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交通补助办法

2023-03-21

第一篇:乡村教师交通补助办法

94.9万乡村教师享生活补助

2014年中央地方共投入补助资金56亿元 教师最高月补2000元

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 制图:中国教育报 吴岩

本报北京9月6日讯 (记者

万玉凤)记者今天从教育部官网获悉,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颁布实施近两年来,取得积极成效。2014年,22个省份699个连片特困地区县中,已有21个省份604个县实施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覆盖县数达到86%,比2013年增加55%,享受补助学校6.7万所,受益乡村教师94.9万人。

目前,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兵团等16个省份实现了连片特困地区县全覆盖。

中央地方加大资金投入,补助标准逐步提高。2014年,604个实施县共投入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33.2亿元,比2013年增加23.2亿元,增幅为232%。中央财政相应下达综合奖补资金22.8亿元,比2013年增加10.78亿元。人均月补助标准为307元,比2013年增加49元,其中500元及以上的占13%,300-500元的占46%。从各省份政策看,湖南、四川、云南、西藏、新疆、兵团等地标准较高。

实施范围不断扩大,带动效应初步显现。许多省份不仅关注连片特困地区县,还将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省贫县等相对艰苦边远的地区,使更多乡村教师从中受益。如广西补助对象除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外,还包括其他地区的教学点;江西补助对象为全省范围内的山区、库区、湖区等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云南、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补助对象为全省所有乡镇及以下学校。此外,在中央政策的引领下,江苏、山东、广东等没有连片特困地区县的省份也结合地方实际,出台相关政策,对乡村教师实施补助。如广东2013年开始实施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2014年将标准进一步提高至人均不低于每月700元,省级财政承担资金的50%—80%。

部分地区成效突出,乡村教师安心乐教。部分实施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较高的补助标准,如安徽金寨县,湖南泸溪县、凤凰县,四川马边县,云南绥江县等地的最高补助标准达到或超过1000元,其中马边县最高,为2000元。由于补助标准较高,这些地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显著增强,出现了城镇教师争相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可喜局面。

据悉,教育部将结合《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督促与指导,积极推动地方尽快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县全覆盖,逐步提高补助标准,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爱落实到每一位乡村教师身上。

第二篇:我省出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每人每月不低于

500元

云南教育网消息 为了贯彻落实《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断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通知》从以下5个方面作出部署。

一是要在年内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全覆盖。2016年1月1日起,全省85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全面实行乡村教师(乡中心区、村庄学校的教师,以下同)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年内实现政策实施县、乡村学校、乡村教师“三个全覆盖”。各地要根据乡村学校的艰苦、边远程度等因素,合理划分补助的档次及标准,重点向教学点、村小和条件艰苦地区倾斜,不吃大锅饭、不搞平均主义。差别化政策实施的范围、对象、档次及标准等具体办法,由各州(市)、县(区)自行确定,最低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500元。各地应将3年服务期内符合条件的“特岗教师”纳入政策实施范围。各地不得将乡镇工作岗位补贴充抵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省级财政统筹安排中央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综合奖补资金,对落实差别化政策较好的集中连片特困县予以综合奖补。鼓励各州(市)和非集中连片特困县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

二是要全面落实公开公平公正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以岗定补、在岗享有、离岗取消”的基本要求,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申领信息库,健全“实名补助、动态管理”机制,采取便于公众知晓的多种方式,对政策规定、人员名单、发放标准、发放方式等具体内容进行规范公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信箱,坚持阳光操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政策实施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要全面规范政策实施行为。各地要切实履行好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的主体责任,将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发挥好补助政策对吸引和稳定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积极作用。要把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禁止虚报、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行为。要将生活补助按月直接发放到教师个人工资账户,不进入工资档案,不列入工资统发。要加强责任考核,实行政府及教育、财政、人社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责任追究。

四是要全面推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各地要把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特岗计划”、城乡学校教师对口帮扶、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采取综合措施,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师的良好氛围。要做好政策解读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各项政策顺利实施,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教育系统稳定。

五是要实行定期督查和情况通报制度。省级将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定期督查,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

教育部将对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进行治理

新华社消息 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未来3个月教育部将对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进行治理,特别是紧盯暑假、学生毕业、教师节及学校开学等重要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开展治理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自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从7月中旬起各省级教育部门认真组织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10月下旬起,教育部将组建督查组,选取部分省份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并对督查情况进行反馈和通报。

据了解,此次专项治理要坚持以查促建、以查促改,边查边建、边查边改,通过全面自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责任督学日常监督工作机制,推进整改落实;特别要落实领导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相关人员责任,确保自查实效,避免走过场。

第三篇:教育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要实名 不能吃大锅饭

2014年01月02日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林露 实习生杨祎)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有关地方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管理工作,确保严格规范,阳光透明。

《通知》要求,要结合教师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申领信息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要严格落实“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补助原则。

《通知》强调,补助要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向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不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要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任教的作用。

《通知》还强调,各地应主动通过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公示有关信息,保证各个环节公开透明。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要对补助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

《通知》说明,各地应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及时受理乡村教师投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问责制度,对提供虚假数据,存在冒领、套取、挪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第四篇:小满班主任津贴和教师岗位补助发放办法 (1)

小满镇中心学校

班主任津贴和教师岗位补助发放办法

按照甘州区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从2014年起,在农村学校(园)任教的教师,平均每人每月发给50元的农村教师岗位补助;按照每月每生3-6元(一年按10个月计算)的标准,发放班主任工作津贴。结合我校中小学实际,现就班主任津贴和教师岗位补助发放制定如下办法:

一、实施对象

1.班主任津贴对象为全镇中小学在编在岗的班主任教师。

2.农村教师岗位补助对象为在编在岗的全镇学校教师。

二、实施办法

1.班主任津贴

各学校的班主任津贴总额由区财政局按每生每月4元的标准核算。班主任津贴分为基础性部分和奖励性部分。基础性部分占40%,中心学校于每月10日前将班级学生数和班主任花名册分别报教育局计财科和财政局行财科审批后下拨到各学校,由学校负责按月发放。奖励性部分占60%,由财政局于每年1月5日和7月5日前核拨到学校,由中心学校按班级学生数和每学期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成绩发放。

2.农村教师岗位补助

小满参照教育局的核算标准每人每月44元,根据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的远近或艰苦程度制定发放办法,确定所属各学校发放标准(见附表)。

借调到城区学校和在城区学校顶岗学习的教师不享受农村教师岗位补助;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的可享受农村岗位补

1助,由支教学校负责造册发放;中心学校于每月10日前将教师花名册、发放标准、发放金额分别报教育局计财科和财政局行财科审批后下拨到各学校,由学校负责按月发放。

三、有关问题的规定

(一)批准退休或在职死亡的人员,在批准退休或死亡的次月起停发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调离教育系统的人员,从学校接到调动通知的次月起报停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教育系统内调动的,按新岗位重新确定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本乡镇内部调动的,按中心学校制定的办法及时调整其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

(二)在编不在岗的教师不得享受农村教师岗位补助;产假、婚丧假等法定假期按其应发标准全额发放农村教师岗位补助;执行病假工资期间的人员不享受农村教师岗位补助;一个月中,事假累计超过10天以上或旷职3天以上的人员,当月不享受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事假累计超过5天(含5天)以上或旷职1天以上的人员,只享受半月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

(三)发放农村教师岗位补助和班主任工作津贴后,当月收入超过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征计标准的,由学校负责代扣个人所得税并及时上交税务部门。

(四)原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提留的班主任津贴自2014年1月起取消。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发放办法。中心学校根据教育局、财政局制定的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发放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发放办法,召开教代会或全校教师大会讨论决定,公开公示无异议后,报教育局计财科审核通过后实施。

(二)核定享受人员。中心学校按照制定的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发放办法,审核确定享受人员。

(三)发放补助资金。中心学校核定每一位班主任的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助资金,并进行公开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核发到教师手中,学校做到不截留,不挪用,足额发放。

五、工作要求

发放班主任津贴和农村学校教师岗位补贴,是我校着力提高教师待遇,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学校高度重视,加强管理,统筹协调做好教师工作,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班主任津贴和农村教师岗位补贴落实发放到位。同时,各学校要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规范操作行为,确保各类资金全部足额发放到教师手中。

附件:

1、2013-2014学第二学期小满教师岗位补助标准

2、甘州区小满镇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发放花名册

第五篇: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鼓励全省乡村教师专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进乡村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爱岗敬业的乡村学校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建立“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以下简称奖励基金)。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教育基金会章程》,为规范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奖励对象

获得国家或省级教育、人事部门表彰的优秀乡村教师(含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全省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乡镇和村庄学校(含中小学、幼儿园、特校等,下同)任教年限累计满30年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正式在编教师(含教育工作者)。

第三条 申请条件

(一)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求真务实,勇于探索,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无私奉献,师德高尚,能够充分展现出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二)热爱农村教育事业,长期坚持在乡村学校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出色履行岗位职责,教学效果好,受到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赞誉,现仍在乡村学校岗位上

— 1 — 工作的教师;热爱乡村教育事业,为乡村教育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教育工作者;

(三)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成绩突出;

(四)在乡村学校管理、服务和建设方面成绩突出。

第四条 奖励标准

获得国家或省级教育、人事部门表彰的乡村教师(含教育工作者)每人奖励1万元(国家或省已有专项奖励经费的,本基金不重复奖励);在乡村学校任教年限累计满30年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奖励标准每人3000元。

第五条 申请程序

(一)获得国家或省级教育、人事部门表彰的乡村教师(含教育工作者),由省教育基金会根据表彰决定的名单进行奖励。

(二)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0年且作出突出贡献的基层一线乡村教师(含教育工作者),由省教育基金会按照报省教育厅同意的奖励方案,将奖励名额分配到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由市(州)县(市、区)教育局按要求推荐。在乡村学校任教满30年,且当年退休的基层一线乡村教师优先。

1.由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提出申请,填写《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申请表》,附相关申报材料,包括教师证、身份证、乡村学校任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复印件,上报学校。

— 2 —

2.相关学校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请教师的资格、条件及申请材料进行核实、初审,并将初审通过的教师申请材料报县级教育部门进行评审。

3.县(市、区)教育局审查后,将审查确定名单在教师所在学校及县(市、区)教育局公示栏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公示中,如有异议,县级教育部门必须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市(州)教育局。

4.市(州)教育局对相关县级部门上报材料进行汇总复核,并由市(州)教育局统一报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上报材料包括申请表及附件、汇总表纸质及电子文档)。

5.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将名单进行汇总,送省教育厅干部人事处、教师管理处复审,最后由基金会理事长办公会审定,并将审定的名单在基金会网站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期间如接到受奖励教师资格的举报,基金会应及时查清原因,并作出认真、严肃的处理,处理结果在网站上公布。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并公布最终受资助教师名单。

第六条 经费来源

(一)财政拨款;

(二)社会捐赠;

(三)省教育基金会自筹;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七条 经费管理

— 3 —

湖北省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纳入湖北省教育基金会账户,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

第八条 奖励基金的发放

经批准确定的奖励教师,由省教育基金会直接发放到受奖励教师个人指定账户。

第九条 奖励基金的监管

(一)申请人和各学校及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时上报审批材料,逾期不予办理。

(二)对在奖励对象遴选过程中违反规定程序,弄虚作假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受奖励对象存在提供虚假申报材料等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其奖励资格,给予通报批评并收回奖励资金。

(三)乡村教师奖励基金使用情况接受审计部门或社会中介的专项审计,省教育基金会每年年底将“乡村教师奖励基金”的使用情况及专项审计报告报送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同时,接受省相关部门检查监督。

(四)省教育基金会及时公布乡村教师奖励情况,实行奖励对象、奖励情况、奖励金额三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各县(市、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本地区实施乡村教师奖励基金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本地区受奖励教师评定的公正性及真实性负全责。

第十条 本办法由省教育基金会秘书处负责解释。

— 4 —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6年8月12日湖北省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之日起实施。

— 5 —

上一篇:巡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下一篇:宣传思想文化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