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效果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品牌传播效果范文

植入式广告的品牌传播效果研究

——以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消费群体为例

访问员姓名

问卷审核___

问卷编号__

访问时间 日

时长分钟

同学,你好: 我是人文学院的研究生(出示学生证),我现在正在做一个研究设计,研究课题是关于植入式广告的品牌传播效果研究。我想了解您对相关的问题的看法。您的看法对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保证:本次调查匿名作答,只为研究课题服务,个人资料保密,请您放心。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备注:植入式广告又叫隐性广告,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合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Q:你是否接触过植入式广告?A

A、是B、否

(回答是请继续答题,回答否,终止答题)

Q1. 知名度高的影视节目中出现的植入式广告更能引起您的注意( B)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2. 知名度高的影视节目中出现的植入式广告,您的印象更深刻(C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3. 知名度高的影视节目中出现的植入式广告更能引起您的兴趣( B)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4. 知名度高的影视节目中出现的植入式广告更能让您的信赖(B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5. 知名度高的影视节目中出现的植入式广告,您会更容易购买(D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6. 知名度高的影视节目中出现的植入式广告,您会更容易推荐给他人(D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7.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明星角色使用的商品品牌更容易引起您的注意(B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8.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明星角色使用的商品品牌,您的印象更深刻( C)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9.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明星角色使用的商品品牌更容易引起您的兴趣( B)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0.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明星角色使用的商品品牌更容易引起您的偏爱(B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1.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明星角色使用的商品品牌,您会更容易购买(C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2.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品牌更容易引起您的注意( B)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3.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品牌,您的印象更深刻(B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4.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品牌更容易引起您的兴趣(B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5.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品牌更容易引起您的信赖(C )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6. 影视节目中知名度高的明星角色使用的商品品牌,您会更容易购买( C)

A. 非常符合B.符合C.难以确定D.不符合E.非常不符合 Q17. 植入式广告中出现次数越多,您对该品品牌的记忆(B )

A. 非常深刻B.深刻C.一般D.模糊E.不记的

Q18. 植入式广告的时间越长,你对该品牌的记忆( B)

A. 非常深刻B.深刻C.一般D.模糊E.不记的

Q19. 植入式广告中加入台词,你对该品牌的记忆( C)

A. 非常深刻B.深刻C.一般D.模糊E.不记的

Q20. 给植入式广告中的品牌镜头特写,你对该品牌的记忆(B )

A. 非常深刻B.深刻C.一般D.模糊E.不记的

Q21. 植入式广告是否会对您观看影视产生影响(D )

A.肯定会B.会C.不确定D.不会E.绝对不会

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

我的研究假设:

 H1:

影视节目的知名度高对植入式广告的记忆效果、情感效果、意动效果更好

 H2:

明星的知名度高对植入式广告的记忆效果、情感效果、意动效果更好

 H3:

品牌的知名度高对植入式广告的记忆效果、情感效果、意动效果更好

 H4:

相对于单纯的品牌名称植入,增加更多的商品信息将使广告的记忆效果更好。

第二篇: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研究

摘要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衡量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尺,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且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对信息、社会、娱乐、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传媒

信息

社会

娱乐

文化

一、大众传播媒介达到信息交流的效果

经济

效果

人类的一切活动,无非是认识和改造世界,要认识世界就要获取信息,要改造世界就要利用信息,而无论是获取信息还是利用信息,都须臾不能离开大众媒介。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革命实际上也就是媒介革命。①大众媒介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关于社会上各种事件的信息,对于那些即将来临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威胁,大众媒介能够及时地向人们发出警告,促使人们能够及早防御,如天气预报。除此之外,大众传媒还提供有关人们生活环境的信息,比如关于公共事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消息,这也能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日常信息需要。大众传播媒介还具有环境监视的效果,可以把那些有违社会规范的行为在媒介上公开,激起社会的谴责,使社会规范得以巩固和加强。

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大众传播都必须依赖报纸、杂志、广播、

1

电视、电脑网络、书籍等传播媒介。离开了现代的传播技术手段,大众传播是不可想象的②。对于一个人来说,大众媒介是他的感觉器官的延伸,例如看报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时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两种感觉的延伸。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大众媒介的是否发达也非常重要。很难想象在一个大众媒介十分落后的国家,它的工业、农业、商业、国防等会是先进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体现与应正,那时的中国大众媒介十分落后,信息堵塞,人们对于外界的信息不了解,导致了中国被帝国主义侵略。所以说信息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而大众传媒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但是,大众传媒的信息也有其消极的负功能。对个人而言,人们花很多时间去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以了解社会时局、形势。但是,当他们接受信息以后,很少会有更多时间去从事社会活动,人与人的交流会变得生疏,大部分人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出去。人们绝大部分休闲时间都被大众传媒所占据,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及邻里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 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与机之间的交流所取代, 人际关系日渐淡漠, 这会降低社会的凝聚力。对社会而言,有些不真实的信息被宣传以后,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人们的不安,比如那些恐怖事件、迷信思想等。这些不利的信息通过大众传媒以后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效果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的进步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大众

2

媒介的传播这样三种力量,大众媒介是社会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之一。社会的进步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进步,人类只有能够继承过去创造的一切文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向前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媒介无疑具有其他媒介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发挥其他媒介不具备的作用③。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人们通过大众传媒了解时事政治,大众传媒可以及时的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从而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励和动员群众投入当前的事件中,样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更好的建设。大众传播媒介的一些先进人物事迹的报道,可以起到一种激励人们的作用。

但是,因为大众传播具有面向全社会的公开性,它的解释有触及现存社会秩序以至社会弊病的方面,都会引起广泛的反响,如果处理不妥当,就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样,大众媒介对新闻所作选择和解释可能削弱社会或个人判断能力。由于新闻已经加工处理,观点和意见都已被现成地提供,个人无须再去进行分析和评价,这样,久而久之,作为信息接受者的个人,主动的判断精神就会减弱。. 大众传媒在丰富人们知识和阅历的同时影响了其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大众传媒, 人们固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学习古今中外的知识、借鉴他人的经验与教训、丰富自己的阅历与见闻, 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天下事。但人们通过大众传媒接收到的知识毕竟是零乱无序的, 而且人们的注意力始终追随着大众传媒所报道的, 全神贯注于大众传媒所构建的报道中, 因而无暇分辨信息的真伪, 也无法及时对大众传媒传播的众多知识进行消化和思考, 这必然导致人们的思维能力的降

3

低,

特别是青少年。青少年的思想还不成熟,对于信息的筛选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例如大众传媒所塑造电影明星,那些人的魅力对青少年一代更具影响力。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另外,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过多的追求物质生活而不注重精神建设,“拜金主义”的出现就是过度的追求物质造成的。同时,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在青少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光碟、迪斯科等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这些都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效果

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需要娱乐,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在闲暇时间,看报纸、看电视、看电影等并不一定都是为了受教育,大部分都是为了放

4

松一下心情。在日常生活中,大众传播媒介是人们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看小说、杂文要通过报纸、杂志,听音乐要通过广播,欣赏电视剧、歌舞要通过电视,大众传媒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大量的娱乐性服务。而电子媒介特别是电视的飞速发展,使娱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娱乐性越强的大众传播媒介阅读率、收听率、收视率也就越高。所以现在企业或不同的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效果会举办一些活动,如歌唱比赛、各种评选等。

四、 大众传播媒介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传播的作用,而传播媒介对文化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通过传播媒介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就加速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在当代社会,几乎很难脱离大众传媒来想象人们文化生活。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无不纷纷利用大众传媒作为传播渠道。不管是品位高雅文化还是流行通俗的文化,这些都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的渠道。知识性的文化内容还是娱乐性的文化内容,这些都可以从中找到。同时社会沟通也越来越依赖于作为传播工具的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府、组织、群体还是个人都将媒体作为表述自己观点进而影响其他社会成员的最重要的渠道。这使得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5

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许多大众传媒因为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就会投其利益所好,投某些趣味所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而传媒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人们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上学之前,除了父母的影响,电视对孩子的影响最大,孩子的言行很多都是从电视中模仿来的,从电视机前泡大的一代,他们的思维、行动都受到电视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良的信息会助长认识社会的片面性,把传媒描绘的世界当成全部。这些传播媒介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视而不见,而热衷于追逐低级趣味和时尚、流行的东西。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而它对文化权威的瓦解,使得高雅文化支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成为过去,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再无明确的阶级界限。而许多的东西因为在大众传播媒介上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转载复制,这会使人们失去学习的独创性和想象力。这种千篇一律或大同小异的文化也会生消极的影响。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经济效果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大众媒介可归入大型信息产业,它的发展与进步无疑会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价值越来越高,大众媒介属于“知识产业”,它所传递的信息已与物资、能源并重,成为一大资本,被称为“信息资本”或“传媒资本”,越

6

来越受重视④。而信息的接收是越快越有经济效果,越快越值钱,这就符合了大众传媒的时效性,大众传媒可以把消息快速的传播出去,人们也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到信息。现在许多的商家就利用这一点,在电视上、报纸、杂志上宣传自己的产品,吸引人们的注意,让人们购买自己的产品,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购买需求。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了产品的流通,鼓励了竞争,活跃了市场经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广,市场大,假设没有大众传播媒介,仅仅依靠销售员的推广手段的话,那么要打开全国市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大众传播媒介的公开性,可以逾越许多界限,使信息很快的家喻户晓,到达各个地方。从而达到推广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大众传播媒介也促进了人们的就业,人们可以通过报纸、广告、电视等上面的信息来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才有能力去购买更多的东西,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所以说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六、结束语

当今社会是一个发展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各种传播媒介的依赖越来越强,传播媒介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对社会的影响效果是多方面的,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好

7

的有坏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大众传播媒介所带来的信息,让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发展。

七、参考文献

①赵浦根等主编《 公共关系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14页

②陈新,杨继明主编《实用公共关系基础》,中国农业出版社,第75页

③赵浦根等主编《 公共关系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第113页

④赵浦根等主编《 公共关系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13页

8

第三篇: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分析

【摘要】:微电影是移动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以网络为依托和以短小精悍的电影叙事为表达方式,与传统广告传播方式不同,拥有社交和视频双重特点的微电影,创新性的开启了视频广告的传播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微电影广告传播上的优势,结合新时期微电影的发展,进一步地挖掘了微电影广告的传播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微电影

广告效果

效果

视频业务的发展,微电影的灵活性、投资风险的可控性、成本低、享有主动权较大等优点日益凸现。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促使媒体不断改变为以最短的时间给予人们最多的信息,微电影这种灵活性、免费性和短小精悍的特点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特点,受到大众的青睐。在这种环境下,微电影顺应时代而生。

一、 微电影理念

何为微电影?微电影其实就是那些相对于电影而言,只是一个短短的视频,但是却叙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情感或讲述了一个让人记忆深刻的道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诉求式、煽动式和说教式的传统硬广告越来越不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微时代”,人们更需要灵活、软性和更容易被接受的广告传播方式,微电影顺应时代,成为广告传播新的行业趋势。一方面,微电影相对传统硬广告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微电影通过短小精悍的电影叙事将产品与电影情节巧妙结合,以博得观众对品牌的认同感。

2010年末,被称为第一部微电影的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在注意带动大众情感的同时灌输了自己的品牌理念,赢得了品牌传播的成功。这个微电影中使汽车的特点和汽车的品牌的理念使得卡迪拉克从那时候开始真正在中国的市场上受到了广大关注,人们的心理被深深抓住了,所以他们可以很容易地接受这个品牌,并去购买它,不得不说这个微电影是很成功的。

2012年至2013年出现的微电影《青春期》三部曲,给我们讲述了三个连贯的小故事,男主角的动情的演出勾住了广大观众的眼球,这个微电影就是主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告诉我们我们要把握住我们的青春,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我们要好好把握住这属于我们的时光,不能让它就这样逝去,我们要从中得到什么,又或者从中感悟什么。这几部微电影在动情的故事中融入了它的思想中心,从而使得观众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共鸣。其次,这些微电影中还融入了很多品牌,他们利用这个微电影来做广告,无疑使很成功的,一个成功的载体比更多的媒体更让人容易接受。

二、 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

微电影作为新的广告传播方式,使大众得到优异的视听体验,易于接受品牌理念,迅速建立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区别传统的广告传播方式,微电影也有一定的商业痕迹,但其用心的制作更能打动人心,作为一种“成功进行商业传播的网络电影”,微电影广告传播方式具有以下特征:

1、 便捷的传播方式

微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具有创意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传播方式不同于传统广告的播放平台与传播手段。截止2013,中国网名数量达到9.6亿,网络视频用户达7.78亿,这些视频用户平均每日观看两个小时的视频;同样,截止2013年,中国手机用户高达10亿,60%的用户会选择用手机观看视频,微电影充分把握了当前媒介的移动性和碎片化趋势,与网络紧密结合,传播方式快捷。另外,微电影重在短小精悍,富有创意,促使受众转发分享,这种类似于网络病毒营销的方式进一步地达到了广告传播和强化品牌的效果。随着这些工具的不断发展,微电影将会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从中可以很简单的获得微电影的信息,并且感悟到其中的深刻道理,这无疑会推动微电影的不断发展。

2、 低廉的运营成本

传统广告主要投放在电视或植入电影,投放费是媒介中最高的,而微电影制作门槛相对较低。首先,对摄影器材要求低,普通摄影器材即能拍摄出有创意的电影情节;其次,投入资金较少,传统的电影和广告需要上千万甚至更多的投入资金,而微电影制作简单,只需要投放在网页上,成本比较低;第三,微电影制作周期较短,耗费时间少,省去了庞大的制作发行阶段的投资。低廉的运营成本缩减了品牌的促销费用,为产品的宣传节省了成本和支出。

3、 软性的宣传方式

广告传播的最好方式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这种悄然感化的最大特点是使受众心悦诚服,不会产生品牌的心理拒绝。微电影从制作之初就区别于传统广告的生硬传播方式,采用更加柔和的软性化宣传方式,通过电影情节打动受众,观众有了情感沟通,建立了品牌的信任。据微电影行业数据显示,89.6%的受众愿意接受微电影广告,8.9%的受众表示对微电影播放区的文字广告并不反感。微电影以其软性化的传播方式,开创了新的广告传播模式,为品牌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微电影需要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有的传播方式,人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道理,理解很多知识,懂得很多道理,这种方式是更让人容易接受的,比起那些硬生生的塞要好的多得多。

三、 微电影广告传播的效果分析

1、 准确定位受众,挖掘广告市场

准确的定位是有效进行微电影广告传播、进一步挖掘市场的必要前提,微电影是新媒体的产物,其目标性人物以年轻人为主,因此,在编剧、广告传播的方式上要紧跟群体的需求,对客户群的喜好偏爱做出一系列评估,进一步打造个性化传播。新浪微博的宣传微电影《李娜大战鹅地神》就是借助李娜在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新浪微博。

2、 整合传播渠道,正确把握宣传方式

微电影通过网络、移动手机等媒体进行传播,受众群体接触新媒体碎片化,将传播微电影的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微电影广告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数据显示,预测2014年我国手机网名用户会达到一个空前的数量,这个数字将会超过我国的电脑网民,未来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将会冲击传统的电视媒体,微电影传播应顺应这一趋势,将发展平台扩展到互联网和其他数字终端,正确把握营销方式,有效整合各个传播渠道。

3、 表现品牌核心理念,深度整合娱乐与广告

微电影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品牌的核心价值与微电影的主题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对于广告传播来说,微电影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热点,受众大范围地关注品牌的价值和内涵,企业则会更好地打造品牌的理念,这样更加有效地带动了观众的情感。另外,就微电影的推广而言,微电影多在视频网站播出,大众需要在娱乐的同时接受企业的品牌信息,因此,微电影必须将娱乐与广告深度结合,表现品牌的核心理念。

四、 总结 微电影的成功不仅顺应了全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方式,也为广告传播行业开辟了新天地,这将成为广告传播的心趋势。只有准确定位受众,挖掘微电影内涵,才能打开微电影广告传播更广阔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抓住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并且更好的了解他们,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使微电影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微时代”来临:更多表达更浮躁.新华日报,2011-05-08.

3、 肖媛媛.新闻传播.2012年第9期

广告效果分析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微电影广告传播效果分析

班级: 10广告一班

学号: 20101001137 姓名: 袁颖

第四篇:学习心得的网络传播效果

第一天上赵老师的创业课时就有一种又被学校坑了的感觉,这是什么呀,课表上不是写着“网络营销案例分析与实战模拟”吗,怎么是创业课?又不打算以后自己创业,上什么创业课啊。但是来都来了,也没办法就只有硬着皮头听下去了。

因为本身对创业不感冒,所以打一开始就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尽管赵老师在讲台前激情洋溢的讲着。但是当老师讲到自己为探索创业规律而毅然放弃企业的经营,扎进黄山,在闭关3年零14天后,最终完成《民富论》的时候,彻底被老师这种精神所折服。现如今,在学术界一“抄”成名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家能断然放弃自己企业的经营,而闭关创作,不得不让人佩服。如果中国现在能多几个这样的学者,咱们的学术成果又何至于此?

跑远了,言归主题。带着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开始认真听老师讲课。可惜的是,自己从没想过要自己创业,从没思考过这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自己的思维,尽管老师讲的非常好,但是对我的启发却没有那么显而易见,其中影响比较深刻的属以下三点:

1、“夏虫不可语冰”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冰”,是说那些春生秋死的昆虫没见过冬天,怎可谈冬天的事。美国创业思想起源于对创造企业的真实过程没有实践历练的大学教授,只有当他们自己创业的时候,才会发现他们辛苦改编的全部内容与如何把一个项目做起来,一点关系都没有。而赵延忱老师通过自己创业的实践经验创作出了《民富论》,并通过实践证明西方关于创业的纯理论的缺陷,而且也真正得到了大洋彼岸学者的认同“是古老的东方智慧发现了创业规律”。

2、创业规律之创业基本问题:“魂”与“根”

“魂”是具有灵魂性质的一种资本形态,是的独立资本形态,它是区别于已知的多种软硬资本形态之外的独立存在;是特殊的资本形态,它以创业者为载体,以通晓创业规律的能力为存在形式的特殊资本;是真正的资本形态,它是超越、渗透并统领全部要素资本,对财富增加起决定作用的最具资本性质的真资本,故称灵魂资本。理论表述为“对创业特殊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表现在创造与整合资源,驾驭资本要素的能力;落实到对具体项目的理解、通透和把握”。通俗表示为创业者的“本事”。

“根”是项目的“生命基质”。它是项目构成要素的核心,是一切有形与无形要素的根本。首先是生命基因的有无决定着这个项目能否生存,其次是这个基因的质量决定它能长多大。它是创业项目生存的权利,活下去的条件、站住脚的基石,故称资本之根。理论表述为:有质量的生命基因,是可以吸引其他社会成员与之交换的资源;扎根于正当、潜在与恒久需求中的真实品质和效用。通俗表示为项目的“优势”。

“魂”是从创业的主体揭示创业的本质,“根”是从主体的对象揭示创业的本质。二者共同构成创业基本问题。

3、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之规律对“资金”的认识和解决

基本问题告诉我们:主导创业开始、过程和结果,决定创业成败的首要、主要和决定因素,是创业者的“本事”和项目的“优势”。资金,对“本事”而言是诸多要素之一,对“优势”而言是诸多从属之一。资金,只有在具备项目优势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没有“本事”和“优势”有多少钱也没用。有了“本事”和“优势”就具备了无需外部资金介入而依靠自有资源起步的条件。这个认识与古今中外几乎百分之百的创业真实相符合。

虽然赵延忱老师的课对近期没有准备创业的我直接作用不大,但是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重新思量了关于以后自己职业道路的方向。

非常感谢赵延忱老师悉心教导!

第五篇:新浪微博中新闻传播效果研究综述

新浪微博中新闻传播效果研究综述 班级:姓名:学号: 传播效果是传播学的上的一个重要范畴,许多传播学理论都是围绕传播效果建构起来的,尤其是在美国传播学研究中,传播效果的研究一直是其主流和重镇。美国学者费杰斯甚至认为效果研究几乎成为大众传播研究的同义词。 微博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网络信息发布方式和平台,它实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传播。在微博上,信息传递聚合了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微博虽然只有140字的文字表达,但通过超链接、图片和视频,每条微博都可以有丰富的延伸,给予使用者简便的阅读体验和自由度的同时,也提供了多元、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扩展性能。微博就像一个很大的QQ群,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更宽广的社区性服务。在这里,用户既可以交友、聊天、分享心情,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微博的互动交流比其他媒介更亲民更平等。同时微博既是一个传播平台,又是一个内容自创的平台,让人人都成为内容的制造者、见证者、传播者、评论者。有人甚至称,如果个人能好好地经营微博的话,就等于你自己拥有了一个媒体。理论上,在微博的世界里,个人可以向全世界喊话,每个人都可以把微博当做一个“自媒体”,形成一个自己的受众群落,用微博的方式,随时随地将个人的所见所闻以最精练的词汇,发布给自己的受众。与此同时,博友既可以通过所关注的对象阅读感兴趣的信息,可以进行反馈,在其他用户的微博主页上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通过转发把信息扩散出去。

国内的微博门户发展时间并不长,但速度非常快,呈现出爆发性增长趋势。2007年有了第一个中文微博网“饭否”,随后嘀咕网、叽歪网、139说客、百度i贴吧、新浪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腾讯滔滔等相继出现。今年11月16日举行的中国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去年8月28日才启动对外公测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用户数已达5000万,用户平均每天发布超过2500万条微博内容,即平均每小时有100万条以上的微博产生。而2006年启动的Twitter(总部在美国的微博网站)截至今年9月在全球范围内共有1.6亿用户。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说:“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张新媒介的产生与应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微博类产品的问世,预示着一个媒介新时代的即将来临。如今,学术界对微博的研究仍然还处于一个起步的状态,对“新浪微博”的研究更是鲜有问津。目前,国内关于“微博中新闻传播效果”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关于网络传播的研究

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它汇聚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人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传播方式。彭兰所著的《网络传播学》一书中,就在“网络聊天”章节中论述了博客的优势在于不断收集提炼信息,不断学习和思考。而且更特别提到了“名人博客是传统媒体的言论补充”这一观点。新浪在名人博客上的资源优势,也再度被迁移到微博中来,并且顺理成章地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雷跃捷、辛欣的《网络传播概论》一书中,用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系统介绍和研究了当前网络传播的形态、内容、经营、管理和发展趋势,在指出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以批判的眼光,揭示了网络传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弊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网络传播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的过滤掉其中的低俗、危险内容,让网络传播真正发挥其传播及存储的优势将是网络传播在新时代遇到的最大课题。

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中,对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领域中的许多理论和现实课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新闻采编播的原有观念,重组了新闻传播的格局,冲击并改变了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习惯,引领着传媒业的发展和改革。”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并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必将成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先锋。

美国的斯坦利.J.巴伦(Stanley.J.Baran)的《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该书从传统的书籍、报纸、杂志到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方面,深入探讨其起源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信息时代的大众媒介文化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二、 网络新闻在当今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董天策在其主编的《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一书中的第十章“网络与公民新闻中,分别论述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博客与公民新闻、播客与公民新闻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充分反映Web2.0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的新格局。

闵大红在其《2004年的中国网络媒体》一文中提到“在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时,互联网已往往成为受众的首选媒介。”他认为网络舆论的形成主要通过网站以多种形式集中报道,以及网民通过新闻跟帖、论坛上贴等手段来实现的,而主流新闻媒体的适时介入,将会使网络舆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谢新洲所著的《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第2章第2节中就重点通过受众调查,利用统计方法对网络受众理论和网络传播效果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当最新事件发生,网络媒体可以在获得相关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后立即将之公开发布。当前的传媒竞争、主要表现在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与报道深广度的竞争上,与其他媒体相比,网络在这方面无疑具有更大的优势。

三、 关于“新浪微博”的研究

据最新门户微博研究报告,新浪微博依然遥遥领先。其关注度、热门事件数量让其它3大门户网站只能望向其背。新浪微博副总编辑透露,新浪微博自2009年8月14日正式上线内测,“其用户数量以每周50%的速度增长”。

《人民日报》的《评微博彭兰:使人与信息融合 胡泳:即时网络》一文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认为,微博正在推动人与信息的融合。“信息正在变成人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人的身份、人的思维与人的行为都正在被信息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信息化。”

孟波在其《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一文中说明,新浪微博可以通过互联网、MSN、客户端发布,更可以通过手机发布,实现了全息发布方式,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他认为,新浪微博是独家信息发布

的最好平台之一。新浪微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永不闭幕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时发布信息的地方,而新闻发生地,则是指新浪微博本身的变动就是指的报道的新闻。这充分证明了麦克卢汉的观点—“媒介即信息”。

谭翔飞的《微博的力量》一文中提出,微博让新闻更接近真实,同时微博也可以成为一个同人聚集的“场所”,读书、思考,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发表观点。只要你有自己的癖好,你一定能在微博上找到同样的稀奇古怪的癖好者,因为微博就是整个世界。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同时也在于日俱进。当今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最有潜力的媒介之一。而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新浪微博势必将代表着未来传媒发展的潮流,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开放,新浪微博在新闻传播效果中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浪微博和手机的无缝结合,是微博最具革命性的意义。这让博主摆脱了电脑硬件的束缚。注册一个微博账户,就可以成为微博用户,然后可以免费绑定手机。这样只要有手机信号,你就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去生产、阅读微博。“微博+手机”,让传播一切成为可能。这是目前别的任何传播媒介都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彭兰:《网络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M] 第1版 2009

[2]雷跃捷、辛欣:《网络传播概论》 [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美)斯坦利.J.巴伦(Stanley.J.Baran):《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于文华》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

[5]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

[6]闵大红:《2004年的中国网络媒体》 [J] 人民网2004年12月21日

[7]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8]人民日报:《评微博彭兰:使人与信息融合 胡泳:即时网络》 [J] 人民日报 2010-3-5

[9]孟波:《新浪微博:一场正在发生的信息传播变革》 [J] 南方传媒研究 2009-12-30

[10]谭翔飞:《微博的力量》 [J] 南方传媒研究 2009-12-31

上一篇:平时考核办法范文下一篇:平面色彩构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