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管理办法

2024-04-14

宗教信仰管理办法(精选8篇)

篇1:宗教信仰管理办法

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促进和谐稳定大局

--xx县xxxxx社区党支部加强宗教

事务管理发言材料

xx县xxxx社区位于县域老城区,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个居民小组,共有xxx户居民xxxx口人,主要聚居群体为维吾尔族,其中:低保户xxx户xxxx人;有社区干部xx人,党员xx人,十户长xx人、巷道长xxx人。辖区内有清真寺x所(其中哈尼卡清真寺属xxx地区最大清真寺,平时做礼拜群众达xxxx人左右,重大节日做礼拜达xxxx人左右),宗教人士x人,寺管会成员x人。辖区贫困人口多,人均收入低,低保人员多,宗教场所多,宗教氛围浓厚,敌社情相对复杂。近年来,xxx社区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深化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在建立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平安社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三抓三落实”,夯实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的基础

近年来,xxx社区坚持“宗教工作无小事”,始终

第 1 页

把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作为社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抓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两委”委员为成员的社区宗教事务管理领导小组,配备x名专(兼)职干部,安排工作经费xxxx元,今年以来,社区党支部与社区分管干部、寺管会成员、宗教人士及十户长、信教群众签订责任书xxx份,签订“远离非法宗教活动”公开承诺书xxx份,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二是抓制度落实,按照“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制定和完善了《宗教场所民主管理制度》、《信息报告制度》、《宗教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xx余项规章制度,并将远离非法宗教活动纳入到“村规民约”之中,通过在“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未成年子女信教怎么处理、在家聚众做礼拜、在公共场合做乃玛孜怎么处罚等等的具体行为准则,以居民大会的形式通过,形成行之有效的居民自治和约束的机制,使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同时,每周定期召开一次宗教工作形式分析会,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是抓宣传教育,通过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利用巴扎天设立咨询台、第 2 页

发放宣传单、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大对《宗教事务条例》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先后举办咨询活动xx场次,召开座谈会、讨论会、宣讲会xx场次,发放宣传单xxxx余份、宣传手册xxxx余册,入户走访面对面宣传教育xxxx人次,开展以“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揭批暴力恐怖罪行”为主题的“卧尔兹”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x场次,提高了爱国宗教人士及信教群众对“三股势力”和 “x〃xx”、“x〃x”、“x.xx”、“x〃xx”、“x〃xx”等暴力恐怖事件的反动本质及对我县经济发展带来损害的认识。

二、围绕“三管三规范”,依法加强社区宗教事务管理

针对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出现的新情况,xxx社区不断细化工作措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宗教事务管理进入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一是严格考评,教育管理好宗教人士,规范教职人员的行为。建立社区干部与宗教人士“x+x”结对帮带机制,把落实“两项制度”干部推向宗教管理第一线,每天x次雷打不动与宗教人士谈心谈话,掌握宗教人士的思想动态,了解宗教人士想什么、讲什么;每月对社区干部和联系清真寺干部实

第 3 页

行打分考评,半年进行x次考核,考评结果与干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相挂钩。对x名有宗教学识未担任宗教职务的社会闲散人员登记造册,采取“二帮一”措施进行跟踪管控,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防其被“三股势力”所拉拢、利用。组织x名宗教人士、x名寺管会成员赴林基路、栏杆村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及内地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发挥哈尼卡清真寺宗教人士影响面大优势,深入各乡镇开展以伊斯兰教主张团结和谐,反对分裂恐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巡回演讲活动x场次,受教育群众达xxxxx人次,每年开展x次“五好宗教人士”评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提高宗教人士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觉悟和反分裂、抵御渗透的思想认识。二是多措并举,依法管理宗教活动,规范宗教活动秩序。发放《卧尔兹》操作表,明确讲经活动“四定”(即定地点、定时间、定人员、定内容)要求,保证讲经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坚持以自治区伊斯兰协会制定的《新编卧尔兹演讲集》为标准,加强对讲经活动的监督,杜绝了“古兰经”有关内容随意断章取义进行讲解、违反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跨地区主持宗教活动、讲经等情况的发生。在宗教活动场所统一挂警示牌,不允许未成年人、党员、干部进入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葬礼、婚礼、过乃孜尔、割礼等

第 4 页

民族习俗中决不允许宣扬“圣战”、民族分裂、宗教极端言论,并层层建立信息网络,组建了由xx名不同人员组成的信息员队伍,做到“敌未动、我先知”,将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有效地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严格制度,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监督管理,规范运行机制。严格按照重建、维修审批程序,近年来对x座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简单装修,有效防止借机超面积和搞豪华装修。在清真寺内外安装多个摄像头,实施全方位监控,组织社区干部、寺管会成员以及聘请保安坚持xx小时巡逻值班,严格落实治安、消防、防疫制度,建立管理台帐,对五次礼拜人数、封斋人数、外来人员、讲经内容,以及“哈提曼”、“塔拉瓦”活动等情况进行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及时掌握宗教活动动态。实行寺财社区管理街道监督的财务管理制度,严禁以装修宗教活动场所为名或以其他借口为由,向信教群众进行摊派、增加信教群众负担,每季度按时公开财务收支。

三、注重“三帮三引导”,确保宗教事务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今年以来,xxx社区党支部把预防和减少非法宗教活动,进一步遏制非法宗教活动源头,组成由党支部成员、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家庭成员组成的“四位一

第 5 页

体”的帮教小组,不断改进帮教方式方法,作为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一是交友谈心,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引导宗教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深入开展了宣传吐尔洪〃吐地等x名爱国宗教人士依靠科技勤劳致富典型活动,教育引导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树立“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思想,努力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帮教小组在做好与宗教人士交友谈心工作基础上,协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先后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延伸至宗教人士,为x名年迈、低收入、生活困难的宗教人士解决了低保,为x名助理依玛木解决了廉租房,为xx大寺依玛木申请解决医疗救助金x.x万元,截止目前,共为宗教人士申请解决各类生活困难稳定xx件。宗教人士感受很深,在辖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中,宗教人士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带头,通过现身说法,宣传动员xx户“难缠户”顺利搬迁房屋,为推动我县城镇化建设发挥了作用。二是真情感化,帮助自食其力,引导重点人员转变思想认识。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x名重点人员,帮教人员主动接触思想转化对象,与他们经常拉家常、谈心、沟通,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反应、近期表现,协调民政、劳动保障部门作用,帮助符合政策的帮教转化对象落实医疗保险、解决最低生活保障、第 6 页

办理廉租住房、提供资金支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联系就业渠道、节假日关心慰问等方式,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如,经社区协调,帮教转化对象阿某当上了一名公交司机,月收入达xxxx元以上;转化对象玉某曾经自主创业有再次创业愿望,社区为其担保贷款x万元,自主经营冷饮店,月收入达xxxx元以上,另外一名思想转化对象由社区帮助其办起了小吃店。通过不懈努力,辖区帮教转化对象重拾生活信心,放弃了以往言行过激、靠做“乃玛孜”祈祷度日的生活。现在,闲暇日,他们主动要求参加社区打扫卫生和公益性劳动。三是关注民生,帮助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信教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宗教活动。结合“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落实和“民情流水线”工程及入户走访走访工作的落实,社区党支部积极采取措施了解掌握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先后为xx名自主创业提供援助资金x.x万元,帮助困难信教信众从事餐饮、零售等项目,联系、推荐xx名具有一技之长的信教群众到企业工作,为xxx户居民清理下水道xxx米,解决了xx户居民生活饮用水,整治环境卫生难点x处。通过积极解决各类热点难点问题,使信教群众深刻感受到党的温暖,不断增强幸福感不断增强,更加痛恨非法宗教活动和“三股势力”。今年以来,群众

第 7 页

主动上缴非法书籍x本、非法音像制品xx个、非法宗教内容的多媒体卡x个、“玉素甫•孜莱汗”光碟x盘、电子古兰经x套、非法挂图x张、非法挂历x张,x名妇女主动放弃了着奇装异服。

虽然我们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和总结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的经验,为确保我社区乃至xx县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第 8 页

篇2:宗教信仰管理办法

1.在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办公室的业务指导下,负责管理本局的一切宗教事务。

2.健全宗教工作网络,建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宗教工作干部。每半年召开1次以上研究宗教工作的会议,研究解决宗教工作的有关问题和重大情况,并与单元长、楼长建立宗教工作责任制。

3.组织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尤其教育党员不得信仰宗教,不得参与宗教活动;教育共青团员、在校学生不得参与宗教活动,经常对干部进行宗教政策培训。

4.掌握本局各宗教信教人员、宗教人士、活动场所、宗教活动及存在的问题等基本情况,建立必要的档案。

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宗教活动场所实行行政管理,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健全管理组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协助上级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做好宗教活动场所的登记和年度检查工作。协助上级政府和民族宗教事务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和行政处罚工作。

6.建立与宗教界人士的联系制度,积极引导和支持宗教界人士及广大信教群众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之积极投入到发展生产和经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去。

7.依据政策法规,维护宗教界合法权益,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制止乱举行宗教活动的现象。控制宗教地下势力发展蔓延,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邪教活动。

8.建立宗教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宗教方面的情况和动向。健全宗教工作信息网络,指定专人向上级提供宗教方面的信息。

9.教育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上互相尊重、政治上团结合作。防止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各种宗教信徒之间发生宗教纠纷。

10.及时处理、化解宗教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处理好涉及宗教的土地、房产的权属纠纷及其它利益纠纷,纠正各种违背宗教政策的错误的行为,及时发现和处理宗教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遇有突发事件,除及时上报外,积极稳妥地做好工作,及早平息事态,维护社会稳定。

篇3:宗教信仰管理办法

一、桂西北地区宗教发展的困境

(一) 宗教整体力量偏弱, 社会影响力小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力量, 宗教从业人员少, 素质普遍偏低, 已经成为阻碍宗教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桂西北地区宗教专职从业人员偏少的现象尤为严重。以百色市为例, 根据2014年数据统计, 百色市总人口380多万, 而全市宗教教职人员仅68人, 宗教教职人员占总人口比例约为0.0178‰, 宗教力量相当薄弱。

(二) 宗教的正面引导力不够, 甚至出现偏差

近年来国际斗争日益严峻, 境外敌对势力常常披上宗教的伪装, 以宗教的善行为手段, 渗透到国内。敌对势力借助宗教力量, 利用宗教权利通过各种非法活动, 妄图实现侵蚀人民思想的目的。这种敌对的宗教渗透多以政治渗透、经济渗透、思想文化渗透等方式呈现, 其通过宗教的思想教导, 在教众间进行思想上的负面教育和敌对教育, 使部分不明事理的教徒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异化, 心理上逐渐产生对社会的仇视, 最后沦为凶残的反社会者。

(三) 宗教发展后劲不足, 发展速度缓慢

经济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宗教的生存与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的制约。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宗教各教派可以从大量实力雄厚的经济实体中获取物质帮助, 而这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却难以实现。目前, 河池和百色两市各宗教堂、寺、馆自身资产不多, 几乎没有规模以上产业, 财政上也并没有安排专项资金补助。

二、桂西北地区宗教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 自我发展无力

当代社会, 物质文明高度发展, 社会文明大步向前, 国家景象日新月异, 各行各业都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宗教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却显得有些不太适应, 发展得并不协调, 甚至是有些偏激。纵览宗教事业的现状, 除了少部分被利欲集团绑架, 而沦为谋利的工具之外, 大部门宗教派别及教职人员都固守老旧思想, 远离尘嚣, 深居简出, 鲜与外界接触, 很难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支持。

(二) 政府支持不够

经济基础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宗教事业也不例外。长期以来, 宗教各派的收入大都处于以信徒捐赠为基, 教职人员筹集善款为主, 政府财政支持为辅的状态。政府对宗教的财政支持大多带些公益性质, 并未明确的法律责任及义务。政府部门对宗教事业的支持, 大多还停留在培训专业人员, 搭建宗教人士交流平台这一种简单模式中, 缺乏对宗教的经济支持。

三、桂西北宗教良性发展的建议

(一) 当好管理者

宗教的发展需要正确引导, 宗教发挥正能量作用更需要积极的宣传国家政策, 实施有力有效的引导。使宣传引导深入城市社区, 企业工厂, 机关学校和广大农村地区。完善法规, 落实政策, 加强监管成为引导宗教积极发挥正能量作用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民族及宗教问题成为边疆热点问题的时候, 我们更应该夯实底层基础工作, 把监督与管理宗教当成首要任务来抓。除了对宗教进行日常的监督和管理之外, 还应对其给予保护和支持, 通过政府公权力的介入, 帮助其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 维护自身形象, 创造良好的宗教环境, 从而有效发挥其正面的积极作用, 造福社会及民众。

(二) 当好监督者

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 应不断强化对宗教的监管意识, 提升宗教事务监督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全力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贯彻实施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在切实保护各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 维护好信徒与非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强化对宗教相关规章、办法、条例等制度的落实执行。对每一处宗教活动场所都建立及落实责任制, 明确日常的维护、管理、活动开展等事项, 依法对宗教场所及宗教从业人员进行管理。三是对宗教势力进行严密监督, 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利用宗教实施犯罪行为, 依法查处非法宗教活动, 不断提高抵御极端势力渗透的能力。

(三) 当好引导者

培训宗教教职人员是宗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不仅可以提高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的自身素质, 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依法从事宗教活动的能力, 同时也能使这一群体的内部事务管理水平和能力得到相应提升。要发挥宗教的正能量作用, 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和协助宗教各教派开展利国利民的公益活动, 巩固宗教长期以来树立的良好形象, 助推宗教在社会中发挥其正能量作用。

摘要:宗教问题关系地方的发展。桂西北地区属于后发展, 欠发达地区, 需要充分借助各方力量助推地区发展。在新形式下, 通过管理、引导、鼓励等措施, 可以有效解决宗教力量弱、发展偏、后劲差等问题, 促进宗教发挥正能量作用, 力推桂西北地区快速发展。

篇4:信仰管理者的脊梁

既然每个“泥做的”人都注定要经历风雨、坎坷,那么信仰就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而对于必须带领员工经历、冲破风雨的管理者,有没有这种脊梁,则更是一个大大的考验了。

有敬畏才有信仰

可是,提起信仰,马上就有一个很大的误解摆在面前:很多人认为信仰就是信宗教、信神。这样的看法所带来的,别的不提,单就多数中国人而言其实就被摆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曾经见到一个统计:世界上有80%的人信仰宗教,而剩下20%不信宗教的人口,多数集中在中国。这还并非建国以来出现的现象,中国人在传统上的主流意识更多的是孔子所信奉的:“敬鬼神而远之”。儒家对鬼神的排斥,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意识。如果信仰宗教才算是有信仰,那中国人岂不是世世代代、多数情况下的主流人群都没有信仰了?

笔者有个想法,信仰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超乎人力,即不是人力本身所能决定的;另一个是敬畏。而敬畏是关键,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否信仰的验金石。

两个关键词合起来,其实就是:对超乎人力的力量的敬畏之心。以前看到何祚庥的报道,他提出人们要“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深以为然。

而超乎人力的力量存在吗?那是肯定的,不然大家早就“自由”了,绝不是现在这样的活法。这个力量就是规律。对大自然的敬畏,相当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对规律的敬畏、信服、遵从。如同一个人的睡眠一团糟,则要受到生理规律的惩罚,健康必然受到影响。据说有中医大夫怎么规劝患者规律作息都没有效果,而一旦对方身体出现严重的问题,再提到睡眠对疾病的影响,进行规劝加警告,很快患者就能奇迹般地“谨遵医嘱”。这就是对规律产生了敬畏。无敬畏不成信仰。

宗教信仰,一定程度可以理解为把规律人格化的结果。甚至,如果把宗教里的不少重要名词“翻译”成一些反映规律的哲学概念,也并无损于对它们的理解。

所以,古人“敬鬼神而远之”,无损于信仰的作用;“无神论”与否,也无损于信仰的作用。不同领域里,对相应规律的认识和敬畏,就可以理解为信仰。

信仰的面孔不是一个,对不同事情有不同的面孔,这算是信仰的特色所在。

在信仰中解脱

提到信仰问题,越谈似乎越有一种沉重感,因为首先想到繁复的戒律,好像草原上奔跑的、原本自由自在的马匹,现在却需要引颈、俯身,装上鞍辔一样。但是,如果所信仰的内容让人有这样的大不自在,那还不如抛弃它的好。因为信仰归根结底应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对人的潜力的释放,而非束缚。

去年一部《功夫熊猫》风靡全国,片中胖胖的、甚至笨拙的熊猫阿宝被乌龟大师选中,成为神龙大侠,要承担拯救村庄的重任。除了乌龟大师外的所有人——包括阿宝自己,都不相信这个选拔结果。经历一系列的怀疑、反复之后,阿宝最终选择了相信——“你认为自己特别,自己就特别了”,并且不辱使命地救了大家。在这里,“信心”这种奇妙的感受,释放着阿宝的潜力。对“信心”的信仰、对“自己就是最好的”的信仰,成就了阿宝。

有管理学者曾提出一个惊人见解:美国作为长期的世界头号强国,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信心。“翻译”成《功夫熊猫》的话说:“美国人一直认为自己特别,他们就一直特别着。”

信心,是对信仰的一种响应状态。相信自己所认识到的规律,遵从它、践行它,信心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并且成就着自己。

目前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让人们活得更自在,GDP和幸福指数好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甚至GDP越高,幸福指数越有走低的趋势。

马克思说:市场经济下的人们,处于一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状态,要相当程度摆脱“物的依赖性”,恐怕只有信仰、信心能够支起一片天空了。

中国商人的历史感

就对管理者有益的具体信仰而言,除了前文提到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外,笔者还想谈两个值得敬畏的、超越人力的信仰。

其一,是对历史的信仰。

很多人认为中国人缺少宗教,但是历史作为一种超越人力的存在,却是被古人以宗教般的虔诚信奉着,洋洋大观的、在文明古国中所仅见的“二十四史”可以为证。

说历史是超越人力的,因为即使皇帝,也要敬畏历史三分,要经常考虑到自己做的事情会不会“为后人所耻笑”,或者“载入青史”。世上最无情、“不畏权势”的恐怕就是时间、以及时间串联起来的历史了。君临天下的皇帝,权力再大,也没有可能真正改变历史。即使有极力篡改历史、混淆视听的情况,也完全可以理解为对历史敬畏的一种特殊表现——否则篡改它们作甚?

笔者做“行家藏书”栏目,请商界精英推荐自己欣赏的藏书,发现一大特点:历史类的书籍总是“冒头”,高居推荐榜首,拦都拦不住。多数推荐者都会有几本历史类的得意藏书。可以说这应该算作中国商人的典型特色了。

对历史的敬畏和信仰,不仅在“以史为鉴”,而且会以历史为坐标(哪怕只是在自己后代眼中的长辈的“历史”)衡量、定位,甚至审判自己的所做所为。这种感觉是不是与宗教中的末日审判有某种相似之处呢?

在历史面前,人们能更收敛;在历史面前,人们也会更豁然。因为历史的公正,即使郁郁不得志的时代“流浪者”,也终会被历史所收留乃至宠爱。

哲学的超越精神

其二值得一谈的信仰,是对哲学的信仰。

对哲学有什么好信仰的呢?恐怕很多人会这样说。对于哲学与人的关系,蒙田有一句很好的话:“哲学就是教会人们怎样死”。换句话讲,若一个人还正常,知道自己的力量是不足以超越生死的,那就需要哲学来超越它们。

人和动物的差别就是既有生命,又能“跳出来”像个局外人似的看自己这个生命;既会像动物一样死去,又要像神一样超越生命。人超越生命的一面,就在自己的哲学上了。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通过自己的生活哲学,给自己的生命找到不同的价值,从而有不同的超越。要是给哲学打个比方的话,毋宁说:哲学是生命价值的指南针。

以上,是笔者认为非常值得一提的信仰的两个具体方面,自然信仰还有许多的“面孔”,但无论在哪些方面,信仰都是一股超越个人的力量,让人不可能胡来但又更自由的力量。管理

篇5:宗教管理领导小组

为全面落实综合治理和目标治理责任制各项措施,实现医疗秩序良好,组织和依靠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违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宗教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篇6:宗教活动场所检查办法

第一条 为了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促进宗教活动场所自身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据《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予以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

第三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检查(以下称“年检”)主管部门是该场所的登记主管部门。

第四条 宗教活动场所年检的主要内容: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

(二)管理规章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三)主要宗教活动及涉外活动情况;

(四)主要财务管理、收支情况;

(五)登记项目变更情况;

(六)所属企、事业和现有房地产的变动、管理情况;

(七)其它有关情况。

第五条 年检主管部门在每年第一季度依法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情况进行年检。年检主管部门应事先将年检的内容、时间及具体要求,书面通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

第六条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应按年检通知要求,到年检主管部门领取、填写《宗教活动场所检查表》,经乡(镇)人民政府或城市街道办事处签署意见后,报送年检主管部门接受年检。

第七条 年检主管部门依据《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政策的有关规定,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宗教活动场所检查表》上签署年检意见。

第八条 年检意见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

第九条 宗教活动场所符合下列情形的,确定为年检合格: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

(二)开展宗教活动及涉外活动无违法违纪行为;

(三)依照本场所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活动;

(四)财务制度健全,收入和支出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五)及时办理有关变更登记及机构设置备案手续;

(六)认真按民主程序办事;

(七)在规定时限内接受年检。

第十条 宗教活动场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确定为年检不合格:

(一)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的;

(二)宗教活动及涉外活动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三)违反本场所规章制度开展活动的;

(四)违反有关财务规定的;

(五)不办理有关变更登记和机构设置备案手续的;

(六)重大活动缺乏民主程序的;

(七)无特殊情况,未在规定的时限内接受年检的;

(八)年检中弄虚作假的;

(九)违反其他有关规定的。

第十一条 年检合格的宗教活动场所,由年检主管部门在该场所的《宗教活动场所检查证》上加盖年检印章。

第十二条 年检不合格的宗教活动场所,由年检主管部门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并限期整改。

第十三条 在限期内整改合格者,由年检主管部门在该场所的《宗教活动场所检查证》上加盖年检印章。

第十四条 不接受年检、在限期内整改不合格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年检主管部门可以追究该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对该场所予以警告、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取缔。

第十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对年检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年检主管部门应将年检结果报上一级宗教事务部门备案。省级宗教事务部门应汇总全省年检情况,上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

第十七条 《宗教活动场所检查表》、《宗教活动场所检查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按照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指定的式样印制。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意见,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十九条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对本办法的实施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篇7: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的目的和依据)

为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行为,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管理和监督,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所称的宗教活动场所,是指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等规定依法登记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下简称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第三条(基本原则)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管理本场所的财务,确保该场所资产安全有效,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第四条(建立内部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应当按照《宗教事务条例》、本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场所的财务管理制度,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第五条(内部管理体制)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财务管理小组,在本场所管理组织的领导下对本场所的财务进行管理。财务管理小组一般由本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会计、出纳人员等组成。

第二章会计制度

第六条(会计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主要负责人对本场所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负责。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宗教活动场所会计人员伪造、变造、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第七条(会计人员设置)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配备会计人员负责会计事务,或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代理记账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经依法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宗教活动场所不具备前款条件的,可委托相关宗教团体的会计人员代理会计事务;或者在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下,联合聘请会计人员代理其会计事务。

第八条(权责分明)

宗教活动场所的会计、出纳和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应该由不同的人员担任,不得相互兼任。

宗教活动场所的会计、出纳、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特殊亲近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预算管理

第九条(预算管理)

宗教活动场所一般应当制定本场所的预算,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并以适当方式通报当地信教公民。

第十条(预算内容与原则)

宗教活动场所的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预算一般应当自求收支平衡,量入为出。

第四章收入管理

第十一条(收入类型)

宗教活动场所的收入主要包括:

(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

(二)提供宗教服务的收入和宗教活动场所门票的收入;

(三)经销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出版物的收入;

(四)从事社会公益事业和其他社会服务的收入;

(五)政府资助;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十二条(及时入账)

宗教活动场所的所有收入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入账,纳入本场所的财务管理。

第十三条(捐献的管理)

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应当给捐赠者出具该场所统一印制编号的加盖本场所印章的收据,并及时入账,如捐赠的是实物,应当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核价入账。

宗教活动场所设有捐款箱的,该场所应当指定三人管理捐款箱。捐款箱开启时三人应当同时在场,当场清点捐款数额,登记并由三人签字后,交该场所财务管理人员入账。第十四条(场所财产集体所有)

宗教教职人员和其他任何人员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的财物据为己有。

第十五条(政府资助的管理)

政府资助宗教活动场所的专款,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六条(开立账户)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在银行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资金存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第五章支出管理

第十七条(支出用途)

宗教活动场所的收入应当用于与本场所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宗教活动场所的支出主要包括:

(一)宗教事务支出;

(二)基本建设支出;

(三)宗教教职人员生活支出及其他工作人员报酬支出;

(四)日常性开支;

(五)从事公益慈善事业和其他社会服务支出;

(六)其他支出。

第十八条(支出)

宗教活动场所的支出须经财务小组负责人签字同意,报场所管理组织负责人审批,重大支出须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

第十九条(出借)

宗教活动场所款项的出借须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借方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款凭证,出借数额较大的,借方应提供担保或者抵押。

第二十条(借入)

宗教活动场所借入款项,应当考虑自身偿还能力,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保证按期偿还。

第六章资产管理

第二十一条(资产内容)

宗教活动场所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等。

第二十二条(流动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的流动资产是指预期可在1年内(含1年)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预付账款、短期投资、存货和待摊费用等。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加强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二十三条(固定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的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以及其他固定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对固定资产登记造册,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或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明细核算,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同意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宗教活动场所固定资产的出租、转让和报废应当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决定。

第二十四条(无形资产)

宗教活动场所的无形资产是指宗教活动场所拥有的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其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财产权利。宗教活动场所转让无形资产,应当经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取得的收入计入本场所收入。

第二十五条(资产盘点)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终了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第二十六条(建筑物处分)

宗教活动场所使用的土地和拥有的房屋应当进行土地使用权属登记和房屋产权登记。用于宗教活动的房屋、构筑物及其附属的宗教教职人员生活用房不得转让、抵押或者作为实物投资。

第二十七条(文物保护)

宗教活动场所占有、使用的文物要依照有关规定,妥善保护,不得损毁。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财务报告与审查)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定期向其登记管理机关提供财务报告,包括收支情况、接受和使用捐赠情况、资产负债情况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应当提交的有关附表。

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对宗教活动场所提交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指导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整改。

第二十九条(信教公民监督)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定期以适当方式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接受有关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的监督。有关宗教团体和信教公民提出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该场所管理组织应当采纳。

第三十条(会计人员监督)

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会人员有权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行使财务监督权,对财政违法行为,有权提出意见并向本场所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反映。第三十一条(负责人离任审计)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管理小组负责人离任时,登记管理机关应当

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宗教活动场所更换财会人员时,应当由本场所管理组织集体研究决定,并监督其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二条(清算)

宗教活动场所注销或者终止时,应当进行清算。

宗教活动场所清算时,应当在其登记管理机关、有关宗教团体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本场所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当用于与本场所宗旨相符的事业。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对宗教活动场所会计事务未作规定的,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条宗教活动场所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责令该场所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撤销该场所的登记。

第三十五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篇8:大学生宗教信仰探析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而向宗教那里寻求精神依托。大学生作为高知识群体、时代的“寒暑表”, 是否有信仰, 信仰什么, 不仅关系到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 也关系到国家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然而, 通过调查发现, 病态的“宗教升温”现象已经在大学生中得到反映。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 涉及大学生宗教信仰相关问题22个。笔者在某大学大一、大二学生中发放问卷200份。其中被调查的男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8%, 女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2%。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7%信仰宗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 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人数占大学生比例较多。第二, 宗教暧昧现象比较明显。所谓宗教暧昧是指人们对宗教缺乏科学理性的批判态度, 甚至在心理上与行为上趋于认同的状态。[2]第三, 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模糊。第四, 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

因此重新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性分析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及原因, 寻求相应对策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德国社会学大师马克思·韦伯曾经说过:任何一个努力生存的社会, 无不多少具有宗教性质的信仰, 人类总有必要解释人生的恐惧与困惑, 人类对此追寻一致的反应就是宗教。大学生处于20多岁, 大学时代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尽管他们曾经或正在接受着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教育, 但当他们学习、生活、爱情遇到挫折或是困惑的时候, 有的却不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寻求答案, 而是从宗教信仰那里得到心灵的解脱。

第一, 环境因素。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导致大学生向宗教靠拢。随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处于低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 我国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经济与道德等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疑问有时得不到及时解答深感迷茫和困惑, 转而将心灵的依托寄托在某些宗教中的“神”身上。其次是民族、家庭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是少数民族, 整个民族都信奉某种宗教, 大学生从小受其熏陶、感染, 因此自然而然信奉某种宗教。调查显示有20%的大学生是因为家庭和民族的原因信仰宗教的。

第二, 大学生内在心理的需要。当代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多元化的倾向, 崇尚个性解放、信仰自由。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思想不够成熟, 存在绝对化、片面化的特点不能认清宗教的本质。调查显示, 某些大学生认为, 教堂、寺院是联络思想感情的最佳场所, “佛”、“主”是人们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信教能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 能使寂寞无聊的心绪找到寄托之所, 能起到鼓舞人的作用, 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宗教组织的内的互相关怀、互相帮助, 某些宗教宣扬的“真”“善”“美”等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摆脱现实中的诸多困惑和苦恼, 如基督教要求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佛教力主“普渡众生, 戒杀生, 吃斋念佛”;伊斯兰教追求“至仁至慈”, 这种爱和仁慈吸引着大学生、整合着大学生, 他们也有一颗善良的心, 愿意加入宗教团体。

第三, 宗教魅力的吸引。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思想解放、言论自由, 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激荡,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调查表明85%的大学生认为这一政策是对的, 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者。因此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圣经》等宗教方面的书籍就被大量印刷, 大学生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和各种思潮, 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 能够迷惑人和吸引人。大学里海纳百川的学术氛围使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有兴趣、有时间研读宗教典籍, 耳濡目染的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生活中追逐宗教文化的一些时尚如佩戴十字架项链、怀揣神像、到教堂里唱赞歌甚至将来结婚也像电视那样来个西式的教堂婚礼等。这样的时尚追求的多了, 加之受教徒的影响, 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一些积极的道德诫律和规范, 这些戒律和规范在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的意义。宗教的距离感慢慢就会消失, 如果再面对学业、恋爱、生活的压力就可能会动摇长期在他们心中形成的无神论思想, 最后皈依宗教成为教徒。

第四, 难解现象的困惑。某些事实让大学生感到不解, 一是某些名人, 甚至某些著名科学家也信奉宗教。追逐时尚、追星成为当下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大学生走在追求时尚的前列, 追星也自然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宗教上的某些预言似乎都得到了证实;三是世界灾难性事件增多。近年来世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难, 这一切都使某些大学生希望通过宗教信仰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福音。如在大学生中广为流传的关于玛雅人对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使得大学生对宗教充满了好奇, 于是有些大学生出于好奇心阅读相关书籍, 查找相关资料, 加之新教徒的大力宣传他们信仰宗教就不足为奇了。

三、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策

第一, 要加强政策引导管理, 在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基础上积极引导, 并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 理应对国家的宗教政策有所把握,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但调查显示却不容乐观:24%的大学生认为能在大学校园里公开传教, 17%的人认为无所谓, 42%的认为不可以。60%的大学生认为共产党员可以信仰宗教, 23%的大学生认为党员不可以信教, 17%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 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肩负重要的的历史使命。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 处在这一阶段的年轻人, 思想活跃, 求知欲望强烈, 他们不仅要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还对承载着这些知识的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 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当代大学生包括宗教信仰者, 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高度的认同,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巨大成就深深教育了他们。因此, 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的科学精神, 尊重客观规律, 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自觉地防止和抵御宗教观念以及各种有神论的侵蚀, 经过不断地努力, 最终成长为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掌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一代新人。

第二, 要加强唯物宣传教育, 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 宣传科学, 广泛开展科普宣传,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从目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来看, 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积极进行无神论教育。我国当代著名任继明先生指出:无神论宣传和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相似于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不懂初等数学, 就无法谈论高等数学;不懂无神论或者说无神论世界观不坚定, 就不能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就是说在马克思教育中一定要贯穿无神论教育, 只有让大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无神论, 才能解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思想困惑和疑难问题, 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辨别真假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对宗教的本质认识不清, 甚至有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即科学。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自身有了解宗教文化的需求:4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 但要适度加强大宗教信仰的宣传力度并开设相关的课程;49%的大学生认为可以听听相关的宗教文化课程。在高校可以开设宗教文化方面的选修课和相关讲座, 正面介绍关于宗教方面的知识, 揭掉宗教的神秘面纱, 去掉信仰宗教的盲目性, 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中丰富的人文知识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 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 增长见识, 提高人文素养, 了解宗教的本质。加强宗教文化及热点问题的探讨、研究, 积极开设有关热点问题讲座, 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宗教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问题。

第三, 要加强校园育人功能, 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思想阵地, 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 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 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3]因此,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 要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社团活动, 营造一种文明、健康、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品味。

第四, 要加强心理教育疏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 加之社会不公平、官员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使一部分学生出现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不是寻找我们的党团组织和相关人员, 而是借助宗教。宗教作为一种和人们的认识、感情、意识等有关心理活动, 在某些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 特别是人在处于恐惧、孤独、失落、焦虑、压抑、苦闷等复杂的心理感觉时, 一部分人往往会从宗教中寻找依托, 求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慰藉与解脱。[4]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说明我们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某种程上对大学生中的存在的问题在方法和手段、途经还欠科学, 人文关怀不够, 尤其是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不够。大学生虽然生理上日趋成熟, 但心理上处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高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可通过网络在线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 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承受挫折的能力。

总之,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 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 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 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宗教观, 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

摘要:在当今宗教升温和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转而信仰宗教。通过对在校部分大学生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 剖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成因, 探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M].何怀宏, 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李钊文、周红艳.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社会学解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 (5) .

[3]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下一篇:校产管理人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