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

2022-10-09

第一篇: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有限公司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1目的: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

3职责

3.1品质部: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

3.2生产部及供应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技术部: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程序

4.1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1.1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 :品质部对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用红色箭头标示纸作好标记并与合格品隔离,标识存放于相应区域;

4.1.2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批次来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来料检验或来料组长处理,并报品质经理批准,并书面抄送采购、仓库;

4.2如其它部门对来料检验不合格来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其交技术经理或品质经理作最终裁决; 4.3来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质检员在该批来料的外包装上贴上相应标识,并知会仓管放入相应的区域。

4.4来料不合格品的跟进如供应商的来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问题连续二批来料不合格,检验员应依照《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

5.1检查不合格品的控制

5.1.1由检验员填写《首件检查报告》,交技术部、品质部、副总签字,如发现不合格涉及技术方面原因则由技术部主管确认后,将此确认单交技术部要求其改善(重大问题应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由技术部负责不合格项的跟进和 改进效果;如第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则重新制作样板进行第二次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5.1.2定点检查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检查员如在产品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相应(如贴红色箭头标等)标识,将数量登记 于《质量日报表》后将其存放于不合格品区域;如所检查出的不合格项较严重时,应通知车间主任和品质经理。品质经理视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5.2巡检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2.1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作相应的标识(如贴上红色箭头标等)并隔离存放于不合格 品区域内;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后,应将其登记于巡检表中。如发现不合格品应及 时通知相关人员分析改善(来料问题通知来料检验,属装配问题通知生产车间改善);巡检过程中抽检发现不合格品超时应及时通知车间改善。对于不合格品处置由品质经理决 定其方式,分为:特采、报废(特采、报废必要时经技术部主管批准)、返工、返修。纠正预防 措施的发出时依《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 5.2.2生产部自检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领料员领料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物料或上一工序流入的不良品应将其标识和隔离,经复查无误后交由品质部做出相应的处理。 6.最终检验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6.1检验员于最终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登记数量并贴上红色箭头标识,存放于不合格品区,退生 产返修或其它处理;

6.2检验人员验货不合格,对不合格情况进行记录,并报品质经理审核。当生产部门有异议时,由技术部经理作出处理决定。处置 决定为:特采裁决(必要时生产部返工;当判定为返工时由品质部发出《返工通知单》(如重大问题需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生产部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返工跟进;若在验货时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经分析后可能会影响到前几批产品质量,但前几批产品已到客户手中时,由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处理。

所有过程返工、返修后均应重检并记录直至合格为止。

第二篇: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措施

6.1 不合格品的分类及质量事故分类

6.1.1工程产品不合格品分为轻微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严重不合格品三类。

6.1.1.1轻微不合格品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轻微不合格品:

(1)尚未流入下道工序,并且可通过本工序的返工得到解决,不致造成材料浪费的情形;

(2)检验批的一般项目中某些超过偏差的子项,但其对工程(产品)的结构、使用功能、安全运行无影响的情况;

(3)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下。 6.1.1.2一般不合格品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不合格品:

(1)已流入下道工序,造成人工及材料浪费,影响下道工序工作在24小时(不含24小时)以内的情况;

(2)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中某些不符合标准要求,对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情况;

(3)返工造成1000(含)元人民币以上,5000元人民币以下的经济损失。

(4)三次通知未采取措施的轻微不合格品按一般不合格品处置。

6.1.1.3严重不合格品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不合格品:

(1)已流入下道工序,造成人工及材料严重浪费,影响下道工序工作在24小时(含24小时)以上的情况; (2)检验批的主控项目验收不合格,对工程(产品)结构或使用功能有严重影响的情况;

(3)直接经济损失5000(含)元人民币以上,1万元人民币以下。

6.1.2工程质量事故分为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别重大质量事故。

6.1.2.1一般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 (2)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6.1.2.2严重质量事故: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事故

(1)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含)以上,不满50万元的;

(2)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 (3)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6.1.2.3重大质量事故:凡具备下类条件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

(1)工程倒塌或报废;

(2)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不满500万元的。

6.1.2.4特别重大事故:凡具备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所列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及起以上,或其他性质特别严重,上述影响三个之一均属特别重大事故。

6.2 不合格品及质量事故的判定

6.2.1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组质量检查员判定。 6.2.2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工程部质量检查员判定。

6.2.3严重不合格品由质量管理科组织判定。 6.2.4进场材料的不合格品由材料部门人员组织技术、质量人员判定。

6.2.5质量事故由建设公司组织判定。 6.3不合格品及质量事故的上报制度

6.3.1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要在24小时之内上报建设公司质量管理部。

6.3.2发生一般、较大质量事故要在72小时之内报建设公司质量管理部。

6.3.3发生严重不合格品时要在24小时内上报质量管理科。合格品的发生、整改情况要在每月质量简报中写清楚,上报质量管理科。

6.4 物资不合格品的处置

6.4.1进场物资出现不合格品时,材料员应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标识,并采取隔离措施。

6.4.2属自行采购的物资,物资管理部门通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质量负责人,由采购人员负责退货。 6.4.3对于顾客提供的物资发现有不合格品时,应向顾客报告,由项目部与顾客协商解决,并保留协商记录。

6.4.4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资,由工程质量检查员和技术人员判定,由材料员进行处理。

6.5 不合格品及质量事故的处置

6.5.1不合格品及质量事故处置方式有四种 (1)返工

(2)返修或让步接收 (3)降级,改作他用 (4)报废

6.5.2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和降级 (1)报废的产品应执行公司相关程序。

(2)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应重新检验、评定。返工、返修后的产品验证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验证不合格时判定等级提升一级。

(3)不合格品的降级使用必须得到监理、顾客的认可才能执行。

6.5.3不合格品的处置程序

6.5.3.1轻微不合格品:各级质量检查员下发不合格整改通知单通知现场施工工序负责人、工长、技术员等进行整改,工序负责人、工长、技术员负责督促实施,整改后由质量检查员验证。接通知后一日内,施工班组不整改,处罚时按一般不合格品处罚。执行一般不合格品处置程序,质量检查员必须对轻微不合格品留有记录。 6.5.3.2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或工程部质量检查员进行判定并下发不合格品通知单,并由项目部质量负责人、工程部质量检查员组织技术人员、质量检查员及工序负责人、工长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项目部施工员(或工程部工序负责人)组织实施。质量检查员要对纠正措施落实情况进行验证。同时对经常出现的一般不合格品,项目部(工程部)要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通知后不进行整改的,处罚时由一般不合格品升级为严重不合格品,由质量管理科监督整改实施。

6.5.3.3严重不合格品:质量检查员在施工过程检查时发现严重不合格品,立即下发停工通知单,同时上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公司质量管理科,质量管理科组织技术科、施工管理科及有关专家,会同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负责人及工程部质量负责人、工序负责人、技术人员等分析原因,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制定纠正措施,公司技术科批准后实施,项目部项目经理组织执行纠正措施并实施,公司质量管理科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验证。

6.5.3.4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发生质量事故时,在逐级上报后,按《事故处理程序》执行。

6.6不合格品的纠正和预防

6.6.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或其他单位施工的经验教训,以及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查找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通病,制定本工程的预防措施计划即施工方案。 6.6.2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掌握本项目不合格品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查找产生的原因是常发性还是偶发性,对于常发性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计划。

6.6.3施工单位组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计划,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实施效果不利时,重新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计划。

6.7本程序也适用于对分包工程不合格品的控制。

7、质量考核与奖惩

7.1质量考核、奖惩目的

公司建立激励与惩罚相结合的考核机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工程质量管理,使工程质量管理的责、权、利进一步明确,使公司的质量责任制得到层层落实,对在质量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表彰;对于那些因不重视质量、造成严重质量问题及事故或损害公司形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经济处罚及行政处分。

第三篇: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控制建筑施工的各类事故的发生,防止现场施工人员受到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具伤害,特作出本预防措施。:

一、引用文件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伤害类别: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等等

三、高处坠落:

1、凡在2米以上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的人员必须佩带好安全防护用品

2、禁止无任何防坠措施在钢梁上行走

3、上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应穿防滑鞋,不得穿塑料底及其他硬底鞋

4、在高处平台或临边实施施工工作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5、在高处行走应走在安全通道上,不得违规跨越高处悬空部位

6、不到安全设施不完善的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7、遵守施工现场高处工作规定

8、不随意拆除高处安全防护设施或洞口盖板

9、上下脚手架走安全通道,不得随意在架体上攀登

10、身体不适不得勉强上高空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11、不走高处搭设的没有安全措施的临时通道

12、上软爬梯时系好安全绳,上单梯时地面需有人监护

13、登高作业必须体检合格

14、严禁夜间在没有足够照明的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四、物体打击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进入作业区,应先观察上方是否有落物危险

3、在吊装区域严禁在吊车旋转半径内停留

4、不站在垂直交叉作业的下方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5、不穿越现场标志着“禁止进入”的危险区

6、在传动设备机具旁检查验收需尽量避开传动部位

7、不在旋转车床旁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8、不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深基坑下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9、检查夹钳、夹具作业时,不得站在操作位置的正面

10、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设备、材料、物品、摸板的下方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11、审查和督促落实施工单位做好高处作业和拆除施工等防坠措施

2

五、触电

1、熟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局及情况

2、督促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执行TN-S系统

3、遵守受电区域的安全管理制度

4、检查带电设备时,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

5、不随意在施工现场按电或拉断电闸

6、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时不盲目用手碰试裸露的电线接头

7、在临近高压线路的旁边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时,注意安全距离

六、机具伤害

1、不擅自动用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

2、禁止在起重设备旋转半径内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3、不违规乘坐非载人提升机

4、监控起重设备吊运情况,控制好设备进场关5

5、遇大风、大雾及雨雪天气禁止在起重设备区域内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6、在打桩区域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时,站在桩倾倒的危险距离之外

由于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处坠落的特点、分析事故的成

3 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紧迫的。

七、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根据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800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八、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

4 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安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飞鸟拉粪,哪这么巧落在我头上!”。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l、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2、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

5 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度,元防滑措施

(三)方法不当

l、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拌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i

3、登高作业时未踩稳脚踏物。 (四)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3、安全教育不到位。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率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检查作业环境。 (五)环境不适:

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高空作业。 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九、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一)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观察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情况,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将其调离岗位。

对高处作业人员除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外,还应加强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负强化,对遵章行为强化,从而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施工企业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7 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空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目的安全防护工作或根据情况调高岗位。 (二)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lOOkg重的沙袋从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 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从事悬空作业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上必须三证齐全。

(三)控制操作方法,防止违章行为

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种,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因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四)强化组织管理,避免违章指挥

8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教育制度,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已,我不伤害他入,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应该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落实强化安全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实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 (五)控制环境因索,改良作业环境

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过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清理。

在脚手架上进行撬、拨、推拉、冲地、冲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不得从事悬空作业。

十、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1.防止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

9 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出人口位置应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长度为: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外边沿两侧各超出0.8m。宽度为:当建筑物高度在15~30m时,搭设4m;当建筑物高度在30m以上,搭设5m;超高层建筑物,搭设6m。

(4)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5)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沙浆固定。

(6)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邻边及洞口附近,并且不可妨碍通行。

(7)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8)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红砖等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9)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0)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10 十

一、机械及施工临时用电的预防措施:

1、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安全员和电工班长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编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并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实施中严格执行TN-S系统,对所使用的配电箱、隔离开关、电源线、漏电保护器等材料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方案的要求进行配置,并确保是合格的产品;

3、按规范要求设置PE接地装置,保证接地点的数量,并确保接地电阻值不大于要求的参数;

4、对电工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电工必须持有本省劳动厅颁发的操作证书,持证上岗;

5、严格执行电工值班巡视制度,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6、严禁非电工人员私自改动用电线路或私拉乱接电线;

7、电工作业时实行挂牌制,并由项目部指定专职人员进行监护;

8、对各种电器设备要采取防潮、防雨、防雷等设施;

9、照明线路使用三芯电缆,杜绝使用护套线;

10、室内照明灯具安装高度必须大于2.4M,室外照明灯具安装高度须离地面3M以上,且有可靠的防雨、接地等措施。

〈二〉塔式起重机:

1、塔式起重机必须是省建设厅的备案产品,且在本市建委

11 安全监督站进行登记备案;

2、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除)必须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施工,并由其编制安装(拆除)施工方案(须经其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报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备案;

3、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上岗资格证,安装时有专人监护;

4、塔式起重机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必须按施工方案施工;

5、塔式起重机的各种限位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信号装置必须可靠、灵敏、安全;

6、塔式起重机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有效的上岗证;

7、对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书面安全交底;

8、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塔式起重机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执行“十不吊”的规定。服从信号指挥人员的正确指挥。

〈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外架搭设:

1、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临边,包括预留洞口、楼梯口等必须设置可靠的防护措施;

2、2M以上处进行作业的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带;

3、禁止主体交叉作业;

4、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区、木制作区等距离建筑物近的工作区域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

5、按要求设置安全通道;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7、高处作业人员要采取措施,确保工具、砖块等小物品放置安全。严禁向下抛掷物品;

8、编制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并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安装;

9、架子搭设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证,按照批准的搭设方案进行施工;

10、外架必须有足够的连墙件,按要求的间距设置立杆、横杆、扫地杆等,按要求设置剪刀撑;

11、外架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管件;

12、外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后方可使用;

13、工作面的外架必须满铺架板,价板必须牢固固定,杜绝翘头板现象;

14、使用省厅备案的密目网,对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立网的连接必须用合格的尼龙绳,严禁使用铁丝绑扎;

15、立网必须高于工作面1.2M,并随工作面的升高而随时搭设;

16、按规范规定设置合格的平网,经常清理平网内的杂物;

17、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对外架、安全网的情况进

13 行巡视,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第四篇: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程 序 文 件

版本/修订:B/0

章号:8. 5

镇江宇发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页次:1/3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YF-QP8.5-01 1. 目的

消除不合格的原因,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并以此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内外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以及针对来自于内部与外部的质量信息所揭示的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并评价确保或防止不合格不再发生的需求 3.2办公室。

3.2.1负责不合格品(项)的信息收集,组织有关责任部门进行论证,分析不合格的原因。 3.2.2负责对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并验证其结果。 3.2办公室负责对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的收集,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3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共同参与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并组织实施。 4. 程序 4.1 持续改进

4.1.1 持续改进的策划

(a) 本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b) 通过内外部审核和数据分析,不断寻找改进机会,进行适当的改进活动; (c) 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 (d) 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4.1.2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实施。 (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 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程 序 文 件

版本/修订:A/0

章号:8. 5

镇江宇发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页次:2/3

(c) 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3管理者代表通过以上状况分析,积极寻找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必要时对重大问题制定“ 改进计划” ,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4.2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4.2.1过程、产品、环境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公司规定值; 4.2.2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重大异常; 4.2.3相关方投诉; 4.2.4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 4.2.5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

4.2.6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情况。 4.3纠正措施

4.3.1办公室接到顾客投诉后及时填写《不合格信息反馈单》,并报送办公室。 4.3.2检验员、测试员及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和检验、测试后的不合格报告送办公室和生产车间。

4.3.3办公室将不合格信息进行汇总,组织调查、分析,找出不合格的原因。

4.3.4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所需的纠正措施方案,并将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3.5根据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相应的纠正措施方案,并将措施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4预防措施

4.4.1办公室从不合格评定结果、各种审核报告、评审报告、服务报告、顾客投诉、各种质量记录等各个方面收集有关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信息。

4.4.2根据收集的信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组织分析,从中发现不合格的潜在原因。 4.4.3针对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4.4根据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将措施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5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程 序 文 件

版本/修订:A/0

章号:8. 5

镇江宇发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页次:3/3

4.5.1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纠正、预防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4.5.2各责任部门应将措施具体操作情况予以记录,并把结果上报办公室。 4.6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的跟踪验证、评价及记录:

4.6.1在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总经理负责调配必要的资源,管理者代表

协助原因分析,确定责任部门,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4.6.2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跟踪,并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将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结果上报管理者代表。

4.6.3管理者代表和部门主管负责评审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效果和有效性。若纠正与预防措

施经确认后无效,应重复本程序相关规定,直至不符合得以纠正与预防。 4.6由于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导致相应的文件化程序和文件的更改,由办公室负责实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4.8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相关记录需提交管理评审。 5. 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 6.2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 QR-8.5.2/8.5.3-01

第五篇:整改措施和纠正措施

质量体系运行问题的整改措施和纠正措施

批 准:

审 核:

编 制:

东北电业管理局第四工程公司霍林河电厂300MW机组工程项目部

2008年04月25日

质量体系运行问题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

一、整改措施:

1 空冷支柱施工前质量培训工作没有针对性:当时施工前已经组织现场所有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了质量管理培训,现在空冷支柱施工已经完成,本条不做整改。

2 质量控制点设置不明确:土建工程质量控制点是由监理公司专业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划分表中确定的。

3 质量目标分解:以单位工程为开工条件的,在施工方案中要求专业公司补充了单位工程目标,并对具体的分部、分项及检验批进行了分解。确保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4 执行规范交底:按公司体系文件要求,规范交底体现在施工方案中,不作单独的交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及监检要求。

5 管理制度交底:针对本工程项目,项目部编制了一系列如质量管理制度汇编、混凝土施工管理程序等文件,在施工前期及施工过程中都已陆续进行了交底。

6 主要管理人员责任:这项内容我公司管理制度没有要求列入施工方案中。

7 质量保证措施:检查的是空冷支柱部分施工方案,已经执行完毕,这条不做整改。在今年编制的施工方案中都已经明确了质量保证措施、成品保护措施、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和季节性施工措施。

8 工序交接情况:检查的是空冷支柱部分,现在安装工程还没有开工,暂未办理。钢平台开始安装时办理工序交接。

9 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从5月份起建立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记录。 10 质量计划:本月的质量检验计划及质量活动计划已经录入PAP,以后坚持及时录入。

二、预防措施:

1 加强施工方案编、审、批管理,保证施工方案内容齐全,并把强制性条文写入方案。 2 质保部各专工要坚持看图、学习规范标准,准确编制项目划分表、设置质量控制点,并做好现场监督检查。

3 质保部各专工要熟悉本专业的强制性条文,坚持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做好记录。 4 质保部5月初对本工程所有单位工程按照项目划分表进行自查和整改,以后每月检查一次,保证工程资料的及时性、符合性和完好性。

5 质量计划的编制与落实安排专人管理,及时录入PAP。

东北电业管理局第四工程公司

上一篇:北京保安公司招聘骗术下一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流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