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调研表

2024-04-27

信息化建设调研表(共9篇)

篇1:信息化建设调研表

浙江睿思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感知农业智慧创造未来

农业信息化需求调研表

一、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1、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企业所属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问卷人: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

4、企业规模(请在适合您的选项前打“√“,单选):

(1)低于500万/年销售额(2)500万~1000万/年销售额

(3)1000万~5000万/年销售额(4)5000万以上销售额

5、企业类型(请在适合您的选项前打“√“,可多选):

(1)果蔬种植(2)水产养殖

(3)畜禽养殖(4)农产品加工

(5)花卉种植(6)其他:_____________(请说明)

二、需求调研内容

以下内容从农业种植类、水产养殖类、花卉养殖类、畜禽养殖类、市场销售类、品牌类、企业管理类,请从以下产品中选择您的公司最需要的,在您最需要的产品后面打“√“。企业管理类

1、CRM系统()

CRM系统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2、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监控、外部防盗、工人监管等。

3、OA系统()

通过OA系统实现对本公司内部管理流程、人员的管理等。

4、ERP系统()

ERP系统是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通过对流程的审批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5、财务管理软件()

财务管理软件是通过软件对本公司内部的财务进出进行管理。

生产类

1、农业种植物联网生产管控系统

总述:农业种植物联网生产管控系统,是利用物联网、视频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帮助种植企业实现农业生产的环境监测(包括土壤环境等)、视频监控、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智能控制、专家在线指导等。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通过在种植大棚内安装各种温度、湿度、土壤PH、光照等传感器,实现对大棚内环境和土壤的环境数据采集,最终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

节水灌溉()

通过采集土壤的水分,联动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灌溉的精准化,减少用水量,从而实现节水灌溉。

智能控制()

可通过电脑对大棚内的卷帘、水帘、电磁阀、水泵、药泵等通过电脑进行远程开关。视频监控()

通过在农业种植大棚、园区道路等地方安装摄像头进行视频监控,实现对大棚和园区的实施监控,可用于种植监管、防盗、工人监督等。

测土配方()

通过测试仪器对土壤的肥力、酸碱性、微生物等情况进行测定,对施肥等进行合理的分析。

2、水产养殖物联网生产管控系统()

水产养殖物联网生产管控系统是通过在水塘内部署水温传感器、溶解氧传感器、PH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亚硝酸盐传感器等实现对养殖水环境的实时监测,以便及时了解养殖水环境,一旦系统检测到参数超标将进行预警提示。

3、畜禽养殖物联网生产管控系统()

畜禽养殖物联网生产管控系统是通过在养猪场部署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粪便检测、有害气体传感器等实现对养殖场环境的实时监测,以便及时了解养殖环境变化,及时发现养殖场畜禽的病变等,并可实现自动投料、视频监控等,实现养殖场的自动化管理。

品牌类

1、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对所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追溯,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今天,建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有利于提高品牌品牌,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公司网站()

公司网站用于公司信息发布、企业新闻、新产品发布等,公司网站是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

市场营销类

1、电子商务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是通过网上销售农产品的一个电子化的渠道,大大节省了销售成本,拓展了销售渠道,提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本调查皆在收集您对信息化的需求,以便我们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感谢您参加本次调查!

篇2:信息化建设调研表

各位教师:

您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对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适合企业的数控专业人才,学校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为使改革有效进行,现拟对本专业作书面调研,望您在百忙中给予协助。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帮助!

另:此调查信息仅供我们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绝无任何商业用途,请放心填写。

《数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课题组

签章

个人资料

所在单位:

现执教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现执教学科:________、____

学历: □本科及本科以上 □大专 □大专以下

年龄: □ 20岁以下 □ 21~30岁 □ 31~40岁 □ 41~50岁 □ 51岁以上

一、问卷内容:(可多选)

1.您主要通常通过什么途径查找教学资源()。

(1)参考书籍(2)录像、光盘资料(3)因特网(4)学校购买的资料

2.您查找教学资源的主要用途是()。

(1)课堂教学使用(2)供备课使用(3)供学生学习使用(4)供教师学习使用

(5)其他

3.您觉得目前您能找到的教学资源能直接为你所用吗?()

(1)可以(2)基本可以(3)加工后可以(4)基本不可以

4.您在平时的教学中最缺少的是哪方面资源?()

(1)备课资源(2)教学研究资源(3)教育技术培训资源(4)教育资讯

(5)其他

5.您觉得您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资源?()

(1)教学同步资源(2)教学研究资源(3)新课程培训资源(4)教育技术培训资源

(5)其他

6.您最需要的教学资源类型有哪些?()

(1)课件(2)教案(3)多媒体素材(4)教学案例(5)试题(6)教育论文(6)教学反思(7)教育理论(8)网络课程(9)文献资料(10)其他7.您觉得建设校本资源库最好的方式是()。

(1)购买资源(2)网上获取(3)收集资源加工(4)完全自制 8.您认为建设教学资源库是否应该遵守一个统一的标准()。

(1)非常有必要(2)比较有必要(3)不是很有必要(4)根据自己需要 9.你觉得资源库是否需要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研究?()(1)需要(2)不需要(3)无所谓 10.您认为校本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的应用方式是()。

(1)教师备课(2)学生学习(3)教学互动(4)教师发展(5)其它

11.您觉得校本资源库管理平台还应加入以下的哪些功能()。

(1)计费功能(2)访问限制(3)教学反馈(4)考试功能(5)在线答疑(6)其它

12.如果您有自创的优秀教学资源,您愿意与人共享吗?()(1)愿意(2)有偿愿意(3)可以交换(4)不愿意

二、教学资源库课程调查

篇3:信息化建设调研表

四表合一即利用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实现对用户的日常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四方面进行集中的自动采集和存储, 在四表合一的过程中, 虽然电力用户的家中仍需要同时具有四块表, 但所应用的使具有刺激功能的智能表, 可以在对用户四方面使用数据进行采集的基础上, 将各方面的信息统一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传输, 这不仅可以直接解决居民多卡、多次数、多渠道缴费的问题, 而且为未来实现此方面的“互联网+”提供了条件。

1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四表合一技术研究

1.1 信息采集系统架构建设技术

在四表合一中所强调的信息采集系统实际上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如何用此系统发挥对四方面数据的同时采集或如何使独立采集数据的四类仪表同时将采集的信息向此系统传递, 是保证“四表合一”实现的基本前提。但在对此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必须保证四表合一的实现, 并不会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原本具有的用电信息采集准确性、实时性、全面性等方面构成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成资源在四表合一状态下, 可以被最大化的共享应用, 以此减少四表合一过程中的投入和工程量, 避免资源浪费[1]。考虑到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主站层、远程通信层、采集终端层、本地通信层和电能表层等复杂的结构构成, 要在原系统中添加过多的设备或系统, 会使结构更加复杂, 管理难度提升, 所以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一方面应尝试对采集终端层、电能表层、本地通讯层等进行改进优化, 使四方面采集的数据可以集中于采集终端层;一方面应优化主站层和远程通信层的性能, 使其可以结合四方面数据的个性化特点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数据整理分析, 避免数据采集混乱、丢失等问题的出现。

1.2 通信系统建设技术

通信系统即保障四表合一的各系统间可以实现良好的数据信息通信, 进而保证数据采集过程顺利、高质量完成的系统。现阶段在四表合一工程中应用的通信系统建设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作者选择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进行介绍分析。首先, M-BUS, 此系统由主机、从机和两个通信电缆构成, 从机按照主机的控制命令发挥作用, 利用此系统, 可以保证电力用户的水表、热量表、天然气表等可以获得电力系统的供电, 进而实现通信, 但在应用的过程中, 受其结构构成的影响, 需要进行现场布线, 工程量增加, 而且后期维护的难度较大[2]。其次, RS-485, 此项技术虽然在原理和构成等方面和上一通信系统基本类似, 但相比之下既存在明显优势, 又存在不足, 优势主要体现在数据传输效率和覆盖距离等方面, 而不足主要体现在, 此通信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 不能对各种测量仪表提供电源, 所以需要完成独立的电源线连接作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工程量。再次, 微功率无线系统, 此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 只需要向系统发射功率不超过50m W, 且通信频段在470至510MHz以内的无线信号即可, 可见此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的工程量非常少, 而且数据传输的效率也可以得到保证, 但由于通讯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受干扰额可能性较大, 所以具体的应用范围受到较严重的限制[3]。然后, 无线公网系统, 其是基于公共网络进行分组无线通信, 所以在覆盖范围、适用性和传输效率等方面均较理想, 但考虑到公网的运营商覆盖并不全面, 而且公网设备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在实践中利用此系统可能会造成局部信息的遗失和投入成本的增加。另外, 电力线载波系统, 这是基于工频电力线实现的四表合一通信, 由于目前电力资源已经基本实现普及, 所以利用此系统实现四表合一, 不仅可以保障采集数据的全面性、及时性, 而且可以有效地缩减建设投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 此系统在运用的过程中, 数据传输会受到电磁的干扰, 稳定性受到冲击, 所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对电磁干扰进行优化和处理。现阶段在以上通信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力线载波系统。

2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四表合一工程建设研究

现阶段在进行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为基础的四表合一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应用的建设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首先, 升级无线模块, 此方案既可以在四种采集仪表均为微功率无线类型且四种仪表之间的距离均较小的情况下直接应用, 又可以在电能表采用RS-485系统, 而其他仪表采用无线类型但四种仪表距离较小的情况下, 结合1型无线数据采集器使用, 但此方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 由于以无线技术为基础, 所以远程控制仪表不具有可操作性, 需要控制系统和人工才做相结合[4]。其次, 更换双模模块, 此方案即可以在电能表选用载波类型, 而其他测量仪表选用无线类型但四种仪表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应用, 又可以在升级无线模块适用的第二种环境下使用, 此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第一种方案的应用范围, 但由于其仍以无线技术为基础, 所以远程仪表控制仍被限制。再次, 增加通信接口转换器, 此方案可以直接被应用于电能表选用RS-485系统, 而其他仪表选用M-BUS系统, 且四种仪表间的距离较大的情况下, 可见此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 对环境的适应性, 对远程控制的有利性等方面均较理想, 但在应用的过程中, 需要的成本投入也相对较多,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具体选择哪种方案要结合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选择。

3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四表合一工程实现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在实践中有意识的结合“四表合一”的实现原理对其关键技术和建设方案等方面展开探索, 这是智慧城市方便居民、服务居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所以此工程建设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芳, 李小伟.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四表合一集抄系统研究[J].时代农机, 2016, 05:52-53.

[2]许万奎, 达九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电水气热“四表”一体化采集建设推广应用[J].低碳世界, 2016, 17:48-49.

[3]范志夫, 刘强, 严勤.浅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四表集抄的设计与实现[J].江西电力, 2016, 06:6-9.

篇4:信息化建设调研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提出

2009年11月,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沈阳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现场会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为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近期,我省已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了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如何应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如何在信息与网络环境下发展职教,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近年来,我们成立课题组,针对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在本县两所县属职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近几年,虽经过多方努力,我县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专业课教师已开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有效教学,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也得到了重视和尝试。但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信息化设备设施建设、专业课程信息化资源库建设、教师在教学上对信息化资源的应用等方面还是刚刚起步,教师对信息化资源建设及应用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与省厅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调查及分析

1调查对象

县内两所县办中等职业学校(三星级、四星级各一所),现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共18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左右。

2调查方法

采取无记名书面问卷调查法。设计了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所涉及的信息化资源获取、建设、运用等9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由教师从调查问题中选出与自己符合的答案,若答案不在选择之列,在“其他”一栏中写明。下发180张问卷,全部收回。均为有效问卷。

3结果分析

(1)有价值的信息化资源缺乏与专业教师对资源的需求存在着矛盾一方面:专业课程有价值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较为缺乏。

从图1、表1看出,77.2%的专业课教师认为学校的教学信息资源缺乏、较缺乏,而从本校校园网查找教学资源的教师仅仅占到13.9%。专业课教师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资料的渠道,调查位居前四项的是“到教育资源类专题网站查找”、“Internet搜索”、“同事之间共享”、“教材参考书自带光盘”,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专业课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校园网上没有建设,仅有的也是个别专业的少量课程。专业教师虽然能“到教育资源类专题网站查找”、“Internet搜索”一些资源,但比较零散,属于素材类产品,有价值、实际能用的资源库较少,在利用时教师还要进行再次备课。

据了解,我县职校专业课教师,目前使用的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少部分由专业教科书附带光盘的资源(大部分专业技能教材不带)获取,大部分资源是由专业课教师在有关网站上下载的,自己开发放在校园网实现共享的教学资源极少,可见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需要亟待开发专业课程的信息化资源库。

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对信息化资源的需求较为迫切。

图2显示:56v1%的专业课教师最迫切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有35%的教师迫切需要相关技术培训,只有8.3%的教师需要更多时间来自学相关技术,1/3以上的教师缺乏相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及应用的相关技术,渴望得到培训。

调查发现,目前我县职校专业课程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较为缺乏,这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需求产生了矛盾;同时教师课堂上想用与自身自主开发能力有限也存在着相应的矛盾。

(2)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

图3:你是否在所教学科建立了信息教学资源平台?

图3所示,约1/3的教师在所教的学科已建立或正在建立信息化资源库(或信息化教学平台);1/3的教师虽有这种意向和计划,但并没有建立和实施;但还有近I/3的教师从没有考虑过此事,这说明仍有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或是不愿自己去开发、建设,或是缺乏相应的技术。因此,专业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教学观念,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会学生在网络信息化平台上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从表2可以看出,平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遇到共性困难时,教师更倾向于通过学生协作小组、面讲等方式来解决,指导学生运用信息化资源来帮助解决的仅占15%,这与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重要性认识和平时教学理念陈旧有关,再加上信息化资源教学平台的缺少,因而产生这种教学倾向。

(3)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对现有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表3显示,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类型排序前三位的是“课件”、“媒体素材”和“网络视频”,而获取“网络课程”的仅占15.6%。这说明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课件”、“媒体素材”、“网络视频”等信息化资源较多,运用“网络课程”资源较少,而网络课程恰恰是教和学一个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内容丰富,学生课后也可以在平台上自学,专业教师运用很少,部分老师甚至还不清楚“网络课程”的内涵,更谈不上运用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化资源的情况如何,请看下面的调查结果:

问题:在专业理论课或专业实践课上,你是否常用多媒体手段,使用信息化资源来辅助教学?调查结果见下图4、5:

网4、5对比看出,无论是在专业理论课上,还是专业实验实习课上,常用多媒体手段,使用信息化资源来辅助教学的教师仅仅占1/4左右:从来不用的平均占到1/5左右:专业课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运用较少,大部分是偶尔使用或有人听课时、教学检查时、上公开课时使用,实为“作秀”。这一方面与学校的教学制度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教师不会使用一些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另有一部分教师是嫌麻烦,课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因而出现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4)课堂上运用信息化资源及多媒体手段能提高教学效果。

问题:你认为运用信息化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吗?

调查结果见图6:

图6显示:约2/3的教师认为运用信息化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约1/3的教师认为运用信息化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有时能提高学6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效果:没有效果、不能提高的仅占1.2%。可见,在专业课堂上适时运

用或常用信息化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

以上调查表明:目前各职校有价值的信息化资源较为缺乏,与专业教师对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矛盾,教师自己建设的专业课程信息化资源,大多数属于素材类产品,只能满足教师教学的初步需要,无法满足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对现有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信息化资源建设意义的认识不足,还缺乏相应的应用技术和正确的态度,但大部分教师认为,课堂上运用信息化资源及多媒体手段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专业课教师对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应用重要性的认识

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有以下三点:

(1)当前,信息化资源主要以数字化的网络资源为主。运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有着良好的适应性。首先,信息化资源尤其是网络课程资源,能为学生构建知识提供更充足的信息。其次,运用信息化资源教学能满足学生的个性要求。传统课堂教学不可能同时提供多种教学方式,不利于优化学生学习。而运用信息化资源教与学,为合作学习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使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加深对事物深刻全面的理解,同时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近年来,县区中等职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更加迫切需要课程改革和新的教学方法。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教学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多元性、交互性等特性,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以便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中等职校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较强,目前各校的专业实验实习设备不是太充足,也不先进。而信息化资源库的仿真实验和视频,较多地模仿了将来学生实际应用的知识、技能和企业生产实例,贴近企业生产一线,使学生学到一些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知识和实用技术。

2多渠道地建设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解决专业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资源需求与目前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较为缺乏的矛盾,就要多渠道地开发建设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只有具备充足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1)资源整合

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外部资源,如职业教育网站提供的资源库、中小学教育信息网等。二要提高校内资源利用率。以学校原有资源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放到校园网上,并将专业教师团队开发和自主设计开发的课件也整合到校园网上,不断充实教学资源库,同时实现资源校内共享,提高利用率。

(2)集中开发

一是上级职教教科研管理机构,要积极组织各科的专业课骨干教师集中进行开发建设;二是职校专业课教师要形成团队,积极投入,共同开发,有条件的学校联合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开发,建成一批有价值、教师实用、学生欢迎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平台)。

3加快校园数字化专业课程网络平台建设

中等职校要行动起来,将信息化校园、数字化校园建设视为促进中职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吸引力的重要一环,建立相应的信息化资源开发机制,加大硬件尤其是软件建设的投入。

现在,很多师生希望能够在现有信息化资源库(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扩充,这也要求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开放、先进的平台,以满足资源库个性化应用的需求。

(1)资源建设专题化

网络课程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一个信息化教学互动平台。学校分专业和学科归类建设一批专业的网络课程,同时配备交流互动、师生论坛等栏目。

(2)网络平台专业化

分专业建设各门课程的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利用此平台进行电子备课,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3)资源应用多元化

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活动,通过建立教师博客、班级主页等平台,增进教师教科研的交流。建设内容丰富、构架合理、服务教育教学、展示师生风采的学校网站,由专人负责维护更新。倡导学生建设自己的专题网站和各班级网站,利用论坛栏目,实现师生互动。

4积极探索专业课程信息化资源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加强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方面的培训,重点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教师从制作演示型课件的阶段转向以改变传统教和学方式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多媒体环境以及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全方位营造中等职校教育的数字化环境。

中等职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强化专业课教师应用信息化资源来辅助教学。例如:要求专业课教师每学期至少利用教学资源上3节示范课,开展课堂达标晋级活动;以专业组为单位开展信息教学资源应用的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开展说课、课件评比等活动,促进教师加强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同时,学校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信息化资源进行课堂科学评价,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加强课堂应用,从而达到把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全面引入各专业课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武法提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国军,浅谈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5):52

[3]程德生,迎接数字化校园的挑战[J]中国农村教育,2010(4):40

篇5:信息化建设调研

全面推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迫切需要。作为基层财政机关,近年来,我局财政局突破传统管理理念,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按照省、市财政信息化建设的规范要求,建立起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公共财政为架构、以系统一体化功能为目标的财政管理信息平台,提高了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当前我局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硬件设施基本齐备,先进可靠

从2008年开始,我区财政局争取省市财政部门支持,逐年加大信息化硬件建设投入力度,步入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通道。截至2010年,全局已购置配备了5台专用服务器、3台交换机和1台防火墙,建立了一个比较标准的机房、一个可容纳100人的多媒体会议室,更新配置品牌计算机100余台。

(二)网络服务基本建立,安全稳定

局机关局域网采用双网络、双布线,虚拟磁盘技术进行内、外网分离,在内外网之间设置内外网数据交换服务器,工作站电脑使用账号密码登录数据交换服务器进行内外网数据交换,内网通过腾迅通系统进行即时交流。内网实现了百兆到桌面的传输速度,并且与4家商业银行组建了业务专网,构成了我区财政系统业务网络。

(三)软件运用基本全面,成效显著

在系统应用上为了适应财政业务要求,从2008年起,我局为各业务科室购置了方正春元、用友GRP/R9、太极华清、中财信等软件,相继实现运用

部门预算编制、预算指标管理、拨款管理、总预算会计、工资统发、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管理等系统。随着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梳理了财政管理流程,有力地整合了财政内外部资源,实现了财政资金管理的所有相关部门及单位的有效协同管理,促使管理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转变,促进财政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设想

通过总结经验和分析不足,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区财政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承财政一体化建设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的紧密融合,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增加投入,打牢基础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依托财政资金为后盾。我局应在加强自力更生建设的同时,按照省财政厅信息中心的规划方案,认真规划,积极实施,添置硬件防火墙、路由器等重要设备,打牢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确保网络安全。

(二)横向融合,优化平台

针对各业务软件相互独立的实际,按照上下联动的原则,淘汰更新、优化整合财政内部业务软件,争取系列化运用大软件公司开发的各项财政业务模块,比如用友产品,做好国库集中支付、部门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监管、工资统一发放、财税库银联网等核心财政业务系统应用的融合,实现畅通的数据交换共享,同时尽快实现财政系统办公自动化,实现办公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对接,全面提高财政工作效率。

(三)强化利用,科学精细

逐步建立部门预算编制基础数据库、预决算数据库、历史资料数据库、公共信息数据库和决策汇总数据库,加强业务软件系统运用和升级,强化数据加工、整理和分析工作,实施动态监管、绩效评价,为开展财政经济预测分析、财政科学精细化管理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四)是要提升素质、强化服务。

篇6: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夯实基础,确保干部信息真实

1、高起点谋划。部务会抓住上级关于组织系统干部信息化建设的契机,明确干部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对科级干部信息库建设进行了认真谋划,确定按照省、市委组织部制定的标准要求,建设好集干部任免、考核、奖惩、培训于一体的科级干部信息库。同时,投资3万元添置了设备。

2、严标准审核。我们把干部信息审核作为信息库建设的重中之重。对照干部人事档案,将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职级即:年龄、党龄、工龄;学历、经历;职级作为审核重点,细化审核内容,统一审核标准,规范审核程序,明确审核责任,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汇报、及时研究、及时处理,确保干部信息的真实可靠。

3、快速度录入。通过明确信息录入的标准、要求和纪律,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办法,对信息录入员实行资格准入,保证了干部信息录入工作地顺利进行,保障了干部信息录入工作的圆满完成。科级干部信息库录入了副科级以上单位103家,科级干部1495人,基本实现了干部信息的统一管理。

二、规范管理,维护干部信息完整

1、日常维护规范。我们按照相关组室认定审核,干部信息组统一管理维护的思路,切实加强对干部信息库的维护管理。尤其是将干部任前档案审核工作作为做好干部信息维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并以干部“三龄两历一职级”为审核重点,保障了干部信息的全面、真实、准确。

2、信息交流畅通。对全县负有干部监督职能的单位进行认真梳理,确定县纪委、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人事局、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计生局等职能单位为干部信息交流成员单位,构建起跨部门的干部信息交流体系。

3、安全保密严格。我们按照保密工作的规定,建立了干部信息安全保密责任制,配备了干部信息库专管员,充分利用加密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定期做好干部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检测维护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科学合理地划分了相关组室干部信息的查看和使用权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干部信息库的安全与保密。

三、优化服务,利用干部信息快捷

1、干部工作基础有了新的变化。我们坚持把干部信息库建设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来抓,在干部信息库建立了35

岁以下正科级干部、30岁以下的副科级干部、妇少非科级干部、20名25岁左右的党政战略年轻人才、50名80年后优秀人才等五个方面干部信息平台。在近年县直单位主职调整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干部信息库信息,协助干部组、部务会议查询干部信息、提供《干部基本情况表》136份,为选准人、用好人提供了全面、准确、真实、可靠的依据。

篇7:医院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医院卫生信息管理正处于一个新的变革时期,这个变革是医院卫生信息管理最具有革命性的变化。新疆各县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不要说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医院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比较,就与西部有些地区比较,也同样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一、县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

医院信息现代化建设应该是“一把手工程”,必须得到医院领导的足够重视。而实际上大多数县级医院的领导都对医院的信息建设认识不足,参与管理的力度也不够。其参加管理的职能科室多为医院的二级科室,原因是认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光花钱,不创收。不能认识到医院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诊疗水平的潜在创收。也有的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效果并不好,其原因是在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在我对几家县级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调查中,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医院对卫生信息现代化认识不足。

(1)在与许多医院接触了解到,对于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

010年)》和《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许多医院根本不知道,更不要说学习和落

实其精神了,我院也是从网上查询到的。

(2)医院联网了,就可以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计算机可以把所有工作都完成。

(3)只要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就可以”开源节流,堵漏增收”,忽视了医院管理监

督体制和医院管理系统的结合。

(4)

(5)大多数医院的管理系统,多是基于“以财会核算为中心的HIS系统”,对先进的临床管

理系统还在等待„„。

2、医院卫生现代化管理不到位

医院信息化管理职能科室极其混乱,除像新疆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昌吉州人民医院等大医院设有计算机中心和信息科管理医院的信息系统外,大多数县级医院没有成立信息科,成立的信息科只管理病案,不参与医院的信息管理。而实际参与医院信息系统管理的部门是财会科、设备科、医务科、总务科、院办等。

3、医院对卫生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地位,造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足。有的医院现在还使用相当落后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多是使用的低水平的收费系统。

在我对几家县级医院调查时,医院信息科的同志讲,医院现在系统已经相当老化,计

算机修修补补,只能勉强使用,想换台计算机,不能及时更换,说明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离卫生部及卫生厅的要求相差甚远。

在调查中,我发现,有的医院使用的信息系统的开发商早已垮了,部分系统已不能运

行,且无人进行维护,整个系统已经失去正常的管理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缺少资金,不能够及时更换系统,继续勉强使用,如米泉市人民医院等。

4、部分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浪费相当严重

有的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是相当重视的,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医院信息化人才的缺乏,医院领导又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故在购买医院信息系统时缺乏可行性论证,频繁更换系统,造成资金的浪费。此类医院有以下几种:

(1)医院自行组织开发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初期,许多医院都根据自己医院的运作方式,找IT人员自己开

发系统。当时因系统仅为医院的收费系统,还能正常运行。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的提高,自己开发的系统已不再满足医院信息现代化的要求,但医院已经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如昌吉地区以前使用的新疆易通公司和昌吉宏创公司的医院管理系统。

(2)医院为了“节约”,购买低水平的系统

在购买医院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时,有的单位存在“重新建轻整合,重硬件轻软

件,重当前轻长远,重使用轻投入”的现象。故只侧重于当前利益,而不注重长远的规划。

许多医院在购买医院系统软件时,采取招标方式购买软件系统。但由于医院对医院信息系统软件的认识不足,多以竞标价格定中标软件,这实际是医院购买决策中的大忌。计算机硬件的透明度相当高,品牌间有可比性。而医院信息系统软件,无可比性。这样往往造成软件使用一年好,二年坏而不得不换系统,造成因“节约”而浪费的现象。

5、医疗卫生信息技术人员的严重不足

我们都知道,医院卫生信息管理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的医学工程。专业化的技术人员不

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医院管理的经验,又要精通计算机技术,才能满足医院卫生信息系统的自主管理、应用及维护的需要。

但各县级医院对此类人才培养不够。据了解,医院普遍认为,要使用医院临床管理系

统的难度很大,其原因是对现有的各级领导医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的培养不够。要实现医院信息现代化,从现在起就应该加强对现有各级领导医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二、新疆省内HIS经销商现状

从我调查的数据表明,仅新疆省的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软件生产供应商或代理商就有几十

家之多。在现有的医院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生产供应商中,有许多都是皮包公司,有的根本没有医院管理软件的资质证,但却到处参加医院的招投标工作。许多医院在招投标中考核比较严格,要求出示自主软件产权证明时,使这些公司不得以退出。而一旦医院未严格要求,这些所谓的生产供应商便参与到招标中,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中标,使医院购买的医院卫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不能保证医院的正常使用,严重地损害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而最终受害的是中标的医院。

三、医院选择HIS经销商的标准

据上所述,选择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必须符合卫生部《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理论》《国家医院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电子病历应用基础与标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在选择医院信息系统软件生产供应商的方面,好的HIS供应商应有以下特点:

1、专业化强,最好是专门从事HIS 开发的公司;

2、既有计算机专业人员又有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

3、有优秀软件的版权,有能力开发和修改HIS软件;

4、HIS软件已经过一年以上时间使用和若干医院实践检验,已证明公司及其软件和服务是稳定

可靠的。

5、公司的软件要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生产,既要有医

篇8:信息化建设调研表

中国网库总裁李军保和市场营销副总裁李战军向农业部领导进行了工作汇报。中国网库经过多年实践, 通过单品电商模式快速打造全产业链, 实现产销对接, 探索出一条实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电商之路, 正迅速带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李占军副总裁介绍, 中国网库致力于细分领域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与集聚, 为实体企业提供基于行业细分的单品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近年来在食品、农业、建筑、汽配等传统产业的电子商务应用进行大胆摸索和创新,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其中农业是中国网库最早取得突破的B2B领域。此外, 网库也在去年国家推动地方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下, 以品类网为实施, 积极帮助各地搭建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由中国网库联手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国红枣交易网 (www.hongzao114.com) 是农产品单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示范案例, 以红枣单品为聚合点, 快速吸引行业上下游供求商入驻, 集中资源, 实现低沉本、高效率的产品推广和企业品牌宣传。而目前, 类似中国红枣交易网这样的农产品品类网站中国网库已经建设了200多个。

2012年, 中国网库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立足于呼伦贝尔地方产业优势, 围绕呼伦贝尔农牧业领域内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 联手搭建羊肉、木耳、芥花油、蓝莓等品类20个单品交易平台, 以各单品为主导发展呼伦贝尔农牧业产业化电子商务集群, 加快地方特色资源与大市场无缝对接的步伐, 打造呼伦贝尔农牧业产业化“航空母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则可以通过品类网的聚合与影响快速掌握优势资源, 快速抢占20个单品在全国的网上领先地位, 并将企业网上销售和采购全面结合起来, 形成真正的供应链管理。

2013年1月, 北京网库互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新绛县政府签订了绿色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合作协议, 挑选当地的10个至20个优势蔬菜品种参与电子商务交易, 共同打造新绛县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该基地将与建设中的晋南农产品物流园区合作, 形成该县农产品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并驾”销售的格局, 3年内实现年网上交易额70亿元的目标。

李司长认真听取了中国网库的工作汇报后表示, 农村电子商务是提升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经将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 中国网库在此领域作出的尝试和探索值得推广。电子商务必然要走细分化、专业化道路, 中国网库的单品电商模式, 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做出了典范, 也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借鉴。

据悉, 今年农业部信息化建设工作之一是, 在全国构建15个大型产业批发市场网络平台建设。农业部希望吸引像中国网库这样优秀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合作开发农业电商基地, 通过优选全国农业实体企业构建单品平台, 参与到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来。

篇9:信息化建设调研表

关键词:信息共享;政法信息共享平台;政法信息协同共享机制

目前,公检法司各政法部门都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垂直专属网络,在部门内部实现了信息化系统办公。而垂直信息化不断深入,横向信息孤岛的现象却越来越凸显。在确保诉讼公正的前提下,如何充分整合司法资源,实现办案效率最大化,以此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已经成为政法部门工作发展的必然之路。近年来,S县在政法委的牵头下,联合公检法司四部门研究建成浙江省首个专网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实现了部门信息共享及刑事案件网上办理。本文结合该平台的运行实际,探索政法部门信息协同共享机制相关问题,以期为健全政法信息协同共享机制提供借鉴。

一、实践考察

近几年,S县刑事案件数及涉案人数持续增长。从2010年至2013年,每年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数量和人数分别为:2010年339件694人;2011年413件753人;2012年478件898人;2013年524件1105人,4年来数量和人数均翻了一番,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将持续大幅增长,但辦案人数总体上并无变化。譬如,S法院刑事审判庭自2010年至2013年里办案法官人数一直保持2名,S检察院公诉科自2010年至2013年里检察官人数也一直保持5名,按照司法改革的导向及员额限制,“案多人少”将成为影响案件办理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民商事案件数及执行案件难度也在持续加大,一线政法干警压力倍增,加上区域拓展政法机关办公场所距离拉大,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无限的司法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加剧。如何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显然仅靠增加人力编制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且增加编制面临的难度很大。最优途径便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改变以往办案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在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为准则的信息管理制度基础上,通过整合公检法司各单位的信息资源,建立数据共享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其基本内容为:一是建立数据交换平台。以公、检、法、司部门原有的业务系统为基础,初步建立中心信息库,通过建立影印系统对刑事案件有关信息采取自动采集和导入各家原有的业务系统,对原有纸质信息进行电子化管理,通过建立对应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平台与公检法司各家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二是建立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公文传输系统,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法律文书、提请逮捕意见书、逮捕决定书、移送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刑事判决书等实现电子印章及格式打印。建立案件信息交流系统,如对证据不足、存疑的案件可直接通过平台交流。三是建立案件预警、监督、分析系统。系统以数据交换平台为基础数据来源,对案件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在特殊节点发送提醒指令。建立案件查询功能,以便诉讼结束后供相关人员查询借鉴。同时比较提取分析相关数据,生成司法信息总结报告,以便提供数据参考。

通过平台的建设基本实现了以下目标。首先,案件转递更加顺畅,办案效率得到提升。如平台可以实现多人同时查看的电子宗卷,改变以往案件案卷流转方式。经办人员可直接网上查阅案情,下载打印公文,减少移送接收环节。其次,办案协同更加紧密,案件质量得到提升。所有法律程序都在平台上流转处理,结果直接记入日志,有利于政法各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由此倒逼办案人员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再次,信息流转更加透明,执法规范、监督效能得到提升。公安立案、侦查、案件后期处理以及监管活动办理等信息,检察的批捕与起诉审查,法院的审判结果和交付执行、刑罚执行活动,司法局的社区矫正情况,均可通过平台即时传送。平台也避免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多头受理,实时跟踪办理进程和结果。最后,信息统计分析更加便捷完善,服务决策能力得到提升。系统能随时对各类案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了解动态,使政法机关能快速准确地收集到公检法司各家的相关情况,为领导决策部署、超前应对提供了快速通道。

二、当下困境

当前国内有很多地方如重庆、江苏昆山、上海浦东、深圳龙岗等已经建成或者正在筹建政法信息共享平台,但结果均不尽人意。S县政法信息共享平台虽然试运行成功,但平台主系统也运行受阻。笔者对受阻的障碍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技术障碍

政法信息共享协同系统与政法各部门内部业务系统无法实现对接。公检法司各家拥有各自独立的局域网,也建立相应的不同级别的保密机制。从调研的情况反映,各单位都有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禁止外来网络接入本单位局域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势必要打破相关规定,而这必须获得上级机关的批准方能实施。目前公检法司各部门的数据库都在市级以上政法部门,各部门对开放接口心存疑虑,政法共享平台与之无法对接,实现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平台的关键在于数据库的共享,这是影响平台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真正通过平台的应用减少干警工作量的关键。从各地来看,数据共享与数据库互联上受阻是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瓶颈。

2.人力障碍

办案人员运用平台的积极性无法调动。政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出发点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劳动。由于不能解决数据库的有效对接,政法各部门都要面临同一案件分走二套系统的问题,办案人员对案件的数据需要二次录入,大大加重了工作量,从而影响他们使用平台的积极性。同时,受上级部门业务考核制约以及共享平台运用考核的空白,办案人员对本部门的业务系统较重视,却不太重视共享平台业务系统的运用。一项新事物的出现至被接受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受传统工作习惯的影响,不少办案人员有排斥心态,使用平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纠其主要原因还在于享受不到平台运行的惠利,反而无形增加了工作量。

nlc202309020029

3.动力障碍

平台建设缺乏权力机关的有力推动。当前部分平台建设合作单位对平台建设的意义作用认识不清,出现多种误区:有些单位认为建立横向合作平台上级业务主管机关并没有明确工作要求,本单位也无迫切需求;有单位认为信息共享之后容易暴露自身问题,影响单位形象,而且多了一双监督的眼睛自找麻烦,也不利于对办案人员的个人保护;有的甚至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对信息共享高度戒备,认为其容易泄密。由于认识不统一,造成思想上不重视以及工作中不配合,从而使得平台建设工作阻力重重,无法实现新突破。在此情况下,实际工作中又没有层级较高、对各单位均有较强制约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而更为关键的是缺乏权力机关的具体推动。

4.机制障碍

平台建设缺乏工作机制的有力保障。由于缺乏必要工作机制的有效保障,政法信息共享平台的操作性不强,其功能作用发挥得也不够理想,各家单位参与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了平台建设进程。首先是技术资金保障不到位,平台建设与维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与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当前该项目没有政府财政的专门预算,经费由各家合作单位按比例分摊,经费保障不到位,科技化水平尚低。其次是监督制约机制缺乏,目前尚未建立相应的督促检查与考核评价机制,而信息共享项目一般需要长期坚持而且基础性工作量巨大,各协作单位又分属各个不同系统,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手段,一旦在运行过程中某个部门或环节出现了问题,将影响到整个平台的有效运行。再次是缺乏信息管理使用的保密机制,平台信息共享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量十分巨大,有些信息属于本单位、本系统的秘密资料,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失密泄密的情况,这也使得部分协作单位在提供时存在较大顾虑。最后是人员培训和业务咨询机制缺乏,根据以往新软件、新系统投入应用情况预测,在整体信息化共享平台投入运行之初,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门的软件应用操作培训。而政法系统的工作内容都有明确的法定时间限制,如何尽快使相关工作人员熟练共享平台操作,减少运行之初的误操作,组建专门的业务咨询队伍,发挥平台最大效能,将是平台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三、应对之策

1.统一认识,形成共享协作共识

要正确认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为推进平台建设奠定思想基础。一是对信息共享平台本身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站在整合司法资源、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效能的高度,正确认识信息共享平台所具有的积极功能,使各部门在思想上真正接受。二是对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重要意义要有正确的认识。各协作单位应认识到自己是平台建设的主体,也是直接的受益者,应当跳出部门利益的束缚,以积极的态度、务实的工作,齐心协力、真诚合作把平台建设好。三是对未来司法的发展趋势有正确的认识。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司法环境的转变将对司法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信息共享作为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能的有效途径,必然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也势必会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各协作部门应当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从与己无关的分外事转变为本部门的职责所在和工作所需的分内事,从不闻不问到自觉接受、主动关心,从一开始对平台建设的戒备、抵触转变为开放坦诚,从被动应付、敷衍推脱转变为主动要求、积极配合。要加强对部门内工作人员的思想引导,消除他们的抵触情绪。

2.争取支持,加大平台推进力度

要积极争取党委、人大和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对共享平台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通过党委协调各协作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分工职责,提出工作要求,在政治上、组织上给予保证。其次,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与推动作用,由其出面协调地方各部门来推进信息共享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共享机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問题;最后,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目前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所涉及的人员、经费及其他物质保障都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司法改革后将会实现司法机关人财物省级统管,而政法信息共享平台推进需要不断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法检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单位对共享平台建设的支持,如江苏苏州市就是由苏州市中院、市检与各区县的政法委由上而下联合推动,保证刑事案件办理流转在平台上的正常运行。

3.完善机制,科学制定相关制度

要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的规范性指导意见,并由人大印发,以确保机制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规范性指导意见要立足长远、注重宏观,就建立共享机制的目的、意义、原则、协作部门范围、共享信息范围、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程序,共享机制的运行保障、建设过程等基本问题作出原则性、指导性的规定,勾勒出共享平台的实施步骤。要制定平台运行的具体操作规程,作出专门性的规定。一是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如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定期情况通报制度,增强协作单位的工作互动性。二是建立业务咨询机制,加强协作各方的业务咨询与交流,对平台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和探讨。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对参与信息共享机制的各部门进行定期考核,纳入部门工作考核,同时加强日常检查督促。四是建立信息管理使用的保密机制。协作各部门落实管理责任人,严格信息使用审批制,制定严格的保密规则和措施,明确有权经手信息的人员,对于泄密者追究其相关责任,谨防信息外泄和滥用。

4.加强保障,确保平台有效运转

要有充分经费保障,建议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纳入政府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在财政部门编列专项经费,提供全额保障。要建立交流平台和技术维护组织,实时提供业务咨询,进行日常技术性维护及就运行具体事项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还要对各部门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制定监督有力的制约机制,由党委、政府、人大部门人员成立督促检查组,对各部门参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的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不积极配合的部门,结合考评机制,追究其相关责任,以此确保制度的执行。

上一篇:家庭教育故事征文-家庭节能金点子下一篇:叠词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