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2024-04-28

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精选8篇)

篇1: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匀称。

shèjì yóulǎn shǎnshuò

yǔzhòu wūrǎn xūyào

fēichánɡ shénmì qùkē jìguǎn

二、加部首组成新字后再组词。

成()官()()

()() ()()

炎()()支()()

()() ()()

三、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甚,部首是(),再查()画。

染,共()笔,部首是()。

尘,部首是(),再查()画。

忽,共()笔,部首是()。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兴致很高,精神很足。()

2.看到和听到的。()

3.细土向上飘起。()

4.像哑巴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五、选词填空。

连续 陆续 继续

1.我们必须()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2.张华同学()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3.中午,同学们()来到了学校。

保护 珍惜 爱护

1.同学们要()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2.我们要()时间。

3.奥特曼有责任()人类的安全。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爸爸被甜甜逗笑了。

甜甜爸爸把逗笑了。

1.我的一家被韩国电视剧深深地吸引了。

2.白骨精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

3.110米栏的世界纪录被刘翔打破了。

七、默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乌鸦

老鹰到林中去捕鸟,碰到了好朋友乌鸦。他们好久不见了。乌鸦问他鹰大哥你干什么去呀老鹰说我去林中捕鸟

“啊,鹰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孩子呀!”“你有宝宝啦,长得什么样啊?”乌鸦说:“他们长得可漂亮啦!”

“放心吧,我不会伤害你漂亮的孩子的!”老鹰认真地回答。乌鸦放心地飞走了。

老鹰在林中找来找去,发现鸟巢里尽是些美丽的小鸟,老鹰怕他们是乌鸦的`孩子,没有下口。最后,他发现了一窝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就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在回家的路上,老鹰又碰到了乌鸦。他对乌鸦说:“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

乌鸦回家一看,她的“漂亮”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只剩下一些小乌鸦的羽毛和血迹。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从短文中找出“漂亮”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分别写下来。

近义词——()反义词——()

2.给第一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老鹰发现一窝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时,会想些什么?

4.试着写出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篇2: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匀称。

shèjì yóulǎn shǎnshuò

yǔzhòu wūrǎn xūyào

fēichánɡ shénmì qùkē jìguǎn

二、加部首组成新字后再组词。

成()官()()

()() ()()

炎()()支()()

()() ()()

三、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甚,部首是(),再查()画。

染,共()笔,部首是()。

尘,部首是(),再查()画。

忽,共()笔,部首是()。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兴致很高,精神很足。()

2.看到和听到的。()

3.细土向上飘起。()

4.像哑巴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五、选词填空。

连续 陆续 继续

1.我们必须()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2.张华同学()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3.中午,同学们()来到了学校。

保护 珍惜 爱护

1.同学们要()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2.我们要()时间。

3.奥特曼有责任()人类的安全。

六、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爸爸被甜甜逗笑了。

甜甜爸爸把逗笑了。

1.我的一家被韩国电视剧深深地吸引了。

2.白骨精被孙悟空一棒子打死了。

3.110米栏的世界纪录被刘翔打破了。

七、默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乌鸦

老鹰到林中去捕鸟,碰到了好朋友乌鸦。他们好久不见了。乌鸦问他鹰大哥你干什么去呀老鹰说我去林中捕鸟

“啊,鹰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孩子呀!”“你有宝宝啦,长得什么样啊?”乌鸦说:“他们长得可漂亮啦!”

“放心吧,我不会伤害你漂亮的孩子的!”老鹰认真地回答。乌鸦放心地飞走了。

老鹰在林中找来找去,发现鸟巢里尽是些美丽的小鸟,老鹰怕他们是乌鸦的`孩子,没有下口。最后,他发现了一窝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就放心地饱餐了一顿。

在回家的路上,老鹰又碰到了乌鸦。他对乌鸦说:“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

乌鸦回家一看,她的“漂亮”孩子一个都不见了,窝里只剩下一些小乌鸦的羽毛和血迹。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从短文中找出“漂亮”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分别写下来。

近义词——()反义词——()

2.给第一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老鹰发现一窝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时,会想些什么?

篇3: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一、谈话导入, 激发幻想“热情”

学生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 对《西游记》中孙悟空非常熟悉。同时, 也看过很多动画片, 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猫和老鼠》、《奥特曼》等, 学生对里面的动物、植物、人物的神奇“变化”常常心驰神往。教学时, 教师可以在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相互介绍看过的动画片中的动物、植物、人物变成什么, 是怎么变的。随后再引导学生说说如果自己会变, 想变成什么。这样的引导, 既开启了学生的记忆之门, 引起对“变”的遐想, 又“触”动了学生的兴奋点, 为后面的“乐于想象, 易于动笔”作了铺垫。

二、开阔思路, 放飞想象“激情”

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 有意识地把学生的想象引领到广阔的大千世界。当学生说, 我想变成一只甲壳虫时, 教师适时表扬:“你真会想象, 想象自己变成动物。有想象自己变成植物的吗?你想变成什么呢?”教师这样引导, 能开启学生的思路, 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按照“我想变成______________。我 (要做什么) ____________”的句式进行练习。学生先自己组织语言, 然后说给同桌的学生听, 既遵循了习作教学由说到写的规律, 又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由发散到聚焦的过程。实现了思维、语言、表达的同步发展。

三、指导方法, 顺畅表达“心情”

学生想写的欲望被充分激发起来后, 教师要对“怎样写”作适当指导, 为学生提供两到三篇范文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构段方式, 掌握习作的方法。

(横式构段方式范文)

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哼!那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有九九八十一变呢!

假如我会变, 我想变成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我走上了春的舞台, 把长袖一挥, 顿时, 柳树上冒出了嫩绿的小芽儿, 油亮亮的, 让人不忍心去摸它。

假如我会变, 我想变成手持荷花的夏姑娘。我走上了夏的舞台, 在森林上空飞几圈, 山坡上, 苍翠的树木、青青的芳草给森林戴上了一顶绿“皇冠”。

假如我会变, 我想变成身穿葡萄的姑娘。我走上了秋的舞台, 赶到果园, 轻拂每一棵果树, 不到一会儿, 苹果红了, 像小朋友的脸蛋儿;梨黄澄澄的, 葡萄水灵灵紫莹莹的, 石榴咧开红红的大嘴笑了。

学生通过阅读就会发现, 习作可以分别写变成几样东西, 每变成一样东西就构成一个自然段。

(纵式结构的范文)

一天夜里, 我躺在床上, 心里默默地想着自己看过的书, 想着想着, 我就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 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本《语文、数学重点难点》的辅导书。一个叫“李杜芸”的小女孩, 用双手捧着我, 津津有味地阅读着里面的内容。

“啊!”忽然, 小女孩长叹一声, “终于看完了, 里面的内容可真丰富啊!要是再有一本这样的书, 那该有多好啊!”于是, 她用手轻轻地将我合上, 放进抽屉里。

我摇动着身子, 嘴里念道:“沙拉沙巴卡, 变!”顿时, 许多小星星转来转去, 合成了六个大字“十万个为什么”, 那些星星忽然筛下一束金光。我的封面焕然一新, 哇!我“身体内”的知识和字都换了换位置, 我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那个小女孩走过来, 打开抽屉, 捧起我, 惊奇地说:“呀!《十万个为什么》!我最想看的书!”我看着她的笑容, 我也甜甜地笑着。

正在这时, 一阵熟悉的闹钟声传入了我的耳帘。

原来是一场梦。

学生认真阅读短文后就能明白, 假如我会变, 可以只写变成一样事物, 再具体写干了什么, 结果怎样。

四、自改互评, 分享愉悦“笔情”

篇4: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本单元以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为主线,讲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知识。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讲述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知识梳理】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能力提升】

1.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的特点。

(1)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革命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了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其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逐步取代蒸汽机,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使人类历史进入到“电气时代”。电力被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成就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快速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

(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形成了两大对立的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4.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5.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6.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工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③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7.正确认识萨拉热窝事件。

(1)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导致了四年多的世界大战。

(2)塞尔维亚青年热爱自己的祖国,反抗外来侵略是正义之举,但他采用暗杀这种恐怖主义的方式,不值得提倡。

(3)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协商或一些国际机构和平解决。

(4)我们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国与国之间平等交往,和平共处。

8.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9.如何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1)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垮了俄、德、奥匈等帝国,即使是战胜的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也被削弱了。

(2)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带动了民用科技的发展。

【图文历史】

1.爱迪生——电灯泡。

(1)爱迪生:美国科学家,正式注册的发明有一千三百种,被誉为“发明大王”。

(2)电灯泡: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3)名言: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2.卡尔·本茨——内燃机、汽车。

(1)卡尔·本茨:德国工程师,他的主要发明是内燃机和汽车,被誉为“汽车之父”。

(2)内燃机:①19世纪80年代,由卡尔,本茨设计。②用石油作燃料的动力装备。

(3)汽车:①1885年,由卡尔·本茨试制成功,以内燃机为动力。②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莱特兄弟——飞机。

(1)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2)今天飞机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4.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1)德国向英国提出挑战(图1):①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左边是德国,右边是英国,它们分别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2):①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②性质:两大军事侵略集团。③后果:它们疯狂扩军备战,致使大战一触即发。

【直面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江苏盐城)马克思曾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文中“另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应指()

A.珍妮机的发明B.火车机车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飞机的发明

2.(2011·湖北荆州)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3.(2011·江苏徐州)南北战争后的几十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以下体现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勇于创新”的是()

A.蒸汽机车的发明B.蒸汽轮船的制造

c.飞机的成功试飞D.无线电报的问世

4.(201 1·四川攀枝花)以下科技发明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2011·山东临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1年1月lo Et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00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且创全球历史新高。世界上第一辆投入实际使用的汽车诞生于()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6.(2011·天津)因1885年成功试制汽车而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瓦特B.史蒂芬孙c.爱迪生D.卡尔·本茨

7.(2011.广西桂林)2011年3月19日,美、英、法等国联手,对利比亚发动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空袭,利比亚战争由此拉开帷幕。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利比亚这么感兴趣,其核心利益就在于石油。你知道石油开始成为重要的能源是在()

A.文艺复兴期间B.新航路开辟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D.“一战”期间

8.(20ll·福建泉州)1870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显著提高(见右图),其决定因素是()

A.资本原始积累增加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开始采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9.(2011·山东滨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文中的“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是指()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

C.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

D.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10.(2011·湖南岳阳)2011年5月初,制造了9·11事件的世界头号恐怖大亨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样带有恐怖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

c.珍珠港事件D.古巴导弹危机

11.(2011·山东聊城)某同学利用右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A.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

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

D.凡尔赛体系确立

12.(2011·四川南充)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重新分割世界而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A.日本B.塞尔维亚C.俄国D.德国

13.(2011·广东汕头)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14,(2011,浙江杭州)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凡尔登战役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南京大屠杀D.三大战役

二、非选择题

15.(2011·四川成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半期)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好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中“横扫整个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英国进行的“比较平静”、“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又是指什么事件?请简要概括这场“变革”给世界带来的彭响。

材料二新的钢铁材料、新的内燃机……带来了铁路、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使得远程运输更为广泛、安全、便捷;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等电讯手段的出现及其大发展,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王斯德《世界通史》

(2)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新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3)请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任举一例)。

16.(2011·山东东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1.C 2.A 3.C 4.C 5.D 6.D 7.C 8.D 9.A 10.A11.A 12.D 13.D 14.A

二、15.(1)法国的“革命风暴”是指法国大革命。英国的“变革”是指工业革命。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使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强大的工业国。(2)相关新成果:内燃机、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3)答案示例:轮船的发明使得远洋运输更加广泛、便捷。

16.(1)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最早进行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电力;内燃机。(3)环境污染。(4)科技进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言之有理即可)

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单元概述】_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这个时期不但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上取得了辉煌成果。

17—18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成为时代的要求。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启蒙运动所宣传的思想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如法国大革命等;启蒙思想运动对19世纪以后的亚洲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

近代,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牛

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资本主义的先进性和残酷性决定了这一时期世界文化的迅速发展,托尔斯泰、梵高和贝多芬等举世闻名的大师用他们的智慧、心血和佳作共同构建着人类文化的圣殿。

【课程标准】

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4.说出《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两幅名画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5.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

【能力提升】

1.认识思想解放斗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做了思想动员。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比较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3.近代科学革命成功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自然科学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这是近代科学革命成功的根本原因。

(2)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促使人们去积极思考与探索,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3)科学家的个人因素,没有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辛勤忘我的实践探索,科技的进步是难以实现的。

4.区分近代文学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

(1)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反映了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的入侵。

(2)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讴歌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革命精神。

(3)梵高的《向日葵》,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

(4)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5)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

(6)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反映的背景是巴黎公社失败。

注意:《战争与和平》和《英雄交响曲》都反映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直面中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广东清远)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17至18世纪,有一批思想家对封建制度和教会进行批判,并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大力倡导科学理性。他们燃起的思想火花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

c.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

2.(2011,广东)请你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姓名”一栏的填写()

A.但丁B.达·芬奇c.伏尔泰D.达尔文

3.(2011·广东佛山)历史学家怀特在为《纽约时报杂志》撰写纪念美国建国日的文章中说,“到杰斐逊起草宣言时,人们已在战场上为那些新学到的自由而战”。美国人新学到的“自由”来自()

A.杰斐逊B.马克思C.华盛顿D.伏尔泰

4.(2011·山东济宁)小明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是()

A.资产阶级革命B.国际工人运动

c.近代文学艺术D.思想解放运动

5.(2011·广东佛山)他的著述“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此著述的作者是()

A.达·芬奇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6.(2011·江苏扬州)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流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权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相对论D.日心说

7.(2011·山东潍坊)2011年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导致核泄漏、核污染,再次引起人们对原子能利用的持续关注,如何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成为热议的话题。历史上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爱因斯坦D.邓稼先

8.(2011·湖南怀化)下列各项成就,属于下页图人物的是()

A.提出了生物进化论思想

B.提出了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C.提出了相对论

D.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9.(2011·江苏苏州)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列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正确对应的是()

①牛顿——电磁感应现象②达尔文——进化论③爱因斯坦——相对论

④爱迪生——万有引力定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2011·河南)下列哪部作品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俄国社会广阔的生话画面()

A.《战争与和平》B.《老人与海》

c.《百年孤独》D.《人间喜剧》

11.(2011·山东泰安)荷兰原是郁金香的故乡,梵高却不喜欢此花,反而认同法国的一种花,为此他为这种花专门画了一个画册,并且成了他著名的作品。这部作品是()

A.《蒙娜丽莎》B.《向日葵》

c.《墨葡萄图》D.《最后的晚餐》

二、非选择题

12.(2011·山东滨州)思想解放是伟大社会实践的先导,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社会变革都与思想解放有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在此运动期间,意大利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诗人但丁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人文主义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1)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14—17世纪欧洲的哪场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但丁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材料二17—18世纪,一批先进的思想家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的哪场运动?其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场运动对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何作用?

材料三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了,但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实行,一批知识分子秉承西方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发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3)依据材料三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列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

(4)概括上述三大运动的共同性质。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D 5.C 6.B 7.C 8.13 9.C 10.A11.B

篇5:三年级第八单元自我评价练习

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bā wànɡnà mânwâi dàochōnɡ jīlànɡ fâishíjīɡuān jiàn()()()()()()()pínɡ lǐzàn xǔpàn wànɡhónɡ rùnfǎnɡ fóchōnɡmǎn xìn xīn()()()()()()jīnɡ pí lì jìnyà miáo zhù chánɡyù bànɡ xiānɡzhēnɡ

()()()

二、填字成词

兴()勃勃 喜笑()开 无影无()用()力气()不示弱 两全其()聚精()神 远近()名 将信将()欢天喜()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休:⑴停止,罢休 ⑵休息⑶禁止或劝阻

争论不休()休得无理()退休()

2、然:⑴对,不错⑵如此,这样,那样⑶然而

不以为然()不知所以然()

3、截:⑴切断⑵量词 断⑶截止

一大截()截成两断()截击()

4、尽:⑴完⑵完全,都⑶全部使出

筋疲力尽()尽心尽力()应有尽有()

四、选词填空

1、赞扬赞许

看到我出色的表现,老师向我投来()的目光。

大家一致()小星做得好。

2、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要„„就„„ 不是„„而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仍不能忘记艰苦朴素。()没有空气、水,人类()不能生存。

()我们大家都来保护环境,校园()会变得更加美丽。

()他们笨,()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揠苗助长》中的农夫傻在,我想这样开导他:“。”《鹬蚌相争》中的鹬和蚌傻在,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篇6: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一填。

(共3题;共3分)

1.(1分)用4、9、8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是_______

2.(1分)在1、2、3、4、5、6、7、8、9中,每次选出4个连续的数求和,一共可以有_______种不同的和.

3.(1分)(2014秋•鹿泉市校级期末)某班8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_______场.

二、看图填空。

(共2题;共2分)

4.(1分)三个小朋友站成一排照相,有_______种排法

5.(1分)个位上有3个数字1、2、3,十位上有4个数字4、5、6、7,想一想可以组成_______个两位数

三、解决问题。

(共4题;共25分)

6.(10分)从3张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两张。

(1)可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把可能出现的结果都写出来。

7.(5分)下面是妈妈为小明准备的早餐,主食是油条和面包,喝的是米粥、牛奶和豆浆,他有几种不同的搭配?

8.(5分)如图列出甲、乙和丙之间的交通方法,现在由乙出发,再回乙,途中需经过甲但不可经过乙,又不准走重复的路线,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去法?

9.(5分)小明从家经过图书馆去公园,共有几种不同的走法?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共3题;共3分)

1-1、2-1、3-1、二、看图填空。

(共2题;共2分)

4-1、5-1、三、解决问题。

(共4题;共25分)

篇7: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àoɡùɡuānɡɡù zhūɡěliànɡpiányishìyícǎotán

( )( )( )( )( )( )

jiàotánɡ ɡōnɡjìnɡbànshǎnɡshǎnɡwǔ tǎolùntǎoyàn

( )( )( )( )( )( )

bàzhǔ chēnɡbàzhēnɡfá tǎofá jìnɡuó jìnshēnɡ

( )( )( )( )( )( )

jìndàoɡōnɡdàoniànjǔjiàntuījiànzhàojiànhàozhào

( )( )( )( )( )( )

shènzhònɡ bìmiǎn huíbì zhǔnxǔ cízhí héshì

( )( )( )( )( )( )

yìwai jiētì ānwēi jùshōu jùjué lǔɡuó

( )( )( )( )( )( )

cūlǔ zǎixiànɡ zǎishāhuíwèi xiānměishènɡqínɡ

( )( )( )( )( )( )

xīnɡwèi wùbì nánmiǎnwéifànlǐngwù xǐnɡwù

( )( )( )( )( )( )

二、四字词语填空。

诚心诚( )蜿( )起伏 疏疏( )清澈见( )青翠( )滴

秀丽( )人( )敬敬 群雄争( )塞顿开 三( )茅庐

( )床不起出以( )心外举不避仇,( )。心( )意足

日夜( )劳无可( )何恍然大( )满脸( )笑为( )为民

三、原文填空。

1、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 ,好像

。冈前几片松林 , 的溪流 ,

的竹林 ,景色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 。到了诸葛亮的家,___________ 。出来开_____

门的童子告诉刘备,________________。刘备让童子____________ 吩咐_________,

____ 自己 , 。_,

等了半晌工夫, , 。又等了一个时辰,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2、诸葛亮分析了 的形势,提出了 、的策略。

刘备听了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空城计苦肉计

过五关, ,只欠东风

才华横溢 胆大心细

死而后 回天无力

四、回答问题

1、祁黄羊举荐解狐,晋悼公深感意外,这是因为 ;祁黄羊举荐祁午,晋悼公十分惊讶,这是因为 。人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是因为,祁黄羊是一个 的人。

2、仪休喜欢吃鱼,却又拒收人家的鱼,是因为:

3、中国四大名著是:

4、课外我看完不少三国故事,如关于诸葛亮的`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5、这单元我们认识了 的刘备, 的祁黄羊,公仪休, 的关羽, 的张飞。

6、如果你是公仪休,有一天在街上遇见了让管家来送鲤鱼的那位大夫,你会对他说

篇8:三年级第八单元练习题

一、文本溯源

1. 文本溯源的缘起

教材、教师和学生是有距离的。然而, 本单元教学内容和我们生活的距离实在太过遥远, 其中的人和事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缘由我们无从体味、无从感悟。如此一来, 学生的阅读就只能浅尝辄止, 这样的困惑在本册教材第十二课《卧薪尝胆》的教学中曾经有过。因此, 这类文章需要我们用研究的态度来解读, 这就是文本溯源。

2. 文本溯源的策略

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认为:“首先要从文本语言中‘还原’出它本来的原生的, 或者字典里的规范的意义;其次, 把它和上下文, 也就是具体语境中的语义加以比较, 找出其间的矛盾, 从而进入分析的层次。”这就是孙绍振先生倡导的还原分析法和关键词解读。接下来, 我们就试着解读两个关键词, 向文本语言的“青草更青处漫溯”。

3. 关键词解读

(1) 祖宗。在《孙中山破陋习》中, 孙中山的母亲说:“这是祖宗传下来的!”祖宗, 是对始祖及先代中有功德者的尊称。然而, 当我们凝视我们的祖宗时, 便不难发现, 我们的祖宗留下了多得数不清的让人回味的东西, 毫无疑问, 祖宗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是让人惊叹的!华夏五千年煌煌文明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创造史!

(2) 扬弃。扬弃, 是人对客观事物辨证的态度, 包括继承并发扬光大和弃之如敝屣两种。我们在思考中明晰扬与弃, 在扬与弃的考量中学会独立思考, 我以为, 将这颗种子播撒于学生的心田是教师的职责, 也是本单元内容得以存续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课堂重建

1. 课堂重建的理念

这里的课堂重建不是对别人的否定, 而是相对于文本解读在构建课堂教学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取舍和呈现, 也有不断追求理想课堂的意思。课堂重建的基点是立足儿童, 研究儿童, 发展儿童。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第二学段的阅读要引领学生关心文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课堂重建的策略

课堂重建的策略有很多, 就像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样, 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我从自己的角度选择了三个点尝试重建。

(1) 引导体验, 深化理解。譬如缠足, 怎么缠?结果怎样?这些问题孩子是无从知晓的, 更不用说体验了, 仅凭文中的一句话“妈妈正在用一根长长的布条, 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也是无法形成直观的认识。没有认识, 哪儿来的理解?于是, 我们通过缠手指的活动让学生体验“缠”的感觉, 当然, 这种体验是逐层推进的;此外, 也可以通过穿不合适的鞋子来引导体会脚被缠裹的感觉。以缠手指等作为观照, 带领学生走进“小脚”的世界。在体验中, 学生深化了对缠足的理解:缠足之“陋”不只陋在小脚的奇丑无比, 更陋在变态的快乐观, 以统治者为代表的一部分男性将一时的快乐建立在别人一生的痛苦之上;更陋在人的虚荣心上, 要知道, 寻找一切机会攀龙附凤是当时相当多的平民百姓 (自然少不了各级官吏) 的共同愿景, 当发现小脚成为成本最低廉但极为有效、快捷地叩开深宫大院的敲门砖之后, 缠足自然成为全民风尚;更陋在如此残忍堪称酷刑的行径竟然是母亲亲自给女儿施行的, 可谓是惨绝人寰!当然, 我们不要求所有学生通过这样的体验和思考理解得如此全面和深刻, 但正因为基于儿童的立场, 我们得想到处于生长拔节期的部分“早熟”儿童, 有了一定的体验, 便有了深入的理解, 也便对孙中山的独立人格和伟大的历史功绩有了体悟, 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认识也不会只停留在纸面上的四个汉字!

(2) 适时的讲解是最好的引导。对于学习过程中参与者的角色定位, 课程标准是这样界定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平等对话是从人格和层次的角度提出的,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毋庸置疑, 然而, 在学养上, 教与学的主体往往是无法对等的, 一个合格的教师, 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权, 学生的学需要这样的教师科学有序且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上一篇:迎着风浪启航作文600字下一篇:美丽的春天300字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