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含氮类药物分析研究

摘要:药物是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保护神,对人类文明的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准确快速的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更是药物生产和使用安全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基础。电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分析方法具有仪器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捷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及生物体液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检测。含氮类药物分子中由于有孤电子对基团氨基的存在,通常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电分析方法已广泛应于该类药物的分析检测。本文利用电分析方法中的电化学发光法和伏安分析法,结合聚合物膜、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等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和电化学性能,构建了几种新型电化学发光和电化学传感器,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几种常见含氮类药物分子的分析检测。主要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主要概述了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基于聚合物膜、碳纳米管以及石墨烯等纳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在药物分析应用方面的进展。同时简单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意义。第二章以谷氨酸为单体,采用电聚合方式成功将聚谷氨酸修饰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修饰玻碳电极上,得到聚谷氨酸/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该修饰电极对盐酸丙卡特罗的电化学氧化过程具有优良的催化作用,使盐酸丙卡特罗的电化学氧化峰电流大大增强,由此实现了线性扫描伏安扫描方式下盐酸丙卡特罗的高灵敏测定。干扰实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于药物制剂及人体体液中常见共存物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用于药物制剂和模拟人体尿液中盐酸丙卡特罗的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第三章以盐酸丙卡特罗为单体,采用简单的循环伏安扫描方式成功制备了聚盐酸丙卡特罗修饰玻碳电极。在详细研究该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聚盐酸丙卡特罗在玻碳电极上的成膜机理。基于该修饰电极对多巴胺和尿酸电化学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采用方波伏安法实现了对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电化学测定。该修饰电极应用于血液和尿液中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检测,回收率在87.3-113.4%之间。第四章在前章获得的聚盐酸丙卡特罗修饰玻碳电极的基础上,引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制得聚盐酸丙卡特罗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由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引入,使得该修饰电极对盐酸溴己新的电化学响应较聚盐酸丙卡特罗修饰玻碳电极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具有大幅度的增强,基于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的测定盐酸溴己新含量的伏安分析法。该复合膜修饰电极在测定药物制剂及模拟人体血清中盐酸溴己新的含量实验中表现出了优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第五、六章主要采用经典三联吡啶钌作为电化学发光试剂,以硫普罗宁作为电化学发光增敏剂、利巴韦林作为电化学发光猝灭剂,分别建立了快速灵敏检测硫普罗宁及利巴韦林含量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同时分别阐明这两种药物分子在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共反应机理。第七章选用一种新型的Ag3Cu5异八核炔簇合物[Cu5Ag3(μ-dpppy)3(C≡CC6H4CH3-4)6](ClO4)2](简写为 Cu-Ag-R)作为电化学发光试剂,在石墨烯的辅助下构建了一种固态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基于含氮杂环类药物甲巯咪唑对该固态电极电化学发光的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甲巯咪唑含量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最佳实验条件下,甲巯咪唑浓度对数值在2.0 × 10-8-1.O ×10-4 M范围内与该固态电极电化学发光强度猝灭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19),最低检测限(S/N=3)为5.0×10-9M。该固态电极在含1.0μM甲巯咪唑溶液中进行连续15次的扫描,所得15个电化学发光峰强度值之间的RSD为1.8%,说明该固态电极具有良好的发光稳定性。该电极还被成功用于药物制剂中甲巯咪唑含量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发光;药物分析

学科专业:分析化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分析法在药物分析领域研究进展

1.1.1 碳基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

1.1.2 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

1.1.3 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

1.1.4 碳纳米管与聚合物膜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药物分析中应用

1.2 电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领域研究进展

1.2.1 电化学发光方法简介

1.2.2 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体系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2.3 固态电化学发光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聚谷氨酸/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复合膜修饰电极测定盐酸丙卡特罗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聚谷氨酸/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修饰玻碳电极(p-Glu/MWCNTs-COOH/PVA/GCE)的制备

2.2.4 电化学测试

2.2.5 样品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Glu/MWCNTs-COOH/PVA/GCE 表面 SEM 表征

2.3.2 ProH在p-Glu/MWCNTs-COOH/PVA复合膜修饰GCE上的电化学行为

2.3.3 修饰电极制备条件选择

2.3.4 预富集时间的选择

2.3.5 线性范围及最低检测限

2.3.6 重现性、稳定性及干扰实验

2.3.7 实际样品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盐酸丙卡特罗修饰玻碳电极上多巴胺和尿酸同时电化学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p-ProH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

3.2.4 实际样品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ProH膜在电极上的沉积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3.3.2 p-ProH膜在电极上的表面形貌研究

3.3.3 电化学聚合圈数的影响

3.3.4 DA和UA在p-ProH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3.3.5 电化学扫描速率的影响

3.3.6 缓冲介质pH的影响

3.3.7 p-ProH膜修饰电极用于DA和UA的电化学检测

3.3.8 p-ProH/GCE的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及干扰研究

3.3.9 实际样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盐酸溴己新在聚盐酸丙卡特罗/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电化学行为及检测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p-ProH/MWCNTs-COOH复合膜修饰电极的制备

4.2.4 实际样品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ProH/MWCNTs-COOH/GCE的表征

4.3.2 BrH在p-ProH/MWCNTs-COOH/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4.3.3 电化学扫描速率对BrH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4.3.4 缓冲介质pH对BrH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4.3.5 p-ProH/MWCNTs- COOH/GCE制备条件优化

4.3.6 富集时间对BrH氧化峰电流的影响

4.3.7 线性范围及最低检测限

4.3.8 p-ProH/MWCNTs- COOH/GCE的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及干扰研究

4.3.9 实际样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硫普罗宁作为Ru(bpy)_3~(2+)电化学发光共反应物及其药物分析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溶液

5.2.2 实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2.4 Tpro在药物制剂中含量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Ru(bpy)_3~(2+)在Tpro存在条件下电化学行为研究

5.3.2 Ru(bpy)_3~(2+)在Tpro存在条件下电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5.3.3 pH的影响

5.3.4 电化学扫描速率的影响

5.3.5 Ru(bpy)_3~(2+)浓度的影响

5.3.6 线性响应范围、精密度及最低检测限

5.3.7 药物制剂中Tpro含量分析

5.3.8 Tpro对Ru (bpy)_3~(2+)电化学发光增强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Ru(bpy)_3~(2+)/三乙胺电化学发光猝灭法用于利巴韦林含量分析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溶液

6.2.2 实验仪器

6.2.3 实验方法

6.2.4 利巴韦林在药物制剂中含量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RBV对Ru(bpy)_3~(2+)/TEA体系电化学发光的猝灭作用

6.3.2 电化学扫描速率的影响

6.3.3 支持电解质种类及pH的影响

6.3.4 Ru (bpy)_3~(2+)及TEA浓度的影响

6.3.5 线性响应范围、精密度及最低检测限

6.3.6 干扰实验

6.3.7 药物制剂中RBV含量分析

6.3.8 RBV对Ru (bpy)_3~(2+)/TEA体系电化学发光猝灭机理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PF127/石墨烯/Ag_3Cu_5炔簇合物构筑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用于甲巯咪唑含量检测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溶液

7.2.2 实验仪器

7.2.3 实验方法

7.2.4 PF127/CuAg-R/ERGO/GCE用于药物制剂中MMZ含量分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PF127/CuAg-R/ERGO复合膜在电极表面的形貌表征

7.3.2 MMZ存在下PF127/CuAg-R/ERGO/GCE电化学及电化学发光行为研究

7.3.3 PF127/CuAg-R/ERGO/GCE制备条件优化

7.3.4 PF127/CuAg-R/ERGO/GCE静置时间对ECL强度的影响

7.3.5 缓冲溶液类型和pH的影响

7.3.6 扫描速率的影响

7.3.7 线性响应范围及最低检测限

7.3.8 重现性、重复性、稳定性及干扰研究

7.3.9 药物制剂中MMZ含量检测

7.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网购消费心理学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效课堂小学语文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