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研究

2022-09-12

1 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税源精细化管理, 是税收征管机构提高税收管理质量的重要抓手, 是确保国家税款应收尽收的得力载体, 是落实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关键利器。对于地税系统税收事业发展来讲具有十分重要促进作用。首先, 有助于提高税源管理质量, 增加税收收入。通过精细化管理, 地税系统可进一步摸清当地的税源底数和税收基数, 即使做到落袋为安。其次, 有助于创新税务管理模式, 变被动为主动。最后, 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征纳关系。实施税源精细化管理, 可以为纳税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 构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税务管理体制, 提高税务管理的社会形象。

2 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存在问题及分析

2.1 缺乏对税源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正确认识

从某种意义而言, 缺乏税源精细化管理理念, 是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总体来看, 地税系统在现有的税源精细化管理过程中, 很少真正涉及精细化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方法, 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区县地税分局基层税务干部和职工, 在日常的工作中基本上仍然是被动的、单一的、局部的管理模式, 真正与精细化管理理念相对应的多元化、多样化乃至立体化的税源管理理念很滞后。也许, “应收尽收、依法治税”依旧是地税系统进行税源管理的价值追求, 可是在操作“过头税”的问题上, 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贯彻。比如, 2013年以来乌鲁木齐市地税系统在制定年度税收计划时, 经常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制定计划, 很少考虑到当地的具体税种的变化, 这种基于政府政绩的税收管理理念, 与精细化管理理念背道而驰。

2.2 税源精细化管理有效机制及措施不到位

没有精细化的理念是不行的, 但是仅有理念的指导即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还远远不够, 尤其是缺乏与精细化管理相适应的制度、机制和体制, 是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首先, 地税系统在内部机构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 对于税源管理、税收稽核、税收监控等具体职权的划分不够明确, 要么出现职责交叉、要么出现职责真空。其次, 地税系统缺乏专职税源管理机构。比如, 乌鲁木齐市地税局关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专职机构并不存在, 相关内设机构主要是税政一二处、征收管理处以及计划财务处, 它们几个机构看似都与税源精细化管理职责有关, 实际上都有没有明确的职责, 尤其是在涉及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分工与协作方面, 往往显得很滞后。最后, 地税系统人力资源建设与管理方面似乎还远远不够, 尤其是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税收管理员制度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3 税源精细化管理信息技术支撑能力不足

税源精细化管理, 离不开对广大纳税人和税基等涉税信息的汲取、选择、分析、加工和挖掘, 由此便催生了对地税系统较高的信息化建设要求。首先, 地税系统关于纳税人的涉税信息生成质量不高。其次, 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涉税信息传递质量不高。税源精细化管理, 绝非是地税部门一家单打独头的事情, 而是需要地税部门和银行、保险、海关和发改委等多个部门的通力配合, 然而具体到实际来看, 涉税信息的资源共享范围还不够, 信息孤岛现象还很突出。最后, 地税系统的税务信息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开展税源精细化管理, 需要对大量的涉税信息进行快速传递、高效分析、深度挖掘, 对纳税人的税负进行综合评估, 科学动态监控纳税人的纳税行为。然而, 目前很多地税部门, 由于信息化建设不够, 加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 导致涉税信息的综合利用质量不高。

2.4 忽视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育

税源精细化管理质量, 归根到底是由税务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状况决定的, 尤其是广大基层税务管理干部和职工的职业操守、管理能力、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 是影响和决定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因素。首先, 地税系统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存在偏差和误区, 将学历提升误认为业务素质的提升, 甚至将学历提升视为职位晋升和岗位升迁的基础。其次, 重学历轻培训是目前地税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误区。比如, 乌鲁木齐市地税局2013年以来对员工的培训, 主要集中在新员工的入职培训, 而对员工的在岗继续教育和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缺乏个性化、多样化乃至定制化的培训, 严重影响了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最后, 在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岗位设置和分级管理上, 地税系统似乎还没有严格按照人事管理的操作规程, 紧密结合员工的素质、能力、态度等素质, 根据税源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岗位进行匹配。

3 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创新税源精细化管理理念推动长效机制建设

新时期, 地税系统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 要着力创新税源精细化管理理念, 重点围绕现有的税源从税源调查、税收分析、纳税监控以及税务稽核等方面, 打造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位一体”的税源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为实现聚财于国和造福于民提供坚实的基础。税源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现代税收管理模式, 是运用精细化管理思想对税源的开发、分类、征集、监控等进行全面认真系统的管理, 通过信息化建设及时摸清税源的具体状况, 严厉打击各种偷税漏税行为, 确保国家税收利益得到保障, 为切实实现聚财于国、造福于民而开展的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地税系统要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针对现有税种依靠精细化管理模式, 进行税基调研, 切实做好纳税分析, 全方位对纳税人的纳税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估, 严格实施税务稽查, 着力打造更加严谨、务实、高效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

3.2 塑造税源精细化管理的人才队伍和组织架构

新时期, 地税系统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 要完善内部组织架构, 科学设立税源精细化管理部门和工作岗位, 精心配置高素质的税源精细化管理人员, 为开展税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组织支撑。地税系统要更新人力资源的管理理念, 重在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 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 利用夜大、电大、网络教育以及自考等渠道为依托, 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切实提升专业基础和能力素养。地税系统要引领广大干部职工深化税源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 促使他们在市场调查、计算机应用、数据挖掘、法务管理、税务稽核等方面具有坚实的业务技能, 比如开展在岗继续教育和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缺乏个性化、多样化乃至定制化的培训。在薪酬激励机制方面, 地税系统要进一步完善, 着力打造基于薪酬激励、精神激励和目标激励“三位一体”的激励机制。

3.3 以信息化促进税源监控税收分析评估和稽核

新时期, 地税系统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 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确保系统内部和外部职能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重点围绕税源开拓、税基分析、纳税监控和税务稽核等进行动态跟踪, 为税源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地税系统信息化建设, 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确保安全的原则, 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地税系统在信息化硬件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的基础上, 有步骤地建立“数据分析及综合利用信息平台”, 从而实现地税系统内外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与利用, 以此为抓手推进税源管理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管税能力;充分掌握各类纳税人的申报纳税、生产经营、成本利润等涉税信息, 从而形成海量数据库并借助科学合理的计量经济模型与指标分析, 确保辖区内广大税源管理人员能够及时筛选出有用信息, 稳步推进税源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3.4 强化地税与其他部门的税源精细化管理协作

新时期, 地税系统强化税源精细化管理, 要在做好内部组织、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上, 积极与当地银行、保险、海关、统计和发改委等政府部门进行沟通, 强化彼此合作和团队作战, 着力打造内部分工合理、外部精诚团结、彼此互信合作的税源精细化管理机制。地税系统, 在开展税务管理和税源开发中, 要善于团队作战和分工协作, 摈弃单打独斗和闭门造车的税源管理行为和现象, 形成内部紧密配合、外部强化沟通的联动机制。比如, 地税系统在税源管理中, 要积极与当地的财政、工商、海关、银监、保险等政府部门进行联合执法, 切实做到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 全面开展税源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体制, 在查处和惩罚各种偷税、漏水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行动中, 地税系统要积极与当地的公安、检查和法院等部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 做到各种税款应收尽收。

摘要:税源精细化管理, 是税收征管机构提高税收管理质量的重要抓手, 是确保国家税款应收尽收的得力载体, 是落实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关键利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系统研究地税系统的税收精细化管理问题, 探寻新时期地税系统税收精细化管理对策, 引领我国地税系统税收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税系统,税源精细化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贺众.税收精细化管理刍议[J].税务研究, 2016 (8) :39-41.

[2] 徐锦辉.建立精细化管理的税源监控体系[J].税务研究, 2015 (7) :65-66.

[3] 沈迁.浅谈税收精细化管理建设[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17 (12) :41-43.

上一篇:智慧消防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与实践作用下一篇:关于联合举办“全国好公文”评选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