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术课教学反思

2022-07-17

第一篇:谈美术课教学反思

美术教学论文:谈美术课水彩画技法的教学

水彩画形成于英国,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水彩画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人们只认为水彩画是提高学生造型、色彩及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水彩画技术及其特点还具有许多实用价值。它可以直接应用在工业设计上。例如,建筑(房屋、桥梁效果图设计)、园林(景点、绿地、长廊等效果图设计)、装修、装璜、家具、服装以及工业产品制造设计的效果图等均采用了水彩画技术。另外,水彩画工具简单、价格便宜,使用及携带方便,加之水彩画效果透明、明快、润泽,因而令人喜爱。初中美术课水彩画部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水彩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范画、讲解,使学生了解、掌握水彩画的基本方法:干画法第一次涂色干了后再涂第二遍色,这样重叠着色下去即为干画法。此法不流、不混,可以从容作画;缺点是表现力差一些。湿画法头次上色未干就接涂第二遍颜色,反复接涂下去即成。此法画时比较急,需要学生有控制水分、时间的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之后运用才行。干湿并用有的地方用干画法,有的地方用湿画法。此法有快有慢,表现力强,中学生易于掌握。在整个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应重点传授干湿并用法,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一、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干湿并用法,胸有整体,局部画起。

所谓胸有整体,是指学生除了要有必备的素描色彩基础外,还要有对画面的整体构想:色彩基调,远、中、近、大层次关系等。局部画起,是指把画面分成若干部分逐个完成。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精力集中,绘画范围缩小,水分和时间容易控制,干湿画法并用得当,从而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水彩静物写生是室内水彩画基础训练的最好方法之一。在静物写生之前,可先指导学生做几次静物范画临摹,意在使学生熟悉工具,认识各种画法,体会水彩画的特点。写生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起笔要细,形体准确,高光、反光、明暗交界线、投影等都应尽量交待清楚,暗部和投影要少量涂点铅笔线条以示位置,上色时心中有数才能涂色不乱。

2.画前先在纸上刷一遍水,目的是让纸吃水饱和,必要时可以刷两遍,这样纸不易干燥,干湿画法便于施展。

3.先画背景(一般指衬布),优点是不乱、不花,整体效果好。背景争取一气呵成,整个画面的基调便得以确立。

4.画物体时要一个一个完成,这时采用湿画法比较得心应手。例如画一只梨,从亮部开始,留出高光后涂淡黄色;未干时迅速涂中间调子土黄色,使之与淡黄色相接自然晕合;趁其未干再涂褐色与土黄色相接,晕合后未干时再涂灰绿色于反光处,或者再涂衬布色于反光部分作为环境色的影响。这样,此梨的画面便基本完成了。

5.整理画面尤为重要。局部画法往往容易使画面出现“碎”的现象及层次上产生误差感。所以应要求学生充分重视整理,学会调整画面。前景物体当实,可以用线条来提形(在物体的关键部位狠提轮廓线);后边物体当虚,尽量在形体和色彩上减弱,以获得层次分明的效果。画面单调的,可适当增加环境色,以增强色彩的丰富感;画面色彩花而乱的,需要在基调的范围内整理,使画面更加和谐。

第二篇:高中美术教学论文《浅谈高中美术教学》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美术知识的过程。通过不断的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陶冶高尚情操。但鉴赏力是一种非经教育而不能具备的特殊能力,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必须通过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鉴赏课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评论老师,有些老师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却教不好学生,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怎样将自己所知传授给学生并能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我一直在探求。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粗浅的感受。

一、任何教学,都要将完整统一的知识分解成不同的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向学生加以传授,美术鉴赏教学也不例外。比如东西方绘画艺术的鉴赏教学,“具有不同文化意识、美学观念和审美风貌的中西艺术,当作用于欣赏者时,便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应。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比较鉴赏法使学生既能与东方画家的审美意念共鸣,又能理解西方画家的情感与艺术语汇,以此达到一石二鸟之目的。

什么样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呢?又如何比较呢?教材中也给了一些提示,如同样以精美绝伦的人物形象塑造,表现贵族妇女生活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和《蒙娜丽莎》。首先从表现内容上找出差异,前者于公元八世纪出自中国盛唐宫廷画家周昉之手,后者则为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晚年的不朽之作。两者作品产生年代虽有先后之分,但都产生于太平盛世,画家都以严谨的写实画风表现了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端庄与安详。只是前者内涵着闲适与自得的心态,后者则表现得优雅而神秘。其次要主要引导学生花精力对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进行探究。《簪花仕女图》是典型的中国画长卷,在高46厘米,宽180厘米的画面中,展示了采花、看花、漫步、戏犬四个情节段落,刻画的六位妇女或呼应、或独立、或聚、或散;散点结构的画面没有背景衬托,只画了两条狗、一只白鹤、一棵花树,作为点缀,并以此建立人物间的情节关联和画面结构。《蒙娜丽莎》则是典型的西方油画肖像,在高77厘米,宽53厘米的画幅中,截取主人公胸像,集中全力于人物面部那“神秘的微笑”以及那双富有青春气息的手的刻画。画面背景也是西方式的一丝不苟,明暗光影、空气远近,表现性的环境衬托,在再现的可视可感上,体现了典型的西方审美追求。常言到不比不知道,对于东西方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这下就了然了。所谓鉴赏我认为一定要有别于以前的欣赏教学模式,在感受,体验与识别方面狠下工夫,给学生提供多看和多比较的机会和正确的引导。

高中人教版美术新教材在编写时大多是基于比较的方式编写的,如将中西建筑的比较,中西造型观念的比较等。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够在未来的美术鉴赏中加以运用,等于教会了一种鉴赏的方法。

二、追根求源,亲身体验是中学生鉴赏美术知识的捷径。也使美术鉴赏教学由静态转向动态。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理解很肤浅,知道画家画了些什么,但不了解画家是如何画出的,只是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来,对于艺术品的鉴赏仍然是个睁眼瞎。因此我在教学中先确定美术教学的脉络,把课程分为鉴赏、绘画两部分,赏、技同步推进,分阶段交叉授课,这样的教学方法在中国画的鉴赏教学、书法艺术上更为可行,因为中国画的技法程式在创作中占有突出地位,无论花鸟、人物、山水,工笔还是写意所需的工具材料简单,教学内容亦可从临摹古画进行,从继承古人的“笔墨规矩”入手,体悟“古人之神妙”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千讲不如一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较大,美术教学改变知识讲授过多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生还是相当欢迎的。西方绘画油画技法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太可能,但可通过素描临摹和写生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民间美术可选择剪纸这些简单易行的种类在教学中实施,总之,只要我们大胆去探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法总会找到。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随着教学条件的逐步改善,我校高中部都配有多媒体教室,这使的上美术课时可图、文、声、并茂,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但这需要老师课前作更多的准备,我和我校的另外一位美术老师一起,把美术知识分类做成了教学课件,虽然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现在上课只要课前做一些小的调整和补充,就可以了。多媒体教学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容易对知识理解和产生兴趣,有些教材内容可适当加入视频,比如一些名家绘画示范vcd,探索栏目出的《千年书法》等与美术有关的电视节目等.都可通过剪辑加入课件.使学生产生兴趣,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四: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教学也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我校的艺术展室有很多和学生历届书画展、艺术节的作品,新生入学我们带领他们参观,并对学生们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此外,美术展览馆不仅有很多名人字画,灵壁奇石,还有很多书画艺术展,带领学生去开阔眼界,拓宽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努力去挖掘在我们身边可利用的美术资源吧!

五: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讲,学生听,一节课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要么如痴如醉,要么昏昏欲睡,下课以后,结果都是啥也不会,(美术课又不考试,我们干吗费脑子记呀,主科还记不完呢!----学生如是说)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出一大群忠实懒惰的听众,却无法使孩子们成为有艺术头脑,能独立进行艺术思维的人。因此我认为老师可以“懒”一些,给学生一些课题让学生进行分组研究,集体备课,最后每组推选一位学生来上课,老师呢,当学生当助教都可以,让学生在收集,准备的过程中,体验鉴赏文本,收集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带来的成功与满足,享受学习的快乐,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自主学习,先行学习,合作学习应该替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了。

教无定法,一个教师如果每次上课都是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那只能说明你是个确实懒惰的教师,学生一定会对你产生审美疲劳,好的教师,应当总是能给学生惊喜,让学生体会学习美术的快乐,那么每一课都没有固定的模式,老师就要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第三篇:浅谈美术课水粉画技法的教学

内容提要: 水粉画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水粉画的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造型、色彩及审美能力,还具有许多实用价值。那么如何进行水粉画教学,使学生掌握水粉画的技艺而得心应手呢?我谈了以下几方面。

关 键 词:水粉画教学 技法教学 初中 美术课教学 学生

Summary: Gouache art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gouache paintings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e shape, color and aesthetic abilities, but also has many practical value. So how do you Gouache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art of watercolor painting while the handy then? I talked about the following aspects.

Key Words: Gouache Teaching TeachingTechnigues Junior Teaching Art Students

水粉画的概念及作用:水粉画是以含胶的粉质颜料用水作为稀料剂绘于纸上的一种绘画。它的颜料含粉、不透明、覆盖力较强和加入白粉可以产生无数微妙的色彩,能够表现复杂的细节、细腻的质感,塑造出丰富的形体关系和色光效果,是研究和掌握色彩造型规律的有力手段,加之工具材料简易,造价较为低廉,作画省事迅速,特别适合初学者从中解决色彩造型的一些基本问题,故水粉画是初学画者的必修之课。水粉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人们只认为水粉画是提高学生造型、色彩及审美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实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水粉画技术及其特点还具有许多实用价值。它可以直接应用在工业设计上。例如,建筑(房屋、桥梁效果图设计)、园林(景点、绿地、长廊等效果图设计)、装修、装潢、家具、服装以及工业产品制造设计的效果图等均可采用水粉画技术。所以水粉画令人十分喜爱。

初中美术课水粉画部分的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水粉画的方法步骤和基本技法。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范画、讲解,好使学生了解、掌握水粉画的基本方法:所谓干画法就是指一种当画面或底层色处于干燥的状态下的作画方法。其一般特征是不借住画面已有的颜色或临近颜色在为干时产生的水、色渗化混染等作用,而是用较干稠的颜色,肯定的笔触,去表现色彩变化,塑造形体结构和空间关系。此法不流、不混,可以从容作画 缺点是表现力差一些。湿画法指的是在湿底上作画并趁湿时自然衔接颜色的一种方法。湿画法作画时用水较多,以保持颜色在湿润时自然衔接。所以此法画时比较急,需要学生有控制水分、时间的能力,一般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之后运用才行。干湿结合画法是在水粉画中运用最多,也是最为完善的一种画法。它是指有的地方用干画法,有的地方用湿画法。此法有快有慢,表现力强,中学生易于掌握。在整个水粉画教学过程中,应当重点传授干湿并用法,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一. 如何指导学生在作画中有效地利用干湿并用法,整体局部相结合

学生除了要有必备的素描色彩基础外,还要有对画面的整体构想:色彩基调,远、中、近、大层次关系等。局部画起,是指把画面分成若干部分逐个完成。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精力

1 集中,绘画范围缩小,水分和时间容易控制,干湿画法并用得当,从而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水粉静物写生是室内水粉画基础训练的最好方法之一。在静物写生之前,可先指导学生做几次静物范画临摹,意在使学生熟悉工具,认识各种画法,体会水粉画的特点。写生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构图起稿

当你面对一组静物时,首先要抓住对象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认真考虑构图,把一组静物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上这是画好这组景物的关键所在。起稿时还要做到起笔要细,形体准确,高光、反光、明暗交界线、投影等都应尽量交待清楚,暗部和投影要少量涂点铅笔线条以示位置,上色时心中有数才能涂色不乱。

2.明暗造型

紧接前一步,用较多的水稀释起稿。用单色(群青或褐色)配合大量的水,然后用大笔以“素描”的手法画出物体的明暗关系,以及结构上的一些重点标记。暗部的明暗交界线要深一些,其余的则可浅些。这样上色的“架子”就搭好了。

3.铺大体色

铺大体色就是画大关系,画大色块。从画面主题的暗部画起,并从主体物逐渐向周围环境延伸开去,使物体与背景之间连接起来,行成一种色彩关系、冷暖关系和空间层次关系。

4.深入塑造,

铺大体色使色彩初具规模,现在可以进行深入塑造阶段了。一般先将暗部色画准后,再画明暗交界线及中间色,然后逐步推移到亮部,最后画高光。例如画一只梨,从暗部开始,涂黄色加褐色混合后的颜色作为暗部颜色,并强调出明暗交界线,未干时迅速涂中间调子土黄色,紧接着趁未干时再涂灰绿色于反光处,或者再涂衬布色于反光部分作为环境色的影响。最后涂上亮部颜色淡黄色以及高光,这样,此梨的画面便基本完成了。 5.调整画面。

调整画面尤为重要,局部画法往往容易使画面出现“碎”的现象以及层次上产生误差感。所以应要求学生充分重视整理,学会调整画面。前景物体当为实,可以用线条来提形(在物体的关键部位狠提轮廓线)后边物体当为虚,尽量在形体和色彩上减弱,以获得层次分明的效果。画面单调的,可适当增加环境色,以增强色彩的丰富感 画面色彩花而乱的,需要在基调的范围内整理,使画面更加和谐。

二、教学中如何掌透明物体绘画方法

1.透明物体绘画方法

水粉静物写生中透明物体是水粉静物中常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常见的透明物体有玻璃、有机玻璃、塑料等,其中玻璃最具有代表性。初学者常感到透明物体的质感很难画,望而生畏,其实掌握了要点后并不难,反而觉得容易一些。因为与某些不透明的物体相比,它用笔最少,无须表现复杂的五大调子。在写生之前也应指导学生先临摹几张范画,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在写生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重指导:

我们以玻璃为例说明无色透明物体的画法,首先掌握绘制顺序,把玻璃制品后边的背景先画好,就好像没有玻璃制品一样,然后从玻璃制品暗一些的地方画起,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如果画得不理想也不会影响大效果,会很容易地被后来的涂层覆盖而不露痕迹。这样的顺序会使作画过程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相反,如果我们将透明物体空出,然后再将空出部位填上,就要麻烦得多,就要画得很小心,要么有些地方填不好,要么就不能放心自由地去画。我们将玻璃制品后边的背景画好后,就开始画前面的透明物体,用中等层次的颜色,先

2 画透明物体的左右、上下,这样等于一边画一边打轮廓,由暗一些的地方再过渡到不太亮的颜色,然后画比较亮的颜色,最后画高光,整个过程由暗到亮。绘制过程中,还要注意透明物体的透视变化,口部前半圆要大于后半圆,在视平线以下,圆的横断面越是往下就越圆。如果是躺倒的透明物体,圆的横断面倾斜方向与透明物体的中线成直角。同时注意周围各种物体对它的反光,由于它本身是无色透明的,它的色彩只能是来自各种环境色彩的反射和影响。

2.画透明物体的技巧

最亮的高光颜色往往由较暗的颜色来对比和衬托。有时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最亮的地方会出现在玻璃制品的后边,即有影子的一边。在画亮颜色以前应事先把深颜色铺好,来衬托亮色,亮色与深色在先后的步骤上要互相照应好。画玻璃制品要注意画出由暗到亮的各种层次变化,使玻璃制品显得厚重,不单薄。画透明物体时,有些初学者往往会有误解,认为要画得透明就要画得亮一些,到处用了很多白粉,其实,特别亮的地方很少,大部分面积是灰层次的。玻璃里边背景的颜色不可完全覆盖,完全覆盖则不容易表现玻璃透明的特点,也使一开始铺的背景失去了作用。当玻璃的背景比较亮时,玻璃的色彩就暗一些,当玻璃的背景比较暗时,玻璃制品的色彩则比较亮。

不必在透明物体上追求五大调子,这样做纯属徒劳和无意义,透明物体有自身的规律。画玻璃制品要有断有连、放松、爽快、不可描摹。有断有连即玻璃的边框不可全部相连,全部相连显得太死板,玻璃制品有些地方会看不清楚,这些地方就是该断的地方,这正是玻璃的特点之一,不能硬去把它画清楚。也不可画得零零碎碎,一般来说连得多、断得少。如果一个玻璃制品内有带色的液体或者它上边有大面积的标签,那么带色的液体或标签的部位可以空出,其他透明的部位仍按上述方法去画。无色透明物体不可能完全遮住光,因此它们的影子不像不透明物体那样深,要画得浅一些。有时有色透明物体的影子还会显出自身的颜色来,这也是光的作用。透明物体的影子里有时会出现类似高光一样的亮点。将这些情况画出有助于表现透明物体的特点。

3.透明物体的反光和高光 如果反光的颜色不好判断,那么一定要看看周围的颜色,因为反光的颜色就是周围环境的颜色,反光表达了透明物体的光滑程度,反光的物体距离透明物体越近,反光就越亮、色彩就越纯。透明物体反光的形往往很清晰。从色彩上来说,反光的物体与反光要对应起来,它们之间有一个因果关系,失去了这种因果关系,反光的色彩就会使我们感到莫名其妙。也有些玻璃有微弱的蓝、绿等固有色,这一点也应考虑。高光与反光一样,都是组成透明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高光的处理要干一些、厚一些,并带有蓝色的天光。画高光要有层次,由亮到不亮要有一个渐变。高光不要画得太大,太大则不亮,太多太散则乱。要准确、集中,保留主要的,次要的省略掉。如果一幅画中有许多透明物体,那就要注意高光的空间感,前面的高光亮一些、突出一些,后面的高光要与背景接近。

4.色透明物体的画法

如果是有色的玻璃制品,可以将外形空出。如画绿色啤酒瓶,可将瓶子外形空出。画瓶子时先画面积比较大的部位然后再画面积小的部位,如果瓶子的深色面积较大,可将瓶子的深绿色部位铺一遍,特别深的地方接近于黑,如底部。同时将标签空出,再将亮一些的绿色画出,其中有一块最鲜亮的颜色。注意亮颜色的明暗层次变化和色相变化。瓶子的两侧往往暗一些。反光要考虑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各部分完全塑造好以后,最后点上略带翠绿色的高光。有时直接用纯白色画最亮处。如果整个瓶子的亮色面积较大,那就应先铺亮色,然后

3 再添加暗色。褐色等有色玻璃、塑料等画法步骤相同。画标签时,应该画出大的明暗关系和立体感。对于上面的字体及图案等装饰,不可刻意地描出,而应该将它们看作色块来处理,画出大的感觉就可。方形标签的上下两个边是横断面的一部分,要符合透视。

5.透明物体的用笔

从画透明物体的顺序来看,每一步都是有用的,都不是完全地覆盖前一步,每一步在最终的画面上都有显示。正因为这样,用笔时特别提倡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要随意、轻松而爽快,有写的意味。忌描摹,一描摹就失去了画意和生动性,而使画面显得死板、机械,如果用笔不理想而影响到整个画面效果,那就有必要将透明物体的部位再用背景的颜色重新覆盖,然后再将透明物体再画一遍。笔触要注意有变化,在大小、方向、疏密、宽窄、深浅、虚实、断与连、笔形等方面要有所区分。这些做到了就会使人感到自然而然。

三、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操作的几个重要环节 1.学生欣赏范画。

教师要逐张讲解其画法及色彩的运用,使学生能够了解水粉画的样式、特点,涂色时尽量一次完成,最多也不能超过三次,否则画面就会脏乱。临摹时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工具的使用,以及调色和控制笔中水分的方法。

2.教师示范。

带领学生到室外写生时,教师可以先示范一部分景物,边画边讲:应该怎样画,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明确了写生的步骤,掌握各种景物的表现技法。

3.给学生改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学生某一部分不会画或画得不成功时,教师廖廖几笔,即令学生茅塞顿开,帮助很大。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教师重点应给哪些人改画呢?我认为改两头带中间为宜,画得较好的学生的画只要“点”上几笔便会大增其色,给大家提供了样板,给中间水平的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另一方面帮助画得较差的学生改上一两个物体,如一个苹果一个梨,然后鼓励他们按此方法大胆画其他物体,不怕画坏坚持画完,长此下去必能有所进步。

把握以上几个要点,并在实践中多练习,水粉画的表现将不难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用手、眼。心结合起来反复地实践,反复地思考;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实践和思考带来的飞跃,才更使我们发现它的魅力,也更使我们苦中求乐,不断走向绘画的高峰期。

参考文献 :

1、《水粉静物教学问答》 宫六朝著 河北美术出版社份 1996年10月

2、《美术教育丛书——水粉》 马瑶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

3、《美术教育丛书——色彩》 马一平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谈创造教育与美术教学

[摘要]“美术是一种文明的象征”,因为全人类都创造了美术,成为一种文化实体的一部分,所以不断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是基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相对的可行性和紧迫性。纵观我国现时期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努力改变儿童美术创造活动是势在必行的。创造教育是当今现代化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进行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创造对人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密切相关。中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极为重视创造,他曾在《创造宣言》中写到“创造主未完成的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不容忽视也不容回避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学生在绘画方面缺乏创造性。如何激发学生在绘画中的创造性,是每个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想象力 个性 气氛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只注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重点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的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了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的这种训练模式。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习”的过程。这种没有用“心”去画就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所以我们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应更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一次教学课上,我要求学生画命题画《我喜欢的活动》,结果许多学生画的不是放风筝,就是跳绳等一些老掉牙的题材。他们实在想不出什么有趣的事。也难怪,现在的孩子生活空间太小,自由支配时间太少,成天关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高楼里,每天学校家庭二点一线,假日大部分时间又被作业、各种培训班所占据,余下一点自由时间又大都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为伴了。我们的生存空间都被“现代文明”所覆盖,以前充满灵性的山没了,溢满情趣的小河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人工建筑的公园、喷泉、花坛等,家长们又成天疲于生计,也没有过多精力带孩子出去走走,于是孩子们跟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更少了,使得他们的童年失去了斑斓的色彩。现实生活的机械性、单调性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孩子创造力的发挥。所以我们的老师、家长平时要尽量多抽点时间带孩子出去走走,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多亲切一下自然,多一点与大自然交流的机会,说不定一根狗尾巴草、一朵野花、一只草丛中的蚱蜢就会引发出孩子们无穷的遐想,产生不尽的灵感。 儿童在接触美术作品时,除了蜡笔、水彩、水粉、油画等一些常见的美术作品之外,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数动画片了。由于长期浸润于卡通人物中,过分的甜美,使孩子画出的图形都带有明显的卡通痕迹,缺乏阳刚之气和一种古朴稚拙的生命本色。所以,我们平时应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多给孩子欣赏一些不同形式、不同种类和风格的美术作品。比如欣赏非洲的图腾柱,让孩子感受原始艺术稚拙、古朴、粗犷之美;

让孩子感受色彩的艳丽;有针对性地欣赏一些现代艺术,让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剌激,从而开拓思维,启发创造。

作为美育教师,应该回归创造,发展学生的优势,运用创造教育理论来开展自己的教学尝试。

一、 还以想象天性,遵循发展规律

儿童开始画画时,似乎完全沉湎于自己的活动之中,虽然他们看见自己画的痕迹时非常高兴,但他们似乎并未想到一种主题或目的。这种愉快活动的痕迹加强了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这种满足感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创作中对自己的不断认同和其他人对他们的认同,就会大大地影响他的创作。所以,学校的美术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还以原来的那种无拘无束的创作活动,海阔天空的想象,是这个时期该做的事。

1.教好美术课,奠定创作基础。

已受了一定传统教育的儿童,要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全新的开始,一种发挥自己想象的冲动,是上好美术课的主要任务。例如上课时,在黑板上分别画四个相同的图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同学轮流以图形为基础,随意在周围添画,看最后哪一组画完的作品最有趣、最有创造力和想象。学生热情高涨,激动不已,充分调动了内在的天赋与潜能。或是出示一张很大的画,让学生讲讲这画中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旨在让他们重新回归到那图形的象征主义阶段),接着,教师在画的一个空间上画一笔(是随意的,不规则的符号),然后,让学生想象这是什么。接下来让几个同学一起在画上画出自己所想的、所知道的东西。(在环境的选择中,创作了非凡的想象)。最后,教师采用声、形结合的方法不断出示一些比较大胆的儿童画,以及播放动物、流水、自行车、汽车的声音(增加学生的遐想)。在这样的气氛中进行审美创作活动,使儿童在不经意中体会到美术创作的自主性,从而逐步奠定了儿童的美术创作基础。

2.挖掘教材内容,提供想象素材。

根据著名美术教育家V.罗思菲德,关于儿童绘画的心理描述和心理学家丁.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描述来比较,会看出这一阶段儿童以自我中心、自我的空间思维的中心是理智的现实主义,一幅画中可以同时出现一连串事件。想象是这一阶段的灵魂。所以,根据这一发展规律,不断从现行教材出发,挖掘教材中可行之处,一般训练课往往要加上一节想象课,充分扩展儿童的想象天地。

加强儿童装饰画的教学,使他们的想象画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观,在装饰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对图形、对色彩的想象,画成一幅幅耐人寻味、趣味横生的作品。

二、 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能更大程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他们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造中分析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然

后在提出作业要求时就应区别对待,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途径,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

1.游戏学习法

儿童的各种游戏都可以结合,并向各个方面发展。从感性方面,游戏以拟人化和客观化可以发展为戏剧,从感觉方面,游戏的自我表现的方式可以发展为视觉的或造型设计;从直觉方面,游戏的韵律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从思想方面,游戏以,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而这四方面可以融为一体,即是人格和谐发展的一体。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教在其中的任务则是担任随从、向导、启发者、心理助产士的角色。比如,在教学《我的家》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表演各种家具的组合,使本来的物体得到了感化,而成了思想者之一,让学生边做边画,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式。所以,游戏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变成艺术的活动,因而获得了儿童的有机发展的效果。

2.玩做学习法

玩做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学途径中,玩做学习法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玩做中锻炼了儿童的手工技巧,逐步发展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并且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我表现的愿望也得以实现。比如教学《美丽的树林》时,教师发给学生很多的彩色纸,让他们撕撕、玩玩,然后再把撕成的各种形状一个个组合起来,形成一幅美丽的树林画,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这样,美丽的树林不再是三角形、圆形呆板组合了。又如教学《纸盒笔筒》时,纸盒的剪裁、粘贴、装饰都是让学生在玩中完成的。

3.心画学习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我特意设计了心画学习法,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的干扰,使学生在一种肃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心画,毫无掩饰地表现出心中的图式。首先教师播放音乐,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让学生去看心中的画,看到了心中的画,然后把所看到的图像在画面中表现出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心画越来越丰富,在流畅的线条中领悟到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在艳丽的色彩中看到了学生的美好愿望。无论通过怎样的教学方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的本身促成儿童健康成长。

三、 创设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

儿童自从有了交流的意识开始,语言虽在一定范围内能帮助他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但不是全部的,而绘画便成了这一阶段儿童最易接受和表达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平时我们屡见一些儿童在一起边画、边叫、边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他们的这种表现方法越来越远离他们,所以,作为一位小学美术教师应及时地发现这一特征,因势利导,积极创设艺术氛围,不断完善儿童的交流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交流,情绪得到体验。

1.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

以学校教育为“大气候”,直接影响学生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气候”。在校园中,不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使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证明,开展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作

画比赛,积极参加省、市、全国的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也可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使比赛成为创建学校艺术氛围的粘合剂。

2.开设课堂画廊,促进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审美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有效的时间内创设学生进行绘画的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开设课堂画廊,是增加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在课堂画廊中,先让创作者谈谈自己的感想,然后让学生来欣赏、评估。在评估中,各抒己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课堂画廊也促进了学生的绘画动机,在创作中,他们全神贯注,大胆尝试,并且不时地传出学生的呼叫、哼曲、自言自语、咕哝。这样的创作环境,使学生的思想、情感都熔铸到画面中,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着一种激情、愉快、满足。

综上所述,小学儿童的绘画目的,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种发展由一个人的个性或自我形象的变化显示出来。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发展他们的创造力,点燃他们的创造力。针对每个少年儿童的素质要求,营造创造教育的时间、空间、环境,为每一个儿童提供表现潜在探索欲、创造力的机会,调动他们内在动力,使其创造力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陶行知 《创造宣言》 中国教育出版社 1992.02.

孙美兰 《艺术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03

吴东梁 《小学美术教材教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0.

杨 桐 《小学美术教学用书》 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06

第五篇:浅谈高中美术教学

近代,中国美的教育提倡者蔡元培先生提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我们目前在高中段实行的《美术鉴赏》教学就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不单纯是高考的部分内容。美术鉴赏的教学内容很多,但“美学观念是以具体者济之”,想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心得。结合近几年的工笔国画教学实践,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提高自身修养重于提高绘画技巧

中国画是一门全方面的高品位的艺术,仅有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傅雷在《家书》中这样对儿子说:“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因此,在学习初期,就要求学生平日加强修养,博览群书,浸淫中国的其他艺术,如古典文学、音乐等。傅雷曾经给儿子讲过这么一个故事,着名指挥家弗里茨·布希又一次问约翰·普理查德,“你上次看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有多久了?”普理查德很惊异地反问:“为什么问我?”布希答道:“因为看了伟大作品,可以使你指挥时得到进步------而不致眼光短浅。”东方艺术向来有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相通之说,一切艺术,到了最高层次,都是相通的。教育学生不仅仅为了提高技巧而画,而是为了提高整个的全面的涵养。应该看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仅是一个入门的过程,是学会学习方法的过程。孟德斯鸠告诫我们:“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我觉得这句名言实在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如何使学生在走出校门离开老师后仍然能够不断进步,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教师就要教育他们在学生时代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古人常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下;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教师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有一个较高起点,不仅是学识,尤其是品德。中国画艺术向有“人品”、“书品”、“画品”之说,人品高画品才会高。寓德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熟谙的教学原则。

二、学习传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韩美林在《装饰助我》中强调:艺术家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三部曲”,打基础,搞创作,建风格。首要的就是基本功。他告诫学生们,千万不能丢弃基本功。初学者对国画的基础课程----线描,往往容易心急手快,不知“慢即是快”的道理,殊不知根基不打好,如高楼筑于沙砾之上,后果不堪设想。中国画艺术实质上是线的艺术,把握住了线,就把握住了传统的灵魂。但就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来看往往把“线”这种富于独特表现力与形式美的表现手段退化为单纯的技术性操作,使“线”只具备画“形”的意义,“线”的审美价值与形式意味丧失殆尽。所以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线条观很重要。西风东渐以来,传统国画受到的冲击很大,一不小心把好东西也冲掉了一些,现在想捡回来还真不容易。目前绘画界的一些“现代派”,线的功力很差,或是不讲究用线,而用颜色覆盖住,或是采用各种特殊技法,掩盖其缺陷,自以为有特色有风格,实则是跌倒了没爬起来,索性打个滚儿的把戏。工笔画是中国绘画的原生态,这种以线勾勒、用色渲染的基本形式乃是中国一切绘画的基本描绘方法。从两千年前的帛画到六朝时期的绘画,可以看到“勾线、渲染”这一形式由定型到发展成熟的轨迹。这一形式到唐五代更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直到今日,我们仍能穿越时空,时时感受到那个时代绘画的辉煌。

三、天人合一是画者永恒的追求

“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谈了两千多年。季羡林先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画者而言,写生就是沿着“天人合一”的道路在走。中国画一贯坚持“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坚持写生,生活才是艺术的第一源泉。好多同学经常抱怨自己创造能力差,正是忽略了写生。庄子云:“栩栩然之蝶,蝶之为蚁,继而化蛹,终而成蛾飞去。”凡学习三时期。宾虹翁对此强调说:“学画者师今人不若师古人,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今人者,食叶之时代,师古人者,化蛹之时代,师造化者,由三眠三起成蛾飞去之时代也。”师今人师古人都是重要的,但更要师造化,即向大自然直接写生。现在的学生们往往借助相机等现代技术来搜集素材,虽然有其必要性,带来一定方便,但也造成学生依赖心理强,写生能力差的弊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多临摹优秀古人作品,更要加强写生练习,并作定期讲评展览,激发学生兴趣和上进心。经过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写生的好习惯,做到手不离笔。另外,在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和写生训练的同时,教师不应该以教条主义的方法去框定学生,应懂得维护学生个性,懂得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找“食”,正像万物各有特点,学生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与素质。教出千篇一律的学生来,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艺术教育尤其如此。

上一篇:团日活动评分细则下一篇:土木工程学习感受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