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一体化查验分流

2022-08-27

第一篇:通关一体化查验分流

创新区域通关改革与海关查验

内容摘要:巩固现有改革成果、推进区域通关改革深入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海关通关监管工作的重点,如何突破现有海关管理体制对区域通关改革的制约、以发展的观点促进海关管理体制创新更是推进区域通关改革进程中需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区域通关改革对海关工作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制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素,提出了推进改革深入开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关 区域通关 创新 查验

所谓区域通关,就是在区域范围内,以跨关区快速通关为基础,以企业守法管理为核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口岸和内地海关管理资源,倡导企业守法便利,简化海关手续,降低通关成本,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海关通关监管工作整体效能。

而区域通关改革是海关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推进现代海关制度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的推行打破了目前行政区划和海关关区设置所造成的限制,简化了海关手续,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确保了进出境物流的快速自由流动,是海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有力举措,试行以来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巩固现有改革成果、推进区域通关改革深入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海关通关监管工作的重点,如何突破现有海关管理体制对区域通关改革的制约、以发展的观点促进海关管理体制创新更是推进区域通关改革进程中需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区域通关改革对海关工作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制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素,提出了推进改革深入开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一、区域通关改革的起因及对现行海关工作的影响

多哈回合谈判的破裂,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从而促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大大加快。在欧盟、北美、东盟等区域经济圈不断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在相关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区域经济迅速崛起,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经济圈的社会经济活动也在不断超越行政区划 - 1 -

的限制而日益走向一体化,区域内部联系越来越紧密,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阔,与此同时,社会和企业对区域内政府部门在提供服务保障、促进便利贸易、加快通关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关是国家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作为国际物流管理链条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经济发展和贸易便利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近年来海关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等与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不协调,海关总署在《2004-2010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适应区域协调发展要求,整合管理资源,探索建立区域海关管理模式”,并于2005年率先启动了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对区域通关改革和海关管理一体化改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2005年10月,区域通关改革首先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试行,2006年7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进入推广阶段,从改革的内容上看是推行“3+1”模式的业务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对通关监管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然而,实际上这种模式的推出是对多年来形成的海关管理体制的一次深刻变革,对海关现有的管理理念、运作体制和业务管理模式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树立了综合监管理念,实现了海关隐性顺势监管。一方面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前推后移监管时空,加快构建通关监管新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实现区域内口岸海关与内陆海关的联动,在货物的通关过程中,逐步实现海关的隐性顺势监管。

二是淡化了关区的界限,密切了区域内海关的合作。以往海关的通关监管工作都是以关区为单位相对独立运作的,各关区出台的通关改革措施都是为本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服务的,有较强的排他性。区域通关改革加强了区域内各海关的合作,海关工作的视角更加开阔,各项业务改革的开展和便捷措施的出台都是从促进大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区域海关的合作,淡化了关区的界限。

三是整合了海关管理的优势,有助于实现海关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区域通关改革通过对区域内各海关各层级、各部门的职能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进行整合,重新融入到新的通关监管模式中,形成通关监管新格局,通过各自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从而实现海关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四是业务模式改革调整了区域内口岸海关和内陆海关的业务格局。一方面转关货物应转尽转将增加区域内转关的货运量,内陆海关的工作量将有大幅度增

长;另一方面“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将促使单证作业量、税收量的由口岸向属地海关出现较大分流,而实货监管在口岸海关,加大了口岸海关查验放行的风险,口岸海关的实货监管压力加大。

二、影响区域通关改革深入开展的因素分析

(一)关区管理体制制约了区域通关改革的深入发展

我国海关实行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三级管理体制,全国目前有41个直属海关,300多个隶属海关,“一省多关”“一市多关”的现象比较普遍,密集型的海关设关布局加大了海关之间的协调成本,信息沟通和业务配合难度加大,“大而全”“小而全”的机构设置和业务布局造成了海关管理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物在不同关区之间的自由流动。区域通关改革是以区域海关合作为基础进行的,是对传统的以关区为单元的海关管理体制的一种挑战,由于改革结果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各关区的现有职责权限、业务规模甚至切身利益,因此,关区管理体制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区域通关改革的进程。

(二)权责不对等阻碍了区域通关改革协调发展

按照“3+1”模式,转关货物要做到应转尽转,“属地申报,口岸验放”货物的前期申报、征税等通关手续的办理将延伸至属地海关完成,即在涉及到两个海关管辖,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下,属地海关和口岸海关的职责进行了重新定位,而这种重新定位将最终导致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之间责权的不对等。“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下,属地海关是企业和货物的主管海关,由其进行审单、接单、征税处理,并确定是否布控查验,而口岸海关则是按照属地海关的审核结果执行放行操作或是实施查验,虽然口岸海关保留即决式查验权力,但这种主动性也会受到非主管的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该模式下相当于属地海关指挥口岸海关,小关指挥大关,口岸大关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必将受到影响,由此会产生表面上各关都积极拥护区域通关改革,但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方式设置隐性的“关际壁垒”,从而制约着区域通关改革推行的现象。

(三)执法不统一限制了区域通关改革向纵深发展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海关履行承诺,大力推行关务公开,公开海关执法的依据、程序和时限,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海关执法统一性有了明显改善,但受行政区划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区域内各海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属地关系,进而在执法尺度、执法程序以及行政处罚等领域存在着差异。此外,为促进本地区经贸发展,区域内各直属海关通常从本区域利益出发,出台促进本地区

经济发展的便捷服务措施和通关监管模式,从而导致了同一区域内不同关区监管模式的多样性,这种“差异性”和“多样性”将直接导致海关对管理相对人相同行为的不同处理方式,也就相应出现了管理相对人趋利避害的选择性做法,导致了“货往宽处走,税往低处流”的现象发生,企业通关行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四)地方政府的舆论导向影响了区域通关改革全面发展

海关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各直属海关直接受海关总署领导,海关作为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始终站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海关所推行的业务制度改革也始终围绕着“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十六字方针而进行,海关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方政府也对口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域通关改革直接影响到属地海关与口岸海关之间业务量和税收方面的变化,同时也间接地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相关经济指标产生影响,虽然区域通关改革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但在某些方面却出现了口岸与属地之间的此消彼长,因此,海关推行区域通关改革,也会出现属地政府全力推进,口岸政府驻足观望的现象,甚至会提出质疑,因此,口岸海关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于海关内部,同时也来自于地方政府。

三、深化区域通关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推行以建立区域分署为核心的机构改革创新,从行政体制上保障区域通关改革深入发展

为确保区域通关改革顺利推广,在推广初期,总署在每个区域都确定了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各区域内海关间的区域通关合作。不可否认,牵头单位在区域改革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区域内各直属海关都是平级的,牵头单位更多的只是起到牵头协调的作用,对于改革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依靠区域内各直属海关树立服从大局意识,相互协商解决,一旦改革触及到各直属海关的现有利益,各自为政的海关管理体系将成为改革推广的无形障碍,因此,要保障区域通关改革进一步开展,就要对现有机构设置进行改革:

一是以口岸大关为牵头单位成立区域分署,超越现有的关区格局和行政地域管理,实现区域集约化管理,除赋予区域分署组织协调职能外,还要赋予其指挥、决策的权力,各区域分署要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通过统一的组织领导,从全局角度出发,协调口岸海关和内陆海关的关系,全面推进改革顺利进行。

二是精简直属海关职能管理的中间层。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包含于通关作业改革内容之一的机构改革的得失利弊,2000年以来,各直属海关的职能管理部

门逐渐实现了职能管理与具体操作业务的成功剥离,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弊端也逐渐显现,职能部门分工越来越细、机构越来越庞大、业务链条越来越长,各部门业务互相交叉,海关的四项基本任务对应的职能部门却多达十几个,此种体制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行政成本、制约了行政效能的提高。建议由区域海关分署统一执行对区域内海关业务的职能管理权,重新划分各直属海关业务职能部门设置,通过精简、合并理顺领导关系,加强垂直领导,实现区域内业务、资源的全面整合。

(二)确立以口岸海关为主导的海关管理资源整合,从管理效能上确保区域通关改革全面发展

口岸海关始终站在海关各项改革的最前沿,近年来,监管系统先后开展了物流监控、快速通关、创新查验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口岸海关均发挥了“龙头”的作用,与内地海关相比,在区位、人才资源、硬件资源、管理资源等方面具备了全面的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区域通关改革推广过程中,通过重新划分口岸海关和内陆海关在监管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口岸海关多年来形成了的优势和积累的经验,以口岸海关为核心,通过一体化业务操作模式和专业化的职责分工,将其优势辐射至整个区域。特别是在区域虚拟审单中心的建立上,要以发挥口岸海关的总体优势为主,发挥内地海关的特色优势为辅,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按各自所熟悉的商品专业和所拥有的专业审单人力资源划分审单重点,通过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三)建立以一体化协调发展为标志的执法体系架构,从执法统一上推进区域通关改革纵深发展

消除区域内各海关的执法差异性对企业通关行为的影响,确保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报关地点的选择上是以便利、高效为目的的良性选择,而不是以规避海关管制为目的的恶性选择,这是区域通关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在建立一体化海关执法体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分署指挥、协调、监督的作用,在区域分署的统一领导下,规范区域内各海关在征税、通关、监管、缉私、统计等方面的执法尺度和执法程序。通过区域虚拟审单中心实现审单、审价、征税、归类集约化管理,实现区域内同类商品海关作业的执法统一,通过制定科学详尽的业务操作规范实现进出口货物的验放标准统一,同时,通过监督制约机制以保证执法统一性得到有效实施,不断增强海关执法的统一性和诚信度,提升海关的整体执法水平。

(四)实现以把关服务为工作重点的管理理念回归,从全面履行职责上促进区

域通关改革协调发展

从表面上看,“切块包干”的税收绩效考评机制导致了各关截流税源以提高本口岸税收的做法,制约了区域通关改革的进一步开展,但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税收为轴心”的海关工作重点致使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虽然建立大关区税收考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间的税收矛盾将会成为新一轮的利益之争。“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服务经济,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是海关管理理念的核心,是衡量海关工作水平的最基本尺度,海关工作的最后落脚点在于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不是税收完成了多少,单纯追求税收反而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要从根本上解决单纯追求税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海关工作的重点必须重新定位,只有实现了“把关、服务”的管理理念的回归,全面履行监管、征税、缉私、统计的海关任务,才能促进区域通关长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海关对暂时进出口集装箱的监管办法》

2.《区域通关改革转关运输操作规程》

第二篇: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适应症】

几乎所有类型的脑积水都可以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它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分流方式。 【禁忌症】

1. 颅内、腹腔内、手术野感染。 2. 妊娠。 3. 腹水。

4. 脑脊液蛋白过高(>150mg/dL)。

5. 脑室内新鲜出血。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术野较宽阔,消毒及无菌操作需特别关注。 2. 头皮切口的选择 经右侧额角穿刺置管是目前较为推崇的方法。另有学者习惯于经侧脑室三角区置管;但应注意,置管深度应超过脉络丛、尽量伸展至额角,减少脉络丛包裹的可能。对于置管困难者,可于神经导航(neuronavigation)引导下,精确放置。 3. 分离皮下隧道 以专用导条,熟练者可一次性打通脑室穿刺点至腹部切口的皮下隧道。保证导条走行于皮下脂肪层,避开重要的腺体,避免损伤颈部血管。

4. 脑室穿刺置管 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反复印证穿刺点和穿刺方向,预判置管深度并标记。穿刺过程中,避免损伤皮层和皮质下血管。置管成功后,避免脑脊液快速流失。 5. 连接分流装置、放置腹腔端导管 顺序连接分流系统,确保固定性结扎牢靠,验证分流系统通畅。腹腔端的导管可放置于肝脏膈面,固定于肝圆韧带。也可以放置于盆腔内,管道预留约50厘米。腹腔端管道末端“针刺打孔”的方法,并不能降低腹腔端梗阻发生的概率。 【注意事项】

1. 穿刺并发症 穿刺道出血,甚至形成脑内血肿,而需二次手术清除。穿刺成功后,快速引流高压的脑脊液,也是形成急性硬膜下出血、脑室内甚至是硬膜外血肿的原因。 2. 分流管梗阻 梗阻可以发生于脑室内和/或腹腔端。脑室内梗阻的原因最常见的是脉络丛的包裹,裂隙脑室综合征(slit ventricle syndrome)发生时,顺应性降低、向内塌陷的脑室壁,也可以阻塞脑室端。腹腔端梗阻,大网膜或炎性包裹的可能性最大,甚至形成假性囊肿。

3. 感染 分流管相关感染的研究显示,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属。一旦术后怀疑感染,应立即采集标本、尽快明确病原学,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强力药物控制感染。对于感染迁延者,拔除分流装置、改行腰池持续引流(无梗阻性脑积水)或脑室外引流(梗阻性脑积水),则是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发生脑室炎,则病死、病残率激增。腹腔可并发腹膜炎、膈下脓肿、腹腔脓肿。

4. 分流管移位 分流管与皮肤、肠管、腹壁肌肉摩擦,可以外露、由直肠脱出、甚至经由肌肉层穿透皮肤。分流管脱出的处理应妥当及时,防止感染逆行入腹腔、颅腔。 5. 过度引流 临床上出现典型的颅内低压症状。轻微的过度引流,机体多能逐渐代偿;严重者,可导致硬膜下积液/积血、脑室内出血或硬膜外血肿。随着体外可调压分流装置的普及,此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处理起来也比较容易。老式分流装置出现无法代偿的引流过度,往往需要再手术更换分流阀门。 6. 裂隙脑室综合征(slit ventricle syndrome) 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多有既往脑室炎症或分流装置感染的病史。脑室形态较小,脑室顺应性下降。脑室内压增高时,脑室壁不能代偿性扩张,常致临床症候急骤恶化。其本质是颅内压增高,而不是过度引流所致的低颅压状态。

第三篇:客户分流

银行一线网点客户分流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所形成的低效、高耗业务和低端客户给银行的一线网点正常柜面业务带来很大压力,客户排队现象日趋严重。这种虚假繁荣,不仅挤占了银行网点资源,增加经营成本,引起客户的抱怨,投诉率增高,而且对高端客户形成了明显的排挤效应,导致许多优质客户流失。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要鼓励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提高柜台效率。网点可鼓励客户使用ATM设备、自助终端、电子银行等自助设备。但一些客户会因为不同原因不愿使用自助设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自助设备的安全性不信任导致的。这一问题在电子银行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一些客户受到一些负面报道的影响,害怕自己的资金受到损失因而不愿使用电子银行等自助设备,事实上这些不正确的认识都是由于缺乏对银行卡和自助设备的认识造成的。

但是客户不愿意使用自助设备我们也表示理解。从我个人在一线网点工作的这两个月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对于银行卡和自主设备的安全性不放心。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案件呈现多发态势。很多用户在使用自助设备或电子银行时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网络购物时操作不当致银行卡密码泄露;持卡人在银行柜台或ATM机上存取款时遭遇偷窥,致密码外泄;持卡人习惯性将存取款凭证随意丢弃,被不法分子捡拾并通过技术手段获得身份信息及银行密码;网络购物时,因未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致使银行卡密码被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程序所窃取,以致存款被盗。再加上很多不负责的新闻媒体夸张的报道,使得用户对于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心存忌惮。所以客户们宁愿在大厅排队等很长时间也不愿意使用自助设备。

第二,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认为银行的网点的职能就是存取钱和转账汇款,他们不会使用先进的自助设备,从而使得他们办理简单、小额的存取款业务也要去柜台排长队。

第三,我们银行自助设备存在诸多缺陷。首先,受制于成本和技术,自助设备一般只能存取100元面值的人民币,很多存取零钱的客户无法使用自助设备办理;其次,自助设备会经常出现吞卡,钱存进去不到账,取钱下账却不吐钞等一系列让客户十分恼火的现象,减弱了客户使用自助设备的热情;同时,自助设备数量也比较有限,有些网点只有取款机,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有经常出现的取款机没钱,存取款机存满的情况,这也给客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我们银行工作人员要对提醒客户在自助设备使用银行卡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向他人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号等关键信息;使用网上银行进行交易时不能轻易相信其他网站,邮箱或者QQ等发来的信息;使用完自助设备及时取卡;不去不正规的小店刷POS机等。同时,还应该加快金融IC卡的推广速度及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金融IC的优势并尽快更快成金融IC卡。其次,我们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客户明白现在的商业银行不仅仅只是具备存取款和转账汇款功能,它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简单的,小额的存取款业务自助设备可以更快地完成,要耐心地解答中老年客户对于自助设备的疑惑,并主动指导他们使用自助设备。同时,还应该提高自助设备的质量和便捷性。要重点解决自助设备的吞卡和不吐钞等常见的问题,在自助设备出现问题后,要及时给客户解决问题,让客户对于自助设备有足够高的认可度。这样,客户才能愿意去使用自助设备。 除了鼓励客户使用自助设备,各网点的大堂经理对客户分流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大堂经理应善于识别客户,对于小额的现金存取业务可以引导其到自助区办理。对于高端客户的理财类业务也可以引导其到低柜区办理。实现业务方式的灵活化、现代化,客户获益的最大化。其次,工作人员也要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在高效办理业务的同时也要及时解答客户疑问,对于简单业务,及时向客户介绍更便捷的自助方式。

客户分流不但是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还是提高服务效率、合理配置资源的需要。大堂经理要将还将大堂引导、客户识别、渠道分流和业务操作等环节有机结合,将一部分非现金柜业务分流至客户经理处,不但能大大减轻了柜面服务压力,而且还能提升中高端客户的服务体验,真正体现网点服务流程立体联动的良好局面。对于一些风险性较大的理财、保险类业务,也可以让客户获得更全面的信息、更完善的服务,从而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客户的信任。

第四篇:柜面分流20120605

柜面分流的几点建议:

营业网点从核算型向营销型和理财型转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几点我的分流建议。

一、充分发挥大堂经理识别、分流客户作用。

客户进入网点,大堂经理要及时、热情地迎接客户,征询客户需要办理什么业务,并引导客户到各个功能区办理不同业务。通过大堂经理对客户的疏导和业务咨询指导,维护网点的正常服务秩序,增强客户的服务满意度。

二、大力推广手机银行、个人电子银行业务。

这点可以从根源上对客户进行了分流,会用电子银行设备办理自身业务,也着实为客户带来方便,再加上我行经常性的对客户电子本行跨行转账汇款进行“折上折”的优惠(如2012年4月1日-2013年1月1日,就正在执行手机银行、电子银行汇款手续费收取柜面手续费的一半,这一优惠政策),但是现在还是有众多的客户不信任电子银行,不知道汇款的优惠政策,着实需要我行大力推广。推广的渠道有很多,包括LED显示屏滚动显示,树立宣传告示,(最好不要使用宣传单的方式,降低了银行在公众心中的严肃可靠感),柜员积极推广等。同时加大对自助设备汇款、理财等方便性及优惠政策等的引导,大堂经理手把手负责任地帮助客户学会使用自助设备的各项功能,并使客户在学习使用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工行的三方存管、基金定投、理财产品等业务,为下步跟进营销打好基础。

三、标牌帮助大堂经理分流。

各个营业网点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大堂经理,对于我行营业网点来说,在客户人比较多的工作日,一个大堂经理前后复印身份证复印件和引导客户流是非常困难的,还是会有很多的客户在柜面办理业务时还没有填写好凭证,针对这种情况,其实可以在门口处设置标识,一个简单明了的业务办理图立在叫号机旁,让客户在叫号时就对自己要办理的业务流程一目了然,心中有数,自助分流,还可以在分流图上标示,5000元以下小额存取款请使用存取款机,此举可节约了我行的人力成本,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第五篇:大学专业分流利弊

大类招生利弊

大类招生,就是在高校本科生招生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科大类,不分具体专业进行招生。进校后,低年级的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高年级学生按照学生的意愿再具体选择专业、分流培养。近几年部分高校实施“大类招生”, 及在此基础上的培养,在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需要注意和吸取经验教训的地方。

一、实行“大类招生”的原因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 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 字教学改革方针,即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进行本科生学习制度的根本变革,并于2001 年秋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根据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基础教育的理念,先按文科和理科学习基础课,然后按专业进行分流,二年级下学期才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都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为什么国际、国内的一流大学都选择“大类招生”呢?

1. “大类招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有两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二是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课程综合,这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途径。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的实际需要来看,现代社会都需要更多知识面广,调适性强,具有分析、探索、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已经从一次性教育变成了终身教育的重要一环。本科教育阶段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专业技能, 更应着重于培养学生不断求索创新的素质和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知识,了解掌握不同学科探索求知和创新求解的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路径和思维活动的特性,从而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岗位任务与挑战, 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大类招生”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较好地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

2. “大类招生”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成为厚基础、宽口径,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适应社会人才市场多变局面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此,本科阶段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应从过去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向多学科交叉、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大类招生能够让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了由于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导致的知识面狭窄、基础素质欠缺的弊端。同时,由于学生经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和大学生活后,对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就业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选择专业更加理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大类招生”有利于按需培养人才。由于目前我国本科学制一般为4 年,许多学生入学时选择的是热门专业,但毕业时已成为冷门专业。如,前几年的计算机热、财经热都是这样一种情况。实施大类招生,每个大类包含了若干专业和专业方向,通过1-2 年的按大类培养,可以有效地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让学生和家长更准确、更及时地了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 从而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缩短专业人才的培养周期,有利于按需培养人才。

4. 有利于高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提高办学效益。实施“大类招生”,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教学资源分散、整合程度不高的局面,形成院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有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使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院、系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出发,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式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分制的实行。

5. 大类招生有利于提高生源质量。受社会就业走向和人们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影响, 高校招生中报考各种专业的生源很不均衡。“冷门”专业少有人问津,新生质量没有保证;“热门”专业趋之若鹜,考生人满为患,录取比例奇高

二、“大类招生”中显现出的弊端

从“大类招生”的兴起到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实施了四五年。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渐渐也显示出一些问题,需要不 断的研究和完善。

1. “大类招生”的专业分流,在充分考虑学生志愿时,应实事求是地考虑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社会需求等因素。目前有些学校,完全按照学生的志愿进行专业分流,致使各专业不能协调发展。首先,这种专业分流方法,不可能事先知道最终的专业人数,当一个专业选的人很集中,师资力量、管理、实验设备等都可能跟不上,无法提供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选择人数少的专业,可能会造成师资、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对学校办学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容易造成研究性、基础性的学科选择的人数比应用型学科少,或者一些前几年热门过、社会上人才过剩、近年来比较冷门的专业,学生考虑到将来的就业可能选择的人数也少, 致使学校既不能因选择人数少而放弃这个专业, 同时又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对于这一问题, 可以用合理制订专业分流计划的方法加以克服。即在学生填报分流专业志愿后,综合考虑考生志愿、专业建设水平、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设置每个专业的分流计划数。这个计划和我们按专业招生的招生计划数设置不同,它首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志愿,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学生志愿为优先,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并且,对于连续几年生源质量好的专业,学校要加强建设;对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一方面要加大整改力度,同时也可考虑停招。对于专业本身建设基础好,只是由于专业的性质和 社会需求量短期的饱和而造成分流选择人数不多的专业,要采取保护政策,继续扶持。

2. 专业数较多、招生规模却不是很大的学校,要在“大类招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考虑学校的办学效益。目前,实行大类招生的学校一般都是综合性院校。有部分学校专业很多,招生规模却不是很大,平均下来一个专业的人数不超过50 人。这样的情况下,实施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时候很可能出现有些班级的人数少于35 人, 那么学校的办学效益就受到了影响。在教学管理过程中, 我们应找到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的平衡点,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试着大二按照规定的招生计划数、根据学生的成绩或者其他综合考评对学生进行分流。这种分流办法同样保留了“大类招生”的优点,同时,也可以保证学校的办学效益,亦可促进学生大一期间为了能分流到自己心仪的专业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样的分流办法,与遵循学生志愿、自主选择专业相比,在学生的自主权和专业之间的竞争方面有所减弱,但是却保证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专业的稳定发展。

3. 师范类专业、医学类专业等专业性比较强的特殊专业不适合大类招生。师范类、医学类等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要

求专业方面的课程较早地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中, 则与其他的专业有所不同,不太适合常规的大类招生。师范类的学生在就业政策上目前与其他专业毕业生有些不同, 很多地方的师范生招生数和录取名册都要求在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大类招生由于在入学时不能确定其师范生的身份, 所以在就业时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医学类和师范类的学生也不是完全不适合大类招生。如有的教师教育学校,可以把若干个师范专业合并为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也是可行的。

4. 不能盲目地按照学院招生。目前,一些学校的“大类”很大, 几乎是按照文理科分类或者按照学院分类。按照学院招生,一个学院就是一个大类。其中有的学校是同一个学院里的专业都比较相近,有的学校则不是。一些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他们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 而普通高校一般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大部分都会继续深造,本科教育只是他们的基础教育,而普通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直接就业,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高。因此,大类招生需要一个合理的培养方案来支撑。如果为了大类招生,不顾学校的培养目标,将教学计划完全不同的几个专业硬是拉在一个大类里面, 这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专业的发展前景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按照大类招生,还是要以相近的专业组成一个大类比较合适。

5. 实行二级管理的学校,大类尽量不要跨学院。近年来,各个高校新专业比较多,有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哪个学院早启动就放在哪个学院。这就造成了一些相近的专业分属于不同学院的情况。目前,比较多的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个问题。在大类招生的时候,建议实行二级管理的院校不要把不同学院的专业放在一个大类招生。否则,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不容易开展。总之, 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

院校教学改革大趋势, 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革,是新世纪本科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者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学校的办学资源,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否成熟来谨慎地实施大类招生。尤其是要注意分流方案的制订、办学效益的兼顾、特殊专业的处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管理的顺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长处,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

上一篇:土地开发的综合知识下一篇:停车场申请立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