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写作教学的SWBT模式

2022-12-15

SWBT指的是sample-writing based on themes, 意为“主题化仿写”, 是作者构建的一种二语写作教学新模式。本文将具体介绍本模式的操作和理据。

1 概述

1.1 定义

“主题化仿写”二语写作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二语写作教学中,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 确定一系列的写作训练的主题, 并针对某一主题, 搜集丰富的资料供学生模仿, 最终成文。

1.2 操作程序

(1) 请学生们当堂参与, 共同设定主题。例如:主题一:学写英文简历和推荐信, 主题二:学写某一具体领域学术文章英文摘要, 主题三:学写某一具体领域的英文商务信函, 等等, 主题尽可能丰富、具体而详细。

(2) 请学生们当堂参与,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 结合总学时数, 挑选出绝大多数人感兴趣的主题, 形成写作教学大纲。

(3) 根据教学大纲, 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因为资料是用来模仿的, 有很强的导向性, 所以至关重要, 可以请学生共同搜集, 这样学生参与度更高, 资料收集得更全面, 但是教师要做好把关人。

(4) 请学生阅读材料, 比较, 筛选, 模仿, 写出自己的文章。

2 SWBT的理据

三个问题决定二语写作的质量: (1) 言之有物, 有理吗? (2) 篇章结构合理吗? (3) 字、词、句恰当吗?

三个方面虽有交叉 (如篇章结构合理有助于言之有理) , 但基本涵盖了高质写作的要求, 也各有侧重。

相关的理论能够证明, “模仿”能有效提高这三方面能力, 在L2 writing中占核心地位。此外, 灵活高效地进行“模仿”需要明晰的主题, 明晰的主题也更利于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目的, 所以, 本文提出了SWBT这种二语写作教学的新模式。

2.1 模仿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到二语写作“言之有物, 有理”

2 0世纪9 0年代中期开始, 二语写作的“社会文化观”开始形成, 有些学者宣布, 二语写作的“后过程时代”已经到来。人们认识到, 二语写作是一种“社会性的、后认知主义 (post-cognitivism) 和充满意识形态的文化活动, 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特点, 如反映在权力的不平等分配方面, 写作是一种高风险的社会性活动, 如大学入学考试、升学考试、毕业考试、学术论文写作等”。 (王立非孙晓坤, 2005)

二语写作这种认识上的发展, 对写作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言之有物, 有理”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二语写作既然是一种“文化活动”, 那么,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底蕴, 才能有所知, 有所想, 才能做到“言之有物, 有理”。而要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需要了解文化习得的规律。

根据“谜米学”的理论, 文化的习得与传播是通过模仿取得的。

“谜米学”理论主要是从生物学中的基因理论发展起来的。

所有的基因都是复制者 (Dawkins, 1976) , “谜米”是一种类似于基因的复制者。“任何一个事物, 只要能够通过模仿而传递, 就是一个谜米” (Blackmore, Susan.1999) 。例如, 科学家如果听到或读到某个好的想法, 他就将这想法传给他的同事或学生, 他会在文章里或讲演中提到它。如果这个想法是行得通的, 它就是在复制和传播自己, 从一个头脑传到另一头脑。这种意义上的谜米, 包括一个人掌握的全部词汇、知道的每一件事、从别人那里学会的全部技能和习惯、所喜爱的各种游戏, 包括会唱的每一首歌以及所遵守的各种规则,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根据“谜米学”的理论, 模仿是人类独特的天性, 是我们人类自然而然地拥有的一种能力 (ibid) , 一个人对事物的丰富的感受和独到的看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谜米”的传播, 通过模仿获得的, 所以, 要想把文章写得“言之有物, 有理”, 学习者需要大量的搜集谜米, 并在意识上有所“模仿”。

2.2 模仿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篇章结构的安排

写作过程中, 模仿的第一步是阅读源文章, 如源文章 (先前阅读的文章) 结构能对目标文章 (所构思的新文章) 产生作用, 就说明模仿已经自然发生, 对这种模仿的适当强化,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篇章结构的安排。

目前, 迁移研究的焦点之一是类比与类比迁移, 所谓的“类比迁移”, 就是模仿的一种。

近期, Nash (1993) 根据Gentner的类比结构映射模型 (structure mapping model) 进行了文章阅读向写作迁移方面的类比效应的研究, 国内学者莫雷, 张金桥也做了相关的实验, 研究证明:在写作结构训练中,

(1) 源文章的结构可以通过类比映射影响被试对目标文章的构思。

(2) 源文章的结构越清晰, 即学习材料的透明度越高, 对目标文章结构的映射效应就会越显著, 因此, 源文章有两篇结构相同的文章的映射效应优于源文章仅有一篇文章的映射效应, 而它们又优于源文章两篇结构不同的文章的映射效应。

(3) 主体对源文章的结构的把握越清晰, 对目标文章结构的映射效应就越显著, 因此, 对低年级被试来说, 在源文章阅读时, 提示注意文章结构较之不提示, 更容易产生迁移, 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 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

“类比结构映射模型”的理论内容说明, 模仿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篇章结构的安排。

2.3 模仿有助于二语写作学习者使用恰当的字、词、句

二语写作是语言的使用, 其产品为“中介语 (interlanguage) ” (丰国欣, 2007) 。Skehan (1998) 指出, 二语学习者通过两种途径发展“中介语”, 规则学习 (rule-based learning) 和范例学习 (example-based learning) 。范例学习就是一种模仿。这里的模仿, 主要是针对“预制语块 (Prefabricated Language) 而言。

“预制语块”是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的语言结构, 通常由多个词构成, 并具有特定的话语功能。“预制语块”从结构上可分为4类 (Nattinger&DeCarrico.1992) (1) 多元词语块 (polywords) ; (2) 习俗语语块 (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 (3) 短语架构语块 (Phrasal constraints) (4) 句子构建语块 (Sentence builders) 。根据预制语块在不同情景中的会话结构和话语语用特点, 预制语块又可分为社交互动 (Social interactions) 、必要话题 (Necessary topics) 和话语设置 (Discourse devices) 3类。从对“预制语块的”阐释可以看出, “预制语块”其实就是恰当的字、词、句。

模仿是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恰当的字、词、句的必要环节。

Perera (2001) 的研究结果表明, 大部分创造性的语言使用都是通过可切分或不可切分的“预制语块”构建而来的, “预制语块”是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基础, 在二语习得的初始阶段起着主要作用, 能够创造性地大量使用语言的二语学习者都掌握了大量“预制语块”。

Nattinger&De Carrico (1992) 认为, 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储存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 而在于存储了多少“预制语块”。而且, 因为“预制语块”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 使用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注意语法结构, 可以保证语言使用的正确性, 从而避免语言错误。

Lewis (1993) 也指出, “语言不是由传统语法和词汇构成的, 而常常是由多词的、预制的语块构成的”

“预制语块”理论说明, 在二语写作训练中, 学习者“预制语块”的积累十分重要, 而模仿正是在使用中积累“预制语块”的过程, 因此, 要学会在二语写作中使用恰当的字、词、句, 模仿是必经之路。

3 SWBT的素材选择

素材选择决定了SWBT的成败, 在此强调两点。

3.1 关于选材的灵活性

SWBT模式的各个步骤环环紧扣, 确定主题是第一步, 对选材起导航作用, 选材侧重点要因主题而异, 主题若是某种应用文体, 如简历, 则要突出其范文的格式和构成, 并且, 需要搜集一些套话;主题若是论述某个观点, 则要突出范文的篇章结构, 和其论证中的逻辑思维;主题若是描写叙述类的文章, 则要多搜集一些风格迥异的美文佳句供学生打开思路, 并有选择地模仿。

总之, 主题根据学生的需要来确定, 素材的选择根据主题来确定, 灵活安排授课内容和形式。

3.2 关于素材的语种

根据“母语迁移理论”, 汉语写作能力、汉语词汇能力、汉语语篇能力都对英语写作产生正迁移 (王立非文秋芳, 2004) 。

Lay的研究表明, 母语写作能力在七个方面正迁移:1) 帮助选题和寻找论点;2) 提高构思复杂观点的能力;3) 有助于回忆过去的经验;4) 协助把握作文的谋篇布局;5) 促进自我表达;6) 增加词汇丰富度;7) 增加文化感悟性 (ibid) 。

在选取“仿写”素材时, 可以借鉴“母语迁移理论”中的相关研究成果, 除了选择合适的英文材料外, 还要适当选用一些中文材料, 这样, 不但可以在同等时间内, 给学生的更多的信息量, 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还可以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

4 结语

本文基于“谜米理论”, “类比结构映射理论”和“预制语块理论”, 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了简便易行的SWBT即“主题化仿写”二语写作教学模式, 该模式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又采用了最先进的任务式教学方法, 与最新的“语言习得的建构主义思路 (constructivist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 (Nick C.Ellis.2007) 也是相吻合的。语言习得的建构主义思路认为语言是通过在一个复杂的问题空间 (problem-space) 中应用简单的通用性认知过程 (归纳推理) 而学得的, 最终的复杂性结果出自于不断的重复性的简单学习过程 (复杂性存在于语言本身而不是存在于学习过程) 。篇幅所限, 本文对于该模式运用的细节问题没有赘述, 而对细节问题的处理, 往往也会影响到整个事件的成败, 另外, 关于本模式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尚未成文, 有兴趣的同仁不妨一试, 并在尝试的过程中, 不断体验创新的乐趣。

摘要:SWBT是作者构建的二语写作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本文首先介绍该模式的定义和主要操作程序, 接着, 分别运用“谜米学”理论, “类比结构映射模型”理论和“预制语块”理论中的相关内容, 从决定二语写作成功与否的三个方面, 论证“仿写”在写作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并说明了“主题化”与“仿写”结合的原因, 从而为SWBT提供了充分的理据, 最后, 对SWBT模式中关键的一环:素材选择作了部分的补充说明。文章内容对二语写作教学实践有较强的可操作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二语写作,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Blackmore,  Susan. The Meme Machi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Lewis M, 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England: LTP, 1993.

[3]  Nash J. G, Schumacher G. R,  Calson B.W. Writing for sources: a struc-ture mapping model.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 1993, 75 (1) :159-170.

[4]  Nattinger, J.R & Jeanette S DeCarrico.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  Nick C.Ellis.Memory for Language[A] from Peter Robinson.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07.

[6]  Perera,  N.S. The Role of Prefabri-cated Language in Young Childr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D].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i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Database], 2001.

[7]  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8]  丰国欣.二语习得研究特征之评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5) .

[9]  莫雷, 张金桥.文章阅读对写作的结构映射迁移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9 (1) .

[10]  王立非, 孙晓坤.国外第二语言写作研究的现状与取向[J].外国语, 2005 (5) .

[11]  王立非, 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5.

[12]  王立非, 文秋芳.母语水平对二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3:205-212.

[13]  王立非.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J].中国外语, 2005 (1) :40-46.

[14]  文秋芳, 郭纯洁.母语思维与外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对高中生英语看图作文过程的研究[J], 现代外语, 1998, 4.

[15]  文秋芳, 俞洪亮, 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上一篇:浅谈电视节目主持人体态语言的特点下一篇:兰索拉唑三联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