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的维护

2022-08-02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制度,制度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你接触过什么样的制度?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的维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安全管理制度的维护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鄂尔多斯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设备、新工艺广泛使用,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对于煤炭企业确保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要从基础工作做起,用经济杠杆为手段,以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性为中心,扎实地搞好管理工作,保证矿井机电设备可靠、高效、安全地运行。

一、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存问题

1、管理理念滞后

一些煤矿企业,只注重产量,对井下机电设备重视不足,没有真正把机电设备管理视为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仅把机电设备管理当作一个辅助生产工作,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措施没有落实到位。与此同时,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一些煤矿企业单纯追求眼前产量,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抱着“什么时候坏,就什么时候修”的思想,缺少预防性检修。正是因为企业对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不足,才使机电设备定期维护与检修工作不能落实,直到机电设备出现异常或者故障后,才开始实施维修,导致重大事故发生,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也使设备的运行周期大大降低。对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煤矿事故中,三到四成是因为落后的管理理念造成的。

2、设备存在较多隐患 在目前很多煤矿中,机电设备陈旧落后,通常带病运转,安全配套措施跟不上,与当前国家相关的煤矿安全规定要求有距离。由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差,湿度高,空气灰尘多,如果机电设备在矿井里实施存放、运输过程中,不定期保养维修,采取防锈、防尘、防潮、防疲劳等手段,则会加速设备的腐蚀及损坏;再加上工作人员的认识不足,经常会导致此类事情发生。例如提升系统缺乏托罐及缓冲装置,对电控系统和制动系统的保护手段不完全,井筒装备没有定期防腐,发生锈蚀现象,皮带运输机缺保护,还有煤矿中绞车、防爆高压开关老化等。在这些设备中,存在的隐患较多,再加之对设备的检修不及时,检测技术落后,发现设备隐患的技术能力不足,都会导致设备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3、机电相关人员的素质不高

据煤矿相关数据表明,机电设备事故的责任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一半以上。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文化的业务素质不高,操作过程中不能满足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掌握技术不够熟练,加上岗位变化频繁,也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在通常情况下,煤矿的工作环境差,不安全因素多,因此被人们视为又脏又累而且有一定危险的工作,这就导致了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工作。

4、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到位

因为种种原因,一些煤矿企业的生产设备自上世纪末至今都无大的投入,大量的超过服务年限的机电设备继续在使用,很多设备的工作性能已经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标准要求,但仍然没有被更新替换。正是由于井下机电设备的老化,新的机电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了常常发生煤矿的机电事故。尤其在对煤矿进行深度开采时,超期服役的设备更显的力不从心,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二、提高管理与维护水平的措施

1、加强前期的规范化管理

首先,要严格把好设备选型关。设备的选型,要适应煤矿的具体情况。设备选购性能先进可靠,质量好的设备用于煤矿设备的更新换代。管理工作要责任到人,机电设备从验收、存档、资料的保存、安装、应用、维修等全过程管理,都要资料齐全,认真管理。其次,把好安装质量关。对新机电设备验收与安装使用,一定要根据编制的质量标准来进行实施。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不予接收,存在质量缺陷、设备不完好的,不进行安装。当安装工作完成后,应当由维护技术人员、安全监督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等,共同参加验收,在试运转正常后,才能办理移交手续,投入正常使用。

2、坚持管理制度化

加速实施煤矿机电设备现代化管理的进程,要解决过去一些设备管理中的不足,改进并完善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所有人员都要有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最大程度地消除工作中的缺陷。根据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规定,结合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拟订井下电气设备防爆标准,落实设备巡回检修制度,机电工和操作工等要实行岗位制,督促贯彻规章制度的执行,实现对设备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要抓好对一些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的重要设备的更新工作,提高其技术先进性,加强设备运行可靠性,对落后的、功能差的设备,要坚决淘汰。还要严格落实矿井的停产检修制度,按照计划定期对设备质量、施工组织、安全措施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性。

3、加强检修管理

在机电设备检修方面,煤矿企业要依据相关规定,实施定期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主提升、主排水、主通风、压风设备、防雷接地装置及供电系统保护等。专门升降人员和混合提升系统,要实施年检制度,其余的提升系统每3年最少要进行一次性能检验;主要通风机在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一次性能检测及试运行工作;常用的主要通风机及主排水设备,实行按月检测;在每年雨季前,要对水泵、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及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同时要做联合排水试验,真正重视预防工作,注重安全,实现全面治理。此外,还要构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依靠计算机实施辅助维修管理工作,对一些运行数据实施收集与处理,同时对维修情况做出分析判断,实现数据的传递及时与可靠性决策,并向网络化及可视化维修管理方向发展。

4、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众多因素中,发挥好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管理好、使用好、维修好机电设备,必须要有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先进设备的优势。要保证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对于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人员,要进行物质方面或者精神方面的褒奖,实行首席技师制度,提高其待遇水平,提高同时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一支技术好的设备维修检测队伍,从而使机电维护与管理人员懂的操作规程,熟悉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原理,准确快速地判断和处理故障。

5、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规划,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监控等设备的可靠运行,对落后的设备进行必要的更新换代。对保护设施不全的设备,例如JKA型矿井提升机及TKD型电控、非阻燃皮带、油侵变压器等,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实施严格的保护,对于不符要求的坚决予以更换。要用先进和节能型的现代化机电设备,取代原来的落后设备。要组织技术人员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对设备实施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及效率。要采用现代化的先进工艺流程,科学控制作业点、面的个数,控制事故发生源的数量,实现矿井生产的高效与安全。优先采用大功率采煤机、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绞车变频调速装置、综掘机及轨道运输监测监控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机电管理与维护工作,一定要从保障安全、服务生产及技术创新的角度入手,结合煤矿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定期的检修工作,强化井下电气设备及流动设备的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机电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上,引导生产力发展,实施机电设备投入与先进技术引进相结合,落实管理与维护措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研究

【摘要】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煤矿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煤矿生产的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煤矿生产设备中,机电设备所占比例超过55%,机电设备在生产中所需耗能也是煤矿生产的主要耗能环节。过去粗放式的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方式已经与现代煤矿生产方式不相适应了,煤矿机电设备需要在管理上加强制度化建设,并逐步提高机电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对现有机电设备进行技术上的升级改造,完善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系统,为煤矿的现代化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U85

我国近年来煤矿生产行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煤矿中机电设备的高效平稳运行对整个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益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就成了关键内容。现代煤矿的安全管理与维护要做到全面管理,落实到基层工作环节,以安全、高效为目标做好管理工作。同时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还要符合节能环保的理念,借助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提供技术手段支持,提高管理效能。

一、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对策

(一)划分权责,落实岗位责任

煤矿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相关的维修人员都是专业的岗位人员,只有这些岗位人员认真负责才能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从实践来看,煤矿机电设备在相同的环境中同种类型的设备在不同的岗位人员操作中还存在着运行效率上的不同。有些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机电设备也能够精心维护使用,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与异常并及时报修排除,这对设备的高效运行是一种最为重要的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在煤矿生产的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中明确的划分权责,对所有的操作人员包括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岗位责任制的划分,将落实岗位责任的情况与其薪酬相挂钩,对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进行量化考核,并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更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任务。落实岗位责任出现差错或者落实不到位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和追究责任,引起相关责任人与其他人员的警戒。

(二)引进应用新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要与现代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必须不断的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在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中应用综合机械化的采煤设备,配合以科学高效的技术工艺进行点线面的全面控制作业,能够更有力的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从国内外先进的煤矿生产来看,大功率的采煤机、综掘机、绞车变频调速装置、斜巷行人行车综合监控保护装置、胶带运输监测监控系统、变电所监测监控系统等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是煤矿生产的必然趋势。对此类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首先是做好保养工作,其次是按照设备出厂的安全使用标准与维修标准进行管理维护。在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更新设备时要注意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生产要求,禁止伪劣产品进场,避免发生煤矿生产的事故。

(三)进行质量监督和维护的制度建设

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要从设计阶段开始,在设计上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设计,符合生产实际需求,做到全面系统,强化设计阶段的安全管理目的在于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其次,在设备的采办阶段更要严把质量关,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辨别,采办进场的设备要经过全面的质量检验,进行必要的拆机和性能测试,通过验收后方可正式投产使用。接收后的设备安装投产过程中也要伴随着检验,对于关键部位和环节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测试,对于无法正常使用的一定要拒绝投产使用。

正常使用中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修,机电设备的检修要在事前进行计划,对于每一具体环节和关键部位都要进行细致的规定,必要时还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把关,安排专门的领导干部进行责任划分,进行跟班管理,对于检修不合格的坚决拒绝签收,在检修上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对于检修人员,要强化其责任意识,确定每一名检修人员具体的岗位职责,要求其对检修质量负责,保障设备的安全,保障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

(四)确定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标准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中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标准,包括技术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护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其他定额标准等,都要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尤其是技术人员的管理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具有决定作用,因此要制定细化的操作标准和明确责任范围,要不断的鼓励技术人员积极的发挥作用,做好技术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的管理质量与水平,在工作中按照标准进行层报,按照责任划分进行检修管理。

(五)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

随着先进的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越加突出,安全管理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素质所决定的,队伍中人员的素质也是设备性能发挥的一项关键因素。从这一点认识来看,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至关重要,具体的对策包括煤矿企业的领导层要提高创新理念的作用,整体把握全局,确立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整体体系,如图一所示。管理要与市场经济的体制相结合来强化管理方式,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有针对性的解决,以生产的高效性为目标进行管理。

图一: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体系示意图

二、结语

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是关乎生产安全、关乎企业生产效益的大事,要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落实安全管理与维护就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提高与重视,包括技术工艺的引进与创新应用,包括操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和责任制确定以及对设备本身的管理加强等。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是确保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保障,是煤矿生产安全稳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姜少云.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2年01期

[2]吴建华,顾维娣.对加强煤矿机电运输管理的一点认识[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3期

第三篇: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维持设备精度或功能而进行的设备活动。由于其维护过程是在设备运转过程中进行的,在接近设备和设备范围内进行维护时,具有高度危险性。为此,针对维护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在设备维护中,涉及到设备检修活动,其安全规定按《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中相关条款执行。

1 本文特定称谓的定义:

1.1 机械设备组成:由动力设备将各种形式的动力能变为机械能输入,经传动机构转换为适宜的力或速度后,传递给执行机构,通过执行机构与物料的直接作用,完成作业或服务任务,而组成机械的各部份,借助支承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

1.2 动力设备:提供机械工作的动力源。主要有电机、泵、油马达、压空气源等。

执行机构:通过某种器具与物料的相对运动或直接作用来改变物料的形状、尺寸、状态、位置的机构。

1.3 电工安全用具:电工在进行设备点检、检查、维护、检修作业中,所使用的,对电能的传递、转换具有安全保护作用的专用器具。主要构成有:起绝缘作用的绝缘安全用具如绝缘杆、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绝缘站台等;起验电或测量作用的携带式电压和电流指示器;防止坠落的登高作业用具,如梯子、高凳、安全腰带等;保证检修安全的临时接地线、遮栏、标示牌;起防护作用的护目镜、手套等。其中,绝缘安全用具又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

1.4 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基本安全用具——指其绝缘强度能长时间承受电气设备工作电压。如绝缘杆、绝缘夹钳、高压验电器等;辅助安全用具——指其绝缘强度不能承受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只能加强基本安全用具 的保安作用,或用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及电灼伤。

1.5 操作区:执行机构及其周围区域供操作者进行作业的主要区域。

1.6 传动机构:是用来将动力设备与工作机构联系起来,传递运动和力(力矩),或改变运动形式的机构。

1.7 控制操纵系统:是用来操纵机械的启动、制动、换向、调速等运动,控制机械的压力、温度、速度等工作状态的机构系统。

1.8 危险区域:把使人面临损伤或危害健康风险的机器内部或周围的某一区域称为危险区域。主要有运动部件本身和附件的外形轮廓随其运动轨迹运动而形成的空间范围;工件及其工具的输送设备、变形设备所形成的流水线范围;能量设备(部件)中能量的分布、储存处及能量作用范围(如电器控制柜、高压容器、行车上及下方等)等。

1.9 电气设备归类:电气设备是为机械机构提供动力,控制、操作的设备。在上述设备组成中,电气控制系统、操作系统包括在“控制操纵系统”中,电气传动系统包括在“传动机构”中。

1.10 维修:指对设备技术状态劣化后,使设备的功能、精度难以满足产品的质量、产量要求,或者发生故障后,为恢复设备性能、精度,采取更换、修复磨损、失效的零(部)件,并对局部或整体设备进行检查、调整的技术活动。是对设备隐患、故障进行修复,是一种恢复设备性能、精度的工作。 1.11 维护:指为保持设备的正常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所必须进行的日常工作。主要有:检查、润滑、清洁、调整、检测、紧固、补充、安全件及易损件的更换、保养类作业等到工作。是一种保持设备性能、精度的工作。

1.12 交叉作业:在对同一作业面或作业区、作业对象进行作业时,存在着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工序上有二个或以上的重叠。 2 总则:

2.1 设备维护首先必须遵守厂下发的有关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各种制度和规定。

2.2 设备维护包括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设备点检、保养、维护、清洁、隐患或故障的处理等。

2.3 设备维护过程中,因工作需要而进入设备范围内时,如进行点检、检查类作业时,应避开设备中运动部件和附件,避开运动部件本身和附件的外形轮廓随其运动轨迹运动而形成的空间范围。

2.4 设备维护过程中,因工作需要而进入设备范围内时,如进行维修类工作时,必须按操作牌制度执行。

2.5 需要进入设备的危险区域时,应停机。并严格执行操作牌制度。

2.6 处理要影响生产线上设备的运行或使用;或处理与设备操作者在操作室内所能接收、了解的信息相关的设备时,而又不在前述几条范围内时,应进行书面告知操作者后才能进行,并在结束时明确告知操作者。

2.7 因设备维护、修理等需要,需对机组设备中某一部位进行局部动车,则必须取该机组专业点检员的同意,且同意顺序为:提出动车专业的专业点检员同意后,由该点检员向其它专业的专业点检员提出申请,再获同意后才能进行。同时,动车前必须作好监护措施(包括监护人员、监护方法、联系方法、具体办法等)。在局部动车时,严禁进行自动化操作,应采用操作室(台)或现场人工手动方式进行。

2.8 当操作位置与执行机构间构成远程操作或控制方式(即操作者的位置与执行机构间距离相隔一个部位及以上的)时,在开、闭其动力阀门、或操作操作台、阀台时,必须专人确认相关设备的完整性,并在相关人员撤离其危险区域,同时采取监护措施后才能进行。专人确认原则按上条执行。

2.9 在设备维护中的检修活动,应遵守《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制度》中相关安全规定。 2.10 在进行工作量较大,危险性高的维修项目(如上述2.3 至2.7各条和与之类似情况)开始前,应组织施工班组各成员召开专项安全会议。在会中,应着重说明维修中的危险情况和防范要求,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其中对互保对子的任务和要求应作出特别说明,结合设备结构特点对特定的工序和技能要求、起重要求、专用工具要求、质量要求等作出说明。会议内容以书面形式留存备档。 2.11 保产维护队伍必须对自己单位内容的所有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并具有相应专业的技能证书(资格书),组织维护人员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培训合格者才能进入设备维护岗位。

3 上岗及交接班时维护安全规定

3.1 在未停机时,进行上岗点检、检查作业时,不得进入设备的危险区域。 3.2 交接班时,进行设备作业前,必须先收取操作牌,按《操作牌制度》执行。 3.3 在该时段内,如需进行局部动车,则按总则相关条文执行。

3.4 进入轧制线上的封闭设备内时,应切断进入该封闭设备的其它部件的动力源。如进入穿孔止推座内时,应停掉止推小车电源;进入连轧机主机桶形机架内时,应停掉限动齿条电源等。对因某种原因不能停止动力源时,必须按《机械安全锁止装置使用规定》中相关要求,安装机械锁止装置后,才能进入。

3.5 在维护中处理各机组或具有相对独立,且有特定功能的重要部位的传动机构(动力设备如电机等→联轴器→减速机→传动轴→被传动部件。如穿孔轧辊主传动、连轧机连轧辊主传动、限动小车主传动、排管锯锯头箱、矫直机矫直辊主传动、环炉进出料小车主传动等)时,由于其动力设备功率相对较大(一般超过75Kw),一般机械锁止机构不能保证安全性,故在处理该机构时,必须切断动力源后才能进行相应作业。 3.6 在电气维护中,对高压电气设备应使用基本安全用具如绝缘杆、绝缘夹钳、高压验电器等。辅助安全用具不允许用来直接操作高压电气设备。 4 生产过程中设备维护安全规定

4.1 生产过程是指除交接班时段外,各机组操作牌在生产工人手中时的时段。该时段不能以某一机组或部位是否运转来判断。

4.2 本节是指生产过程中,在生产线上,及其邻近周边范围内,进行设备维护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

4.3 进行设备点检、检查、维护时,在未收操作牌的情况下,不得进入设备危险区域。 4.4 在进行设备点检、检查时,必须严格执行互保对子的规定。在点检、检查中,互保对子中的一人应主要负责对环境、设备运转情况、生产情况的观察和对互保方的监护。互保双方不得同时专注于设备的点检或检查工作。 4.5 专业点检员到现场时,应自动与自身工作范围最近的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组成互保对子。在独自作业时,严禁进入设备危险区域。

4.6 在点检、检查、维护时,对非本专业的设备,不得进行点检、检查、维护。对非本专业的场所,不得长时间滞留。

4.7 在进入安全设施(安全栏杆、安全网、安全罩、安全隔离板等)保护范围内进行设备点检、检查、维护时,必须先确认其周围和保护范围内的环境、危险范围、安全撤离通道和方式等,并对其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存在明显危险或自己无安全把握时,不得进入。

4.8 在进行设备维护时,应首先确认维护范围内是否存在危险,确定好安全动作范围和安全应急撤离通道。 4.9 对某些不需中断生产过程的在线设备部位进行维护时,应先通知本机组生产操作工人。在维护结束后,同样应通知生产操作工人。 4.10 在进行设备隐患或故障查找、诊断、监护时,应避开运动部件本身和附件的外形轮廓,随其运动轨迹运动而形成的空间范围,以及避开工件和其工具输送与变形流水线范围。事先确定好安全应急撤离路线,以及确认人员停留、站位位置的安全性,并不得长时间停留。 4.11 进入沟、坑、遂道以及相封闭的空间作业时,应在入口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进入前确认其通风状况,并带好照明设备,确定好联络方式,进入时应两人以上,并事前通知所在班组长或其他不参与作业的人员。在其中作业时间半小时及以上的,应在入口留专人看护。 4.12 进入有毒、易爆等场所/设备范围时,应遵守其相关专项规定。 5 生产线以外场所设备维护安全规定

5.1 本节是指在生产线及其邻近范围以外的区域,进行设备维护作业(包括进行辅助设备维护、备件装配场地等)时的安全规定。

5.2 对辅助设备进行维护时,应事前告知相应的生产操作人员。结束时,也应告知相应生产操作人员。

5.3 在对辅机进行维护时,常常是在线设备处于正常运行时,故在开始维护前,在不影响在线设备运转前提下,应先切断与在线设备相连的各阀门、开关等。如要影响在线设备运转,则必须收取操作牌后才能进行。

5.4 由于辅助设备常处于偏僻地方,在进行维护前,必须在维护班组内通报维修时间和人员,并取得专业点检员的同意或授权。在维护前,应规定好联络方式。 5.5 由于辅助设备安装地方一般较狭小,多油(脂),易燃物多,故在维护时,特别是动火前(氧割、加热等),必须提前办好相关手续,先准备好灭火器,作好防火准备后才能作业。 5.6 受辅助设备安装条件的限制,在对其维护、点检、检查前和过程中,必须准备好照明器材,并根据其环境状况,作好防爆、防尘、防毒、防水、防触电等专项工作。

5.7 在备件组装场地或工作间(包括某一房间中的工作区、休息室中的工作区)作业时的安全规定简称为场所安全规定。以上内容的作业称为场所作业。

5.8 在场所作业时,应按定置管理的要求,对场所内的各种物品摆放进行确认,应使物品不因自身原因或一般较小的意外外力作用产生倾倒、移动、摆动、旋转等动作。

5.9 在场所作业时,应满足人员动作范围、安全撤离通道、工具和工件运动范围所需空间。 5.10 在室外(指厂房内的各建筑物外)场所作业时,应避让行车和所吊重物。 5.11 在场所作业时,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安全停留空间和撤离通道。

5.12 在场所中进行拆卸或装配作业中,如有压力拆卸或装配工序,且在进行该工序时,压力设备(如机械式或液压式千斤项等)周边及被压工件可能飞出方向和范围内,人员应撤离。 6 电气专项维护安全规定

6.1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从整体环境来讲,电气维护是处于一种不停电或部分停电状态。因此,在作业时,应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 6.2 进行维护前,必须检查安全用具的完好性。

6.3 在维修前,应根据维修内容和对象,以及电压等级,正确选取安全用具。 6.4 在维修中,对维修部位所在的某一装置(设备)、回路(线路)应当先停电。并在开始作业前,不论其经常接入的电压表或其他信号是否指示无电,均必须进行验电。只有经合格的验电器验明无电后,才能作为无电的依据。反之,接在线路中的电压表无指示或信号指示断开状态,或用电设备合闸后不运转,都不能作为无电的依据。

6.5 验电前,应据停电线路或设备的电压等级选用相应的、试验合格的验电器,并在有电部位试验其是否完好。验电时,应将验电器逐渐接近带电体,直至指示为止。对多端带电体,应逐相、逐端,由近及远地验电。对多层带电体,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验电中应注意保持各部分安全距离,防止短路。

6.6 验电后,作业前,为防止给维修部位意外送电或可能的感应电,应在被维修部分的外端(开关的停电侧或停电的导线上)装设临时接地线。并按〈停送电制度〉在维修的相应部位挂警示牌。

6.7 在带电设备附近或外壳上进行作业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且带电部分只能位于工作人员一侧。其维修工具必须以事前检查和试验,其作业人员必须是熟练掌握不停电检修技术的人员。

6.8 在维护中,必须执行监护制度,其监护人以安全互保对子为基础。在不停电维护中,监护人不得参加维修作业。在部分停电维护时,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工作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地点,不会因过失酿成事故的情况下,监护人才可以参加维护工作。

6.9 因某种原因对维护部位间断工作时,必须留专人在维修部位守护。守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6.10 在主电室、电磁站等建筑物内进行维护作业时,应事前确认灭火器材的有效性和专业性。维护完成后,应恢复因维护移动、拆除的防火设施、器材。 7 专业点检员在维护中的安全工作

7.1 专业点检员在维护工作中,以自己所管区域为工作范围,在安全管理方面,着为维护项目安全负责人。并承担相应安全管理责任。

7.2 在维护中,如遇本文中2.42.52.62.72.83.33.43.54.74.114.12 条所述情况或相类似情况时,专业点检员必须在场,并负项目安全负责人的职责。

7.3 在下达各类维修指令时,对存在的明显危险或可能的隐性危险,应在指令中同时提出安全防范要求和措施。

7.4 在工作量较大,危险性高的维修项目开始前,专业点检员应组织施工班组召开专项安全会议。在会中,应着重说明维修中的危险情况和防范要求,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对特定的工序和技能要求、专用工具要求、质量要求、设备结构特点等作出说明。会议内容以书面形式留存备档。

7.5 专业点检员应根据每月维护重点、特点、内容等,每月至少一次组织维护单位所有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学习,并以书面形式留存备档。

7.6 专业点检员应随时掌握施工队伍的人员变动情况,对新换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并将培训结果书面留存备档。

第四篇:行车安全检查、维护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明确责任,确保行车安全、可靠、有效地运行,保障人身、设备安全,为正常生产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制度,望严格遵照执行。

一、行车工对所操作的行车,接班后要上车进行安全、设备检查,各运转部位完好正常,方可开动行车。存在隐患及时联系维修人员处理,重大安全隐患马上联系处理并汇报班长。

二、接班后必须检查的项目:

1、钢丝绳:落下钩头用破布擦除油脂,检查钢丝绳磨损情况。

2、滑轮:检查定滑轮、钩头滑轮有无严重破损,钢丝绳有无脱槽现象。

3、吊钩:检查吊钩有无裂纹、变形等疲劳劣变。

4、限位:起升、大车、小车限位是否灵敏可靠。

5、制动:起升、大车、小车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

6、电器:安全开关、凸轮控制器、照明、警铃是否灵敏可靠。

三、班中操作行车过程中,对行车异常状况,及时停车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行车工要每周清扫行车卫生一次,驾驶室、走台、梯子栏杆要擦拭干净,机械设备要清洁见本色。闲杂物品、废旧备件清理干净,防止坠落伤人。

五、行车工要定期检查设备润滑情况,保证减速机、钢丝绳、轴承及各运转部位油量充足,润滑良好。

六、行车工必须严格执行《行车工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习惯性违章操作。尽量避免打反车制动,从而减少机械损伤。停用行车要关闭电源开关避免发生意外。

七、附录:

钢丝绳报废标准:

1、每一小股中,连续断丝超过3根;

2、六股钢丝断掉其中一股;

3、行车在空载状态下,钢丝绳直径减小>10%;

4、频繁使用的行车钢丝绳,参照寿命周期3个月。

吊钩报废标准:

1、吊钩出现裂纹;

2、危险断面磨损达原尺寸10%;

3、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扭转变形超过10度;

4、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

5、吊钩磨损严禁自行修复处理后重新使用,凡磨损超标一律报废处理。

轧钢厂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五篇:车辆安全与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一、车辆出门三检制度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细化管理措施,保证公司车辆每次出行的安全,保证驾驶员、押运员的人身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制定车辆出门三检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车辆出门检查。

(一)、检查内容

1、人员资格证检查:检查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状况。

2、车辆检查:检查车辆罐槽的阀门、罐体,以及是否做到专罐专用;检查车辆状况。

3、设备检查:检查车载消防安全设备;检查危险品安全警示灯、危险品挂牌;检查GPS运行设备状况。

(二)、检查要求

1、检查驾驶员驾驶证、危运证,押运员上岗操作证。证件不齐不得上岗。

2、检查阀门是否有泄漏、严重腐蚀等现象,大盖、罐体是否完好。如发现有上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送修,经安全科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做到专罐专用,严禁混罐装载。

3、每辆车配备一只灭火器(罐车两只),如发现使用过期或无压力的灭火器具,应立即向安全科申请调换。不得损害、擅自挪用消防器具。车辆必须配备静电导链(挂车、罐车必须配有二次接地)。

4、车顶须有安全警示三角灯,并保证夜间行驶能够点亮,车辆前后各挂危险品挂牌一块。装载过固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认真检查车内是否有残余危险品,确保下次装载、运输的安全。

5、驾驶员自觉检查车辆的制动、轮胎、大灯是否完好。

6、车载GPS监控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检查对讲机能否进行通话,以及监控数据的准确性。

(三)、门检要求

1、驾驶员、押运员严格按照检查要求在出车前进行自检,并且登记签名,在出门前由检验员盖章认可后准予出行。如有出早车的,应前一天晚上就做好三检工作,由安全员事先盖章认可。

2、门检工作由安全科和调度室共同完成,安全科和调度各派两名人员轮流做好检验工作,并且盖章确认。

3、门检人员要有具备高度的安全责任感,不得包庇驾驶员,随意放行。 附加说明:

《车辆出门三检表》随车放置。保持表格的整洁完好,此表月底上交安全科,更换新表,作为安全考核依据。

如发现未做检查,擅自出车,发现一次罚款100,第二次作待岗处理。

二、车辆管理

1、建立健全部车辆的技术档案,并进行有效保存。

2、运输车辆每年进行一次静电释放测试,不达标的立即组织整改。

3、公司安全科每月不少于30%的车辆抽检,内容包括制动系统、电路系统、灯光系统等,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台帐。

4、设备管理责任到人,汽车原则按一定期限固定司机进行驾驶,责任人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定期由安全部门组织评定设备的保养情况和质量。

5、车辆要根据吨位的大小、使用年限、车况等因素核定百公里油耗和年 维修保养费,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

6、公司车辆未经调度许可,不得私自他用,自接业务必须征得公司调度同意,否则作违章处罚。

7、危险品运输车辆,严格执行国家对化学危险品管理的相关法令法规及作业规程,杜绝违章作业。

三、车辆调度及业务管理

1、调度员要及时掌握各运输车辆的车况,一旦发现有安全隐患,应立即责令其修理,不得将带病车辆调度上路。

2、调度员要熟悉化学危险品的基本理化性能,掌握其运输的基本要求,配载货物必须考虑安全性和合理性,确保运输过程的绝对安全。

3、严格执行《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领会、掌握交通法令法规,引导和纠正驾驶员的不良行为,提高全体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共同维护道路运输安全。

4、严肃调度令,无特殊原因,驾驶员不得拒绝出车调度令,一旦有以下行为的调度员有权作出停车10至15天、调岗、停职等处罚决定:违反公司纪律,损害公司形象;以个人利益为重,故意挑剔、刁难、拖拉者;拒绝调度令,影响公司正常出车;坑害他人,损害客户利益;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影响公司利益。

5、日常调度力求公平、合理、并根据驾驶员的体质状况,科学、灵活调配,避免驾驶员驾开疲劳车。

6、遵守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严禁化学危险品超载、超速行驶,一旦发现上述现象,调度员要及时予以制止。

7、对进行长途化学危险品运输,要选调性能良好的车辆,并选派技能过硬、责任性强的驾驶员,必要时配备二名驾驶员,保证运输途中的绝对安全。

8、建立调度日记台帐,每日及时登记当日出车情况,同时酝酿次日的调度计划。

9、总调度室负责日常业务的管理,建立业务台帐,每笔委托运输业务要及时进行登记和输入电脑,并按用车时间先后,合理调配车辆。

10、每笔业务的运送,手续要完备,各类票据保存完整,运送完毕后相关凭证要及时送交委托运输单位。

11、因我方原因,在运输途中,发生经济损失,将由我方负责赔偿。同时对发生损失的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和追究。

12、调度室核算员在每月25日前完成各驾驶员当月的营运产值,并以调度员进行核对,无误后编制汇总表,报公司领导审阅。

13、当月完成的运输业务由核算员与委托部门进行核对确认,并在当月开具运输发票,进入当月运输产值。

四、车辆维修管理

(一)、基本原则

以公司利益为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遵循定点维修原则,到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资质的企业维修。做到驾驶员、调度室、维修三位一体,以快速、保质完成各项任务,保证公司车辆最大限度的运营。

(二)、计划维修

1、编制公司车辆三保计划表,分别报送调度室、安全科,三保的车辆由业务经理具体安排时间,并通知汽修厂。当月进入二保的车辆,由公司安排。

2、汽修厂对当月进入保养车辆,必须提前对车辆进行跟踪了解,以便提前做好增添相关配件的采购,缩短保养时间,提高公司车辆的出勤率。

3、保养车辆首先由调度室填写通知单,汽修厂根据通知内容和驾驶员的详述,确定维修项目,排定维修进度计划,如果时间超过通知单的要求时间,汽修厂必须提前通知总调度,以便提前对车辆进行调整。

4、车辆保养时间,驾驶员必须随车,每天到汽修厂上班,以便及时和维修工沟通。

(三)、日常维修

1、由调度室开具车辆维修通知,驾驶员持通知单将车辆送汽修厂。

2、汽修厂接到通知单后,马上听取驾驶员自述,作好记录,并对车辆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维修方案,如果维修时间超出调度室要求时间,应与调度室及时沟通,但是原则上由汽修厂内部调整,缩短维修时间,满足公司的用车需要。

3、对车辆进行检查,维修时,需更换零配件必须由驾驶员本人在车辆维修单上签名确认。

(四)、紧急抢修

1、紧急抢修车辆在运输途中突然出现的故障,紧急出动抢修车辆和人员前往故障现场的修理。

2、编制紧急抢修方案,掌握判断准确,到场迅速,修理及时的原则。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紧急抢修以公司调度室为信号令,不得随意出车,否则视违规处理。

4、编制常规故障周知卡,发给各驾驶员,明确那些一般故障应由本人自己排除,以降低抢修出车频率。

5、根据各车辆易出故障的频率,适当为车辆配置低价,易损零配件,并指导驾驶员的常规修理方法。

6、制定紧急抢修计费标准,报公司审核同意,紧急抢修次数、费用列入驾驶员经济考核。

7、每月将所有车辆的维修情况列表汇总,(注明车号、姓名、常规 维修保养次数、日常维修次数、应急抢修的抢修次数,休息费等)。分送公司经理、调度室,安全科。

五、关于轮胎管理办法

1、轮胎考核规定

外胎爆裂按进价折旧由主车驾驶员承担:外胎爆裂按进价折旧由车主驾驶员承担:1—2个月40%、3—4个月30%、5—6个月20%、7—10个月10%、11个月以后免赔。

2、轮胎处罚办法

备胎遗失按价赔偿,将轮胎偷、卖、转让他人,公司以进价的5倍给予处罚。

3、轮胎奖励办法

方向轮内外胎正常使用7万公里,其他内外胎(按进价):行驶9万公里内正常使用并至12万公里的奖5%,行驶至14万公里奖7%,行驶至16万公里奖8%。

嘉兴市盛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安全标准化汇报材料下一篇:安利的市场营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