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

2023-02-23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省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省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

省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xxxx年5月就任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述职如下,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履行职责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尽心尽职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自加压力,奋发有为,通过实干求得民政工作创一流业绩

江苏是经济大盛文化大省,江苏的民政工作也应该在全国争创一流,这样才能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称,才能促进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几年来,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势,强化敢做第

一、敢于领跑的“率先”意识,力争实现民政工作上一流水平。同时,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正确处理务实与争先的关系,从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以为争位。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我们围绕两个方面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历史上形成的市县同城问题而进行的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二是为了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以及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乡镇、村合并调整。这两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十分复杂,我们和市县民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调研论证,周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市区区划调整方面,经xx批准,去年对6个省辖市、今年对3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通过调整,初步解决了部分市的市县同城问题,扩大了城市规模,优化了城市布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在乡镇、村合并调整工作方面,截止目前,全省乡镇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1974个,减少至1338个,减幅322%;村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35258个,减少至20219个,减幅427%。通过调整,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精简了机构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调整的地方基本做到了“人心不散、社会不乱、工作不断、发展不慢”,总体上运转有序,社会稳定。我省的这一做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民政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我省是率先全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任民政厅副厅长之时,厅党组把实施城市低保的任务交给我,我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当年在全省全面推开。1998年我任民政厅厅长后,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从1997年起连续五年将此列为着重抓好的实事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2001年底我省基本实现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目标,比国家提出的至2002年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是全国率先实现“应保尽保”目标的7个省份之一。到今年7月底,全省已有城市低保对象2222万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7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省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近几年,针对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趋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继续遵循“苏南抓提高,苏中抓普及,苏北抓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同时,以创建示范城(区)活动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先进典型,今年共有15个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区”,位居全国第二位;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不断凸现,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有区、街、居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5500多个,便民利民设施13万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其中安排下岗职工75万多人,待业人员6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服务网络。增强了社区功能,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江苏的影响。

我省的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爱心献功臣行动”,基本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医疗难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已初步得到解决,近几年,全省共建立优抚门诊1500多个,设立优抚病床4700多张,建立优抚医疗基金8000多个,筹集优抚医疗资金3000多万元;五年来全省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3万人,安置率每年都达98%以上,切实维护了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双拥工作为龙头的有江苏特点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已初步形成,拥军优抚安置各项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2000年共有11个市、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位居全国第二。

2、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通过改革促进民政工作创造新特色

我时常想,民政人要“甘当孺子牛”,更要“争当拓荒牛”,积极拓展民政事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为此,我注重以改革统揽全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与发展中,始终牢牢把握新时期民政工作在社会发展总体框架中的定位,增强为大局服务的意识,主动寻找与大局的结合点,自觉地将民政工作融入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使民政工作的改革发展方向与国家各项改革相衔接、相适应。

这些年,我们积极进行了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在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到,社会福利事业完全由政府大包大

揽已经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福利事业必须要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共办、社会共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福利服务需求激增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为此,一方面,我们从1999年开始,着手进行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试点。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今年我们又多方努力,积极协调并会同16个厅局制定了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的意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另一方面,我们着手对现有的福利企业进行了改组、改制和改造,逐步将它们推向市场,使它们在整个社会福利体系中发挥龙头和样板示范作用。到2001年,全省福利企业销售总收入从1997年的471亿元,增加到578亿元,增幅227%,提供社会福利基金和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由1997年的26亿元,增加到31亿元,增幅192%。通过双管齐下,达到了盘活存量、加大增量,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整体水平的目的。

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一直是民政工作的难点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指令性安置的模式受到强烈冲击,安置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安置难的问题,我们在加大行政调控力度的同时,对传统的安置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试行了各种所有制单位按比例接收安置的办法,制定了鼓励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或到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的经济补偿、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到2001年这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当年全省自谋职业人数3027人,占应安置数的155%,共安排自谋职业补助金6731万元,闯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路子。

2000年,我们改革了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方法,成功发行了“江苏风采”电脑彩票和“中华风采”电视彩票,打破了多年来即开型福利彩票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三种彩票共生共存、互促互进的新格局。五年来,我们累计发行福利彩票3634亿元,筹集福利资金1116亿元,用于资助社会福利项目2666个,改建、扩建、新建了一大批社会福利服务设施,改善了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条件,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享受福利服务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场所。从去年开始,我们将福利金的80%用于资助“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拟用3年时间,在社区兴建一大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去年和今年两批505个项目共投入福利金6226万元。可以说,福利彩票的发行销售,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民政工作健康高效运行

在依法行政方面,我的总体考虑是,民政工作,要逐步改变以往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日常行政工作中的规范、指引作用,依靠法律手段来推进和指导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1、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学法、知法、守法

这几年,我和全厅同志认真学

习了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与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规范,以使我们的具体行政行为,依照法律的规定规范进行,奠定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基矗

2、完善民政法规体系,推进民政法制化进程

为完善民政法规体系,这几年,我们积极争取省人大和省政府颁布出台了《江苏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等多项地方性民政法规和政府规章,使我省的民政法制化进程有了较大发展。

3、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上高效运行

这几年,我们一贯坚持加强民政执法和监督工作,着重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工作开展了重点执法监督检查。去年全省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是新的《村委会组织法》和识实施办法》、《选举办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次换届选举,又是在全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村合并调整后进行的一次换届选举,难度大、要求高。为此,我们把组织指导这次换届选举作为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重点,先后两次配合省人大进行了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予以查处和纠正。截止今年9月底,我们共接待受理群众关于选举的来信来访113起,均作了认真调查处理,切实维护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政治权利。美国前总统卡特实地观摩了我省昆山市周庄镇全旺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对选举的民主程度和规范程度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

4、管理与服务并重,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在工作中,我们注意把握“规范管理”和“文明服务”这两个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我们实行了救灾经费、低保资金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严把社团登记关、婚姻登记关,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要牢固树立为民政对象服务、为基层民政部门服务的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多办实事、多办好事。通过几年来“两手抓”的实践,使我们更加坚信,只有规范管理,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办事,才能确保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只有文明服务,进一步树立为民解愁的意识和窗口意识,才能正确、高效地履行民政工作职能,提高民政部门执法的质量和效果。

去年,我们认真进行了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根据省政府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下放和取消审批事项36条,整体减幅达61%。部分较为规范的办事程序已在网上公布。同时,定期在有关新闻媒体上公布审批的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新办福利企业等项目。为进一步搞好“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创造了条件。

5、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我们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改进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手段,放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建立了分管厅长、办公室主任、业务处室负责人和直接承办人四级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分工办理

。对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建议,我都亲自过问、亲自办理。在办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步走”的开门办案工作方法和“现场办公”的方法,面对面地与建议人沟通交流,研究解决方案,直至他们满意为止。五年来,我们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6件,满意率达到99%以上。对重点建议和个别不满意的建议,我们还采取了“跟踪办理”的方法,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加强内部建设,增强民政事业发展后劲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在完善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规范管理、有利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经厅党组会和厅长办公会研究,结合我厅实际,制定下发了60多项规章制度,涉及党群工作、行政管理、公文处理、档案保密、人事教育、财务管理、廉政建设等机关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与原有制度一起汇编成册,发到每一个干部职工手中。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规范了工作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机关内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的决定性因素”作用。一是着重在引进人才和优化干部结构两个环节上下功夫。通过机构改革和机关用人制度改革,使一批“智力型”和“能力型”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机关中层领导岗位;引进了多名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使民政厅多年来干部结构老化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二是注重干部培训。这几年,特别是市县机构改革以后,我们加大了对县级民政局长和乡镇民政助理的培训力度,建立了新上任民政局长培训制度,举办了多期综合业务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民政系统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储足后劲。

3、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维护民政部门形象。我一直十分注重自身和全厅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一是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由每一位厅领导与分管处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廉政责任。每年结合传达贯彻中纪委、省纪委有关文件、会议

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廉政工作,做到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坚持以管理权、钱、人为重点,围绕审批、管钱、用人三个方面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力图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上有所成效。建立了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和审批检查制度,加强了对审批全过程的监控。严格财经纪律,2000年和2001年我厅连续两年被省财政厅评为“预算外资金管理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财政厅评为“部门预算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始终把廉政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始终做到预防为主,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警示在先。凡重大节日前,我都召开会议反复强调要防止“节日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大会教育、个别谈话等形式,尽早提醒。出于好心直言直说,虽然可能得罪人,但我觉得,本着对事业、对同志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教育和挽救工作,还是应该的、值得的。四是高度重视信访和案件查处工作,不断加强~惩治力度。1998年以来,厅纪检部门共受理来信来访和举报电话70余件(次),对每一件(次)都认真进行了调查处理。确系违法乱纪的,查实一起,处理一起。近年来,我们还积极配合纪检、检察部门严肃查处了1名副厅级干部、1名处级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2名副处级干部给予了开除党籍和降职的处分,起到了惩治~、教育干部、纯洁队伍的作用。

4、加强直属事业单位建设,着力打造民政事业品牌。民政事业单位,是民政接触市场的最前沿,而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则是前沿中的前沿。搞好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建设,对于展示民政事业的市场形象,增强民政事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从1998年开始,把厅直属事业单位建设作为全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以直属事业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总抓手,从领导班子建设、业务建设、内部管理、安全生产、经济指标、服务质量等诸方面对直属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量化指标,年初签订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及奖惩兑现。经过5年的努力,7个厅直属事业单位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基本达到了“出品牌、出特色、出水平”的要求。

(四)倡导好风气,当好“带头人”,在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功夫

1、倡导“学习”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过硬的素质能力不仅仅是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基本条件,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能力素质滞后于时代发展,那么就会缺乏观全局、谋大势的战略思维,缺乏站在时代潮头分析问题的前瞻意识,缺乏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的本钱。为此,我和领导班子其他同志,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方面,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担

这些年,我和全厅同志结合“双思”、“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几年来,我们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及时掌握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向实践学习。厅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提供依据。针对民政工作涉及面广的特点,我倡导全厅同志要努力学习经济、法律等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千方百计增长自己的才干,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带头人。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班子和全厅的战斗力,奠定了干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矗

2、倡导“求实”精神,做到讲实话、办实事、不浮夸

坚持实事求是,是对各级干部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对于直接面向群众的民政工作者尤为重要。形式主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群众最反感,对工作的危害也最大。因此,我和

班子其他同志在工作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率先奉行“说真话、办实事”,出台任何一项政策,布置任何一项任务,都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符合基层的愿望和要求;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搞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提超越客观条件的高指标,不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力争做到每一项工作都能让“领导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

3、倡导“服务”精神,做到知民情、解民难、暖民心

作为民政厅厅长,有效地实践“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做到无愧于党和人民,应该是我的工作座右铭。为此,我和班子其它同志一道作出了积极努力,如在省内开会或出差时,只要时间允许,我们都尽可能去基层了解情况,到民政对象家中走一走、看一看,真诚了解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努力强化“服务”意识,真心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竭尽全力把困难群众的切身利

益实现好、维护好。

我和其他厅领导一贯奉行“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把为本部门职工和基层民政部门提供良好的服务,视为份内之事,经常听取基层民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希望我们上级民政部门做什么,怎么做,不断端正服务思想,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尽最大所能为基层提供帮助,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去年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后,我们又加大了对苏北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均给予了扶持和倾斜。在厅机关内部,我们想方设法为职工办实事、解困难,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搞好服务,赢得了基层和群众的支持,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冷静思考,这几年,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了最大的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努力带好队伍。班子其他同志和全厅党员干部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可以说,这几年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归功于前任领导打下的基础;归功于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个人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对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同志们的要求,深感自己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学习缺乏系统性、计划性。民政工作十分繁杂,时常因工作使学习受到影响,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静下心来钻研理论的时间不是太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不强。平时虽然做了不少调查研究,但“被动适应”的情况居多,“超前思维”偏少,主动性不强;对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居多,对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思路的研究及理论提炼偏少、偏浅,前瞻性不强。这虽然囿于民政工作多元性、分散性以及各项工作之间缺乏有机内在联系的特点,但多少反映了我们在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差距。

三是对议定工作的落实抓得不够有力。我们十分重视决策,力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对决策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执行结果的督查做得还不够,导致有些工作虽然花了大力气,但实际效果却不太明显。

四是工作上缺乏经验,需要更进一步磨炼和提高。我上任以来,一段时间内总是唯恐事情做不好,任务完不成,会辜负组织和同志们的期望。因此,在有的事情上管得太严,要求过高,有的管得太细,事必躬亲,不够放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同志的积极性的发挥。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思维方式还不够辩证,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这次述职以后,我将进一步对照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冷静思考自己的工作和思想,虚心接受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评议和批评帮助,注意克服缺点和不足,更好地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统揽全局和重点突破有机统一起来;把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和讲究方式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并以这次述职为新的起点,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继续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下,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履行职责,在做好“三个服务”上下功夫。江总书记在接见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代表时指出,“民政工作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此,我将按照江总书记“三个服务”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全厅同志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使基层政权建设、区划调整、救灾救济、城市低保、优抚安置、老龄工作、民间组织管理、社会福利等各项民政工作都能体现“三个服务”的思想,努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民主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推进“三个转变”上做文章。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民政工作要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实现民政工作指导思想由“立足民政,面向民政”向“立足民政,面向社会”转变;工作重心由“以农村为主”向“城乡并重”转变;工作方式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法制化、社会化方向”转变,努力实现有效的社会救助、优质的福利服务、广泛的基层民主、牢固的军民团结、规范的社会管理。

三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实施“三大战略”上见成效。一要实施“改革带动战略”。重点是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建设,使之成为民政工作新领域;深化救灾体制改革,推动救灾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积极探索优抚安置工作的新路子,创造新的江苏特色。通过

第二篇:省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于****年5月就任省民政厅厅长、党组书记,省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述职如下,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帮助。

一、履行职责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尽心尽职做好各项民政工作

1、自加压力,奋发有为,通过实干求得民政工作创一流业绩

江苏是经济大盛文化大省,江苏的民政工作也应该在全国争创一流,这样才能与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称,才能促进江苏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几年来,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奋勇争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势,强化敢做第

一、敢于领跑的“率先”意识,力争实现民政工作上一流水平。同时,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大处着眼、实处着手”,正确处理务实与争先的关系,从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以为争位。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民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多项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我们围绕两个方面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一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和历史上形成的市县同城问题而进行的省辖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二是为了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以及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配套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乡镇、村合并调整。这两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操作程序十分复杂,我们和市县民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调研论证,周密制定实施方案,确保了调整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市区区划调整方面,经国务院批准,去年对6个省辖市、今年对3个省辖市的市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通过调整,初步解决了部分市的市县同城问题,扩大了城市规模,优化了城市布局,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在乡镇、村合并调整工作方面,截止目前,全省乡镇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1974个,减少至1338个,减幅322%;村总数已由1998年底的35258个,减少至20219个,减幅427%。通过调整,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精简了机构人员、降低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从目前的情况看,调整的地方基本做到了“人心不散、社会不乱、工作不断、发展不慢”,总体上运转有序,社会稳定。我省的这一做法,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得到了民政部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我省是率先全面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之一。1996年我任民政厅副厅长之时,厅党组把实施城市低保的任务交给我,我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当年在全省全面推开。1998年我任民政厅厅长后,继续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省政府从1997年起连续五年将此列为着重抓好的实事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2001年底我省基本实现了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目标,比国家提出的至2002年底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是全国率先实现“应保尽保”目标的7个省份之一。到今年7月底,全省已有城市低保对象2222万人,累计发放保障金376亿元,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我省社区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近几年,针对改革深入、社会转型后“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趋势,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在继续遵循“苏南抓提高,苏中抓普及,苏北抓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同时,以创建示范城(区)活动为抓手,加速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各具特色的社区建设先进典型,今年共有15个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市、区”,位居全国第二位;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不断凸现,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建有区、街、居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5500多个,便民利民设施13万多个,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6万多个,其中安排下岗职工75万多人,待业人员6万多人,初步形成了市、区、街、居四级社区服务网络。增强了社区功能,提高了社区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扩大了江苏的影响。

我省的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通过在全国率先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爱心献功臣行动”,基本解决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医疗难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已初步得到解决,近几年,全省共建立优抚门诊1500多个,设立优抚病床4700多张,建立优抚医疗基金8000多个,筹集优抚医疗资金3000多万元;五年来全省共安置城镇退役士兵13万人,安置率每年都达98%以上,切实维护了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经过各级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双拥工作为龙头的有江苏特点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已初步形成,拥军优抚安置各项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2000年共有11个市、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位居全国第二。

2、与时俱进,努力创新,通过改革促进民政工作创造新特色

我时常想,民政人要“甘当孺子牛”,更要“争当拓荒牛”,积极拓展民政事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为此,我注重以改革统揽全局,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与发展中,始终牢牢把握新时期民政工作在社会发展总体框架中的定位,增强为大局服务的意识,主动寻找与大局的结合点,自觉地将民政工作融入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使民政工作的改革发展方向与国家各项改革相衔接、相适应。

这些年,我们积极进行了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在工作中,我深切地感到,社会福利事业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揽已经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福利事业必须要走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共办、社会共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福利服务需求激增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为此,一方面,我们从1999年开始,着手进行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试点。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今年我们又多方努力,积极协调并会同16个厅局制定了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实行政策扶持的意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另一方面,我们着手对现有的福利企业进行了改组、改制和改造,逐步将它们推向市场,使它们在整个社会福利体系中发挥龙头和样板示范作用。到2001年,全省福利企业销售总收入从1997年的471亿元,增加到578亿元,增幅227%,提供社会福利基金和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由1997年的26亿元,增加到31亿元,增幅192%。通过双管齐下,达到了盘活存量、加大增量,提高社会福利事业整体水平的目的。

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一直是民政工作的难点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指令性安置的模式受到强烈冲击,安置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安置难的问题,我们在加大行政调控力度的同时,对传统的安置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试行了各种所有制单位按比例接收安置的办法,制定了鼓励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或到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的经济补偿、技能培训等优惠政策,到2001年这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当年全省自谋职业人数3027人,占应安置数的155%,共安排自谋职业补助金6731万元,闯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路子。

2000年,我们改革了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方法,成功发行了“江苏风采”电脑彩票和“中华风采”电视彩票,打破了多年来即开型福利彩票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三种彩票共生共存、互促互进的新格局。五年来,我们累计发行福利彩票3634亿元,筹集福利资金1116亿元,用于资助社会福利项目2666个,改建、扩建、新建了一大批社会福利服务设施,改善了社会福利机构的服务条件,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享受福利服务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场所。从去年开始,我们将福利金的80%用于资助“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拟用3年时间,在社区兴建一大批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去年和今年两批505个项目共投入福利金6226万元。可以说,福利彩票的发行销售,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民政工作健康高效运行

在依法行政方面,我的总体考虑是,民政工作,要逐步改变以往单纯依靠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日常行政工作中的规范、指引作用,依靠法律手段来推进和指导工作,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1、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学法、知法、守法

这几年,我和全厅同志认真学

习了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与依法行政密切相关的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规范,以使我们的具体行政行为,依照法律的规定规范进行,奠定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基矗

2、完善民政法规体系,推进民政法制化进程

为完善民政法规体系,这几年,我们积极争取省人大和省政府颁布出台了《江苏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江苏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等多项地方性民政法规和政府规章,使我省的民政法制化进程有了较大发展。

3、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民政工作在法制轨道上高效运行

这几年,我们一贯坚持加强民政执法和监督工作,着重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工作开展了重点执法监督检查。去年全省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是新的《村委会组织法》和识实施办法》、《选举办法》颁布实施后的第一次换届选举,又是在全省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村合并调整后进行的一次换届选举,难度大、要求高。为此,我们把组织指导这次换届选举作为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重点,先后两次配合省人大进行了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予以查处和纠正。截止今年9月底,我们共接待受理群众关于选举的来信来访113起,均作了认真调查处理,切实维护了广大村民的民主政治权利。美国前总统卡特实地观摩了我省昆山市周庄镇全旺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对选举的民主程度和规范程度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评价。

4、管理与服务并重,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在工作中,我们注意把握“规范管理”和“文明服务”这两个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我们实行了救灾经费、低保资金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严把社团登记关、婚姻登记关,等等;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要牢固树立为民政对象服务、为基层民政部门服务的思想,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多办实事、多办好事,述职报告《省民政厅厅长述职报告》。 通过几年来“两手抓”的实践,使我们更加坚信,只有规范管理,严格按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办事,才能确保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只有文明服务,进一步树立为民解愁的意识和窗口意识,才能正确、高效地履行民政工作职能,提高民政部门执法的质量和效果。

去年,我们认真进行了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根据省政府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下放和取消审批事项36条,整体减幅达61%。部分较为规范的办事程序已在网上公布。同时,定期在有关新闻媒体上公布审批的社团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新办福利企业等项目。为进一步搞好“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创造了条件。

5、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我们把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作为改进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重要手段,放在重要位置,认真抓好。建立了分管厅长、办公室主任、业务处室负责人和直接承办人四级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分工办理。对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建议,我都亲自过问、亲自办理。在办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三步走”的开门办案工作方法和“现场办公”的方法,面对面地与建议人沟通交流,研究解决方案,直至他们满意为止。五年来,我们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6件,满意率达到99%以上。对重点建议和个别不满意的建议,我们还采取了“跟踪办理”的方法,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

(三)加强内部建设,增强民政事业发展后劲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在完善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本着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利于规范管理、有利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经厅党组会和厅长办公会研究,结合我厅实际,制定下发了60多项规章制度,涉及党群工作、行政管理、公文处理、档案保密、人事教育、财务管理、廉政建设等机关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与原有制度一起汇编成册,发到每一个干部职工手中。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规范了工作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机关内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的决定性因素”作用。一是着重在引进人才和优化干部结构两个环节上下功夫。通过机构改革和机关用人制度改革,使一批“智力型”和“能力型”的中青年干部走上了机关中层领导岗位;引进了多名学有所长的大学毕业生,使民政厅多年来干部结构老化的局面有了较大改观。二是注重干部培训。这几年,特别是市县机构改革以后,我们加大了对县级民政局长和乡镇民政助理的培训力度,建立了新上任民政局长培训制度,举办了多期综合业务知识培训班,不断提高民政系统干部的整体素质,为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储足后劲。

3、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维护民政部门形象。我一直十分注重自身和全厅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一是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由每一位厅领导与分管处室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廉政责任。每年结合传达贯彻中纪委、省纪委有关文件、会议

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廉政工作,做到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坚持以管理权、钱、人为重点,围绕审批、管钱、用人三个方面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力图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上有所成效。建立了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和审批检查制度,加强了对审批全过程的监控。严格财经纪律,2000年和2001年我厅连续两年被省财政厅评为“预算外资金管理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财政厅评为“部门预算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始终把廉政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立足教育,着眼防范。始终做到预防为主,防范在先,关口前移,警示在先。凡重大节日前,我都召开会议反复强调要防止“节日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大会教育、个别谈话等形式,尽早提醒。出于好心直言直说,虽然可能得罪人,但我觉得,本着对事业、对同志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教育和挽救工作,还是应该的、值得的。四是高度重视信访和案件查处工作,不断加强腐败惩治力度。1998年以来,厅纪检部门共受理来信来访和举报电话70余件(次),对每一件(次)都认真进行了调查处理。确系违法乱纪的,查实一起,处理一起。近年来,我们还积极配合纪检、检察部门严肃查处了1名副厅级干部、1名处级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2名副处级干部给予了开除党籍和降职的处分,起到了惩治腐败、教育干部、纯洁队伍的作用。

4、加强直属事业单位建设,着力打造民政事业品牌。民政事业单位,是民政接触市场的最前沿,而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则是前沿中的前沿。搞好民政厅直属事业单位建设,对于展示民政事业的市场形象,增强民政事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从1998年开始,把厅直属事业单位建设作为全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以直属事业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为总抓手,从领导班子建设、业务建设、内部管理、安全生产、经济指标、服务质量等诸方面对直属单位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量化指标,年初签订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及奖惩兑现。经过5年的努力,7个厅直属事业单位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基本达到了“出品牌、出特色、出水平”的要求。

(四)倡导好风气,当好“带头人”,在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功夫

1、倡导“学习”精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过硬的素质能力不仅仅是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基本条件,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能力素质滞后于时代发展,那么就会缺乏观全局、谋大势的战略思维,缺乏站在时代潮头分析问题的前瞻意识,缺乏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的本钱。为此,我和领导班子其他同志,在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方面,始终不敢有丝毫的懈担

这些年,我和全厅同志结合“双思”、“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几年来,我们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及时掌握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在向书本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向实践学习。厅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提供依据。针对民政工作涉及面广的特点,我倡导全厅同志要努力学习经济、法律等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千方百计增长自己的才干,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业务带头人。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班子和全厅的战斗力,奠定了干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矗

2、倡导“求实”精神,做到讲实话、办实事、不浮夸

坚持实事求是,是对各级干部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对于直接面向群众的民政工作者尤为重要。形式主义、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群众最反感,对工作的危害也最大。因此,我和班子其他同志在工作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精神,率先奉行“说真话、办实事”,出台任何一项政策,布置任何一项任务,都努力做到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符合基层的愿望和要求;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搞不切实际的达标升级活动,不提超越客观条件的高指标,不办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力争做到每一项工作都能让“领导满意”、“基层满意”、“群众满意”。

3、倡导“服务”精神,做到知民情、解民难、暖民心

作为民政厅厅长,有效地实践“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做到无愧于党和人民,应该是我的工作座右铭。为此,我和班子其它同志一道作出了积极努力,如在省内开会或出差时,只要时间允许,我们都尽可能去基层了解情况,到民政对象家中走一走、看一看,真诚了解他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努力强化“服务”意识,真心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竭尽全力把困难群众的切身利

益实现好、维护好。

我和其他厅领导一贯奉行“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把为本部门职工和基层民政部门提供良好的服务,视为份内之事,经常听取基层民政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希望我们上级民政部门做什么,怎么做,不断端正服务思想,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尽最大所能为基层提供帮助,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去年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后,我们又加大了对苏北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在政策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均给予了扶持和倾斜。在厅机关内部,我们想方设法为职工办实事、解困难,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通过搞好服务,赢得了基层和群众的支持,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二、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冷静思考,这几年,我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了最大的努力,加强自身学习,努力带好队伍。班子其他同志和全厅党员干部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可以说,这几年成绩的取得,应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省人大的有力监督和民政部的精心指导;归功于前任领导打下的基础;归功于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个人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对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同志们的要求,深感自己还有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学习缺乏系统性、计划性。民政工作十分繁杂,时常因工作使学习受到影响,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静下心来钻研理论的时间不是太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不强。平时虽然做了不少调查研究,但“被动适应”的情况居多,“超前思维”偏少,主动性不强;对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居多,对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总体思路的研究及理论提炼偏少、偏浅,前瞻性不强。这虽然囿于民政工作多元性、分散性以及各项工作之间缺乏有机内在联系的特点,但多少反映了我们在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差距。

三是对议定工作的落实抓得不够有力。我们十分重视决策,力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但对决策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执行结果的督查做得还不够,导致有些工作虽然花了大力气,但实际效果却不太明显。

四是工作上缺乏经验,需要更进一步磨炼和提高。我上任以来,一段时间内总是唯恐事情做不好,任务完不成,会辜负组织和同志们的期望。因此,在有的事情上管得太严,要求过高,有的管得太细,事必躬亲,不够放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同志的积极性的发挥。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思维方式还不够辩证,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这次述职以后,我将进一步对照领导和同志们的要求,冷静思考自己的工作和思想,虚心接受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评议和批评帮助,注意克服缺点和不足,更好地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统揽全局和重点突破有机统一起来;把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和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有机统一起来;把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和讲究方式方法有机统一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并以这次述职为新的起点,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继续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省人大的监督下,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履行职责,在做好“三个服务”上下功夫。江总书记在接见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代表时指出,“民政工作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此,我将按照江总书记“三个服务”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带领全厅同志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使基层政权建设、区划调整、救灾救济、城市低保、优抚安置、老龄工作、民间组织管理、社会福利等各项民政工作都能体现“三个服务”的思想,努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民主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推进“三个转变”上做文章。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民政工作要以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重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实现民政工作指导思想由“立足民政,面向民政”向“立足民政,面向社会”转变;工作重心由“以农村为主”向“城乡并重”转变;工作方式由“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向“法制化、社会化方向”转变,努力实现有效的社会救助、优质的福利服务、广泛的基层民主、牢固的军民团结、规范的社会管理。

三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实施“三大战略”上见成效。一要实施“改革带动战略”。重点是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建设,使之成为民政工作新领域;深化救灾体制改革,推动救灾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积极探索优抚安置工作的新路子,创造新的江苏特色。通过改革,促使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履行得更好,社会稳定机制发挥得更充

分。二要实施“法规强化战略”。一方面要结合我省实际,积极争取省人大和省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使民政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另一方面要加大民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民政法规宣传普及工作,不断提高民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要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在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方面大胆实践,加强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务实、高效的民政干部队伍,为我省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述职至此,不当之处,请批评帮助。

谢谢。

第三篇:省财政厅副厅长在母校的讲话

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祺扬同志

在广水市第二高级中学五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4月28日)

尊敬的张学清副书记,尊敬的黄秋菊副市长,尊敬的左小强校长、家乡的各位领导、母校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各位新老校友们:

你们好!

和风四月,十里花香,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我们敬爱的母校迎来了她的五十华诞。值此盛典之际,作为母校的永远的学生,我向亲爱的母校和新老校友致以良好的祝愿和诚挚的问候,向至今辛勤耕耘在教坛的各位师长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二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母校一别,已近二十年。其间,经历了许多的人和事,逐渐对生活有所感悟,我有三句知心的话,想献给母校,献给我亲如兄弟姐妹的新老同学们。

第一句是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远追求。

人活着,就应该有个梦想,没有梦想,就是行尸走肉,但实现梦想的征途布满荆棘,遍布坎坷,稍一松劲,就会停滞,稍一犹豫,就可能与机遇擦肩而过,年轻的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正是追寻梦想的时候,正是奠定追求梦想实力的时候。我在母校读书时,成绩优异,但各位可曾知晓我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多少个静夜,我在同学们的鼾梦中伴蜡烛苦读;多少个黎明,我在路灯下裹寒衣吟诵。天道酬勤,不错的,纵观五千年中华历史,那一位成大器者不是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十年磨一剑”“寒窗十年”,不错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天才、先知。我年轻的同学们就是要以勤奋为荣,以苦学为荣,搏击学海,追寻梦想。

梦想妙不可言,可追寻梦想中难免挫折与失败。是愈挫愈奋,还是挫而丧志,关系着每个人的成败得失。

当年高考,我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这并不是停顿的理由,更不是从此放弃的借口。现在被许多人称之为母校骄子,实愧不敢当,我仅渺渺宦海之一粟,

只要我辈同学发奋努力,永不言败,永远追求,每个人都能超越我,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达到别人难以估量的高度,实现自己寻寻觅觅的梦想。

母校始终倡导理想,母校始终激情飞扬,正因为如此,她才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之栋梁,他们或是三军将帅,他们或是名家巨儒,他们的成功,无不是永远追求的必然回报。

第二句是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关注教育

中华文明提倡知恩图报,儒家文化讲求礼义忠孝。我辈同学,都应有宽容的心态,以感恩的行为来面对世界。今天到场的每位新老同学,你们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人生缺憾,可见,纵然贵为王侯将相,谁能尽收人间之美呢?不能!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全的身体,我们的师长给了我们知识和营养,我们的母校育我们成人成才,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创业发展添加了翅膀。这一切我辈同学都应感恩,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作出回应,回报社会,回报母校,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梦想,现在已经不再是“坐而谈”的时候,现在正是我们“起而行”的时候,每一位有良知的二中人,每一位我亲爱的新老同学。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我们的尊严和品格来作出回答,让我们一起来感恩,来回报我们最亲爱的祖国和母校。

教育历来都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希望于教育,寄希望于中国的青少年,让我们新老同学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和支持我们教育事业,从支持母校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永不停息。

第三句是,平民学校办平民教育,平民子弟要敢于超越平凡。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强调要办平民教育。其实母校一直是平民教育的典范,母校虽是普通中学,她就像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母亲,用她那宽阔的胸怀接纳着我们这数以万计的普通孩子,用她那母亲般的爱滋养着我们。我辈同学,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母亲那殷切的目光,都能感受母亲那博大而无微不至的爱。相对于许多重点高中,母校或许没有那么华丽的包装,没有那么多让我们炫耀的物质条件,但是她的朴实,她的善良,她的真诚,足以让每位学子都能感受到母爱的光泽。

母校的老师是那样平常,平常得就像每个人家中的父兄,可是正是他们父兄般的宽厚给了我们这些平民子弟以无穷的力量,给了我们厚厚的依靠,正是踏着他们的肩膀,我们才能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是的,我辈同学都是一群穷孩子,一群苦孩子,都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我们只要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远追求,以宽厚的感恩的心境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达到他人难以估量的高度,只要我们敢于超越平常,我们就可能不同寻常!

最后,请允许我以虔诚的心境祝愿我们的母校早日成为鄂北名校,成为中华大地上平民教育的一面旗;祝愿我们的新老同学实现梦想,超越平常;祝愿我们的师长们永远健康!

谢谢大家!

第四篇: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林建发布安徽财政

省财政厅副厅长王林建发布安徽财政“十一五”发展情况

bug

2011-01-19| 浏览次数: 13 | 来源: 安徽省财政厅 | 【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bug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面落实财政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这五年,是财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财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健康、可持续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初步形成;是服务经济发展措施得力的五年,先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宏观调控机制更加完善;是保障改善民生力度空前的五年,坚持将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促进和谐的民生保障机制逐步健全;是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的五年,财政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是财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的五年,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财政工作全过程,规范高效的财政监管机制基本确立,财政改革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理财观念逐步转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确立了“四破四立”的理财观,即破除账房先生意识,树立主动理财理念;破除摇头先生意识,树立服务大局理念;破除财力困难意识,树立服务发展理念;破除主观臆断意识,树立科学理财理念。突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主题,把财政工作重心进一步转变到“三保二促”上来,即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促和谐;审时度势,主动作为,凝聚起做好“五篇文章”的强大合力,即围绕崛起做支持发展文章,围绕管理做规范理财文章,围绕民生做强农惠农文章,围绕和谐做工作协调文章,围绕效能做能力建设文章。

二、不断加强理财治税,收入规模显著扩大。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格局更加稳固,全省财政收入规模连续跨越1000亿、2000亿元新台阶,2010年完成2063.8亿元,实现五年翻了一番多,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9.4亿元,增长33%,总量和增幅均位居中部地区第2;全省财政收入五年累计完成679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倍,年均增长25.7%;全省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2.2%提高到2010年的17%;人均财政收入由“十五”末的1007元提高到2010年的3300元。财政收入质量稳步提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85.6%。区域财政协调发展,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引领地位更加突出,皖北地区财政加快发展,县域财政发展强劲,涌现出24个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财政实力的不断壮大,为安徽跨越发展、加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不断发挥职能作用,宏观调控卓有成效。坚持把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加大政府性投入带动投资快速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大关,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积蓄了能量。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安排2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市县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着力建设全省信用担保体系,有力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坚持把促消费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深度挖掘城乡消费潜力,认真实施“四下乡、两换新”政策,累计补贴财政资金53.7亿元,家电下乡销售量和补贴兑付率稳居全国前列,“真金白银”的政策促进了消费市场繁荣。坚持把调结构作为财政调控的主攻方向,综合运用财政投资、税收优惠、资金扶持、贷款贴息等多种政策手段,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稳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对皖北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支持150个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

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大节能环保投入,积极支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四、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全省财政支出规模实现新跨越,2010年达到2583.5亿元,是2005年的3.6倍,同比增长20.6%;五年累计完成8556.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2倍,年均增长29.4%。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由2005年的1094元提高到2010年的3802元,跨越3000元新台阶。坚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育、科技、文化、社保支出保持较快增长,有力促进了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工商管理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实施。财政应急保障联动机制不断健全,为应对一系列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民生工程,民生工程项目从2007年的12项增加到2010年的33项,4年累计投入 853.8亿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时对此充分肯定。

五、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城乡统筹协调推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省财政“三农”累计投入2650亿元,投入总量、增量、增幅以及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通过“一卡通”发放各项财政涉农补贴491.4亿元,农民人均受益1215元。注重发挥财政支农投入的导向作用,跨部门整合涉农资金,提前完成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积极开展省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629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5万亩;大力支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粮食连续七年丰产、五年创新高。大力支持农村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119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财政扶贫投入力度,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73万人;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顺利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偿还兑付工作全面完成并顺利通过国家考核验收。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不断完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地照耀“三农”。

六、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日趋规范。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推行政府预算体系改革,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财政预算体系逐步建立。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措施。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逐步理顺,预算绩效评价试点有序开展。启动惠民直达工程试点,加快构建“五个一”惠民政策落实新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员津贴补贴改革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狠抓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千方百计提高预算执行率,降低年终结转率。扎实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着力构建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辐射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财政监督管理,树立“大监督”理念,完善财政监督体系,加强监督机构建设,大力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构建“小金库”治理长效机制。

七、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财政形象明显提升。坚持抓机关、带系统、促发展,相继开展了“岗位大练兵、作风建设年、创建五型机关、规范管理年,能力建设年、学习提升年”主题活动,

成功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对全省108名县区财政局长、1398名乡镇财政所长进行集中培训,分期分批对近4万名农村财会人员进行轮训,财政干部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招录了一批年轻干部,改善了干部队伍结构,为财政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全面完成“五五”普法系列宣传活动,财政干部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扎实推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行业的全覆盖。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全面推行文明办公“五要五不”,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财政机关作风不断改进。大力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创作并广为传唱财政之歌《财缘》,组织开展全系统文体活动,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行业特点的文化精品。特别是2009年11月以来,大力弘扬沈浩精神,以“科学理财创先进、学习沈浩争先锋”为主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五要五比”主题实践活动,即要主动理财,比科学发展;要解放思想,比改革创新;要爱岗敬业,比真抓实干;要节俭自律,比无私奉献;要服务至上,比优良作风,掀起了“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活动的热潮。省财政厅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助残扶残先进集体”等省部级以上荣誉表彰。

回顾过去,成就显著;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为主线,立足服务大局,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立足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立足协调并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立足深化改革,推动财政创新发展;立足精细管理,推动财政科学发展,努力为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足、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财力基础。

第五篇:省民政厅长在全省双拥 优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民政厅长在全省双拥优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省双拥优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推动优抚工作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

20XX年,是我省优抚战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工作全面推进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继续狠抓中央五个文件的贯彻落实,积极稳妥地做好部分参战涉核军队退役人员身份认定后续工作;我们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再次提高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这是我省连续第十年大幅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中央和省级财政优抚经费达到了8.1亿元,比上增加投入近2亿元;我们把突破优抚医疗瓶颈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努力探索,攻坚克难,在确保将优抚对象全员纳入社会医保体系的基础上,加大政府补助力度,落实医疗优先优惠措施,初步建立了优抚医疗保障制度。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优抚医疗专项资金超过1亿元;我们继续开展了“关爱功臣”活动,在南粤城乡掀起了拥军优属的新热潮。一年来,全省优抚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优抚,在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谱写了优抚事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使我省优抚工作继续走在了全国前列。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民政厅,向为优抚事业改革发展付出辛勤汗水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20XX年,是建国60周年的喜庆之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务实之年,是实施《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在这样重要的历史时期,优抚工作作为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特殊社会保障,作为军队有关抚恤优待工作在地方的延伸,作为民政部门“三大体系建设”之优抚安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调节器”,正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将迎来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期。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优抚工作也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现行优抚保障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保障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保障政策与国家各项制度改革进程不相适应,保障能力与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步伐的需求不相适应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下面,我就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省优抚事业科学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优抚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XX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形势下,能否顺利完成这一首要任务,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和谐的政治氛围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社会建设中作用和地位日渐凸显的优抚工作,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而我们所面临的新形势,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方面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民生,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为解决民生、发展民生,提供了重要支撑;XX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注优抚群体的基本保障,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加快优抚事业发展的大好局面。忧的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困难优抚群体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优抚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压力;一些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优抚信访问题,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新形势下的优抚工作,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把握和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牢固树立民政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切实加强优抚工作,切实把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事做实做好。

(一)加强优抚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优抚事业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加,广大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但由于保障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政策调整滞后于改革进程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抚恤补助标准偏低,部分优抚对象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对贫困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困难问题仍然突出;一些城镇下岗失业残疾军人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义务兵家属优待工作在新形势下遇到新问题,优抚对象享受的各项优待难落实。这些问题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是亟待我们去探索、去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广大优抚对象为本,把握好他们的诉求,维护好他们的权益,保障好他们的生活,这是新形势下优抚工作的基本任务、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

(二)加强优抚工作是弘扬爱国拥军传统、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战争年代,优抚工作始终是夺取战争胜利,建立和维护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在和平建设时期,优抚工作是提高军队战斗力、激发官兵习武热情、积蓄强大后备力量的基本依靠。近年来,中央和省出台了一系列落实优抚对象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各项待遇的政策措施,广大优抚工作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优抚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较好地解除了部队的后顾之忧,鼓舞了士气、安定了军心,提高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一定要站在促进国防建设、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高度,提高对做好优抚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通过不断完善优抚政策,加快优抚安置保障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爱国拥军的政治热情,进一步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再作新贡献。

(三)加强优抚工作是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优抚对象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始终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做好优抚工作,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权益,才能有效调动他们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参与,就不会有改革的顺利进行;没有他们的小康,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他们的安居,就不会有全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优抚工作的领导;必须深入基层,全面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必须完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妥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党和政府为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所付出的诚挚爱心和巨大努力;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营造安定祥和的政治环境。

二、突出重点,努力推动优抚事业科学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优抚事业科学发展,我们要在服务大局中谋划优抚工作,以完善优抚政策法规为基础,以深化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优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实现“优待优惠原则得以充分体现、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的新格局。今年要着重抓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夯实基础,加快推进我省依法优抚进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是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落实依法优抚,是推动优抚工作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我省优抚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抚恤补助、医疗保障、残疾等级评定、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实施依法优抚,维护优抚对象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有的政策与市场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有的规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制度的调整,现行的一些政策规定也会出现新的不符合、不适应。因此,我们要把完善政策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工作重点,随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修订补充,使我们的每一项优抚工作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当前,要尽快出台《XXX军人抚恤优待实施办法》,提前着手做好中央优抚法规实施配套准备工作,进一步理顺军人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衔接、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法律规范相一致、具有XX特色的优抚政策法规体系,把实施依法优抚的前提和基础夯实。要强化依法行政的意识,做到谋划工作、研究决策、制定措施、处理问题都要依法依规,不能用人治代替政策。要严格依法行政的行为,实体性的规定要落实,程序性的规定也不能简化。比如,残疾等级评定、革命烈士批准、各项政策落实、生活待遇确定等具体的行政行为,必须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行为,提高效能,防止权力滥用。要加强依法行政的监督,经常检查落实优抚政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全面推动依法优抚落到实处。

(二)着力解决医保,不断完善优抚对象保障体系。近年来,随着新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出台,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完善,“关爱功臣”活动的开展,优抚对象生活难、住房难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医疗难问题逐渐凸现,成为影响优抚对象生活质量的最大难题,也是制约我省优抚工作创新发展、影响优抚对象整体保障水平提高的首要问题。优抚处提出要构建优抚对象生活和医疗保障协调并进的优抚保障体系,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各地要在进一步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同时,将完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和保障目标要求,按时出台相关实施意见。XXXX要结合实施《XX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更高的保障要求。优抚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是政府实施医疗补助,这是优抚医疗保障区别于社会医疗保障的显著特征,而这个制度的支撑条件是优抚医疗保障专项资金。因此,各地要按照省、市、县财政共同负担优抚医疗保障资金的原则,积极协商财政部门加大预算安排,积极拓宽筹资渠道,逐步探索建立自然增长机制;要争取相关专项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彩票公益金,在不违反使用原则的前提下,加大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倾斜比重;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进一步挖掘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个人捐献的潜能,引导社会捐助资金投入优抚医疗保障;要加强和慈善组织的联系与协作,引导慈善资金投向优抚医疗保障。总之,要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确保在今年“八一”节前,全省上下普遍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优抚医疗保障政策制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优抚对象。

(三)着力推进改革,促进优抚事业单位科学发展。推进优抚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既是适应形势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谋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省优抚事业单位自身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滞后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XX优抚事业发展的一块“短板”。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抓好优抚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改革,在强化服务宗旨、发挥主体功能的基础上,把优抚事业单位建设纳入当地社会发展和扩大内需的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民政工作平台、融入社区建设之中,扩大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科学配置和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合作共建,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优抚医院是优抚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要坚持向特色和专科方向发展,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引入社工理念、深化内部改革,提高服务荣军的能力。要积极争取,将优抚医院纳入非盈利性医疗机构体系,进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畴,主动向城乡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延伸,提升社会影响力;光荣院是完成优抚对象供养任务的事业单位,要本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一致的原则,继续以维护和保障孤老优抚对象生活权益为重点,积极向社会延伸和拓展;烈士纪念建筑物(陵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要进一步强化褒扬功能,挖掘红色资源,搞好维护整修,特别是省级以上的保护单位,要在丰富馆藏、文史编篡、宣传讲解、合作交流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打造成为缅怀革命先烈、了解革命传统、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当地标志性的人文历史景观。

(四)着力完善管理,切实保证优抚经费的规范使用。管理使用好优抚事业经费,关系到优抚事业的发展和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最近,媒体曝光了外省某市挪用优抚等民政事业经费盖宾馆的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司法机关已经介入调查,追究相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去年,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下达我省优抚经费8.1亿元,这是优抚对象的“活命钱”,是“高压线”,绝对不能出现贪污、挪用等问题。各地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定期核查各类对象,严格对象审批和经费发放程序,及时安排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对因当年对象减员形成的结余经费,要严格管理,合理使用,必须全部用于保障对象的生活、医疗等方面。绝对不允许出现吃空额和挪用挤占优抚事业费的问题;绝对不允许因资金问题造成政策不落实;绝对不允许因审计方面出问题而影响民政部门的整体形象。各地必须加强优抚政务公开,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将各类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优待标准、执行时间以及享受的人数和人员名单等,通过公开栏、民政网站等,对社会和优抚对象公开,以切实保障广大优抚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优抚经费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坚决杜绝违法违纪和渎职现象。中央和省审计部门已把优抚经费列入审计重点,下半年省厅要联合有关部门对各地优抚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违规违纪问题,将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请各地上半年结合民政系统作风建设年活动,对优抚经费管理进行专项审计,开展自查自纠。

三、真抓实干,确保今年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强调,要明确任务求共识,转变作风抓落实,努力把推动科学发展的举措变成利国惠民的现实。省厅也决定今年在全系统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厅党组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来,求真务实出新招,真抓实干见成效,推动我省优抚事业科学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要明确任务求共识。这次会议,已对今年全省优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在摆在同志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任务求共识,认真学习好、把握好这次会议主要精神,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今年面对形势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做好今年优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切实把优抚工作和信访维稳工作摆上重中之重的位置,结合本地实际,精心谋篇布局,尽早作出部署,采取强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在工作布局上,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紧紧抓住优抚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力求在重点难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二)要服务大局谋作为。今年全国“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XX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府工作报告》也将“重民生、促和谐”作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握好的原则之一。“保民生、保稳定”,已经成为我们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大局。优抚工作只有围绕这个大局、服务这个大局,在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才能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广大优抚对象的拥护。各级民政部门领导和优抚部门的同志,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树立大局观念,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最关注、优抚对象最关心的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克服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在服务大局中求真务实,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当前,我们要以进一步完善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努力抓好优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作为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以解破信访维稳难题作为保稳定的突破口,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更好地发挥优抚工作在“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转变作风抓落实。省厅决定把今年定为作风建设年,切实解决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民政工作作风和行风问题。各地要转变作风,坚决克服坐而论道、只说不干或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不良现象;要心系群众,真正当好党和政府与优抚对象之间的“连心桥”,深入基层,深入到优抚对象群体中,切实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要真抓实干,摸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折不扣地将上级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要强化责任,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抓落实,件件有着落,把优抚对象满意程度、合法权益保障程度、社会各界满意程度作为检验优抚工作落实成效的尺度。特别是要集中人力、财力,集中解决一批热点、难点问题。当前最迫切的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五个政策性文件和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切切实实把党和政府对优抚对象的关怀送到他们身边。同时,要从严把握政策,严禁乱开政策口子,避免造成工作被动。

(四)要完善政策保民生。政策性强是优抚工作的突出特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有的政策与市场发展的要求和“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大局下的新形势、新任务仍有一定差距,急需进一步完善。优抚对象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党和政府对他们的照顾与关爱要通过完善政策来实现。因此,我们要始终带着对优抚对象的深厚感情,不断整合各种资源,逐步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有效的优抚政策法规体系,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今年完善政策的重点是,省、市、县三级要制订出台优抚医疗保障工作的办法(意见),各地要严格按照省规定的任务要求和时限完成各项工作。

(五)要改革创新促发展。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也是优抚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优抚工作作为一项传统工作,有许多亟待改革创新的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全国优抚工作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争态势下,XX在许多方面已经逐渐丧失了领先优势,而且还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要紧紧抓住实施《XX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契机,始终扭住“科学发展,先行先试”这个核心,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继续发扬“敢为人先”、“杀出一条血路”的XX人精神,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使这项传统工作焕发新的青春与活力,才能尽快突破我省优抚工作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才能确保我省优抚工作整体领先的优势,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谋求优抚工作的科学发展,实现争当全国优抚工作排头兵的目标。

同志们,优抚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坚信,有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省优抚战线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开创我省优抚工作新局面,就一定能为构建和谐XX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四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四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