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电子版范文

2022-05-21

第一篇:求是电子版范文

求是25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

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吴邦国委员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精辟分析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形势新任务。吴邦国委员长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吴邦国委员长的讲话精神,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开创立法工作新局面。

一、完善法律体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实践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要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新形势、新实践、新任务给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我们党已经确定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发展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现在离2020年还有不到10年,随着“十二五”的开局,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的新情况新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迫切需要法律制度建设予以回应和调整。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迫切需要法律制度建设予以推动和引导。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立法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宪法及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与此相适应,今后较长时期内,立法工作的重点将会逐渐发生变化:将从注重制定与修改并重,逐步转向更加注重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将从注重经济领域立法,逐步转向更加注重社会领域立法和其他领域立法的均衡发展;将从注重创制法律规范,逐步转向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法律体系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吴邦国委员长在讲话中认真总结了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经验,并把最重要的经验归纳为五条: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三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五是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这五条宝贵经验,来自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从中国国情出发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正确决策;来自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几代立法工作者秉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理想,几十年如一日的执著追求、默默奉献、不懈努力。正是因为始终践行这五条经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任务之重世所罕见,克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因此,这五条经验,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绝不能偏离和动摇。

在具体立法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创新思维,牢固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立法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理念在立法上的体现就是立法为民。要常怀敬畏之心,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问法于民”,从民意中汲取立法的动力和营养,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与时俱进。要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通过法律修改、立法解释、法律编纂等多种方式,及时对现行法律规范进行补充完善。要遵循法律体系和立法工作自身规律,妥善处理法律规范的稳定性与变动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使我国法律既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要求,又顺应世界法律发展趋势。

三是质量第一。要积极探索立法规律,完善立法工作机制。通过立法前的项目论证、立法中调研、立法后评估等方式,探索总结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要使法律规范互相衔接,协调配套。要妥善处理各类利益关系,确保法律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确定立法项目,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使法律更具现实针对性;在法律规范设计上,要力求明确、具体,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在立法模式和体例上,不求大而全,需要几条就规定几条,重在管用,重在实施。

四是重在引导。法律规范中有原则和规则。原则注重倡导和指引,规则注重规范和约束。在强调用法律手段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要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法律规范的功能,使法律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助推器。

三、为完善法律体系努力做好立法工作

吴邦国委员长在讲话中指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就辉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重道远。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法律体系形成后,今后一个时期,立法工作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以提高立法质量为中心,促进法律体系不断趋于完备。

一是更好地做好现行法律的修改完善以及制定新法律的工作。法律体系的形成,意味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主要的、基本的法律都已经有了,今后立法工作的重心是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对现行法律的修改完善。对与改革发展要求不适应、不协调的法律,要按照立法规划和立法工作计划,及时予以修改,使法律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还要做好新法律的制定工作。尤其是要紧紧围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工作,从制度上逐步建立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方面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此外,还应着重做好财税立法工作,充分发挥财税制度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调控作用。

二是采取各种措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在制定新法时,要同时研究考虑与新出台法律不一致、不协调的其他法律或者其他法律中相关条文的修改、废止,力争做到立、改、废同步进行。不能同步进行的,在法律特别是重要法律出台之后,也应及时进行修改、废止。要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法规、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中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问题,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继续做好立法后评估工作,为制定、修改或废止有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从而促进立法质量不断提高。要探索开展立法前论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立法项目,以突出立法重点,集中立法资源,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

三是在立法工作中为法律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把督促配套法规制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确定立法项目、起草法律草案的同时,对配套法规的制定作出统筹安排,原则上做到与法律同步起草、同步出台、同步实施;个别不能同步出台的也应抓紧跟踪督促,确保按照要求如期出台。进一步加强立法解释工作,对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法律制定后出现新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通过及时作出立法解释,赋予法律条文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的内涵,发挥立法解释对于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作用。在具备条件的领域,适时开展法律编纂工作,将法律系统化,以更加适应新情况、新变化。

四是进一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要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不断探索完善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公布法律法规草案以及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等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方法,建立健全立法过程中的意见表达机制以及对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加强立法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着力提高公众参与立法工作的成效,使立法更加集中民智、汇聚民意、体现民情,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五是深入开展法律理论研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我们提出了进一步开展法律理论研究新的更高要求。要通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影响和制约立法工作深入推进的全局性、长远性、规律性问题,深入谋划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高运用法律理论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立法决策水平,为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王炳华)

核电是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新世纪以来,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了新一轮核电建设,我国也进入了核电快速发展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这一方针立足世界核电发展大趋势,强调了必须紧紧把握安全和高效两个关键点,指明了我国核电发展的方向。

一、发展核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核电是一种清洁低碳能源,经济性好,持续供应能力强,代表着能源优质化方向,受到各国重视。截至2010年底,全世界在运核电机组442台,总装机容量3.7亿千瓦,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目前全球在建核电机组66台,计划建设约148台,意向建设约342台,到2030年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将再扩大一倍。世界核电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因此,发展核电并努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先进核电技术,不仅会在未来世界核电市场竞争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增长的重要引擎。

发展核电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涉及材料、冶金、化工、机械、建筑、电子、仪器制造、信息技术等众多行业,基本涵盖了工业的各个领域,对基础研究、系统集成、装备制造、工程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发展核电,可以有效地带动研发、设计、制造、建设和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方向转变。

发展核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核电,可以大幅减少对化石能源的开采、运输和燃烧总量,降低经济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是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投入运行13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约为1080万千瓦,与相同规模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少排放二氧化碳6700万吨、二氧化硫25万吨、氮氧化物15万吨。“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改善能源结构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更为艰巨,核电将成为促进节能减排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发展核电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密不可分。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明确核安全的国家责任和国际行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来说,积极参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加快核电技术进步,还能够提升我国与相关国家的双边信任关系。未来,我国出口自主品牌的核电站,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能够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二、国内外核电发展形势

世界核电始终向着更安全和更经济的方向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技术更迭为标志,世界核电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到今天,第一代技术已被淘汰,第二代技术在上世纪70到80年代得到发展和普及,现在全球运行中的核电机组绝大部分为第二代,其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把防治和缓解严重事故作为设计基准。在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二代核电站发生重大事故后,世界核电建设几乎停滞了20年,但各国对核电技术的探索并没有停止。当前,以AP1000、EPR为代表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已成为主流,AP1000在中国和美国,EPR在芬兰、法国和中国先后开工建设。在三代核电技术继续发展的同时,全球已在积极开发第四代核电技术,其最终实现商业运行预计要到2030年以后。

我国探索和平利用原子能经历了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周恩来总理先后3次提出要搞核电建设。1981年,国务院批准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站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核电事业正式起步。“九五”期间,即在全球核电建设陷入低谷的时期,我国开工建设了秦山二期、广东岭澳、秦山三期、田湾4个核电项目,使我国保持了核电发展的连续性,为我国核电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3年,全国核电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核电要统一组织领导,统一技术路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自主化建设”的发展思路。经过充分论证,中央于2006年底做出了引进美国西屋公司AP1000三代先进核电技术的战略决策,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领域投入资金最大、转让技术最完整的技术引进项目。2007年10月,国务院发布《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明确提出了我国加快核电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技术路线图。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自主建设和运营二代和二代改进型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能力,而且在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应用和创新方面还走在了世界前列。AP1000三代核电自主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广东台山2台EPR机组进展顺利,与此相配套的国家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也逐步到位,核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中国核电发展要走安全高效的道路

今后,我国要实现核电的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处理好五个重要关系。

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核电对安全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一旦出现严重核事故,不仅当前发展的好势头将不复存在,而且会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经过10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比较完善的核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核电建设和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安全稳定。目前,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关键是落实好中央已经明确的技术路线,新建项目应尽可能选择安全性最高的机型,集中力量对AP1000三代核电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核电站的能力。

处理好高效发展与高速发展的关系。核电发展在注重规模和速度的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目前,国家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有34台,已经开工建设28台,占全球在建规模的40%。随着我国在建和拟建的核电项目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燃料、装备制造、安全监管等制约因素开始凸显。如果不顾实际条件,过多过快上马核电项目,无疑会牺牲技术先进性和长期安全性。因此,处理好高效发展与高速发展的关系,关键是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根据需要与可能,在确保高效发展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不同时期核电建设的规模和结构。

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关系。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上看,除了美、俄拥有原创技术,法、日、韩等世界核电强国都是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而发展起来的。从现实看,世界核电强国正在抓紧组建跨国技术联盟,开发新一代核能技术。我国核电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的实践也表明,国际合作越全面越深入,越有利于我们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实现持续创新。当前,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扩大核电领域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同技术原创方进行持久深入的合作,同时加快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更高的起点上参与世界核电的竞争。

处理好集中统一与市场竞争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构建合理的产业组织形式,是支撑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考察世界主要核电强国,有些经验值得借鉴。一是研发设计资源相对集中。不论是美国、法国还是韩国,均是由一家企业面向全世界提供标准化设计和技术服务。二是产业链条有效衔接。各核电强国普遍在国内整合资源,在国际上形成联盟,将研发设计、工程管理、电站运营纳入一个企业集团,便于为核电业主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三是核燃料体系独立开放。从我国核电发展状况看,技术力量大多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集团。在核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应在研发设计等薄弱环节整合技术资源,在工程建设等比较成熟的环节要保持适度竞争,促进核电产业高水平快速健康发展。

处理好核电产业与相关领域的关系。核电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涉及产业面广的特点,由此决定了核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产业链上各相关环节的协调发展。当前,重要的是在核电规划调整中,统筹考虑核电发展规模与人才、燃料、制造等方面的关系;要支持装备制造业尽快提升水平,稳定产品质量;要提高核安全监管水平,形成具有权威性的独立监管机构;要提高核燃料供应和后处理能力,力争5到10年内在铀资源开发、铀浓缩、燃料元件制造和乏燃料后处理等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在创新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 )

创新,是深圳作为经济特区的一个显著特征。长期以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排头兵”和示范区,对中央的战略部署“先行先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深圳同样坚持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放在党建乃至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创新学习理念、构建学习网络、完善学习制度、打造学习品牌、探索学习方法,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相促进的新路子。

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免疫力。深圳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首要目的,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特区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永葆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自觉把学习视为创新发展的基础,在学习中提高决策力,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和“深圳质量”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把学习作为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寓工作于学习、寓学习于工作,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市委提出:“切实树立科学理念、不为定势所困,切实树立忧患意识、不为成绩所累,切实树立世界眼光、不为视野所限,切实强化创业精神、不为艰难所惧”,通过全市深入开展干部思想作风大整顿和“服务年”活动,在坚持“特”、追求“好”、突出“新”、敢争“先”、立足“干”上狠下功夫,推进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大力加强执行力建设。把学习作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重要手段,提高特区党员干部的免疫力,同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培育有利于反腐倡廉的文化土壤,使特区党员干部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

构建学习网络,实现党组织、党员和市民学习的全覆盖。创新和构建多层次的学习网络,建立并发展以需求为导向,面向未来、面向社会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网络体系。首先,针对各级领导班子,开展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的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都强调“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和示范带动,采取专家辅导、集中学习、讲党课、电视电话会等多种形式,扩大学习效果。其次,针对各级党组织,通过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大规模、全市性的活动开展学习,使特区党员胸怀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肩负更加重大的历史责任,培养更高的促进发展能力,树立更好的党员形象。第三,针对各级党员干部,组织各种干部教育培训。近5年来,已培训干部80余万人次,进一步理顺了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干部培训管理体制,构建了以党校为主阵地、国内外优质培训资源为补充的干部培训机构体系,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新格局。第四,针对基层党员,借助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进行学习。深圳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2008年开通以来,已建成终端站点近4000个,基本覆盖了目前有活动场所的基层党组织,成为基层党组织学习的重要载体。

健全学习制度,推进党员干部学习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和完善党员干部学习的工作体制机制。一是通过贯彻实施《深圳市干部学习促进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的学习促进制度。二是通过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我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市形成了以市委中心组为龙头、从上至下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三是通过大力实施《2006—2010年深圳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完善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制度。构建了由市委组织部主管、各单位各司其职,市、区分级管理的培训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市、区属“三支队伍”为主体,并向重点产业行业和“两新”组织等领域人才拓展的培训新格局。

打造学习品牌,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热情参与和普遍参与学习。一是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圳学习讲坛”为代表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品牌。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定位是“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建班子”,注重系统性和前瞻性,凸显高层次和高端化。同时,打造有特色、有声势的“深圳学习讲坛”,作为市委中心组学习平台。二是以“百课下基层”为代表的理论宣讲品牌。目前已持续开展五届,现场听众超过10万人。三是以鼓励全民学习为追求的“深圳读书月”品牌。目前,“深圳读书月”已举办各类活动2000多项,已成为市民的文化庆典、城市的文化名片,深圳也因此成为全国读书文化的领军城市之一。四是以提高城市鉴赏品位为目的的“市民文化大讲堂”品牌。“大讲堂”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讲坛品牌。五是以推进社科理论知识普及为使命的“社科普及周”品牌。“社科普及周”以向市民宣传普及社科知识为使命,提升了理论工作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六是以“大家谈”活动为代表的基层党建品牌。活动以“发现先进典型、增强党员意识、树立良好形象”为主题,成为基层党建的新品牌、新亮点。

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影响力。首先,大胆利用新兴传媒等各种先进手段,实现学习的网络化。注重网络培训、远程教育和电化教育,对培训机构进行信息化改造,对培训成果和特色课程进行深度开发,每年推出一批网络培训课程,完善深圳干部网上学院,逐步实现教、学、考、管的网上作业。其次,构建以党员为主体、以提高能力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党员教育由传统的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突出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加强国情民情体验、一线挂职、跟班学习、现场教学、基层蹲点等方式实施体验教育;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为载体,借助案例教学、行动学习、学员论坛等方法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和提升干部正确的角色行为能力、心理素质、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第三,开展党组织思想关怀和帮扶活动。建立党内思想关怀和帮扶机制,将党内谈心活动经常化,推行党员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定期与党员开展谈心活动,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广大党员不断学习、追求超越、锐意创新的精神家园和战斗堡垒

第二篇:求是26

登高望远 开启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邀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中美关系走进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重要时刻,胡主席的访美引起了中美两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和世界各国的瞩目。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就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深入交流意见,达成了诸多共识。两国领导人向全世界宣布,中美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双方并发表《中美联合声明》,明确了伙伴合作的具体内涵。两国关系的新定位,为新时期两国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向国际社会表明了中美将携手合作共创未来的坚定决心。

共同应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在胡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双方通过发表《联合声明》,承诺两国将从共同“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的战略高度,“在安全、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广泛领域开展积极合作”。这种广阔的全球视角,使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美两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间相互依赖关系的不断加深,全球日益形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整体。在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严峻挑战之际,中美都推出了重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共同为缓和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两国还与其他国家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密切合作,致力于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应对气候变化,中美两国都在认真推动节能减排,并寻求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在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技术的扩散方面,中美两国共同努力强化国际防扩散机制,推动核安全峰会和《核不扩散条约》审议大会取得积极成果,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尽早生效,并都承诺将致力于最终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此外,面对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严重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中美双方一直努力推进务实合作、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在《中美联合声明》中,两国领导人明确表示,要“通过合作努力建设二十一世纪更加稳定、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是中美两国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两国在这一地区的合作,对于维护地区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方面,两国有着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均坚决主张朝鲜半岛无核化,反对所有违反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和相关国际义务和承诺的活动。为推动全面落实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中的承诺,双方都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虽然自去年以来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遇到了困难,但双方都支持采取必要的步骤,以尽早重启六方会谈进程。

建立全面经济合作框架

在胡主席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都强调,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对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都极为重要。《联合声明》提出,两国将致力于“确立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

双方都看到,中美两国间的经济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据中方统计,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由建交时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10年的3853亿美元,增长了150多倍。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据美方统计,2010年美国对华出口同比增长23.2%,远高于美20.6%的对外出口平均增幅。美国50个州中,有40个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场包括中国。在投资领域,两国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承诺开放的100个服务业部门均有美国企业投资。截止2010年底,美对华投资项目累计5.9万多个,实际投入652.23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快速增长。截止2010年11月底,中国企业对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44亿美元,在美中资企业达到1300多家。

胡主席的访问为两国经济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访问期间,两国政府和部门之间达成了十余项协议、备忘录和意向书,两国企业间也达成一系列协议,涉及科技、人文、能源、环境、智能电网等广泛领域,充分体现两国互利合作正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将为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致力于伙伴关系,摒弃“零和”思维

中美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向世界宣布,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中美两国都致力于伙伴关系,“中美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这种宣示是对“大国崛起宿命论”的否定。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与西方大国的差距显著缩小。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怀疑中国和平发展可能性的论调。一些人套用殖民主义时代的大国兴衰理论,提出新兴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必然挑战既存国际秩序,质疑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这种论点反映国际社会某些人对中国缺乏了解。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属性并没有改变。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仅为美国的4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则在100位之后,何况还有大量的贫困人口。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仍然很大,实现国家发展目标仍需长期不懈的努力。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坚定不移的选择,中国将继续依靠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又以自身的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

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胡主席在访问前夕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联合书面采访时指出,中美要摒弃“零和”的冷战思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胡主席访问前指出,19世纪的大国博弈“零和”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的中美关系。中美致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表明两国都将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两国关系,并通过建立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展现出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国良性互动的新模式。

以务实态度处理“既重要又复杂”的双边关系

正如《中美联合声明》所指出的,“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鉴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以及现实政治经济等原因,中美两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两国需要直面双边关系存在的分歧,坦诚交换意见,尽可能缩小差距,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联合声明》中,中美两国重申要深化对话,拓展务实合作,共同努力“处理分歧、扩大共识、加强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协调”。在人权问题上,双方坦承存在分歧,但都强调,应按照国际文书促进和保护人权,加强人权对话,并加强两国的法律合作和法治交流。在经贸问题上,双方同意加强沟通和协商。为促进贸易平衡,中国表示,将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采取更长远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美国也表示,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推进出口管制体系改革。

在胡主席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都表示要推动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可靠发展。《联合声明》确认,“一个健康、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是两国领导人关于“积极合作全面中美关系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将继续把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作为未来两军对话的重要渠道,并有意加强各层次的实质性对话和沟通,以减少误解、误读、误判,增进了解,扩大共同利益。

三个联合公报仍是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

在《中美联合声明》中,双方重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两国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并将继续指导两国关系的发展”。

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和有识之士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30多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表明,只要双方都能坚持三个公报的原则,特别是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中美关系就一定能稳定发展。反之,中美关系就会麻烦不断,甚至出现紧张。任何违背三个公报指导原则的行为,都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违背两国人民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共同愿望。

双方应秉承“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精神,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台湾、涉藏等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核心利益所在,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诺,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对可能出现的新的复杂情况,中方坚决反对以任何借口,包括以互联网自由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行。我们相信,只要中美两国能在三个联合公报框架下加强协商,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中美关系就一定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总之,正如胡锦涛主席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展望未来,我们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选择建设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审时度势的全球眼光、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脚踏实地的合作精神。中美关系的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两国需本着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不使其受一时一事的影响。尽管双边关系的发展未来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只要登高望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坚持从长远的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发展大局,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大方向,中美合作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执笔: 刘 卿)

创新转型谋发展 服务群众促和谐 围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创先争优

(俞正声)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只有每个党员力求成为先锋模范,每个党组织力求成为战斗堡垒,党的先进性才有坚实的基础。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上海市把创先争优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市开展了以世博先锋行动为主题、以党建联建工作为特征的创先争优活动,活动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发动面广、参与率高。我们在全市党员中进行了世博专题培训,100多万名党员在上海基层党建网上开展签名承诺活动。把“岗位行动、家园行动、志愿行动”作为创先争优的载体,让党员参与世博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平台。

二是聚焦重点难点创先争优。把党员的力量向急难险重任务集聚,尤其是在世博园区内开展的“世博先锋一线行动”中,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奉献在先,全力保障了园区和整个城市的有序运行。

三是深化党建联建,放大党建工作整体效应。以联系报到制度为纽带,推进条块大联动,为世博党建联建提供区域性党建资源。90%以上的驻区单位与所在社区和乡镇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形成了由社区党组织统一协调、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共同“保世博、创先进、当先锋”的新局面。

回顾去年全市创先争优活动,有三条基本经验值得我们传承和坚持:

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做什么、创什么;干什么、争什么”,不搞“两张皮”。

二是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载体。去年我们以“世博先锋行动”为主题,以岗位行动、家园行动、志愿行动为载体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求明确,容易聚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我们明确以“创新转型谋发展,服务群众促和谐”为主题,继续深化三大行动,进一步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为上海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是坚持群众路线,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围绕举办世博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坚持“办一天世博,就改进一天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参展者、参观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得到群众的好评。这启示我们,创先争优活动必须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服务群众实事化、项目化,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惠民工程”。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基层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继续总结发扬世博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经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证。

一、围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创先争优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改革攻坚年。对上海的转型发展而言,突出改革创新,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

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抓住“四个中心”建设的先行先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经济体制机制和税制改革、工程建设监管体制改革等关键环节,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突破瓶颈、解决难题,推动上海加快转型发展。

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帮助党员干部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提高理论水平、创新思想方法,在体制机制上突破瓶颈。

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转变机关作风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养成平等待人的思想品格,真正把转变作风落实到为人处事的自觉意识中。

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推进基层党内民主结合起来。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民主,尊重多数人意见,鼓励党员敞开思想,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立足本职、勇于创新,在党内营造学先进、作贡献、当表率的良好氛围。

必须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从严治党结合起来。认真搞好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严格执行换届工作的各项有关规定,加大信息公开力度,鼓励群众监督我们的各项工作。

二、围绕服务群众创先争优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基本原则,也是创先争优的基本要求。把“服务群众促和谐”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内容之一,就是突出强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联系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作为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必须坚持“三访、三服务”要求,建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常性走访基层、联系群众的制度,形成党组织主动关心关怀广大群众的机制,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以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果检验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

要把化解社会矛盾、破解和谐难题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情况最复杂、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去体现战斗力和先进性。当前,信访矛盾是上海比较集中和突出的社会矛盾之一,创先争优要在化解、缓解信访矛盾上下力气、见成效。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下访接访,带头到一线去化解信访矛盾和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并举一反三,努力从体制机制上寻求化解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全市广大党员要从身边做起,主动关心、帮助身边的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要带头参与平安社区、平安乡村、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系列创建活动,强化城市安全运行和安全生产保障。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运用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各方协同的回应诉求、解决矛盾的合力机制。

三、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先争优

近年来,上海以区域化党建为重要载体,切实发挥各类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社区服务群众工作的落实、扩大党在基层社会领域的影响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加快转型,社会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关系改变、利益格局调整,必然带来许多新的社会矛盾,需要继续发挥区域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规范社会行为,协调利益关系;需要更多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等办法化解社会矛盾。这是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必然要求。

创先争优活动必须与进一步深化区域化党建、推动社会管理和创新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服务地区群众、推动地区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推进社区建设、培育社会组织、带动基层民主自治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对社会管理的领导;进一步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将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联系报到、服务社区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完善相关的管理办法,对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作出规定,支持和引导党员进入居委会、业委会、群众文化团队等,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宣传、组织、引领群众;进一步巩固和传承世博党建联建成果,整合利用区域党建资源,通过组织共建、人才互动、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方式,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的互联互补互动,提高社会管理和创新水平。

四、围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创先争优

基层党组织是党团结群众、推进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战斗堡垒,必须下大气力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建设。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基层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在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上下功夫。

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同步推进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工作制度的健全。着眼于完善特大型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扩大外资银行、中介事务所、各种协会,以及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和工业园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有效途径,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部分“难点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同步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搞好试点,抓好推进,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制定党务公开目录和程序,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证党员民主权利,确保在年底前全面推开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

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同步推进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好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党务干部队伍,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事关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现在,不少农村、企业、社区等基层存在党务干部年龄偏大、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一些区县已在加强干部培养方面作了不少探索,要继续积极推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这一契机,兴起学习党史、继承党的优秀传统的高潮。要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形成学习先进、弘扬先进的良好氛围,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优异成绩向党的90周年生日献礼

第三篇:弘扬求是精神

弘扬求是精神,团结带领全院团员青年,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而努力奋斗

----共青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青年朋友们

我受共青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本次大会是我院组建以来的关键时期,学院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背景下召开的第一次的团员代表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团的“十五大”以来的精神,总结学院组建以来的共青团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学院共青团的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选举产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届团委会,团结带领全体团员青年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为公共管理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奉献青春和力量。

第一部分:学院组建以来的工作回顾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5年7月20日,2005年10月30日始正式运行。自学院组建以来,我院团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院党委和校团委的领导下,自觉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以来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来认识青年,指导工作。教育和引导团员青年按照中央人才会议精神和中央16号文件,担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参与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促进学校改革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学院共青团工作取得了全面发展,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为共青团增添了光彩,成为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具体体现在:

1、以先进理论构筑团员青年的精神支柱,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

政治上的成熟源于头脑的清醒,头脑的清醒源于先进理论的指导。学院团委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院青年大学生,带领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始终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和教育青年大学生作为学院团工作的首要任务。以加强基层团支部建设为载体,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途径,组织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等教育契机,以“党在我心中”、“永远跟党走”、“我为党旗添光彩,我为团旗争光辉”等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形成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契机、抓阵地的有效做法,带领青年大学生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武装青年大学生。

2、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和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坚持党建带团建是共青团工作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学院团委贯彻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指导措施,把团的建设主动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中。按照基层团组织建设健全、主题活动活跃、活动阵地建设规范的基本要求,扎实开展创建先进团支部活动。积极推进团建创新,加强基层团干部的教育培训,探索加强青年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推优入党工作,培育和建设“四方位推优”和入党积极分子“四培养”工作体系,共推荐51名优秀团员加入党组织。

3、以优良学风建设和加强学术道德规范为载体,切实加强学院文化建设

学风和学术科研道德状况,是高校团员青年先进性的重要评判标准。学院团委认真学习贯彻教育部[2005]1号文件和21号令的精神,结合学校“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学生管理新体制的运行,围绕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和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积极领导和组织学生会在、研究生会、学生社团开展了学院优良学风建设月、加强学术道德规范等活动,主要开展了学风建月动员大会、考生考前自律承诺活动、组建自修小分队、考试周学风优良寝室评比活动、主题班会、学风调查、探求求是学风辩论赛、学术道德规范语丝征集、公管学术论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又卓有成效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的形成与传承,加强学院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有助于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求实的研究精神。

4、以增强团员意识为核心,切实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学院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以“新时代 新风采”为主题,以增强青年大学生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为目标,遵循青年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围绕时代特征、素质能力、作用发挥等专题,扎实推进“六个一”工程,即上一次团课,读一本好书、学一篇团章,参加一次主题活动,过一次民主生活和写一篇心得体会。

通过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帮助青年大学生更深层次了解了团组织的性质、任务、以及团员的责任与使命;引导青年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的社会风气、校园风气和学习风气;还营造了团组织的民主氛围,健全团组织生活,有效地实现了从思想上纯洁组织,增强团结,提高基层团组织凝聚力和发挥团员先进性作用。

5、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延伸团的工作手段,拓展团的工作新领域

学院团委积极探索构建“一体两翼”的共青团工作格局,努力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加强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的指导,支持学生会组织按照自己的章程独立负责的开展工作,提高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还特别指导校研究生会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发挥研究生群体的比较优势,推进学院学生会工作格局更加完善。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按照“在繁荣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原则,扶持、鼓励、引导社团发展,完善对社团的支持、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社团在繁荣学院文化中的作用。

学院团委以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创业教育、校园文化、贫困资助、就业

指导服务、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等活动载体,积极拓展团的工作新领域,努力营造“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青团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学院团组织引导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能力

学院团委还积极关注学院青年教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为他们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服务,及时反映他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健全青年教职工团的组织建设,积极开展适合青年教职工特点的活动。

回顾学院组建以来的学院共青团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加强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理论水平有多高,工作的水平就有多高,理论学习的力度有多大,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决心和投入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成功者的路就有多远;觉悟有多高,成功者的成就就有多高。因此,自觉把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发展、创新工作,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共青团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指针。

2、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政中心工作

始终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努力实践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围绕学校党政提出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教育培养目标,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引导与服务青年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指示,这是我们共青团组织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必然要求。

3、走群众路线,发挥自身组织优势

只有走群众路线,把青年的要求和意愿作为检验共青团工作的标准,我们的共青团组织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才能使共青团事业永远永葆青春。因为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了解团情,反映民意,顺应民心,集中民智;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凝结青年力量,顺利推进各项工作,开创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发挥自身组织优势,继承共青团组织历史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弘扬源源流传的求是校训,利用学校创建一流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发展视野、培育战略眼光,这是我们共青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

4、把握青年特点,围绕青年的成长成才需求开展工作

青年是追求新颖的,共青团工作必须关注新事物,传播新知识;青年是追求效益的,共青团工作必须讲求效率,注重实效;青年是兴趣先导的,共青团工作必须吸引青年,凝聚人脉;青年是追求进步的,共青团工作必须营造向上氛围、搭建发展平台;青年是多元需求的,共青团工作必须以青年为本、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是我们共青团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根本途径。

第二部分:未来三年的目标及其任务

各位代表,朋友们,未来三年是党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是我们共青团组织的优秀品质。为此,各级团组织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广大团员青年要坚持艰苦创业,奋发成才,携手共进,把共青团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结合学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办学目标以及“公坚忠毅、能转移国运之民族脊梁”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

今后几年,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团的十五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党政的中心工作,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勤奋学习,艰苦创业,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的新一代青年,为推动学校、学院的快速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奉献青春和力量。为此,我们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以先进理论武装团员青年,争做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学院团委将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起团员青年强大的精神支柱;通过理论学习、教育引导、服务实践、,把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智慧和力量统一和凝聚到党政中心工作和学校发展战略上来;引导团员青年支持改革、维护稳定、勇于创新,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因此,我们将在团员青年中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先进性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院团员青年的政治道德素质,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争做青年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2、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是学院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学院团委将将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学校的党政中心工作,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归宿,坚持以党建带团建,认真作好推优工作,不断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努力提高团员青年的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使学院团员青年成员德才兼备、素质过硬、党放心、民满意的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坚持以实践育人,争做团员青年成长成才的奠基石

学院团委将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塑造公管气质,培育公管文化,努力形成思想向上、活动丰富,既有主旋律又富多样化,既有高品位又有多层次,既反映高校团员青年共性又体现公管特色的浓郁学院文化氛围。办好各种讲座、演讲赛、论坛、报告会、学术沙龙等活动,打造更多的文化活动品牌;办好各类学术科研活动,营造学术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美育培养、鼓励体育锻炼,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鼓励学生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为更多的同学演绎自我、发挥特长提供广阔舞台,不断推出校园活动新亮点,推进社会实践,促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观念。

4、坚持以创新推动工作,争做浙大共青团工作的示范基地

学院团委将坚持以创新推动工作,以工作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积极应对全球一

体化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挑战,主动出击、沉稳应对,开拓思路、探索途径,积极探索学校“条块结合、优势互补”学生工作体制下的共青团工作新思路,探索学校“大类招生、通识培养”教育改革下的共青团工作新体系,探索“国际视野、民族精神”培养目标下的共青团工作新内涵,积极探索“管理、服务、育人”工作目标下的共青团工作新途径,争做浙大共青团工作的探索先锋与示范基地。

5、坚持以服务育人,加强对学生组织的指导和管理

学院团委将充分发挥学生会、研究生会、文化新闻中心和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广泛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作用,把团员青年紧密地团结在党团周围;构筑“一体两翼”的共青团工作体系,大力扶持学生会、研究生会、文化新闻中心和学生社团按照章程独立开展工作以及自主发展,形成党团组织政治影响力延伸带。

各位代表,朋友们,共青团要始终坚持以青年为本,努力成为青年磨砺思想、健康成长时指引方向的灯塔航标,成为青年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时铺垫基石的进步阶梯,面临困难、遭遇挫折时首先想到的信任力量。只有这样,共青团才能成为进一步巩固、联系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桥梁,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奋发有为。

各位代表,朋友们,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前行的路上,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让我们弘扬五四之精神、追求科学之真谛,促社会之发展、谋人类之进步!让我们与时代同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共青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委会

第四篇: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以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性问题,相继提了出来。这些根本性问题,决定改革方向、发展模式、治国方略等大是大非,大是则大前进,大非则大后退,是非混淆则难免曲折和反复。而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有赖于我们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达致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看,从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看,应该说,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目前的关键还在感性认识,也就是要先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掌握实际情况,是规律性认识的基础。基础不牢靠,建不起高楼大厦。一项决策,如果依据的事实是假象,就会南辕北辙,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产生严重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必“好高骛远”,首先要解决好感性认识这个“初级阶段”的问题。决不是“初级阶段”比“高级阶段”重要,实在是“初级阶段”的问题很多。“初级阶段”的问题不解决,“高级阶段”的问题甚至并不成立,其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要回到“初级阶段”去找根源。比如过去“放卫星”、“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类的“高级”错误,其初始根源不过就是弄虚作假而已。

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是当前实事求是面临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讲真话,就是每个人都养成说真话的习惯、全社会形成说真话的氛围。

一言以蔽之,实事求是从说真话开始。本来,说真话似乎只是对小孩子的要求,我们做大人的,常常教育小孩子要说真话,碰到小孩子说假话就会非常苦恼,觉得“坯子”要坏了。但我们大人说的都是真话吗?有几成是真的呢?其实,说真话是根本不需要教育的,只要大人习惯说真话,小孩子自然就说真话了。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景十三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研究学问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从中找出真实的结论。

“实事求是”成为现在人们熟悉的一句成语、一个概念,是由于“文革”后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并重新确立为执政党的思想路线。其内涵,人们普遍接受毛泽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改造我们的学习》)根据这个古为今用的经典解释,“实事求是”有两层意思,相当于认识的两个阶段:一层是掌握实际情况,大致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一层是探索普遍规律,大致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

根据汉语的特点,“实事求是”既有出典,又有理论化的解释,是一个“品位”很高的用语。但事实上,如同许多其他高品位的用语一样,它现在变成一句口头禅,“平庸”化了。也许有人说,平庸化好啊,便于大家接受和使用。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思想通过说服性语言为大众所接受当然好,但前提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否则,思想不是被歪曲,就是趋于浅薄和庸俗。“实事求是”就有这个问题。

比如常常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这件事,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要实事求是嘛!”这里讲的“实事求是”,其实只讲了一半的意思,即“实事”,就是尊重事实(“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反映实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从认识论上说,属于感性认识的范畴,离理性认识、特别是达致规律性认识还很远。所谓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从历史活动、现实生活中直观地看,规律是众多的、乃至(从理论上说)无数的事实或现象中由于相似性的反复出现所体现出来的趋势。规律性认识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过程,要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之所以必须注重规律性的认识,乃在于规律性认识上的失误,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建国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遭遇的艰难曲折,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正确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因而,“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以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性问题,相继提了出来。这些根本性问题,决定改革方向、发展模式、治国方略等大是大非,大是则大前进,大非则大后退,是非混淆则难免曲折和反复。而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有赖于我们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达致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实事求是的目的。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那么,实事求是关键在理性认识么?不一定。这要看具体历史时期认识上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看,从近几十年的经验教训看,应该说,如何做到实事求是,目前的关键还在感性认识,也就是要先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掌握实际情况,是规律性认识的基础。基础不牢靠,建不起高楼大厦。一项决策,如果依据的事实是假象,就会南辕北辙,走向主观愿望的反面,产生严重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必“好高骛远”,首先要解决好感性认识这个“初级阶段”的问题。决不是“初级阶段”比“高级阶段”重要,实在是“初级阶段”的问题很多。“初级阶段”的问题不解决,“高级阶段”的问题甚至并不成立,其表现出来的问题往往要回到“初级阶段”去找根源。比如过去“放卫星”、“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之类的“高级”错误,其初始根源不过就是弄虚作假而已。当然,为什么弄虚作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大略言之,如果是故意弄虚作假,属于道德问题;如果是非故意弄虚作假,则属于水平问题;如果是不得不弄虚作假,就属于政治问题了。

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认识对象发生实际的接触后产生的。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掌握实际情况,直接接触实际事物是极其重要的,但却是不够的。现实中有大量的情况是通过间接的方式了解的,比如媒体的报道、专门部门收集的信息情报、人们交往中的口耳相传,等等。前者叫做第一手资料,后者叫做第二手资料。实践证明,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掌握可靠的两手资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容易。原因多种,显见的两条:第一,感官有时也骗人。一般人相信耳闻目睹,尤其相信“眼见为实”。其实,耳听固然常常为虚,眼见也未必处处为实。“魔术”就是一种障眼法,使不可能的事情“发生”。这种“公然”的骗术,说明人类的直接观察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在自然科学的大多数领域,人类的直接观察是既“失聪”又“失明”的,不借助于科学仪器(如声纳、显微镜、天文望远镜等)就会一事无成。

第二,很难避免片面导致的失真。盲人摸象就是最好的例子。大象长的什么样?摸到大象腿的说像一只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说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说像一面鼓,每一个盲人都把自己摸到的那个局部的“真”(腿的确像圆桶、尾巴的确像扫帚、腹部的确像鼓)当作整体的“真”(大象)。现实生活中,从一个角度、一两个方面或一件事、一两次表现观察事物,就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就作出一个整体的判断,这样以偏概全的例子比比皆是。事实上,由于人的精力、时间,观察的工具、方法,观察对象的范围、性质等多方面的限制,人的直接观察很难避免片面性。

掌握第二手资料更不容易。原因多种,显见的也有两条:第一,信息传递故意造假。有些造假是被迫的,封建时代说真话要冒杀头的危险,现代社会大大进步了,但说真话在一些领域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毛泽东曾经看到过这个问题,他在1959年的一封信中写道:“应当说,有许多假话是上面压出来的。上面‘一吹二压三许愿’,使下面很难办。”有些造假是故意的,目的不是媚上以邀宠(主动的非被迫的),就是媚俗而趋利(市场化民主化条件下的新表现),不外毛泽东早就指出过的:“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第二,信息传递客观失真。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口耳相传的信息,每经过一个人,就会多少变样,以至面目全非。其中固然不免搀杂故意的成分,但也有客观必然性。其实,不管哪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传递的层次越多、次数越多,失真的程度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在接受信息时有某种喜欢假话、相信假话的倾向。相对于体制和社会风习强制或诱导的造假,这种心理倾向可归类为一种客观因素。假话有人愿意听,是因为好听。古人早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说法。《战国策》载有“曾参杀人”的故事: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不信,说我儿子不会杀人;一会儿又有人跑去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还是不信;过了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人了,这下子曾母害怕了,赶紧跑了。假话说得多了,尤其经过多人传递,不由你不信。这似乎应了那句话:谎话说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理。

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我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常碰到。所以说,解决如何掌握实际情况的问题,是当前实事求是面临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讲真话,就是每个人都养成说真话的习惯、全社会形成说真话的氛围。巴金在文革后出版《随想录》,呼吁说真话。他认为文革的产生是由说假话造成的。他正确地指出:真话不一定是真理,但真理是在真话的基础上产生的。可大致归纳为三种情况:一种是出于责任,敢说真话。巴金说:“我提倡讲真话,并非自我吹嘘我在传播真理。正相反,我想说明过去我也讲过假话欺骗读者,欠下还不清的债。”人有各种社会角色,相应地承担着各种责任,说真话是履行责任的前提。一种是出于道德,愿说真话。巴金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有道德感的人,说真话心情舒畅,不说真话心不安,倘若习惯说假话那简直就不成其为人了,也就是通常说的“缺德”。还有一种是个人的责任感、道德感与适宜的社会风习相结合,习惯说真话。巴金说,他的敌人是“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障碍社会进化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这就是要通过坚韧不拔的斗争,通过建设性的努力,造成说真话的社会风气,使说真话没有风险,没有说假话的动力或外部压力,使说真话成为做人的起点,成为与人交往、被人接纳的前提,说假话社会不认可,被人瞧不起。

值得指出的是,对片面之“真”的陈述不是真话。根据利害关系有选择地讲话,“讲该讲而且可以讲的话”,这并不能造成道德上解脱的借口,因为讲多讲少似乎都是真的,但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在审判举证中,只陈述一部分的事实,可能增加嫌疑人的嫌疑,陈述另一部分事实,则可能减轻嫌疑人的嫌疑甚至洗脱干系。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把所知道的全部讲出来,也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说真话。如果每个人都说真话,或者大多数人说真话,那么,即使有人难免以假为真,有人故意弄虚作假,也能够通过众多言论相互之间的印证、比较、辩驳、补充,来去伪存真。

一言以蔽之,实事求是从说真话开始。本来,说真话似乎只是对小孩子的要求,我们做大人的,常常教育小孩子要说真话,碰到小孩子说假话就会非常苦恼,觉得“坯子”要坏了。但我们大人说的都是真话吗?有几成是真的呢?其实,说真话是根本不需要教育的,只要大人习惯说真话,小孩子自然就说真话了

第五篇:实事求是

张旭光B100301198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北大,清华及中科院等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成立国情研究中心,国家或企业在做出重大决策前都要进行可行性分析,西方很好的管理理论常常在我国应用时失效,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很看重实践经验„„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和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无不在昭示一个真理:实事求是!

何谓“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说过,“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我们去探求,“是”就是真理。老百姓把这归结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看似简单的话,却蕴藏着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哲理,为人者不实事求是就难以取信于人,为政者不实事求是就难以取信于民。

实事求是作为认识真理的基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任何主观的臆想出发;坚持从纷纭复杂的事实材料中寻找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而不是将事实材料任意割裂成支离破碎的碎片,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而不是用框框来套实践,把主观的意志强加在实践之上。

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不管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摸清情况,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在对环境,条件掌握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去做出决策,解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去思考,寻找,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找”的过程就是 “求”,找的结果就是 “是”。

中国在历经清朝衰亡之后,在外敌压境的情况下,又陷入了残酷的内战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救中国,是无数仁人志士毕生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同志当时提出,中国的事情还是要熟悉中国的同志去办。他在送走自己的同学、朋友西去留学后,自己独自留下来,通过年少时的游学,入党后领导学生斗争,农民运动,深入农村调查,组织秋收起义,担任国民党的农民部长,宣传部长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大量接触,读书读史来对中国的国情做了透彻的掌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文献可见一斑。 国共两党分裂后,在最初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年幼的共产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共高层大都是留学回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受苏联成功经验的影响,苏联的胜利就是通过一次战役,攻克一个大城市来最终波及全国取得胜利,而马克思的理论也是建立在工人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留学生还常常接受公产国际的直接指挥。于是灾难便发生了,城市中心论,工人主力论盛行,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给革命力量招致了毁灭性的打击。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认为首先任务是生存下来,到敌人薄弱的地方去,把力量引导到农村去发展,并创造性的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毛泽东同志之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导到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实事求是而把马克思主义进行本土化,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在帝国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搞革命,我们也是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搞革命,这在原则上是相同的,但我们不是先搞城市,而是先搞农村,用农村包围城市。这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至于以后像“联蒋抗日”,“抗日战争持久战战略”等都是根据革命形式这个“实事”的变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无不是“实事求是”的典范!总之,这个阶段的事情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就是实事求是的问题。 战争是一种势力的较量和转换,其结果完全可以在短期内逆转,这是由战争这种事件的性质决定的,它只是现实力量的一种对抗,沟通,交换和整合,它可以由于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分化,政策格局变化而得到任何你所期望的结果。因为它不需要你创造新的东西,其周期完全可以很短。而建设一个国家就大相径庭了,以这种阶级斗争的思维在治理国家方面使得我们的国家陷入越来越大的危机,最终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实质上就是脱离了“实事求是”。在处理了四人帮后,整个全国全党所面临的就是中国到何处去的问题。按照传统思想,就是继承毛泽东的遗志,把文化大革命及当时所贯彻的方针执行到低。思想的束缚使得人民无法再做到实事求是了!

邓小平同志看到问题的实质,那就是如何让人民从阶级斗争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能认清中国新的形式和国情,来发展经济。他高屋建瓴的从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入手,来解放禁锢以久的思想。他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社会主义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把对社会主义的界定从生产关系转移到生产力上,把人们一直将市场和社会性质联系在一起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提出市场和计划都是手段,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把人民从战争与革命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只有解放了思想,人民才能够更好的去实事求是,以便找到解决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最佳途径。我们国家这这种思想指导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

经过20年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本国际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席卷全球。中国面临的国情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情况,还有整个世界的发展,一个全球环境,因为我们已经无法面对一体化的趋势而置身事外,不能积极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就只能被这个世界所抛弃。面对新的形式,新问题,对中国走向的思考就应该有全球的视角。这个时候江泽民同志提出“与时俱进”。是极为恰当的也是适时的。“与时俱进”就是要充分考虑我们所面临国情的变化发展,把实事求是所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世界,用全球化的视角来分析中国的问题,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实事求是在新形式下的深化。

所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在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或对实事求是的深化,从本质上讲,三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三者的核心还是实事求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的,也应该是开放的。当理论形成了,去指导实践的时候,那么由于理论的相对稳定性和实践的动态性,理论随时都会和你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偏离,这个时候就不可以局限于既成的理论,就应该摆脱旧的理论,以更好的分析现实,解决问题,这就是解放思想。当我们面临的环境和实际情况继续变化时,理论也应该动态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普遍的真理,对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有广泛的指导价值。

就个人而言,我们做一件事首先分析自己的情况,面临的环境,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具有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才可以结合要达到的目标,制定最佳的方案,其实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

另外有两个因素也很重要,一个是目标,一个是方法。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也就失去了你实事求是的意义。方法上有缺陷就会影响效率,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和理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求是电子版范文】相关文章:

事实求是论文范文05-12

实事求是论文范文05-11

实事求是正能量范文06-16

求是04-11

求是学社社团章程04-19

六要求是严禁04-26

求是教育集团管理07-12

求是学社社团章程07-12

实事求是论文提纲11-15

实事求是正能量04-10

上一篇:奇妙的眼睛范文下一篇:青志协章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