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

2024-04-19

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共5篇)

篇1: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

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

实 施 方 案

为切实做好我乡机构改革工作,根据《中共怀化市委办公室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怀办发[2011]14号)和《中共洪江市委办公室洪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洪江市乡镇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实施方案〉的通知》(洪办[2011]4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人员定岗

坚持公开、平等、择优的原则,认真做好中层及以下人员的定岗工作,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服务有力的干部队伍。

(二)人员分流

按照“有序分流、有情操作”的原则,实行政策引导,广开渠道,积地推进人员分流工作,确保“分有出路、流有归宿,稳得住、不反弹”。

二、改革措施及人员分流途径

(一)乡党政机关人员定岗

1、乡党政机关人员上岗资格条件。凡2011年9月10日前在编在岗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可确定为上岗对象。

2、乡党政机关上岗人员审批。工作人员按管理权限报

市委组织部或人社局审批。

(二)乡事业站、所、中心人员定岗

在全面清退非在编人员、重新核定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人员原使用编制性质,做好人员定岗。

1、原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的人员优先安排上岗;

2、安置原使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后尚有余编的,在原使用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编制的人员中实行全员竞争上岗,竞聘上岗人员原编制性质不变。

(三)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1、乡党政机关人员分流。

(1)提前退休。按照《公务员法》有有关规定,工作年限满三年的;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本人申请,经组织批准,可提前退休。

(2)自动离职或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已符合辞退条件的按管理权限办理辞退手续。

2、乡事业站所人员分流

(1)实行内站转岗。按照以内站消化为主的原则,通过清退临时工、创办社会化服务实体等办法,对分流人员进行转岗安置。原人事编制未下放到乡的站所,由主管站门按乡机构改革的要求进行调整。

(2)鼓励自谋职业。鼓励分流对象自谋职业、创办经济实体。对经批准与单位解除人事关系、自谋出路的人员,可按国办发[2002]35号文件规定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

(3)对现不在岗的全额编制工作人员,必须于9月30前上岗,逾期不上岗者,作辞退处理。

三、工作纪律及要求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方针,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尽最大努力为分流排忧解难,提供便利。

(二)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对在这次人员定岗分流工作违反纪律或无理取闹的人员,要视其情节,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

篇2: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人员定岗定员的指导思想是:紧密配合机构改革方案的实那一世小说网 http://施,优化人员结构,发挥个人专长,保留工作骨干,提高行政效率。按照“工作需要、群众参与、竞争上岗、综合考评、组织决定”的原则和德才兼备标准,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务实的公务员队伍,以适应加快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人员定岗定员的按工作需要,竞争上岗,综合考评,集体讨论。工资关系与行政关系必须在同一单位的原则实施。

二、组织机构

成立湾里乡党政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定员工作领导小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担任组长,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黎斌、乡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黄国顺、乡党委委员、组织员胡展鸿为副组长,叶兰英、余新辉、汪丰良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胡展鸿任主任,具体负责全乡党政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定员工作。

三、机构编制

湾里乡党委、湾里乡人民政府行政编制为19人,核定后勤服务事业编1人,其中领导职数9人,科员9人,办事员1人。

四、机构设置与职位设置

根据乡党委、政府职责,我乡党政机关内设3个综合性办公室,具体职位设置如下:

1、党政办公室。(增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行政编制6人(其中股级职数1人,科员4人,办事员1人),具体为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兼人好范文工作科员、党政文秘工作办事员、纪检监察工作科员、组织人事工作科员、宣传统战工青妇工作科员、人武综治工作科员。

2、经济发展办公室。行政编制2人(其中股级职数1人,科员1人)具体为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兼计划、财统工作科员,农林水土工作科员。

3、社会事务办公室(增挂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行政编制2人,(其中科员2人,具体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民政工作科员,计划生育工作科员)。

五、定岗定员的步骤方法

1、分解职能,设置职位。根据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在对本单位党政职能作出科学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职位设置工作,包括绘制职位设置图,制定职位说明书,填写机构编制,职位明细表。

2、加强宣传,动员部署。根据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制定定岗定员的实施方案后,在全乡机关召开动员大会,进行政策宣传和竞争上岗的动员部署。

3、公布职位,公开报名。在党政机关公布内设机构,职位标准,任职条件,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办法和时间等事项,进行公布报名。

4、考试考核,民主测评。对报名竞岗人员进行必要的考试考核,并根据职位层次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考试考核成绩合格者进行民主测评,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有三分之一以上人员投不赞成票的,不能任用。

5、组织考察,决定任命。考察工作由乡党委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按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副主任、职员、办事员等岗位人选。定岗定员后,填写的《职位拟任名册》报县委组织部。

六、具体要求

1、结合定岗定员工作,积极实施回避制度。要认真执行回避制度,对现有应实行任职回避的人员,一律要实行回避,同时应防止新的应回避现象发生。

2、定岗定员工作要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编制工作纪律。严格执行用人标准,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事,严格按规定的职责比例控制,要出以公心,搞五湖四海,以好的作风选配作风好的人上岗,不循私情,不封官许愿,不拉帮结派,不借机打击报复。对违反者,要严格查处并追究领导的责任。

3、机关工作人员应顾全大局。组织决定留岗的,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对不服从组织安排的,经教育仍无效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辞退。在人员调整过程中,必须保持正常的工作程序,严格工作纪律,防止各种不良做法的发生。

4、增强工作透明度,坚持走群众路线。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做好改进解释工作。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实,使定岗定员成为既体现机构改革成果,又推动公务员制度全面实施的实践过程。

篇3: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

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政府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 机构的精简与重组势必引起人员流动, 人员分流问题一直是改革中的“拦路虎”, 如1982至2013年间历次改革都十分重视人员分流问题, 并同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改革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 但也曾出现“官倒”、大量职工下岗等不合理现象。精简的机构和分流人员在改革后又悄然恢复原貌, 且越加膨胀到了一个更新的水平, 机构改革总没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越改越肥”、“越改越大”、“只减牌子不减人”等循环往复的怪圈。由此可见, 在我国推行大部制改革显得越来越必要。

一、大部制改革中人员分流的障碍及原因分析

人员分流之所以成为大部制改革中的障碍, 最主要是因为行政机构改革只能是一种“非帕累托最优”, 不可能做到使所有人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相同的收益。这种不可兼得的利益阻力既来自分流人员自身, 又来自行政系统的内部。

1、传统行政文化的惰性, 人员分流举步维艰。

首先,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及“官者, 管也”的传统。虽然封建王朝几经更迭, 但是官僚制却未曾清除, 并形成根深蒂固“官本位”意识。其次,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彻底, 政府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 在社会中占据相对强势地位, 公务员的政治发展空间和利益空间相对较大。再次, 优厚的薪酬待遇、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平、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公务员职位带来的潜在收益, 各种因素叠加, 使得公务员职位极具吸引力。

机构改革中的部门合并势必带来领导职位的调整和减少, 但由于这种调整与传统的“官本位”官僚思想相左、官僚思想作祟等因素, 改革只是简单地分流了一般工作人员, 而很多部门的领导干部职位并没有减少, 改革出现“减兵”“不减仓”的现象。大部制改革定然也会导致官位沉浮, 人们担忧“官本位”思想对改革带来的阻力会让人员分流举步维艰。

2、公务员能力限制及职业特殊性, 人员分流呈技术性障碍。

近年来, 公务员的总体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 知识结构不断更新, 新技术、新职业、新知识不断涌现, 对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务员能力水平未得到相应提高, 分流之后可能无法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现实工作岗位的要求, 出于对个人出路的担忧, 缺乏竞争性的公职人员就会想法设法阻挠人员分流政策, 以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由此可见, 公务员自身能力水平的高低会限制人员分流。此外, 公务员一经任用, 非因法定程序、非因法定事由, 不会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处分, 无形中则赋予了公务员一种合法的“终身制”, 也导致公务员缺乏竞争性危机意识, 安于现状。因此, 公务员的能力及职业特殊性, 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员分流, 使得人员分流呈技术性障碍。

3、利益格局调整, 人员分流阻力重重。

改革开放后, 我国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利益结构, 但一些行政部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的情形依然存在, 且与一些利益群体结成特殊的利益集团, 这些利益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大部制改革在进行机构调整时是基于职能相近的部门, 极有可能把较为分散的部门利益集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 利益格局的重新排列, 可能会强化某些部门潜在的中心意识。由于改革涉及到部门职能整合面广, 触及部门利益多, 人员分流受到的干扰也很大。一旦改革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或者破坏其既得利益的链条, 则会造成他们心理恐慌, 诱发不满和抵制情绪, 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阻止改革的进行, 这是政府改革在人员分流中无法回避的阻力。因此, 大部门体制能不能遏制与破除利益部门化的格局, 成为人员能否顺利分流的最大梗阻和困境。

4、不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 导致人员分流流于形式。

大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精简、人员裁减, 而是政府内部职能的重构。现行改革中的人员分流主要是通过一些政策、领导的决心和意志来推动的。从长远来看, 保证机构、人员、编制不反弹, 要靠制度来解决, 即必须加强行政立法, 实现政府机构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法制化, 将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经修正、补充并上升为稳固的法律, 从而保障改革后机构的相对稳定以及使改革的成果得以巩固, 严防人员回流。然而, 在部门重构和合并过程中, 人员分流配套改革还相对滞后, 导致与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法规也无法建立。首先, 人事管理制度方面, 虽然政府在公务员的编制数量上有一个严格控制的大方向, 但与大部制改革配套的人事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新鲜血液难以注入到合并后的大部门之中, 这会直接影响到人员的合理流动。其次, 大部制管理模式下, 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本应加强对大部的权力监督和控制, 但基本上人大的监管几乎处于一片空白, 致使人大的监督效率难以发挥。因此, 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体制和法规, 造成人员流动“有法难依”和事实上的“无法可依”, 人员分流仅仅流于形式。

二、大部制改革中人员分流治理途径

对富余人员进行妥善安置是保证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善后举措。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需采用新的视角看待人员分流问题, 并探寻新的途径解决人员分流中出现的问题。

1、转变传统观念, 拓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一方面, 鼓励精简出来的人员到居委会与街道办事处, 或到兴办的社区服务机构工作, 或自主创业,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 而且有利于实现机构与人员的消肿目标;另一方面, 鼓励乡镇分流出来的人员创办农场、养殖场等, 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政策方面予以适度的倾斜, 或去乡镇企业工作, 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其原有的职级不变, 与此同时给接受分流人员的企业注入一定资金贷款优惠, 以激发企业接受机关分流人员的积极性;或加入农业生产服务队伍等。同时, 从乡镇分流出来的人员, 可以运用自身拥有的知识和工作经验, 在新的领域大展拳脚。此外, 可借鉴国外政府机构改革中成功的人员分流政策。如克林顿政府曾将部分政府机构成建制转移出去, 实行企业化的管理, 不与国家财政挂钩;对那些年龄偏大、业绩平平且工作年限达30年的公务员, 鼓励其提前退休;对自愿脱离政府的公务员, 进行一次性补偿等优惠政策, 从而成功精减了28万富余人员。

2、建立开放的公务员系统和加强技能培训。

首先, 建立相对开放的公务员系统。使人员真正实现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 完善的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是必要的保证。建立相对开放的公务员系统, 以各种方式激励人们提高素质。加强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保证各项操作在系统内按章操作, 以达到公正合理使用公务员的目的。如此, 人员的流动对政策的影响会相对减小。其次, 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挖掘个人潜能, 克服技术性障碍。强化对精简人员的技能培训, 对挖掘个人潜能,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保证机构改革进程的顺利进行,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部制改革中分流下来的人员, 多数人能力存在一定程度欠缺, 尽可能地提供培训进修机会, 努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 增加他们对职业发展道路的可选择性, 降低对个人出路的担忧, 客观上促进人员分流。

3、拓展用人渠道, 平衡部门利益。

首先, 完善公务员任用制度, 大力推行聘任制。一方面扩大了用人的渠道, 使得公务员选拔得以多样化;另一方面能激励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形成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工作人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新用人机制。同时, 聘任制公开招聘的方式, 使公务员任用过程更透明, 更有利于社会监督。此外, 聘期结束后应对聘任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打破传统的公务员职务终身制, 以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次, 打破地区及部门利益差异对人才流动的影响。要实现公务员真正的流动, 必须事先解决部门利益化惯性, 打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过大的利益差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相对统一的公务员薪酬体系, 尤其要与部门工作性质彻底脱钩, 结合地区与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范围内可上下浮动的薪酬政策。这样既可保证公务员在不同地区、部门之间的顺利调动, 又可以让公务员在加入或者退出公务员队伍时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 从而降低人员分流的阻力。再次, 建立限制权力扩张机制与监督机制, 抑制部门走向利益化的动机。大部制改革中如何让“既得利益者”放弃既有的利益, 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和激烈的权力角逐, 是现代政府行政权力的迅猛扩张的深层次原因。因此, 需建立一套有力限制权力扩张的机制与监督机制, 从源头抑制机构重组后再次走向利益化的动机。

4、加快配套体制改革, 消减人员分流阻力。

大部制改革应本着法制化的轨道来开展, 不仅应将“大部门模式”的机构改革成果法制化, 更应加快配套体制改革和行政组织法制建设步伐, 用法制机制克服人员反弹。首先, 促进公务员保障体系与社会保障并轨, 加快医疗、养老、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参照将公务员保障体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结合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 实现社会基本保障的公平化、普及化等国际通行方法来解决分流人员问题, 为公务员队伍打开出口, 使公务员真正流动起来。其次, 建立较为健全的实施程序和规则。一是要完善行政机关组织立法, 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的法定化;二是尽快出台编制法, 实现政府机构编制法制化, 如日本发布了行政机关总定员令, 规定行政机关的总人数, 并规定定期应该减少的百分比, 有效地遏制了政府人员的增长;三是依据行政程序法》实现行政操作程序法定化。将交叉重复的程序予以合并, 繁琐的予以简化, 缺乏的予以完善, 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以保障大部制改革中人员分流有法可依, 使人员分流实现平稳、有序过渡, 减少动荡。

三、结语

大部制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涉及范围广, 矛盾尖锐, 人员能否稳妥、有序地安置与消化, 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甚至社会的稳定。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 疏通渠道, 重视解决改革带来的利益冲突, 加快配套体制改革, 切实解决好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分流问题, 才能确保大部制改革顺利推进, 才能巩固改革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姝怡:大部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关键[J].人力资源, 2013 (1) .

[2]孔凡河、袁胜育: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大部制改革探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 .

[3]林赟:中国行政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J].时代经贸, 2007 (10) .

[4]陈睿:大部制改革亟待厘清的几个关键问题[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2) .

[5]谭燕妮:综述大部制改革的几个观点[J].宜宾学院学报, 2009, 3 (3) .

[6]孙莹、张竟洋:公务员合理流动的障碍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

篇4: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

三亚市农税机构改革人员划转分流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府办〔2007〕197号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农税机构改革人员划转分流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七年十月二日

三亚市农税机构改革人员划转分流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稳妥地做好农税机构改革人员划转分流工作,确保农税机构改革人员划转分流顺利过渡,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撤销三亚市农税局成立三亚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实施方案〉的通知》(三办发〔2006〕70号)、《关于做好党政机关工勤人员定岗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三办发〔2001〕16号)精神,结合农税机构改革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江泽林书记的改革思路和经济发展理念,为适应税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要求,加快农税机构改革,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确保农税人员划转分流安置工作顺利完成。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农税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岳进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 王光才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成员: 陆仁彬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副局长

王平市编办主任

陈海兴市财政局副局长

邢福固市监察局副局长

杨成辉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陆仁彬兼任,具体负责落实农税机构改革人员划转分流、竞争上岗、退休安置等工作的组织实施。办公室成员由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市监察局和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抽调人员

组成。

三、人员划转分流单位及名额

原三亚市农税局在册人员76人,其中:公务员24人;职工52人。人员划转单位及名额如下:

1、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24人,其中公务员9人;

2、市社会保险费征稽局18人,其中公务员4人;

3、市政府有关单位划转公务员11人;

4、各区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站和劳动社会保障站接收16人;

5、分流安置7人。

四、组织实施

第一步骤:思想发动填写意愿(由市人劳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和市农改局协办)

1、思想发动。由市人劳局和协办单位组织召开干部职工动员大会,学习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撤销三亚市农税局成立三亚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实施方案〉的通知》(三办发〔2006〕70号),把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上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服从组织安排,为划转分流工作提供思想保障。

2、填写意愿。为了全面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向,由市人劳局发放《农税机构改革划转分流意愿表》和《农税机构改革人员提前退休申请表》,由本人填写。未填写的视为同意接受组织的统一安排。

第二步骤:办理提前退休人员手续(由市人劳局牵头,市财政局协办)

1、办理提前退休条件。参照市政府办批转《三亚地方税务局机构改革提前退休人员福利待遇问题》(三府办函〔2003〕5号)组织实施,公务员符合《公务员法》规定提前退休条件的;职工工作年限满20年以上的(不受年龄限制),由本人提出申请,并经任免机关或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可办理提前退休。

2、凡是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必须在划转分流前提出申请;划转分流后提出的,则由到任单位办理。

3、提前退休人员待遇问题。

(1)经批准提前退休的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前按规定应晋升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琼府〔1996〕56号文、琼人劳〔1999〕24号文规定正常的增资),可在其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时一次性晋升完毕。退休金的计发比例按国家规定执行,所需经费按原在职工资渠道解决。

(2)提前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按三亚市现行工资标准为基数计发,今后国家、省规定调整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退休人员退休金时,按国家、省的规定执行。

(3)提前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险费问题按《关于妥善处理机构改革分流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的意见》(琼府办〔2001〕49号文)规定执行。

4、提前退休人员的人事关系落在市财政局。

第三步骤:划转24名公务员到政府各有关单位(由市编办牵头,市人劳局、市财政局协办)

按照《撤销三亚市农税局成立三亚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意愿,经市农税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研究批准后,市人劳局将24名公务员分别划转到以下单位: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9名;市社会保险费征稽局4名;市财政局2名;市卫生局2名;市计生局2名;市民政局1名;市拆迁办2名;市就业局2名。

第四步骤:竞争上岗(由市人劳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市农改局协办)通过竞争上岗方式,市人劳局将45名职工分别划转到下列单位: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15名;市社会保险费征稽局14名;河东区、河西区、海棠湾镇、田独镇、凤凰镇、天涯镇、崖城镇、育才镇分别划转16名(每区镇2名,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站1名,劳动社会保障站1名)。竞争上岗的具体方式是:

1、竞岗考试。竞争上岗工作(包括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场设置、成绩划定等)由市人劳局和协办单位组织实施。

2、确定划转人员。考试成绩由市人劳局张榜公布。市农税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结合本人考试成绩和工作需要,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划转。划转单位顺序排列为: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社会保险费征稽局、河东区、河西区、田独镇、凤凰镇、天涯镇、海棠湾镇、崖城镇、育才镇。

3、考试成绩相同的,参照近三年的年终考核结果,被评为优秀级次的同志优先考虑。第五步骤:分流安置(由市人劳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农改局协办)

1、凡是考试成绩不合格的(由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划定的分数线为准),列入分流安置人员,按照《关于做好党政机关工勤人员定岗分流安置工作的通知》(三办〔2001〕16号文)规定组织实施。

2、解除临时聘用人员的经济补偿

解除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动关系,实行一次性经济补偿和工作年限相结合的经济补偿办法。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偿1万元,另按从事农税工作年限计发补偿金:工作时间每满一年的,发给相当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时间未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社会保险费由主管部门缴纳到原签订合同期满为止。

第六步骤:财物交接(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农改局协办)

原农税局机关及河东、河西农税所财物由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负责接收;各镇农税所的车辆、电脑、空调、办公桌椅等财物,由各财政所负责清理,造册登记,原农税所要积极配合。交接工作由各镇政府主持,原农税所和所在地财政所办理交接,市财政局资产管理部门派人监交。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机构改革期间,市农村综合改革税费征稽局要做到机构改革和税收工作两不误;各有关部门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各尽其责,严格按政策、规定、程序做好农税机构改革工作,妥善安置划转分流人员,确保人员划转分流工作顺利进行。

(二)严格考试纪律。各有关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市人事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竞岗考试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防徇私舞弊,暗箱操作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篇5:太平乡机构改革人员定岗分流

机构改革定岗定员实施办法

根据中共蛟河市委办公室、蛟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蛟河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蛟办发[2009]27号)精神,结合我市政府机构职位设置分类及人员配备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精简、统一、效能”方针,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发挥个人专长,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

二、基本原则

(一)工作需要的原则。根据优化人员结构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职位和岗位,合理配备人员,做到因事设职、因职择人,人尽其才。

(二)群众参与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增强定岗工作的透明度,采取不同方式让群众参与和监督。

(三)综合考评的原则。在配备人员时,既要注重政治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和身体健康情况,又要考虑干部队伍的知识、年龄和专业结构,按照有关规定综合考察,产生拟定岗位人选。

(四)组织决定的原则。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任用 程序,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

三、职位岗位设置和条件

(一)职位岗位设置

1、领导岗位的设置。领导岗位按市编委核定的领导职数设置。

2、非领导职位的设置。在市编委核定的编制数额内,科学合理的设置副主任科员、科股级人员、一般科员和工勤人员岗位,不准超编设岗和因人设岗。

(二)任职人员条件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2、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符合职务层次、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的要求;

3、具有任职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文字综合、政策理论和综合协调能力。

4、必须具有公务员身份,新提拔的科(股)级干部原则上应有2年以上下一级工作经历,且2007、2008年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对表现突出,专业性强,岗位确实需要的,可以适当放宽。

5、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作风正派,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6、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方法和步骤

(一)制定办法(9月10日—15日)。成立本部门政府机构改革定岗定员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定岗定员实施办法。内容包括: 2 主要职能和编制数、职位岗位名称、任职资格条件等。

(二)设置职位岗位(9月10日—15日)。按照各项职能和职位分类的要求,科学设置职位岗位,编制本部门职位岗位设置图、职位岗位说明书,作为机构改革人员定岗的依据。

(三)动员部署(9月15日—9月20日)。各部门组织召开全体机关干部动员大会,宣布定岗定员工作实施办法,公布定岗定员职位、任职条件、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时间、办法、程序等事项。

(四)组织竞争上岗(9月20日—9月30日)。制定本部门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实施办法,经过公开报名、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公示等程序确定各职位、岗位人员。

(五)公布结果。各职位岗位人员确定后,要召开本部门干部职工大会,公布定岗定员结果。

五、几点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定岗定员工作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稳妥实施。各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人事问题要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决定。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定岗定员工作稳妥进行。

(二)要严格掌握有关政策。认真执行公务员交流与回避制度,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有关机构改革的原则和政策,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报告,不得擅自处理。各部门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机构改革和定岗定员的目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消除思想 顾虑,积极参与竞争,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升降去留;要把参与竞争上岗的过程作为自我加压、锻炼提高的过程。要坚持公道、正派、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评价每一位竞争对象,防止各种不良倾向的发生。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中的作文教学论文下一篇:纸媒标题制作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