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第八章

2024-05-11

练习题第八章(精选6篇)

篇1:练习题第八章

第八章补充题

1、由生产经验知,某种钢筋的强度服从正态分布N,2,但和2均未知。今随机抽取6根钢筋进行强度试验,测得强度(单位:MPa)分别是:485,490,535,495,560,525.问能否认为该种钢筋的强度为520(0.05)? 解:依题意须检验H0:520,H1:520 由于未知,故采用t检验,拒绝域为tx520s6t25

其中x515,s2890,0.05

代入数据得t0.41t0.02552.57,故接受原假设.2、设某种产品指标服从正态分布,它的标准差已知为150小时,今由一批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了26个,测得指标的平均值为1637小时,问在0.05下,能否认为这批产品的指标为1600小时.解:依题意须检验H0:1600,H1:1600 由于已知,故用U检验法,采用统计量:zx0n

所以拒绝域为zz2z0.051.96

其中x1637,150,n26,0.05 代入数据得z1.25781.96,故接受H0.3、某种柴油发动机,每升柴油的运转时间服从正态分布,现测试6台柴油机,每升柴油的运转时间为:28,27,31,29,30,27(分钟).按设计要求,每升柴油的运转时 1 间平均应在30分钟以上,问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这种柴油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解:依题意须检验H0:30,H1:30;由于2未知,故采用t检验法,拒绝域为tx30s6t0.0552.015

其中x28.67,s21.6332,0.05

代入数据得t2.00t0.055,故接受原假设.4、某种物品在处理前与处理后分别进行抽样,分析其含脂率如下: 处理前xi:0.19, 0.18, 0.21, 0.30, 0.41, 0.12, 0.27 处理后yi:0.15, 0.13, 0.07, 0.24, 0.19, 0.06, 0.12, 0.08 假定处理前后的含脂率都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同.问处理前后含脂率的平均值是否有明显变化(0.05)?

22解:依题意须检验H0:12,H1:12,由于122,(未知)故拒绝域为tswxy1n11n2t2132.16

22其中,0.05,x0.24,y0.13,s10.0091,s20.0039,sw0.0063

代入数据得t2.682.16,所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处理前后含脂率有显著变化

5、用包装机包装洗衣粉,在正常情况下,每袋标准重量为1000克,标准差不能超过15克,假设洗衣粉袋重服从正态分布,某天检验包装机工作情况,从已装好的袋中随机抽取10袋,测得其重(单位:克)为:1020,1030,968,994,1014,998,976,982,950,1048.问按标准 2 差来衡量,这天机器工作是否正常(0.05)? 解: 依题意须检验H0:由于未知,取22152,H1:2152,015

22n1s220为检验统计量

拒绝域为2916.99,其中x998,s30.23,0.05 222代入数据得236.55416.99,所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包装机工作不正常.6、要求某种导线电阻标准差不超过0.005(单位:欧).今在所生产的导线中随机抽取9根,测得电阻为x1,x2,,x9,经计算得s20.0072.设电阻总体服从正态分布.问在显著性水平0.05,,下能否认为这批导线电阻的标准差显著偏大? 解:依题意须检验H0:由于未知,取220.0052,H1:20.0052,00.005

22n1s202为检验统计量

拒绝域为228,其中s0.007,0.05,代入数据得 22215.680.05815.507,所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电阻标准差显著偏大.27、有甲和乙两个工人加工同样产品, 从这两个工人加工的产品中随机地抽取若干产品, 测得产品直径为(单位:mm): 甲(xi):20.5, 19.8, 19.7, 20.4, 20.1, 20.0, 19.6, 19.9 乙(yi):19.7, 20.8, 20.5, 19.8, 19.4, 20.6, 19.2 设甲乙两人加工的产品直径服从正态分布,试比甲较乙两人加工的精度有无显著差异(0.05)? 3

222解:依题意须检验H0:122,H1:12

由于两样本取自不同正态总体,且1,2未知, 故检验统计量为Fs1s222~Fn11,n21

拒绝域为FF2n121,n21F0.0257,65.12或 1,n21F0.9757,60.1953

FF1n12其中s120.1029,s20.3967,F0.2594

代入数据得F0.0257,6FF0.9757,6,故接受原假设.8、甲车床加工零件长度服从正态分布N1,0.0144,从其产品中随机抽取10个,测其长度(单位:mm)为8.1, 7.9, 8.2, 8.0, 7.8, 7.9, 8.2, 8.1, 8.0, 8.2.乙车床加工同样的零件, 长度服从正态分布N2,0.0256,也从其产品中随机抽取10个, 测其长度(单位:mm)为8.3, 8.0, 7.9, 7.9, 7.5, 8.4, 8.2, 7.9, 7.6, 7.8.问能否认为12(0.01)? 解:设X~N1,0.0144,Y~N2,0.0256

依题意须检验H0:12,H1:12 由于1,2已知,且12,故采用统计量Zxy21n122,n2拒绝域为: zz2z0.0052.57

其中x8.04,y7.94,10.012,20.016,n1n210 代入数据得:z1.26492.57,故接受原假设.

篇2:练习题第八章

刘荣材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宏观调控下使()A.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B.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辅助作用

D.计划和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3.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A.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B.使劳动者老有所养 C.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D.实现小康

4.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形式,因为股份制()

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唯一实现形式 C、是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D、是实现职工当家作主的一种有效形式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

6.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状况 B、资金短缺 C、就业压力 D、市场经济的存在

7.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计划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市场经济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与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9.计划与市场是()

A、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 B、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D、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10.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仍是人们的谋生手段 C、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

D、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阶层

11.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A.现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B.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C.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1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是()

A、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高,从注重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和效益 B、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C、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D、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3.2006年初,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通过()年的努力,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1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6、现阶段,我国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有所差别。这是因为()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7、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A、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D、承认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18、私营经济就其性质来说属于()A、小私有制经济

B、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存在着剥削与被剥削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 C、集体所有制经济

D、与外资企业一样性质的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和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E、股份经济

2.在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上,邓小平认为()A、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B、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E、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

3.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E、外资经济

4.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中外合资企业 E、中外合作企业

5.“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

A、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D、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6.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A.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B.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C.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D.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E.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7.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运行的原则主要包括()

A、减量化 B、再利用 C、资源化 D、经济化 E、科学化

8.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E、管理民主

9.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同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A、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0.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国有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工资收入 C、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

D、私营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收入 E、外资企业雇用劳动者取得的收入

11.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形成()的产业格局 A.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B.坚持党的领导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D.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E.服务业全面发展

12.自主创新包括()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D.理论创新 E.体制创新

13.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构建()

A.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B.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C.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

D.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E.健全和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14.新型工业化道路()A.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 B.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

C.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 D.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E.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15.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以下问题()

A.覆盖范围窄 B.制度不健全 C.管理基础薄弱 D.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很完善

16.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E.一般竞争性行业

17.中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是()A.建国时面临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国情

B.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世人瞩目的直接影响 C.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单纯,计划经济体制比较顺利地运行 D.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E.中国共产党的首创

1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因为()

A.劳动者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会出现收入的差别

B.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会导致富裕程度的差别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会产生富裕程度的差别

D.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 E.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

19.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20.“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2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2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其主要内容有()A.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B.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C.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服务业全面发展

2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4.在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在各地区各行业中都占有绝对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即()A.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

B.企业是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政府运用间接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D.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受健全的法律体系规范和约束

26.下述哪些环节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E.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判断分析题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4.实行按劳分配,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5.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6.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共同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7.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8、有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9.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因而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四、简答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怎样体现? 2.简述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必然性。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哪些形式和类型? 6.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论述怎样全面认识我国公有制经济。

五、论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是怎样形成的?

3.目前我国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分配政策是什么? 4.试述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现实意义。5.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6.试述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7.试述我国实现工业化为什么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8、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9、试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六、材料题

1.下面是一组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材料: 材料1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

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48页)

材料2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相似,但也有不同,是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同集体所有制之间的关系,也有同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但是归根到底是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同样地,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好东西,包括经营管理方法,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这是社会主义利用这种方法来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这当作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6页)材料3 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笫203页

材料4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

材料5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7页)材料6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

材料7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页)材料8 在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强调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页)根据材料回答:

(1)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2.下面是一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的材料: 材料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国有经济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国有资本逐步退出低效益企业,退出既没有必要国有也没有明显优势的行业,退出处于结构性矛盾中的长线产业。采取合资、合作以及参股、控股等多种实现形式,集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冶金、电力、石油、煤炭、化工等重点产业和金融、保险等关键部门;同时,通过“抓大放小”,一批企业集团组建起来,一批大企业到境外上市,一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退出市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其结果,一方面,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从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构成来看,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1985年为63%,1995年下降到32%,1998年下降到28%;另一方面,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不仅达到近年来最妤水平,而且呈现出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到2000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2392亿元,比1997年增长⒈97倍,大中型企业亏损户数比1997年减少了72.7%。同时,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实际调动或支配着约40-50%的其他经济成分。

(2)20多年来,城乡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增加。根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集体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85年为30.5%,到1995年上升到35.5%,1998年达到38.4%,从接近1/3堵加到1/3强。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经济迅速复兴,蓬勃发展。1981年,个体工商户183万户,从业人员227万人,注册资金5亿元;1999年,全国个体工商

户3160万户,从业人员6240万人,注册资金3440多亿元。个体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开辟了多种就业渠道,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城市新增劳动力和一些离开原企业的职工加入。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促进了社会主义市扬经济的发展。

(4)、随着党的政策的推动,私营经济逐步成长起来。到期998年,我国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20多万户,从业人员达到1710万人,注册资金达到5140万元,与1989年同口径相比,分别增加了13.3倍、10.4倍和85.7倍。私营经济产值占GDP的比例,1989年为0.57,1998年达到7.37。私营经济的税收贡献1989年为1.12亿元,1997年增长到90.49亿元,增长了80倍,高于同期全国以及国有集体企业的税收增长速度。私营经济是要的劳动力就业渠道。从1989年到1999年就业人数平均增长29%,远远超过了同期全社会的就业增长率。1995年,私营经济新增就业人数占到全社会新增就业总人数的41%,1999年从业人员达到2021万人。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基础的发展起点。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轨过程中,私营经济的作用己不仅仅是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参照系,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竞争提供基础和标准。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5)、外资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1992年的外商投资达到110.1亿美元,相当于1985年的6.5倍,1993年的外商投资达到257.6亿美元,相当于是992年的2.4倍。在经济济发展中外资经济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1993年开始,中国工业总产值增量中外商工业的贡献每年都在20%以上。1998年,所有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工业产值总额中,三资企业的份额占到22.16%,就业总人数中,三资企业的份额占到10.63%。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我们引进紧缺的资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3400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资经济还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4.2003年9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手出击开展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严把肉品市场准入关,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场)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其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公开曝光。

根据材料辨析:有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有强制力的政府来干预。

5.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企业后来也不收了。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6.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析这一观点。

第八章 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道题)1.(A)2.(B)3.(C)4.(C)5.(A)6.(A)7.(C)8(C)9.(D)

10.(B)11.(D)12.(B)13.(C)14.(B)15.(C)16.(D)17.(B)18.(B)

二、多项选择题(共53道题)1.(ABCD)2.(ABCD)3.(ABCDE)4.(ABC)5.(ABDE)6.(ABCDE)7.(ABC)8.(ABCDE)9.(ABCD)10.(CDE)11.(ACDE)12.(ABC)13.(ABCD)14.(ABCDE)15.(ABC)16.(ABCD)17.(ABCD)18.(ABCDE)19.(ABDE)

20.(BDE)

21.(BC)22.(ABD)23.(ABCDE)24.(ACD)

25.(ABCD)

26.(ABCDE)

三、判断分析题(共11道题)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正确。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确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深刻地认识我国国情,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2.衡量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就看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答案】错误。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决定多种所有制结构。为了克服我国原有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化的弊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条件下,适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而提高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必要的。但是,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大小,要根据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客观需要来确定,不能简单地以它来衡量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成绩。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比重的减少,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不正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含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内。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会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相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门路,吸纳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国家税收等等。

(2)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4.实行按劳分配,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答案】不正确。

(1)在现阶段,社会公平只能理解为人们在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大体实现了平等。这反映在分配方面,是实现了分配机会上的平等,大家都是按照“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取得收人。社会公平原则并不要求消费资料的平均分配。

(2)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劳动差别,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收人水平的不同,这并不违背社会公平的原则。

5.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答案】错误。

(1)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会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能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劳动者学习先进,提高经济效益,也逐步富裕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有先有后的。

(2)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6.任何一种形式上属于共同所有的企业和组织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答案】错误。

(1)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理论范畴,其实质和核心是全体社会成员或者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

(2)一些以“社会所有”或“公众所有”的名义出现的、被一些人称为“新公有制”的企业和组织,并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因为在这些企业或组织中不同的个人或集团,对该企业或组织占有的生产资料并不具有平等的权利和利益,而是以个人出资多少为依据来确定他们权力的大小和利益的多寡,真正的经济大权

始终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因此不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和收益公有的基本特征。

7.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答案】正确。

所有制关系决定收入分配关系。

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实现和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应与效率挂钩,职工所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公有制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公有制企业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也必然多样化。例如,实行租赁和承包经营的方式,存在租赁收入和承包收入;在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条件下,职工拥有本企业股票还可以得到股利(息)收入,职工以资本、技术为生产要素入股,还可以得到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等。这些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

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决定个人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8、有商品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答案】错误。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市场最初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有商品,就有商品交换,因而就有市场。

(2)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一种运行机制。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劳动产品和生产要素都成为商品,成为买卖的对象,商品经济就成为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市场的作用也就覆盖全社会,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形式。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就发展成为市场经济。所以,不能笼统地说,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

9.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具有灵活而有效的导向作用,因而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答案】 错误。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的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使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是市场机制的长处。但市场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因而单靠市场的作用,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必须有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的宏观调控。

四、简答题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怎样体现? 【答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简述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必然性。

【答案】(1)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按劳分配的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②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首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达,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其次,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再次,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

【答案】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比资本主义国家要强得多。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答案】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有哪些形式和类型? 【答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要形式和类型有:(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它主要是个体劳动者的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得的收入,受雇于非公有制经济雇佣劳动者所取得的收入;

(2)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是资本所有者取得的利润,利息,以实物形态租借给他人而取得的租金;

(3)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6.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论述怎样全面认识我国公有制经济。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发生的变化主要是: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公有制经济采取多种形式。

应该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虽然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仍然占优势,并且通过改革,资产质量有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尽管有所减少,但始终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控制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控制力增强。公有制采取多种实现形式,增强了公有制经济 的活力,同时也为其它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公有制经济的变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而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五、论述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分配制度?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首先,这是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要求。产品分配的方式是由生产方式,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所决定的。同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结构上,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

其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土地、经营能力等生产要素都是稀缺性资源,以商品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要获得其使用权,就必须向其所有者支付使用代价,实行生产要素有偿使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中,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按生产要素获得收益,即使在公有制企业内部,职工也可能将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证券投资,获得相应的要素收入。

可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除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以外,还有多种分配方式。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后的实践证明,只有建立这种分配结构才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理论的教条主义理解,长期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一个重大的理论障碍,即否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著名论断。

1984年至1987年,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原则和总方向确定下来。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发展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

邓小平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的确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3.目前我国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分配政策是什么? 【答案】第一,存在的问题有:平均主义的分配现象仍然存在;靠权力换取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城乡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与“暴富”阶层形成巨大反差;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

在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不认真解决,就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要把这一问题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党的十五大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强调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解决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应采取的分配政策是:(1)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继续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一切合法收入,均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2)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他人财产,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3)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予以纠正。(4)调节过高收入:逐步完善累进递增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清理和规范免征范围,调整消费税,开征遗产税、赠与税等新税种。(5)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以及丧失劳动能力者实行救济,在城镇建立普遍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低收入者也能够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4.试述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现实意义。【答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了很快发展。因此,必须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现在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单一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例如中外合资经济和股份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本身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差别。

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即使经过国家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国有经济的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5.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答案】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为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在社会总资产中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三改一加强”的原则以及“抓大放小”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城乡集体企业也要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

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导这类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则是:鼓励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只要我们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就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使各种经济成分能够发挥各自优势,从而使我国经济既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6.试述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鼓励一部分地区发展得快一些,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各地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是,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和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有利,率先对外开放,加上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得比中西部地区更快一些。因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比过去扩大了。

实践证明,我们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是一个成功的政策,它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对于地区差距问题,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现象。由于条件不同,地区发展差距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要从大局的角度来认识这种差距。从战略上看,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这是一个大局,内地要顾全大局。发展到一定时候,沿海多做一些贡献支持内地发展,这也是大局,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三是因为地区差距是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原因形成的,解决地区差距也需要一个过程,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四是缩小地区差距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国家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使资源优势逐步变为经济优势。东部地区在经济继续加快发展的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促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7.试述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答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提出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奋斗,我们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已经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工业化的路子是不同的。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大都是在十九世纪完成的,走的是殖民掠夺、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破坏环境、贫富悬殊的工业化路子,对自然界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长期难以医治,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实现工业化,不能、也不应该再走这样的工业化老路,而应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里的“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主要表现在:

(1)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必须扩大就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顺应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世界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得出的正确结论,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作出的科学规划,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方针。

8、试述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

【答案】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基本制度的性质。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为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一是要在社会总资产中保持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对整个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区、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根据“三改一加强”的原则以及“抓大放小”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城乡集体企业也要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

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指导这类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则是:鼓励发展,正确引导,加强监督,依法管理。国家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只要我们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就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使各种经济成分能够发挥各自优势,从而使我国经济既充满生机和活力,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9、试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答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单纯强调这一面,轻视或者忽视另一面,都不利于改革和发展。

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所证明了的。同时也要看到,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指导和调控。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又处在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要特别注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法制建设,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要正确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使二者统一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有机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应该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我们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恰当地确定市场机制作用的广度和程度,以及宏观调控的形式和力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作用不断扩大。但目前市场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必须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经济活动,要进一步放开放活,激发经济活力。特别是竞争性产业和行业应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产业和行业也要引人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同时,我国宏观调控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也需要加快改革。宏观调控的思路、方式和手段要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实现经济总量的大体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改革的经验证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要有必要的集中和相应的手段;微观放开和市场化进程,要同宏观调控的能力相适应。微观经济越放开,市场化进程越快,要求宏观调控和管理越有力和灵活有效。

六、材料题答案 1.根据材料回答:

(1)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是方法;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二者要结合。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答案】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践证明,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而市场经济能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找到了结合点。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因而,不能将实行哪种经济体制作为区分两种制度的标志。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数量标志。公有制经济占全社会资产的66.4%。②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是说,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控制力增强,实际调动或支配着约40-50%的其他经济成分。

(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即“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理论上是一个突破,在实践上也有重大意义。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并巩固其主体地位,是确保我国社会性质的要求。但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

一切领域。因此,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作用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它们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开辟了多种就业渠道,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城市新增劳动力和一些离开原企业的职工加入。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促进了社会主义市扬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轨过程中,私营经济的作用己不仅仅是组成部分,它们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参照系,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竞争提供基础和标准。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我们引进紧缺的资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3400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外资经济还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请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理论和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答案】(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有所扩大,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在克服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注意收入分配中的差距过大问题。

(2)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在我国现阶段有其客观性。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会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实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使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得到更多的收入。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调动积极性、提高效率放在优先位置,也会便收入差距拉大。

(3)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们又不能便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国家必须采取对低收入者实行补助,征收累进的收入所得税等措施,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4.2003年9月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七部门联手出击开展屠宰市场集中整治,严把肉品市场准入关,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由定点屠宰厂(场)

生产、经检疫合格的产品。对失信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其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记录在案,公开曝光。

根据材料辨析:有必要限制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有强制力的政府来干预。【答案】(1)良好的市场秩序是维系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它构成对生产主体行为的制约。当前某些不法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谋取自身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利益。由政府采取建立信用档案,借助媒体曝光等多种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关,强化法制作用、从严监管十分必要,政府为市场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2)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并不矛盾,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约束市场主体,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树立诚实守信的市场道德风尚,培育和发展有序的市场,恰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

5.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

【答案】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答案】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答案】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企业和奶农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

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6.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析这一观点。

【答案】(1)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互相促进、互相统一,不可分割。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基础。

(2)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各方面的重大关系,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篇3:第八章且行且珍惜奔跑吧,兄弟!

如果让我给我们的2014年甚至是行业的2014年做一个简单的形容,那么我只能说“奔跑吧,兄弟!”

这一年的中央空调市场的状况你说好吧,也好!你说不好吧,还真的是不好!在国家GDP创24年来历史新低的背景下,中央空调行业似乎陷入了一个泥潭,你的身子越用力,就会陷得越深。资金的紧缺、大型项目的无休止搁浅,使得一向引以为傲的大型冷水机组遭遇了滑铁卢;与之相反,一波又一波“限购的政策”使得各地楼市成交低迷、开发商资金明显趋紧,各地的高库存倒逼地方政府政策松绑,紧接着便迎来了楼市“小阳春”。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央空调市场在这摇摆的楼市之间,显得犹豫不定,上半年的低迷对于行业内的许多兄弟们来说更是如坐针毡。特别是一些区总、老总,不断地奔波于各地,厂家进行资源整合、产品更新、渠道深挖的同时,其背后更多的是市场人员的不断“奔跑”,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才是王道。而这也辛苦了为这个市场兢兢业业奉献的兄弟姐妹们,不断的奔波于各级市场。

2014年,也是《中央空调市场》兄弟团不断奔跑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足迹可谓遍布了祖国各地,北至黑吉辽、北京、天津,南至海南、广东,东至上海、浙江,西至陕西、甘肃、新疆……各种奔跑固然是辛苦的,但是其后的收获也使得我们有了更为迅速的成长,对行业市场的深入了解,掌握每个区域的变化趋势,对未来趋势的分析判断以及自身的行业人脉积累等,都是我们从奔跑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真的是印证了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篇4:第八章 失败的秘密

火箭队的这种疑似放水行为让当时的开拓者队主教练杰克·拉姆齐大为恼火,他说:“去年,火箭队取得了14胜68负的联盟最差战绩,这也让他们得到了拉尔夫·桑普森,桑普森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大个子,他完全有能力带领球队在本赛季取得更多比赛的胜利,但我们都看到了,火箭队却并没有让他这么做,不得不说,火箭队太贪心了。”当时的火箭队和开拓者队各执一词,我们已无法判断谁对谁错,但对于火箭队来说,他们在赛季末的连续输球的确是另有深意。

埃尔文·海耶斯,这个NBA历史上最出色的大前锋之一,在他16年的职业生涯中,累计打了1303场比赛,共计50000分钟,并且只有5场比赛没有出场,堪称是NBA整个70年代的“铁人”,海耶斯毕业于休斯敦大学,在1968年的NBA选秀大会上以状元的身份被当时的圣地亚哥火箭队选中,在火箭队打了四个赛季之后,海耶斯在1972-73赛季被交易到巴尔的摩子弹队,并于1978年带领子弹队获得了他职业生涯惟一的一个NBA总冠军,在1981-82赛季,他又转会回到火箭队,在打拼了3个赛季之后,1984年,38岁的海耶斯宣布退役,留下了职业生涯场均21分、12.5个篮板的光辉数据,是火箭队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巨星。

1983-84赛季正是海耶斯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当时,重新回到火箭队的海耶斯已不复当年之勇,火箭队也渐渐沦为了联盟的鱼腩球队,海耶斯从绝对主力也渐渐变成了球队的替补球员。那个赛季,拥有桑普森的火箭队虽然成绩稍有起色,但却仍然不具备杀进季后赛的实力,于是,在1984年3月,当火箭队已经确定无缘季后赛时,看出海耶斯已经心生去意的菲奇教练做出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在剩余的比赛里帮助海耶斯将他在NBA的出场时间迈进50000分钟大关,创造新的里程碑。

于是,在剩余的比赛里,菲奇教练开始疯狂增加海耶斯的出场时间,最后一场常规赛,也是海耶斯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菲奇教练给了已经38岁高龄的海耶斯长达35分钟的上场时间,与此同时,菲奇教练在比赛中的用人也开始变得让人琢磨不透,在他的球队当中已经分不清主力球员与替补球员,他给了所有球员几乎是同等的出场时间,菲奇教练的这种比赛轮换也被当时的一些媒体戏称为“草坪洒水机式的轮换”。当然,在这样的战术体系下,火箭队的战绩也是一落千丈,同时也给了拉姆齐博士忿忿不平的理由,但对海耶斯来说,他无疑是最幸福的人,通过赛季末出场时间的激增,海耶斯在那个赛季的场均出场时间也达到了12.3分钟,最重要的是,在赛季结束时,他成功的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总出场时间上升到了他梦寐以求的50000分钟,成为了当时达到这一高度的NBA第一人,即便拿到现在,海耶斯的这一纪录也只有“天勾”贾巴尔的57446分钟和“邮差”马龙的54852分钟可以超越,赛季结束后,这位得州篮球的开路先锋带着记录圆满地退役,并在布伦纳姆的附近经营了一家养牛场,还给休斯敦当地的一个品牌汽车做代理,过起了半农半商的乡绅生活,也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永久的谜团。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知道当时火箭队的连续输球究竟是为了状元签还是为了帮一个暮年的超级球星实现他自己的愿望,可能二者兼而有之吧,但孰主孰次呢?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事实已经无法改变了,火箭队是1984年西区战绩最差的球队,他们有希望连续第二年摘到状元,在1984年5月的一天,帕特森和当时的开拓者队总经理萨姆·史密斯一起走进了一间屋子,在这件屋子里面他们将通过抛硬币的方式来决定状元的归属。

从1966年开始,NBA引入了抛硬币决定状元签归属的规则,当时仍在沿用着这样的规则,规则的内容是:东部和西部联盟战绩最差的两支球队得到参与抛硬币的机会,战绩更烂的球队可以优先选择要硬币的正面或反面,如果掷出的结果与之相符,则这支球队可拥有当年的状元签,若不符,则状元签归另外一支球队所有。当时,萨姆·史密斯选择了硬币的反面,但掷出的硬币却是正面,火箭队幸运的再一次获得了状元签。而巧合的是,这也是NBA历史上最后一次通过抛硬币来决定状元签的归属,自那以后,硬币选秀规则被乐透所取代。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火箭队的预想发展,他们如愿帮助埃尔文·海耶斯创造了历史,也拿到了1984年选秀的状元签,不过,对于火箭队来说,他们仅仅是成功了一半,在人才辈出的1984年,如何利用好这得来不易的手牌选择一个真正的未来之星,是摆在火箭队高层面前新的难题。是迈克尔·乔丹还是哈基姆·奥拉朱旺?火箭队将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篇5:第八章力 综合练习

1、一个人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此人将向 (填“前”、“后”)运动,这说明人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人受到 的结果。

2、两个物体,不管接触不接触,只要发生形变或发生运动状态改变就一定有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4、测量力的工具是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

5、弹簧受到的拉力 ,弹簧的伸长就 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 ,也叫 。

6、力的 、和 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 。

7、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区别在于:力的图示是把力的 、和 用一个带 的线段,形象的表示出来,而力的示意图是只沿力的 画一个箭头,粗略地表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严格讲究线段的 。

<二>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

B.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每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两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接触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变化

B.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

C.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D.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10、下列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力的工具是()

A.天平B.弹簧秤 C.杠秤 D.电子秤

11、关于弹簧秤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前不用将指针调零

B.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所对的刻度线相平

C.弹簧秤测水平拉力时,测得不准

D.使用弹簧秤时,必须竖直提着用,测量才会准确

12、对于力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以用一条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B.可以用一条带箭头 的直线表示力的三要素

C.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D.以上说法都不对

<三>实验题

13、如图14所示,此弹簧秤的量程为 。1大格代表 牛,一小格代表 牛,如秤钩上用手以F的拉力,向下拉弹簧秤,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手的拉力F的大小为 。

<四>作图题

14、斜面上放着一个物体,画出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

15、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沿水平方向向左的50牛的推力,如图16所示,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力。

16、一只弹簧原长10厘米,挂10牛砝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厘米,如再挂20牛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A.16厘米 B.6厘米 C.14厘米 D.18厘米

17、一根弹簧在弹性范围内,如果挂上20牛的物体后它的长度是110毫米,若再挂上30牛的物体时,弹簧又伸长15毫米,求这根弹簧原来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

<一>填空题

1.后;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

3.牛 4.测力计;;弹簧秤

5.越大;越大;测力计;弹簧秤 6.大小 ;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

7.大小 ;方向;作用点;箭头;方向;长短

<二>选择题

8.C 9.A 10.B 11.B 12.C

<三>实验题

13.5牛;1牛;0.2 牛;2.8牛

<四>作图题

14.如图17所示

15.如图18所示

16、A

解:根据弹簧的伸长跟所受拉力成正比

F2 = 10牛+ 20牛 = 30牛

17、答100毫米

已知L1 = 110毫米 F1 = 20牛

L2 = 110毫米 + 15毫米 = 125毫米 F2 = 20牛 + 30牛 = 50牛

求L0

解:

★ 数学如何渗透逻辑思维

★ 民主谬误逻辑思维错误

★ 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

★ 逻辑思维的训练题目

★ 力说课稿

★ 提升雅思写作逻辑思维方法

★ 《力》教学反思

★ 《自律力》读书笔记

★ 力的说课稿

篇6:第八章平面连杆机构练习题

平面连杆机构练习题

1、如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AD为机架,ABa35mm,CDc50mm,ADd30mm,问BCb在什么范围内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该机构是否有可能成为双曲柄机构?

2、画出图示机构不计摩擦时的压力角(1构件为原动件)。

a)b)

CD80mm,lAD120mm,3、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AB30mm,lBC110mm,l构件 1为原动件。

(1)判断构件1能否成为曲柄;

(2)用作图法求出构件3的最大摆角max;(3)用作图法求出最小传动角min;

(4)当分别固定构件1、2、3、4时,各获得何种机构?

m/mm

4、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曲柄长AB=20mm,偏心距e=15mm,其最大压力角30。试用作图法确定连杆长度BC,滑块的最大行程H,并标明其极位夹角,求出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5、在飞机起落架所用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连杆的两位置如图所示,比例尺为l,要求连架杆AB的铰链A位于B1C1的连线上,连架杆CD的铰链D位于B2C2的连线上。

试设计此铰链四杆机构(作图在题图上进行)。

lAB50mm,6、图 示 导 杆 机 构,已 知: 若 要 机 构 成 为 摆 动 导 杆

机 构,lAC的 最 小 值 应 满 足 什 么 条 件? 并 指 出 图 示 位 置 AB 杆 为 原 动 件 时 机 构 传 动 角  的 大 小。

7、画出图示机构的极限位置,标出极位夹角,确定行程速比系数K。

8、画出图示六杆机构中滑块D处于两极位时的机构位置,并在图上标出极位夹角 。

9、已知图示六杆机构,原动件AB作等速回转。试用作图法确定:

(1)滑块5的冲程 H;

(2)滑块5往返行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值;

(3)滑块处的最小传动角min(保留作图线)。

10、如图示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简图,试确定当曲柄1等速转动时,(1)机构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2)最小传动角min的大小。

(3)滑块3往复运动时向左的平均速度大还是向右的平均速度大。(4)当滑块3为主动时,机构是否出现死点,为什么?(在图中用作图法求解)

11、铰链四杆机构尺寸和位置如图所示,单位为mm。试问:

(1)AB杆为原动件时,CD杆相对机架能否作整周转动(用公式判断)。

(2)试将转动副B扩大,使AB杆成为一个偏心轮,该偏心轮的半径至少为多少(用图示说明)?

(3)此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发生在什么位置(作一简图表示之)?最小传动角是多大(由图量得)?

12、试设计一曲柄摇杆机构。设摇杆两极限位置分别为1150,290;lCD40mm,lAD50 mm。求 lAB、lBC及行程速比系数K和最小传动角min。

(用图解法求解)

13、设计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已知滑块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C1C2100mm,导路的偏距 e20 mm。滑块的行程l(1)用作图法确定曲柄长度lAB和连杆长度lBC;

(2)若滑块从点C1至C2为工作行程方向,试确定曲柄的合理转向;(3)用作图法确定滑块工作行程和空回行程时的最大压力角。

14、试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已知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机架长lAD100mm,曲柄长lAB20mm,且当曲柄与连杆共线,摇杆处于最远的极限位置时,曲柄与机架的夹角为30,确定摇杆及连杆的长度。建议比例尺为l0.002m/mm

15、在图示插床用转动导杆机构中(导杆AC也可作整周转动),已知lAB50mm,lAD40 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K=2.27。求曲柄 BC 的长度 lBC 及插刀P的行程s。

16、要求设计一摇杆滑块机构,以实现图示摇杆和滑块上铰链中心C点的三组对应位置,并确定摇杆长度lAB和连杆长度lBC。图示比例尺l0.001m/mm。

17、如图所示,现已给定摇杆滑块机构ABC中固定铰链A及滑块导路的位置,要求当滑块由C1到C2时连杆由p1到p2,试设计此机构,确定摇杆和连杆的长度lAB,lBC(保留作图线,建议B点取在p线上)。

p2p1

18、在 图 示 牛 头 刨 床 机 构 中,已 知 行 程 速 比 系 数 K 为 1.67,刨 头 的 最 大行 程 H=320 mm,曲 柄 lAB80 mm,试 用 图 解 法 求机 架 长 度

lAC,导 路 至 摆 动 中 心 C 的 距 离 y。

19、用图解法设计铰链四杆机构。已知机架lAD46.5mm,连架杆lAB15mm,两连架杆的对应角位置如图所示:145,150;290,282;3135,3113试求: oooooo(1)连杆lBC和另一连架杆lCD的长度;

(2)根据求得的杆长判断该机构是否存在曲柄?是属于铰链四杆机构中哪一种类型的机构?(标清作图线和字母符号,可不写设计步骤)。

20、图中ABCD

知的四

上一篇:AP组网要考虑无线中继覆盖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规范2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