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论文范文

2022-05-08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医护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目的: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抽取150名医护人员,对其手卫生知识和执行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做好记录。结果:医护人员整体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平均为88.58%,执行率偏低为70%。结论:应该重视医护人员临床操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执行情况,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第一篇:医护论文范文

医护人员良好职业素养养成研究

摘 要: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对于其自身职业长远发展、切实改善医患关系、形成优良医院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用精湛的技术帮助病患解除病痛,注重自身外部形象的塑造,以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对待病人及其家属,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养成研究

尽管我国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但医护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仍然偏低,因此造成的医疗事故、医患关系紧张甚至是医患冲突时有发生。让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能从内心敬畏生命,而不要成为无情的“冷血杀手”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与职业要求相应的素质。在职业活动中,医护人员不仅在医疗技术上要逐渐达到精良,而且面对每一个个的患者,还需要有礼貌、亲切的语言,热情、和蔼、一视同仁的态度,救死扶伤的高度责任感和救死扶伤、廉洁奉公、严谨求实的医学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和担负起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也才能成为一个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医护人员。

二、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意义

(一)医护人员自身职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需要多个因素的支持,天时地利人和,都将会对个人成功产生极大促进作用,职业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决定个人职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职业素养高的医护人员,对自己将会是严格要求,积极进取;对病人将会尽心尽责,努力帮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对同事将会团结友爱,维护好多方面的人际关系。这样的医护人员,自己不仅会持续提升,而且会赢得病人的认可、尊敬,获得同事的喜爱、帮助,久而久之,自我价值就会凸显,取得自身职业的长远发展。

(二)切实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

近几年来,医患关系有些紧张,医患矛盾较为突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病人对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个别病人及其家属无理取闹等原因,又有医学本身存在的不足、局限和无奈和有个别医护人员医术不高、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好,以及医院行业存在的经济利益至上等不正之风问题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导致某些病人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猜疑、不信任等原因。

在改善医患关系的过程中,作为医护人员,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高明的医术、亲切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一般的病人就能够理解和接受,就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从而建立起平等、互助、合作的良好关系。

(三)形成优良医院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

医院属于服务性行业,是服务于患者的医院,医院的服务理念应以患者为主,尊重人性,以人为本。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医院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接诊医生的疏忽,会给患者留下这家医院医疗草率的深刻印象;一个护士的态度冷漠,会给患者留下这家医院服务恶劣的记忆。再好的广告,再好的公关,与患者这种印象和记忆相比,会显得多么的苍白和空洞。医院要想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意识到自身对于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行为中表现出“医者仁心”,营造医院和谐优良的文化氛围,让病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真诚与友善。

万事以人为,要让医院快速发展,首先应该重视从基层到高层所有医护人员的素质和心态培训,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殚精竭虑地为医院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医院才能长治久安。

三、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养成途径

(一)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用精湛的技术帮助病患解除病痛

作为医护人员,努力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是最基本的。首先,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开阔你的思维,才能有利于掌握各种疾病诊断,鉴别判断治疗或护理方案的正确与否。其次,要加强基本功训练,杜绝过分依赖辅助诊断措施,对于一些疑难病症临床无法做出准确诊断时,必要的仪器检查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是技术不过关,对于一些小病或常见病也无法果断开列处方,动不动就要求患者进行各种大型检查,结果只能招致病人的埋怨甚至是痛恨。最后,要注意经验的积累,遇到一些常见、疑难或新型病种,要及时记录这些病种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效果等,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只有这样经验才能慢慢积累起来。

(二)注重自身外部形象的塑造

外部形象是一个人容貌、衣着、行为举止、语言的统一,是一个人内在素养的自然流露,它最能体现本人的精神面貌。

在工作岗位上,医护人员应该穿工作服,佩戴工作牌,医院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医护人员的着装要超乎寻常的讲究卫生,做到干净整洁,一个邋遢、衣服满是污渍的医护人员很容易让人对他产生质疑。另外医护人员在整理、修饰仪容时要遵照美观、整洁、得体、大方的基本原则。不留奇怪发型,不染发,原则上不佩戴饰物,不留长指甲,身上无异味,女性医护人员不能浓妆艳抹。

医护人员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到文明礼貌服务。工作场所,医护人员应该做到不吸烟、不披衣、敞怀、挽袖、挽裤腿儿、赤脚穿鞋等。对待病人,医护人员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尽量消除医患隔阂,以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救治。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护人员的语言像一把双刃剑,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也可以让患者感到无助、绝望乃至最后走向死亡之境。医患交往始于诊室的交谈,在此时,医护人员就应该用真诚、热情的语言打消病人的顾虑,帮助病人树立自信,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

(三)以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对待病人及其家属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保持高度的责任心、耐心、细心,以实际言行赢得患者满意的亲情服务,不仅是医护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也是对患者健康权利的保障。

做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责任心永远是第一位的。医护人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严格自律,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尽心尽力为病人治病,以维护医院和自身的良好形象。

耐心是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没有耐心的询问就没有具体详细的了解,没有了解就得不到正确的诊断。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问”是重要的一环。在诊疗过程中,对于病人提出的疑问要认真倾听,及时作出正面解答;对于一些不配合态度,要保持冷静,不急不躁,找准病人抵触的原因,对症下药,积极有效地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医护人员的严谨和敬业精神是通过工作的小细节折射出来的,通过细心医护人员会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密切观察患病人的病情变化,不仅要看检查仪器上面的各项指数,更要通过望、触、听多重临床观察方式,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综合、系统地进行临床观察,以密切观察病情进展,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细心是一种心理素质,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只有努力培养细心的素质,医护人员才有真正的效率,病人才会有可靠的安全。

当然,作为医院,不能一味考虑创收,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考核医护人员的重要手段,要制定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规范诊断和治疗流程,提高诊断、检查、化验的准确性,引导医务人员靠高超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来取得较高的报酬,因病施治、合理用药让病人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小刚,邓弋雁,丁沁,张前德.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研究近况[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汉业旭.医院管理人员与医护人员对医患关系评价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1).

[3] 翁晓丽.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的必要性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4).

[4] 冶长慧.医护人员职业素质与和谐医患关系[J].现代医药卫生,2008,(10).

Research n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ff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ZHANG Wen-xiao1,LI Jing-jing 2

(1 Dong'e Minkang Hospital,Dong'e 252200,China;2 Liao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Liaocheng 252000,China)

Key words:medical staff;professional quality;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张文孝 李靖靖

第二篇:医护人员手卫生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抽取150名医护人员,对其手卫生知识和执行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做好记录。结果:医护人员整体手卫生知识掌握率平均为88.58%,执行率偏低为70%。结论:应该重视医护人员临床操作中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执行情况,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手卫生依从性;原因分析;改善对策

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医务人员手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落实医院手卫生制度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最总要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和执行情况,我们随机对15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为改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对我院门诊和病房的150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医师8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70人;护士70人,其中门诊10人,病房60人。从事临床工作最长38年,最短10个月。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根据临床实际操作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何时洗手、洗手作用的认识、洗手的方法、实际工作中的洗手情况、洗手的频率及手套作用情况等。由同一名调查人员对被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说明调查目的,医护人员现场填写后及时收回,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60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为93.8%。

(三)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执行率=医护人员实际手卫生次数/应该洗手手卫生次数×100。

二、结果

(一)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

在接触患者前后是否洗手,洗手时间等3个方面知识掌握率均﹥95.5%。

15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

(二)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三、讨论

从整体上看,调查的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好,知识掌握率为94.8%,与知识掌握较好的情况相比,在实际操作中手卫生执行较差,平均执行率在65.6%。在不同手卫生指征情况下执行率较好的是接触患者后,显著高于接触患者前和接触物品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忽视了手卫生在预防交叉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与医师相比,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及接触诊室其他物品后手卫生执行情况都比较好。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控制医院感染获得性感染的关键。因此,要反复加强对手卫生依从性再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严格按照洗手程序正确洗手,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谭玲,文若兰,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

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4):259-261

[2]曾滔,许宝华,史俊林,等。2011年宜昌市37所医院

执行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6):425-429

[3]李六亿,赵艳春,贾建俠,等。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院报,2008,30(5):546-549

作者:张鸣

第三篇:我国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病人和社会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护人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们存在着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自信心不足和情绪抑郁等方面。已有研究表明,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紧张抑郁心情长期得不到渲泄,极易导致身心疲劳。所以,我国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重视。

关键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1 我国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发展现状

2007年卫生部的一项调查显示, 90%的医护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23%的医护人员有消极情绪,50%的医护人员有时有消极情绪,而73%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有情绪消极情况出现。上海最近对一个区的调查显示,70%的医护人员感到自己合法权益难受保护,有相当比例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良心谴责与生存压力”。去年底, 在广东省卫生厅举行的医护人员精神压力座谈会上,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广东省医护人员精神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医护人员的总体精神压力较大,39%的医护人员压力达到重度程度。

另外,在 2006年,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开展了“中国医师睡眠状况调查”,该调查涉及到全国12个城市30家医院的2759名医生,这些医生的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结果调查显示,其中有1914名医生存在睡眠障碍,其中2/5的医生属于难以入睡,超过3/4的医生睡眠质量差,有大约1/3的医生容易惊醒不能持续睡眠,大于1/4的医生醒来后睡不着觉。进行该项调查的科研人员了解到,存在睡眠障碍问题的医生中,有一半的人认为睡眠问题对日常生活有一点影响,46.9%的医生感觉压力过大,35.6%的医生出现焦虑,17.6%的医生感觉存在抑郁症状,28.8%的医生认为自己的问题可能与失眠相关。这项医护人员的睡眠状况调查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医护人员心理压力较大,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现象。

以上情况表明,改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试想,如果医护人员本身是带有巨大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在工作,又如何能为病人解决病痛呢?

2 我国医护人员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2.1 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对医护人员来说,首当其冲的是工作压力。第一,是工作的量的压力,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紧张或威胁,压力过大尤其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会引起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产生身心疾病。现在很多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是超负荷工作——世界多数国家综合医院的病房床位与护士比例保持在1:1以上,而我国三级综合医院平均为1:0.33,最低仅为1:0.26。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值白班的护士平均每人至少要负责15名患者,值公休日、节假日和夜班的护士负责的患者数常常超过40名。

第二,是工作的“质”的压力,即继续教育、科研和晋升的压力。医院是一个高学历人才集中的地方,不少大医院医生的起点学历是硕士,有的科室甚至博士化,护士的起点学历是大专,本科生、研究生已经不稀罕,竞争的激烈逼迫很多医护人员在职攻读高一级学历学位。而除去学历学位教育之外,医学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学习的学科。一个医生要精进医术,不仅要靠临床实践,还要不断吸收新的医疗技术成果,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而医护人员的聘用与待遇与其执业资格证相挂钩,医生需考取医师执业资格证才能上岗,而且资格证是转为正式人员的凭证,从初级职称到高级职称,都关系他们的事业发展。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还有学习考证的压力,各大学附属医院的部分医师还要承担教学任务,任务过多,导致医护人员注意力分散,容易发生各种过失。

第三,是工作环境的压力。医护人员常年工作在“恶劣”情景中,每日交往的人群是心理和生理双重受损的病人,这种特殊的职业工作环境,这些不良情景因素的长期刺激,促使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在某些医护人员的身上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格特点,这种人格特点在心理临床上集中表现为:烦燥、易怒、工作不耐心、不细心、不热心,与“白衣天使”的柔美形象形成较大的反差。这种人格特点不仅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而且对自身的心身健康构成潜在的危险因素。

2.2 生活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

首先是生活条件、经济方面。以前,绝大部分医院都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工作区与生活区相邻而建,上下班的时间不过十来分钟。现在,大城市的医院基本不再提供宿舍,上下班途中花上一两个小时司空见惯,消耗的时间呈十倍的增长,工作紧张加上途中劳累,很多医生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不少人以为医生个个都是高收入。以经济发达的广州地区的三甲医院为例,新医生入职首先要经过两到三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在此期间月收入不过2000元左右;一些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为降低人员成本,大量招用编制外医师,不少人的起点月收入仅仅千元而已。在当前生活成本高涨的情况下,以这样的收入,要在大城市里实现成家立业、居有其所的目标,年轻医生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次是感情、家庭方面。年轻的医护人员处于恋爱或对恋爱的需求中,这些本身就容易分散注意力,易与工作发生矛盾。一旦出现挫折,就会导致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年轻人又缺乏理智控制事态的能力与习惯,不良情绪便渗透到工作中,影响工作效率与服务态度。已成家的医护人员面临更多来自家庭事件的影响。日常家务、子女培育、家庭矛盾、亲人病故、经济损失等事件可严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当个体同时面临许多工作任务时,其心理是焦虑、烦躁的,如不能与工作分清界限,就容易将负面影响转移到工作中,出现失误及技能发挥失常,导致医疗过失进而产生医疗纠纷。

2.3 其它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

(1)性别年龄因素:调查表明,女性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女性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评分低于男性,低职称、低文化程度的女性医护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相对较为明显。而处于30至50岁之间年龄段的医护人员,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分散了他们的工作精力,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要比其它年龄段的严重。

(2)病人因素: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病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往往只注意保护自己的权利,对周围事物反应过敏,自私自利,做事、择物功利心态变强,只顾自己有没有利益可得,过于严谨,特别是不轻易相信别人,不考虑如何体谅别人,忽略了医护人员的感受, 致使医护人员的心理很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

(3)社会因素: 当下媒体对医疗纠纷的报道常将患方视为弱势群体,偏袒患方,给医疗行业造成消极的负面评价。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尊重大为下降,无疑给医护人员带来明显的社会舆论压力。

3 如何防范和疏导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

(1)针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巨大,一是要搞好加班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服务,如安排后勤人员送饭送水到科室。二是医院领导可以时常下基层慰问,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三是适当给予表彰奖励,如对节假日加班的医护人员予物质、精神的奖励等,提高医护人员主动加班的积极性,缓解其心理症状。四是培养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美好的心情,比一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医护人员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改变能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培养工作并快乐着的乐观人生态度。这里尤其要认识到医院管理者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在全面关心患者利益的同时,也更应该关注本单位员工的健康。医护人员是医院的主体,医院的经营状况,甚至兴衰成败都与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休戚相关。医院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一线了解医护人员的困惑,尽可能解决医护人员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给医护人员建立减压机制,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医护人员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2)针对年轻医护人员的生活压力,可以由老医护人员进行带教。科室的主要领导应关注年轻一代的成长,及时发现他们出现的异常情绪,并及时给予疏导。还可以为科室改善办公环境,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科室氛围,使每个医护人员都能感到科室和谐的积极效应,避免将不良情绪带入工作场合。

(3)针对病人和社会舆论因素,医护人员在初次见面时给予患方热情、平等接待,可以有效消除患方可能出现的对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怀疑,还可以促使患方全面、准确地反映病情病史。个别患方出于种种担忧,会有讳疾忌医的现象,医护人员应及时认真维护患方的知情权,加强沟通,有效避免患方可能给医护人员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虽然目前社会舆论普遍偏向患方,给医疗行业带来消极影响,但同时也激发了医院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动力。医院应严格管理,切实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公正透明处理医疗投诉和纠纷,从而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另外,还应培养医护人员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医疗差错、纠纷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管理者对新医护人员应加强岗前培训,引导他们严格执行规范,减少差错和纠纷发生。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以正常心态去面对困难,多替病人着想,用法律武器保护病人和自己。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也能促进心理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作用甚大。医护工作中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是医护工作中人际交往产生压力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善于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对保持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医护人员还应学会构建良好的生活方式,由于心理健康和生理紧密相关,因此,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卫生保健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很重要,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5)医院可为医护人员设置相关健康教育和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为避免医护人员因面子问题不肯疏导自己的心理问题,可把这种咨询室叫做“医护人员俱乐部”等。让医护人员有心理倾诉的空间,创造轻松、愉快、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尽量避免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景峰.他们走得太匆忙,当“过劳死”阴影笼罩[J].医药经济报,2007,12 ,(7).

[2] 孙晓敏.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J].现代护理,2007,(12).

作者:张晓燕 张 涛

上一篇:供应商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