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设计内容

2022-08-29

第一篇:污水处理厂设计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案例分析 (1)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白河二中 马青华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后,我的感悟非常深刻,受益匪浅,能够很好的指导我日后在教学中如何备课、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了借鉴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析入手,给出教学设计案例的详细分析,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新的课程的实施给学校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新课程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了解具体的设计与操作,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新课程得以落实。我有以下体会:

正如孩子成长具有阶段性特征一样,我们整体教学工作也应该具备该特性。三年一周期,要有总目标,每个学期要有阶段性目标,无论是哪一个版本,每册书大约有三十篇课文,这三十篇的编排大有讲究,古今并存,中外混杂,各类文体也都粉墨登场。因此,就王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阶段性”的观点,我持赞同的观点。现在,以写作为例来阐述本观点。

初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走出小学的大门,大多数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于整个初中阶段来说比较浅显,知识还未系统化。因此,我们在初一上半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学习上面,使孩子明确初中的语文学习和小学是不一样的,并逐渐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这一阶段,在写作教学上不能着急,应该领着孩子们多读、多看、多背诵、多积累。使孩子明白,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一个个生字、一篇篇课文,在课本以外语文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像是呀呀学语的孩子,为了能够通顺地说出一句话,他(她)必须用几个月的时间去听别人说,去积累和实践开口说话的方法。初二下半学期,学生们已经充分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为此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学期,就可以试着让孩子们摘抄、背诵名家语段,可以给孩子布置常规的写作作业,例如:生活日记、仿写片段等。这时我们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帮助孩子克服写作的厌烦情绪甚至是恐惧心理,我们要引导孩子体会语文写作就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那就是文字的形式。为了使孩子们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我往往会为孩子们提供交流日记的机会。这时候的孩子们在心理上仍然保留小学生的好奇,同时也渴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通过这种交流形式,孩子们慢慢喜欢上写日记、说日记,为了在课上说得更好,课下他们会想办法写得更好。

初二学生已经摆脱小学生的稚嫩,他们已经为中学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拥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规划。我们需要做的是引领他们站到更高的平台上感受语文的魅力不仅仅是在内容上、人物上,还在于文章的语言上、结构上。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带着学生读一些名著经典,品味语言,分析结构。之后,学生可以写读书笔记和感悟。在写作上,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写命题日记和仿写文章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

初一初二阶段是学生充分积累的阶段,在信息上属于高速输入阶段,这一阶段为初三的快速输出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也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基于上述观点,我得出以下结论:

一、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写作能力等放在了首位,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计上,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最后在作业设计时再加以巩固。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从头至尾都把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三 、教给学生方法。 教给学生方法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又一大亮点,在学一些典型文体的文章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远远重于教给学生文本知识。

四、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处理与设计》在课堂设计环节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了课堂,做了课堂的主人。

五、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语文的动态特征使学生的参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显重要。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刺激学生动眼看、动脑读、动笔写的能力。强化学生的读写过程、听说过程、读与写、听与说的训练可以相互结合。从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精心设计、选择导学方法与课堂结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最佳教学情境,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洋洋洒洒口干舌燥,学生听课埋头笔录手忙脚乱头昏脑胀”的局面。还学生一个真正的自我,还学生一片洁净的天空。

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

第二篇: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工作内容

医疗废物暂存点和污水处理交接说明

从2018年7月1日起,医疗废物暂存处和污水处理由李波负责。具体工作如下

1、医疗废物暂存处 1)物体表面消毒登记

桌面、门把手、窗台、医疗废物运送车、每天至少擦拭一次,一般在下午上班后擦拭;电梯擦拭在运送医疗废物后擦拭。擦拭时用1:200的84消毒液擦拭,填写擦拭时间,擦拭人员签字。

2)紫外线消毒登记

每天物体表面消毒结束后开紫外线灯,开灯5分钟后计时30分钟并记录。累计6个月检测紫外线强度,6个月内累计时间达到600小时检测一次。检测卡贴在登记本上。每周用75%或95%的酒精擦拭灯管1次,并用红笔记录。 3)医疗废物登记本

原则上由负责人推医疗废物转运车到检验科、康复科、病房护士站、手术室收取废物,收取时要称重记录并双签名。然后运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

第三篇:垃圾处理技术内容

本报告经过有关方面专家充分论证、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北京洁净时代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院所研发的垃圾处理专利技术,名称:具有高压喷水口的封闭发酵垃圾处理装置和方法;符合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佳办法,切合实际,行之有效。

一、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出量约为3亿多吨,其中可用于制肥的有机物质占50%以上

(按原始总重量计),灰粉质经过处理后用于配比制肥可占灰粉质总量85%以上,如果采用全封闭厌氧间歇式动态发酵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即可实现垃圾无害化、减容减量化、完全资源化处理的总目标。

二、 对于不能用于制肥的垃圾,如塑料、金属、纸类、玻璃、织物采用在处理厂分拣

回收措施,依垃圾组份,计算年可回收量3000万吨左右,占垃圾总量的10%之多。采用以上综合性、多元化的处理方案应该说是最佳选择。

三、 处理工艺技术可靠,生产线设备及其它辅助设备等全套采用中国制造,部分添加

剂采用进口,垃圾处理专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北京洁净时代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院与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协商论证,将此技术列为中国城市垃圾处理广泛推广的项目之一。

另外,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设施与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完全做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三废的零排放。此技术适用于中国任何一座城市使用,不受气候影响,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状况,可建于地上、半地上、地下。

四、 以一座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量1000吨的工厂为例,本项目一期投资总额1.8亿元

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15800万元,流动资金2200万元。年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沙漠治理原材料20.8万吨左右,每吨销售价为200元,单位处理成本为98.3元/吨,政府给予垃圾处理补贴费用按各地区情况而定,本报告暂不列为企业收益。

五、 关于生活垃圾处理方案比选问题。第一,完全填埋处理占用土地资源并产生二次污

染,又是资源的浪费,与当今社会发展与环保已不兼容。第二,采用焚烧发电处理办法,优点在于占地小,日1000吨处理量约需8万㎡土地,垃圾减容量大,但是,投资高,运行成本高,若全套引进设备,吨垃圾投资60~70万元,处理每吨垃圾需政府补贴130~150元;垃圾发电引进设备是必需的。另一方面,对采用焚烧发电关键的限制条件是垃圾含水量高达60~68%,而热值在800~900大卡/公斤。用于焚烧发电的垃圾最低热值应在1700~1800大卡/公斤。垃圾热值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般来讲,国民生产总值增长7~10%,垃圾热值可升高50~70大卡/公斤,相

应含水量亦会减少,因此,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焚烧发电为时过早,在现阶段不是首选方案。焚烧发电也同样存在着污水、烟气处理和填埋的附带问题。

本项工程采用北京洁净时代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院的专利技术,结合自身的资金优势进行投资。项目分三期投入,一期投入1.8亿元,二期投入1亿元,三期投入2.2亿元。将城市生活垃圾完全产业化,其主要产品有《防沙治沙原材料》、《生物有机肥料》、《气体》、《塑料再生制品》《建材压板》等,相关配套条件简单,便于操作。垃圾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其有机成份制成有机肥和沙漠治理原材料,对于国家农业、园林绿化方面和改善土壤、防治沙化意义重大,市场容量很大,是具有双重价值的环保工程,应该尽快实施。

工艺设计说明

1、前处理工艺

① 如果经济发达地区可选用全自动分选线。

② 城市生活垃圾由自卸卡车送到厂区内,先经过地磅秤重,然后进入前处理厂房集料坑内,喷洒除臭剂,静置沥水所产生的渗滤液经管道流入地下微生物繁殖池,用于仓内发酵补充水。由抓斗将其送入板式给料机上,由胶带输送机,运至破袋机,破袋机破袋后进入筛选机,筛选机将砖石瓦块筛分,筛分的砖石瓦块送入重型粉碎机粉碎,留做制肥配比用,此部分占垃圾总量的3-5%左右。筛下物直接进仓发酵,分选过的垃圾进行机械二次分选和自动磁选,分离出的杂物占车间垃圾总量的11%左右,最后再进入磁选机分选出金属。经过机械分选后的垃圾经重型粉碎机粉碎成直径不大于0.5厘米的颗粒状,进入生产制肥发酵仓加入添加剂进行发酵。

2、厌氧发酵工艺

垃圾生化制肥是在一定温度控制的条件下,采用间歇式动态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对垃圾中的有机物进行生化分解的,使其变成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腐殖土状物质。厌氧制肥主要是利用厌氧性微生物的活动,对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发酵,加入添加剂后,其分解过程快,产生热量高,12天完成一个发酵周期,发酵过程当中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占总气体体积的45%~55%;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占30%~35%。除此以外,还含有少量的氮、氢、氧、氨、一氧化碳(CO)和硫化氢(H2S)等气体。甲烷、氨和一氧化碳是可以燃烧的气体,也就利用这一部分气体的燃烧来获得能量。各种气体的理化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甲烷对水的溶

解度很小。甲烷的临界温度较低,液化比较困难,但甲烷气体可以压缩。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最高温度约2 000℃,每立方米纯甲烷的热值为39 580千焦,所以每立方米沼气的热值为17 928~25 100千焦。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极大地溶于水,为提高沼气中甲烷含量的热值,可以利用石灰水来吸收沼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钙沉淀。

硫化氢:有毒气体,微量时具有恶臭,沼气中的臭味主要来源于它。一般沼气中含万分之几的硫化氢。经燃烧后,硫化氢被氧化成硫或二氧化硫,失去臭味,毒性减轻,一般直接燃烧可以不去除硫化氢。如果用于内燃机,应进行脱硫处理。

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和保持一定水分、温度、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多种微生物的分解而产生的。即厌氧机理,有机物质液化阶段(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由发酵细菌,如纤维素分解细菌、蛋白质分解细菌、脂肪分解细菌的作用,将多糖水解成单糖,蛋白质水解成肽和氨基酸,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并进一步降解生成各种低级有机酸,如乙酸、丙酸、乙醇等。同时,还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产酸阶段:产氢细菌、乙酸细菌将丙酸、乙酸和乙醇等分解,形成氢气和乙酸,间或有二氧化碳形成。

产甲烷细菌分解乙酸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利用氢还原二氧化碳形成甲烷,或转化甲酸形成甲烷。在形成的甲烷中,约30%来自氢还原二氧化碳,70%来自乙酸的分解。

垃圾有机物质作为发酵原料,这些都是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沼气细菌需要从发酵原料中吸取主要的营养物质-碳(C)元素和氮(N)元素,以及其它营养物质,如氢、硫、磷等元素。

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甲烷,是由多种微生物来完成的。因此,在垃圾发酵中加入添加剂。其目的是加快有机质分解,缩短发酵时间,短时间内产生高温,发酵温度在55~ 65℃之间,一般只需12天完成一个发酵周期。产甲烷(CH4)量基本估算数据,每吨生活垃圾每天可产生5m?甲烷(CH4),日处理1000吨生活垃圾可产生甲烷(CH4)0.5万m?,发酵后的有机物质添加必须的配料,在全封闭状态下由机械完成配比制肥,使其生产成为高效益生物有机肥和沙漠治理原材料。

3、成品制造工艺

当经过粉碎后的生活垃圾有机物质及灰粉质形成直径不大于0.5厘米的颗粒状和灰粉质混合的物质,有机物及灰粉质的比例为有机质部分占总物料的89%左右,灰粉质占27.41%左右,这是必要的比例,在前分选时调整好比例,物料含水率35%-45%,平均计算物质膨胀体积1:1.5。经过12天厌氧发酵,在微生物和发酵促进剂的反应作用过程中,有机物质98%被降解成0.1-1毫米的粉粒状态与同时发酵后的灰粉质混合形成泥浆流体,其中直径大于0.5厘米的颗粒状物质占发酵物质总量的5-7%左右,出仓时物料因比重不同会依次进入自动制肥分离机,直径大于0.5厘米比较重的物料首先被分离出去,分离机会依次分离物质,分离出的物质经重型粉碎机粉碎成不大于0.3毫米的粉粒状,自动制肥分离机经过五级分选、挤磨、添加剂配制,自动真空包装成成品。最后剩余0.1毫米左右的粉沫状泥浆被排入地下微生物繁殖池,作为发酵液循环使用,此部分占物料总量的5%左右,所制造出的材料经过12天的熟化过程即可出库,含水率15-25%。

以上针对我国国情及垃圾成分的不同而制定的我国的垃圾处理技术方法,真正做到垃圾无害化和彻底资源化,从而达到零排放、零污染的效果。

第四篇: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报告内容

城镇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涉及的主要参数有日污水处理量,污水处理厂运行天数,进、出水COD浓度等。这些参数要通过对现场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和运行状况核查3个方面来确认。水量核查包括进水水量核查和出水水量核查;水质核查包括进水水质核查和出水水质核查;运行状况核查包括活性污泥核查、溶解氧核查、气水比核查、氧化还原电位核查、电耗量核查等。核查要点分别如下:

一、水量核查

水量核查包括对进水水量和出水水量的核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中对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核算并未规定使用进水水量还是出水水量,但在实际核算时建议按出水水量进行计算。除重点核查出水水量外,还应对进水水量进行核查(核查进水水量的目的一是对出水水量进行校核,二是对是否存在非正常超越偷排等情况进行判定)。

(一)进水水量核查

1.查台账资料

(1)查设计文件

城镇污水处理厂均有其明确的设计进水水量。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实际进水水量应不大于最大设计进水水量(设计规模乘以变化系数K,一般K取1.1~1.3;如设计规模为3万吨/日、设计变化系数K为1.2,则实际进水水量通常不会超过3.6万吨/日),如果进水量长期超过设计规模甚至最大设计进水水量,那么数据就很可能不真实。

(2)查验收材料

验收材料包括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和污水收集管网验收材料两部分。污水处理厂验收材料要重点查阅进水水量、污水构成(即纳管的工业污水情况及所占比例)等。管网验收材料要重点核查管网长度、收水范围、服务人口(《细则》规定,按照服务人口计算污水水量时人均综合排水量取80升/日~180升/日,由于各地区这一系数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现场核查时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用)和提升泵站等。

2.查流量计

流量计的计量包括对瞬时流量和对累计流量的计量。核查时一是根据瞬时流量计显示流量,同时查阅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对照近期每天进水量变化规律,估算日进水量;二是根据累计流量计显示流量除以对应的时间计算得出日平均进水水量。用累计流量核查进水水量要与中控室进水水量历史曲线进行校核。

3.查超越管溢流

多数污水处理厂设置有超越管,要根据超越管位置进一步核查确认进水水量。超越管设置有的位于进水提升泵的集水井中,有的位于生化池前的分配井中,个别污水处理厂在这两个位置都设置了超越管。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前,且超越管阀门开启,核算时要扣除溢流部分的水量;如流量计位于超越管后,则流量计读数就是实际进水水量。

4.查其他重复计算的水量

个别污水处理厂为了增加进水水量将处理后的部分废水通过管

道重新输入进水流量计前,重复计算进水水量(此项要重点核查,特别是对于以进水水量作为COD减排核算依据的污水处理厂)。另外,污水处理厂污泥压滤废水会重新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污水处理厂这部分废水经过进水流量计重新计入进水水量(此项数量很少,目前核查核算时都没有核减,但在考虑水量平衡时,要把此项纳入计算)。

5.查中控室相关设备运行记录

(1)查水泵运行时间和水泵流量,用运行时间乘以水泵流量计算得出进水水量。(2)查集水井液位、进水提升泵电流和扬程,并将之和进水量曲线对照,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

核查方法一是对照提升泵电流曲线和进水量曲线,两条曲线应该有同步同向变化,即同时增大或减小(对于带变频调速的提升泵,则比较其运行频率和进水量是否同步同向变化)。二是对照集水井液位曲线、提升泵扬程曲线、瞬时流量变化曲线逻辑走势,推算水泵流量。一般规律是集水井液位增加,提升泵扬程减少,流量增大。如集水井中液位明显上升,而进水量没有明显变化则推断可能存在超越偷排;当集水井液位降低时,提升泵实际扬程增大,流量减少。现场可以检查开几台泵、流量是多少(泵的流量用总流量除以泵运行台数),再调阅历史数据,对照流量和设备运行台时进行核对。

(二)出水水量核查

1.查流量计

参考进水水量核查办法,核算出水水量。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流量计前还有其他废水(如超越废水等)排入,在现场要

详细核查,对未经处理的废水根据实际情况核减。

2.查在线监控数据

根据环保部门在线监控数据核算出水水量(相关在线监控数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下面内容里介绍)。

3.查监督性监测报告

根据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报告核算出水水量。

4.核查对照进、出水水量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应非常接近,如没有超越排放,出水水量加上剩余污泥含水量应等于进水水量。进、出水水量差距较大时需进一步对照核实。

5.其他方法验证

(1)用产泥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干泥或湿泥(一般含水率为80%)产生量来反算处理水量。一般处理水量和干泥产生量比例为1∶0.0001~0.00012;湿泥产生量比例要根据污泥含水率计算(如污泥含水率为80%,则这一比例为1∶0.0005~0.0006)。(2)用电量验证处理水量:查阅污水处理设施的生产运行台账,通过用电量来反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水量。一般处理1吨污水耗电量为0.2度~0.35度。(3)用管网服务人口验证处理水量:通过核查管网验收材料、管网覆盖人口情况验证处理水量。处理水量为管网覆盖人口与人均综合排水量之积(如某管网覆盖区域有50000人,人均综合排水量为180升/日,则处理水量为9000m3/日)。

二、水质核查

(一)进水水质核查

相对于出水水质,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往往变化较大,并且多数污水处理厂在进口不设水质在线监控设备,同时由于采样的偶然性和监测的功用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污水处理厂提供的进水水质报告有时难以反映实际进水水质状况。因此,现场核查还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检验、校核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

1.查台账资料

查阅污水处理厂设计文件和验收材料,了解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浓度上限。查阅污水处理厂运行台账及日常监管记录,实际进水浓度一般不应大于其设计进水浓度。通常南方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进水COD浓度不超过350mg/L,北方不超过500mg/L。

2.查进水水质指标

一般生活污水水质各指标间存在下述关系:6.520,BOD5/TN>3.5,BOD5/COD≥0.3,查阅污水处理厂每日监测记录或环保部门监督监测报告,可根据各进水水质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上报的进水COD浓度是否正常。

3.查进水表观特征

一般颜色较深和气味较重的水有机质成分较多,COD浓度也较高。

4.查设备运行参数

用曝气机等设备运行参数可推断进水水质情况。通常进水COD浓度较高,需要的气水比高、曝气量大,曝气电机电流或功率也大。

一般二级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3m3~12m3空气(一般取5m3~12m3)。如运行正常但实际曝气量明显低于上述标准,则推断进水浓度明显低于设计标准,进一步查阅中控室曝气设备相关运行参数历史曲线或运行记录可初步推断实际进水水质情况。

5.查污泥浓度(MLSS)

生化反应池污泥浓度一般在2000mg/L~5000mg/L之间。污泥浓度长期偏低且运行正常,则进水浓度可能较低。如设计污泥浓度为4000mg/L、设计进水COD浓度为350mg/L,若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实际污泥浓度仅1000mg/L~2000mg/L,则推断实际进水浓度会明显低于设计的350mg/L。

(二)出水水质核查

1.查在线监测数据

符合规范要求的在线监测数据是判断污水处理厂设施运行状况及出水水质情况的重要依据,是核算污水处理厂COD减排量优先选用的数据。现场核查中应特别注意核查导致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数据不真实的各种因素:

一是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不真实。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选型不当,如出水SS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分光光度法的COD分析仪,由于较高的SS浓度会影响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导致数据不真实。水质变化较大的污水处理厂若选用TOC监测仪,会因水质变化大造成TOC-COD换算出现系统误差,导致数据不真实;(2)仪器管路或其他部位老化,局部因水的浸湿、结露等影响自动分

析仪运行的性能,导致数据不真实;(3)仪器量程过高(如实际出水COD浓度不高于60mg/L,而量程设置为1000mg/L),导致测量值和实际值偏差较大(仪器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与量程有关,量程越大,在规定的±5%漂移范围内,绝对误差越大;部分仪器的测量线性误差和量程成正比关系,在允许范围内,量程越大测量的绝对误差可能越大;上述情况,在测量的实际样品为低浓度时,影响尤为明显);(4)仪器安装次序的影响,部分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工控机安装在数采仪之前,由于工控机可能存在人为对数据的过滤修饰,导致远程监控中心获得的数据失真;(5)大部分COD监测仪采用模拟信号输出数据,与之连接的数采仪的电流、量程与COD监测仪的电流、量程不对应,导致数据不真实;(6)在线监测采样探头安装以及采样频次设置不符合规范,导致采集的样品浓度不能代表真实浓度。

3.查污泥沉降性能

污泥沉降性能可通过污泥沉降比(SV)或污泥容积指数(SVI)来反映。受多种因素影响,SV值或SVI值会偏离正常值,此时不能单纯用某个运行参数来断定出水是否达标,但现场核查可根据SV值或SVI值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

SV值一般在20%~30%之间。SV值过低(原因主要有进水COD浓度过低,长期过度曝气等),如低于5%,则污泥生化性较差,出水COD和氨氮都有可能超标。SV值过高(一般源于供氧不足),如高于50%,则污泥性状不佳或有膨胀的趋势;如高于80%,则污泥已经

膨胀了,出水SS、COD和TP均有可能超标。

SVI值[SVI=(SV×10)/MLSS]一般在80mL/g~150mL/g之间。如SVI值大于150,污泥中丝状菌较多,出水SS和TP均有可能超标(此时,污泥颜色浅黄。原因主要有污泥龄长,曝气过量,污泥负荷低等)。如SVI值小于80mL/g时,出水TN和氨氮可能超标(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进水COD浓度低、污泥无机化;二是污泥负荷太高);如果SVI过低,出水水质多数指标均有可能超标。

4.查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的排放是废水中有机物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去除废水中总磷的唯一途径。对剩余污泥应重点关注污泥量、污泥性状和污泥去向。

(1)污泥量。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每处理10000吨废水产生1吨~1.2吨干污泥,每处理1吨COD产生0.2吨~1吨干污泥(一般取0.4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一些污水处理厂为了节省污泥处理处置费用,通常减少排泥。另外,由于污泥龄、污泥回流比以及设计工艺的不同,实际产泥量可能高于或低于上述比例,如同样的氧化沟工艺,污泥龄分别为10天和15天的污水处理厂,前者污泥理论产量比后者多20%~50%。当然如果产泥量严重偏离前述指标,现场要结合运行情况和生化反应池中污泥的浓度、颜色、沉降性能等进行判断。因此,对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存在一定差异,核查这一指标是否正常需要结合设计文件、生化池污泥性状、单位电耗、实际运行效果等综合评价。

(2)污泥性状。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运行不正常的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颜色发黑,沾手,呈松散状。

(3)污泥去向。核查污泥去向可以进一步确认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并可通过对污泥去向的核查确定污泥是否得到了安全处置。现场核查可调阅污泥处置合同和污泥运输记录,检查记录中的污泥数量、处置方式、处置场所,必要时可到污泥处置场所核实污泥处理量和处置方式。如污泥数量和处置方式符合合同要求和运输记录,则可进一步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否则,应反推污泥量是否真实、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污水处理量是否达到报告数量。

(二)溶解氧(DO)核查

1.参照数值

一般生化反应池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mg/L~0.2mg/L之间,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2mg/L~0.5mg/L之间,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在1.5mg/L~3mg/L之间。

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如果溶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同时,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COD和总氮超标。

2.核查方法

了解溶解氧浓度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一般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和曝气设备曝气量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因此可通过核查设备曝气量来核查溶解氧浓度。

核查时,查阅正常运行时的设备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此时如果生化池溶解氧正常,则把这一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作为标准值,对照历史记录,如果历史记录长时间明显低于上述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标准值,则历史曝气量可能不足。

需要注意的是,进水浓度低、污泥浓度低等都可能要求降低曝气量,此时如果增加曝气量,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生化反应。另外,由于曝气头损坏常会导致大量气体逃逸(可能有30%以上的空气未发挥作用),水面呈现“开锅”现象,此时曝气量(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虽然符合要求,但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会明显低于正常标准,难以保障出水COD等指标稳定达标。

(三)气水比核查

1.参照数值

气水比是生化反应池每小时的曝气气体量和污水量的体积比,是保障生化反应池一定溶解氧浓度的过程控制指标。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空气3m3~12m3

(一般取5m3~12m3)。

2.核查方法

进水量稳定时,主要通过核查曝气设备的曝气量确定气水比是否正常。曝气量核查办法和前述溶解氧核查办法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气水比长时间明显低于标准值,现场核查就需进一步查找原因。如果进水量、进水水质、生化池污泥浓度和曝气量同步下降,且生化池各检测点溶解氧满足设计要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则应认可该曝气量正常。

(四)氧化还原电位(ORP)核查

1.参照数值

氧化还原电位是判断缺氧和厌氧段反硝化情况的一项指标。通常氧化还原电位在厌氧段小于-250mV,在缺氧段小于-100mV。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微生物代谢需要的营养物组成碳(C)、氮(N)、磷(P)的比例是C∶N∶P=100∶5∶1,如果进水COD浓度低,则碳源不足,此时ORP将增大,甚至为正值。

2.核查方法

核查氧化还原电位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

(五)电耗量核查

1.影响因素

处理单位污水电耗量(以下简称电耗量)是判断污水处理厂是否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影响电耗量的因素较多,主要有:(1)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同一工艺,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越大,电耗量越低。(2)进水水质和水温。进水有机物浓度越高,电耗量越大;水温越高,电耗量越低。(3)曝气方式。采用微孔曝气方式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采用表曝机、转碟、转刷等机械曝气方式的污

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4)污泥脱水方式。采用离心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带式脱水机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5)出水消毒方式。采用紫外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高,采用加氯消毒的污水处理厂电耗量较低。(6)设备效率。进水泵、回流泵、鼓风机等主要设备若采用先进的进口设备且带变频调速装置,电耗量较低。(7)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对于污水收集系统为雨污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来说,雨季水量较大,进水浓度较低,电耗量较低。污水处理厂一般白天水量较大,晚上特别是下半夜水量较少,电耗量也有相应变化。

2.参照数值

污水处理厂电耗量一般为0.2度/吨~0.35度/吨污水。受处理工艺、规模和运行状况等因素影响,实际也可出现电耗量较低(如低于0.15度/吨污水)的情况,特别是近几年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大多数都采用较成熟的工艺和效率较高的进口设备,电耗量会较低。

3.核查方法

现场核查,一般方法是根据某一时间段内污水处理量、耗电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电耗量,并与上述经验电耗量比较,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

现场核查也可用瞬时电耗量来判定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核查时,如污水处理厂的生产状况正常,这时候的瞬时电耗量可视为正常运行的电耗量,作为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的参考依据(对于稳定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瞬时电耗量与实际平均电耗量的误差一般不超过

10%)。瞬时电耗量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电表参数按下式计算:瞬时电耗量=功率/流量=1.732×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水流量。如进水瞬时流量8000m3/h,电压10KV,电流95A,功率因数0.92,则瞬时电耗量=1.732×10×95×0.92/8000=0.189(kwh/m3)。可用此数据验证历史电耗量是否正常(也可反算实际处理水量)。

另外,污水处理厂运行时各主要设备的电耗量有确定的比例关系,如污水提升泵电量计入污水处理厂总用电量的氧化沟工艺,一般曝气设备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50%~70%,进水提升泵电耗量占全厂用电量的20%,剩余电量主要用于污泥回流设备(包括内回流和外回流)、污泥处理设备和消毒设备等的运行。根据污水处理厂的总电耗量和各设备的电耗量比例,可进一步分析各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第五篇:污水厂化验员日常工作内容

化验员日常工作内容

8:00-8:30 取样及整理水样

8:30-9:30 化验员甲COD项目前处理

SS项目前处理 9:30-11:30 化验员甲COD项目消解

SS项目烘烧 11:30-12:00 化验员甲 PH项目

上一篇:网上抄报税抄税步骤下一篇:围棋入门班教案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