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2023-05-22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需要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如何制定一个合适的制度?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一、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同时收集分析相关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同时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三、职责

1、质管部负责对产品采取预防措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及跨部门性预防措施的组织实施工作,并验证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2、质管部负责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3、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

4、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

四、程序

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1.1识别不合格

a) 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b) 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c) 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以上问题由质管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责成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质管部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2、预防措施

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2.1识别潜在不合格

第 1 页 共 4 页

质管部及时重点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质量统计、产品质量统计、市场分析、顾客满意度调查、质量统计等;

B、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执行记录等。

以便及时了解公司运行的有效性,过程、产品、环境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对公司运作的检查和监督过程中,及时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馈信息。

3、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根据潜在问题影响程度确定轻重缓急,由质管部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和责任部门;质管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的潜在不合格事实,经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后实施,质管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审。

4、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控制及记录

4.1在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总经理负责配置必要的资源,由生产经理协助分析原因和确定责任部门,并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2质管部记录各次措施的发出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及验证结果。预期未能完成者,报告生产经理,组织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4.3质管部负责保存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记录,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状况应作为下次质量管理评审的输入文件之一。

5、数据的来源 5.1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法定部门检测的结果及反馈;

C、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5.2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记录,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和试验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公司正常运行的其它记录;

B、存在的、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6、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第 2 页 共 4 页

6.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以下信息: A、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顾客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产品质量不足的主要方面;

C、过程和产品特性的现状、变异及其趋势,如果反映了潜在问题,有无必要采取预防措施等;

D、供方供货的产品质量现状和趋势的统计报表等;

E、纠正、预防、改进等证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的信息。 6.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A、技术工艺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分析,并传递到相关部门; B、质管部负责法定机构检测结果及反馈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

C、售后服务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与顾客进行沟通,以满足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投诉,并收集顾客满意度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D、供应部负责收集新供方信息及供方反馈等有关供方业绩评价的数据; E、质管部负责有关供方的数据分析,并对不合格项传递到相关部门进行改善。

6.3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A、质管部负责收集分析进料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等产品质量信息,并对过程存在及潜在的不合格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B、各部门总结本部门质量目标达成情况,未达标部门需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7、数据的分析方法

7.1为寻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7.1.1统计方法选用原则

A、优先采用国家公布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抽样检验标准;

B、采用统计表、排列图等质量控制方法对过程或产品中出现的不合格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分析不合格原因;

C、公司制定的抽样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技术工艺部制定相关抽样规定。

7.1.2统计方法实施要求

第 3 页 共 4 页

A、质管部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培训;

B、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7.1.3统计方法实施效果的判定

A、是否降低了不合格品率,降低了加工损失;

B、是否能为有关过程能力提供有效判定,利于改进质量; C、是否提高了产量、利润和工作效率;

D、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8、每月由质管部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主要质量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并传递到相关责任部门,由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9、每月质管部要统计信息反馈总结,从中提取有用的质量信息并提出质量改进的措施下发到相关部门。

10、相关数据分析及纠正预防措施记录由质管部负责保存。

该制度自下发起以前的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自动废除,该制度自签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第 4 页 共 4 页

第二篇:药学部门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自贡荣县广顺医院

药剂科质量持续改进制度

1. 质量持续改进是药剂部门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

2. 药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是医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药剂科负责组织与管理。药剂科主任或受其委托的质量领导小组成员,代表药剂科参加医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组织。

3. 药事管理委员会是药学部门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管理机构,负责药剂部门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4. 质量领导小组应按《药剂科质量管理要求》的规定,定期进行药学部质量考核。

5. 质量领导小组应于每年末召开有质量领导小组和质量管理小组全体成员参加的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会议。会议应对药学部门当质量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做出总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会议决议,以指导下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开展。

6. 质量领导小组成员和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注意收集各方面对药学部门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并按规 1

定程序及时报告。

7. 质量领导小组应按照《药学质量及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发布质量持续改进信息,并做记录。

8. 药学部门的全体人员均有责任了解药学部的质量方针、目标,熟悉与质量有关的规章制度,严格遵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完成工作,关注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的进展,发现质量问题并提出质量改进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第三篇:质量管理制度之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目的

为采取有效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三、职责

1、管理中心是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协调重大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2、质技部是产品质量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所采取的纠正预防 措施的协调、监督及组织重大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工作。

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各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5、售后服务人员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意见。

第二章 管理规定

一、持续改进的策划

1、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 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2、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以下

二、三条款。

3、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3.1 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效果。

3.2 重大技术工艺改进的实施:由质技部、生产部根据公司精神、公司设备运行及使用情况提出,或售后服务人员根据客户实际操作情况反映提出,通过各相关部门对方案的论证,经管理理中心。再执行过程要求:

a、由质技部指定一个专职的技改项目负责人,由该负责人对该项技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直到技改项目验收完毕。

b、技改方案的设计、需有技术总结审核,工艺流程需由质技部负责审核。

c、技改中的方案由研发小组负责实施,现场的工艺流程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

d、技改方案技术改进完成后,质技部要提出鉴定申请报告,将改进情况、自验结果、经济效益、存在 问题等陈述清楚,经生产部、质技部、管理中心初步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e、将技术改造整套资料整理入档。

4、公司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过程、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设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技术改进、资源配置等),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制订改进计划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二、纠正措施

1、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2、识别不合格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共有以下几种不合格情况:

1)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检验人员检验时发现同样问题出现 3 次以上情况),或超过公司规定值时;

2)售后服务收到客户投诉产品同样问题 3 次以上(产品硬件问题) ;

3)零部件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4)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3、原因分析、措施制定、实施与验证对以上种种识别不合格情况,可采用统计技术或试验的方法来确定主要原因:

1)对情况 1:由质技部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交生产管理者,生产管理者根据情况召集相关责任部门讨论,填写“原因分析”栏,制订纠正措施,并规定实施和完成时间,报集团公司总监批准,

生产部、质监部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2)对情况 2:由售后服务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中“不合格事实”栏,转质技部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规定完成时间,报公司总经理批准,质技部跟踪验证实施效 果并将结果反馈给售后服务部。

3)对情况 3:按《供应商管理制度》执行。

4)对情况 4:由生产部根据《不符合项报告》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交责任部门制订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间,报总经理批准,生产部负责跟踪实施效果。

4、每项纠正措施完成后,监督部门进行跟踪验证,该部门负责人对实施效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评审其能否防止类似不合格继续发生,并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签名确认。

三、预防措施

1、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第四篇: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制度

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照《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进行综合性质量检查。

2、检查小组根据供应室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落实并完善。并按制定的标准实施质量检查,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

3、针对消毒隔离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制度落到实处。

4、对医院和上级部门在各项检查中找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并将改进措施和处理情况上报主管部门。

5、科室人员在下收下送过程中,向使用无菌物品的科室,收集质量反馈意见,报护士长或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时解决或协调相关问题,并向相关科室通报反馈意见的处理结果,并做好记录。

6、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优化工作流程,提出质量持续改进意见,更好的保证消毒供应工作的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防范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第五篇: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和持续改进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我中心的诊疗质量,持续改进住院诊疗工作,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并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制度。

一、健全中心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

(一)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及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组成,其职责为:

1、在中心主任领导下,对全中心医疗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结合本院实际,修订和完善医院质量标准,并对全中心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评价,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提高。

3、检查和指导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目标、计划、效果评价及奖惩措施。

4、开展医务人员质量意识教育,负责对新职工和进修、实习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进行质量管理教育。

5、定期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研讨,及时向中心领导及有关部门反馈,提出提高医疗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建议,提出修订和完善管理规定的意见。

6、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遇有特殊殊情况随时召开,研究问题,总结工作。

7、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执行委员会议定事项,承办委员会日常事务工作。

(二)成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及高职称医师、护师组成,其职责为:

1、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

2、检查本科室质量上的薄弱环节、不安全因素以及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的落实情况。

3、依据检查情况提出奖惩意见,与目标管理考评挂钩。

4、定期向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和持续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分析探讨科内医疗质量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做好会议记录。

二、诊疗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方式

(一)科级监控:即定点监控,每月进行一次,由各科室自我进行检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二)院级监控

1、每季监控:每季度进行一次,由医务部、质管部、感染管理科等科室进行监控,监控目标主要为病案质量、各种统计指标、医院感染、传染病报告等;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汇总、评价;同时对住院病历进行抽查;对医疗缺陷进行监控;不定期对重点问题进行督查。由中心主任对全中心医疗质量进行考核与综合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并对科级监控情况进行评价;同时由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已出院的病案进行检查评级。

2、环节监控:各项医疗活动中的医疗质量进行动态监控。

3、终末监控:每个病人诊疗活动完毕的医疗质量总评监控。

三、诊疗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医院制定的各项制度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的科级监控及院级监控,持续落实、检查、考核、评价、反馈、监督、改进。

1、落实和检查《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病历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病人入、出院制度》、《病人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制度》等。

2、对病历进行环节监控和终末监控,落实和检查有关病案各项制度,如《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管理办法》等。

3、合理用药情况:《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制度》及有关抗菌药物临术应用整治的各项相关指标的落实情况等。

4、落实和检查《医患沟通制度》和《病情告知制度》的执行情况。

5、 落实和检查《单病种质量管理方案》和《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将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规范临床诊疗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

5、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

上一篇:质量工作自查整改总结下一篇:战略性网络营销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