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道法知识点

2023-06-02

第一篇:2018年春道法知识点

2018 年春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50·1.5 共 75 分

1、北京广安门桥北有一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 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3、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 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封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 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 „„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 D.世卿世禄制确立

5、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大量简牍, 《行书律》规定: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 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还规定“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暮” 。 从中得不出的信息是( ) A.秦法律严明,分类细 B.秦时儒家经典大量流传 C.秦时邮驿通讯制度规范化 D.秦时以此保证政令畅达巩固统治

6、 (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召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 王请与 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7、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为了谄媚皇帝,上书请求减少官员的俸禄以节约朝廷开支。 皇帝下 诏书批准后却被给事中崔佑驳回,事情无果而终。根据材料来看崔佑是下列哪个机构的官员 A. 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户部

8、 古代的免死铁券俗称 “免死牌” , 是帝王颁发给功臣的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它始于 ( ) A、秦 B、唐 C、汉 D、宋

9.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 “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 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 ,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 A. 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 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C. 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 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10、濮阳县老城有御井街,与其得名有关的朝代是( ) A.唐 B.宋 C.元 D.明

11、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是谁说的( ) A.老子 B.韩非子 C.孔子 D.董仲舒

1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 “金榜题名, ”有人 说: “功成名就者快活。 ”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赞赏地 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A.其他大臣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13、关于雅典社会,柏拉图曾说: “奴隶决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 使他们攫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 等。 ”以下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雅典社会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的 B.柏拉图不赞成所有人之间的平等 C.雅典的民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 D.雅典社会是以消除不平等为目的的

14.从公元前 490 年到公元前 322 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 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由于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 的问题: “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这在一定程 度上表明 ( ) A.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公元前 4 世纪前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雅典民主完全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15、中国文献中最早关于罗马法的记载,是清朝政府派 5 大臣出洋考察西洋法制的报告,载泽等 人于 1906 年 5 月 9 日在《奏在法考察大概情形折》中称: “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 旧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从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 堂开始到现在,罗马法都被作为一门大学课程开设。根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说 ( ) ①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是后来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③在今 天罗马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④罗马法对清末法制改革意义重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16、某班讨论: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讨论结果如下,你认 为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17、 “从 18 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 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美国哈 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8、1919 年 10 月 10 日的纪念文章中,孙中山感慨“今日何日?正官僚得志,武人专横,政客捣乱, 民不聊生之日也” , “今日之民国,竟成亡国士大夫之天下也” 。这说明( ) A. 辛亥革命影响深远 B.辛亥革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 B. C.袁世凯独裁专制阻碍社会进步 D.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军阀割据、 四分五裂状态

19、20 世纪 20 年代,梁启超说“当光绪、宣统之间,全国有知识有血性的人,可算没有一个不是 革命党” 。最后清朝被推翻“是全国人的自觉心,到时一齐迸现的结果” 。但主义虽算不同,手 段却有小小差异。一派注重民族革命„„一派注重政治革命„„两派表面虽像是分歧,目的总 是归着到一点。此处梁启超要说的是辛亥革命( ) A 成功的原因 B 失败的原因 C 发生的背景 D 蕴含的启示

20、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出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 魔鬼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 把作恶减少到最底程度。 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 )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

21、

21、18 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工 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 国 D.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22、

22、恩格斯说: “没有那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比较近代以来,两次中日 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结局,抗日战争对中国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 A.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人民的力量 D.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23、

23、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 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 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于( ) A. 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24、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 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他悼念的是 ( ) A. 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25、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 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 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26、有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 代 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从本质上反 映了 ( ) A.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兵勇恶霸不敢随便冒犯外国代办 D.美国是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靠山

27、1974 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 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 年马英九就任台 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 。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 ) A. 拥护“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28. 孔子说: “君子和而不同” ,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 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新中国成功运用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不包括 A.“一边倒”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中日关系正常化

29.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中谈到: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 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 的那种挑战。 ”这说明二战后美国极力扶持西欧和日本的政策( ) A. 事与愿违 B.得不偿失 C.福兮祸所伏 D.好心没好报

30.一部法律文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 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这部法律是(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年)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年)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 年)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年)

31、在中国大地上曾流行这样的口号: “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 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该口号不能反映当时( ) A. 个人崇拜盛行 B.强调阶级斗争 C.社会秩序混乱 D.依法治国

32、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 的背景是 (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中华人民共 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33、1973 年,美国为缓和与西欧、日本的经济矛盾,转嫁防务负担,建议与西欧日本构建新大西 洋宪章。对此欧洲各国消极,日本犹豫,最终该计划破产, 。这说明( ) A.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D.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34.中国一度有“百姓怕官,官怕洋鬼子,洋鬼子怕老百姓” 。这个时期是( ) A.19 世纪中期 B. 甲午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35.民国四大美男子中,是共产党的是( ) A.李达 B. 张学良 C.汪精卫 D.周恩来

36 “隙驹留身争一瞬, 恐声崔梦欲三更, 绝怜高处多风雨, 莫到琼楼最上层。 ” 该诗有关的人物 ( ) A.黎元洪 B. 张作霖 C.袁世凯 D.曾国藩

37、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的是( ) A.1912 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筹划复辟称帝 D.段祺瑞拒绝接受《临时约法》

38、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该时期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39、(小农经济) “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 、一个主 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对这段话最正 确的理解是 (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40、早在公元 1000 年左右,北欧诺曼人就曾远达冰岛、格陵兰和北美洲东岸。但是诺曼人的发现 并没有引起全球地理大发现,这是因为( ) A.当时的欧洲商品经济不发达 B.诺曼人到达的地方比较偏远 C.诺曼人没有开辟通往中国与印度的新航线 D.诺曼人没有带回资产阶级所需要的黄金与原料

41. 在马克思看来,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大企业的出现

42.1985 年 9 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 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 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标题是美国人“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是因为他们错 误地认为 ( )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

43、一牛挽犁取代耦犁是在出现在: ( )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东汉

44、“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 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

45、清代中叶,苏州地区共有 130 多种行业成立了行会,或建立会馆、公所,且都在官府备案, 并把行规及营业的重要事件铭刻碑记,以资信守,这反映出当时( ) : A.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商品经济的活跃

46、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含义是:( ) A.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 B.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C.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民用企业的诱导 D.都由私人投资兴办

47、《荒政丛书》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 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这表明( ) A. 农本商末开始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 C.商品经济是开放的 D.家庭手工业是主要收入来源

48、2018 年 3 月全国人大对国家机构进行调整,新设立了( ) A. 国家主席 B.国家监察委员会 C.中央纪委 D.人民法院

48、经过对外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都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 ) B. 汕头 B.厦门 C.深圳 D.珠海

49、根据新修改的宪法,国家主席副主席任期为( ) A.1 届 B.2 届 C.3 届 D.不受限制

二、材料题。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25 分)

材料一 „„不久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 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我们党进一步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 并且提到同国民党实行第三次合作。在党的台湾问题新方针指导下,对台工作曾取得一定进展, 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 ,使对台工作受到严重干扰„„30 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为追求 祖国和平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论述。?? 2005 年 3 月 14 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经过海峡两岸同 胞的共同努力„„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实现了历史性第一次“汪辜会谈” 。因李 登辉和陈水扁“台独”立场干扰破坏, “海协会”和“海基会”中断联系多年„„两岸政党高层领 导的频繁接触,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周年 材料二 „„1950 年 6 月 27 日,杜鲁门又发表声明,宣称: “共产党占领台湾直接威胁美国 在太平洋的安全” 。他还公开否定了美国在《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的立场,声称: “台 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联合国考虑。 ” 材料三 2008 年 12 月 17 日报道 美国政府 15 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海运直航以 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 “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就两岸实现“大三 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大三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域和平有帮助。何志说: “美国认为两 岸互动的增温, 包括台海两岸 ‘大三通’ 的实施, 对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东方日报 材料四 “我写的是一部抗争与泣血的回归史。 ‘两岸统一’不是人为的遐想,也不是标语式的 口号,而是被生生割裂的海峡两岸发自生命本身的呐喊,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 ” ——阎延文( 《台湾风云》作者) 请回答: 历史竞赛答题卷 姓名 (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问题由来,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并 概括海峡两岸为了解决台湾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10 分) (2) 阅读材料

一、

二、三,指出美国对台湾问题态度发生怎样转变?简要分析其原因。 (5 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实际,两岸基本实现“大三通”的意义。 (5 分) (4) 材料四为什么说两岸统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必然”?(5 分) 选择题答题卡每题 1.5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选择题答题卡 1 C 21 B 41 B 2 D 22 C 42 B 3 B 23 C 43 D 4 A 24 A 44 A 5 B 25 B 45 D 6 D 26 D 46 B 7 B 27 C 47 B 8 C 28 A 48 B 9 B 29 C 49 C 10 B 30 B 50 D 11 B 31 D 12 B 32 D 13 D 33 A 14 C 34 D 15 A 35 D 16 D 36 C 17 C 37 C 18 D 38 C 19 C 39 B 20 B 40 A 参考答案:(18 分) (1)由来:解放战争,蒋介石失败,退居台湾。 (2 分) 阻碍因素:① 美国的介入②文化大革命干扰③台独势力 (只要答中其中任意 2 点即可 2 分) 作出的努力: 《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提出、汪辜会谈、九二共识、 《反分裂国家法》 、两 岸政党高层领导的频繁接触(只要答中其中任意 4 点即可,4 分) (2)表现:从武力威 胁、干涉内政向欢迎两岸实现大三通转变(2 分)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 综合国力增强,美国霸主地位的削弱。 (只要答中其中任意 2 点即可 2 分) (3)意义:① 方便了两岸人们的生活 ②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③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④ 有利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3 分) (4)①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符合国家的根本 利益 ③顺应国家统一的历史潮流 ④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言之有理即可) (3 分)

第二篇:七上道法知识点汇总

七上《道法》知识点归纳期末高分必备

第1框

1、为什么说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 (1)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2)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新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体现在:

①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深入探寻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 ②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我们开始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

③随着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越发具体而深入。 ④随着生活体验的日渐丰富,我们开始自觉磨砺意志和品格,思考生活的意义。

3、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 (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3)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 (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第2框 少年有梦

1、少年的梦想有什么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什么是努力?

答: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努力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努力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我们青少年如何做到努力?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1)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1框 学习伴成长

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为什么要终生学习?)

2、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如果不学习,人的生命将会枯萎。

(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第2框 享受学习

1、如何理解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1)学习中有快乐。表现在: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2、怎样学会学习?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

发现自己

第1框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是什么?有何意义?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2、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

(1)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1)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第2框 做更好的自己

1、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

(4)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2、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2)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3、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1)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2)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3)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1框 和朋友在一起

1、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

答: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2、朋友的重要作用有哪些?

(1)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2)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第2框 深深浅浅话友谊

1、友谊的特质有哪些?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如何处理友谊中的问题和困惑?我需要澄清哪些对友谊的片面认识?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第1框 让友谊之树常青

1、怎样建立友谊?

(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如何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在朋友需要的时候站到他的身旁,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朋友之间需要坦诚相待,但这并不意味着毫无保留;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冲突发生时,可以相互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如果处理得当,冲突可以把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近。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第2框 网上交友新时空

1、怎样正确认识网上的交往? (1)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2)互联网好像无所不能,我们在网上搜集学习资料,查找相关信息,也在这个虚拟的时空中交往。

(3)网络上的交往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新通道,拓展交往圈。

(4)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2、怎样做到慎重结交网友?如何理性结交网友?

(1)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对于交友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它。

(2)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例如, ①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

②对个人的家庭住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 ③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3、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答:

(1)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但是,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2)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奠定友谊更可靠的基础。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1框 走进老师

1、教师的职业有什么特点?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3)时代在发展,教师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2、 为什么老师会有不同的风格?

答: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3、如何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

(1)我们要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都应该受到尊重。

第2框 师生交往

1、如何理解“教学相长”?

答: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①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②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怎样正确对待老师表扬和批评?)

3、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答: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4、如何与老师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①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

②尊重老师,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1框 家的意味

1、家意味着什么?

(1)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4)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2、孝亲敬长的原因?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尽孝在当下。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第2框 爱在家人间

1、如何理解家中的亲情?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2)亲人之间的爱和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2、亲子冲突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影响: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3、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和父母沟通的方法有哪些? (1)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2)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3)我们要学习应对冲突的方法。如果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4)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第3框 让家更美好

1、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变化?

(1)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

(2)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2、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的方法?

(1)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

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1框 生命可以永恒吗

1、怎样理解“生命有时尽”为什么珍爱生命?

(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生命是不可逆的,也是短暂的。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3)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2、怎样理解“生命有接续”?

(1)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3)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第2框 敬畏生命

1、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答: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1框 守护生命

1、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怎样做到爱护身体?

(1)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当某些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更不能伤害自己的身体。

(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2、如何正确认识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第2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

1、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与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有什么关系?) (2)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挫折对人的影响)

2、面对挫折,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

(1)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需要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2)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第十课 绽放生命

第1框 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答: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为什么探索生命的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第2框 活出生命的精彩

1、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怎样理解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答: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3、如何实现拒绝冷漠,关爱生命?

(1)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3)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4、怎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1)伟大在与创造。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5、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答: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课基础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点

1、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怎样的天地?/新起点包括哪些?P3

2、 中学时代有什么重要性/意义/价值?P4

3、 什么能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P4

4、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P5

5、 中学生活给我们的成长礼物有哪些?P6三点或P5

6、 中学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哪些机会?P6

7、 新的目标和要求有什么作用?P6

8、 在中学新环境中,我们会重新塑造一个怎样的我?P7

9、 21世纪,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有哪些?P7

10、2010年提出,我们应该增加哪三个新的支柱?P7

11、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P8

12、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梦想?P9—10

13、什么是梦想?P9

14、梦想的作用是什么?P9

15、青年年在纺织梦想时注意什么?P10

16、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是怎样的?P10最后一段

17、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实现中国梦走什么道路、弘扬什么精神、凝聚什么力量?P10

18、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P11

19、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P12—13 20、怎样理解努力?P12第一段前三行

21、努力的方法有哪些?P13

22、为实现梦想的具体做法/具体行动。P13

23、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什么?P15

24、知识学习包括哪些层次?P16

25、学习仅仅局限在学校里吗?P17

26、学习表现为什么?P17

27、学习需要什么态度?P17

28、为什么要终身学习?P17

29、学习的重要性/意义/原因?P18-19 30、怎样体味学习?P20-21

31、哪些情况下我们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P20

32、怎样学会学习?P22—23

33、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P27

34、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己?P28

35、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P29

36、对自己有恰当的自我评价有什么意义?P29

37、他人评价有什么意义?P29

38、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P29

39、怎样对待他人的评价?P30 40、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有哪些?P30

41、为什么要接纳与欣赏自己?P32 1

42、怎样学会接纳自己?P33

43、接纳自己需要接纳哪些方面?P33

44、怎样学会欣赏自己?P33—34

45、学会欣赏自己的哪些方面?P33

46、学会欣赏自己有什么意义?P34

47、欣赏自己应注意什么?P34

48、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飞的更高?P34-36

49、如何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P35 50、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方面有哪些变化?P40

51、不能怕麻烦而拒绝友谊的原因。P40

52、经常梳理朋友关系有什么意义?P40

53、朋友的作用/影响/友谊的力量有哪些?P41-43

54、朋友如何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朋友为什么见证了我们的成长?P42

55、友谊的特质有哪些?P44-46

56、造成友谊改变的原因是什么?P46

57、如何处理一段变淡的友谊?P46

58、竞争并不必须伤害友谊,关键是什么?P47

59、竞争中如何对待朋友?P47 60、友谊与坚持原则的关系。P48 6

1、朋友误入歧途不劝阻的后果。P48 6

2、怎样建立友谊?/怎样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P49-50 6

3、怎样呵护友谊?/怎样让友谊之树常青?P51-53 6

4、朋友发生冲突时怎样处理?P52 6

5、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有哪些?P52 6

6、怎样对待朋友的背叛和伤害?P53 6

7、互联网的作用是什么?P55 6

8、网上交往的特点是什么?P55 6

9、网上交往的积极影响是什么?P55+ P58 70、网上交往的消极影响是什么?P55+ P58 7

1、如何慎重结交网友?/结交网友时注意什么?P56-58 7

2、具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具体做法。P56

二、实践探究题的几种问法:

1、活动形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

2、宣传方式:廊报宣传、广播宣传

3、搜集资料的形式:剪报、网上下载

4、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9课基础知识点

1、 教师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点:P61

2、 教师的使命:P61

3、 教师要努力成为怎样的好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P62

4、 为什么老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P63

5、 怎样对待老师间的差异?P63

6、 我们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的具体做法。P64

7、 尊重老师的不同有什么作用、好处?P64

8、 列举老师扮演的角色有哪些?P65

9、 如何理解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内涵是什么?P66 2

10、教学相长要求我们怎么做?怎样与老师互动交流?P66

1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什么?P67

1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什么?P67

13、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P67

14、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什么?或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什么?P68

15、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P6

8、P69

16、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什么?P68

17、为什么要尊重老师?P6

8、P69

18、尊重老师的体现或表现:P68

19、与老师发生矛盾时怎么办?P69 20、尊重老师的具体做法:抄的

21、什么是家庭?P71

22、家庭关系确立的四种情形。P72

23、家的意义、重要性。P72—73

24、列举家庭的功能。P72

25、亲情的意义、作用。P73

26、中国人心目中的家是怎样的?或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或内涵是什么?P74

27、什么是家规?什么是家训?什么是家风?P74

28、为什么要孝亲敬长?P74

29、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P74 30、如何孝亲敬长?P75

31、孝亲敬长的具体做法:抄的。

32、为什么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或列举家庭中的亲情之爱P76

33、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的不同表现有哪些?P78

34、我们长大后和家人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P79

35、亲子冲突存在的原因中哪些?P79—81

36、亲子冲突处理不好的危害或后果是什么?P81

37、有效化解亲子冲突需要哪些方面做努力?P81

38、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或解决亲子冲突的途径有哪些?P82

39、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P82 40、现代家庭的特点或现代家庭的变化有哪些?P83-84

41、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是怎样的?P84

42、现代家庭结构的类型:P84

43、家庭成员的交流与沟通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P84

44、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P84

45、怎样创建和谐家庭?P85-86

46、列举家庭美德:抄的。

47、家庭成员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P85

48、当家庭成员间发生矛盾时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办?P86

49、列举家庭发生的变化。P86 50、生命的特点有哪些?P89-90

51、个体生命与人类生命的关系。P92

52、生命接续的意义是什么?P92-93

53、生命包括什么?P93 3

54、生命接续中我们的使命是什么?P93

55、为什么要敬畏生命?P94

56、生命至上的内涵是什么?P95

57、如何做到敬畏生命?或敬畏生命要求我们怎么做?P96-98

58、怎样守护生命?或守护生命注意哪些方面?P100-102

59、怎样爱护身体?P100-102 60、列举健康的生活方式。P101列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抄的 6

1、面对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P102 6

2、怎样养护精神?P103-104 6

3、过度的物质追求和物质攀比有什么危害?P103 6

4、爱护身体的具体做法 6

5、养护精神的具体做法 6

6、漠视生命的具体做法 6

7、珍爱他人生命的做法 6

8、什么是挫折?P105 6

9、如何正确对待挫折?P107 70、对待挫折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P106 7

1、一味地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危害是什么?P107 7

2、挫折的消极影响是什么?P107 7

3、挫折的积极影响是什么?P107 7

4、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P107-109 7

5、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P109

第四篇:道法78课知识汇总

第七课

图说校园知识点

1. 要想画平面图,先要(学会看懂平面图)。 2. 看平面图时首先要(明确方向)。

3. 图中的指向标,以“北”或“N”表示(北方)。 4. 看平面图时,如果图中没有指向标,就默认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 看平面图要注意观察建筑物的(大小、形状和位置)。 6. 上学路线基本是固定的。

7. 画上学路线平面示意图,先确定好(起点和终点),将沿途路口很标志物作为(定位点),再用箭头在平面图上标出行进路线。 8. 校史记载了学校创建和发展的历程。

9. (杰出校友)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0. (安全)是选择路线的最重要因素。 11. 校长在不断更换,学校文化在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 判断题:

1. 如果一所学校校长在不断更换,那么这所学校的文化就不能传承和创新。( X )

2. 杰出的校友是学校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 3. 上学路线已经订好了,哪怕路线拥堵也要执意走那条路。(X )

4. 说明平面图时,不需要用方位词描述,可以用“上下左右”来描述。( X ) 5. 看平面图需要注意观察建筑物的大小,但是不需要观察建筑物的形状和位置。( X )

简答题:

1、你上学路线是谁帮你选择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线? 答:妈妈(或爸爸)

因为这条路线车辆较少不拥挤,比较安全。距离学校很近,这样更能节约时间。

第八课 学会学习知识点

1. “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 2.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3. (端正态度)是学会学习的基础。 4. 课堂学习的四个方面包括:(上课听讲、完成作业、思考发言和考试答题)。 5. 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查阅的工具书有:(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 6.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也将成为他的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7.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我们要养成(及时做笔记的习惯)。 8. 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完全)一样,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掌握。 判断题:

1. 班里的小明成绩特别好,她做题目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我也要按照她的方法先易后难做题目。( X )

2. 不同的学科学习方法一样,只要方法对就能学习好。( X ) 3. 习惯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

) 简答题:

1. 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吗?是怎样解决的?

2. 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方法?

3. 想一想你有那些好的学习习惯。为了更有效率的学习,你认为自己还可以养成那些好习惯?

4. 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挑战一个学习困难。

第五篇:九上道法第一课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

1. 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

强国富民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之路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强国富民的历程)

(1)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什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改革开放是怎样促进我国发展的?(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的积极影响)

(1)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三个极大 三个显著)

(2)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5.中国腾飞的具体表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具体成就)

(1)综合国力方面: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人民生活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6.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说明哪些道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5)只有改革开放,方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7.改革开放的作用。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 (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5)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书写了国家和民资发展的壮丽史诗。

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导下,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4.为了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何意义?

(1)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面小康; (4)有利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梦。 6.党的奋斗目标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作为中学生,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改革开放? (1)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2)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关心国家大事,积极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建言献策;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5)把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积极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将来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好准备;等等。

8.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什么离不开改革? (1)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挑战,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通过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9.正确认识共同富裕

(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共同富裕,是指党和政府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同等富裕,也不等于同步富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上一篇:货展参展合同下一篇:考生诚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