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资产资源情况

2022-08-04

第一篇:村集体资产资源情况

汊涧镇关于开展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汊政[2010]37号

汊涧镇关于开展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的

实施方案

各村(社区)、镇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农委、市财政局《天长市关于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天农[2010]33号)要求,现就我镇开展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清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三资”清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主要任务是:全面清理村(社区)(村(居)民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核实“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登记台帐,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体工作目标是:

1、通过清理,全面摸清村(社区)(村(居)民组)集体所有的“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通过依法界定所有权,核实集体所有的“三资”总额,理顺产权关系,维护集体和农村合法权益。

3、通过建立登记台帐,把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及时反映开发利用和处置情况。

4、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行委托代理服务,切实

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和监督。

二、“三资”清理工作的对象和范围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对象是全镇村(社区)(村(居民组)集体经济组织,包括未建立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及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代行集体“三资”管理职能的村、组。

清理工作范围是上述村、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各种流动资产、农业资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山岭、园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资源性资产。清理登记时点为2009年12月31日。

三、“三资”清理工作的操作程序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严格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进行。

1、清理。以村(社区)自查为主,全面进行清理。各村(社区)成立由村(社区)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社区)会计(含报帐员,下同)、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或村(居)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和群众推荐的村(居)民代表参加的7—9人小组,对集体“三资”进行逐笔逐项清理。资金、资产的清理,要以村会计账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账相结合,以物对帐,以帐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对资源的清理,要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式,查明实际数量及其权属。在清理过程中,镇抽调干部和懂财务人员驻村指导督查。

2、登记。在“三资”清理过程中,按照省里统一制定的清

理核实情况登记表,清理一项登记一项。资产资源的登记要按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登记的内容要全面,事实要清楚,数字要准确,做到不遗不漏。

3、核实。对已清理登记的集体“三资”,由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或村民主理财小组、各村(居)民小组组长和村(居)民代表参加的核实小组进一步逐项逐笔进行核实。重点对“三资”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核实。经过核实后的“三资”,要做到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4、公示。对初步核实后的集体“三资”,由清理核实小组负责逐项逐笔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或通过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和有关人征求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间,村里要安排清理核实人员,接待农民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凡在公示期间,农民群众对“三资”情况有异议的,都要认真进行核查,直至农民群众认可。对核查不清或有权属争议的“三资”,不得进行确认程序,列为“待处理问题”,上报镇以上“三资”清理机构协调处理。

5、确认。公示期满,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6、上报。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通过的“三资”清理结果,由村(社区)两委和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村(居)会计、村级事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或村(居)民理财小组组长分别签字后上报镇集体“三资”清理机构审核,再经镇人民政府核实同意后,逐级汇总上报。

四、“三资”清理工作的实施步骤

这次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从2010年6月开始,到2010

年8月底前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组织发动(2010年6月1日至6月10日)

主要任务是:

1、成立组织机构。各村(社区)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负有支持、配合、协调的责任,统筹安排“三资”清理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各村(社区)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实施方案。

3、做好宣传发动。镇政府认真组织村(社区)干部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利用会议、广播、公开栏等载体,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政策,切实做好动员部署工作。

4、开展业务培训。镇农经、财政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切实做好清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了解政策,明确方法,掌握程序,把握重点,及时有效开展清理工作。

(二)全面清理(2010年6月下旬—2010年7月底) 主要任务是:

1、对农村集体“三资”,按照“六个程序”全面清理。清理以村(社区)自查为主,村(社区)(村(居)民组)集体“三资”,由村(社区)统一组织清理。镇政府要认真组织,加强督促。对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村组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镇政府将组织人员帮助清理。

2、在清理的基础上,核实“三资”所有权,全面建立管理台帐,做到家底清楚、台帐健全、手续完备、产权明晰。

3、对自查出的问题,进行自我纠正,自我规范。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4、制定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和办法,依法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推动委托代理服务,构建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监督到位的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5、对“三资”清理结果汇总上报到镇“三资”清理工作办公室。

(三)审核、验收、上报(2010年8月1日—8月10日) 主要任务是:

1、检查验收。以村(社区)组织自查,自查结束后,由村(社区)集体“三资”清理机构组织检查验收。在村(社区)检查的基础上,以镇组织核查。镇将适时深入村(社区)进行督查,对重点村进行抽查。对自查不彻底,清理工作不符合要求的,要责成补查。

2、工作总结。各村(社区)要全面总结“三资”清理工作并写出报告,分别上报镇纪委和镇农经站。

五、加强领导

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这是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三资”清理的顺利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协调指导下,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政策的要求,扎实推进“三资”清理工作。镇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办公室,财政所所长周春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镇

农经站站长梁金龙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设在镇农经站。各村(社区)要成立相应的清理工作办公室。要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联系制度,定期报告工作情况,反馈工作信息。

2、抓好宣传培训。各村(社区)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的目的意义,把政策和方法交给群众,统一思想,清除顾虑,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对集体所有的“三资”,包括帐内外、库内外、村内外进行全面清理,做到不留死角,不重不漏。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三资”清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准确把握“三资”清理的程序要求和政策规定。

3、强化督查指导。“三资”清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机构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调研指导,定期开展检查。要督促各村(社区)既要积极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清理工作,也要注重稳妥,严格把握政策界限,防止损害集体和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对清理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研究,提出对策,帮助解决。对工作不到位,清理不彻底的,要严明责任,限期整改,补差补缺,确保“三资”清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O一O年六月一日

第二篇:唐山市丰南区村集体资金、资产、 资源管理监督工作责任追究办法

唐山市丰南区

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监督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强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监督工作的意见,切实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行为,严肃村集体“三资”处置经营和管理监督工作纪律,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保证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河北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唐山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责任追究对象: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村报账员及相关经办人员、镇乡“三资”监督管理人员。

第二条 责任追究形式:责令改正、经济赔偿、行政处罚、通报批评、降职、免职、解聘、辞退、给予党政纪处分、依法改选、依法罢免、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按有关规定调离工作岗位或给予免职处理。

(一)未编制村级财务收支预算或收支预算变更不按规定程序办理的;

(二)未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费的;

(三)财会人员不按规定时间定期报帐的;

(四)不按规定要求设置“一帐九簿”的;

(五)管理村集体固定资产和产品物资无安全保证措施的;

(六)对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入帐的。 第四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元至2000元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予以赔偿,给予通报批评;不赔偿和不接受处罚的,视情节给予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免职、解聘、辞退处理或党纪处分,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一)非出纳人员保管现金的;

(二)违反规定越权审定开支项目的;

(三)违反有价证券核算、保管规定的;

(四)对无法收回的欠款擅自进行处理的;

(五)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的变卖和报废处理未按规定办理的;

(六)未按规定公布财务收支帐目的;

(七)报帐人员任免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

(八)妨碍阻挠村民会议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履行职责的;

(九)未使用统一规定的收款凭证或者白条收款、无据收款的;

(十)未建立会计帐目的。 第五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处置、经营村集体“三资”期间,发生侵占、窃取、损毁、哄抢、私分、平调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村集体“三资”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损失金额10%至20%的罚款;是党员干部的,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免职、解聘处理或党内警告至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处理或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村集体“三资”以及不赔偿和不接受处罚的,加重处分,直至依法罢免,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1 第六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对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违纪金额10%至30%的罚款,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视情节给予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免职、解聘处理或党内警告至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处理或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不赔偿和不接受处罚的,加重处分,直至依法罢免,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一)坐收坐支村集体经济收入的;

(二)私设“小金库”的

(三)另设银行帐户的;

(四)公款私存的 ;

(五)手续不完备开支票据的。 第七条

村干部、经手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的,要限期归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情节较轻的,给予通报批评或者党内警告至严重警告处分;造成经济损失的,责令予以赔偿,视情节给予免职、解聘或撤销党内职务至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且拒不赔偿的,给予辞退或开除党籍处分,直至依法罢免,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擅自动用村集体固定资产、产品、物资等为个人和其他单位提供抵押、担保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处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上年度报酬10%至20%的罚款,并责令赔偿,同时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免职至解聘、辞退处理;不赔偿和不接受处罚的,给予党纪处分,直至依法罢免,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造成集体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给予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免职、解聘处理或党内警告至严重警告处分;拒不赔偿或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处理或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直至依法罢免,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一)违犯村财委托代理制度,隐瞒、截留村集体经济收入的;

(二)将隐瞒、截留的村集体资金合伙私分的;

(三)骗取村集体资金的;

(四)在村级采购活动中,串通销售商虚开购物凭证或暗中收受回扣归个人所有或集体私分的;

(五)串通供应单位,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采购商品或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六)利用职权便利指使或暗示采购人向亲友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七)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采购文件或者伪造、变造采购文件的;

(八)村财管理方面依法依纪应予追究的其他行为。 第十条

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报帐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或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表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改正;对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的,对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000元以上至5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视情节给予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免职、解聘处理或党内警告至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 2 造成恶劣影响或者不赔偿和不接受处罚的,予以辞退处理或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至开除党籍处分,直至依法罢免,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村报帐员离任未按期限办理移交手续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办理移交手续的,处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处置、经营村集体资产、资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对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上年度报酬10%至20%的罚款,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 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免职、解聘处理或党内警告至严重警告处分;不赔偿和不接受处罚的,予以辞退处理或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直至依法罢免,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一)对必须进行招投标的资产、资源经营处置项目拒不组织实施招投标的;

(二)不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

(三)未按规定公开、公示招投标方案及中标结果的;

(四)人为将在建工程项目化整为零,或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投标的;

(五)在评标组织依法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以外确定中标人的;

(六)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限制投标人公平竞争的;

(七)向投标人泄露标底的;

(八)不与中标人按招标文件订立合同的;

(九)在建工程项目竣工后,未按规定进行工程项目结算审计,或者未经竣工验收与施工单位结算工程款的;

(十)利用职权压价发包和低价出租、出售村集体资产的;

(十一)垄断承包或者依仗权势压低承包标的的;

(十二)对抗有关机关监督检查或在监督检查中提供虚假情况的;

(十三)隐匿、销毁应当保存的招投标文件和相关档案、资料的;

(十四)按规定应追究的其它违规行为。 第十三条

村集体经济组织处置、经营村集体资产应评估而未评估的,责令限期改正;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责令责任人赔偿,视情节给予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通报批评;拒不赔偿的予以免职、解聘、辞退处理或党纪处分,同时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村民代表或村民理财小组成员,不认真履行代表职责或理财职责,导致群众不满或村集体经济损失的,限期改正;拒不改正,造成恶劣影响的,依法改选或依法罢免,是党员的给予党纪处分。

第十五条

镇乡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管理、审计、监督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给予诫勉谈话或通报批评;导致村集体经济损失,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主要责任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降职、免职、解聘处理或党内警告至严重警告及行政记大过以下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予以辞退处理或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及行政撤职、降级处分;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开除党籍及行政开除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源处置、经营行为,经审查手续健全,程序合法、真实,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和办理或故意刁难设阻的;

(二)在村集体采购活动中伙同采购人虚开购物凭证,套取集体资金,归个人所有或挥霍浪费的; 3

(三)利用职务之便指使或暗示采购人向亲友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四)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票据管理规定,批准不合理票据报帐的;

(五)违反财经纪律和有关法规,伙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指使会计人员伪造会计凭证或编制虚假会计报告,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的;

(六)对代理、监管、审计中发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不制止、不纠正,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的;

(七)监督检查和审计发现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不报告甚至袒护、包庇的;

(八)乡镇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及其会计人员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侵占、挪用村集体资金的;

(九)因乡镇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财务处理错误或其他失职、失误导致村集体经济损失的;

(十)对未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的资产资源处置要求,擅自决定招投标的;

(十一)乡镇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泄露应当保密的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或者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导致村集体经济或他人合法权益受损的;

(十二)对招标现场出现的违规操作、舞弊行为不制止、不纠正,造成秩序混乱和群众不满,影响公平竞争的;

(十三)依法应当公开招标而不公开招标或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

(十四)评标组织成员收受投标人的财物以及其它好处,或者向他人透漏对招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以及与评标相关的其他情况的;

(十五)伙同招标人限制或排斥本地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参加招投标的,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涉招投标活动,影响公平竞争的;

(十六)对中标后的招投标双方签订的经济合同不正确履行鉴证职责的; (十七)故意隐匿、销毁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和集中采购档案资料,或者因管理失职造成有关文件、资料损毁、丢失的;

(十八)法律、法规规定应予追究的其他违规行为。

第十六条 以上责任追究分别由司法机关、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等,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管理权限,依法依纪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有关机关做出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做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复议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不申请复议的,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区纪委监察局和区经管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没有规定的其它情形,依照本办法施行前已有规定执行。

2007年7月23日

第三篇:关于开展村集体公有资产

清产核资的工作方案

加强农村集体公有资产管理,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扎实开展村集体公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晰公有资产产权,明确公有资产管理的范围和主体,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公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不断完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机制,确保农村公有资产管理、处置有章可循,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工作目标

村集体公有资产清理规范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清理、核实、登记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资源、宅基地和房屋、设施、大型农具等固定资产,明晰资产所有权。工作目标是:建立村集体公有资产以台账和资产托管机制,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维护资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

三、具体措施

(一)广泛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加强和规范村集体公有资产管理的认识。近年来,村集体公有资产管理比较薄弱,资产流失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主要表现为:公有资产被拖欠、损坏、挥霍浪费;将公有资产低价承包变卖等。全面加强和规范村集体公有资产的管理,是从源头上和预防公有资产流失的务实之举,村集体要认真学习和宣传村集体公有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提高对公有资产监管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执行公有资产的管理制度,提高依法管理公有资产的水平。

(二)明确村集体公有资产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村集体公有资产含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两大类,各乡(镇、街道)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开展村集体公有资产清产核资的意义、目的和任务,使清产核资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具体内容是: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加强和规范公有资产的监管工作,建立以下十项制度:(1)公有资产产权界定和登记制度。(2)公有资产台账管理制度。(3)

公有资产评估制度。(4)公有资产保值增值制度。(5)公的资产处置制度。(6)公有资产公开公示制度。(7)公有资产报告与审计制度。(8)公的资产民主管理制度。(9)公有资产监督问责制度。(10)岗位职责。

2、清理登记资产。通过清查村集体所有的各种资产,摸清村集体资产的数量、型号、使用情况、运用效益情况,进行重新核实登记,确定集体资产的价值总额,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3、界定资产所有权。以林权证和土地证为依据界定所有权属,通过依法对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等资产界定所有权,理顺产权关系,维护村集体的合法权益,对村集体所有的资产依法进行所有权归属登记。

四、实施步骤

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10月下旬开始,11月底完成,具体工作步骤分为以下二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09年10月底完成)。

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各村广泛、深入宣传开展清产核资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按照本《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开展村集体级公有资产清产核资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报送农业局。要召开各村主干、报账员(城中村会计员)和林业、土地指导人员参加的会议,部署清产核资工作。

(二)实施阶段

1、调查摸底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

各乡(镇、街道)要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要求,如实对村集体土地、森林资源、宅基地、房屋等公有资产进行摸底、登记、审核,认真填写清查登记表,逐一登记造册,达到不漏项、不漏块。

2、张榜公示(11月15日——11月22日)

各乡(镇、街道)要督促村集体公有资产清查登记结果进行张榜公示,接受村民核实、监督,公示时间为7天。张榜公示期间,村民如有异议,可向村集体或乡(镇、街道)村公有资产管理中心反映,由乡村两级根据村民提出的意见进行复查,复查认定后再次张榜公示;要对第一次漏登的资产进行补充登记,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有异议的事项进行讨论、研究和解决。

3、建立台帐阶段(11月23日——11月30日)

各乡(镇、街道)对经公示无异议的村集体公有资产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交由乡(镇、街道)公有资产管理中心管理。乡(镇、街道)公有资产管理中心对资产使用变动情况,及时进行台帐变更调整。对没有原始价值的资产进行评估,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严防村公有资产的流失。

四、工作要求

开展村集体公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明确职责,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开展村集体公有资产清产核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要组织人员,明确责任,安排经费,抓好落实;要开展督促检查,解决实际困难。县里也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业务指导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村集体公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对在开展清产核资工作中发现隐瞒、挪用、私分、低包村集体公有资产的,要依法处置。

(二)明晰思路、标本兼治。各乡(镇、街道)清理规范村集体公有资产工作,要本着“明确重点,全面推进;把握政策,宽严相济;民主清财,民主监督”的工作原则,要坚持务求实际,边清边改,清查结合,严格纪律,公开民主,建立健全村公的资产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全面监督、及时整改。各乡(镇、街道)要成立清理规范村集体公有资产工作领导小组,对本乡(镇、街道)开展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监督,监督工作要贯穿清查村公的资产管理工作全过程,要及时掌握村公有资产管理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制定整改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将村集体公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以书面形式报送农业局。

第四篇:村集体资产招投标实施办法

农村集体资产招投标实施办法(试行)

(2009年5月20日)

为切实做好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资产、资源处臵经营行为,防止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监督的实施意见》(唐办字[2006]96号)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试行)。

一、建立村集体在建工程、资产、资源项目招投标管理监督服务组织

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村招投标服务中心),负责本乡镇各村在建工程、资产、资源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和服务工作,受理、审查和发布各类招投标信息,监督投标、开标、评标活动以及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二、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项目范围

(一)建设项目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包括打井,上电,挖渠,清淤,管灌安装,土地平整。闸、桥、涵工程等;

(2)修建乡村道路、村庄街道硬化;

(3)村址建设,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工程等; (4)人畜饮水工程,包括新打水源井、铺设管道等; (5)绿化工程。

(二)出租、出售、发包项目 (1)村集体房屋的出租、出售; (2)村集体沙坨、树木的出售;

(3)村集体林地、坑塘、水面、机动地的发包; (4)其它集体资产、资源的出租、出售、发包。

三、规范招投标实施程序,依法开展招投标工作

所有村集体在建工程、资产、资源项目处臵经营都要依法实行招投标。凡计划招投标的在建工程、资产、资源项目,由村两委召开会议制定具体的招投标方案,内容包括:项目标的价款,付款方式,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工程建设项目要有起止日期,质量要求;林地、坑塘、水面、机动地发包要有承包年限、地理位臵、四至、面积、经营项目。

村两委研究制定的招投标方案、项目经营方式和经营目标,必须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通过,并报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审核备案。其中资产、资源的出售及在建工程项目值在3000元以下,或资产、资源的出租、发包在一年以内的,由村自行组织实施招投标,包村干部按要求做好记录并监督招投标行为过程,相关资料应报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备案。资产、资源的出售及在建工程项目值在3000元(含)以上,或资产、资源的出租、发包在一年(含)以上的,由村招投标服务中心组织实施招投标。

(一)招标

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凡具备招标须知规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及其他组织均有权参加投标。招标人须向村招投标服务中心提交项目招标申请,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对招标项目进行审查、备案后方可组织实施。

1、招标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招标项目产权应明晰,没有合同、经济纠纷。 (2)招标项目须经村两委会议审议,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表决,且有2/3以上代表同意。

(3)招标项目用地征用审批手续完备,且具备工程需要的图纸等相关技术资料。

2、招标程序

(1)招标人向村招投标服务中心提交申请书(审批表),并附村民代表会议纪要或村两委班子会议纪要。

(2)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协助招标人编制招标文件并备案。编制的招标文件应包括招标项目的技术要求,对投标人资格审查的标准。投标报价的要求和投标时间、地点、评标标准以及拟定合同的主要条款等内容。

(3)发布招标公告。招标公告的内容包括:招标人名称,招标项目名称、性质、数量,实施地点、时间,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招标人对投标人资质有要求的,应当注明报名时所需递交

3 的证明材料;报名截止时间、地点、联系人及通讯方式等。

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对以上三项内容应在招标人申请之日起3日内审核完毕并组织实施,招标公告应在镇(乡)宣传橱窗、政务公开栏和招标人的村务公开栏内公示10天。同时利用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

(4)投标人报名申请投标。 (5)对投标人资质预审。

(6)给审查合格的投标人发放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 (7)根据招标项目情况,确定是否组织招标人勘察项目现场。 (8)招投标采取招标会议形式,招标会主持人一般由招标单位法人主持,也可以由法人委托其他成员主持。由招投标服务中心负责记录会议过程,监督招标全程,并负责将招标相关文件、资料单独组卷存档。

(二)投标

招标公告公示期满后方可组织投标。投标人应具有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且应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做出响应。

1、投标方式。一般采用“明标暗投”的方式,即经对招标项目市场调查或专业评估后,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限定项目的承包出让或采购的最高或最低价位标的,投标单位根据项目的限额标的,自行暗投报价,并在有关人员监督下,公开宣布投标单位实际投标报价。最低或最高投标价,或最接近标的价的为中标单

4 位。

2、标的评定。在村招投标服务中心指导下,结合招标单位,根据招标项目的性质按有关程序评定。

3、投标程序

(1)由招标主持人宣读投标纪律及注意事项,即投标人不得串通投标报价,不得排挤其他投标人的公平竞争,不得损害招标人的合法权益。

(2)招标主持人重申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开标时间及评标标准。

(3)交纳投标保证金(不计息)。土地资源类的投标保证金一般按招标项目的总标的额交纳,在建工程类一般按照招标项目标的额的10%交纳。未中标的,退还投标保证金。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在签订合同后退还或转为合同履约保证金。

(三)开标、评标和中标

1、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公开进行。

2、开标会由招标主持人召集评标委员会成员、投标人在村招投标服务中心相关人员监督下开标。

3、开标前由指定的工作人员检查投标文件情况,经确认无误后,当众启封宣读投标人的名称、标的及其它内容,开标过程应当有专人记录,并存档备案。

4、投标文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招标人不予受理,评标委员

5 会初审后,按废标处理。

(1)投标文件超过投标截止时间。

(2)投标文件未注明投标人姓名或加盖单位和个人印章的。 (3)投标文件字迹模糊,辨认不清的。

(4)投标人递交两份以上内容不同的投标书而未声明其中哪一份有效的。

(5)投标文件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 (6)未能按招标文件要求交纳投标保证金的。 (7)投标人名称或组织机构与资格预审时不一致的。

5、在乡镇财政所(经管站)指导下,成立临时评标组织,评标组织成员包括乡镇主管领导,乡镇财政所所长(经管站站长),村招投标服务中心主任,纪检、司法及项目设计的基层所站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评标组织负责开标后的评标工作,并确定中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的应该回避)。

6、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将招标结果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公布。

7、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之日起五日内在招标工作人员监督下订立书面合同,并在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存档备查。中标人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给招投人造成损失超过投标保证金数额的,应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

(四)验收

村两委会要落实责任人管理工程。乡镇招投标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与设计不相符的增加或减少量,责任人应事先向村两委会汇报,经村两委会集体商定后,报乡镇招投标服务中心同意后方可实施,否则不予验收。工程完工后,招标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地验收,合格后按合同付款。

四、严明纪律,强化责任,确保项目招投标顺利进行 招投标活动禁止任何人利用职权压价发包或拍卖集体资产、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垄断承包,不得竞买或压低承包竞买标的。对不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表决通过、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审核批准,私自进行出租,出售,发包集体资产、资源的行为,或将必须进行招投标发包的项目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的,要追究村两委班子及两委主要责任人员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同时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绩处分,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造成集体经济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村招投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违反纪律违规操作,造成恶劣影响,导致招投标工作无法有序进行的,将追究村招投标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办法由县农工委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

一、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

1、财务收入管理制度。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以及补助、补偿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一事一议”资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等,应当及时入帐核算,做到应收尽收。严禁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要加强票据管理,杜绝“白条”抵库。要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定期盘点库存现金,做到账款相符,账实相符。

2、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日常开支按规定程序审批,重大事项开支应当履行民主程序。财务开支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审核同意后,由民主理财小组组长签字(盖章),报经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由会计人员审核记帐。财务流程完成后,要按照财务公开程序进行公开,接受全体成员监督。

3、财务预决算制度。年初应当编制全年资金预算方案,按民主程序形成决议并张榜公示;预算调整时,要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年终应当及时进行决算,并将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结果向全体成员公布。

4、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财务管理岗位的职

责、权限,实行账、款分管,支票、财务印鉴分别保管。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地方,要按照会计核算主体分设账户(簿)。应当尊重各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所有权和财产管理自主权,不得改变集体资金的性质。

5、财务公开制度。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财务活动情况及有关账目,定期逐笔逐项向全体成员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年初公布财务收支计划, 半年公布各项收入、支出情况,年末公布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等情况。

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1、资产清查。定期进行资产清查,重点清查核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各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做到账实、账款相符。

2、资产台账。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四荒地”、房屋、办公设备、农业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要按资产的类别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及时记录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资产台账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购建时间、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折旧额、净值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还应当登记承包、租赁单位(人员)名称,承包费或租赁金以及承包、租赁期限等。已出让或报废的,应当及时核销。

3、资产评估。集体经济组织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以参股、联营、合作方式经营集体资产,

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合并或者分设等,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评估由农村经营管理部门或具有资质的单位实施。评估结果要按权属关系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

4、资产承包、租赁、出让。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应当制定相关方案,明确资产的名称、数量、用途、承包、租赁、出让的条件及其价格,是否招标投标等事项;同时履行民主程序。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经营时,应当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并向全体成员公开。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应当及时归档并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备案。

5、资产经营。集体资产实行承包、租赁、出让经营的,要加强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公开合同履行情况;收取的承包费和租赁金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资产,要明确经营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和经营目标,确定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并向全体成员公开。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制或者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其股份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要定期对集体资产的使用、维护和收益进行检查,确保集体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三、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

1、资源登记簿制度。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

林地、草地、荒地、滩涂等集体资源,应当建立集体资源登记簿,逐项记录。资源登记簿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的名称、类别、坐落、面积等。实行承包、租赁经营的集体资源,还应当登记资源承包、租赁单位(个人)的名称、地址、承包、租赁资源的用途,承包费或租赁金,期限和起止日期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及发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事项等要重点记录。

2、公开协商和招标投标制度。集体所有且没有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以及果园、养殖水面等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采取公开协商或者招标投标的方式进行。以公开协商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由双方议定。以招标投标方式承包、租赁集体资源的,承包费、租赁金应当通过公开竞标、竞标确定。招标应当确定方案,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明确项目的名称、数量、用途、期限、标底等内容;招标方案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在招标中,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中标权。招标投标方案、招标公告、招标合同和相关资源应当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备案。

3、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制度。集体资源的承包、租赁应当签订书面协议,统一编号,实行合同管理。合同应当使用统一文本,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上交的收入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纳入账内核算并定期公开。

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源应及时归档并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备案。

4、集体建设用地收益专项管理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集体资产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增加集体积累、集体福利和公益事业等方面,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得用于发放干部报酬、支付招待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收益要纳入账内核算,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专项审核监督。

上一篇:村集体经济会议纪要下一篇:仓库主管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