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和企业债的区别

2022-10-22

第一篇:城投债和企业债的区别

城投债的发行条件与应对方法

目录

1.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的基本情况 ....................... 2 1.1城投公司的主要形式.............................................................. 2 1.2城投公司企业债的主要交易场所 ........................................... 2 2.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的监管和发行条件 .................. 3 2.1监管主体与依据 ..................................................................... 3 2.2发行条件与审核新规.............................................................. 3 2.2.1发行条件 ....................................................................... 3 2.2.2审核新规 ....................................................................... 4 3.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的融资优势 ....................... 4 4.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需满足条件及应对方法............... 6 4.1主体存续时间及应对方法 ...................................................... 6 4.2资产注入及应对方法.............................................................. 7 4.3利润及应对方法 ..................................................................... 8 4.4税务调整 ................................................................................ 9

1.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的基本情况

1.1城投公司的主要形式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来看,城(建)投公司多由省、市、县政府的国资委控股,有些地方由发改委、建设局等政府职能部门控股。城(建)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依托的主体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城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主体,承担授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且主要手段是资本运营。

(2)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项目的投融资平台。 (3)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公用项目市场化运作主体。

通过发行城投类企业债券,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政府一般对发行主体在平台搭建、业务开展、资产注入、收入和利润等方面有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

1.2城投公司企业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城投债的主要交易场所。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由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构成,存在较大的需求空间。而且,近期在银监会8号文对商业银行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规范下,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已经从非标资产向债券资产转移,这一部分的需求增加预计将继续对债市起到较好支撑。 2.城投公司企业债券的监管和发行条件

2.1监管主体与依据

监管主体:国家发改委——负责非上市公司(包括公司制和企业制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 法律法规依据:

 1993年8月2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 2008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2013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

2.2发行条件与审核新规 2.2.1发行条件

(1)《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12条和第16条规定:  企业规模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 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符合国家规定;  具有偿债能力;

 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3年盈利;

 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总面额不得大于该企业的自有资产净值;  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

 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 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 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 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筹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所需相关手续齐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应符合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要求,原则上累计发行额不得超过该项目总投资的60%。用于收购产权(股权)的,比照该比例执行。用于调整债务结构的,不受该比例限制,但企业应提供银行同意以债还贷的证明;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的,不超过发债总额的20%。

 已发行的企业债券或者其他债券未处于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状态;  最近3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2.2.2 审核新规

《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3451号中将企业债券分为“加快和简化审核类”、“从严审核类”和“适当控制规模和节奏类”

(1) 加快和简化审核类项目

主要包括:

1、当前国家重点支持范围的发债申请2对信用等级较高,偿债措施较为完善及列入信用建设试点企业的发债申请,

(2)从严审核的项目

主要包括:

1、募集资金用于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耗能等国家产业政策限制领域的发债申请;

2、企业信用等级较低,负债率高、债券余额较大或运作不规范、资产不实、偿债措施较弱的发债申请。

3.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的融资优势

城市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作为后盾,而企业债券具有融资规模大、期限长且融资成本低、不影响所有权结构等诸多优势,并且还具有可分期发行、资金使用灵活、流动性强、投资者范围广等特点。 (1)企业债利于锁定利率、融资成本低

目前大部分企业债采取固定利率的付息方式,即发行日决定了未来几年付息水平。而目前市场处于低利率周期,和CPI持续高企相比,我国实际利率水平仍然较低,目前的存贷款利率位于较低水平,因此,相对于银行贷款等,目前的市场环境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对于企业锁定长期偿付成本优势明显。 (2)企业债券融资的规模大、期限长,有利于控制长期资金成本

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一般在5亿元以上,债券期限大都以5年期以上为主,呈现出明显的融资规模大、存续期限长的特点。而银行贷款利率和短期金融工具利率作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变化的影响,利率水平的波动性较大,融资成本不确定性很强,不利于控制长期资金成本,而发行固定利率的企业债券可以在发行时即锁定长期融资成本,减少成本支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经营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3)发行企业债券有利于减轻财务管理上的压力

由于企业债券的存续期限较长,本金一般只需在债券存续期的最后一年归还,发行人每年只需支付当年利息即可,与银行贷款等其他债务融资方式相比,企业债券融资现金流压力较小,减轻在财务管理上的压力,增加了募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

(4)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途宽泛

企业债券是公司根据经营运作具体需要所发行的债券,它的主要用途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运营资金补充、技术更新改造、资金结构改善、债务结构调整、财务成本降低、公司并购重组资金支持等。因此,只要不违反有关制度规定,发债资金如何使用是发行人自己的事务,无需政府部门审批。 (5)发行企业债券可以发挥债务融资的税盾作用和财务杠杆作用

债券的税盾作用来自于债务利息和股利的支出顺序不同,我国税法准予利息支出在税前列支,而股息则在税后支付。对企业而言,这相当于债券筹资成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国家负担的,因而负债经营能为企业带来税收节约价值。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也就意味着企业举债成本中有将近1/4是由国家承担,因此,企业可以合理地避税,同时增加每股税后利润。

债券融资还具有财务杠杆作用。股票融资虽然可以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和抗风险能力,但股票融资同时也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其结果是企业经营产生的收益会被摊薄。而公司发行债券除了按事先确定的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外,其余的经营成果将为原来的股东所分享。如果纳税付息前利润率高于利率,负债经营就可以增加税后利润,从而形成财富从债权人到股东之间的转移,使股东权益增加。

4.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需满足条件及应对方法

城建(投)公司承担着地方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从资本市场直接融得资金,可为地方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 4.1主体存续时间及应对方法

申报要求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十二条:“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

问题所在

一些城建(投)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其存续时间一般在1-2年,不能满足《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中“企业连续3年经营”的要求。

解决方案

方案一:寻求同一控制下、经营范围相同或相似、且存续期大于3年的公司,合理合法变更工商档案,使其成为发行人合法前身,并在工商变更日注销前身。 方案二:寻求同一控制下、存续期大于3年的公司,实现该公司与发行人的合并,并作为发行人的控股子公司。

例如胶州市以城建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该城建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工商登记等相关手续完成时间也是2009年7月,截至2010年10月,其连续经营时间只有1年零3个月,其自身不符合“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三年盈利”的条件。胶州市国资委下属有另一家国有投资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为市政基础设施投资,其资产和规模都没有现在的城建公司大。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建议以投资公司作为城建公司的前身,在城建公司2009年7月成立时,由国资委出文件将投资公司股权划至城建公司,将投资公司作为城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协调工商部门根据相关文件补充完善股权变更的手续。通过上述操作,在城建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的近三年报表审计过程中,2008-2009年经营业绩可以通过模拟合并投资公司的形式,审批机关对此是予以认可的。 4.2资产注入及应对方法

申报要求

发改财金【2008】7号文对于发行主体净资产有如下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以及“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不含少数股东权益)的40%”。例如,“10徐州债”发行总额为10亿元,其发行主体徐州市新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必须要超过25亿元,而其经审计的2009年财报中披露的净资产为28.9亿元,满足发行10亿元企业债券的要求。

问题所在

城建(投)公司净资产要达到发行总额2.5倍以上,而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额度要求是一般不低于5亿元(含5亿元),因此城建(投)公司净资产至少为12.5亿元。多数城建(投)公司成立时间短,资产规模较小,因此需要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增加净资产总额。

解决方案及操作步骤

优先考虑注入金融类资产(银行、保险、证券等)、其次是工业企业的股权(最好是优质上市公司股权)、再次是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高速公路、水务、能源、经营性房地产等)。缺口部分用土地、基础设施BT项目等具有较好收益预期的资产作为补充。

(一)市委、市府组织国资、国土、财政等相关部门,会同评估机构对当地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盘点,会同中介机构选取最优质的经营性资产注入发行主体;

(二)拟注入股权的各公司不能存在法律问题,前身为事业单位的子公司,不能直接划转至控股公司名下,应当将其变更为企业(有限公司)后再注入发行主体。拟注入股权的各公司须进行与之相关的工商登记信息变更;

(三)由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拟注入股权进行评估;

(四)评估机构在完成评估工作的基础上确定各项被评估股权的价值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

(五)完善相关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注入文件、资产评估立项通知书、资产评估结果确认通知书、股权转让交接确认书、变更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证、交投公司办理增加子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被注入交投公司的各公司办理股东变更的工商登记;

(六)注入过程中相关法律文件及股权划转相关文件完善后,发行主体依法取得被划转各子公司的股权,根据各被注入公司净资产金额(股权价值)账务处理,各被注入公司进行实收资本的明细账务处理;

(七)若经营性资产划拨后净资产还存在的缺口,再考虑注入土地使用权。2012年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下发的463号中对土地使用权的资产注入做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土地注入平台公司须经法定的出让或划拨程序,不得将储备土地作为资产注入融资平台公司。以出让方式注入土地的,平台公司必须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出让收入并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以划拨方式注入土地的,必须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并严格用于指定用途;融资平台公司经依法批准利用原有划拨土地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或转让原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应当按照规定补缴土地价款。 4.3利润及应对方法

申报要求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发改财金【2008】7号文中明确规定“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发行企业债券前连续3年盈利”、“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同时国务院2010年19号文及其解读中对于企业利润来源也有详细规定:“经营收入主要来自政府项目回购或政府补贴的,且占企业收入比重超过70%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除必须满足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债券发行条件外,还必须向债券发行核准机构提供本级政府债务余额和综合财力的完整信息„„如果该类投融资平台公司所在地政府负债过高,其发行企业债券的申请将不予以受理。”

问题所在

由于多数地方城建(投)公司主要职责是为地方政府投融资业务及经营管理业务进行服务,且与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存在“两块牌子、一套管理班子”的现实,为了合理合法规避税收等,相关账务一般不经过城建(投)公司。由此,该类城建(投)公司在规范账务前,报表所反映出的收入较低、利润单薄,不能达到发债的要求。 解决方案依据及操作步骤

方案依据:

财预【2010】412号文《四部委关于融资平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对国务院19号文解释并注明:“融资平台公司自身收益除项目本身经营性收益外,还包括已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的土地的出让金收入和车辆通行费等其他经营性收入。”

操作步骤:

(一)地方城建(投)公司在注入资产时,应优先考虑具有稳定经营性收入的资产,包括具有稳定收益的水务公司资产、具有收费权的交投公司资产、具有经营性林权或矿产开采权的公司资产、经营性门面房等;

(二)依据以上文件规定,地方城建(投)公司来自于政府补贴的土地收入可在报表中列为营业收入。

如胶州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经营性土地出让利润07年为17亿、08年为17亿,09年为16.1亿。需市政府出文,同意将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将07~10年每年土地出让金中不少于2亿元的收益以文件形式划拨给城建(投)公司,作为每年的经营收入,以满足发行企业债券对利润情况的要求。 4.4税务调整

问题所在

大多数城建(投)公司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入上缴财政后,在扣除部分费用后,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予以返还。根据最新审批要求,上述土地出让收入应调整为城建(投)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由此在会计科目调整的过程中会牵涉到相关税费问题。

解决方案依据及操作步骤

方案依据:

依据财税【2009】87号文《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可实现包括土地收入等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的免交。

依据国税函【2008】277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可实现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时营业税的免交。

操作步骤:

(一)当地政府在土地出让收益划拨文件中需注明这是专项财政补贴,作为该公司主营业务划入字样。同时需当地政府协调税务部门出具免税文件;

(二)相关地税需要政府协调地税局解决;

(三)相关国税中的营业税可依据以上规定解决。

第二篇:城投债风险

中国的银行2009年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在一年内将新增贷款的数量翻了几乎一倍,而且贷款主要集中在四个月内发放。真不知道,银行怎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尽职调查,不知道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怎么控制风险。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现代史上罕见的信贷扩张已经制造出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信贷风险,并威胁着中国经济及金融体系的稳定。

人们习惯地称中国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为“四万亿”。事实上,中央政府并没有将大量的资源投入下去,多数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是由地方政府执行实施的。不过地方政府没有钱,自1994年财税改革之后,地方财政收入便日渐无法与其支出相匹配,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力来应付突如其来的基建需求。于是,地方政府普遍采取了城市投资公司的运作模式,即以土地注入代替现金作为城投公司的资本金,然后将土地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模式以前就有,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8个月,在政府无条件追求增长和银行将借贷当成政治使命的背景下,城投公司的数量由4000家暴涨到8800家。

准确地统计银行借给城投公司的贷款数量几乎不可能,因为贷款全部以有抵押的一般贷款形式入账。城投贷款到底有多少,经济学家不清楚,银行高管不清楚,政府监管部门也不清楚。市场一般认为,城投公司的总借贷数约在6-8万亿元之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认为这一数字高达24.2万亿元(包括已贷出的11.4万亿元及续贷的12.8万亿元);我们估计接近8万亿元,其中80%用于基建投资,70%以上的款项最终用在地(市)县(区)级基建项目,而地县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及偿债信用在各级政府中最差。如果银行履行续贷承诺,城投公司借贷到今年底可能接近10.5-11万亿元。

目前多数分析师均认可城投公司(或称地方融资平台)会陷入债务困境,不过不少人认为这是4-5年后的危机,或许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它们的偿债能力会有所改善。笔者认为,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后12个月,城投危机便可能浮现出来。

城投公司的阿喀琉斯之踵,是抵押土地的价值评估。中国的房价根本不需要跌许多,只要人们对于土地价值只升不跌的信念出现动摇,买地的资金就会大幅下降,更重要的是,银行对土地估值的一系列假设就会改变。只要有一两家城投公司陷入财困,笔者相信,银行便会悄悄地收紧信贷尺度,回收已贷出的款项。

基建项目其实根本应该发债融资,因为它们的回本周期是30-50年,在建设中的几年根本不会有收益来支付利息。一个好的项目或许在20年后可以收支平衡,但是相当一部分根本无法赚钱,要靠政府财政补贴生存。据笔者观察,在省级以下的城投公司中,相当一部分贷款已经被主管部门提出,挪用到其他领域,账目混乱,回款的可能性不大。

笔者看来,中国的城投公司与危机前投资银行的特殊投资公司(SPIV,special purpose investment vehicle)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次金融危机前,投资银行的账目十分规矩、干净,不过它们将众多的衍生产品装入账面外的SPIV。次贷危机爆发后,SPIV出事,所有投资银行的资本金均遭受重创,将全世界拖入一场特大的金融海啸。

城投公司与闯祸的SPIV相似之处不少:超高杠杆、预算外运作、账目及资金缺少透明度、土地为中心的估值体系、长债短借、资产变现能力差。

城投贷款什么时候出事?时机暂难判定,不过笔者倾向于房地产市场调整后12-18个月。这与次贷危机爆发及雷曼倒闭的时机暗合,不过主要是因为城投贷款多12个月续期。

8万亿元城投贷款,相当于人民币贷款总规模的19%,中国2009年GDP的24%,整个中国银行资本金的180%。规模远大过上世纪90年代以广国投为代表的国际信托公司投资危机,最终的坏账也可能超出本世纪初的那次银行坏账剥离。

对于城投债务可能出事,北京已有心理准备,不过基本判断认为这是若干年后的事情。决策层中,还没有听到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整会触发城投危机的声音。中国有房地产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地方融资平台政策,但是好像没有人将这些串连在一起,提出通胀一旦失控,加息必然提速,房地产进入调整,银行修改土地评估标准,城投公司陷入债务危机这一路线图。如果说政府高度关注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不会让危机爆发出来,银监会严控现有基建项目的续贷、强令地方政府不得担保城投债务,就变得令人费解了。事实上中国的许多政策发自不同的政府部门,本身就相互矛盾。去年发改委当道,保八成了压倒一切的任务,各式城投和天量信贷应运而生。今年银监会权利加大,不准地方政府担保从控制风险角度完全合理,不过似乎在将城投债务问题进一步推向悬崖边。国务院限制央企炒买土地,从宏观全局来看是对的,但是对今后土地价值的评估却十分不利。

一旦城投债务变成危机,一旦市场出现恐慌,中央政府必然全力介入,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笔者认定届时会出现V型反弹,其原因有三:一是政府直接、间接地拥有中国绝大多数的银行,所以银行出现全面催账时,政府有叫停的能力;二是中央政府负债水平不高,一旦出事,北京可以再出4万亿救经济,同时将城投问题账迅速剥离出银行账面。

其实,将城投债务放在世界的标竿下看,不会有不同的观感。中国做了其它政府也在做的事情——借债救经济。只不过,中国的增杠杆主要发生在地方政府身上,长债短借显得比较突出,风险聚集在银行领域。但是中国的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远低过世界平均水平,即使加上地方债务或然风险,债务/GDP比率估计在55%左右,仍然处在公认的60%的警戒线之下,比起美欧日英动辄100%的比率,并不算高。而且消费者的债务杠杆颇低。中国的地方财务危机的风险,在于形势误判及政策上的不协调。当年雷曼倒闭,也是同一个原因。

在危机爆发之前,估计政府也会不断推出措施来稳定地方融资平台问题,不过在真正出事之前,估计解救措施多是三心二意、似是而非的。解城投债务之危,不能靠“中央出一块、地方出一块、银行出一块”,然后陷入各家出多少的扯皮。笔者认为城投危机,不是五年后才会出现的危机。

第三篇:城投债文件目录

债券募集说明书文件目录

目录

释义 ........... 5

第一条 本期债券发行依据 ............. 7

第二条 本期债券发行的有关机构 ....... 8

第三条 发行概要 ............. 14

第四条 承销方式 ............. 17

第五条 认购与托管 ........... 18

第六条 债券发行网点 ......... 19

第七条 认购人承诺 ........... 20

第八条 债券本息兑付办法 ............ 22

第九条 发行人基本情况 .............. 23

一、 发行人概况

二、 发行人历史沿革

三、 发行人股东情况

四、 发行人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

五、 发行人与子公司的投资关系

六、 发行人主要子公司情况

七、 发行人董事、监事及高管人员情况

第十条 发行人业务情况 .............. 33

一、 发行人所在行业现状及前景

二、发行人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三、发行人主营业务模式、状况及发展规划

第十一条 发行人财务情况 ............ 42

第十二条 已发行尚未兑付的债券 ...... 49

第十三条 募集资金用途 .............. 50

第十四条 偿债保证措施 .............. 58

一、本期债券偿债计划

二、本期债券偿债保障措施

三、本期债券发债保证制度

第十五条 风险与对策 ......... 65

第十六条 信用评级 ........... 69

第十七条 法律意见 ........... 72

第十八条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 73

第十九条 备查文件 ........... 74

第四篇:城投债读书笔记

1、城投债券的发行有比较严格的条件,除了要满足《证券法》、《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发债条件外,城投债券募集资金必须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经过合规审查的政府投资项目。从已发行的城投债券用途看,主要用于城市给排水管网设施、道路、桥梁、燃气、热力、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江河湖泊治理、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文化和体育设施、地震灾后重建等领域。作为城投债券发行监管部门,国家发改委对城投债券发行人的审核一直是比较严格的。首先,地方投融资平台公司申请发行债券,必须符合一些基本的条件:企业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三年平均净利润能够覆盖债券一年利息;企业发行的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0%;募集资金投向必须符合产业政策,所投项目必须经过合规性审查。从去年

由于目前城投债券的发行需要符合企业债券发行的条件,且城投债券投资者不能享受国外市政债券投资者能够享有的利息所得税免税待遇,这使得我国城投债券的发行利率相对偏高。城投债券的发行期限和利率,与城投公司主要从事回收期长、收益率低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所需要的长期、低成本融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应该在制度上作进一步完善,使得城投公司能够发行真正意义上的长期市政债券。

2、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借企业的壳,实现其筹集市政建设资金的目的

3储备土地一级开发。对政府储备土地进行一级整理开发,使之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邮、通燃气、通热力以及场地平整,具备开发建设条件;建设重大项目。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对有关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融资建设,解决政府投融资问题;实施房地产开发。将房地产开发作为重要融资手段,参与政府出让土地招拍挂,实施房地产开发;参与政策性项目经营。充分利用公司政府主导、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代管的优势,积极参与政策性、公益性及行业垄断性的经营活动,拓宽公司经营范围,广开投融资渠道;参与其他营利性活动。采取BT、BOT 等模式积极参与具有营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不断提高公司知名度和信誉度,促进公司做大做强。

第五篇:城投债演讲ppt

城投债定义:是根据发行主体来界定的,涵盖了大部分企业债和少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是相对于产业债而言的,主要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的投资目的发行的。城投债,又称“准市政债”,是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发行主体,公开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其主业多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或公益性项目。从承销商到投资者,参与债券发行环节的人,都将其视为是当地政府发债。

城投债发展背景:1992年起源于上海,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为支持上海浦东新区建设而批准发行的债券,共计5亿元。自上海浦东建设债券发行,城投债一路走来已有20余年。这20多年来,城投债规模从小到大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历程,已在中国债券市场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一环。但与此同时,随着城投债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其潜在风险也在不断积累,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城投债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对其发展方向献言建策。

发展过程:

(一)起步阶段(1999-2004年)

这一阶段,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仍属于起步阶段,债券品种有限,且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仍限定于中央、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级企业,因而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一直很小,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统计,1999-2004年城投类企业债券仅发行8支,合计156亿元。

(二)逐步发展阶段(2005-2008年)

2005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地方企业债券发行,作为地方政府全资控股国有企业的政府投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短期融资券发行的重启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提供了新的债券品种。受益于债券市场的扩容,城投债券逐步开始快速发展。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统计,2005-2008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分别发行债券17支、29支、54支和49支,发行规模分别为242亿元、351.50亿元、664.50亿元和740亿元。

(三)爆发增长阶段(2009年)

2008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企业债审批环节由先前先核定规模再核准发行的两重审批简化为核准发行一个环节,并取消总额限制,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的空间在政策上得到很大拓展。

同时,在2008年末国务院推出“稳增长”4万亿投资计划后,为了提供相关配套资金,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等融资工具”;加之发改委明确表态,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城投债券发行呈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统计,2009年政府融资平台总计发行162支债券(其中企业债达117支),为2008年的3.31倍,发行债券规模总计2,821亿元(其中企业债券达1,734亿元),为2008年的3.81倍。

(四)整理和回落期(2010-2011年)

经历了2009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快速积聚也受到监管层高度重视。自2010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19号文)后,国务院及相关监管部门相继发布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规范性文件,发改委对融资平台发债开始实行名单制管理;加之云南公路“只付息不还本”函件、云投重组和上海申虹偿债危机等信用事件的相继发生极大地挫伤了市场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风险偏好。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统计,2010-2011年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债券支数和规模增速均显著放缓,分别为162支、193支和2,765亿元和3,264.10亿元。

(五)规范中发展期(2012年至今)

2012年3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原则上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渠道被显著收紧。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很大,且正值地方政府债务到期高峰,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非常大;在相关部门对融资平台发债的监管有所放松背景下,发行城投类债券成为地方政府极为重要的融资渠道。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统计,2012年政府融资平台总计发行662支债券,总计8,246.10亿元,分别为2011年的2.74倍和2.53倍,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

2013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对城投债券按照三类实行分类管理,有保有控;而“债市风暴”又使得国家发改委自5月起对企业债券展开了大规模的自查工作,新债发行基本暂停。受此较大影响,虽地方政府融资需求仍很旺盛,但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统计,2013年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债券652支,总计8,286.26亿元,较2012年几乎没有增长。

2013年底以来,在中央提出的“开正门、堵邪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思想指导下,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阳光化”成为监管层的核心思路。因此,政府融资平台发行债券融资得到了明确的政策支持。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允许融资平台通过发行企业债置换“高利短期债务”,而后,融资平台发债的政府行政级别限制放开,国家发改委再次发文支持扩大企业债券资金用于棚户区改造。

在政策的支持下,2014年1季度,根据中债资信的数据统计,政府融资平台已发行债券289支,总计3,277.70亿元。照此估计,2014年城投债券发行规模将再创新高。

综上观点,并结合我国城投债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认为,城投债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产物,既与我国的具体制度息息相关,也与世界的经济形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具体来讲,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修改前的《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在一般情况下很难以地方的名义发行地方债券,只能借企业名义举债;另一方面,分税制的改革、城镇化的推进、保持经济增长的压力分别从财政资金供给减少、建设资金需求增大角度,促使地方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进行融资。而且,我国的政府行政干预能力保证了城投债的高信用评级,也推动了市场对城投债的认可

发行额度:

自1992年城投债出现以来,其发展并不总呈高速度、大规模的态势。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城投债的发行量并不大,从1997年到2009年城投类公司共发行287支债,融资金融总计为3444.4亿元(数据来源于万得资讯,由于该数据库提供的最早数据为1997年,且1993~1994年发行债券规模很小,影响不大)。而从2009年开始,城投债开始了快速发展,尤其从2012年以后发行规模更是一路飙升。根据万得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3月底,全国共发行城投债5423支,融资额63597.33亿元。这就表明1997~2009年间共发行287支债券,而2009年至2015年3月才6年多的时间就发行了5136支债券,融资额高达6万亿余元。

对经济的影响 1.干扰金融市场

2.一些城投债“过度包装”,加剧了风险。

3.地方政府在获得大量贷款的同时,负债问题也开始加速显性化。

4.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金融资源的流向不够合理,出现畸形配置,大量信贷涌入基建项目和一些过剩行业。地方政府从事的融资项目多为基建设施,其盈利往往取决于未来地价的攀升情况。这种以未来土地资源收益做溢价的借债融资方式,往往蕴含巨大风险

三、城投债发展中的问题

(一)资产整合操作不规范

由于城投债的发行只需接受《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城投公司的资产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债券发行规模,地方政府为募集所需资金向城投公司注入资产迅速提高资产规模,但存在注入土地等无形资产时估值过高、资产划拨不规范等问题。并且,由于之前对城投债存续期内的监管基本属于空白,只有部分评级机构定期发布的跟踪报告,监管的缺位导致债券存续期内资产转移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二)城投债信用风险凸出 据国家审计署统计,截至 2010 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 10.72万亿元,在已支出的约 9.61 万亿元债务资金中,用于市政建设、交通运输、土地收储整理、科教文卫及保障性住房、农林水利建设等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的支出占 86 .54%。由于城投债募集投向多为地方基础设施或是公益性项目,许多项目的盈利更多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风险将更多地取决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水平。其次,城投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和盈利指标都偏弱,城投公司的自身盈利性不强,导致城投公司的资金流转出现借新还旧的情形,在信用环境趋紧的情形下,加大了偿债压力。

城投公司的偿债能力取决于投资项目的运营效益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和补贴等,城投债的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的支持意愿和力度,以及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目前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的同时,削弱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城投公司的偿债能力,一旦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出现波动将会对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县区级城投公司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比重不断增加,县区级政府由于财政失衡情况严重,融资动机更为强烈,其发行的城投债积累了更大的信用风险,尤其是近期存在对部分城投债信用评级下调的预期。

(三)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增长过快

由于城投债的准市政债的性质,使得其构成地方隐性债务的一部分。我国已发行的城投债普遍存在本期债券发行规模超过地方政府财政总收入 10%以上的情形,城投债的发行规模过大不仅加大了债券的信用风险,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尽管在监管层提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清理整顿,对城投债的发行提出新的规定,出现了城投债一度暂停发行,根据 Wind 数据统计,2010 年城投类企业债规模为 1625.33 亿元,城投债的发行规模仍存在增长过快的问题。 四,解决方式

城投债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拓宽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措了大量资金,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尽管城投债与城投贷款相比,规模要小得多,但一旦有信用质量下降的风险显现出来,其负面效应和波及范围会非常大,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完善城投债信息披露制度

充分、及时的信息披露能有效发挥了外部力量对发行主体的监督和约束,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同时对规范城投公司的行为起到重要作用。除了披露城投公司的基本经营信息以及基本财务信息外,尤其应对城投公司的盈利模式、资产注入情况、担保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等进行详细披露。同时,还应当督促发行主体的后续信息披露,尤其是对资产转移、重大资产重组等资产整合行为进行充分披露,加强对企业债存续期内的监管,并加大对信息披露不充分行为的惩罚。

(二)控制城投债的发行规模

在建设资金存在巨大缺口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仍有很强的动机利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募集资金,而在银行贷款受限的情况下,融资平台会转向城投债融资。尽管管理层对城投债的发行提出诸多限制性的规定,但城投债仍存在规模扩张过快的问题。因此,应根据各地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结合各地政府的综合负债率、债务结构以及城投公司到期偿还债务的情况,控制各地城投公司的发债规模,降低城投债的信用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

(三)完善城投债的增信方式

由于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有限,为提高城投债的信用等级和市场认可度,大多数城投公司采取一系列增信措施。目前发行中出现了注入资产操作不规范、过高评估土地等无形资产的价值等问题,影响着增信措施的有效性,加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在增信措施的法规上应做出更深入的规定,例如应规定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的资产注入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注入的资产需经过更严格的资产评估机制等。同时,应借鉴西方国家发行市政债的成熟经验,可以考虑从发展债券保险和成立专业担保公司进行担保等方面丰富增信措施。

案例一

1992年9月,中房南昌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新世纪住宅”投资债券。为此,中房南昌公司与证券公司签订了包销协议,并共同制定了联合发行章程。约定:该企业债券最长期限二年,自1992年11月10日起至1994年11月10日止;证券公司总承销,包销手续费千分之十一,并负责办理兑付;证券公司代发行人中房南昌公司赔偿后,有权向发行人行使追索权等。协议签订后,证券公司代理中房南昌公司发行了债券。债券即将到期时,中房南昌公司无力兑付,遂于1994年9月23日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约定:以证券公司名义拆入资金用于兑付中房南昌公司发行的投资债券,拆入资金的本息及税款均由中房南昌公司负责偿还;拆入资金证券公司不另收费用,待该项目清盘后,所得盈利由中房南昌公司、证券公司按6:4分红。同年11月9日,证券公司与赣昌资金市场签订拆借协议,从该市场借得资金2000万元,到期日为1995年3月10日,利率为月息11.88%„„证券公司将所借200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兑付中房南昌公司到期企业债券。同年12月20日,中房南昌公司与证券公司又签订一份补充协议,约定:由中房南昌公司负责偿还证券公司用于兑付企业债券的款项69749232元本金、利息及税款。上述69749232元本金包含本案证券公司从赣昌资金市场拆借的2000万元。

1997年10月30日,证券公司因中房南昌公司未偿还其从赣昌资金市场所借的2000万元本息,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期间,原审法院根据证券公司申请,查封了中房南昌公司新世纪住宅小区未竣工房产第

17、

18、20栋共128套住宅。

对经济的影响:

1.导致金融市场的秩序混乱 2.加剧了交易风险 3.金融资金不够合理

篇二:债券投资案例(840字)

1994年11月25日,证券公司与计算机公司签订代理包销发行计算机公司企业债券协议,约定由证券公司代理计算机公司发行企业债券500万元,期限一年,年利率12.5%,到期时间为1995年11月27日,到期由计算机公司将本金与利息562.5万元划入证券公司指定的帐户。1994年11月29日,证券公司又与信托公司签订债券包销协议,约定由信托公司包销证券公司代理计算机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200万元,期限一年,年利率12.5%,信托公司应于1994年11月30日将承购该债券的全部价款划入证券公司帐户,证券公司支付信托公司手续费2.6万元;债券发行期满,证券公司于1995年11月30日将应付本息225万元划到信托公司指定帐户。 1995年11月29日,由于计算机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券款,证券公司、计算机公司、信托公司及其他债券分销商就债券兑付事宜召开座谈会,计算机公司商请各分销商垫款兑付,承诺于同年12月兑付并愿承担利息、罚息。信托公司代表要求证券公司给予承诺,证券公司即向信托公司出具承诺书称:“由于企业兑付资金暂未按时到位,不能按时兑付到期债券,给代理商增加了麻烦,请予谅解。经协商,特请各销售商垫款兑付,我们承诺将在95年12月12日前将兑付款划给销售商,垫款利息按月息千分之十五支付。特此承诺。若逾期兑付资金仍未到位,按日千分之五处以罚款。由此产生的法律诉讼费均由我公司承担。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证券公司在该承诺书上签名并加盖公章。证券公司也要求计算机公司给予承诺,计算机公司也向证券公司出具了相同内容的承诺书。1995年12月30日至1996年2月,信托公司依约兑付了全部债券本息225万元。1995年12月13日,证券公司向信托公司支付了债券款150万元,余款75万元及利息未付。经多次追讨未果后,1997年11月24日,信托公司依据证券公司出具的承诺书,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证券公司履行承诺,偿还其代垫付兑付款余款75万元及利息、罚息,并承担诉讼费。 城投债发展中的问题; 1.资产整合操作不规范 2.控制城投债的发行规模 3.完善城投债的增信方式

篇三:债券投资经典案例(668字)

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邹昱并非第一个被带走的涉案者,但他掌管的万家添利B在2013年4月15日的异常大跌,成为债市风暴众所周知的导火索。

这是一个规模比A股更大的市场,截至2013年2月底,中国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为26.6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托管量为25.4万亿元,占比95.3%。

债券市场上,玩家都是机构,没有散户。各类机构,诸如银行、基金、保险、券商、农信社、财务公司等非金融法人机构都在其中。

看上去,债市和散户相隔很远,但实际上利益紧密相连。原因在于,这些机构的资金筹码绝大部分来源于公众,有养老金账户、保险资金账户、企业年金账户、银行的理财产品资金、公募基金募集的资金等等。机构只是作为资金的托管方购买债券获益,而发行债券的既有国家(例如发行国债),有地方政府(例如发行城投债),也有企业(例如发行企业债)。

审计署对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的调查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而事件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2010年财政部国库司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张锐的案件。张锐不仅在国债招投标过程中舞弊,帮助商业银行以较低的利率中标国债,其本人也涉嫌债市二级市场的“老鼠仓”,获利以千万计。 这起牵涉核心部门的案件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不可忽略的一个背景是,因为股市难振,作为直接融资的债券市场是金融改革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债市扩容在即,但扩容之前先要清理干净。而相关部门调查后发现,类似“老鼠仓”的行为广泛存在。更严重的是,债券市场从一级市场的承销发行到二级市场的交易流通,整个环节都存在制度漏洞和利益输送。

于是,一系列的债市窝案,正是从查万家基金的邹昱开始。 解决方式: 就政府而言

1.完善城投债信息披露制度 2.控制城投债的发行规模 3.完善城投债的增信方式 就企业而言 1.有效降低票面利率

2.建立完善的本期债券偿还制度 3.债券担保加强措施

4.未来利率风险可通过调整风险溢价实行

上一篇:成为高考状元的六大招下一篇:财务第二季度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