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应对工学结合

2023-01-13

1 工学结合的由来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由来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 (Sundert and Technical College) 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 (Sandwich Education) 。英国出现三明治教育模式以后的第3年, 也就是1906年, 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 (Universityof Cincinnati) 开始实施与英国基本相同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 并称之为“合作教育” (Cooperative Education) 。1983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 (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 在美国成立, 总部设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波土顿的东北大学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 协会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 每年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 影响越来越大。目前, 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重点是跨国安排学生的工作实践, 以达到教育国际化的目的。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 将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W o r k—i n t e g r a t e d Learning) , 以进一步从名称上凸显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 便于理解。

工学结合与产学研结合相比较为微观, 它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形式多种多样, 有一年分为三学期, 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 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 他们的共同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 也就是半工半读。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 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 因为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融人到社会中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 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 并给予相应学分。

2 工学结合切合实际的理念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所以能持续100年经久不衰, 主要归功于它切合实际的理念, 那就是以职业为导向, 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 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美国曾于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了一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调查。调查形成了“威尔逊—莱昂斯报告”, 后又编撰成《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大学计划》一书, 于1961年出版。该项调查认为,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 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 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 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 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 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 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 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 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开阔了知识面, 扩大了眼界;

(5) 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6) 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 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 变得更加成熟;

(7) 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 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 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我国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很早就有, 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也许是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半工半读。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学习国外合作教育的经验, 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进行了试点, 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但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等教育应该实施的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主要是学习高深学问, 半工半读有损高深的形象。其次是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为学生安排工作有一定困难;要安排专业对口的工作更难;学生工作要取得报酬更是难上加难。第三是学生外出工作减少了理论学习的课时, 影响了书本知识的学习。

4 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 做实“工学结合”的基本途径

(1) 要彻底建立起一种全新观念。所谓全新观念, 即我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与运行的一整套的新知识和新觉悟、新价值观。其中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人都应该迅速建立起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既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和唯一路径的基本认识, 把“工学结合”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底线和发展变革求新的根本方向, 作为我们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全部问题的第一等重要概念, 并据此来彻底转变我们的办学思想, 转变我们的办学模式, 转变我们的办学机制。全员树立以做实“工学结合”为荣+以敷衍“工学结合”为耻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新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构建崇尚“根本”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出路) 、循名核实 (按其名而求其实) 的新校园文化。

(2) 推行“工学结合”的办学资源必须到位。这里所说的资源, 主要指用于工学结合模式构建和运行的有形资本资金, 设备设施, 教学工厂, “双师型”和师傅级教师, 可长期使用的校外实训基地, 真实存在的社会生产型与服务型机构的技术岗位等。显而易见, 办学资源是走“工学结合”之路最实在的要素。职业技能教育无论如何都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实训体系加以保证。因此, 做实“工学结合”, 一定要想尽办法优先做实“工学结合”模式的资源。国内外的教育专家都承认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 但我们也要明确, 只有高投入, 才能有高产出、高回报。

(3) 全面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必须到位。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导向的新技术岗位及能力教育, 突出的是技能本位和实践性原则。“工学结合”模式强调的是依托企业行业岗位需求技术发展需求以及市场需求来开发、设计和组织课程。因此, 国内外职业技术教育的佼佼者在课程设计上走的都是以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为保障, 以学生为中心, 以实践为主体, 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范式。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高职的课程设置和开发都尚处在以学校为主导, 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阶段。“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述而不作 (做) ”的教学过程样态、因人设课的课程计划状态都普遍存在。这显然背离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类型特征 (默会性) 和科学性。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和难点, 而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全过程来规划设计课程体系就更难。因此, 我们就更要站在历史责任、科学发展观和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 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 依托企业或者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重新规划设计课程。以变革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利于职业能力培养, 利于“工学结合”运行、利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利于学分制实施的现代课程体系。坚决避免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和行动, 坚决克服“理论充斥课堂, 实践仅在纸中”。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理论与方法, 按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和能力科学整合知识, 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 为做实“工学结合”作应有的努力。

(4) 全面服务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制度和体制必须到位。做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定要有相适应的、真正有益于“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这种制度保障应该是建立在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生为中心, 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本位这一新价值观基础上的。它应该包括:全面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特色化“工学结合”模式专业建设制度、全面实行学分制的方案与运行细则, 以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企业顶岗或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课程聘任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制度、教师企业顶岗轮训制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 (教学秩序) 制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素质教育制度的研究、双证书制度、双证课制度等等。应该说, 目前所有的学校都不缺少制度文本, 然而真正能实施的不多, 能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运行处处衔接的也不多。我们说一切制度都是组织任务、组织宗旨以及确保如何做正确的事、如何正确地做事而展开的规章体系, 但前提是规章制度本身首先要科学、要正确。知道制定的这个制度是为了什么, 引导什么, 抵制什么, 褒奖什么;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是否有利于以实践教学及环节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工与学的结合, 是否有利于课程改革, 是否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发展、就业素质发展、个性发展, 是否有利于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取得双师资格的积极性、继续教育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以及是否有利于调动整个学校在“工学结合”模式条件下人的积极性和和谐发展。凡此种种都极为重要。

总之,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实“工学结合”才是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的根本方向、根本出路。做实“工学结合”才是加速新经济和新工业化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其绩效全然来自于敦本务实。因此, 我们必须坚持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脚踏实地地为新经济紧缺高技术劳动大军的培养进行不懈的努力。

摘要:通过探讨几个发达国家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工学结合这种教育模式切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理念。然而,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来自传统教育模式的阻碍, 企业积极性不高, 学生报酬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建议, 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得工学结合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教育模式,工学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4] 杨东占.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其运作机制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1993 (4) .

[5] 谭满益.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3) .

上一篇:模板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及拆除注意事项下一篇:王阳明心学建构的认知要素研究——以推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