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04-29

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7篇)

篇1: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赤峰市宁城县农机局 项目联系人:李秀海 联 系 电 话 :0476-4260919 编 制 时 间 :2012年8月

一、项目区基本概况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缘,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介于东经118°26″~119°25″、北纬41°17″~41°53″之间,属于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特征为“五山四丘一分川”。全县总面积43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168万亩,作物以春玉米为主。全县总人口61万,农业人口5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5%以上,是赤峰市的农业大县,是国家优质粮产业工程规划重点县。宁城县辖11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1个旅游度假区。

宁城县自然资源丰富,县境两条主要河流老哈河与坤都伦河横贯东西,两河两岸是粮食主要产区。全县河流年平均径流量3.4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资源为1.68亿立方米。

二、项目背景

随着国家对农机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民对农机新技术的认知度和需求力也较从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宁城县农机拥有量迅速增加,这些农机户亟需更加合理、科学地利用这些农机具,亟需一些适用性强的新技术,新成果。农机生产示范园区正好能给他们在这方面带来很好的科技示范作用。

农机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已在自治区大面积推开,各地都有了成功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是自治区大力推 广的建设项目之一。我县也自行进行了几年的建设,并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有利于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项目建设内容

⒈ 计划在我县建立以下3个示范园区: ①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

设施农业在我县已初具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截止2011年末,我县设施农业面积已达16万亩。设施农业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大部分生产环节全靠人工进行,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因此搞好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加大设施农业机械化推广力 度,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和产品品质,增加效益,而且能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计划购置田园管理机60台,卷帘机500台,喷灌、滴灌设备300套。

②玉米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园区。

玉米是我县的粮食主导作物,平均年种植面积70多万亩,虽然机播,机耕的水平逐年提高,但机械中耕的水平并不高,机械收获几乎是空白,如果能将该示范项目搞好,对我县玉米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会起到应有的示范效应。计划购置精少量玉米播种机10台,悬挂式植保机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玉米脱粒机10台。

③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几年来一直是我县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广大群众对此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保护环境、改善土壤条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园区的建设,将会更加带动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计划购置中型免耕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重耙,深松机各20台、喷雾器50台。

⒉ 办公设施建设及培训

建设示范园区培训设施,配置电脑10台、打印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各3台。

每年培训农机手6期,每期培训不少于200人次,主要培训农机新技术、新项目及各项实用技术。每年召开两次现场会,每次不少于300人次,通过现场示范,展示园区的效果。

3.机具场库棚建设

建设机具场、库、棚1000平米。

四、项目建设目标

1、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面积2000亩,机械化作业水平达60%。

2、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面积5000亩,机械化作业水平:机耕95%,机播95%,机械中耕90%,机收85%。

3、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面积13000亩,机械化作业水平:免耕播种90%,机收75%。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宁城县农机化发展水平在近几年有所提高,但距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农民对一些新项目、新技术还不能迅速接受,积极性有待提高。只有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才能激发出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热情。因此,下力抓好农机生产示范园区建设,是加快全县农机技术推广步伐的催化剂。只有搞好农机生产示范园区建设,才能使农民快速认识和使用新技术、新机具,农民可全方位地目睹到采用机械作业的优点,对全县农机事业持续,快速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而,通过农机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可适应现代农业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机装备与应用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人员及技术力量

宁城县农机系统现有职工58人,大专以上学历5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4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6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3人、初级工2人。该队伍具有丰富的农机推广实践经 验和雄厚的技术力量,人员结构呈现专业化、知识化特点。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农机推广工作第一线,有丰富的农机推广实践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

2、基础条件

截止2011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5.8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7839台,各种配套农机具达到13271台;全县农牧业机械总值达到4.77亿元,农机装备水平提高,结构趋于优化,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全县共完成机械深耕126万亩、机械播种111万亩、机械收获13.5万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79.3 %、72.3%、8.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1%。

3、领导重视

各级领导部门都对农机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十分重视。从2006年开始,全国部分地区先后着手搞农机生产示范园区建设,我区部分盟市在自治区农牧业厅的指导下,开始实施这一项目,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我县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此项目需投入资金352万元,其中:

1、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总投资165万元;

2、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总投资95万元;

3、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总投资92万元; 以上资金用于购置拖拉机及配套机具,办公场所、办公设施、机具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培训等。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扶持,项目资金争取及自筹解决,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300万元,争取地方财政补贴10万元,其余42万元通过自筹及吸引社会资金解决。

七、投资效益及评价

(一)经济效益:

1、增收节支效益354万元。其中: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每个棚年增收节支1000元,年总效益200万元;玉米全程机械化可增收节支50万元;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可产生增收节支效益104万元。

2、机械作业效益185万元。设施农业建设2000亩,机械作业可获效益47万元;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作业5000亩,可获作业收益42万元;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13000亩,可获作业效益96万元。

(二)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可把每个园区建成一个全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农业现代技术试验、示范平台,成为一个应用现代农业装备从事生 产经营的孵化园。可为我县培训大量的农机科研推广人员,农机操作人员,从而可提升我县整体农机化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机化生产工具的优势,改善我县年青劳动力缺乏的现状,带动我县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

该项目是一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举的项目,各项条件具备,应尽早组织实施。

篇2: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舒城县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

委托单位:农业部科教司

承担单位:安微省农委农村能源办公室

保证单位: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建设地点:鲍桥、重阳、梅岭、九井、幸福等20个示 范村

建设性质:新建

投资方向:基础建设

起止年限:2002年—2004年

第一章 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

1.1项目名称及实施单位:

项目名称:舒城县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

实施单位:舒城县农村能源办公室

1.2项目单位概况:

舒城县农村能源办公室是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编制8人,下属 有能源公司、液化公司、能源工程队。在农村能源建设中,农村能 源办公室及下属单位,负责管理和承揽沼气工程、太阳能工程,管 道液化气工程建设以及维修等系列服务,具一定技术实力。

1.3项目申报理由

舒城县位于安微中部、大别山南麓,全县国土面积2100平方公 里,其中山场面积153万亩,可耕地面积67万亩(水田50亩),县内 辖30个乡镇,490个行政村,2001年末总人口98万,是一个集山、丘、圩、畈、湖兼有的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家园是脱贫致富振兴舒城县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外国贸易壁垒坚冰虽被打破,但随之而来的绿色壁垒已形成,我国不少农产品被拒之门外,农业面临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抓住入世机遇,应对挑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新形势下,农村能源工作要打破过去传统的单一能源效应,走生态路,开展以庭院为依托,沼气为纽带,因地制宜利用猪-沼-渔(菜、粮、油、果等)模式,发挥一气(沼气)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五业”(农林、牧、副、渔),“五业,’出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作用。

1.4项目申报背景:

舒城县是国家“七五”期间农村能源建设综合试点县,曾被评为全国农村能源先进县。农村能源基础扎实,成效显著,“八五”和“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把农村能源作为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进行试点县后效应跟踪,对承担“生态家园示范村”项目具较好的基础。舒城县农村能源组织体系较健全,技术力量雄厚,为项目实施可提供全方位服务。

第二章 项目规模与项目方案

2.1项目规模

按照项目的要求,开展以村为单位,户为基础的生态家园建设,计划在龙河、千人

桥、南港、舒茶、马河口、城关等乡村,发展生态农户10000户。重点推广8立方米沼气池、太阳热水器、小水井、太阳能暖圈,一块高效经济田或养殖水面的“五个于”配套,积极推广高效节能炉、液化气等。

整个项目分二期实施:

一期工程:2002—2004年,发展20个村计4000户,项目主要以国家、省、县、农户共同投资,以农户投资为主。

二期工程:2005—2010年,辐射带动县内30个村,发展6000户,项目以地方政府和农户投资为主。

项目实施中,注重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猪—沼—渔(菜、粮、油果等)模式,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户一模式。

第三章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及初选户数

3.1建设条件

3.1①资源条件:

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长,达223天,年平均气温15℃,全年降雨量在1240毫米。土壤以黄棕壤、紫色土、潮土、水稻土为主,土壤通透性好,保水能力强,有机质和全氦含量属中等偏低,而速磷、速钾缺乏。

3.1②原材料条件:

建池所需的砂石等资源丰富,可就地取材,价格低廉。

3.1③交通运输条件:

206国道贯穿区内南北,舒棚、舒晓、舒

三、舒张四条主要干道及乡、村间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3.2初选户数(以2002—2004年第一阶段任务)

2002年,在千人桥、龙河、马河口镇的鲍桥、重阳、梅岭、九井、幸福5个村(每个村200户),计落实1000户;2003—2004年,在城关镇:舒中、仁河、伏虎、堰池村;舒茶镇:军埠、舒茶、龙王庙、火龙岗村;南港镇:落凤岗村;马河口镇:果园、幸福、三松村;龙河镇:梅岭、九井、汪湾村;共15个村(每村200户),计落实3000户。

第四章市场分析

4.1、本项目的直接产品是沼气和沼肥,可满足项目示范户生活用能及农作物用肥需要。

4.2、本项目的间接产品是无污染的农产品。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国内国外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且销售价格比同类产高1—2倍,具较强的竞争力。

第五章:项目实施初步方案

5.1建设内容

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结合利用太阳能,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模式,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庭院经济和生态农业,实行“五个一”配套采取边建设边发展,齐头并进,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抓能源生态富民家园基础建设,实行以村为单位,户为基础,且集中连片,建户用“三结合”沼气池等,完成系列硬件建设。

第二步:大力发展“五业”(农、林、牧、副、渔),调整农业结构。

第三步: 以沼气为纽带,庭院为依托,巧接食物链,循环链,充分利用空间和光、水、气、热等资源,开展生物质多层次综合利用,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功能——农村能源和生态农业系

统。

5.2一期工程建设进度:

5.2①2002年4月开展并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报省级主管部门;

5.2②2002年6月立项后,完成池形的选样及图纸的设计,进行必要的宣传发动,落实建池户,进行技工培训工作;

5.2③2002年7—12月,完成1000口建池任务,并组织验收;

5.2④2003年3—10月,完成1500建口池任务,并组织验收;

5.3⑤2004年3。10月,完成1500口建池任务,并组织验收;

5.3⑥2004年12月,申请国家农业部科教司对项目进行验收。

第六章:组织管理

6.1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作为项目实施单位,专门成立生态家园示范村基础建设项目领导组,并负责制定计划、财务拨款、物资采购,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

6.2县农村能源办与农户签订建设合同,发放建设登记卡,文档。

6.3县农村能源办负责工程设计,人员技术培训,以及组织能源工程队承担建池任务。

6.4项目所在的乡、村确定专人负责,协助项目的实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

7.1生态家园项目实施后,沼气代替秸杆,薪柴作燃料,秸杆还田,薪柴还林,能有效遏制树木砍伐,保护土壤和地表植被;

7.2沼肥对改良土壤和减少植物病虫害发生效果明显,促进土壤的良性循环;

7.3沼气池集中处理人畜粪便,能有效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减少疾病传播,净化居住环境。

第八章效益分析

8.1农户效益

生态家园项目实施后,可为农户年增收2777.2元,具体计算如 下

8.1①能源效益:

一口82n’沼气油年产沼气300m3,按O.48/m3,折合人民币144元,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年节煤约300公斤,折合人民币90元,一座省柴灶和节能水箱年可节柴1000公斤,折合人民6100元,合计334元。

8.1②节劳效益和减少化肥支出效益:

经测算每m—1沼气可节省劳力0.116个工日,年可节约34.8个工日,按普通工价15元旧,年可节约工时效益522元,一口8m3沼气池年出沼气肥30吨,减少氮素损失折碳铵21.2元,合计543.2元。

8.1③养殖业效益

年生猪出栏增加3头,按每头猪获纯利200元计算,年增收600元,年家禽饲养N0只,每只获利10元,年可获利1000元。

8.1④种植业效益:

通过养殖饲养量的增加,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以沼气为纽带,开展多层次综合利用,提高种植业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按最低测算户均可获利800元左右。

8.1⑤其它效益,家用小水井年可节约水费100元。

8.2财政效益:

每户新增出栏商品猪3头,每头猪应缴增值税,所得税68元,计增加税收204元;每户新增农业特产税50元,户均254元,该项目年新增税收101.6万元。

8.3社会、卫生、生态效益显著

生态家园示范村建设,促进农村卫生建设,减少疾病的传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从而加快了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8.4财务评价

8.4①建设能源生态家园每户需投入资金4396元,该项目建成后

年可为农民增收节支2777.2元。

8.4⑦投资回收期1.58年。

8.4③投资利润率56.5%(15%折旧)。

第九章 结论

篇3: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阳城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阳城县全县人口38.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4万人。全县辖17个乡 (镇) , 1个办事处, 476个行政村, 耕地面积3.74×104hm2, 粮食播种面积4.34×104hm2。截至2013年底, 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2.06×104k W, 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分别达到560台和467台, 小型拖拉机达19 111台, 配套农机具达21 290台 (套) 。全县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21×104hm2, 2.65×104hm2, 2.29×104hm2,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46%。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以来, 阳城县农机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机服务不断由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 以及水利、农产品加工、粮食烘干等现代农业转变。新型农机服务组织茁壮成长, 农机合作社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 其机车机具配套占全县的40%以上。农机安全监管跃上新台阶, 被省农机局、省安监局授予“平安农机示范县”的称号。农机收入得到快速增长, 由2005年的人均收入3 255元上升到2013年的9 500元。由此可见, 农机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阳城县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有实力、有基础、有条件, 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2 阳城县实现农机化示范县的优越条件与制约因素

2.1 优越条件

2.1.1 县委和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

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农机部门调研指导工作, 听取农机部门工作汇报, 从强化局领导班子、稳定干部职工队伍和工作经费支持等各个方面给予农机化工作大力支持, 是率先实现农机化综合示范县的坚强领导核心。

2.1.2 农机主管部门具有承担项目的经验

阳城县农机局班子团结一心, 凝心聚力, 大胆开拓创新, 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推广应用新农机的经验和特色亮点。全局干部职工精神风貌良好、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承担项目的经验, 是率先实现农机化综合示范县的主导力量。

2.1.3 各级领导能贯彻落实农机化工作的政策和规定

县政府和农机局能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机化工作的各项政策, 严格执行农机化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 合理使用各项农机项目资金, 严格遵守各级关于强农惠农资金的“三个严禁”、“四个禁止”、“五项制度”、“八个不得”、“十个不准”等规定, 这是率先实现农机化综合示范县的可靠保障。

2.1.4 具有率先实现农机化示范县的必备条件

阳城县县域经济比较发达, 农机装备实力强, 农机化综合水平高, 广大农民发展农机化愿望迫切, 是率先实现农机化综合示范县的必备条件。

2.2 制约因素

2.2.1 呈现两个“跟不上”

即新机具不断增多, 新技术培训跟不上;农机合作社组织发展快, 维修、服务、信息、安全监理跟不上。

2.2.2 三个“发展慢”

即县域农机化发展不平衡, 山区条件差, 农民购买力弱, 农机化发展相对较慢;设施农业、林果经济机械化发展慢;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慢, 截至2013年, 全县土地流转仅1334hm2。

2.2.3“两难”和“两高”制约发展

“两难”即合作社场地建设由于缺乏政策扶持, 用地困难;缺乏扶持资金, 机耕道建设修扩建难。“两高”即农机化生产成本高, 新机具推广成本高。

3 实现农机化综合示范县的思路

3.1 解决“土地谁来种”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从农村转移出去, 今后“农村由谁来种地, 如何种好地”的矛盾日益突出。从实践经验看, 解决上述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加快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 原因是: (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带动了农业规模作业和规模经营, 促进了大功率、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 已经承担起大部分农机作业项目, 为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装备保障。如阳城县寺头乡金牛农机专业合作社从2011年1月成立以来, 社员数量由成立初的24人, 发展为2013年的55人;机械由初始的18台, 发展到2013年的44台, 其中拖拉机36台, 玉米收获机3台, 配套农机具71台 (套) , 农机装备总价值达到180万元, 服务范围以全乡4个较大的行政村为依托, 辐射周边11个行政村, 年均作业量1 467 hm2, 收入132万元, 2013年纯收入达到45万元。 (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推动了先进农业科技进村到户, 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精耕细作。以沃土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 2012年合作社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面积达到266.8 hm2, 每0.067 hm2节本增效120元, 每0.067 hm2玉米田增产150 kg。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 周围村民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高20%。 (3)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 转移了劳动力。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作业合同, 提供保姆式服务, 基本实现了“农民不下田, 到秋就分钱”的美好愿望。 (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农机能手。推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 促进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茁壮成长。

3.2 用土地流转来促进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机化水平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土地适度集中, 使土地连接成片, 以形成规模经营, 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有利于农机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有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机具、新技术的应用, 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原因是: (1) 农业机械得到了充分利用, 农机装备水平得到了提高。土地向农机大户流转, 解决了“有机无处用、想用没有机”的矛盾。农机大户承包了土地, 自己拥有了机械, 农活基本都是用机械来完成的, 提高了效益。同时, 根据种植需要还可不断更新机具, 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2)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土地流转使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农机大户集约经营土地, 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提高了土地投入产出比。如, 阳城县龙泉农机合作社流转和代管代种土地133.4 hm2, 实施统一供给种子、化肥, 统一作业程序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 统一收购农产品, 每0.067 hm2田可为农民节本增效150余元。 (3) 促进农村劳力转移, 拓宽农民致富路。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从事其他产业, 既增加了收入, 还有效地减少了土地撂荒现象,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 促进了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农机手都是高素质人才, 是农村中的能人。承包流转土地, 能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 培养一批新型农民, 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他们采用多种新式农机具及先进的适应性技术, 使一些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如, 阳城县次营镇赛村丰产蚕桑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93.4 hm2, 用于蚕桑综合集约化经营 (成为华北地区一流的小蚕共育基地) 、“一棚两用”香菇生产, 以及现代化桑园节水灌溉工程。以“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发展经营模式, 通过土地合理流转经营机制, 实现连片规划、集体管理、集中养殖、利益共享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土地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实现了与农户共同致富的目标。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4.1 问题

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厂库棚建设用地短缺, 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 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实, 或难以执行到位。

部分农民和农机户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够, 加上怕国家建设征地赔偿时引起纠纷, 制约了土地流转步伐。

农机具配置不合理, 先进、适用、高效的复式机具较少并且价格偏高。

4.2 建议

4.2.1 提高认识, 正确引导

要搞好宣传, 消除农机户的疑虑。充分认识农机大户承包流转土地, 对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要积极做好引导、规范和服务工作, 推进土地的健康有序流转。

4.2.2 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有关部门要制定出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激励农机手大面积承包流转土地, 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在享受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的同时, 从燃油、机具维修等方面给予优惠。还要帮助承包大户搞好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4.2.3 搞好服务, 规范运作

针对机手与农户之间流转土地程序简单、运作不规范的实际情况, 加强培训, 搞好服务, 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同时搞好政策咨询、合同签约等方面的服务。

4.2.4 发展家庭农场, 进行典型引路

篇4: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示范区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10-01

1 调研对象的选择及调研内容

建设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需要政府的引导与规划,需要公众的大力支持,需要关注社会、经济、技术、环境及政治等要素的可行性,需要采用符合当地特点的100%可再生能源城市模式。因此,本次调研的主要调研主要定位为河北省承德市以及丰宁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承德市相关新能源产业以及当地城镇居民以及村民。

走访可再生能源办公室,调研承德市政府、丰宁县政府等相关部门了解该部门能否为可再生能源产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技术、人力;能够承受多大的规模的产业建设以及针对这些需求制定了哪些政策;了解行业背景和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走访有特色的新能源企业,掌握该行业第一现场资料与情况,并有针对性对工作人员进行“可再生能源在逐步走向主力舞台的过程中,传统能源如何实现从所占比重较大到所占比重较小直至退出的过程”的调研。

2 依据调研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承德地区建立和发展中国首个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条件以及基础具备一定的优势。

(1)自然条件:具备良好的风、光资源,适合发展可再生产业。在这里可再生能源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以及生物质能发电等都已经在这个地区开展建设,并且水源、土壤源及空气源等可再生能源采暖制冷热泵应用技术等在可再生能源建筑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2)群众基础:当地民众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了解程度以及认知程度普遍较高,对于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较高,如果价格等因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再生能源设施的普及必将为当地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

(3)政府支持:当地政府对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较高。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传统工业的发展受到各种政策等因素的限制,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必将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如同大唐风电为当地居民解决的就业问题,拉动当地的消费,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后续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为当地贡献的税收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的正面积极作用。

3 对承德地区建设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建议

根据调研结果建议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尽早向国家发改委及能源局申请立项,尽早成为中国首个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在100%可再生能源概念下落实国家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具体建议如下:

3.1 政府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

在国家以及地方原有优惠政策的前提下,为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公司企业参与到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项目中,以及维持示范区内电价等相关费用处在正常范围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增加以下政策的支持:

(1)信贷扶持。

可再生能源企业在先期启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项目时,政府应给予鼓励,如给予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等。当这项技术的应用形成良性循环后,再由企业自己投资。

(2)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及个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关税、减免形成固定资产税、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收入税等;另一类是对使用传统能源的企业及个人实施强制性税收政策,如碳税政策等。

(3)补贴。

投资补贴即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投资者进行直接补贴。此外还有产品补贴,即根据可再生能源设备的产品产量进行补贴。此项用以维持项目示范区内电价等相关费用处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当地居民出现抵触情绪,以使得当地居民继续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3.2 技术层面的统筹规划

(1)半独立的微型局部电网的建立。

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分布式发电、抽水蓄能电站与微电网产业并行推进,在示范区内建立一个半独立的局部微型电网。与此同时,针对此微电网建立一个专门的电力调度控制部门,用来调配微电网内风电、水电、光伏发电以及生物质能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之间的电力供应调度,以实现微电网内电压、频率、相位的稳定输出供应。

为保障微电网的运行安全,将微电网建设成为半独立电网,在内部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从外部大电网获得支持,维持微电网的正常运转工作。同时,在外部大电网需要支持时,微电网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有功补偿与无功支持。

(2)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

政府通过各种措施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传统能源生产和使用,在工业生产、交通、供热与制冷等各个环节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动交通工具,逐步取代传统能源交通车辆。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实现能源转型与示范,形成可再生能源完整的产业链及经济形态。

3.3 人才培养建设

建设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政府可以同广大科研院校、国家电力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企业间建立合作沟通机制,在先期启动、后续发展以及后期运行维护的过程中都可以获得足够无的人力与智力支持,形成示范区项目发展的良性循环,确保中国首个再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顺利建设与发展运行。

4 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政府、可再生能源企业以及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预期在未来十年左右,基本达成完全型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目标。

通过中国首个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为中国整体能源转型提供大規模示范;同时把承德建成人文历史与生态文化并重的世界级文明城市,成为京津冀城市圈中人们领略可再生能源与人类协调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高度现代化城市,真正再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的宜居城市。

参考文献

[1]娄伟.100%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模式分析[J].中国能源,2013(9).

[2]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Cities,towns&Renewable energy[R].2009.

篇5: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定制报告,我们将根据客户不同类型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企业项目立 项、贷 款、融 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于:

1、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3、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4、申请进口设备免税。

5、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程序框图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根据项目的不同会略有调整)第一章 总 论

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名称

1.1.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性质 1.1.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地点 1.1.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单位 1.1.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法人代表 1.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规模 1.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内容 1.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 1.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资金筹措 1.6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期限 1.7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效益 1.8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1.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0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背景

2.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 2.1.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提出的理由 2.1.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发展背景 2.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需要

2.2.2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效、增收的需要 2.2.3是提升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

3.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市场分析 3.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市场近况 3.1.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市场划分 3.1.3板块特征分析及小结

3.1.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 市场总结 3.1.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机会分析 3.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市场定位 3.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的SWOT分析 3.3.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优势(STRENGTH)3.3.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劣势(WEAKNESS)3.3.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机会(OPPORTUNIES)3.3.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威胁(THREATS)3.4营销策略 3.4.1营销主题 3.4.2广告创意 3.4.3营销策略 3.4.4宣传推广策略

3.4.5促销策略

第四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区建设条件 4.1选址原则与要求

4.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选址方案 4.3建设地点地理位置

4.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区概况 4.4.1自然环境 4.4.2资源条件

4.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4.5.1政策环境 4.5.2资源优势 4.5.3科技开发能力 4.6与当地环境的互适性分析

第五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方案

5.1总体规划 5.1.1设计依据 5.1.2规划设计构思 5.1.3指导原则 5.1.4规划目标

5.2总平面布置及道路景观设计 5.2.1总平面布置 5.2.2道路及景观设计 5.2.3竖向设计 5.2.4技术指标 5.3建筑单体设计 5.3.1平面设计 5.3.2立面设计 5.4结构设计 5.4.1工程概况 5.4.2设计依据 5.4.3基础设计 5.4.4结构选型

5.4.5主要荷载(作用)取值5.4.6主要结构材料 5.5公用辅助工程 5.5.1给排水工程 5.5.2暖通工程 5.5.3电气工程 5.5.4燃气工程 5.5.5人防设计 5.5.6无障碍设计

第六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6.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6.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2.1施工期污染源 6.2.2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6.3项目建成后环境影响分析 6.3.1大气污染源分析 6.3.2水污染源分析 6.3.3环境保护措施 6.4公众参与

第七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7.1卫生防疫 7.2消防

7.2.1消防给水系统 7.2.2防排烟系统 7.2.3电气消防

第八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节能节水措施

8.1节能 8.1.1设计依据

8.1.2能源配置与能耗分析 8.1.3节能技术措施 8.2节水 8.2.1水环境

8.2.2绿化景观用水节水 8.2.3节水器具应用 8.3太阳能利用

第九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

9.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组织管理 9.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组织机构与管理 9.1.2人力资源配置 9.2物业管理 9.2.1物业服务内容 9.2.2物业服务标准

9.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安排

第十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投资估算 10.1.1估算依据

10.1.2投资构成及估算参数 10.1.3投资估算 10.2资金筹措 10.3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一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工程招标方案.1 总则.2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11.3 招标内容

第十二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效益分析

12.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原则 12.2成本费用、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 12.2.1 成本费用估算 12.2.2收入及税金估算 12.3 财务效益分析

12.3.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损益分析 12.3.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2.4盈亏平衡分析

12.5敏感性分析 12.6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第十三章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结论与建议

13.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结论 13.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建议

附表: 表

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财务评价指标汇总表 表

2、建设投资估算表(概算法)表

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表

4、流动资金估算表

5、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6、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表

7、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生产要素法)表

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表

9、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

10、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表

11、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表

12、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4、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资产负债表 表

1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关联报告: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示范基地PPP模式-物有所值及财政承受能力评价报告

篇6: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7月15日

目录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1.2 全县养兔情况 1.3项目单位概况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项目可行性依据 3.1资源优势 3.2技术优势

3.3项目适合当地的情况 3.4项目能促进种植业发展 4市场预测

4.1发达国家养兔业正在萎缩 4.2我国养兔业正在崛起 4.3国内外兔肉市场需求潜力大 4.4兔皮加工业方兴未艾 5.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 5.1 建设内容 5.2 投资概算 5.3资金筹措 6效益分析 6.1生态效益分析 6.2社会效益分析 6.3经济效益分析 7运作模式

优种獭兔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1.概况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优种獭兔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顶云乡角寨村科技獭兔养殖示范场 项目负责人:安永如

项目建设地点:关岭县顶云乡角寨村 项目建设性质:扩建

项目建设内容:引进优质种兔400只,修建兔舍600平方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收购加工营销平台建设,总投资55.38万,形成年生产优质种兔1万只和回收加工商品獭兔30万只的生产规模。1.2 全县及其周边养兔概况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1468平方千米。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彝等22个民族。全县总人口32309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7571人,占总人口的61.15%。农业人口296466人,占总人口的91.76%。县人民政府驻关索镇。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隶属于安顺市。全县总面积1648平方公里。区位优势十分

明显。东北、西北与镇宁自治县、六枝特区毗邻,西南以北盘江为界和晴隆、兴仁、贞丰三县相望。

关岭境内气候呈立体状,跨越南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主要以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为主,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水热同季。境内12.5%的低热河谷地区有“天然温室”之称。累计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6.9℃,最低气温15.4℃,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205.1—1656.8毫米,是全省降水中心之一。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辖8个镇、6个乡,241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32.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24%;少数民族人口19.9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1.15%。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共辖六乡七镇。六乡有:顶云乡、八德乡、普利乡、板贵乡、新铺乡、沙营乡;七镇有:关索镇、永宁镇、花江镇、坡贡镇、上关镇、岗乌镇、断桥镇。全县共有24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关岭县是顶型的农业发展县,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老百姓养殖积极性高,兴趣浓。在养殖肉兔发展上较早,规模在年出栏2万只左右,养殖獭兔最开始发展是在2009年,但居于技术条件上不成熟,合作厂家迅速收回当时在普利乡开展的一些项目户,今年的年初,通过顶云乡人民政府和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安永如老师协商达成以科技承包示范带动农户发展的协议,不到半年,已经向农户推广了380只种兔,从目前的发展势头上看,安老师组建和培养的这批技术团队、营销网络以及与该产业发展的各种联结都很成熟,为了进一步加大该产业的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能脱贫创收,且养殖獭兔也是结合加工非常密切的好项目,为此结合当前全省工业强省发展的势头,在全乡乃至全县大力推广獭兔养殖是很有必要的、科学的。1.3 项目单位情况

顶云乡獭兔科技示范养殖场现已实施生产运着半年拉,现在已经培养了专门的养兔技术人员5个,推广了种兔380只,推广了四个村,且目前项目户生产都很正常,积极性很高。示范场针对项目户定期展开上门服务,从科学饲养、设施饲养、种草饲养以及颗粒饲料加工等方面保证了技术上不出问题。充分保证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服务环节。真正保证獭兔生产优质、周期短、农户的利润大。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

獭兔虽小,效益很高。一户人家,辅养1组(1公5母),投资1600元,年可获利三千余元(加喂草则可达四千余元),养上10组则可小康。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确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近年来的开发实践证明,如果哪里组织得好,哪里的兔业就可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养兔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许多专家认为:21为世纪兔肉是人类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人类需求蛋白质的三分之一将来源于兔肉,兔肉将成为未来肉食开发之冠。

兔皮,特别是獭兔皮,色泽鲜艳,轻柔保暖,不易脱毛,华贵大方,是制作兔裘皮服装的理想原料,是国内外市场畅销商品。兔皮下脚料,可作兔工艺品,很受市场欢迎。

兔毛产品、穿着轻暖,外观高雅,深受消费者欢迎。

兔胆、兔肝、兔胰、兔脑、兔血、兔睾丸都是提取医药的好原料,已引起有关科研部门和厂家的重视。

兔粪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兔粪不但能缓解化肥对土地的板结与破坏,而且经处理之后,还能作为猪和鸡的高蛋白颗粒饲料,其粪利用率达100%。纵观兔肉、兔皮、兔毛、兔内脏和兔粪的综合开发价值及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兔业实为首当其冲的待开发之大产业。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兔大国,年存栏在4亿只以上。中国也是第一兔品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小兔子尾巴短、链条长、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产品好、无公害、市场好、效益高,兔业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像山西石楼、四川仪陇、江苏太仓、河北

临漳、浙江宁波、山东济南、腾州等地的政府领导把兔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贵州也有悠久的养兔历史,但传统养殖由于品种差,规模小,效益低,常被忽视。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现己可以用全价颗粒饲料规模化笼养,加上新品种的出现,养殖效益突飞猛进。优种獭兔,喜温怕热,其适宜温度是摄氏5—25度,最适为15—22度。贵州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常年均可繁殖,气候资源得天独厚,是最佳的“恒温兔场”。兔为草食动物,历来废弃的作物桔杆,可用为配制兔料的原料,作到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石漠化的石缝中,种庄稼不好,种草养兔却不错。新型的笼养模式是割草喂兔,用多少割多少,人为控制,既避免畜量超载,又避免畜禽踩踏而暴露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加重石漠化。返乡的民工潮更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兔子没有禽流感,没有“疯牛病”,没有5号病,没有瘦肉精,也没有三聚氰胺,是畜牧业中的一块净土,越来越受人们青莱。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1 资源优势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兔大国,年存栏在4亿只以上。中国也是第一兔品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小兔子尾巴短、链条长、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产品好、无公害、市场好、效益高,兔业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党和

政府的高度重视。像山西石楼、四川仪陇、江苏太仓、河北临漳、浙江宁波、山东济南、腾州等地的政府领导把兔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来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贵州也有悠久的养兔历史,但传统养殖由于品种差,规模小,效益低,常被忽视。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现己可以用全价颗粒饲料规模化笼养,加上新品种的出现,养殖效益突飞猛进。优种獭兔,喜温怕热,其适宜温度是摄氏5—25度,最适为15—22度。贵州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常年均可繁殖,气候资源得天独厚,是最佳的“恒温兔场”。兔为草食动物,历来废弃的作物桔杆,可用为配制兔料的原料,作到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石漠化的石缝中,种庄稼不好,种草养兔却不错。新型的笼养模式是割草喂兔,用多少割多少,人为控制,既避免畜量超载,又避免畜禽踩踏而暴露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加重石漠化。返乡的民工潮更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兔子没有禽流感,没有“疯牛病”,没有5号病,没有瘦肉精,也没有三聚氰胺,是畜牧业中的一块净土,越来越受人们青莱。3.2 技术优势

项目的组织生产者,一直从事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尤其在兔生产上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市场方面都有丰富的实践生产经验。且该项目依托了贵阳中医学院微生物及免疫学实验室,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等多家相

关单位合作,培养了一批养殖能手,为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3 项目适合当地的情况

饲养獭兔常年主要靠手工劳动,机械化水平低,我县农村劳动力多,人力资源丰富,另外广大农村庭院、场地、饲料资源也十分丰富,故我县发展养兔业,生产出来的兔肉、兔皮成本十分低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兔肉是高级食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所以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应进一步加强、重视和选择獭兔生产。3.4 项目能促进种植业发展

兔粪中含有较多的动物蛋白质,兔粪中的粗蛋白质占9.2%,粗脂肪占1.7%,无氮侵出物占52%,氮、磷、钾的含量比其他有机肥高数倍。其营养价值、土肥效果非常好,对种植业直接和间接的增产20%以上。4.市场预测

4.1 发达国家养兔业正在萎缩。

当前世界养兔业总的发展趋势是:发达国家的养兔数量及兔产品数量正在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养兔业正在快速发展,造成发达国家以经济为目的养兔业萎缩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发展中国家兔产品价格低廉的冲击,二是人口减少,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影响。4.2 我国养兔业正在迅速崛起。

发展中国家养兔和兔产品的成本非常低廉,所以养兔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养兔生产最快的就是中国,中国家兔饲养量已达4.5亿只,年生产兔肉40.9万吨,年生产兔毛2万余吨,兔皮产量超过1亿张,其中绝大部分是肉兔皮,而獭兔皮甚少,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批量生产和出口獭兔皮的国家,现在生产的优质獭兔皮亦仅有80-90万张。4.3 国内外兔肉市场潜力较大

兔肉属三高三低的保健食品:即“高蛋白、高消化率、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残农”,很多国家都把兔肉称为“保健肉”、“美容肉”、“益智肉”,我国素有“飞禽莫如鸽、走兽莫如兔”的说法。兔肉在国外售价高,销量大,中国年人均消耗兔肉由过去的50克增加到现在的200克。中国是个超级大市场,如果中国每人年均消耗一只兔,就需要13亿只。

4.4 兔皮加工业方兴未艾

獭兔是以取皮为主的皮肉兼用型草食动物,用揉制好的獭兔皮制作高档裘皮服饰,雍容华贵,轻柔华美,尤如锦缎,且保暖性强,不掉毛,颇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加工成的裘皮、围巾等产品价格高昂,产品附加值很高,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5.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概算 5.1 建设内容

购买优质种兔、扩建兔舍、基础设施建设、营销网络建设四大部分。5.2 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55.38万元,其中:购买优种獭兔400只,需要投资8万元。

兔舍建设及其基础设施46.38万元。营削网络建设需要投资1万元。概算明细:

1、基建部分(约21.1万元): ①、修建种兔舍3000个约12万元。

②、新建饲料加工房和库房120㎡,约2.4万元。③、育种兽医工作室20㎡,约0.6万元。④、建10m3高位蓄水池,约1万元。⑤、围墙500m2约2万元。⑥、道路500m约1万元。⑦、办公室20m2约0.4万元。⑧、营销网络建设约1万元。

⑨、预付1年土地租用费, 约0.7万元。

2、生产设备设施(约22.6万元。)①、饲料加工机1套,约2万元。②、高压清洗机1台,约1万元。③、运兔车1辆, 约5万元。

④、电子秤、繁殖育种、兽医防治等设施,约1万元。⑤、兔笼、采食、饮水、排粪器具4000套, 约5万元。⑥、种兔400只, 约8万元。

⑦、产仔箱300个×20元/个约0.6万元。

3、流动资金(约11.68万元。)①、7个月饲料费约6万元。②、宣传广告费约0.5万元。③、办公、出差费约1万元。④、水电安装费约2万元。⑤、办理手续费用约0.5万元。

⑥、工资16800元(3人×800元/月×7个月)。⑦、不可预见开支约1万元。5.3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5.38万元,申请上级部门解决资金30万元,示范基地自筹25.38万元。5.4 资金使用计划

2011年11份以前,完成兔舍修建,完成投资36万元; 2011年12月份以前,完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扩繁种兔规模400只,完成投资16万元。

2011年12月底,完成营销网络建设,完成投资1万元。

6、效益分析 6.1 生态效益分析

通过种草养兔和农作物秸杆过腹还田,既保护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实现了农牧循环。6.2 社会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不仅带动项目所在地养兔业的快速发展,还可以带动全县一大批规模养兔户,从而为养兔业规模养殖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保证和铺通了渠道。解决了农民养不好兔,找不到市场,卖不好价格的难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养兔致富奔小康。6.3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扩大目前的生产规模,使得种兔存栏达到400只,年可纯繁种兔9600只,以每出售一只种兔按照30元算。年获利润28.8万。而9600只种兔每年所生产的商品獭兔为34.56万只,每只商品獭兔的纯利润按照14.64元计算,年获纯利润500.9584万元,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具体效益分析如下:以每个养殖户饲养100只母兔为例。一只母兔年产6窝,每窝平均6只,年产36只,如果配种积极,可产7-8窝。我们按最低成活率85%计标,大部分养殖户成活率在95%以上,36×85%=30.6只,100只母兔年产30.6只×100=3060只。

第一个月,以小兔出生到17天投喂饲料,第一个月每只小兔只需饲料0.5斤,小兔可长到1.3~1.5斤。

第二个月,平均每天每只所需饲料0.12斤,30天需饲料0.12×30=3.6斤,可长到3斤左右。

第三个月,平均每天每只需饲料0.17斤,30天需饲料0.17×30=5.1斤,可长到4斤左右。

第四个月,平均每天每只需饲料0.25斤,30天需饲料0.25×30=7.5斤,可长到4.7~5斤。

第五个月,平均每天每只需饲料0.27斤,30天需饲料0.27×30=8.1斤,可长到5.5斤左右。

每只小兔从出生~五个月出售,需饲料0.5+3.6+5.1+7.5+8.1=24.8斤。(以草达料计算)每斤饲料按1元计标:即 24.8斤×1元=24.8元。

防疫每只1元,电费每只均摊0.3元,即:24.8+1+0.3=26.1元。

每只种兔每天所需饲料0.35斤,一年所需饲料为:365天×0.35斤=127.75斤

每斤饲料1元,即:127.75×0.9=127.75元

每只母兔年产按最低30只计标,每只小兔所摊母兔费用为:127.75元÷30只=4.26元,即:每只小兔从出生到出售实际所需费用为:26.1元+4.26元=30.36元。每只小兔饲养5个月,每只按最低5斤计标,每斤按9元,即:5斤×9元=45元。每只小兔饲养5个月,可售45元,除去成本30.36元,获利:45-30.36=14.64元,即:一年可获利:3000

只×14.64元=43920元

7、运作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技术主要上依托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众多师生,大批量接纳学生参加项目运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教学和生产紧密结合,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又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具备综合岗位的应职能力。这样既进行了产业发展,又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对毕业班学生,还可以双向选留一批在该产业中就业。这样既解决部分大专生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问题,从而保障项目的顺利研究。

项目建成后,将基地申报成立公司,实行公司化经营。

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计生协会+计划生育表现优良的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尽快形成獭兔产业链。

培育优良獭兔品种,建立扩繁场,采用新型的全价颗粒饲料规模化笼养,以科普示范为动力,以发展龙头为支撑,以科学养殖为保障,将獭兔产业发展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快速增收,走上小康之路的有效途径。

獭兔是世界上著名的皮肉兼用兔,由于其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绒毛,平整美观,富有弹性,不易脱落,可与水獭皮媲美,故我国又称之为獭兔。獭兔肉属三高三低的保健食品:即“高蛋白、高消化率、高氨基酸,低脂肪、低胆固醇、低

残农”,很多国家都把兔肉称为“保健肉”、“美容肉”、“益智肉”,我国素有“飞禽莫如鸽、走兽莫如兔”的说法。獭兔皮用来制皮衣、皮领、皮帽、皮手套等,轻软、保温性强,深受消费者欢迎。獭兔粪是优质肥料,氮、磷、钾的肥效是猪、羊粪的2-7倍。獭兔全身是宝,经济价值很高。

篇7:宁城县农机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背景

1.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农业是基础,种植业,养殖业是国家始终大力扶持的产业,天然绿色食品将是今后种植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首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需求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改革的意义。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农村经济改革为核心的第一个阶段,农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提升,农产品的供给由相对紧缺到相对平衡与富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与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需求日渐显著。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县城农业发展第三次变革的起点,”其改变了传统农业低产低效粗放经营的特征,而是以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农业产出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高值化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其次,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发展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转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面临国际农副产品的冲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 设成为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竟争力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抓手。其三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必须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突破口。随着土地、劳动力等天然禀赋资源作用的相对下降,和市场、信息、品牌、人才、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作用的与日俱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则以其示范性、高效性的特征成为新一轮农村经济启动的切入点。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印发的《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中,其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运行机制,促进体制创新。其发展重点是引导园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实现产品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引导园区农产品加工实现高效化和市场化;引导园区设施农业实现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引导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实现集团化和国际化。

黑五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对园区功能的拓展与农业经济的嫁接方面作相应的考虑,较好地实现与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以及青少年教育培训、流通服务等新型农业产业的嫁接。园区在建设过程中,除考虑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应通过新型农业设施,高新技术的展示,园林化的整体设计以及常年进行的名特优蔬菜、瓜果、花卉、园林苗木、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黑色杂粮等的生产与示范等项目的设置,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天人合一的现代农业风貌,为观光农业提供良好的观光点。同时,园区还可通过农事参与、农业休闲、垂钓娱乐等项目内容的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园区的建设还可为中小学生学农和青少年培训,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知识的学习基地。园区的发展应通过各种方式与都市农业和新经济进行有效的嫁接,形成独具特色的园区经济新模式。1.2 项目由来和简述 当前在全球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的危机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从发达地区到发展中地区,从政府组织到非政府组织(NGO),人们都在反思上个世纪以来石油农业发展下的种种弊端,并已经有多种多样的替代农业在一些国家中进行着实践。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称谓,例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态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业以及持久农业等等,其目的是共同的,即以现代科技的手段,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是各国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必然选择。其理论基础大致包含:其一,发展极理论,即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研究学者有法国、美国经济学者佩鲁,保德威勒、汉森等人,指在地域内建立或嵌入高起点推进型产业之后,以产生“乘数效应”而带动整个地域经济发展的动态机理;其技术关键是在园区中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系列的成长点。其二,系统产业理论,以系统产业构成打破传统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促使产业链的延长与完整,从而形成由农业衍生的二、三产业,形成以基于区域资源禀赋的区域比较优势为立足点的相对完整系统的产业结构,上下产业链之间能够更好的协调沟通,减少交易成本。其三,技术诱导变革理论,由美国学者费农拉坦、日本学者速水雄次郎提出,其理论认为农业技术结构的形成及其变革完全具有诱导性和非自发性,资源供给结构,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决定了农业投入 要素的相对价格水平及其波动,因此技术诱导与资源供给地域化的结合成为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的关键。其四,循环经济的理论。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体的假日农物(H01iday Farm),是都市农业的一部分,如日本七十年代开发的爱知县“空中菜园”,美国、新加坡的“观光农物”等;另一种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农场(Demonstrate Farm)这一类型以以色列为代表。

中国从九十年代开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探索,尽管在此之前也有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活动涌现,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力量所占的主导地位,从运行机制到组织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憾。1992年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各地萌生,例如90年代初珠海农科所的梅溪科研基地、1993年创立的云南生态园区、1994年成立的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国内第一个现代农业开发区)、1995年开始筹建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1996年开始筹建1997正式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杨凌农科城等。它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特点是应用现代技术设施装备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学者许越先将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94∽2001年为初级阶段;2001∽2005年为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以后为成熟阶段。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博山区池上镇店子村,位于淄河上游。鲁山森林公园、志公坪风景区坐落其中。是淄河水发源地,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水质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为省、市特级水源保护地。淄河流入太河水库,山形地貌复杂多样,四季分明,小气候明显,水、地、热条件较好,境内山清水秀,农产品无公害,森林覆盖率68%。2009年被评为淄博市环境优美地区。经中国农业大学监测、检验确认,非常适合有机食品的大面积种植。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重点抓好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深度加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并通过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运、保鲜产业,创出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淄博博山益康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作为淄博市第一批市级示范合作社进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就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从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来看,作为一个示范社,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使得生产力要素重新组合,生产组织形式上亦有所突破,从而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农产品绿色有机品牌的确立,全面提升园区辐射区土地的经济产出,以应对风云变幻的全球市场的竞争。在园区筹备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切实的感受到池上镇乃至整个上博山区人民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期盼与希望,因为园区建设,其在资金、技术、信息与市场应变等方面的优势可以真正促进 5 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并最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1.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围绕国家“十二五” 博山区特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有机农业方面的专家,编写了《博山区整建制有机农产品生产区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称博山区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有机生产的“345”工程,即有机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整建制有机产品乡镇达到4个,五大有机产品支柱产业全面发展;提出建立有机产业支撑能力的“1+6”工程,即建立1个中国(博山)有机农业发展中心,配套建立与完善组织管理、产业政策、人才培养、技术集成、信息交流、产品营销六大体系,形成9个中心和1个工作站。

博山区地处鲁中腹地,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陶瓷名城、中国泵业名城、中国琉璃之乡、中国鲁菜名城等荣誉称号;也是国家火炬计划淄博博山泵类产业基地、山东省微电机产业园、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同时,孝妇颜文姜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被国务院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区是山东省24处纯山区县之一,农作物和林果种植面积25万亩,平均海拔较高,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植被完整,土壤富含有机质,且没有受到农药、化肥污染,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博山特色农业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果品、中药材、黑色杂粮为主的产业体系,建成了一批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培植了一批特色 专业镇、专业村,为大面积发展有机农业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基于以上条件,博山区立足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土地条件,“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2008年以来,先后在北京、济南、上海举办了3场有机农产品推介会。目前,该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已达11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山东最大的有机中药材、有机黑色杂粮基地、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有机农产品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基于博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构想,可以看到农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势在必行,同时池上镇以博山区城郊型城镇的优越区位,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较为合理的选址。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1 项目概况和建设地点选择

现代农业园核心区所在地——博山区池上镇,地理座标为东经117°43′—118°12′,北纬36°16′—37°36′。位于博山区东南部,淄河上游,与淄川区、沂源县、临朐县交界,山东省第四高峰鲁山坐落镇内,全镇总面积156.51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头有13座,鲁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其中。耕地面积1.7万亩。省道仲临公路横贯全境,镇内村村通油路,通车路程60公里;通讯便捷,中国通信、移动、联通网络覆盖全镇。池上镇是淄河水发源地,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水质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为省市特级水源保护地。池上镇山形地貌复杂多样,小气候明显,水、地、热条件较好,为生物发育、生长、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鸟鱼花香,农 7 产品皆无公害、无污染,森林覆盖率达78%。

镇党委政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实施以企兴镇、以农富民、依法治镇发展战略,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生产形成建筑安装、地毯加工、农产品加工、灯具制造、玻璃器皿、机械制造等多门类工业体系。拥有企业20家,合资企业10家,产品拥有上百个品种。工艺地毯、玻璃器皿和以桔梗为主的农产品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全区独具特色的外向型加工工业镇。全镇高效特色创汇农业发展迅速,形成桔梗、林果、蔬菜、畜牧、杂粮五大主导产业,桔梗面积2万亩,林果面积6万亩,粮经比例达到1:9,素有“池梨之乡”、“桔梗之乡”、“林果之乡”、“杂粮之乡”的美誉。池上桔梗享誉海外,出口日、美、韩等国,被市政府命名为桔梗生产专业镇。池上梨、蜜桃、板栗闻名四方。旅游业发展迅速,大力开发本镇丰富的山、水、林、泉、石资源,全镇形成了以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以“二区三廊”(二区即志公坪景区、拦住湾景区;三廊即三郝峪10里特色餐饮长廊、三小峰10里生态观光长廊、七峪花林10里水面旅游长廊)为特色,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旅游格局。辖区还有名胜故迹。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遗址,观音寺、齐长城遗址、志公坪,博(山)莱(芜)蒙(阴)三县边区八路军联防办事处旧址等人文自然景观,全镇年接待游客20余万元(次)。该镇区域是旅游、度假、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2.1.2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淄博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主要核心为有机农产品产业种植示范推广,种植产、中、后的良好技术服务和有机黑色杂粮的收购加工、销售。下属淄博博山益康农产品专业合社和淄博博山恒河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位于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涉及9个自然村,合作社农户132人,种植面积5000余亩,秉持“为农村建设出谋、出力、出彩;与农民兄弟共进、共创、共富”的办社宗旨,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体制模式,做好种植产、中、后的良好技术服务和小杂粮的收购。走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路子,立足于当地的常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现为淄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淄博市市级示范合作社、淄博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单位、淄博市有机食品协会会员单位、博山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博山区有机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副会长单位。并常年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轻工学院、西安华西大学教授现场指导。

公司有机种植基地,以黑色新品种为主(黑小米、黑花生、黑小麦、黑豆、黑玉米、黑地瓜、黑土豆、黑西红柿等),通过北京东方嘉禾认证有限公司有机转换证,有机小米获得食品安全QS认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主要销往当地及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城市。

2.1.3 项目建设区自然资源

气候、水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大陆度为61.3%。区内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受鲁山山脉的影响,气候呈典型的“逆向型气候”,即北高南低,北早南晚,南北收获期相差半个月,为发展 高糖晚熟作物尤为有利。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2.8℃,平均日照时数2607小时,大于10℃的作物生长期185天,大于100C的有效积温4350℃,无霜期20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0mm,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地域差异大。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和建设设施农业的需要,适于发展多种经济作物。

地形、地貌及土壤:地处鲁中山区北部,淄博市南部,属淄博倾斜盆地。南部、东部以鲁山为界,北部以北坪山为界,海拔高度在400-900米之间,岩石类型为寒武系石灰岩和页岩、奥陶系石灰岩,地形分布主要有山前倾斜平地、近山台田阶地、低山丘陵梯田等三种类型。土壤类型为褐土,表土质地为中壤和轻壤,土层深厚,通透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强,钾元素含量较高,酸碱度为中性,适种植物比较广泛。小有名气的“博山蜜桃”,市级名牌蔬菜“池上桔梗”就在这里生产。立地条件为台式梯田,小平大不平,土壤成土母质为寒武系石灰岩,耕层较浅,土壤团粒结构中等,透水透气中性,适宜玉米、花生、茶叶、地瓜、小米及桃、桔梗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是淄河流源头,地层主要为奥陶系石灰岩,构造侵蚀和溶蚀作用强烈。土壤质地为火成岩砂石山,地势坡度较大,土壤通透性能好,团粒结构较差,但该区海拔高度多在400米以上,地表水丰富,空气干净、湿润,适于发展花生、小米、茶叶等农杂品,还盛产板粟。土壤平均容重1.31克/立方厘米,孔隙度平均达49.9%,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9%,全氮平均0.079%,全磷0.12%,碱解氮61ppm,速效磷6ppm,速效钾90PPM。

水资源:水资源主要地表水为主,地表水的来源是由区内降水所 形成的地表经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3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868立方米,地表水可拦蓄量43万立方米,最大可利用量37万立方米。现状水资源可开发量37万立方米,现状利用量为6万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4万立方米。规划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经开发后,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用水需要。项目区内现有中型塘坝4座,常年有水。并有一眼山泉水从山上常年往上下流淌。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

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园的体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光和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随着现代农业和园区建设的发展,园区的功能已经向多角度、全方位发展,如经济、社会、生态、休闲等功能。不仅要体现高科技、新机制。示范辐射、服务全民、形象展示等功能,还要因地制宜,因势制宜,超前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形象和效益相一致的原则突出建设一下功能: 3.1蔬菜观光园

随着观光农业发展,蔬菜品种已由传统的餐桌蔬菜发展为现在的观光蔬菜,它的色彩果型植株特异,而具较高的观赏价值,颇受人们的喜爱,作为观光园蔬菜品种的搭配应以观赏为重点,观赏瓜类中以观赏南瓜品种最多,如金童南瓜、五女南瓜、东升南瓜、大吉南瓜、仙菇南瓜、佛手南瓜等。其它观赏瓜类还有观赏蛇瓜、观赏佛手瓜,观赏老鼠瓜、观赏小葫芦、观赏长柄葫芦、小米辣椒、五彩椒、灯笼 椒、象牙椒、指天椒等。其它品种有非洲红茄、人参果、黑色西红柿、黑色蔬菜等。3.2果树观光园

观光园果树品种的选择以观花与赏果相结合,并且达到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发展奇珍异果欣心悦目的新品种为重点,拼杂千篇一律的大众水果,藤本、木本,草本,高冠低丛相结合,栽培技术独特而有创新,不同沿袭传统栽培方式,让游人看后有耳目一新之感,如草地果园模式、大棚反季模式、乔灌木的棚架牵引整枝模式、错落生态组合模式等等。草地果园品种以早熟油桃、苹果、蓝莓、富硒梨、黑色猕猴桃、多彩猕猴桃等品种为主。大棚反季栽培以草莓、大棚油桃、樱桃为主。3.3生态餐厅

生态餐厅是针对现代温室效益低下而推出的温室与餐饮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新概念,它具有以下特点:“流水绕幽木、小径通亭台”——匠心独具的内部造型,外加全体通透的外观设计,霎时间将人与自然的距离拉至最近;您可以在浅斟小酌之余,坐看云卷云舒,日落星起;全心体会健康、休闲、用餐的田园情调,另外利用园区生产的各种无公害产品,让游客品尝到最新鲜的瓜果蔬菜。3.4高新示范区

高新示范区是园区的核心区,对于展示我国当前农业的高新技术成果及让游客了解认识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具用很好的引导教育作用。该区主要以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农业的运用为重点、再结合遥感 农业与信息农业,充分表现了计算机技术及各项物理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前景。如植物非试管快繁、植物水生诱变、智能化养殖、植物工厂、温室环境的计算机管理等等。通过这个区的参观增强游客对我国农业的信心,认清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进民族自尊心与民族精神。3.5狩猎垂钓区

栽培各种牧草营造草原风光,放养各种野兔、野鸡等,供游人驱逐捕猎,从中获取乐趣与野外健身。营造人工湖泊,放养各种名贵的淡水鱼,供游人享受垂钓之乐,体会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人生意境。3.6农活体验区

该区主要对当地市民开放,对园区进行土地的规范化的田园区划,一般以半分地为一区,市民在园区统一规划与技术人员统一指导下进行农事活动,让市场体验到植物生长的整个过程及亲自收获产品的喜悦心情,即可利用节假日进行农活健身,又可掌握各种农业知识与收获成果。3.7科教培训区

园区建设以高科技为核心,以高效益为支撑点,必定会引来全国各地前来学习观摩的各界人士,开展技术培训,推广高新技术,对于提高园区管理人员素质及进行技术交流意义重大,另外对于园区的品牌宣传也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3.8中小学科普教育区 园区以植物的不同科属为区划,让中小学生对植物分类有充分的了解,对植物的生态演变有了真实性认识。并展示农业生产的各种传统与现代的农具,让中小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史,让他们为科技发展的迅猛而惊叹,更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3.9特色杂粮种植加工区

主要种植黑小米、白小米、黑花生、黑小麦、黑土豆、黑玉米、黑地瓜、黑芝麻等特色农产品,并对园区部分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如可把小米加工成小米饮料,黑地瓜加工成地瓜饮料等,进一步增加园区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园区的效益。3.10特色养殖区

养殖山鸡、黑天鹅、沂蒙黑山羊、莱芜黑猪、蚂蚱、蜜蜂、大棚无土泥鳅等动物保健农产品,充分利用林木资源发展特色食用菌。

第四章项目投资预算

项目区内建设核心300亩的观光园建设前期投入估计需资金2800万元,具体的资金计划分为:

土地征用投资(30年):300亩×2万元=600万元

园区建设投资:

果蔬采集区(包括果树观光园、珍奇特蔬菜瓜果园、特色杂粮):150亩× 3万元/亩=450万元

狩猎垂钓区:20亩× 4万元/亩 = 80万元

生态餐厅:10亩(667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 高新示范区:20亩× 15万/亩=300万元 科教培训中心:10亩 投资200万元 农活体验区:30亩× 1万/亩=30万元 中小学科普教育区:10亩× 8万元/亩=80万 特色饮料加工厂:主要生产地瓜饮料投资650万元 特色养殖区:30亩×3万/亩=90万元

蔬菜配送中心:供应1000户市民常年蔬菜及杂粮投资20万元。合计:2800万元

第五章预期效益

观光园区建设具有功能多,综合效益高而且稳定的特点,收入来源多样化,如门票收入、娱乐住宿会务及餐饮收入、农产品出售、技术培训、大型活动的场所出租等。据分析,年门票收入可达60万元,农产品100万元,餐饮住宿50万元,技术培训50万元,地瓜饮料及附加其他收入600万元,年收入可达860万元,约3-5年可收回全部投资,是项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另外园区的建设可安置解决就业人员500人次,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更是无可估量。

第六章 结论

上一篇:四年级美术下册基本知识点下一篇:让智障孩子用双手创造价值纪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