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继共犯在特殊犯罪形态中的刑事责任认定

2023-02-14

继承共同正犯是指在某个犯罪过程中, 由先行行为者实施犯罪, 但在其未能完成整个犯罪活动时后行行为者加入进来, 并在与先行行为者在意思上取得联系后, 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继承共同正犯成立范围应限定为:后行行为者将先行行为者的行为与结果视为自己犯罪的手段, 在意图利用该行为与结果的条件下, 可以将这种行为作为后行行为者补充利用先行行为者的实施行为, 并以价值、规范意义上的等同性为具体判断的标准。

一、承继共犯的构成要件

(一) 关于承继共犯成立的时间点

一方面, 先行行为者已经实施犯罪是承继共犯成立的前提条件, 简单来说, 先行行为者此时正处在有犯罪意图或者犯罪预备的时候, 后行行为者加入进来共同实施犯罪, 这时承继共犯不能成立。如果在先行行为者并未实施犯罪行为, 而后行行为者就加入进来, 然后在共同实施犯罪, 那么正犯继承名不属实[1]。还有对于这种情况, 即后行行为者在先行行为者犯罪预备时就加入进来, 然后共同实施犯罪, 由于犯罪预备阶段往往犯罪行为表现得不明显, 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危害, 而此时就加入进来并共同实施犯罪, 这与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大致相同。因此, 在犯罪预备阶段加入进来的共犯不能视为继承共同正犯来研究与讨论。

另一方面, 承继共犯必须是先行行为者在犯罪过程中, 其犯罪行为尚未终了时加入进来共同实施犯罪, 如果在先行行为者犯罪终了后再加入, 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将无任何意义, 而继承共同正犯的存在前提也不复存在。因此该“终了”是否以“既遂”为标准是该问题的主要争议点。在笔者看来, 其“终了”标准的确定要取决于实际的犯罪类型, 而不是简单的将“既遂”作为“终了”的标准。

(二) 关于承继共犯成立的主观要件

先行行为者和后行行为者在主观上都有共同犯罪的意思, 这是承继共犯成立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各犯罪人要有共同犯罪意思, 并且也会意识到实施的犯罪行为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危害, 但是还是要继续实施共同犯罪。因此承继共犯作为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上述构成要件是不可缺少的[2]。假如后行行为者与先行行为者没有共同犯罪的意思, 那就仅仅构成同时犯。另外, 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就是后行行为者的主观意思虽然不同于先行行为者的初衷, 但是一旦这二者的故意形态有所交叉重合, 那么就可以认定这二者在主观上有着共同的意思。

(三) 关于承继共犯成立的客观要件

后行行为者和先行行为者有着共同的犯罪意思, 并且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这是承继共犯成立的客观条件[3]。其中存在的争议点是:在后行行为者加入进来之后, 如果只是后行行为者单独实施犯罪行为, 那么其是否依然构成继承共同正犯。在笔者看来, 如果后行行为者在中途加入进来, 并单独实施后续犯罪行为, 那么这是以先行行为者的行为为基础的, 并且从主观上看, 后行行为者一定是和先行行为者有过意思上的联系, 并在了解先行行为者的犯罪情况后, 继续实施犯罪行为的, 后行行为者的行为一般是在先行行为者教唆与鼓动下实施的。所以, 结合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可以看出, 后行行为者在中途加入进来之后, 并单独完成全部后续犯罪行为, 那么承继共犯仍然成立。

二、承继共犯在特殊犯罪形态中的责任

(一) 承继共犯与连续犯

一般来说, 连续犯实施的犯罪行为一般有着连续性特点, 所以在现实中, 就有可能会产生下面这种情况[4]。即当先行行为者实施完犯罪行为之后, 后行行为者和先行行为者在意思上达成一致, 然后加入进来共同实施犯罪行为, 并且在主观上, 连续犯也存在着概括的故意, 而后行行为者对犯罪行为也有着全面的认识。换言之, 后行行为者在加入犯罪之前, 先行行为者的主观意图与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在认识上是和后行行为者相同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是否有可能构成承继共犯?从表面上分析, 这基本符合承继共犯的构成要件, 那么我们是否就应当认定承继共犯成立。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连续犯中, 无论何种犯罪行为, 其本质是触犯了刑法的, 所以独立犯罪已经构成, 法律也可以独立对其进行认定。而在此之后, 后行行为者加入此概括故意的犯罪, 虽然其对该犯罪有着明确的认识, 但是却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不能简单的认定其承继共犯成立。而且数罪并罚是连续犯的本质, 是处断上的一罪, 连续犯的每个犯罪行为都可以独立成罪, 而先行行为者的前一罪, 是与后行行为者没有直接联系的, 因此其刑事责任不应当由后行行为者承担, 承继共犯在连续犯中是不成立的。先行行为者之前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和后行行为者没有任何关系的, 后行行为者只是在加入犯罪后, 与先行行为者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才构成共同犯罪, 后行行为者只承担加入后所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 承继共犯与结合犯

结合犯所具备的特点让其有可能构成承继共犯, 所以这就存在一个争议点:结合犯是否会构成承继共犯?对于这个问题, 刑法学界有着很多观点, 日本学者大塚人经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 认为日本刑法中结合犯的一种, 即强盗罪能够构成承继共犯, 因此他认为承继共犯可以在结合犯中成立。同时另一位日本学者大谷实也持着肯定态度, 但是大谷实认为在抢劫杀人罪中, 因为抢劫与杀人缺乏一定的结合方式, 从实质上看, 这两者不具备一罪性, 所以也不存在后行行为者利用先行行为者的实施行为的关系, 因此先行行为者, 也就是抢劫犯在将被害人杀害后, 后行行为者在被害人无法抵抗的情况下, 参与了抢夺被害人财物的行为, 其应该承担抢劫罪的刑事责任。我国学者侯国云教授对把结合犯当作承继共犯也持肯定态度, 他认为先行行为者的前一罪实施完毕后, 后行行为者再加入, 此时先行行为者与后行行为者对整个结合犯应构成共同犯罪。比如我国陈兴良教授对结合之罪的的构成要件就表达过自己的看法, 虽然结合之罪有着客观存在的定性、可分离性以及对应性等特征, 但是结合之罪是我国法律中的一个新罪, 其构成要件又在客观上有着体现新罪本质上的独立性、统一性以及整体性等特点。从结合之罪构成要件上看, 不只是简单的将原罪的全部构成要件进行组合或者相加, 而是应该将原罪的多个构成要件的特点融合在一起, 形成为最终的法律结果。

在笔者看来结合犯是根据我国法律充分考虑后得出的结果。从严格意义上讲, 我国对于结合犯是没有明确规定的, 在刑法学界也只是在理论上开展讨论和分析。通过对结合犯的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之后, 我们可以知道结合犯的两罪能够结合成一罪, 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在本质上这两罪有着内在联系, 而是处于司法实践考虑的结果, 并且每个罪是独立存在的, 是法定的一罪, 实质上的数罪并罚。因此, 在结合犯中, 后行行为者与先行行为者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并没有实质上的关联, 因而在整体上后行行为者与先行行为者不构成承继共犯, 仅仅只在后一罪上构成共同犯罪, 所以后行行为者只需要承担后罪的刑事责任。

总之, 承继共犯理论是比较系统复杂的,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讨论。承继共犯作为共犯中的一种, 在实际案件中表现了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 特别是在承继共犯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方面。而笔者只是初步分析论述了一般承继共犯的刑事责任, 并对承继共犯中存在的特殊犯罪形态进行认定。在实际审判实践中对于承继共犯的刑事责任要如何进行合理分担, 尚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开展讨论, 并将其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下去。

摘要:共同犯罪是我国当前刑法学界的一个热点讨论话题, 由于共同犯罪具有错综复杂的特点, 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争议。承继共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也是国外广泛讨论的焦点。本文试阐述承继共犯的构成要件, 并对承继共犯刑事责任的承担、在特殊犯罪形态中的责任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承继共犯,共同犯罪,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 刘宪权, 张娅娅.承继共犯的刑事责任探讨[J].政治与法律, 2010, 02:19-25.

[2] 吴非.承继共犯研究[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3, 07:104-105.

[3] 陈谦信.承继共同正犯的成立范围探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 05:51-57.

[4] 吴伟.承继共犯的理论梳理与分析[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3, 07:122-126.

上一篇:浅析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创新与发展下一篇:河122块沙河街组滑塌浊积岩油藏开发调整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