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抢注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2022-09-11

“域名抢注”一词最早出现于国内大约是在1995年年底的“Kelon”案。此时距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 Chinanet) 的开通仅仅有大约半年的时间。根据有关统计, 到了1996年, 我国已有超过600多个著名企业和商标在互联网上的域名被抢注, 其中包括红塔山、五粮液、全聚德、长虹、荣宝斋、健力宝等等。[1]进入21世纪以后,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迅猛发展, 中文域名出现, 域名抢注问题也愈演愈烈, 许多全球知名企业的名称、商标, 甚至名人的姓名都有被抢注的先例。

一、域名抢注的表现形式

从域名注册行为人的主观角度来看, 域名抢注主要分为善意抢注和恶意抢注两种。

( 一) 善意抢注

善意抢注, 是指行为人注册域名时不具有主观恶性, 其目的不是为了损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而是为自己合理使用。善意抢注又分为非商业性的善意抢注和商业性的善意抢注两种。非商业性的善意抢注是指行为人以非营利的目的注册和使用与他人的商标、商号、企业名称、姓名或域名等相同或相似的域名。例如美国一个小男孩用自己的绰号“POKEY”注册了“pokey. org”的域名, 用来介绍自己的生活, 而“POKEY”恰好是美国某玩具厂家用在系列玩具上的商标。商业性的善意抢注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巧合。一般发生巧合的商标、商号、姓名等的知名度不大, 行为人也不知道他注册的是别人的商标、商号或姓名。

( 二) 恶意抢注

若域名申请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 将明知是他人的注册商标申请注册为域名, 从而降低他人商标的价值, 或者妨碍原权利人在互联网上的合法权利, 这种情况则构成恶意抢注。

不论是哪一种恶意抢注, 都违反了我国《民法通则》的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公平的基本原则。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都应当是被禁止的。

二、域名抢注的原因

从理论和技术上讲, 一个企业或者商标的域名可以有无数种注册方法, 因而企业在网上宣传自己或者开展商务活动等权利不会因为某个域名被“抢注”而遭到剥夺。那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声称自己的域名被“抢注”了呢?

( 一) 人们使用域名的习惯为域名抢注提供了可能性

域名具有标识性, 是“使用者在网络空间人格形象的鉴别符号”因此, 便“促使企业在因特网上纷纷注册域名用于代表该企业的形象、信誉及商品的服务质量”。商业企业通常习惯于以“企业名称或商标 + . com”的形式来注册域名, 人们上网访问某企业或品牌的网站时, 也习惯于首先访问这种形式的域名。这对网站的知名度和访问量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因而, 这种形式的域名具有了比其他域名更高的商业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讲, 域名便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

( 二) 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

域名也是一种无形资产, 域名投资可以带来的经济利益巨大。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域名的标识性作用越来越强, 域名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域名本身的“稀缺”与巨大的需求量之间的供求不平衡, 以及域名注册的费用低、程序相对简单等原因, 促使了一些人恶意将他人的商标特别的是驰名商标抢注为自己的域名, 来推销自己的商品或者高价转让, 以获取巨额的经济利益。

( 三) 域名注册及管理制度不完善

域名注册及管理制度不完善, 也是导致域名抢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域名注册中, 我国坚持“先注册先得”原则, 而且注册机构不负责对该域名是否侵犯他人权利进行实质审查, 明确规定“引起纠纷由申请人负责并承担责任”, 这就意味着只要行为人申请的域名不与已注册的域名重复, 且程序及材料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就可以得到注册。同时又不限制申请人注册域名的数量, 这就使得因域名抢注而引发的纠纷在所难免。

( 四) 中文域名的出现

中文域名的出现掀起了域名抢注的新一波热潮。中文域名就是以中文表现的域名形式, 包括“中文. 公司”、“中文. 网络”“中文. 中国”、“中文. cn”这四种形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CNNIC) 在2000年初推出了其中文域名试验系统后, 便迅速出现了中文域名抢注的热潮。中文域名相对于英文域名来说更能体现中国商家的商业价值, 与此同时, 为了开拓中国市场, 许多国外的知名公司也以自己的公司名称或商标来注册中文域名。因而域名与企业名称、商标、名人姓名等发生重合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摘要:域名抢注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现象, 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相关权利人的利益, 并且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严重危害网络经济的发展, 然而我国目前对此却尚无专门立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仅仅靠公司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无法有效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因此, 必须尽快完善立法以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本文通过对域名抢注的表现形式和形成的原因, 目的就是最后能提出相关建议以完善我国对域名的保护。

关键词:域名抢注,法律规制

参考文献

[1] 中国网络风暴[N].电脑报, 1997-10-14.

[2] 黄冉.域名抢注引发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 2010 (35) .

[3] 吴汉东, 胡开忠.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296.

[4] 尹新学.浅谈域名的法律问题[J].国际贸易问题, 1995 (5) .

上一篇:以工作室制培养动画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下一篇:新时代背景下政府债务管理问题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