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深化教学改革

2022-07-22

第一篇:学校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改革,打造特色学校

——宋道口镇中心小学特色校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以“创一流、有特色”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德育为首,特色兴校,质量立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思想,建立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育人道路。

一、践行课改,努力营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我们最基本的教育阵地。借着我县大力推行高效课堂的东风,我校对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并进行积极实践探索。

(一)提高认识,思想到位。首先,对于李炳亭先生高效课堂的理论,我们组织教师利用网络、光盘等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之后,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在认真研读高效课堂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初步的课改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将各种制度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二)大胆改革,积极实践。我们确定五一班、五二班、六一班、六二班为实验班,按照同组异质、同质结对的原则对班内学生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进行了编号。在每个教室内增设了小黑板,使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展示阵地。组织班主任参观了标杆班的展示课示范。每个年级各班都进行了相关的班级文化布置,个性化的班训、班徽,小组宣言、组徽、组规等,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对学生进行了精神感染。在教学中,教师改变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编制好适合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提前预习,将独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利用对学、群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学情确定展示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适当点拨引导。我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课堂更适合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让我们的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灵性和创造。

(三)不断反思,及时总结。教改不可能一帆风顺,教改更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我们鼓励所有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教育教学反思是积累经验的一个好方法。所以,我们要求学校教师每日写下自己的课改反思,或记下他们浅尝甘露的欣喜,或记录遭受挫折的痛苦,甚至是不知所措的焦虑,让每个教师在实践反思中逐渐成长。

二、自主管理,稳步落实养成教育。

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的锻造工程,改变以往强制式的灌输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良好阐释。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管理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全制度,完善评价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会、少先队等组织,每学期对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专题集中培训,并设置了学生监督岗,协助学校展开各项常规检查和评价。学校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完善对班级的目标管理,建立周小结、月校会制度,即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对学习达标班、卫生达标班、纪律达标班、两操达标班及进时进行表彰奖励。

(二)人人参与,民主管理班级。

开展“班规大家定,人人守班规”活动。学校先在学生管理上提出总体要求,各班再根据自己特点,讨论制定班规。班规由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内容符合学生特点、具体可行,具有鲜明的学生特色,同学们每周对照班规检查自己的言行,人人遵守、互相监督。有些班级还制定出了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极大地发挥了教育民主。这些班规的制定,有利于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将班规变成了同学们的自觉行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从而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把需要教师管理的班级日常事务逐步分解,使这些本来需要教师管理的事项完全还权于学生,使班集体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看管型”向“自觉型”、“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三)量化评比,开展公平竞争

1、制定小组量化评比赋分表,包括学习、卫生、纪律三个方面。每周下发到各班,各班依据本班班规,由组长负责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量化赋分,周五下午汇总,班内通报,每月评一次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2、在班内生活栏里创设小组量化评比园地,将各小组的量化得分情况进行公示,各小组之间展开积极竞争,大大激发了学生间“比、学、赶、帮”的良好风尚和集体荣誉感。

3、在学校橱窗设立班级量化评比专栏,公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每周对各班进行的评分结果,每月在校会上评出优胜班级进行表彰。

通过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我们的教师从过去繁重琐碎的无效劳动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对课堂和课外的教与学进行研究,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学生成为学习生活中真正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通过强化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纪律意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红色教育,革命精神激励成长。

为进一步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青少年从小养成爱国爱家,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校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定为学校特色教育内容之一。以“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倡导和谐校园,营造书香校园新生活。

(一)创设各种条件,感受红色经典。

我校积极利用和创设各种载体,努力提高学校建设的文化氛围,以少先队为载体,利用校园、橱窗、教室、网络等各种空间,提高红色文化的覆盖率。在每个班级设立红色图书角,由学生自主管理。学校还完善了图书室建设,添置学生喜欢的红色图书近千册,引导学生在红色书籍的海洋里遨游,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二)开展多彩活动,升华红色精神。

1、利用主题班会、队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2、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故事,激励学生积极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定期开展红色读书日、读书节活动,并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以及“我家的红色经典阅读故事”等等,择优选登在教室或橱窗里展览。

4、在建党90周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书画创作活动,并评选优秀作品,在学校进行表彰。

5、充分利用好广播站、音乐课,在校园中开展红歌传唱活动,并在校举行以此为主题的合唱节比赛,在学生中弘扬一种浩然正气。

6、利用少队活动开展“红色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活动。 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红色精神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孩子们对党和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德育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精神将不断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全心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是我们无怨无悔的选择!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在学校特色、校风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取得了点滴成绩,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校特色教育,借鉴吸纳先进经验,满怀豪情踏上新征程,再创我校教育事业的新辉煌!

第二篇: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1]

- 1 -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乐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参加第11期韶关初中校长培训论文

乐昌市梅花中学:范美林

摘 要:

本文以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的眼光,从微观上分析乐昌教育现状,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和乐昌教育的实际,认为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乐昌当前教育矛盾,促进乐昌教育创新与发展的首要与关键,并提出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办法。

正 文:

一、乐昌教育事业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简述:

乐昌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认真策划、组织下,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不断规范,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全市已基本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普教、职教、成教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教育框架,为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很多学校的面貌已焕然一新。目前全市中小学有多媒体电教平台182个,语音室41间,课件制作室10间,电脑室66间,电脑3993台,高考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套,校园网主控室3间,电子阅览室4间。现已基本完成了省基础教育专网的建设,全部中小学校都已接通光纤;全市城镇中小学和农村中学以及镇中心小学都已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全市小学早已从三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

中小学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进一步得到整合优化。从2003年,全市已撤并中小学99所,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民办学校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现民办教育机构有57个,其中,民办幼儿园56所,民办中学1所。

这几年我市还加快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围绕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以实施办大、办强乐昌一中为工作重点,加快全市普通高中和职业中学的发展步伐,不断扩大高中阶段办学规模,高中阶段入学率逐年提高。加大乐昌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乐昌职业中学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进步提高。

而且,这些年乐昌的教学成绩有所提高,2007年韶关中考总分状元出在我们乐昌,高考成绩不断进步,考取重点本科的人数逐年增多,各类学科竞赛我们有很多学生获得大奖。教师教学论文的水平不断提高。

二、取得成绩的主要经验:

1、以创办等级学校或规范化学校为动力,使更多的学校不断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并以一批学校辐射和带动全市各类学校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形成了乐昌一中、乐昌职中等重点学校,在初中阶段形成了新时代这样的样板学校,在小学阶段有乐昌小学,乐昌一小这样具有一定特色和名气的小学。

2、市教育局加强了对学校常规管理的检查与监督。这几年每年都会对各校进行教育工作大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校的规范管理。

3、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师德教育,重视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培训,树立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同时不断改进教师市内调动办法,使教师流动更趋合理。一系列措施的采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全市教师爱学习,勤学习,乐奉献的风气不断浓厚。

4、新一任教育局领导锐意进取,积极改进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办法,充分发挥民主,注意从优秀教师中选拔德才兼备,有较高群众威信的中青年教师担任学校领导,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长期以来困扰乐昌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

1、学校自我管理能力弱,缺乏竞争力。很多学校没有明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更谈不上自主创新,一切来自上级的指示和按部就班的工作,甚至连个别重点学校仍然依赖教育行政部门在生源政策等方面的照顾,一旦离开就成了无米之炊。

2、教师素质与工作积极性需要大面积的提高,守旧、观望、混日子、发牢骚成了形容部分教师的最佳词汇,当然这与乐昌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密切相关,但作为学校如何从工资因素外去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也尤其重要。

3、厌学的学生有增无减,尤其是农村初中厌学成了学生流失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如何吸引学生成了当务之急。

4、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任重而道远,全体学生个人素质的整体提升任务繁重。

5、教育现代化之路进展仍然有很大的实现空间,换言之,我们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仍然需要走很长的路和付出更大的辛劳。

四、解决问题的关键——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一)为什么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教育虽然是一个社会性复杂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需要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但目前乐昌现有财政仅是吃饭财政,而更上一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尚未形成全面而明确的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成了首选,也是唯一可以操之在手的因素。

2、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是变革教育现状的一种内因,政府的支持是一种外因,而按照唯物论的观点,事物的变化是内因与外因变化的结果,而内因才是变化的决定因素,只有内因变了才是真正变了。同样,评价我们教育变革是否取得成功,最后要体现在学校的这个层面上。

3、学校是教育最基层的单位,我们从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入手,就是从基层入手,如果有了一线的实践经验,再加以理论的总结与提升,就走了一条从实践到理论的创新之路,也为政府下一步的决策奠定了基础。

(二)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之我见。

1、教育行政部门平等对待每一所学校,取消对原有重点学校的政策倾斜,帮扶薄弱学校,让各学校各显神通,均衡发展。

2、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各学校实行目标管理。要求校长制定三年奋斗目标、年度目标,各校建立健全岗位(部门)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教育行政部门简政放权,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给校长在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教育教学指挥权、资金使用分配权和校产设备使用权等。着手研究把人事权放给学校,草拟全员聘任制的改革方案。在全市中小学实行全员聘任制,把学校领导班子的组阁权、教师的聘任权(人事调配权)交给校长。

3、做好一系列的配套工作,加强对校长的监督与考查。

一、抓学校党支部建设。实现一校一支部,开展党员目标和支部目标管理,注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支部活动,建立支部和行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度,为校长负责制的推行提供组织上的保证。

二、抓教代会、工会建设。健全教代会组织,制定《乐昌市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开展党政工团建家达标升级活动,并依靠教代会开展民主评议党政领导工作,评选支持教代会工会工作的先进党政领导和先进教代会、教工之家,不断增强教代会、工会民主管理、参政议政的力度,强化校长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意识。

4、加强对全市中小幼的办学(办园)水平的日常性评估和督导,继续完善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大检查制度,让更多的人(包括学生家长)都来参与对学校的评价,努力促使全市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关注学校亮点,培育特色学校,造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象。

5、学校内部倡导人性管理,建设和谐校园。提出学生至上,员工为本

的口号。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生负责,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给予学生的教育选择权,在同一间学校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与班级,改活教育教学手段,丰富校园生活,充分吸引学生,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充分尊重教职员工,搞好福利待遇,利用教师节这个平台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关心老教师生活,充分考虑从学校行政岗位上退下的老领导去向、关心年青教师成长,对教职工本人的婚丧大事,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要关心过问甚至主持,尤其是对教师的退休与逝世要给予高度重视,这要作为全面评价教师,提升教师精神,激励在职教师,增强教师凝聚力,教育学生与感动社会的机会。同时改革日常评价机制,不仅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也不仅仅以教学成绩评论教师,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奖惩本着综合考量,长期发展、民主测评的原则由各校制定相应办法实施,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监督工作。目标是营造和谐上进的校园氛围。

6、设立局长基金,主要奖给能自主创新,特色明显,有较强竞争力、良好社会影响以及突出管理成绩的学校和校长。

7、合理引导教师流动,制定更加科学的市内教师调动办法,平衡城乡待遇,对扎根乡镇和广大乡村的教师在工资与福利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对其中的优秀教师和学校领导在职务提升等方面要给予特别关照。

8、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流控缀机制,就学校这一块,建议给义务教育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一定的防流控缀的责任,有奖惩办法,促使学校和教师想办法留住学生。

现在,我们明显感觉到了乐昌市教育局领导正在酝酿着一场新的教育变革,前段时间局里举行的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就是吹响乐昌教育变革的冲锋号,随后一系列新措施的出台显示了乐昌教育局变革乐昌教育的努力与决心。此时,我忽然有一种冲动,于是趁写校长培训的论文,写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可能有很多不成熟或以偏盖全的东西,但我仍然希望这些小想法能给领导们一点参考。

第三篇:《深化德育改革,进一步提高中等学校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审美能力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有利于其完美人格的形成和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要靠美育来完成,只有将美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育人,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从而达到提高其素质的目的。

但是,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很不够的。一是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局限于艺术教育,误认为艺术教育就是美育的全部。忽视了其独立性和本质特征。二是疏于对学生审美情趣的正确引导或者说做得不够,让社会上流行的形形色色的所谓“时尚美”充斥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追求误入歧途,如男生蓄“刺猬头”扮酷;女生戴首饰等。三是学校德育课题中尚无把美育与德育结合起来综合研究的先例。因此,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其具体的行为习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可以收到教育的双重效果,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我们认为,在农村普通高中学生中开展审美情趣的教育,使他们在活动中分辩出什么是真正的美、持久的美、内在的美和大众的美。特别是对行为习惯上美的标准的把握,有助于他们审美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作为人和人才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

1、通过美育课教学和课题活动,将正确的审美观融入其中,建立起以审美精神为导向的活动模式。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入审美标准和方法,使活动过程成为审美过程,充分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深入开展行为习惯审美化的理论研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取得

显著成效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并上升为有价值的、规律性的理论成果,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提供指导。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美学理论

美学理论揭示了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及特征。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和原则。美学所阐述的人们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等一切审美活动的特点,为本课题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通过美学中人类审美能力发展的规律来指导实验,同时又通过实验总结来丰富美学理论。

2、教育学理论

教育学提供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本课题的实验有着针对性极强的指导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多方面的,是交叉渗透和协同共进的。由于美育活动形式多样,趣味性强,易于为学生接受,因而充分利用教育学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切实可行的。

3、心理学理论

从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兴趣依然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动力。审美活动有着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极强的情趣性,对学生吸引力很大。使学生在美育活动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情趣美的熏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同时,在这些针对性极强的审美教育中,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心理学的原则和原理,来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研究的主要原则

1、美学导向原则

美学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柱。因此,我们的一切审美教育和活动都要通过美学判断,使之明晰化,不是追求活动的多样性,也不强求个别典型的美化,而是要实现审美手段与目的的结合,把学生的行为习惯纳入审美的研究过程中来,让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审美活动。

2、渗透熏陶原则

渗透和熏陶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能生硬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而是要创设美的环境,使学生在其中受到美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又一重要原

则。

3、科学性原则

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活动中,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将实验和活动过程置于严密的科学性之中,挖掘课题本身的科学性,不盲目实验、不急于求成。

五、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㈠研究步骤

本课题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2002年3月—2002年6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研究方案和计划;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开展课题启动前的调查、考查、分析工作,收集整理与本课题相关的初始资料和数据;完成课题研究前的申报立项等准备工作。

2、课题研究阶段(2002年7月—2004年月1月)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其任务是:①按照研究方案和计划,正式开展研究工作。根据调查分析,本课题初步选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实验研究。分别是a、《美,用眼睛发现,用心灵感受,用行动证明》,b、农村高中杜绝学生“国骂”的教育探索,c《新世纪中学生呼唤劳动教育》,d、《高中生早恋的诱因及对策》,e、《追星扮酷的文化底蕴及修养》等。②进行阶段总结,写出相关论文和报告。③接受课题专家组的指导,不断完善研究措施,提高研究成效。④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归档存档。

3、总结阶段(2004年2月—9月)

本阶段主要任务是①总结研究成果,分类整理资料;②召开总结会议,讨论研究成果。③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后成理论成果。④准备更深入的、大面积的推广研究。

㈡研究方法:

1、调查法。即在实验前或实验中根据要求在学生中开展调查,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保证实验过程中有的放矢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课题将涉及问卷调查、专访调查等。

2、活动研究法。课题以一定形式的活动为载体,注重过程调控,掌握反馈信息。了解进展情况,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方案,保证研究健康、有序、稳妥开展。

3、实验对比法。根据实验计划,选定实验对象,反复实践,将有价值的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通过实验对象与非实验对象的变化对比,验证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代表性。保证实验的高效和完美。

4、综合归纳法。实验中要定时将各种方法进行整合,通过协调、互补、使之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以求得最佳的育人效果。

六、研究措施

1、组织实验教师进行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习,挖掘审美情趣与良好行为习惯之间的联系。更新观念、培训方法,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2、适度调控自变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利用宣传栏,校广播电台和班团活动,开展审美知识竞赛或辩论,举办健康文明的美育展览,增加学生对健康审美情趣的感情认识。

4、成立各种美育兴趣小组,如仪表美、行为美、创造美、劳动美等小组,指导学生在这些兴趣活动中发现真善美,纠正“伪美”偏向,以带动大多数同学对健康审美情趣的追求。

5、以点带面,全面开花。通过评比文明示范生、文明班、红旗班以及红旗年级等,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大环境。

6、积极参加各级各类部门组织的健康的美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塑造“自美”的信心。

7、按照修订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和课题研究的实际,制定当阳二高学生审美素质评价体系。构造课题审美模式,形成审美化活动系列,将审美情趣研究引入学校德育工作中去。力求达到“言行文明礼貌,衣着合适得体,情趣高尚有别,心灵纯洁无私”的境界。

七、实验目标检测与方法

㈠目标检测

1、在课题研究中,引入正确的审美概念与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美,培养他们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在多元文化影响下,今天一些“伪美”的现象也颇能颠倒学生的美丑是非观念。因此,向学生灌输真善美的思想,宣传美的准则就是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课题研究还要引入审美的标准和内容,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健康的美,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发展。美的感染力是强大的,生动丰富的现实美是培养美的情趣的理想材料。如何引导学生避开不健康的“时尚美”、“吊吊儿美”等,是本课题要克服的一大难题。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美的标准和内容,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在行动中品尝、体验、把握和评价美,达到规范自身行为习惯的目标。

3、课题研究还要引入审美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审美活动中用美的方法创造美,让他们变得文明高雅、和谐全面地发展。

㈡检测方法:

1、对比法。实验中将学生分组,设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对两组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行为习惯的综合素质进行比较研究。

2、评估法。制定出科学、量化、可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的审美能力变化情况等综合素质进行检测评定。

3、个案法。从参与实验的两组学生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和个案分析研究。

4、探究法。在实验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指导研究的理论、原则、规律和方法等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以验证其正确性,修正其不妥之处。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本课题研究成果的主体材料。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研报告等。

2、附件材料。包括系列研究论文、活动方案、个案分析、活动实录、获奖证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作品等。

九、组织与管理

㈠成立课题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开展实验研究

1、本课题实验组组长为徐家森校长,负责学校课题的全面实验研究的管理工作。

2、执行组长为副校长张裕仁,负责筹划课题实验,组织制定实验方案与计划,督促落实实验步骤以及对外联络等。

3、主要研究人员:

①核心小组成员:王晓风(教科室主任)、杨心兵(教科室副主任)、李文军(政教处主任)、张长华(政教处副主任)、文敏(校团委副书记)、李主权(高一年级德育副主任)、文光松(高二年级德育副主任)、吴华勇(高三年级德育副主任)、胡晓红(德育辅导员、心理咨询室主任)、黄群星(德育辅导员、校刊“星星点灯”栏目主持人)、陈道忠(地理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核心小组成员定期开会,每个成员负责一个

小专题,进行实施工作,建立实验档案,撰写实验论文。

②一般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安排一定量的教师参与研究,主要工作是收集资料,观察实验效果,整理活动实录等。

③课题研究顾问:a、总课题负责人:北师大贺允清教授;b、省教科所王淑珍老师;、市教研室张光富主任。

㈡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1、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提高研究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2、所有参与课题研究人员必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力、物力资源,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3、坚持独立实验与协调合作原则,钻研课题理论,大胆实践探索,细心总结得失,及时反馈信息。

4、建立课题总结评奖制度,每年评选一次,对获奖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㈢确定方法,制定实施细则

每一阶段都要写出实验计划,举办一定的专题活动,构建学生健康的审美模式和良好行为习惯标准,定期总结表彰,确保实验针对性强,实效性好。

㈣课题经费:

为保证课题研究中必要的参观学习、资料收集、实验交流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等,本课题初步拟定实验经费伍万元。

附:本方案主要参考文献:

1、《美学新编》顾建华编北京出版社

2、《心理学》王振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学》胡寅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4、《学校审美教育全书》袁祖含主编经济日报社出版

5、《班主任之友》2004年第六期

第四篇:创建特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一、创建特色学校的背景与基础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基本特征就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转型,而这一转型反映在教育领域,既构成了教育改革发展的社会背景,又对人才培养和办学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当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到新课程实验阶段,即新课程成为新的宏观教育背景时,我们重新解读这段话,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新课程改革展现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结构内容,到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形式,都提出了改革的新要求。传统的“千校一面”的学校发展状况和学校发展战略,已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为了巩固素质教育的成果,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现学生全面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学校必须办出各自的特色。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六年间,我区作为全省第一个素质教育实验区,在教育观念的转变方面,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大课程”体系的实施方面,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在借鉴行知思想、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化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培养出一批批合格加特长的小学毕业生,造就出一批批具有改革意识、勇于开拓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优秀教师。在省、市、区各级素质教育现场会、创新教育现场会、学陶师陶现场会上和相关活动中,全区各小学均展示了自己一个甚至多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项目,产生出一大批学校特色的雏形。这些具有**区特色的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厚底蕴和创特色、创品牌的浓郁氛围,给我们今天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校本环境。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理念与目标

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我们有新颖的理念:创建特色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个神圣使命。一方面,在当前新的历史背景和教育背景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学校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社会、公众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政府是教育的管理者,学校与学校之间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和安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就成为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学校只有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办学,才会有生机,才会培养出有个性的创新人才。而另一方面,教育本身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活动,尤其在深化之中的教育改革,我们对它的规律还知之甚少,尚需学校和和广大教师勇于探索其规律,改革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尝试全新的办学模式。

特色学校的创建还需要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强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突出学校个性,提升学校品位,并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传统,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创建各类特色学校,打造知名教育品牌。在此基础上,用三年半左右时间,逐步形成**区的立体教育、品牌教育、强势教育,整合和凸现以课程改革为主轴的学校教育、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家庭教育、已扩张教育资源为目标的社区教育的三大优势,全面拓展**教育新的发展空间,使全区30的学校争创省级特色学校,60的学校争创市级特色学校,使**区真正成为教育强优区、教育特色区。

为此,支撑和引领我们的理念及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实践精神为支撑,推动各类学校的特色建设,确保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有序地发展我区的教育事业。

三、创建特色学校的策略与措施

我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是:纵向“三个阶段”、横向“三步推进”。

(一)纵向“三个阶段”,即区级层面整体实施时间划分:

准备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

1、成立特色创建组织机构;

2、进行特色创建宣传动员、调研论证工作;

3、拟定区校两级特色创建方案及区级评估细则;

4、与安师大教科院和芜湖教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给各校聘请科研副校长,通过专家引领,开展全区各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5、审核认定各校(园)特色创建方案。

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12月)

1、定期举办特色创建论坛,研究特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2、每年举办体艺节、科技节、素质教育开放周、特色教育现场会进行交流展示,推动全区特色教育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3、开始对申报区级特色教育星级校(园)进行评估命名。

4、进行创建工作阶段性调研、总结和表彰。

总结提高阶段(XX年1月—XX年6月)

1、总结特色教育经验,推广特色教育成果;

2、继续对申报区级特色教育星

级校(园)进行评估命名;

3、召开区特色教育经验总结交流表彰会;

4、吸收转化特色教育成果,辐射推广特色教育经验,进一步提升特色教育层次,进一步均衡特色教育发展,形成符合区情,突具特色的特色教育工作模式。

(二)横向“三步推进”,即各校(园)分层实施具体要求:

我区特色学校的建设,将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步推进。所谓特色项目,是指学校形成的单项性特色,这是特色建设的初级阶段。所谓学校特色,是指学校经过单项特色的拓展,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这是特色建设的中级阶段。所谓特色学校,是指在学校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学生学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载体,这是特色建设的高级阶段。创建特色学校的过程,是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过程,也是对学校自我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各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学校传统的积淀中定位特色建设的新起点,寻求适合本校发展的新优势。

从现在起,区境内各小学都要开展此项创建工作,凡申报各级各类称号的单位,必须先通过“**区特色项目学校”的评估验收。

为此,支撑和引领我们的理念及目标的指导思想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实践精神为支撑,推动各类学校的特色建设,确保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有序地发展我区的教育事业。

三、创建特色学校的策略与措施

我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是:纵向“三个阶段”、横向“三步推进”。

(一)纵向“三个阶段”,即区级层面整体实施时间划分:

准备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

1、成立特色创建组织机构;

2、进行特色创建宣传动员、调研论证工作;

3、拟定区校两级特色创建方案及区级评估细则;

4、与安师大教科院和芜湖教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给各校聘请科研副校长,通过专家引领,开展全区各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5、审核认定各校(园)特色创建方案。

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1

2(六)方案评估要求

1、各校在学期初认真进行规划(方案)的制定

各校制定规划(方案)时,应在确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分“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三步制定好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可由“背景”“目标”“可行性论证”三部分组成:

“背景”包括学校的传统优势,所在区域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校特色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存在的差距等。

“目标”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要求,分步制定具体目标。

“可行性论证”主要应写学校特色建设的可行性,围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组织领导、特色教师现状及其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等。

2、区教育局在年内严格进行规划(方案)的审定

特色学校的创建具有严肃性,而规划(方案)的制定又具有导向性,它是创建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创建的质量和进度。为此,各校制定的创建规划(方案)须经区特色学校创建指导小组审定后才能附诸实施。

3、校、区两级积极稳妥地进行申报与评估

(1)评估方案的制定。为了便于操作,我局参照省教育厅有关评估标准拟定了《**区特色学校评估标准》,并由教育科牵头,会同区教育局有关职能科室,根据各校递交的创建规划(方案),在逐校确认的基础上,开展实施工作。

(2)评估方案的实施。各校要处理好规范与特色的关系,稳定与创新的关系,要在精心策划、运用资源、建设队伍,创出特色等环节上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实现“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因地制宜,确定项目,配套制度,狠抓关键,促进发展”的32字实施方针。

(3)评估前的申报。由于各校的基础和客观条件存在差距,特色学校的创建进程不可能一致。为此,评估将遵循“积极稳妥,保证质量,成熟一个,评估一个”的16字评估原则进行。各校应根据创建的达成度,提前两个月提出评估申报,并附创建专题总结。

(4)评估和命名。区教育局将成立相关职能科室成员组成的特色学校评估验收组,对我区的特色学校建设进行评估验收。对通过“特色项目”评估验收的,颁发“**区特色学校★级”铜牌;对通过“学校特色”评估验收的,颁发“**区特色学校★★级”铜牌;对通过“特色学校”评估验收的,颁发“**区特色学校★★★级”铜牌。

创建特色学校是教育系统一项整体性的发展战略,实现学校的特色创建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的优化设计,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通过此项工程,我们要在学校内部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与学校个性。同时,通过此项工程,我们要打造出优秀的教育品牌和办学成果。我们相信,特色化的办学最终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最终能保证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办学的高效益,使我区形成有特色、现代化的学校群体,给**教育带来辉煌的明天。

第五篇: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黄淮学院)

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黄淮学院

黄淮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升格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区域战略发展等重要机遇,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强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学校先后获得“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中原经济区建设最佳服务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等荣誉。2013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6月,入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并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一、学校转型发展的做法与成效

升本之初,学校的基本状况是:基础差、底子薄、资源少,建设和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同时,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面对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突出矛盾,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矛盾,高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转型不相适应的问题,高校转型势在必行。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领导班子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深入研判并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强力推进了学校的战略转型。

(一)做好系统顶层设计,规划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在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

1

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总体发展目标定位——到2020年前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国内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层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高职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驻马店,面向中原经济区,辐射全国,主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定位——坚持“突出应用、集群发展、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原则,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管理经营类四大专业集群,瞄准区域经济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是进一步理清应用型高校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这条主线,学校提出了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两大突破”,完成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以应用技术教育为主、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三个转型”,实现办学基本条件、内涵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四个提升”的总体发展思路。确立了“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形态匹配、高原见峰”的指导思想,“人才强校、质量立校、专业集群、项目带动、开放办学”五大发展战略,“职前职后贯通、校地同频共振、多元办学渠道、持续内涵提升”的办学策略以及“国际视野、本土行动、校际错位、协同创新”的发展路径,明确了战略转型的行动计划,推动了学校的加速转型、加速提升。

2

(二)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引领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围绕把“黄淮学院办成一个什么样的本科院校”,“怎样建设这所本科院校”,“培养什么样的黄淮学生,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才”等关键性问题,持续开展了教育思想观大讨论活动,通过研讨突破了传统办学和教育观念的束缚,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开展系统理论研究。围绕应用转型主持了11项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100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其中以合作发展联盟建设为题的省级教改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通过系统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律的认识,为学校的战略转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是请进走出、学习交流。先后邀请境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0多位知名专家来校专题指导,并派出人员到德国、英国、印度等国和台湾地区10多所大学进行考察培训,借鉴了国(境)外的应用型高校办学经验,促进了广大干部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使应用型本科办学的理念和定位成为师生推进学校战略转型的自觉行动。

(三)构建合作发展联盟,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强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改革,与国内外166家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签约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打造了多主体合作、多团队协作、多模式运作的教育、科研、服务一体化协同创新大平台。一是

3

创新合作理念。按照“专业对接行业、实训扎根基地、科研结合产学、项目推进创新”的基本思路,大力加强校企、校市、校校、校会、校所等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学校为依托,以教学院系为主体,广泛开展与社会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实质性无缝对接。二是拓宽合作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培养人才模式、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开展项目联合研发、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合作举办冠名班等,使学校和企业在人才、资源、项目、信息等方面实现联结和共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三是建立合作机制。实行联盟理事会制度,设立联盟秘书处和各专门委员会,通过制定合作发展联盟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建立了联盟导向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长效合作机制,使校企合作由自发分散状态转为自觉集中状态,形成团体优势,推动各方共赢发展。

(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学校转型发展

按照“突出应用、集群发展、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提高质量”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学科专业改造提升计划”。

一是紧跟行业科技进步改造老专业。逐步取消师范专业,在对老专业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通过专业改造,目前所有的师范专业已经取消或转型,专业的应用型特征更加凸显。

二是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增设新专业。重点发展与地方经济关联度高、就业渠道广的新兴专业,目前学校的应用型专业已经占到专业总数的80%以上。三是构建专业集群,推进专业特色

4

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具有一定优势、关联度高的专业进行优化整合,重点建设信息技术类、土木建筑类、文化艺术类和管理经营类四大专业集群,实现学校的专业链与地方行业产业链的集群对接。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建构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修订坚持“一个核心、三个统筹”:即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的有机联系;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二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面向职业和实践,及时增加行业企业领域的教学内容,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全面带动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在学习评价与考核方式上,推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变学校考核为校企共同考核,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是积极开展“四创”教育。成立“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教研室,组建“四创”教育导师团,把“四创”教育融入人

5

才培养体系,渗透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研究、学会创新。

(六)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支撑学校战略转型

一是搭建校内“两园一街”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模式,按照“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科技文化一条街,让企业带着先进的设备、优质的项目以及经验丰富的导师入驻园区。目前,创新创业园已入驻企业42家,进驻项目72个,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工位1000个,让相关专业学生承接项目研发、产品设计、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携手育人。

二是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企为主共建项目多样化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基地,由联盟企业承接相关专业学生的操作训练、顶岗生产、企业管理、市场调研、毕业设计等。目前,学校与众多的河南地方企业如郑州富士康科技集团、中集华骏、天方药业、昊华骏化等以及省外的苏州国际科技园、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四川华迪有限公司、成都天府软件园、浙江河南商会等单位共建了128个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有三千名学生进入联盟单位实习实训和就业发展,保证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是打造互动创业就业服务大平台。合作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计划”,每年投入资金50万元,设立学生创业孵化基金,立项支持孵化创业项目;积极拓展创业就业渠道,将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等,作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实践载体,促进

6

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创业就业。

四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面向行业一线,学校依托重点学科,积极与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共享共建了44个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强化应用型科学研究,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近年来,合作开发项目50多项,为企业争取经费支持1200万元,创造经济效益近4千万元。

(七)打造双师素质团队,助力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实施“双聘人才引入计划”。积极推进“双聘”制度,从行业企业聘用120多位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了“行业专家走进课堂,校企携手推进应用”。

二是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每年有计划地选派100名实践性需求较强的专业教师到联盟单位企业生产一线和相关机构参加不少于3个月的顶岗实践,并对顶岗实践的教师在职称评聘中优先考虑。

三是实施“创新创意教育种子师资培训计划”。选派业务骨干进行创新创意种子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意和实践能力。

(八)深化国际合作办学,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按照“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发展思路,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门所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系统引进、学习、消化、吸收国外应

7

用技术大学的优质资源、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由外向内激活了学校的应用转型。目前,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4个,已有700多名学生赴国(境)外合作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每年外籍教师来校任教80多人次,60多名教师出国交流、培训,国际合作办学对学校转型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九)加快软硬条件建设,保障学校转型发展

一是加强实验设备建设。共建有各类实验室14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拥有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8000台(套),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值由2005年3600万增加到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全面改善硬件环境。2005年至2012年,学校用于新校区基 本建设的经费投入已经达到7.5亿元,新建设楼宇24栋,新增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投资3.5亿元、占地45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以及投资6亿元、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体育中心也正在建设之中;同时学校加强了校园的绿化、美化、亮化和数字化工程建设,学校整体面貌文化氛围得到显著改观。

二、关于学校转型发展的体会

通过持续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黄淮学院应用型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呈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局面,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从黄淮学院推进转型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对地方高校转型

8

发展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重要的是学校目标的定位。学校发展的定位准确否,关乎学校转型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地方高校准确定位,既要立足自身条件和发展实际,又要面向社会,深入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状况,经济产业结构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不盲目攀比,不简单盲从,认准自身的角色,坚持自己的特色,不断发展优势。

第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困难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观念更新是地方高校推进转型发展的先导和前提。必须先打观念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制约学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思想桎梏,用转变观念开启学校转型的动力之门,这是必由之路。促进观念更新,一要搞调查,研究职工思想观念;二要抓领导,带动师生观念转变:三要学理论,启发师生转变观念;四要造舆论,引导师生观念更新:五要转机制,强化师生观念转变;六是树典型,推动师生观念转变。

第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关键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要把创新内部治理机制,作为激发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战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管理运行机制、教育培训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等,集聚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建立符合转型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机制。

第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根本的是干部队伍的保障。在转型发展中,要坚持把推进干部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完善干部选用、教

9

育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使之成为助推学校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

第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最需要的是各级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不仅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更需要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足够支持。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黄淮学院的转型给予高度关注,并在人才队伍建设、平台搭建、资金投入、校地合作、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给予了倾斜和支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的成效充分证明,高校与政府在加强自我发展的同时,必须进行相互协作,共同构建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新平台。

上一篇:学校食堂岗位职责下一篇:小学生爱劳动教育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