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答案

2023-05-18

第一篇: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考试答案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1. 邓小平对小康社会内容的调整不包括(社会和谐)

2. 亚洲农业比较发达的原因是(季风气候)

3. 小农经济的耕作和生存方式是(群体聚居)

4. 文化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不包括(心态文化层)

5. 有教无类是(孔子)先提出的

6. 和谐理念,由对立的两方面组成,用于表示社会政治的是(民主-

专制)

7. 科举考试是在(1901)年结束的

8. 我国目前的文盲率大概是(0.098)

9. 印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不属于其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是(人

口多)

10.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4)亿人,到2010年,中国人口已经增

长到13亿

1.中国到魏晋时期也出现了像黑格尔那样的西方哲学思想(否)

2.中国古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温婉含蓄(是)

3.现在小康社会目标源自古代小康社会理想(否)

4.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基本上没有经济方面的内容(否)

5.晏子是春秋时齐国人(是)

6.1949年,我国文盲率为60%,2003年,文盲率仅为9.08%(否)

7.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从来都是一党制(是)

8.近年来,我国的中等教育比高等教育提高的要快(否)

第二篇:201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试模拟试卷B及其答案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

A.1949年3月

C.1949年6月 B.1949年5月 D.1949年8月

2、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是()。

A.《不要四面出击》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C.改革与开放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

A.国家主权平等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B.领土完整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B.和平与发展 D.民主与法制

5、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指()。

A.党的群众路线

C.党的最低纲领 B.党的三大作风 D.党的思想理论

6、毛泽东最早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在()。

A.中共四大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7、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评价的历史文献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大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B) 第1页共6页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8、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

A.第一世界

C.第三世界

9、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

A.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

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

10、1941年5月, 在()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论十大关系》

C.《论联合政府》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B.第二世界 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真正坚持毛泽东思想,永葆毛泽东思想的青春活力,就必须()。

A.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B.着眼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运用

C.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D.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E.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来源于()。

A.官僚

B.地主

C.商人

D.工人

E.采用机器生产的手工工厂主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基本方面有()。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E.解放思想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有()。

A.工人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E.地主买办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5、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一战线的主要力量是()。

A.工人

D.城市小资产阶级 B.农民 E.地主买办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E.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7、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实行的基本原则是()。

A.个人服从组织

D.全党服从中央 B.少数服从多数 E.个别服从一般 C.下级服从上级

8、1954年12月,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是()。

A.依靠贫农

D.消灭富农 B.巩固地团结中农 E.限制中农 C.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9、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

A.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B.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D.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稳步增长

E.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

B.把大量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主错定为资本家

C.合营后改组、合并过急

D.商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E.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安排不当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创立的科学体系。

答:错。(1)毛泽东个人的杰出贡献和党的领导集体的贡献相结合,共同构筑了毛泽东思想这座理论大厦,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所以,我们党把它称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工程中,毛泽东的贡献最大,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3)同时,毛泽东思想又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李大钊、瞿秋白等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更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因此“侵略有功”论是有历史根据的。

答:错。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是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是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因此,列强扶植自己的代理人——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通过这些封建的买办的势力,把中国控制在自己的殖民地体系内。。(1)在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先后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台湾省以及中国北部、西部共150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2)在经济上,帝国主义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等,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在文化上,通过传教,办医院、学校、报刊和吸引留学生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4)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3、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一些遗留问题,因此现阶段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答:错。(1)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成果的继承。我们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正是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成果。改造是改革的前提,改革是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二者都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都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其中包含着对改造中的缺点和偏差的改正和弥补,如纠正所有制形式过于单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等。(3)现阶段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改造遗留问题和缺陷的改正和弥补,而不是否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答:“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具体来说,有十个方面内容。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坚决反对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言行。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不仅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现有各种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而且他们希望获得的其他权益也将得到充分实现,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夙愿,充分行使选择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更加广泛、直接地参与管理国家大事。

(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和平统一,有利于两岸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利于两岸同胞感情的融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的长期繁荣稳定,也有利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图谋的。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

(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就需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台独”活动与国际反华力量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台独”将使台湾沦为外国附庸。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

(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自己的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归根到底还是要把自己的事情搞好。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是从哪里来的?

答:第一,我们党的阶级基础是先进的。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的阶级。第二,我们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这个先进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我们党是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种先进的组织制度组织起来的政党。第四,我们党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既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又同自己的阶级基础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般的联系,争个党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五、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答: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摆脱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的百年追求和梦想。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

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

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近代中国,深受外国入侵、军阀混战和政局动荡之害。中国人民对此刻骨铭心。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只有正确调整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正聚力量,共建美好未来。江泽民指出:“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仍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能够把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核心。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三篇:(安徽2015)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试题答案

2015年安徽事业单位继续教育: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试题及100分答案

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错误 )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2、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 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3、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4、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5、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7、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错误)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8、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正确 )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错误 )

正确

错误

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正确) 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法家)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墨家

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名言的发明者是(阿克顿 )。

A、阿克顿

B、孟德斯鸠

C、托克维尔

D、卢梭

3、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原则 )。

A、道德范畴

B、道德原则

C、道德概念

D、道德规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 )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 显示答案

5、“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说过的一句话。

A、陈独秀

B、孙中山

C、廖仲恺

D、李大钊

6、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A、11月4日

B、9月4日

C、12月4日

D、10月4日

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同级政府规章)。

A、法律

B、同级政府规章

C、宪法

D、行政法规

8、“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2004年 )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

A、2002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04年

9、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有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型法》

B、《中华人民共和中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10、“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出自( 《论语•述而》)。

A、《论语•述而》

B、《荀子•正名》

C、《诗•小雅•大东》

D、《孟子•尽心下》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BD )。

A、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B、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2、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求是( ABCD)。

A、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B、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C、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D、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 “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该“四权”是指(AB)。

A、表达权与监督权

B、知情权与参与权

C、表达权与批评权

D、知情权与参政权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ABD )。

A、“公义胜私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BD )。 A、爱

B、贪

C、恨

D、欲

6、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BC)。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拘役

7、2000多年前,东方的( B)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 C)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苏格拉底

B、韩非

C、亚里士多德

D、商鞅

8、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ABC)。

A、以怨报怨

B、以怨报德

C、以德报怨

D、以德报德

9、“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 BC)。

A、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B、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D、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

10、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其中,“三严”是指( BCD)。

A、严以求德

B、严以修身

C、严以律己

D、严以用权

第四篇:园林艺术概论考试答案

1、西湖十景中表现动物的是:() (1.67分)

A.平湖秋月B.苏堤春晓C.断桥残雪 .花港观鱼A.一池一山B.一池二山 .一池三山D.一池四山 .拙政园B.留园C.网师园D.环秀山庄A.丹霞地貌 .喀斯特地貌C.障石岩地貌D.岱崮地貌A.社会的手段B.技术的手段 .艺术的手段D.构建的手段A.一柱亭B.二柱亭 .三角亭D.四角亭A.壶园B.勺园C.芥子园 .残粒园A.竹子 .银杏C.松柏D.腊梅

2、西汉至满清,所有的皇家园林都是()规格: (1.67分)

3、苏州最大的园林是:() (1.67分)

4、溶洞属于:() (1.67分)

5、园林艺术原理是用()创造美: (1.67分)

6、()可以表达智圣诸葛亮: (1.67分)

7、下面选项中最小的园林是:() (1.67分)

8、理论物理研究所里的园林要种:() (1.67分)

9、现今园林设计中,最新的一景是:() (1.67分)

A.喷泉 .喷雾C.盘龙D.草坪A.九龙戏水B.火山喷雾 .汉马止步D.冬宫春暖A.腊梅 .牡丹C.荷花D.菊花A.草坪 .花架C.树丛D.亭阁A.正方形B.长方形 .扇形D.圆形A.汪云池B.汪云湖C.汪云溪 .汪云沼A.平顶B.人物雕塑C.柱栏 .圆窗 .城市公园绿地B.生产绿地C.防护绿地D.辅助绿地 .纵向园林

10、取自昭君出塞的景是:() (1.67分)

11、殿春簃最适合种植:() (1.67分)

12、月洞门前面有(),可以制造出月宫的假象: (1.67分)

13、颐和园的扬仁风的外形是:() (1.67分)

14、江南园林中冠云峰前面的是:() (1.67分)

15、西方建筑特点不包括:() (1.67分)

16、城市绿地规划中排第一位的是:() (1.67分)

17、水体设计中,直线部分大的是:() (1.67分)

B.横向园林

C.方形园林

D.圆形园林

18、中国唯一的皇家园林规则式的布局是:() (1.67分)

.避暑山庄

B.颐和园

C.御花园

D.圆明园

正确答案: C 、

19、三潭印月里面的岛被称为:() (1.67分)

.湖岛

B.堤岛

C.鸟岛

D.月岛

正确答案: B 、

20、水池为沼的外形是:() (1.67分)

A.方形

.长形

C.圆形

D.弧形

正确答案: A 、

21、左右开弓的路线设计需要用到:() (1.67分)

A.障景

B.借景

C.框景

.对景

正确答案: A 、

22、园林中道路设计首先确定:() (1.67分)

A.路形

.出路口

C.广场

D.植物

23、我国公园中小路一般宽:() (1.67分)

A.1米

.1.5米

C.2米

D.2.5米

24、2007年建设部规定城市绿地设计的七个基本原则,第一是:()

.实用

B.经济 分)(1.67

C.安全D.健康 .乔木B.灌木C.藤本D.水生植物A.园界树B.湖岸树C.行道树 .密林 .杭州西湖三岛B.苏州西湖三岛C.扬州西湖三岛D.桂州西湖三岛A.垂直升降机 .在外边放一个假山登道C.在外边放一个攀登的木梯D.木桩做登道 .方形B.圆形C.菱形D.长方形A.胡锦涛 .温家宝C.贾庆林D.李长春

25、草坪最适合配种:() (1.67分)

26、园林设计中,设计成线状的不包括:() (1.67分)

27、乾隆建设的昆明湖是学习:() (1.67分)

28、如果一座楼太小,没法放梯子,最合适的是:() (1.67分)

29、福海里面有三个岛,象征“天圆地方”,三岛的外形是:() (1.67分) 30、“城市绿地是城市有生命的设施”是()讲的: (1.67分)

判断题(50.10000000000003分)

1、苏州园林特点是“渔隐”。 (1.67分)

2、世界园林的两种规划形式都存在于中国古代园林之中。 (1.67分)

3、山是园林的生命、灵魂。 (1.67分)

4、美术只要抓住形、色就行了。 (1.67分)

5、神仙思想是道教文化的核心。 (1.67分)

6、中国皇家园林的思想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67分)

7、园林就是指“自然”加“绿化”。 (1.67分)

8、做园林设计重在“三分主人七分匠人”。 (1.67分)

9、园林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橱窗。 (1.67分)

10、红配绿最冲击视觉,一般在园林设计中不会这么搭配。 (1.67分)

11、中国园林通体反映一个“直”字。 (1.67分)

12、东方园林也有对称,但是局部对称。 (1.67分)

13、画平面图时,山的最高点一般位于图的中间。 (1.67分)

14、明朝的时候是扬州园林甲江南。 (1.67分)

15、杭州西湖又被称为胖西湖。 (1.67分)

16、苏堤是为了纪念苏东坡。 (1.67分)

17、园林设计中,生态运动公园选用的植物,共6大类338种。 (1.67分)

18、园林中水体设计讲究“一笔九弯”,即是在说明水体与山的巧妙结合。否

19、道路与广场的结合,“歪门邪道”最合适。 (1.67分)

否 分)(1.67

20、山地园道路的设计必须和等高线一致。 (1.67分)

21、园林中,阿姆斯特顿原则规定道路在平面地形的设计采用直线流线型。 (1.67分)

22、小游园的设计步骤第二步是确定主景景观。 (1.67分)

23、杜鹃是碱性植物。 (1.67分)

24、园林设计中,孤立树应该树冠硕大、树体壮观。 (1.67分)

25、做垂直绿化,只能用爬蔓植物,不能用树。 (1.67分)

26、我国的象形文字对我们的设计有作用。 (1.67分)

27、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只有在私家园林中才具有使用和观赏双重性。 (1.67分)

28、关于桥,云南有船桥很具特色。 (1.67分)

29、园林设计中,园林的景要与建筑相结合。 (1.67分)是

30、设计园林时,要考虑公园在城市绿地系统的位置和关系。 (1.67分)

第五篇:中国文化概论资料

1、文义文化应把握的三种要点?

答:(1)文工团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的历史的全过程式是一个传达室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是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隘文化应握的三个要点?

答:(1)狭义文化不但发为为中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农场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枋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加紧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因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公是全人类的普遍的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3、中国文化形成的统一文化的原因?

答: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第二多地了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丰促进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流器个中华文化中起死回生放导作作,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

到了团结和凝聚务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答:(1)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民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拭目以待特色(2)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式中积演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式,只有在各阶文化纵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合文化发民兵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5、文化传统的物点和作用?

答:(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务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2)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文化传统即有对社会发展的专心致志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起负面作用的。

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

答:(1)首先是从多的河流如血脉一样将大主席大的专区连系在一起(2)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均力敌,大自然总会留给人们以交

通的便利。

7、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答:(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祖国统一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升为事先正统文秘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历源(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扒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我们的文化人未断绝,地域必珠保存之功力实在是不小。

8、古代自然利用方面的成就?

答:(1)古朝历代都有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长利用(2)水利的兴修不公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联社恶性循环唐朝中期,正是由于大量光建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辐度提出高。最终在唐朝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北京时间中心(3)古代必造成利用自然的另外一顶重要举措是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到隋唐

的时候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9、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答:(1)郡不受欢迎制的确立(2)中央集权制(3)官员选拔制的文化标认。

10、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的内涵?

答: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的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记把农业视为本把工业视为末认为后者不公是社会浮华堕落的原因。而且

是小农的兼并者和国家利益的侵蚀者。

11、简述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怕原因?

答:(1)汉初文学多承着楚辞和战国策士文风发展。到武帝尊儒以手文学风沿为之一变。汉大赋则异趣它的曲终奏雅,劝百讽一实际遵循的是《诗三百》,的经学的“主文而谲”反经以权,所以名赋,在当时作家是很明确的,就是要皈依《诗》经学的“六义”大法。(2)更有意义的是乐府采诗制度的实施乐府这一政府机构,可能秦代就有但是用这个机构大力采集民歌。却是汉武帝的“独尊儒述”的表现。(3)五言这一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的诗体,在汉代人的歌唱中养育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它引起了文人们的极大兴趣,经过汉末至建成安时代的悲歌史慷慨,诗歌创作成了文人们最午要的精神竹活之一。

12、玄学对当时文化方面的影想?

答:(1)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玄学贵无尚虚的准确含义是否定现实,而是超越现实。亲玄从无的要义是在胸襟的高旷培养起主观的暗界,超越现实而志天地自然相近这就是所谓道法自然。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老庄玄言与山水计歌功颂德是对峙的两件事。(玄学诗)继而是以歌唱山水表示对自然的理会,是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而已山水画也大体是道法自然的风沿的产物,此外严寒有不可不提出的书法。(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但东晋升能产生像王曦之那样的大书法家,与士族文化在那个时期的高涨,是有着大的关系的。

13、佛教职工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1)寺院,僧徒,也家必变着固有的伦理观念,促击着新的生活和生存方式。(2)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文化的方方面面,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缓画艺术都有是艺术中的新景象。(3)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受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用权新的文学体载体的产生(4)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5)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6)寺庙和僧侣其至使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在中国立足(7)而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

14、唐王朝民族政策的意义?

答:(1)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2)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不习,胡服,胡床,胡乐等等,在长安特别流行。(3)当时在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帝国,另一个就是唐代文明。(4)前者不久走向衰落,后者则更加持久地对亚洲及欧洲产生着影响。首都长安堪称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地,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亚洲各国的人员。文明,物产,也可以看到来自边地异国的留学生和遣唐使;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

欧洲。

15、两种说法实施的关键作用及意义?

答:(1)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税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2)两税制的意义也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难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浊,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3)重在的特点是两税法的实施,为社会的富人和穷人都不同程度了松了绑,正因如此,唐宋之际才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16、唐宋之际社会的变革及经济文化的高涨?

答:(1)首先是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从历史上销声匿迹。(2)唐宋间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是市井新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

17、简述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第一,统筹水土用规划。第二,调整好农业后产关系。第三,“荒政”思想。第四,

人力胜天说。

18、简述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缺点?

答: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这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较早的描述。一是中国与东方邻邦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9、简述市商贸易的四种模式?

答: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即市,墟,集,会。古人把贸易地场所称为“市”。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墟。集。我国人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斯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20、简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有哪些?

答:字辈谱,这是一个记忆怀的文化链,可以把家庭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几百年。字辈谱的构成,与中国性氏的叙述传统相一致,一般用家庭成员姓名的第二个字象征辈份,第三个字象征夫妻意识,字辈谱表示了家庭内部的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家谱。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家风,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庭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它是家庭成员获取社会认同资格的的一种文化

制度。

21、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庭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

答:(1)血缘凝聚力。家庭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庭的符号。家庭内的每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它排斥积压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纪念碑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外姓移居入一地方社会时,在自己亲戚少的情况下,有时通过与原社会内部的大性认干亲的方式。寻求社会关系网络的保护。(2)地缘凝聚力。家庭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3)家庭共同体的精神信仰上的层面更复杂,往往能够超大型越地方社会带有民族共同全文化教育的色彩。

22、简述家庭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的三个方面?

答:一是生产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地层民主制。用以维

护村民的菜同利益。

23、简述社区与地方圣地的活动的特征?

答:对神仙,圣地贤所在地的崇拜,交换农副产品。赌胜。吃喝,娱乐。

24、简述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

答:(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2)社区文化教育活

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

25、简述在中国的日生活文化中,能为现代生活所继承的?

答:(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

神。

26、简述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治制度的特点?

答:第一,皇帝总揽天下大权。第二,摇篮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

控制。

27、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家天下政模式的长期延续,第二,亲亲伦理睡治原则的不断扩张。第三,宗

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28、简述科举制培育与维系了传统文化?

答:(1)两汉察举与儒家地位的确立。(2)科举制与唐宋文化形态。

29、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邈的影响?

答: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大批的文化人才。

30、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答:第一,科瘵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友的维护。

31、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第一,传统礼俗的等差性。第二,传统礼俗的调节器和性。第三,传统礼俗地规范性。

32、民间的礼俗语在形式上与内容光焕发上与贵族礼制的差异与关系?

答:(1)首先,它偿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合构,贵阳市族不过是特殊家庭,皇帝是特别的家长。(2)其次,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仪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规定,与公开的盛大的礼仪形式,向社会赤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庭社会模仿国家礼制。(3)其三,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异的消失,贵阳市族礼制除保留学生在统治集团内部

外,相当部份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

33、中国整体思维的发展阶段?

答:(1)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整体的宇宙观念。而《沿书。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2)战国至秦汉时代,《吕氏春秋》以儒家为核心,将道貌岸然,法,墨,兵,名诸家加以改造,合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此后,《淮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义》等进一步论证人与天的统一。汉代在理论上完成了阴阳与五行的统一使之在体系上融合为一阴阳五行统一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构模型,(3)互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上篇讲天地,下篇论人,认为天地系统的秩序结构,就是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人的思杨,行为与天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地秩序相合,才能真正实现天一地一人宇宙大系统的和谐统一。邵雍的旬数哲学和来自陈抟的先天图,对《易经》,《易传》中的体系原理做了重大发展。(4)宋代把古代中国整体系统的思维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索宇宙的本体和深层的内存联系,注重从直观体验,心性,精神去接

近天理。

34、简述古代类比思维的三个内容和特征?

答:(1)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2)在类比思维中,有一种中做“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道德,志行。(3)《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35、简述先秦时期对辨证思索方法的归纳?

答:(1)《老子》,归纳人的方法是“观复”,“复”是指对立物的往复变化。老子的观复,就是观察生物静动静对立统一,往复运行的规律。(2)《庄子》归纳的方法是反衍,其中的反衍是指反复,谢施是指代谢,都是表述对立物的转化的,(3)《易》归纳的方法是通变,变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常态,认识这种转化。交替。《易》称为通变,“变通”,观

其会通。

36、简述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答: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他认为天与人各在各的作用。三是“天人之分”天人之分“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敬子在仓皇《天论》篇幅中提出来的。并无天人相分之意。

37、简述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

答:(1)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这是“说知行全一”实即《中庸》的诚明合一。(2)中国古人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设体系,而强调气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因此,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是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38、简述道教的信仰特征?

答:(1)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正一经〉和〈太平洞极经〉为主在经典。道貌岸然教信仰老子的”道“(2)把老子所说”道貌岸然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衍生为洪元,“”混元,“太初三个世纪,再由此化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尊神“而尊奉之。(3)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39、简述道教对古代医学,古代化学,古代药物学的影响?

答:(1)道教把内外丹理论与传统医学理论结合起来。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领域,把炼丹术,服食术作为制药手段。(2)外丹术为医药学积累了知识,认识了铅丹,铅白,石灰,丹砂等矿物的特性与用途,总结了鉴别钠销石,芒销等矿物的简易可行的方法。(3)炼丹方法和中医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使晋代之后由利用代学变化制作的膏剂大量出现。

40、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答:(1)最初释迦牟尼自己所说的教义为原始佛教。(2)其后自公元前4世纪左右,佛教憎团因传承和见解不同而发生分裂,形成部派佛教(3)公元1~2世纪间,从“部派佛教”的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4)公元3世纪时,龙树,提婆创立卫切皆空宗,称中观宗,认为事物是因缘造成成的假象。(5)后来无著,世亲创立了”万法唯识“的大乘有宗,称瑜伽宗(6)最后通牒出现了佛教屯婆罗门教互相调和结合而产生的大乘密教。(7)而印度本土佛教处公元9世纪渐趋衰微,13世纪后逐渐复兴。

41、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四步曲子?

答:(1)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貌岸然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2)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3)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推动随便流。(4)唐宋之际,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由并行合流而合一,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

部分,

42、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答:(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在此之旬。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人参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习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他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郫和隶属关系,这种不平等的伦理关系是家庭本位的道貌岸然德观念的必然产物。

43、简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答:(1)仁爱孝悌。(2)重义轻利。(3)谦和礼法。(4)真诚有信。

44、简述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答:(1)因材施教。(2)启发诱导。(3)学思结合。教学相长。

45、简述中国建筑中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的思想观念?

答:(1)这些观念中,最突出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2)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3)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以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4)这种礼制观念一直

影响着整个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

46、汉语的特点?

答:(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说,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说,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

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47、中国文化对佛教的收纳和交汇?

答:(1)印度佛教的传入中国休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公元前1世纪,佛教便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闻。东汉时期后期度佛教徒陆续来华。(2)即东汉魏晋时期的发展初传价段,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隋唐时期繁荣阶段,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近代以来革新阶段。(3)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天台,三论,华严,法相,禅宗,律宗,净土,密宗等教派,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不顾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法治派,特别是禅宗(4)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未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右,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5)中国文化以菘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家,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

要组成部份。

48、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三大影响?

答:(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国家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基本情况为前提,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虽也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河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汉所形志的河曲湿润地区,地理特征也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文明道路,中华祖先在创建客观存在的古代方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如何将容多的来源不同文化的人群抟和为文化整体?在中国战争中,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客观存在独特性的文明形枋和文化方向(2)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尽管中国历晚睥分裂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一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理念对中化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大作用,(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它所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秆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便在更近的北方中国原主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时间性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反复有许多次。

49、论述甸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

总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天时,地利,人和,重农思想大农业是按照季节变化同而犁始地从事种植业劳作和相关产和社会群体活动,相关的大家不业是通过多种营充分利用土地讲鞲换早,争取丰收这是一套由天时历法土壤水文,支植物知识岁时风谷和人文社会活动结合而成的系统经验知识是中华民诺以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实距才形成的种自我生存的文化观这种经验最终产使我国人民在自然资贰入的条件下建成设了农业文明也保存了自己(2)以工补农谪求富的逐人心理中国传统的逐耕经济并不凶括农业经济而是凶括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多种经济成份以工补农友商求富的观念虽非主流但仍有自己的文化价值第一它促志了城市的出现第二它发展了市民文化;第三,它打破了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的信息,同时把地方或民放的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各世界其他地方工(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和务农传统精细而知足也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单指安排生产活计划的周密,使用资源的节制而且是他括长远规划的同密思想选择优化增长的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这是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距中磨练出来的可啧它使中国人在发挥了无穷的智慧,积累了数不清的对付因难的宝贵经验得到了无数的优良产品这一传统应该继续发扬

50、四大发明的时间人物及其传播?

答: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项卓越创造,它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自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中东阿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重要发明,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己出现了雕版印刷太传入技术,宋仁宗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开始并行欧洲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公元10世纪左右,蒙古佬阿拉伯人陆续学会了使用火药火器,13世纪以后火药传入欧洲指南针的发明,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发南磁石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制成随时随地初的指南针已被用于航海贸易在宋代,阿拉伯人从中国那里学会使用指南针的技术,后经阿拉伯人之手,指南针传达室入欧洲。

51、中国古代法律制的文化特点?

答: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物封建礼教作为指志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教的精神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第二,家庭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古代的法发律来源于礼制规范,因此历代的法律制度都贯彻礼制的等级名分原则,亲亲为大,孝悌为本成为立地的指导思想,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皇帝的诏令是最有权威法律形式,西汉社周曾根据法律形成的情形说:三尺(法)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即使是国家法律也要以皇帝的名义贫布,即所谓钦定,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古代还有根据家庭内的身份等级尊卑上下来定罪轻重。

52、天地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1)在国中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占有主导的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经长远而广泛的影响,(2)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辨证发展的思维方式,(3)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内圣外王的思想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大同的理想,遂成为历代士人追求的目标,即使并不能够实现出仍然认为不能没有对于理想的追赶求。(4)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魄力学,推动人们的成已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口德的完菩,可知诚是天大人中之德明是对于理想经及一己之德能的觉悟。(5)天人合一的魄力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

53、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的内容和作用?

答: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就出现过自然神崇拜,动物神拜,鬼魂崇拜,上这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1)上帝崇拜,上帝的神性主要有一支配气象上现象,以影响人刘祝福,二具有支配社会现象和支配社会现象和支配社会统治者的神性,这方面的作用,是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的综合和升华,是对人化了的神的作用综合抽象。(2)鬼魂崇拜,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其主要内容有:相信,相信人死以后灵魂不灭,迷信灵魂有超人的能力,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魂世界。(3)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它被当做保护本首长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煞费苦心后才被奉为祖先而受到崇拜,通过纪念祖先的功责,加强共同血缘观念,明确人们之间的辈分关系,(4)前兆迷信是反映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古肛占卜,筮卜,竹卜,星占,梦占等。(5)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段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54、道教对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答:(1)道教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夏古代民俗的形成与发展,春李垤来之前,人们贴门神,社马,桃符,钟馗,这种习俗也是来自道教,(2)从六朝直到宋明,文学作品的内容,情景,表现手法也深受道教的影响,唐代的《枕中记》,宋代成书的《太平广记》是以神仙道教为题材的,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作也与道教有关。

55、论述先秦时期的名实之争?

答:(1)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磊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中是一个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的时期,一些表示称谓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名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引起了先秦诸子对名,实关系的注意名即是指名称词语,实是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2)最早提出名实问题的是春秋时代的孔子,他把语言和政治伦理联系在一起,认为君不君,臣不臣,的社会现实都是由于名实的颠倒,他把下名看做社会和政治改革的核心提出通过正名重建旧礼制其正名的涵意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用政治伦理标准不匡正一些表示名分的词的含义,另一方面,就是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按各自的名分来选择词语。(3)孔子之后的先秦学者,如尹文子,墨子荀子等也对名实问题发表过看法。其中荀子提出的“约定俗成”理伦第一次阐明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正确地说明了词的意义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4)孔子由语言的社会功用而提出的正名问题在历史上产生卫重要影响。

56、评析近代对汉字的否定始于19~20世纪之交

答:(1)否定派认为,表意汉字字数多,笔画多,缺乏可归纳性而难于记忆影响教育的普及,难以与现代接轨,因此,他们主张废除汉字。(2)新文化运动开始后,钱玄同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中提出了更为激进和主张,以废除文字为目标的文字改革高潮,由钱玄同这一纸檄文掀起。(3)章炳麟发表文章与矛以反驳,他明确提出了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的主张,并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字所民能免保存,传衍,是因为它与本国的语言相契僵(4)20世纪后期住处时代的到来使汉字在处理上又一次面临考忍俊不禁这一次的论争人们不再偏重于政治的和社会的因素而是更偏听偏信重于科学的和本体的。(5)在近代对汉字的极庙否定中,有人担出了打倒汉字的口号这种对汉字的极端提出了打倒汉字的口号,这种对汉字的极端还定说到底仍然是中国人汉字崇拜观念的体现,因为,文化的先进与落后,与方化的记载工具文字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57、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答:(1)早在商代,中国人就以高超的制陶和铸钢技术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2)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交通,中国丝绸,漆器和铁器的外销,冶铁和穿井技术的西传。(3)唐代是中外文化的义流的又一兴盛的时期,中国的陶瓷,炼丹术和近代脂学传达室入阿拉伯和西欧,极大地密切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4)宋元时期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罗盘,火药等四大发明的西传。

58、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答:(1)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乾嘉这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反对宗教神学,呼唤理性精神的社会思潮中,不少启蒙胧思想家纷纷从中国文化中对找思想理论武器,深刻地影响了被淮为欧洲礼子的法国伏尔加仄德国莱布尼兹和沃尔夫人等人(3)除了儒家思想以外,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其他学说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4)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以后明代王阳阴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5)是中文学已有两千多年行诸文字的灿烂历史,极大地丰富着世界文学的宝库。《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古典名著以及《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方坛,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比较偏重于内在超越性的道德自律主体性,在有对自然关系上的外在主体性略嫌不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主体性,超越了个有本位阜我中

心的单主体性。

上一篇:中国养老产业调研报告下一篇:站关心下一代工作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