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维护安全管理规范

2023-05-07

第一篇:运行维护安全管理规范

35~110kV架空送电线路运行维护规范

3 总则

3.1 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包括线路巡视、登杆检查、接地测试、电力设施保护、巡线道维护及其它各项维修工作。

3.2 运行维护工作根据线路季节性工作特点和线路实际运行状况开展周期性巡视、故障巡视、特殊巡视、夜间、交叉、诊断性巡视、监察性巡视,并做好状态巡视的管理工作。

3.3 凡进行线路运行维护作业均须遵守本规范。 3.4 本规范若与上级规定相抵触,则以上级规定为准。 4 运行维护 4.1 工作前准备

4.1.1班长根据部门月度生产计划,安排班组日工作任务,编写线路定期巡视作业指导书,并根据工作任务备齐工具材料、安排人员及车辆,填写小组日PDA巡视记录(人员安排以各自专责段为主)。

4.1.2工作负责人在工作前召集全体工作班成员,召开班前会,明确工作内容、范围,交代危险点预控措施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发放巡视PDA。分配工作不得出现遗漏或空白点。

4.1.3工作班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后,自行检查巡视携带的必须品(工具袋、望远镜、PDA巡视记录卡、巡视手册、砍刀、扳手及螺栓螺帽、闭口销等)、个人劳保用品(安全帽、工作服等)以及当日工作所需的工器具材料是否齐全正确。

4.2 日常巡视

4.2.1班长根据各巡视专责段的路径起始点,分配巡视人员并交代工作结束等候地点。完成巡视任务后,巡视人员必须在指定地点等候,不得随意离开。

4.2.2巡视人员开始巡视工作。巡视人员在巡视行走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巡线道上私设电网或猎具的伤害(随带绝缘棒或木棍,经过山区民房、果林严防犬咬并随带蛇药),并及时记录巡线道的异常情况。发现私设电网应及时制止并查明私设电网当事人,作好联系记录。

4.2.3巡视人员每到一基杆塔,根据PDA所列项目,逐项检查后当场填写。

4.2.4巡视按照基础、接地装置、拉线、杆塔、绝缘子、金具、导地线、附件、防护区顺序进行,最后检查沿线环境有无变化、有无新增污源点。

4.2.5检查工作从地面开始,首先检查杆塔基础有无沉陷、周围是否存在塌方、基础保护帽有无开裂;接地装置的接地引下线有无腐蚀脱落,射线有无外露;拉线是否松弛、断股、生锈、腐蚀。

4.2.6杆塔运行情况检查:杆塔、横担的倾斜、挠度检查,目测杆塔头尾是否在中心线上,较大疑问的采用铅锤法;纵、横向目测倾斜情况,估计超标者采用仪器测量;铁塔有无角铁、螺栓丢落于地面,观察螺栓、角铁是否齐全;用随带工具轻敲主材,测试螺栓松动程度;水泥杆表面是否存在裂缝、老化、水泥脱落、水泥膨胀等现象。

4.2.7杆塔标志检查:杆塔必须具备喷(写)线路名称杆号或悬挂搪瓷杆号牌双重标志。杆号牌悬挂以面向线路多杆号侧为参考方向,双排水泥杆挂右杆,单回铁塔挂左或右侧(即Ⅰ或Ⅳ腿,也可挂在该侧面塔身的中部),同杆塔双回线路在左线的挂I腿,在右线的挂IV腿。杆号牌悬挂高度为市区2~2.5m、山区1.5m。改建过的线路必须及时编写新名称杆号,旧名称杆号同时清除不得遗留。

4.2.8在观察导、地线的腐蚀、断股、损伤情况及接续金具的发热、变形情况和绝缘子金具、螺栓螺帽的紧固、腐蚀程度时,均应使用望远镜进行查看。

4.2.9对于大档距或地形特殊地段目测不到弧垂点的,必须延伸巡视至弧垂点,找准与弧垂点等高位置观测线物距离。

4.2.10目测防护区、建筑物、交叉跨越的净距时,观测人应位于线物之间水平位置观察,切忌位于树物下方观察,以免造成较大的观测误差。

4.2.11单人巡线时不允许攀登杆塔,特殊情况(如检查导线对树竹、跨越物的距离,塔材螺栓丢失损坏情况等)需要攀登杆塔的,须经现场工作负责人的口头或电话许可,攀登高度不应超越杆塔下层导线挂点,并满足《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关于“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的要求。

4.2.12巡视人员在巡视中发现个别树竹超高,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应及时进行砍伐或修剪;发现拉线松动应及时予以收紧;发现螺栓、螺帽、闭口销等脱落应及时补装;发现杆号牌掉落地面应设法重装,实在无法装上的应带回。

4.3 带电登杆检查

4.3.1为弥补地面巡视的不足,便于发现杆塔上的缺陷,找出线路故障,须安排带电登杆检查。

4.3.2每个工作小组应持有“带电登杆工作记录卡”,登杆前应明确线路在带电运行。作业过程中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器具与带电体必须保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且现场应确定登杆人和监护人,并在签名确认后方可开始作业。

4.3.3查找线路故障或检查异常情况时,可先向沿线居民询问线路有无放电声及其具体方向。

4.3.4攀登杆塔时,双手应攀抓主角铁,使用脚扣攀登水泥杆时,双手应攀抓主杆,攀登带爬梯的水泥杆时,双手应攀抓爬梯主角铁。

4.3.5在带电杆塔上检查的顺序是由导线侧向横担侧,不得遗漏任何一个部件,并时刻注意保持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4.3.6检查导线、引流线、线夹、金具上有无烧伤、熔化、麻点及异物。

4.3.7查看绝缘子有无破损,表面有无烧伤、闪络,钢帽、钢脚有无烧熔。检查合成绝缘子伞裙有无烧伤、破裂、变色,均压环有无烧熔。

4.3.8检查与带电体接近的塔身、横担、拉线有无放电痕迹,杆塔上有无放电后的残留物。 4.3.9对查出的故障点判断要准确,对有疑问的要请另一名作业人员交叉检查。确实判定有困难的,应现场通知工作负责人。

4.4 电力设施保护

4.4.1巡视中发现违章建筑、开山采石、堆取土等情况应及时制止,并查明违章当事人或单位,对于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应立即向班组长汇报,班组长及时汇报部门领导及保卫部专责人。专责段负责人及时发放隐患整改通知书,拒签者邮寄挂号信,并建立台帐,拍照留存,同 时跟踪检查整改情况。

4.4.2巡视中发现施工机械违章作业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应立即予以制止,并向部门领导、保卫部专责人汇报,未采取可行安全措施的严禁施工(对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提出警告)。在事故多发地带及施工机械频繁作业地区,设立警告标志或安全栏。专责段负责人负责发放隐患通知单,拒签者邮寄挂号信,并建立台帐,定期检查整改情况。

4.4.3巡视中发现偷盗和破坏线路设施的情况应及时报警,对于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的,应立即报告领导,并做好现场安全措施,保护现场。

4.4.4巡视过程中对沿线居民开展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工作。 4.5 日常维修

4.5.1日常维修工作包括:调整拉线、拆除鸟窝、补装塔材、砍伐修剪树木等。 4.5.2巡视人员应及时收紧现场发现的松弛拉线,调整拉线前检查拉线、拉线棒的锈蚀情况,特别检查与地面接触部分的上、下10cm段的锈蚀情况。紧拉线时应对称、对层同时调整。

4.5.3拆除鸟窝必须填用带电作业工作票,明确作业人员、鸟窝能否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检查鸟窝中是否有其它危险小动物(如蛇、马蜂等)。拆除过程防止抛下的鸟窝和杂物接触导线与绝缘子,以免发生短路。

4.5.4发现塔材被盗丢失,巡视人员应及时测量塔材尺寸,作好记录后上报加工。安装时,将安全带绑在牢固的构件上,由下向上逐层补装。

4.5.5在线路带电情况下砍伐靠近线路的树木时,工作负责人必须在工作开始前向全体人员说明“电力线路有电,不得攀登杆塔。树木、绳索不得接触导线”,并设定专人监护。上树修剪时,不应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树枝,人和绳索与导线保持安全距离,并使用安全带。为防止树木倒落在导线上,设法用绳索将其拉向与导线相反的方向,绳索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免拉绳的人员被倒落的树木砸伤。砍伐、修剪树木后应能保证线树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4.6 接地电阻测试

4.6.1测量方法:测量方法采用常规补偿法。 4.6.2测量仪表:ZC-8。

4.6.3测量操作一般规定:两接地极射线不低于100 m和150 m;放线时,两射线不得相碰;两接地极相距40m以上。铁塔接地测试时,四腿均应测试,水泥杆的左右杆均应测试。

4.6.4测试工作由两人进行,一人放线,一人测试。放线应沿巡线道进行。 4.6.5接地棒打入地下的深度不得小于0.4m。

4.6.6测试前,先用砂纸擦拭接地装置及接地棒与测试引线连接部位,确保接触良好。 4.6.7接线布置完毕后,测试人将仪器平放,指针调零,由高倍率向低倍率调试,均匀摇动手柄(120转/分),读取数值,并及时做好现场记录。

4.6.8测试结束后,恢复接地引下线,确认全部恢复后,方可离开。 4.7 巡线道大修

4.7.1部门在每年的6月份、11月份组织实施一年两次的集中性巡线道大修工作。 4.7.2巡线道维护质量要求:巡线道路面宽1.2m,后壁草锄净,并在上边坡砍草1.5m,下边坡砍草0.5m;巡线道上的低洼处挖好排水沟,陡坡挖好台阶;防护区内树竹、杂草修剪要保证一年之内树木与导线的距离符合《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且不允许有树竹高于边导线;杆塔基面应锄草、平整、开好排水沟、埋好外露接地线;铁塔横线路以横担尾向外延伸1m,顺线路以塔脚保护帽为准延伸1.3m,水泥杆横线路以横担尾向外延伸1m,顺线路以水泥杆为中心向前、后各延伸2m,做到本基杆塔能见到前、后另一基杆塔(以上要求除地形限制外均应严格执行)。在田园的杆塔要清理堆在塔腿上的杂物。线树距离较近的弧垂点且人员又难以到达地段,巡线道须延伸至弧垂点。

4.7.3巡线道维护工作开工前,质检人员应与当地林业部门联系,协调砍伐修剪树木的相关事宜,遵循当地乡镇的森林防火规定。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执行部门规定的杆塔到位签到制度,始终在现场督促指导砍草修路工作,落实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全面负责工程质量。每天工作结束后,质检员必须向班组长汇报工程进度。

4.8 班后会管理

4.8.1日常巡视及维修工作结束后,各工作小组在当天应将PDA巡视记录(带电登杆工作记录卡)录入GPMS系统巡视管理模块。

4.8.2班长召开班后会,听取班员的工作汇报,在记录卡上签署意见,并总结当日工作情况,安排次日工作。

4.8.3班长指定人员将班后会记录保存在班组管理系统(班前、班后会)中,并将当天发现的缺陷情况和现场测试记录汇总后,录入到GPMS系统相应模块中。

第二篇:网络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一、 管理运行维护网络工作的基本任务:

1、

2、 保证全网优质、高效、安全、可靠地运行。 迅速准确地排除各种故障。

二、 对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基本要求:

1、 牢固树立服务质量意识。网络管理、维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协作处理出现的各种故障。下级要服从上级的领导,逐级汇报,认真负责地做好维护和管理工作。

2、 强化管理,标准明确,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定期检查,严格考核。

3、 熟悉维护工作对象(包括网络、系统、线路、设备),熟悉维护规程和维护技术指标,操作熟练,技术精通,保障有力。

4、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钻研技术和业务,不断提高维护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

5、 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和考核。

三、 本规程是各级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各职能管理和维护人员应该加强理解,将维护规程落实到工作中去。

四、 网络维护人员岗位职责:

1、 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检查指定设备的卫生、温度、外观、接口、连线等,并做设备管理日志记录。

2、 定期检查指定设备的运行性能,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

3、 之前负责的设备发生故障时,应随时接受和执行设备操作指示。

4、 积极提出相关设备维护的合理化建议,并在认可后负责实施。

五、 密码管理

系统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密码,注意保密;定期修改密码并符合保密要求,修改后密码及时上报系统管理员。

六、 日常维护的定期维护的规定

1、 日常维护应在业务空闲时进行,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处理不了的问题,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

2、 定期维护一般分为半年检查和一年检查等。设备在定期维护后,应有详细记录。

七、 网络设备管理应严格遵循下列原则:

1、

2、

3、 所有网络设备严格执行专人负责制。 未经相关领导同意,严禁设备维护人员拆卸、调试设备。 各有关人员应该相互配合协作,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的设备维护操作指示。

八、加强管理,以确保设备的完好。设备完好的主要标准为:

1、

2、 各类设备的电气和IP性能应符合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 结构完整,部件、备品(备盘)及备份软件齐全,设备清洁。

3、 运行正常,使用良好。

九、 用户帐号管理

1、 主机上的用户帐号应由“安全管理员”用户的帐号在“安全管理员”处存档。

2、 “主机管理员”需要在主机上增减用户帐号,需经“安全管理员”同意,并由“安全管理员”记录。

3、 “主机管理员”有权在所管辖的机器上增减用户帐号,但要在确保不影响系统安全的前提出下进行。

十、 软件包管理

1、“主机管理员”负责本机的软件包的管理和维护;应对本机所安装的软件有详细的清单,包括系统软件的名称、版本,所安装应用软件的名称、版本、功能及安装时间。

2、“主机管理员”在自己管辖的主机上增减软件,需经“安全管理员”同意,并作好记录。

十一、备份管理

1、

2、 每月对系统、邮箱等进行定期与不定期备份。 备份数据刻盘长期保存。

十二、系统安全管理

1、

2、

3、 制定主机用户密码的维护规则。 任何帐号生成后,禁止使用缺省密码作力密码使用。 密码长度大于6位,且应该上字母(大小写)、符号、数字混合使用。

4、 避免使用自己(或亲属、朋友)的姓名、生日等易被他人猜到的信息作为密码,避免使用与自己的用户名相关的信息作为密码。

5、 用户要妥善管理自己的帐号/密码,用户的密码严禁被他人使用(若有需求,可在“主机管理员”的同意下开临时帐号)。

6、 由于主机用户自己的帐号/密码管理不善,造成系统安全性问题(如口令过于简单,被黑客猜到进入系统),由该密码的所有者负相应的责任。

7、 当用户登录主机(输入密码)的时候,应让他人回避,以避免密码泄露。

8、 主机用户最少每月修改一次自己的密码;超级用户口令最少每月检查一次,最少2个月修改一次。

第三篇: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运行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2、配备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宜采用不锈钢,易于维修和清洁。

3、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杀措施。

4、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采用空调设施进行通风的,就餐场所空气应符合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要求。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胶型切配板。

8、各功能区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用具,应分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9、贮存、运输食品,应具有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要求的设备、设施,配备专用车辆和密闭容器,远程运输食品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专用封闭式冷藏(保温)车。每次使用前应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运输。

10、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第四篇: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

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

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

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

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四、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

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

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

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

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5.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信息化办公室。

第二章 运行维护组织架构

一、 运行维护组织

1.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作为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

2.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在管理层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在操作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就是实体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综合部直接对处信息化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

3.综合部应对工程处信息化建设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部室应积极配合。

二、综合部运行维护职责

1. 综合部管理职责

(1)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关于工程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责任制度;

(2)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监督检查和质量

考核评定工作,掌握运行质量情况,制定质量指标,并对各部门综项和部门网站定期检查考核; (3)信息系统发生较大(三级)或以上故障时,负责必要的资源协调和处理工作,并在事后组织分析总结,制定防范措施并执行;

(4)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巡检包括对信息系统及设备性能测试、维护人员日常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机房环境检查等;

(5)负责组织信息系统维护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组织维护人员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认证培训和考试,提高维护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

(6)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对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规范性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8)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工作。 2.综合部维护职责

(1)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配套网络和监控,OA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制定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并认真执行,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2)对于系统的所有维护(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善增加)都必须制定维护记录,定期向部门领导进行维护汇报; (3)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负责落实系统安全运行措施;

(4)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档案资料的存档,及时更新有关资料; (5)严格按照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等相关制度、流程和规程。 (6)每年至少有一次全处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巡回检查,全面检查各维护作业计划管理、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份及日志管理、机房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该检查可以和设备技术巡检同时进行。 (7)负责机关财务ERP软件环境设置。 (8)负责对OA平台系统的各项工作管理:OA的数据的备份管理、各部门的OA平台上的工作流提供培训、维护等技术支持、OA系统不定期的升级与各功能的维护。 (9)协同各相关部门对工程处综合项目管理软件各项目部录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按文件评分汇总,最后按汇总对全处通报。 (10)保障工程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防范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 (1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维护规程和系统安全运行措施,负责制定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实施细则; (12)及时查阅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文件,按时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交办任务,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执行结果; (13)负责组织和编制系统优化、升级需求,上报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审核;获得批准后,参与实施; (14)跟踪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根据相应发展制定工程处信息化系统及硬件升级计划,审核通过后,具体实施。

三、维护界面划分

1.信息系统设备现场、物理环境的维护工作由所属机构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负责。

2.信息系统的市电电源由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维护。

3.综合部负责全处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维护和更新相应操作规范和技术文档。

第三章

一、突发事件管理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攻击类事件、 故障类事件、灾害类事件三个类型。具体标准参见《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当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综合部维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根据事件类型,启动《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二、信息系统故障解决要求

1.信息系统出现无法进行本地解决的,应向上级领导及上级部门进行申告故障。对无法解决的故障,应立即向软硬件最终提供商、代理商或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厂商)提出技术支持申请,督促厂商安排技术支持,必要时进行跟踪处理,与厂商一起到现场进行解决。

2.如果故障问题比较严重并牵扯到相关部室,在解决故障期间应给相关部室进行通知,提前做好备份工作。

3.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处理故障时,当地维护人员应全程陪同并积极协助,并在故障解决后进行书面确认。

4.故障解决后,维护人员应对故障的产生原因、解决方案填写

运行维护工作基本制度

详细记录,对以后如果出现类似问题可以有个参考方案。

5.对于系统隐患或暂时不能彻底解决的故障应纳入问题管理,每月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

三、信息系统变更管理

1.信息系统变更包括硬件扩容、冗余改造、软件升级、OA系统升级及模块更改、搬迁、数据维护等工作以及电子表格模板、文档模板、安全策略、部署的改变等。

2.综合部应保证在线系统的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的稳定,未经过审批通过的方案,不得自行对系统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进行任何变更及调整。

3.变更包括紧急变更和普通变更。紧急变更指由于故障处理等的迫切需求而引起的,目的是保持或者恢复正常工程,无法进行书面请求和审批。普通变更指非紧急变更,例如综项评分表单的更改、OA系统模块的更改。对于普通变更,应有执行人员根据变更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经审核同意后进行变更;变更前应制定相应的执行措施,如出现错误如何回退等情况。

4.原则上,变更必须在夜间非主要工作时间进行,维护人员可以在备用服务器上进行先期模拟变更,对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案应有备案。

5.对于紧急变更需求,允许口头申请、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事后,对变更的后的系统及硬件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确认无误后,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并完成相关文档资料的更新工作。

四、维护作业计划管理

1.综合部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维护制度,保障工程处网络的正常使用。

2.维护制度要求在每次维护结束后填写维护记录,对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解决。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

3.维护时间,原则上应在晚上或非工作时间进行。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对受影响的部室通知后,进行解决。

4.数据备份、存储和管理应根据《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制订作业实施步骤。

五、信息化检查管理

综合部每年至少一次对全工程处范围信息系统相关的机房环境、计算机硬件、配套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一次检查。信息系统的检查的具体实施:

1.制定技术检查计划,列出检查重点、内容、要求,形成固定检查表格;

2.收集设备运行故障和隐患。根据检查重点、内容,调查设备近期运行情况,统计出各类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的故障。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对一些需要厂家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与厂家沟通,制定解决方案,以供检查过程中实施、解决。

3.检查完毕后应对本次检查填写详细记录和问题汇总。 4.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化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解决,牵扯到相关部门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后进行处理。

六、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1.综合部负责技术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1)信息系统相关技术资料;

(2)机房平面图、设备布置图、ip地址分布图; (3)网络连接图和相关配置资料; (4)各类软硬件设备配置清单; (5)设备或系统使用手册、维护手册等资料; (6)上述资料的变更资料。 2.软件资料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

(1)所有软件的介质、许可证、版本资料及补丁资料; (2)所有软件的安装手册、操作使用手册、应用开发手册等技术资料;

(3)上述资料的变更记录。

以上详细参考《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

七、备份及日志管理

1.原则上,应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维护人员应定时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进行审查,对异常事件及时跟进解决,并形成日志审查汇总意见报上级维护主管部门审核。安全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对于应用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系统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访问记录、对敏感数据或关键数据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操作记录以及其他重要系统操作记录的日志;

(2)对于操作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日志;

(3)对于mysql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数据库登录、库表结构的变更记录。

2.综合部应针对所维护系统,依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以及业

务数据重要性制定备份计划,经过上级维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3.备份数据应包括系统软件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日志。 4.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备份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

5.综合部应按照实际维护工作相关要求,根据业务数据的性质,确定备份数据保存期限,应根据备份介质使用寿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恢复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具体措施参照《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

八、机房管理

原则上,机房环境应达到或者接近国家标准 GB50174-2008描述的C类机房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安装服务器等重要设备的主机房具备有效的防火、防水、防雷、防静电、防有害生物、应急照明等措施和设备;

2.机房电源环境应该有UPS供电,且必须占用单独的电源插座,不得多台设备共用电源插板;主备用机器的电源、同一台设备的主用和冗余电源必须分离;

3.电源线和网线布放情况应顺直不凌乱,避免交叉混放,设备配置排放要求整齐清晰,设备连接线缆应顺直不凌乱。

4.原则上,机房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

5.机房应安装独立空调来保证机房温度、湿度,15平方米机房可采用普通空调。

6.机房内均应有经消防认证的消防设施,机房的消防采用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7.无关人员未经管理维护人员的批准严禁进入机房。非机房管

理人员进出机房由管理人员陪同,做好访问时间、目的、人数等详细记录;

8.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等污染物和强磁物品及其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

9.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

10.当机房的交流供电系统停止工作时,维护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领导及部门报告并采取可靠措施尽快恢复;无法及时恢复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在计算UPS蓄电池的工作电压降至最低前,应通过正常操作及时关机。

11.雷雨季节应加强对机房内部安全设备、地线、信号线及防护电路的检修。

具体措施参照《机房管理制度及布局图》。

九、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

1.信息安全应满足国家、集团和公司各级监管部门和关于信息安全保密的各项规定及要求。

2.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3.若发生系统信息泄密事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按照《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补救工作。

4.在外网设备上设定病毒与木马拦截,路由管理帐号禁止透漏给非信息管理人员,设定非工作需求的网络软件禁止联网,禁止非允许的网络设备、软件连接工程处信息系统。

5.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信息安全保密相关规定。

6.对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系统(网络)管理员密码

使用习惯应严格遵循如下要求:系统(网络)管理员不定期更换一次密码,密码的长度不小于8位、且同时包含数字和字母等字符,不得使用最近一次使用过的密码等;

7.重要系统和敏感数据应存放于单机环境,由使用人员设定密码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访问,密码位数必须在6位以上;如果存放在文档服务器上,需由信息系统维护部门建立文档服务器访问控制措施,并指定系统管理员;

运行参考请参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篇:网站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

(一)管理人员按照相应系统的要求,设置软件的系统运行及操作环境。

(二)系统运行环境及操作环境参数设定后,如工作需要进行改动时,由管理人员提出书面申请,经负责人批准后,并做好相应数据的备份与记录后方可实施改动。

(三)用于服务器及其外设、终端,专机专用,非指定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不得改变专机的用途。

(四)各终端需要安装工具软件时,须经负责人同意后,并由管理人员协助安装。

(五)管理人员不得在非授权的情况下,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随意增、删、查、改数据。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维护操作时要作详尽记录。如:要登记好操作的时间,操作的内容等。

(六)管理人员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得私自进入网站的服务器进行操作。

(七)对网站进行修改的时候需得在本地修改后能正常运行,在修改前要对网站文件做好备份后,方可进入服务器对网站文件进行修改。 运行制度:

(一)每天定时运行启动后台的搜索功能,保证平台每天的信息数据的更新。

(二)定期对平台搜索地址进行更新,以保证搜索功能的完善。

(三)每天在平台与论坛上更新发布市场资讯。

(四)及时的做好信息的发布与更新工作。

(五)定期对平台的垃圾信息进行处理。

(六)定期对平台上的友情链接进行核查,以保证其有效信。

(七)定期做好对平台广告信息的核对与更新。

上一篇:银行信贷产品营销策略下一篇:银行信贷员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