么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呢?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注定的、不可避免的,理由是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无论这原因我们是否看得到,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叫“决定论”。决定论者所依据的是“因果律”,他们认为,所有事情的发生都遵循因果律,没有一件事情不处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之中,那么,既然一切事件都有原因,那自然一切事件的存在都具有必然性,都是合理的。比如刚才我不小心打碎了一只杯子,仔细分析,我打碎杯子一定有原因,否则我就不会打碎杯子了,是这样吗?既然有原因,那杯子是否被打碎就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了,因为某些原因在暗中隐藏着并起着作用,我只是不了解其中的缘由,所以才会错误地认为是我自己的失误导致的。当然,的确是由于我的失误导致的,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是我能决定我是失误还是不失误吗?如果我能决定,那我为什么还会打碎杯子呢?难道我希望看到这些糟糕的事情吗?我肯定是不希望的,所以结果很明显,我不能决定我会不会打碎杯子。这看起来像是在推托责任,其实不然,重点就在这里,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我”以及我所做的这件事情。

决定论者认为,我们之所以得出错误的结论是因为我们的能力有限,当一件糟糕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只看到了现象,而不去分析其背后隐含着的各种因素,我们不能完全了解它发生的原因,以至于只能凭着感情来断定事情的好坏,如果换成上帝的话,从过去到现在的一切事情的前因后果它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而它会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我是从一部电视剧《宝莲灯》里得到的启示,当时看到了一个情节:沉香在和二郎神搏斗,二郎神说了一句话:“沉香,不要再反抗了,你的命运是注定的!”沉香说:“既然我的命运是注定的,那你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阻拦我呢?”之后,我想了又想,终于理解了命运的概念。命运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命运不排斥意志努力,但是也并不表示命运不起作用,两者并不冲突。那个时候,我才开始明白了“我”到底是什么。之前,我一直在反对决定论,原因很简单,决定论会导致人失去“自由意志”,而那样的话,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什么都是注定的了,一切上帝都安排好了,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便毫无存在的价值,所以当时我极力反对决定论,因为我相信,很多事情的确是偶然发生的,正如某些人所说的“有原因不一定就是必然的”,或许它只是某个结果集中的一个,一个原因并非只能产生一个唯一的结果,它有可能会产生无限种结果。我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我写的一篇论文《论自由与必然》,我以为我将“因果律”与“自由意志”调和了,但事实上,它却发展成了另一个完整的困境:如果决定论是错误的,也就是虽然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但是大多数事情又都是偶然的、可选择的,这样一来,就成了“机会决定一切”。就是说,要么一切都是必然的,要么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我们的命运要么任“命运”的摆布,要么任“机会”的摆布,至此,“自由”被彻底否定了。其实,所谓“自由”,不过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在现实上是没有“自由”可言的,“自由”本身就是一悖论,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是“自由”的,一切都依据自然法则。

史滨诺沙也提出过这种观点,他也认为物质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有其必要性,而人根本也获取不到什么自由,人的行为总是受制于自然的法则,用史滨诺沙的话说,“上帝决定一切。”按史滨诺沙的观点,上帝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它不直接对世界进行干涉,而是透过自然法则主宰世界。《苏菲的世界》里也提到过:“当然,你是苏菲,但你同时也是某种广大无边的存在的表现。你是苏菲,但你也是上帝身上的一根手指头,你有权决定以任何一 1

种方式移动自己的拇指,但它只能根据它的本质来移动,它不能跳脱你的手,在房间里跳舞„„或者我们也可以想想非洲的一只狮子。你认为是它自己决定要成为一只兽的吗?它是因为这样才攻击一只跛脚的羚羊吗?它可不可能自己决定要吃素?”我们是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同样也依据自然法则而活。很简单的道理,就像你现在正在洗衣服,同时你又在想着今晚你打算吃什么饭,诚然,是你在这样做这样想,但也可以说是上帝让你这样做,这样想,只是从哪一种角度看罢了。叔本华也说过:“人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你洗衣服是因为衣服脏了,衣服脏了是因为你穿了它,事情总要有个原因的,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手被火烧到会感到疼,这些可能会影响你的情绪和行为,而你的情绪和行为又会影响着别人,一切皆包含在一张因果关系网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总之,你总是按照某种规则去行动的,你也总是依据某种逻辑去思考的,无论你做什么,你必须要遵守“因果律”或“逻辑”。

看看这个故事:一个人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A,一条是B,假设他选择了A,请问这是他的决定吗?是的,的的确确是他做出的选择,但是,也可以说上帝把“选择A”这样一个思想或程序放入了他的大脑中,让他这样执行。也许随后他发现了选择A是个错误,因为A根本就走不通,他开始后悔,怪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冷静下来思考后再做决定,看到这上帝就笑了,因为我并没有向你大脑中放入“先保持冷静”这样一组指令,那你怎么能冷静呢?他后悔是因为他觉得一开始自己是可以选择B的,他是自由的,不过这都是他事后的想法,因为A给他带来了挫折,如果他在A中途捡了五百万,他也许会说:“我选择A肯定是上天注定的,注定要我发财!”其实也未必,或许他还会想:“五百万太少了,早知道我应该选择B,或许选择了B会捡到一千万呢!”人就是这么贪心,他完全是凭自己的心情来判断事情的好坏的,可见,错误来自于人对现实的不满。

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意思是说只要是发生了的事都是有原因的、理所当然的,所以是不能加以以批评和指责的。仔细想想,谁也不愿看到那些不如意的事,但是它们还是发生了,而且每天都有,这能怪我们吗?一个人杀了人,是他的错吗?难道他想杀人吗?他也不想,因为这不是他的错,而是社会的错,但是社会想这样吗?其实,谁的错也不是,因为根本没有人在犯错。只是人们都不愿看到杀人,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感情,才把它说成是错的罢了。一个人杀人可能是因为冲动,也可能是因为他天生就具有残忍的性格,当然,这也并不怪他们,但是他们能因此而逃脱道德责任吗?不能,因为惩罚这些容易冲动或者具有残忍性格的人,是无可厚非的。就好像一只疯狗大街上乱咬人,难道因为它没有能力控制自己就不管它了吗?反过来,你愿意牺牲你一个人来救一百个人吗?休谟说:“人永远不能证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人是完全情绪化的动物,当你以理性来思考某个问题时,也不过是受到当下你的这种情绪的影响来理解的。荣格也说过:“性格即命运。”一个人的性格有遗传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但不管是什么因素决定的,性格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东西,同样的,命运也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东西,只要你相信它。

作者:远方

2012-8-5

参考资料: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第五篇:一切从实际出发——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

【摘要】

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源都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但由于两次“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导致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遭受到重大的挫折和损失。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坚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不断寻找更加适合我国自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一切从实际出发、“左”倾机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具有客观存在性,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源都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科学的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出发点。 不从实际出发的认识问题是没有不错误的,不从实际出发的指导实践是没有不失败的。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曾出现“左”倾机会主义,这使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屡次遭受重大的错误和挫折,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以经济建设为例,由于指导思想没有从实际出发,从而导致了两次大的失误和曲折。

1958年,党的错误的指导思想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甚至实现共产主义都是指日可待的,只要反掉“右”倾保守派,大搞群众运动,这样就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来。因此,从当年开始,全国大规模进行“大跃进”,企图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赶上工业发达国家;加上一轰而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国范围内大搞“高指标”、“瞎指挥”,导致肆意刮起“共产风”、“浮夸风”。由于一个没有从实际出发的错误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刚刚重新建立起的经济建设的正常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造成了经济的大衰退,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降到了1957年的水平。

196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兴起,刚刚恢复过来的国民经济被搞得大乱,特别是林彪等“四人帮”的破坏,把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从经济建设转移到阶级斗争革命中,使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后的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仍然有着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左”倾错误,致使社会主义发展仍然处于被动局面。 这两次“左”倾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曲折,归根究底就是没有从实际出发,脱离客观实际情况,急于求成,没有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没有正确地分析和估计各方面的条件。在当代中国,要从实际出发,就只能从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实际,并根据这一客观实际作出了《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同志也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精辟地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据此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全中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正确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的活力迅速得到激发,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我们只有牢牢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才能真正领会党的基本路线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党在现阶段必须实行这个基本路线,才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如何把我们的伟大事业在21世纪全面推向前进,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要担负的历史重任。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有了历史成功的铺垫,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坚持立足国情,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不断寻找更加适合我国自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才能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第三节: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2、《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袁实勇、伍雄武

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

上一篇:落叶归根的读后感下一篇:旅游广告投放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