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购买合并财务报表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及相关问题研究 ——以三六零反向并购江南嘉捷为例

摘要:2008年我国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引入了反向并购的概念,并就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探讨,随后在财政部发出的通知和复函中对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以及相关问题作出了解释说明。目前,我国关于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反向购买法,一种是权益性交易原则。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反映出的财务报表信息有巨大的差异。采用反向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通常会在合并报表中产生巨额商誉,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压力。采用权益性交易原则会冲减企业的资本公积,让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更加“美观”,有利于企业的再融资和长期发展。因此,大多数通过反向并购上市的企业都采用权益性交易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决定反向并购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要素为反向购买是否构成“业务”。如果构成业务则采用反向购买法,反之按权益性交易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为了让反向并购交易不构成业务,企业会通过交易安排将上市公司原有业务置出给关联方或第三方。然而这违背了“业务”的实质。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业务的定义较为完善,通过交易安排将上市公司原有业务置出同样属于构成业务的反向并购,由于壳公司多多少少都会有业务存在,所以国外反向并购大都采用反向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我国由于引入业务的内涵不完善,导致许多企业为了选用权益性交易原则进行会计处理而置出上市公司的原有业务。这让反向并购交易更复杂,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和三六零反向并购江南嘉捷的会计处理,发现在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一、业务的定义不明确,判断标准存在缺陷。二、权益互换的方式未作详细规定,盈余管理空间大。三、反向购买法下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不合理。四、资产和权益工具定价的公允性存疑。通过对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反向并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期望能够推动反向并购会计处理相关规定的完善,让反向并购更好的服务于资本市场。

关键词:反向并购;业务;反向购买法;权益性交易原则;商誉

学科专业: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亮点与不足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 反向并购

2.1.1 反向并购的概念

2.1.2 反向并购与借壳上市的区别

2.1.3 反向并购的分类及会计处理

2.1.4 反向并购会计处理的对比分析

2.2 业务

2.2.1 业务的定义

2.2.2 业务的判断标准

2.2.3 中外业务判定的对比分析

2.3 公允价值

2.3.1 公允价值概念

2.3.2 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

2.3.3 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选择

2.4 商誉

2.4.1 商誉的概念

2.4.2 商誉的本质

2.4.3 商誉的来源与计量方法

2.5 理论基础

2.5.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2 信号传递理论

3 反向并购现状分析

3.1 反向并购案例总结

3.2 反向并购上市的优缺点

3.2.1 反向并购上市的优点

3.2.2 反向并购上市的缺点

3.3 反向并购会计规范

3.3.1 国外反向并购相关规范

3.3.2 国内反向并购相关规范

4 案例介绍与分析——三六零反向并购江南嘉捷

4.1 三六零反向并购案例介绍

4.1.1 三六零公司概况

4.1.2 江南嘉捷公司概况

4.1.3 三六零反向并购上市背景

4.1.4 企业合并过程及具体方案

4.2 三六零反向并购的会计处理

4.2.1 权益性交易法下的会计处理

4.2.2 反向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

4.3 案例分析

4.3.1 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对比

4.3.2 反向并购形成商誉的本质分析

4.3.3 交易方式对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

4.3.4 资产估值对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

4.3.5 权益工具定价对会计处理的影响分析

4.4 问题总结

4.4.1 业务的定义不明确,判断标准存在缺陷

4.4.2 权益互换的方式未作详细规定,盈余管理空间大

4.4.3 反向购买法下商誉的确认与计量不合理

4.4.4 资产和权益工具定价的公允性存疑

5 建议

5.1 完善业务的定义,加强“操作”指引

5.2 完善反向并购定义,细化交易方式

5.3 加强对反向并购商誉、壳资源价值的研究

5.4 增强公允价值运用的可靠性

5.5 加强信息披露与监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论文提纲下一篇:校园文化建设探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