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工作改进措施

2024-05-05

教研工作改进措施(精选9篇)

篇1:教研工作改进措施

侯家川乡中心小学 教研工作整改措施

通过检查反馈,就本人负责的高效课堂和校本教研两方面工作作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细研、细探索、实践高效课堂

1、对四五年级班主任及学科教师进行有关高效课堂中小组建设、小组活动方面的培训。将将原来的8人一组,6 人一组变为每4人为一组。

2、完善小组建设,重建组牌,班主任对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再次培训,让小组长明白其职责的责任性、重要性和引领性。

3、学科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究、摸索有效、高效的教学方式。其次,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各小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怎样去自主、合作、交流,怎样合理有效的讨论,参加小组活动,使每一小组成员达到最基本的素质目标:会收集、会思考、会讨论、会倾听、会表达、会质疑、会协作、会归纳、会评价。

4、通融教材,认真备课,注重课堂生成性问题、教学细节、小组活动(师生双边活动)课堂交流展示、课堂评价及课堂达标检测。针对这些问题需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探索实践,慢慢引领学生去完成。让学生学会小组讨论时该怎么去做,展示时该怎样倾听、补充、纠错,并学会评价。评价是咱们学生的弱点,这就需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引领,通过评价培养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5、落实“班级自主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任务。(1)完善小组评价、公布评价结果。成立班委会成员,班主任明确班委会成员的职责,对班委会成员进行职责分工和培训,充分引导班委会成员记录各小组的学习结果和利用周会评选最佳小组,予以公布并认真填写班级日志。

(2)值周领导和值周教师引导每周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学生完成各自被分配的任务,本周末值周领导引导学生整理、统计、总结本周情况,并在下周升旗时选一名学生进行汇报。

二、加强校本教研力度,真真实实服务于教学

1、完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在原有教研活动安排的基础上重新安排教研活动,教研活动不光有学生活动,也要有教师活动,安排教师主题研讨活动和新课标的学习。

2、加强教师的自主学习。教师要自主学习,除安排的校本培训内容外,教师应自主学习“会宁县高效课堂建设培训手册”、“新课标”和“创建高品质学校—生命常青”的学习,年终检查业务笔记时要能体现出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记载。校本培训为每单周星期一放学后。

3、加强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教研组长/中层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每学期,其他教师校内听课不少于16节/每学期。

4、构建师徒结对活动。安排语文(曹菊霞帮扶焦晓梅、庞秀萍帮扶黄芳),数学(何金虎帮扶陈燕萍、何玉香帮扶张文燕)。要求被帮扶教师虚心向帮扶者请教,对自身在教学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请教帮扶教师,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帮扶者要根据帮扶对象的薄弱点进行全面辅导,包括备课、听课、教学反思的书写、教学建议的书写等等,要求帮扶者每学期听取5节各自帮扶教师的课,对其进行指导、评价,通过相互听课共同进步。

5、新教师(焦晓梅)上一节展示课,期末上一节汇报课;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本学期确定为:语文(曹菊霞),数学(王晓丽),英语(张娟)。

2013年10月30日

篇2:教研工作改进措施

一、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通过对课堂教学需要改进之处的分析,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改进之处,改进计划如下:

[改进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活动中创新,为孩子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把课改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

[改进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口算能力的培养:重视讲清算理;加强口算基本训练;按一定速度要求进行训练。例如,训练时可以在听算,视算,看卡片口算等各种形式中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推选口算“冠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

2.估算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明确估算意义,掌握估算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估算经验。例,教室的长,宽,高;黑板的长度;门的高;床的长;书本的长,桌子的长等。

3.笔算能力的培养:理清算理;掌握方法,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培养笔算技巧,鼓励学生计算的多样化,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计算的最佳方法,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灵活性。

[改进对策]

创新能力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创造能力,关键看老师如何去发掘。为了让学生不断萌发强烈的创新欲望,我有以下对策: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

2.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

4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

5.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6.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为了能够达到以上改进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全面发展;

2、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自信地说话!让学生多“说”;

3、把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 重视学生的“质疑” ;

4、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

5、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篇3:教研工作改进措施

问题一:发言不主动

措施:事先安排重点发言人

一些教研组在评课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怕评不好, 或者是不愿“抛头露面”, 或者是出于其他种种顾虑, 大家你推我, 我推你, 谁都不愿发言。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在听课前就安排好重点发言人。最初几次活动可选择那些上进心较强的老师作为重点发言人, 之后可轮流安排每个教师作为重点发言人。重点发言人最好有发言稿, 至少应有发言提纲。这样, 通过重点发言人的榜样示范, 打破僵局, 以点带面, 营造“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的良好氛围。

问题二:话题散乱

措施:聚焦一个主题

一些教研组在评课时发言主动, 讨论热烈, 但不免东扯西拉, 话题散乱, 各种问题都触及了, 但每个问题都研究得不充分、不深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每次活动的主题不能贪多, 聚焦一个就行。教研组长在听课前口头或书面告知老师研讨的主题, 这样才能保证评课时话题集中, 对主要问题的研讨比较全面、深入。

问题三:一团和气

措施:一针见血揭出问题

有些评课者碍于情面, 怕得罪人, 也有一些授课者心胸狭窄, 听不得“逆耳之言”, 于是评课时“你好我好大家好”, 优点牵强附会一大堆, 缺点只字不提或轻描淡写。这样的教研组, 务必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首先, 教研组长身先士卒, 评课时一针见血揭出问题, 为全组成员做好示范。其次, 积极开展自我批评, 要求每个授课者在评课时要做自我反思, 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饰美, 不隐瞒, 坦诚抛出, 虚心请教。第三, 要求评课者不能只是歌功颂德, 必须实事求是找出问题, 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问题四:苛求完美

措施:树立三种意识

在评课活动中, 有的评课者抓住授课者枝节问题不放手, 或者随意夸大, 将小问题说成大问题;或者任意拔高, 将偶然说成必然;或者“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由否定一点进而否定全部。对这样的老师, 教研组长应引导他们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学习意识:任何老师的课都有优点和值得借鉴的地方。二是辩证意识: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完美的课堂只存在于理想中, 一个教师, 不管他名气多大, 水平多高, 他的课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三是研究意识:评课者的主要任务不是评定课堂教学的优劣高下, 更不是定等级或打分数, 而是与授课者一起研究问题, 对其中有价值的做法进行拓展、深化, 对不科学的做法进行剖析、改进。

问题五:评课者误解授课者用意

措施:听、评课前让授课者说课或反思

评课中有时出现这样的情况:评课者对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不甚了然, 曲解授课者设计意图, 虽滔滔不绝却不关痛痒, 虽口若悬河却离题万里。要根除这种现象, 就必须在听课前安排授课者说课, 或者口头交流, 或者印发书面材料;也可以在评课前让授课者做自我反思, 梳理教学思路, 提出问题与困惑, 总经经验和教训。通过以上方式的交流, 评课者充分理解了授课者设计意图, 评课时才能做到“言授课者所思, 讲授课者所想”。

问题六:评课者思考肤浅片面

措施:听、评课前进行相关研究

在评课活动中,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评课水平远远低于授课水平。这是为什么呢?一般说来, 授课者对公开课是十分重视的, 为了上好公开课, 他会提前准备一段时间, 了解学生, 研究教材, 查阅资料, 反复试讲, 力争上出最佳效果。因此, 在该堂课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上, 授课者水平高于评课者是必然的。试想, 较低水平的评课者点评较高水平的授课者, 能给人多少有益启示?又怎能令人折服?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在听课或评课前引导或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研究, 如研读教材、教参、教案、相关理论文章, 研究相关音像材料, 了解班情、学情等。这样, 评课者才会具备与授课者进行对等交流的学术平台, 才不会说“外行话”。

问题七:领导占时过多

措施:教师展示为主

许多评课活动, 领导占时过多, 往往是领导讲, 教师听, 领导千言万语, 教师“万马齐喑”。我们反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满堂灌, 为什么不反对领导在评课会上“满堂灌”呢?这种领导评课的满堂灌至少有三大弊端:一是专业引领十分有限。领导不一定是教该学科的, 就算是教该学科的, 也不一定是水平最高的。二是剥夺了教师锻炼成长的机会。领导评得再好, 也只能代表领导者个人水平, 而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一个称职的领导应该千方百计引导、鼓励教师自主研讨交流。三是打击了教师的研究积极性, 培养了思维惰性。一些教师虽有研究兴趣, 但苦于没有展示的机会;另一些教师本来就不愿意思考, 领导满堂灌, 他们乐得清闲。正确的做法是:增强专业人员的话语权, 教师展示为主;不一定每个参会领导都发言, 如果发言则以鼓励鞭策、宏观导向为主, 不要在细节上纠缠耽误时间。

问题八:主持人“再点评”水平不高

措施:找足亮点、矫正问题

主持人一般是教研组长, 也可推选其他教师担任, 还可由组内教师轮流担任。主持人的点评包括对该堂课的点评以及对评课教师发言的“再点评”, 而难点是“再点评”。再点评需要较高的研究水平, 较强的应变能力。再点评既要找准、找足亮点, 又要发现、矫正问题。就亮点来说, 可以从评课教师的知识功底、理论水平、评课内容、评课方法、言谈风度、人格魅力等方面入手。就问题矫正来说,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偏离主题的发言要“拨偏返正”; (2) 对片面的观点要补充拓展使之全面; (3) 对肤浅的观点要补充深化使之深刻; (4) 对停留于感性认识的发言应提炼升华为理性认识; (5) 对空谈理论的发言应结合课堂实践落实到教学环节与细节之中; (6) 对错误的观点和不准确的材料应巧妙指出并即时矫正; (7) 对大家都感到困惑的地方应提炼成问题, 引导老师们思考; (8) 对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应梳理总结并鼓励老师们借鉴。

问题九:单向传输

措施:多向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反对信息的一味单向传输, 主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同理, 评课活动中, 领导与教师、主持人与非主持人、教者与评者、评者与听者不应该只是“你说我听”的单向传输信息, 而应该让他们互动起来, 展开讨论或辩论, 在信息的交流与思维的碰撞中生成新思想, 发现新方法。

问题十:活动超时

措施:限时发言

评课活动常常超时。对此, 老师们深有感触。我们知道, 课堂教学忌讳拖堂。拖堂, 它剥夺了学生的休息权利, 是非正常的。同理, 评课“拖堂”也是不对的, 如果影响了教师吃饭和正常休息, 那也是不合理的。较好的做法是:限时发言。不论领导还是教师, 主持人还是非主持人, 授课者还是评课者, 根据其发言内容的主次轻重, 一律限定时间。要安排专人控制时间, 对有可能超时的发言者, 要采用口头或纸条等方式提醒, 对那些已明显超时仍滔滔不绝的发言者, 如果不是内容特别精彩或有其他特殊原因, 应该当场叫停。

问题十一:止于提出问题

措施:将有价值的问题课题化

评课活动中, 老师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评课结束, 这些问题也就“冷”在那里, 成了“永恒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精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把这些问题升格为课题。这里所说的课题, 不一定是国家、省、市、区、县规划课题, 主要是微型校本课题, 它可以是学校级别的, 也可以是教研组级别的, 甚至可以是由一个或几个老师承研的, 但不论微型到何种程度, 都应纳入教务处或教科室统一管理。只有这样, 评课中提出的问题才能做深、研透, 才能转化为课堂再实践的指导思想与推动力量。

问题十二:经验教训束之高阁

措施:推广经验, 戒鉴教训

有的评课活动组织得相当精彩, 总结出了一些可贵的经验, 梳理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教训, 但评课活动一结束, 这些经验教训也就束之高阁, 没有充分发挥其实践价值。《尚书》云:“为山九仞, 功亏一篑。”推广经验, 戒鉴教训就是这最后“一篑”, 由于这最后一筐土石没有加到山顶而导致“功亏”, 实在可惜。如何推广经验?可以安排教师、班级试点, 由点到面推广;也可以全组连环跟进研究, 由浅入深推广。如何戒鉴教训?可以选择相同或相近内容, 由同一老师或其他老师再讲课, 教研组再评课, 如此循环, 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问题十三:活动成果未整理

措施:编写校本教研专集

许多评课活动, 会议主持严谨巧妙, 评课发言精彩纷呈, 经验总结典型性高, 教训梳理富有价值, 但未能在活动中认真记录、活动后精心整理, 评课结束, 一切也都烟消云散。其实, 教研组的管理, 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 不仅包括组织层面的文化管理, 还包括知识层面的文化管理即对文化产品的管理。较好的做法之一是编写校本课程。以评课活动为例:在听、评课过程中, 我们可以录音、摄像, 可以做听课笔记和评课记录;在听、评课结束后, 我们可以收集授课老师教案和评课老师发言稿或提纲等等, 这些资料经过适度加工, 系统整理, 就是极好的评课案例, 将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的评课案例编辑成册, 就是富有借鉴与研究价值的校本教研专集。

篇4:改进品德教研活动三项措施

为此,学校在邀请市、区有关专家对本校的品德教研活动进行诊断后,从如何提出教研问题、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流程观察、跨学科的双层研讨等三个方面改进了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了品德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

一、关注教研问题的形成机制

9月7日是新学期第一个教研日,品德教研组长周敏红老师在大屏幕上罗列出上学期收集的,由组内教师提出,涵盖课程建设、备课、上课、课外实践活动、评价、教师专业成长等六个方面的21个问题。教师们在认真思考后进行了交流。其中五年级王老师碰到的问题——“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达成”引起了全体教师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这的确是品德组全体教师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活动结束后,教研组将会议记录提交给由省特级教师桑丽虹校长和市区教研员组成的专家小组,请他们会诊。在专家组的建议下,品德教研组确定,把“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作为本学期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这是学校品德教研组在上学期初提出学期重点研究问题时的一个场景。

学校规定,学期初的第一个教研组活动日为品德教研问题会诊日,邀请市区品德教研员、特级教师参与问题会诊。会上,品德教研组长首先在大屏幕上罗列出在质量监控、推门听课和常态课调研中出现的问题。之后,每位品德教师就教学实践、组内教研课、理论研修、质量监控等方面提出一至两个感到困惑的问题。紧接着,教研组通过互助合作、专业引领等平台,进行问题会诊、问题答辩等形式的研讨,在大家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多数教师关注的,目前品德教学中急需解决且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如此,就生成了本学期要重点解决的教研问题。学校还特别要求,该问题必须是学科间的共性问题,目的是让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能共同参与研讨。

二、组织教研流程观察

品德教研组根据教研的需要,依据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法创造了自己的教研活动形式——小学品德教研活动流程观察。该流程分为两个阶段——问题解决阶段和观摩问题解决阶段。

下面是“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专题教研活动的过程记录——

9月14日,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专题教研活动策划书》。

9月14日~21日,全体教师经专题理论收集、研讨,形成三条理论假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分步制定环节目标;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10月、11月、12月,分别由低段、中段、高段品德集体备课组负责开展了三阶段的课例研讨,进一步检验理论假设的可行性,探索新的策略。最后总结出五条教学策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分步制定环节目标;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有效的作业设计与布置;良好的情感生成。

1月5日,学校品德教研组承担了区品德课程“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暨“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教学流程观察活动。教研组长周老师作了15分钟的“问题解决过程”专题阐述,四年级的叶老师执教了课例《感谢你们,我的父母》。

此外,品德教研组还制定了小学品德教研活动流程观察制度,明确了活动中教研组、教师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通过校本教研流程的观察对教研组团队进行考核,从而规范、引领教研活动有序、和谐、健康地开展,促进品德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三、开展教研策划与实施的双层研讨

这里的“双层”,有两重意思,一是指品德教研组与品德教师为一层,跨学科的其他教研组及教师为另一层;二是指研讨的内容,一层是研讨专题理论与策略的有效性,另一层是研讨教研活动本身的有效性。跨学科研讨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来展开:

1.品德组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中,哪些操作策略已在其它组中得到很好的运用?哪些策略研究得还不够?其它组在本专题上有什么独特的操作策略?

2.品德组解决问题的整个教研过程的策划与实施,你认为是否有效?哪些环节还可以改进?教研组的哪点做法很有借鉴意义?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双层研讨重在引导不同教研组审视品德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总结优点,发现问题;引导不同教研组交流分享组内教研活动策划与实施的亮点,反思并改进品德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这是学校品德组在开展“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双层研讨活动中的一个精彩场景——

主持人丁老师:“叶老师精彩的课堂让我们回味无穷,相信下一个环节的双层研讨更会让与会的各科教师不虚此行。我们先来探讨品德组归纳的五条教学策略是否有效的问题。”

丁老师的话音刚落,各教研组的老师便开始发言了。

“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有效的。从教材分析中我们看到,叶老师备课前先研读了课标、‘我与家庭’版块、四上‘温馨一家人’单元和本课教材,在此基础上再定位本课教学目标。我认为把握目标的过程是有效的。”

“把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分目标,融入到本课教学的六个环节中,分步达成,这种做法我们语文组也是提倡的。语文组为此还修改了原备课纸的格式,增添了‘环节目标’的内容。为保证每位教师形成教学常规,建议品德备课纸上也增添上这一栏。”

“我们数学组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提出建‘错题资源库’,要求教师以错题为起点组织教学,效果非常好。品德课虽然没有错题,但也有学生在行为上、观念上的‘顽疾’,如:只要读好书就是爱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只能从烧饭、照顾老师之类的‘大事’上入手等。本次研讨中,叶老师就关注了此类问题,所以课堂上学生才会触动很大。但我认为品德课程要提高实效,在这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

主持人丁老师:“专题策略引出了语文组、数学组珍藏的法宝,给了我们品德组更多的思考,相信以后品德教学一定会走上一条高质高效的道路。下面,我们进入‘如何组织有效的教研活动’的研讨环节,要求围绕‘品德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有效’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小学数学教研组长王良法老师:“我们数学组认为品德教研组本专题的教研活动策划科学,任务落实到位。在教研专题形成后,品德组制定了专题教研活动策划书,让每位品德教师明确各阶段自己的职责和应完成的任务,从而形成了合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数学组在课例研讨过程中,注意加强与学科专家互动的做法也许值得品德组参考。我们与市区教研员、省数学特级教师共建了一个QQ群,每次活动后,都有人负责把整理好的材料发到QQ上,以求教于专家。专家的引领的确让我们受益匪浅。”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张霞老师:“我们语文组认为品德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有效的。在推进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过程中,重点突出,每次重点研讨一两个策略,出现新问题下次接着研讨,从原先的三点假设到最后的五点策略,使教学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教学效果非常好。不过,在如何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变成每位教师的常态行为上,我们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

……

在不断改进中,小学品德教研组解决了一个个的教学问题,落实了品德教学常规,培养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品德教师团队的课程执行力,使学校的品德教学沿着高质高效的道路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学校

浙江丽水323000)

篇5:小学体育教研组课堂改进工作总结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投掷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教师可采用”打靶”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达到激趣的目的。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小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武术、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

挖掘教材潜力,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生命教育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中的实施。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高素质的人,如果连人都没有了,何谈高素质?所以首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安全,平常多进行安全教育,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在体育教学中,几乎是堂堂课要做准备活动,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然而就是由于准备活动堂堂课有。(m.depeat.com)就有许多教师把这个教学部分安排得又是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学生自然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这样就会对后面的基本教学带来负面影响。要改变这一不良状况,就要求教师改变方法,做一些针对与上课基本内容相关的有趣味的新颖的生命安全准备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兴趣性,并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生命安全为核心意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生命教育在体育教材中的实施。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的特点。而且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思想变化大,稍有不慎就会走上邪路。因此,体育教育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生命教育于教学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在根据不同教材,安排运动项目时学生受到的教育也应不同。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讲清技术要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生命第一的观念。当学生在运动中出现安全事项时。应该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对待。

篇6:教研工作整改措施

整改问题一:改进领导工作方法,强化表率作用

整改措施:

1、真正树立“以我为准”的管理理念,严格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从思想上重视常规的业务活动。

2、真正把领导听课活动搞起来。

3、制定详细的领导听课制度,量化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多深入到教学一线,具体解决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整改问题二:科学制定各种计划,杜绝网上下载

通过检查发现教师在各类计划制定中,绝大多数是从网上下载下来的,有的甚至一点都没有改动。即使是教师自己写的学科、教研组计划,也都是十分简单、空洞,不切合实际,基本流于形式。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管理上的松懈,不负责任。对于这些问题,整改措施是:

1、坚决杜绝从网上下载的现象,各种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详细地安排各种工作、活动。

2、领导要起到监管作用,使各类计划发挥其实效性。学校在计划制定的初期,就应当重点检查它的可操作性,和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看看是否真正能起到指导作用,凡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应当重点指出,责令修改。

3、提高领导、教师对教学计划的认识,明白计划是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应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整改问题三:教师业务学习,规范学习制度。

整改措施:

1、制定业务学习制度,由教导处和各年级组、教研组组织一些业务学习方面的活动,规范老师们的业务学习行为。

2、鼓励老师们自己搜集一些具有实效的学习资料,相互借鉴,相互讨论。

3、举办一些业务知识方面的竞赛,提高老师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4、在常规检查时加入对老师们的业务知识问卷调查内容,督促他们的业务学习。

整改问题四:抓好教学常规工作,重视备课作业

关于教师的常规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够详细,课后反思没有反映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的作业量较小,教师的批改比较简单,基本流于形式,教导处对教师备课、学生作业的监管不得力。经过教导处的详细研究,我们制定的整改措施是:

1、制定详细的备课、作业制度,统一规定对教师备课、学生作业的详细要求,打印成材料后下发到每一位老师手中。

2、加强教导处对各学科教师的监管力度。督促各个教研组长对教师备课、学生作业进行检查,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教导处也随时检查,提高对教师备课、学生作业的要求。

3、提高教师对备课、批改作业的质量意识。通过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促进老师们精选学生作业,适量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仔细纠正作业,即使反馈作业。

4、规范学校的检查记录,使之能真正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规范教师批改作业的批语,要精炼而且详细,对学生要有指导性,书写也要清晰、认真。

整改问题五:落实校本教研活动,强化校本培训

我校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主要情况是:由于认识没有到位,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不够,教研计划的制定缺少实用性,不能起到示范作用,主题教研没能很好地开展,教研资料比较少,有些活动的开展并没有整理好完整的资料,规范性差,随意性强。校本培训的计划、内容、资料都很少,不仅缺乏时效性,而且难已落实。关于这方面,确实是我校教学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我们需要从长远方面考虑和计划,对此,我们的整改措施是:

1、通过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的相互交流,提高思想认识,把校本教研活动当成教学工作的中心问题来抓。

2、制定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及培训计划,把各项活动安排仔细、全面,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使之构成完整的教研活动体系。

3、重视教研资料的搜集工作,要求教研组长定期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与校本教研有关的资料,同时鼓励老师们自己搜集学习资料,并做到相互交流。

4、做好原始资料的整理工作,由专人负责,尽量做到教研活动资料的详细、完整。

5、加强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多看看其他地方开展的相关活动的资料,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水平。

6、严格按照计划举行各种活动,严格要求老师们积极主动参加,真正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篇7:食堂工作改进措施

关于《食堂安全工作》的改进内容及措施我园于11月21日参加了由教育局李老师组织的“天桥区后勤管理干部培训”,让我们学到了很多食堂管理及食堂标准要求等知识,从无从下手到有序整理,对一食堂常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制订以下改进计划及措施:

1、首先是改革食堂多项管理制度,查漏补充!针对厨房食堂人员卫生、清洗、储存等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并为他们设立了预进间,禁止私人物品进入操作间,食堂应该保持整洁干燥,各种盛器必须加盖。

3、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加强食堂卫生的意识。并且做了《食堂组织结构图》上墙。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4、针对食堂工作人员提高卫生意识,操作流程规范等知识;制定了

培训及考核计划。

5、我园将原来的食堂采用隔断进行间隔,确保“生进熟出”,并为

食堂内工作人员设立了预进间,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堂或 者操作间!

6、对导购进入的食品我们必须进行把关。并且诶设立专人进行验收,检验。并详细做好记录。

7、食品卫生做到三防、四隔离。三防:防尘、防蝇、防腐;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食品与药品隔离。

8、食堂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上班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分餐戴手套厨房门口设立挡鼠板随时关闭。外来送货人员所送的食品货品,由工作人员穿鞋套和指定的衣服搬进搬出。

9、食堂卫生要求:无积尘蛛网,无残渣、剩饭,物品用具整洁,放置整齐。

10、食堂管理人员要随时抽查食堂的卫生工作,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

食堂工作人员并且及时整改。定期检查食品卫生情况,总结经 验,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幼儿饮食质量。

11、食堂卫生管理与食堂管理人员的考核挂钩。

12、建立严格的消毒卫生制度、规范操作、定期检查。

13、要求采购人员坚持做好索证索票制度,保证证件在有效期内!

我们食堂管理及整改工作正在继续进行中,尽管我们的园舍环境无法改变。但我们会依据上级督导部门的标准进一步调整改善!即使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我们会坚持不断调整工作行为。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食堂管理的调整有助于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我们一定竭尽全力!

篇8:林业会计工作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1 我国林业会计工作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走向完善, 我国的林业会计获得很大的发展。作为林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林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 林业会计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只有不断的完善当前的林业会计相关制度体系, 才能够适应林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当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而林业会计的发展还远远滞后于林业经济的发展, 这就使我国的林业会计存在很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监督管理弱化

国家为了规范林业会计行业的发展, 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和法规, 国内也有很多的学者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 也取得大量的学术成果。但是这些政策或者是相应的学术成果往往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林业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本单位领导的制约, 因此很难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1.2 执法检查弹性化

在进行执法检查的过程当中, 由于人情关系等因素, 往往出现较大的差异。往往出现人情大于检查结果, 很多问题都在人情关系当中不了了之。这就导致外部监督被严重的削弱, 不利于规范会计工作。

1.3 执业保护不善

会计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 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一定要有专业的知识水平和正确的道德观念。现在的会计工作, 要求必须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 以此来保证会计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转。但是在现实中存在着很多的部门因为管理不善, 通过走后门的关系, 在没有从业证的情况下从事会计工作, 这部分人员, 大多数都没有专业知识, 而且在职业道德上有所缺陷。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 在实际的工作的中, 由于没有专业知识, 更没有职业精神, 那么工作中的会计信息就不准确, 缺乏合理的数据参考, 将会计工作的严肃性儿戏化, 那么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为林业工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2 加强林业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林业会计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林业会计当前存在的问题, 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从而加强林业会计的建设, 使其朝着更加有利于林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进步。

2.1 进一步深化林业会计改革

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我国的林业会计进行改革, 使其能够使适应当前我国林业经济的现状。林业会计从业人员应该深入到基层, 详细了解相关的生产流程, 从而更加熟悉业务。积极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技术, 采用先进设备改革当前的会计工作。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大力支持相关技术的引进, 建立健全现代化的会计管理机制。

2.2 继续加强林业会计法制建设

加强林业会计法制建设, 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 也是转变林业会计管理职能, 保证林业会计工作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林业会计有关法规, 采取切实措施, 认真查处林业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保证林业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 积累经验, 使各项规定具体化, 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林业会计法规体系。

2.3 发展我国的林业会计电算化事业

实现林业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行林业会计改革, 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 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林业会计电算化事业, 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第一, 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 以引导林业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第二, 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 逐步把林业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2.4 提高林业会计人员素质

林业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直接影响林业会计工作的运行, 因为会计工作的执行主体就是会计人员, 所以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为会计工作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林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可分为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会计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 定期的组织相关的培训, 在行业的新信息上进行指导和应用, 提高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是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林业会计人员要遵守会计职业规则, 履行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和财产相关的工作, 所以会计人员要严于律己,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标准, 不做对单位或者个人有所损害的事情。林业的财务部门要在思想意识上对会计人员进行灌输, 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会计工作。林业财政部门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和个人素质培训, 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3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走向完善, 必须建立起现代化的林业会计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不遗余力的加强林业会计的建设工作, 不断提升林业跨级的素质, 使林业会计能够为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宏坤, 任晓琦.关于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 2009, (02) .[1]胡宏坤, 任晓琦.关于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考[J].榆林学院学报, 2009, (02) .

[2]赵森钢, 孙冬梅.林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财会, 2010, (02) .[2]赵森钢, 孙冬梅.林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绿色财会, 2010, (02) .

篇9:教研工作改进措施

【关键词】学生管理 现状 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除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我国高校教育也将逐渐地普及。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到了2003年。我国高等院校的入学率达到了17%。到2006年这一比率达到了22%,这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并不仅仅代表着学生人数的增多,也意味着相应的教育观念、教育功能、培养目标以及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等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的高校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的改进完善。

一、目前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

针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新的《中国高等教育规定》,各大高校都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大多数学校采用的都是“1+x”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制度虽然在学生的行为规范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有发挥了效用,但是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学生管理制度作为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强化管理手段的载体,必须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强有力的约束。现在的制度對大学生日常行为没有明确的要求,制度范围过于宽泛;在制度中没有明确的指出“学生不应做什么”,在处罚和奖惩制度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对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没有明确的细分,容易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

2.管理部门效能低下

高等教育竞争日益严重,学生成为各个高等学校的宝贵资源,为了吸引学生,扩大学校的规模,不少学校都围绕着学生的成长设立新管理部门。这些新的部门一方面加大了学生管理的工作力度,但是更多的会造成管理部门职能的混乱。另外,我国高校在引入人才方面喜欢从本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留优秀人才。管理队伍的组成多采用专兼职的方法,虽然暂时解决了管理工作人员的短缺问题,但是却为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增加了忧患。

3.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化素质

目前,高校里对学生进行最直接管理的就是辅导员,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主力军。辅导员素质的高低,是否能够发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辅导员最根本的发展路径是进行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离专业化这个概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专业化就是指把辅导员培养成心理咨询、道德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士。而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很少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学生管理方面缺少专业化知识。

4.学生文体活动管理松散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网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运动设备。但是很少有学生去参与其中。这主要是由于学校的管理松散、组织能力较差,活动仅仅只是满足玩乐的需求,却没有思想引领的效果;活动重复性太多,缺乏创新,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兴趣,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学术性活动较少。这种低质量的校园活动难以满足学生的问题活动需要。无法形成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注重创新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它是高等学校之所以被称为“高等”的主要原因;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它是高等学校不同于其它学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具;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的最终目的,是前两项职能的延伸与应用。人才不仅仅是各科学习成绩优秀。拿到一大堆证书的人,而是拥有创造力,有良好道德素质,能够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人。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该高校就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矿业大学5月14日举行的建党九十周年名师名家专场报告,对学生的视野开拓及人生规划发面都起着较大的启迪意义;2011年11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爱国我先行,国旗在我心”的升旗仪式,学生在这一仪式中深刻的感受到强烈的名族自豪高和荣誉感。

2.依法治校

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首先要对学校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确保学校在运作过程中能够依法办事,保障学术研究的真实性;学校对学生申述案件的受理应当要做到公平,公开;成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以限制监督学校的行政权和学术权,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增强高层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在学生工作制度的制定上也应当遵守法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首先,该制度要弥补教育和管理工作各方面的空白,使每个细分的工作都有章可循;其次,要避免临时性、应急性规章制度的存在,朝立夕改的制度会降低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再次,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个别人破坏了制度的权威性。中国矿业大学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就有较高的严密性,该学校制定了《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中国矿业大学专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安全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管理。

3.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者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才能消除学生的戒心,与学生融为一体,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制度上,管理者应当严格遵守,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执法的公开透明;管理者应当心中有法,不能滥用权力以谋取私利。学校对于管理人员应当进行严格的考核,从基本职能、专业素养、校规执行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和沟通交流。对于人才培养,中国矿业大学也有很严格的制度:针对辅导员的选择,该校制定了《学生政治辅导员选拔考核办法》,从作风、知识掌握等方面严格考核和选拔人才;学校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拓展训练,展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参加实践,从各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实行工作月报告制度,每个辅导员在月初都要针对上个月的主要工作、遇到的困难、学生心理辅导、教育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汇报;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学校实施辅导员进学生公寓制度,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及时关注学生动态。

三、总结

上一篇:埃及教案设计下一篇:提前还贷注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