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论文范文

2022-05-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九年级物理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提问是九年级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增强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环节。在提问过程中,九年级物理教师能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而且通过巧妙化的设计提问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之下开展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探究与探索,以提升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第一篇:九年级物理论文范文

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探讨

【摘 要】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主要目的是借助系统性、计划性的复习实现学生物理知识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领域出现很多新的教学方式方法,通过这些教学措施的科学运用,对学生的学习予以有效引导,全面提升其自主学习水平。

【关键词】九年级物理;学生兴趣;自主学习;

1.加强兴趣的培养

要想学好物理课程,兴趣至关重要,尤其是复习课堂,更是如此。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端正学生复习动机,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要求老师在物理复习课堂上开展趣味性的教学,将学生非智力性的因素充分调动。事实上,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堂上,很多学生都认为这些内容都已经学习过了,对复习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学习的兴趣不高,这是导致复习效率较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刚一开始时,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一些趣味性的物理现象,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把学生带入新奇的物理天敌,实现学生求知欲望的深入激发。

对复习课而言,导入至关重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把学生的复习兴趣激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应该依托学生的心理实际,调动多种措施予以导入,比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设置悬疑、动手实验等等方式,有效导入内容,实现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激发。

比如,我们在复习惯性这一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应的知识内容,因此如果我们还是照本宣科的开展教学,势必会影响到复习的效果,因此我们就可以借助小实验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兴趣。比如,开课前在讲台上放置鸡蛋一枚、硬纸片一张及玻璃杯一个,其中盛放半杯水。我们当着学生的面,在玻璃杯上放置硬纸片,然后把鸡蛋放到硬纸片上,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如果老师快速将硬纸片抽出来,鸡蛋会怎么样?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惯性的知识,一些学生会考虑到惯性,说鸡蛋会掉进被子里。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同时老师演示操作后,还可以邀请同学们亲自上台展示,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高质量开展复习课堂。

2.树立物理学习的信心

对比其他课程,物理学所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很多知识、理论学生理解上存在困难,因此很多学生反映物理课程学习比较困难,一些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存在信心不足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树立学生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比如,作为老师在复习课堂上提问的时候,由于以往学习情况的不同,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有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导致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能正确回答,有的学生则回答不上来,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我们要尽可能的鼓励,或者给予适度的提示,让其顺利完完成作答。又如,有的学生复习测验结果不理想,由于学生面临中考压力,所以他们自己也比较着急,作为老师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析测验试卷,找其中的原因。通过上述多种措施,增强学生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这对其接下来的复习有很大的帮助。

3.建立学习小组

物理学科作为科学的一种,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受的较少,导致学生学习知识存在难度。为了将该问题很好的解决,老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推进教学任务,这一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更为适用。比如,我们在复习机械效率实验时,可以在班级内划分多个学习小组,组内推荐一名学生任组长,组长全面负责本次实验,分析所需设备并予以准备。准备好后,组内学生们进行讨论,如何开始动手实验,对实验的每一个步奏予以思考和设计。机械效率实验,在相同的情况下,对比滑轮机不同情况下不同机械的效率,或者在相同滑轮组情况下,对比移动不同重量的物体所需的力气是否不同。在复习物理知识时,通过上述学习小组的形式,这对学生知识记忆的深度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学生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予以讨论、商量,客观上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更好的效果。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不能很好地联系实践活动,势必会造成知识、理论理解不牢固,不能认识到物理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因此,作为九年级物理老师,我们在开展复习课程的过程中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对物理学科而言,课程中有很多小实验,如果学生能亲自参与实验,不仅能够提升其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还能提升启其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老师要动手演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步奏及关键点,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明白理论中的相关要点。比如,我们在复习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时,很多学生无法分辨串联、并联电路,如果我们设计一定的小实验,能让学生明白如果开关处于非干路上,能管控所有的灯泡就是串联电路,不能管控所有的灯泡则为并联电路,再加上学生自主的实践,势必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实现学生主動性的学习,实现更好的效果。

5.结语

在九年级物理复习课堂上,我们应该努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们形成总结思维的同时,还应该全面提升其总结的能力。借助自主学习,探索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采取不同的措施,有效的整合各个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所有的知识内容,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花. 在数学复习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

[2]王芳. 谈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自主学习[J]. 教育学文摘.

作者:卡力比努尔·阿力甫

第二篇:初中九年级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摘要:提问是九年级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增强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环节。在提问过程中,九年级物理教师能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而且通过巧妙化的设计提问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之下开展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探究与探索,以提升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当然物理教师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提问方式和提问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分析研究,在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提问,来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增强教学有效果。

关键词:九年级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

初中物理教師在日常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之中,应尽可能关注到有效提问对于课堂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并且在物理课堂创新优化之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具有和谐性、愉悦性的提问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初中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新奇之处,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由于学生自我判断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所以九年级物理教师在开展提问过程中,应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基础之上,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相关问题,以促进学生个性思维和个性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在参与提问探究和探索之时,感受到物理课上学习的乐趣。

一、实际课堂提问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

从当下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获得教师的关注。在初中九年级物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喜欢以教师为主导来开展课堂提问,所以课堂提问的方式过于封闭,当学生无法掌握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之下,很难完成对于教师提问内容的回答。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初中物理教师并没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是以教师的思维和要求为主要核心,从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在提问之下很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使得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学习产生不了丝毫兴趣,也很难开展相应的教学探究和探索。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来具体了解:在学习什么是导致液体蒸发的原因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封闭式的问题容易造成教师对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粗暴的罗列,而面对开放式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回答液体蒸发的影响因素,这种自由想象的过程更容易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九年级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1提问要由浅及深

初中九年级物理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的方法,来达到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以往的学习困难。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提问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在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物理知识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深入到知识点的理解之中,从而化解学生对于物理课堂学习的恐惧心理。

比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物质的比热容”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选择什么样的酒精灯才能使物质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升高的温度相同?”,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问题的答案,引导他们找出两盏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煤油和水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温度不同,并且燃烧的时间越长,煤油的温度就越高,和水的温度差距也越大。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实践,他们已经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学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问要具备全面性特点

在初中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每一个学生都呈现个体化的学习特点。所以,在统一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过程中,应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在提出具有差异性和全面性的教学问题之中,让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样尽可能缩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数学课程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比如,初中物理教师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对一些后进生提出: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阻的大小能够改变吗?对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提出:什么仪器可以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它在电路中是串联还是并联?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我们家中的电视和手机中播放音乐时是如何调节音量的大小的?你能否设计出一个可以调节音量的电路?通过提出难度不一的问题,让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成就感。

3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九年级物理教学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阶段。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过程中,应尽可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了切实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之中融入创新性和创造性的基本思想,这样在帮助学生开展课堂质疑过程中,有效驱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勇敢迈向问题的探究和探索之中,不单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之中进行大胆提问,发挥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物理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

总之,在初中九年级物理课堂之中开展课堂提问,能够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所以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在掌握科学合理的提问策略之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明全.初中物理起始阶段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21).

[2]焦爱华,景奉勇.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应用[J].新课程(中学版).2014(Z1).

[3]王世敬,温钧.试论多媒体技术及教学模式的变革[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作者:马晶晶

第三篇: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电阻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电流、电压构成初中电学的三大基石.初步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学习变阻器、欧姆定律等内容的必要基础.所以,无论是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还是物理知识的扩展来看,《电阻》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阻的初步概念,认识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

(2)知道影响电阻的大小的因素;

(3)了解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电学性能.

2.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开放性实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2)通过类比法、转换法,构建电阻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2.3 情感態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不畏艰难、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2)拓展学生视野,体会物理知识本身多样统一美的美学特征.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阻的初步概念、用控制变量法科学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电阻概念的建立和理解、对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

4 教具和学具

教具:“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装置一套、完好的日光灯芯一只、没有灯丝的废日光灯芯一只、铅笔芯一根、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学具:电学实验器材学具盒:电池盒2只、干电池2节、开关、小电灯(3.8 V 0.3 A)、电流表(0~0.6 A,0~3 A)、电阻丝板(接有不同导体)、导线若干.

5 教法和学法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激发每一位学生心中学习的渴望.笔者采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尝试教学的方法,以教学案为载体,变“教”为“导”,以“导”来引领学生的“学”.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独立自主学习到小组交流合作,从而突破难点,实现自我发展,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6 教学过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流程为:“任务驱动、尝试学习→学教互动、展示提升→当堂检测、考查达标→总结释疑、迁移深化”.

环节一:任务驱动、尝试学习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笔者编写了一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让学生根据学案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阅读教材.布置自主学习的时候,我将侧重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指导,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么预习,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等.

在学案的课前预习部分,我把“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的活动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猜想和问题设计放在了自主学习的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理清学习思路,发现疑难问题,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关于活动“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学生利用学具盒内的器材,进行初步尝试探究,为接下来理解电阻概念降低了难度.如图1所示:

考虑到学生难以体会导体电阻的存在,在设计时做适当的铺垫,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用信息快递的形式,呈现电流经过金属导体时受到的阻碍,从而深化学生对电阻本质的理解,为接下来设计实验方案做铺垫.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笔者将猜想和设计探究方案前置,让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尝试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

设计意图:课前的尝试学习、尝试探究使学生学在教前,以学定教,使课堂能真正做到高效,同时又争取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环节二:学教互动、展示提升

在课内互动学习设计过程中主要有 “创设情景,激趣引疑→检查建构,交流释疑→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活化探究,拓展延伸→典型例题,内化提升”这五部分内容.

(1)创设情景,激趣引疑

魔术表演:展示亮暗可以自动调节的小灯泡,让学生思考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通过课前的尝试活动,学生猜到是因为改变了电源电压或接入不同的导体.

问题引导:让学生观察到电源电压没有改变,那么小灯泡的背后藏着什么呢?是什么原因促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化的?为了研究上述问题,请学生画出该魔术灯的电路图(不知道的器材用大方框表示).学生画出后投影,进行点评,方框中画的应该是不同的导体.那么为什么接入不同导体,电流大小会不一样呢?从而引出课题——电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出课题的同时,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激发探究兴趣.

(2)检查建构,交流释疑

小组讨论:课前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形成组内最优化方案,确定组内共性问题.教师认真巡视,随时答疑并进行个别辅导.

大班交流:小组选派代表提出问题,并走上讲台展示交流成果,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相互质疑,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

交流释疑:在及时批阅学生学案课前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在小组交流提出疑问后,教师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交流辩论能达到共识.

问题预设:学生在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显示方法、设计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实验方案上存在争议.

教师先静静地站在一边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大班交流,若学生仍存在问题,教师精讲点拨,点在学生思维迷茫之时、断裂之处,揭示问题的实质,提升学习方法.

教师点拨:如果学生猜质量,还不能够剔除,则教师点拨: m=ρv=ρsl(ρ由材料决定,s即为横截面积,l即为长度).

如果学生还不能判断显示电阻大小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想分析电流表和小灯泡的利弊,得出此处应将二者串联.

至于设计电阻大小与长度关系的方案,由于学具盒中的电阻丝(投影),长度都相同,预设学生讨论后会想到将两位同学的同一种电阻丝串联起来.问题引导:将电阻丝串联起来是增加长度,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加简单的方法?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师的因势利导下,学生自然会想到在同一根电阻丝上移动接触点来改变接入的长度,层层推进,将学生的思维导向深处.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方法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大班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分享成果.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设问中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达到一个思维碰撞的高潮!

(3)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先同桌两人合作,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再四人小组讨论,最后大班交流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方案走进实验,让合作与思考伴随实验,带着结论与成就感结束实验.

(4)活化探究,拓展延伸

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再拓展两个探究活动: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如图2所示: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学情,这两个拓展实验既可以探究导体与温度的关系,又可以推理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勇于开拓的精神.

(5)典型例题,内化提升

该环节将从探究和应用两个方面来设计两道有针对性的典型例题,学生通过该环节进行再次尝试,提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当堂检测、考查达标

组织学生10分钟内完成当堂检测,并及时反馈,要求学生订正后还要再反馈,不再留课后作业.在此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及时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来考查达标,使基础知识堂堂清、人人清,并促进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内化.不留课后作业也是笔者的大胆尝试,不仅保证了这节课的完整性,使其不再延伸到课后,从而促使学生课后有充分时间专心预习下一节新课.

环节四:总结释疑,迁移深化

魔術揭秘:再让学生思考小灯泡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原来是下节课将隆重登场的滑动变阻器.

问题引导: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中哪一个改变起来最方便呢?让学生去思考和顿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知识体现在魔术揭秘中,学生要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再应用于生活,实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既内化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又前后呼应,承上启下.此时本节课虽已落下帷幕,但课虽停却思未止.

以上是笔者对电阻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展示释放学生的精彩,学会聆听彰显学生的美德,大胆质疑在碰撞中升华学生的认知,学会总结提升学生的能力!

作者:宋云霞

上一篇:分子生物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培训与开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