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段对景物的细节描写

2024-04-14

几段对景物的细节描写(精选6篇)

篇1:几段对景物的细节描写

1.没想到开远的草原这般迷人,目断四周,有着特别的风格,一片黛绿,轻轻踏过草地,不禁让你陶醉其中。她是那样的亲切,拖着绿色的长裙,抬着一杯美酒作为我们八人的见面礼,酒未进,已先醉。忍不住向天空大喊一声,又怕吓到了她,好想尽情地蹦跳,唯恐弄皱了她的衣裙,你甚至会感叹说这样的草原甚比古代美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一个人漫步在静谧的充满林荫街道,蹦蹦跳跳的踩着影子,听着树上知了的一阵乱叫,不觉的会露出微笑。一座一座的老旧小庭院,从身边穿过,偶尔看见几位老人自家门口千里传音的和周围邻居道家常,孩童跳着格子,翻着花绳,传来了欢笑声;或者突然从一家传来一声狗吠,像是对你示威,不准靠近你一般,接着邻家的狗接二连三的开始朝你吼叫,吓得你不得不落荒而逃。

3.在另一处的农家院里,群友们看到一种古老的制作水晶糕的方法,只见一个山民把蒸熟的米饭倒入半圆形石头凿成的洞里,然后用木槌敲打米饭,直到米饭变成沫碎,胶揉一起,然后放进一个长十五公分,宽四公分,高二公分的木制模型里,一块块制作成型。看到这种原始的制作方法,大家的兴致顿时陡然掀起,个个想试一下木槌,好客的山民满足了大家的愿望。群友啬薇、清华、了了先后拿起木槌,参与了劳动,那种兴致发挥的淋漓尽致。

4.站着望那楼阁前,霓虹灯光闪烁不定,使得夜晚的古城显得更加光彩迷人!忽见楼前挂着一横幅:“千年古城别样红,元长寿、李东华咏荷书画作品展”,便入内。一跨入,只见屋内四周全都挂满了书法作品。其实对于书画我是一窍不通的,所以纯粹只是欣赏。转悠了一圈,觉得元长寿的书法粗犷遒劲,而李东华的墨荷图则是细腻传神,两者相互辉映,真是妙不可言。

5.烟雨菲微,峡谷内的土家临溪散居。有房上冒烟的,那是土家的炊烟;有山上冒烟的,却是地上的水气。一家一家的,一处一处的,从路旁,从山上,向不太高的天空袅袅升起。当升到较高处时,便倏地聚在一起,浓得化不开一样如天河在幽谷里奔涌,眼前不见山,不见树,不见茂林,不见幽谷,不见奇峰,不见异石,不见珍崖,只见茫茫的最为壮观的云海。

6.故乡是一个偏远的农村,平时地里活多,通常人们起身早,炊烟飘起来的也早。天还没有完全亮。空气中还散发着潮湿的牲口粪便气味,雾霭的村子里的公鸡懒懒地啼着,狗在房舍的台阶下缩成一团睡觉,老母鸡蹲在屋旁树的枝桠上也在睡觉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清晨,故乡小村落里,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了一缕缕飘渺的炊烟。有炊烟弥漫着,清晨的雾气就显得格外重,隔远处看,树影雾雾绰绰的原野、庄稼和林子浓罩一层薄薄的烟雾中。

7.雨,继续飘飘洒洒,加上前几天的暴风雨,造成抗洪信息告急,听说,几年不遇的洪灾威胁着沿河的居民,一片一片的庄稼地被洪水淹没,地里的庄稼是颗粒无收了,道路冲毁,房屋垮塌,当洪水消退后,他们还要重新修复被毁坏的家园,政府官员、士兵们抗洪抢险,忙得焦头烂额,电视里播报的真实场景震撼人心,为自然的无情而愤怒,为政府的责任心而感动。

8.到阳江已是中午时分,停车吃饭时,同伴们都有些迟疑地不肯下车,似乎有点难以舍弃车内的一片清凉世界。佛山的老朋友似乎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他笑着介绍说,阳江有一处名叫海陵岛风景名胜,岛上的海滨浴场在南粤是名闻遐迩,饭后去畅游一下再回佛山,也好消消暑。于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家的情绪开始高涨,烦躁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

9.坐在临荷远眺的楼上,包围在绿树之中。雨水打在芭蕉叶上,从宽大叶片上滚动滴落。树叶被雨水冲洗得发亮,和着微风摇曳,好像在欢呼这酷暑中难得的清凉。 远处荷叶绿了一大片,白色和红色的荷花点缀其中。各色雨伞在绿色中游动,又添一道景色。正是景色如画,人在画中游。

10.湖面上数只小船往来穿梭,有的群友在船上搭肩亮手,做出昂首展翅的造型,尽情抒发心灵美妙的瞬间,那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湖面上,水中的鱼儿受到感染欢呼雀跃,翩翩起舞。平静的湖面此时已不平静了,湖面上波浪翻转,溅起一朵朵浪花,船上、湖面人与鱼竟相争艳,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人欢鱼跃的盛景。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景物细节描写

篇2:几段对景物的细节描写

2、当第一缕跃上船头的阳光,撑起我的双眼时,从船窗处望,两岸已从泥沼变成了河堤,砖石堆砌的小路,杨柳静静偎依,近岸人家飘起的炊烟,引起了我的神往。

3、返程路上,隔窗观赏西部美景,公路两边除了大片高矮不一的草甸和成群的牛羊,也看到一些农田,种植着青稞和油菜,绿油油的青稞和鹅黄色的油菜花,好似一幅天然的水彩画,煞是好看。牧民开着摩托车甚至汽车放牧,成为区别于内蒙古草原的又一奇观。高低不平的绿荫草坪上,牛羊蠕动觅草,如演绎动漫,片片油菜花,被绿草和青稞间隔,黄绿搭配,如诗如画。我们不一而同被美景所迷,车子时而慢速行驶,细观窗外自然画卷,时而停车驻足,摄影留念。

4、高出院墙的一扎多粗的枣树,因春雪冻害,没有挂果。在风雨抚慰下,一扫往日太阳炙烤的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好像无颜见人的样子,舒枝展叶、随风摇曳、疏影横斜、重重叠叠、摇晃着绿翠的枝梢,得意洋洋,略带无果之羞涩。

5、浩渺的湖水,在烟波里看不到尽头。初日,明媚娇艳,清风徐来,水光潋滟,湖水漫起了一圈圈的螺纹。时而有浪花拍打着船身,发出浑厚而又饱满的声音。渡船告别渐渐远去的彼岸,在湖面留下美丽的痕迹。湖水如海,可以撑起无数的行舟,却载不动游者的离愁。

6、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四大景观享誉海内外。黄山古名曰:黟山。后因依轩辕黄帝曾在黄山炼丹羽化升天的传说,唐明皇改黟山为黄山。步入西海大峡谷,这里怪石罗列,奇松遍布、小巧灵秀,或成双成对,牵手并肩,迎风而立;或层层叠叠,千娇百媚,形态万千。迤逦蜿蜒,劈斧斫般巨型石片垒积木似地堆积起来,看似如三维动画刻意堆砌的石林,给人摇摇欲坠之感,其实它却壁立千仞,坚固无比。

7、骄阳释放着耀眼的光线,车窗外,湛蓝的天空与深蓝的海洋连成一片,奇特的地理景观,丰富多变的生态,特殊罕见的海岸林带的植物群,山坡礁石长满了灌木,绿色植被将半岛装点得郁郁葱葱,放眼望去,可谓置身于风景如画的海天一色间。这就是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垦丁——宝岛最南端。

8、垦丁的海,是一种清澈的蓝,让人觉得透彻、清凉。且海水的蓝色,富有变化和层次。海岸线有的地方是金黄色的沙滩,颜色就从黄色、浅蓝色,过度成湖蓝色。有的海岸边是布满青苔的礁石,海水拍打上来,形成一条绵长的白线,于是颜色就呈现出深褐色、黄绿色、白色、斑斓的蓝色......

9、诺大的山庄,只有我们几个住在这里,别的房子的主人,可能忙吧?没时间来这度周末了。坐在自家的小院里,喝着山泉水煮的茶,吃着零食,整个山庄一览无余,处处透着新鲜。院子里两棵大橡树,枝叶茂盛,微风拂过,厚密的叶子似动不动,只有最上面的一片叶子,抖啊抖的,可能是高处不胜寒吧?就像是调皮的毛头小子,翘着二郎腿,不停地抖。

篇3: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表达情感

众所周知, 现行中小学语文课本所入选的文章, 无论是记叙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还是古代的诗词歌赋等等, 尽管题材不同, 形式多样, 风格迥异, 总是不乏景物描写。只有这样, 文章才能显得文字活泼, 内容丰满, 意蕴深邃, 精彩纷呈, 以至于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景物描写范围之广, 如: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云雨雾、日月星辰、江河湖泊、高山流水、名胜古迹等, 然而景物描写在文章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愚以为首先具有表达情感的作用。譬如, 现行九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的《故乡》一文, 其体裁为小说, 当小说的主人公“我”渐近故乡时, 作者鲁迅做了以下一段景物描写: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景物描写, 可谓气氛阴沉, 色彩暗淡, 文字呆板, 将二十年后故乡一派衰落凋敝的景象描绘得入木三分, 把小说中的“我”此次回乡的悲凉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文章一开始就为全篇定下了抑郁深沉的感情基调。现代白话文如此, 古诗文亦然。

二.暗示下文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除了表达情感之外, 还兼有其它。铺垫下文就是其它作用之一。这种作用需要结合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景物描写所处的语言环境加以分析。如:现行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文第55自然段中, 当参加完小学毕业典礼的英子走进家门, 发现家里异常安静时, 作者做了这样的景物描写: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 散散落落的, 很不像样。这里寥寥数语, 表面上看只是对院子里的景物作了轻描淡写的描绘。而实质上作者是匠心独运, 以花喻人, 通过对院子里夹竹桃垂败散落的描写, 暗示下文英子的父亲在医院病逝的凄凉情形, 从而把英子丧父的悲痛心情推向极致。

三.渲染气氛

当然,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也不能千篇一律, 在特定环境中, 根据表达的需要, 景物描写又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如现行七年级语文课本下册《斑羚飞渡》一文第11自然段, 在斑羚一老一少结对飞渡悬崖时, 作者这样写道:山涧上空, 和那道彩虹平行, 又架起了一座桥, 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这里作者把斑羚飞渡时形成的弧线这种景象与空中的彩虹这种自然景物有机融合在一起加以描写, 意在渲染斑羚飞渡时的悲壮气势, 让读者领悟到为了种群的生存, 老斑羚甘愿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四.推动情节

还是以《故乡》为例。《故乡》根据情节的发展描写了现实中的故乡、回忆中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 这三个故乡都安排了特定的景物描写。因为我这次回故乡的目的, 是想卖掉老屋, 又是冒了严寒, 所以这就自然而然看到了衰败、凋零的故乡。但作者没有停留在对故乡的议论和哀叹之中, 而是通过母亲的口提到闰土引起回忆, 而且引出了记忆中的故乡。特别是把少年闰土月夜守瓜图描绘得明快艳丽, 人物英俊活泼, 相映成趣。展开故事情节后, 冷酷的现实随即摧毁了少年闰土美好的形象。这篇小说中唯一欢快的情景就被对“故乡”现实描写的低沉空气驱散了, 剩下的只是“我”的一种忧郁和感伤。实际上, 故乡的全部美丽都属于记忆中, 而且是仅仅停留在少年闰土身上。篇末借助渐渐远离故乡的“我”朦胧之感再一次幻化出神奇的境界:海边, 碧绿的沙地;上面,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它似乎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之路, 或者说坚定了我追求理想中故乡的决心。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 渐渐地使读者的心灵进入了我回故乡、忆故乡和离故乡之中去,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篇4:景物的描写手法

渠传霞,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长治路小学语文教师。曾荣获太原市“教学能手”“教书与人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优秀班主任”“市骨干教师”等称号。

景物描写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为此,在观察时,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各不相同。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景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

二、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也叫游览顺序。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三、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抒写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景物渗透主观感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进而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使读者产生共鸣,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四、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长于描摹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使人仿佛能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习作要求

篇5:《景物细节描写》教学设计

安徽省肥西县桃花工业园中心学校 程 梅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3.通过学习例文,要求学生掌握生动、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明确写景的方法和写景的顺序。教学难点:

明确中心,突出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做到有景有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有句话叫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们都很向往这些美丽的地方,但是那里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天堂,因为那里没有我们的亲身感受,更没有我们的真情流露。那么,哪里才是属于我们真正的天堂呢?其实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看,(出示校园植被图片)这颗伫立在校园一隅默默陪我们成长的香樟树,这片躺在校园一角悄悄伴我们玩耍的青草地,还有静静绽放在枝头的姹紫嫣红的小野花,它们虽然不是名山大川,不是奇观异景,但他们却散发着独特而朴实的美,它们那坚韧而顽强的生命力,在我们班三十二个小作家的生花妙笔下,焕发出生命的熠熠光彩!(课件:欣赏同伴作品)

二、指导方法:

(一)细致观察, 抓住特点

细致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观察的细致与否,决定着认识事物的成败,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写好写景习作最主要的在于细致观察,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叫“观察,观察,再观察。”只有对所写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耳听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文思泉涌。也许有同学说,我写景前也作了细致的观察,可是一到写作时还是无话可说。其实,问题还是出在“细致”二字上。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细致的观察呢?说白了,所谓“细致”就是要通过多种观察的手段,如(板书:目视——观其形状、颜色和姿态,耳闻——听其声响,口尝——品其味道,鼻嗅——闻其气味,手触——摸其质感,脑想——进行抒情,)等等。从不同的层面,来了解事物的特点,从而实现详尽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目的。

(二)层次分明,文辞优美

层次就是文章内容的写作顺序,这是我们习作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有的同学想到哪写到哪,尽管词汇丰富语言优美,如果不注意表达顺序,这样写出的文章也会黯然失色的。(课件举例:修改同伴作品。)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以下几种顺序:

1、空间方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往后、由远即近,从整体到局部等等。

2、时间变化顺序——可按一年四季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如《烟台的海》,早中晚如《夹竹桃》)

3、地点转换顺序——这是针对参观、游览的景点比较多的描写方法而言的。

优美的文辞,是指恰当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它们犹如女性的化妆品,厨师的调味料,有了它们,文章看起来才会优美生动、形象感人,品读起来才会津津有味,回味无穷。

(三)动静结合,尽情想象

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物时,既要写出它的静态美,也要写出它的动态美,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动态的美,往往要发挥想象所谓 “想象想象,越想越象”、“一处风景,三分自然,七分想象”。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有趣,活灵活现。比如《广玉兰》“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这些动态描写,都是通过观察和想象,使原本静态的植物充满了勃勃生机。

(四)抒发真情,点名中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其实大自然的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本身没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而是作者自己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受,用笔去描摹的,因此,这些景物也就自然而然注入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写景也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课件:欣赏名家作品)

三、观图写作

1、看图说词,成语,短语,句子,引用诗句或创作诗句。

2、片段练习

四、评价作品

板书:细致观察, 抓住特点

层次分明,文辞优美

动静结合,尽情想象

抒发真情,点名中心

教学反思:我们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农村小学生写话能力的实效性研究》正在日火如荼地开展着,十位成员中,有八位老师都上了课堂实例。大家的教学设计都是“国内首创”,因为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资料,更因为我们的课题本身就是在摸索中前进。所以,每位老师上的课都是自己精心设计,精致打磨,精彩呈现的原创。

我是这学期最后一位上课的老师,由于前面的老师课例上得太好,以致于越到后面压力越大,怎么办?怎么办!我胡乱地翻着一些教育书刊杂志,想从上面得到一些灵感,果然,我看到了一则“杜利奥定理”,这是美国作家杜利奥说的一句话:“没有什么比失去热情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这个定理可以引申为:对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的人,他们一学起来就像发动机般迫不及待,高速旋转,他们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对学习充满渴望,并且不断地把自身的热情传递出去带动周围的人鼓足干劲。这样的一群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他们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一半。

看完定律,我心中有了定数,决定在上课之前,首先让同学们带着热情去操场上进行“热身训练”——对操场四周的植物(小草和香樟树)进行“写生”。第二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我兴奋而又神秘地告诉大家:“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写作„„”话音未落,班里一阵唏嘘:“切,又是习作。”说到写作,大家都很反感。我笑着说:“不过,这次与往日不同,我们到操场上观察植物,你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想写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反正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耶!”大家高兴得“哇哇”直叫,一个个像自由的小鸟飞向了操场。

他们三五成群地挨在一起,一群站地上欣赏高大挺拔的香樟树,一群蹲在地上观察瘦弱矮小的青草。只见他们有的捡起树叶,仔细的翻看;有的轻轻地抚摸着叶片,边看边记;有的捏着樟叶,闻来闻去;有的撕开叶片,舔舔里面的汁液,又放进嘴里嚼一嚼,还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很像李时珍品尝中草药的样子;还有的伫立在草丛边,久久凝神思索„„此时此刻,他们完全沉浸在这种轻松又愉悦的创作氛围中,他们要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植物,他们要用自己纯洁的心灵为读者歌唱一曲植物赞歌。他们仿佛变成了草和树,草和树仿佛变成了他们,他们合而为一,此时此地世上唯有此人唯有此物„„

我把他们的作品收集上来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写得太棒了!比我平时的命题习作好上一千倍。我兴奋不已,决定把文章打成电子稿,用课件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大家一起分享这顿“美文大餐”

上完课以后,有收获也有失落。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想要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主要是要激起他们有一种想写的强烈欲望,让他们有一个能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诱发创作的热情。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为此,应该让他们置身于环境之中,通过多种感官刺激,使创作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我们也要采用多激发、多鼓励、多展示、多交流、多肯定的方法,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建立写作的信心。当然,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我们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次品”,我们也不要批评。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而情绪低落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所以,首先要找出闪光点进行鼓励,然后再提出中肯的意见,这就叫变“纠谬法”为“评优法”。实际上,在作文课上,分析作文病例比展示优秀作文更重要,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修改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怎样进行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总之,我们要构建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写作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要我写”过渡到“我要写”和“能写好”的最佳精神状态中,这样才能把课题《信息技术环境提高农村小学生写话能力的实效性的研究》落到实处。

《景物细节描写》评课记录

安徽省肥西县桃花工业园中心学校 程 梅

李敏老师:

1、整节课教师围绕细节描写来引导,并适时总结协警的方法,有指导、有归纳,还有动手试写,重点突破。

2、栀子花图片的出示,源自生活,取之于平凡之物,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

3、优点总结如下:评促写、发为先、图为源、练精彩、4、不足之处:学生参与点评,修改不够深入;开头出示的两组图片作用不大,没有老师的语言优美,既然语言可以替代图片,说明图片五利用价值,建议删除。

王飞老师:学生的习作水平较高,老师的语言优美;让学生练习习作的图片目的性较强,图片中呈现的四种形态的栀子花,为学生的习作作了很好的铺垫。

夏华老师:环节清晰,开篇较好;幻灯片中呈现的学生作品应做个评价,比学生自己读出来效果要好。

陈燕老师:设计的环节清晰,教师的语言优美,特别是第一环节呈现的很好,但是学生的作品讲的过多。

程晖云老师:取的景很好,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景物(香樟树、小草、栀子花),学生的作品水平也较高。有瑕疵的作品,应让他自己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其修改,在让其他同学修改。

篇6:景物描写的技巧

【关键词】景物描写 指导 技巧 学生 七年级

结合初一的教材,分析和学习经典的课文,从课文中归纳如下的技巧,以便学生掌握和应用。

一、景物描写的前提——热爱大自然,善于发现景物的美

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之情,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才能有描写景物的冲动和激情,才能把景物描写好。有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必须具有一双发现大自然之美的慧眼。大自然是美丽的,美中有“格”,有品格,有性格。春的灿烂,夏的热烈,秋的萧瑟,冬的凛冽,春夏秋冬各有其美;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要、黄山的秀奇、大海的汹涌澎湃、沙漠的浩瀚广阔等等各有其美;松的坚忍、竹的坚贞、梅的坚强、菊的高雅、荷的高洁、兰的高贵等等各有其格,那“石缝间”的小草、小花,那“峭壁上”的黄桷树,无不诠释着生命的坚强……

二、景物描写的第一要做——学会观察

l、精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只有抓住特征写风景,才能做到真——“让读者看完以后,闭上眼就立刻能想象出你所写的风景。”

自然景物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切的景物都以不同的客观存在。教师应教会学生掌握观察景物的方法,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以前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们会说作者抓住了百草园春夏秋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你看:菜畦是“碧绿”的,皂荚树是“高大”的,石井栏是“光滑”的,桑葚是“紫红”的,黄蜂是“肥胖”的,云雀是“轻捷”的,何首乌的根式“臃肿”的,这些修饰语都是抓住了景物的固有特征的。

2、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契诃夫认为“风景描写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在它能像音乐或者由音乐伴奏的朗诵,向读者传达这样那样心情的时候,才合适,才不至于把局面 弄糟。”我们还必须教会学生会用眼:平视观察与仰视观察和俯视观察法,所得到的景物特征不一样;远看与近看的效果不一样;四季的改变与早晚的变化不一样;天气的阴晴冷暖甚至光线的变化都会使景物表现不一样。

3、要体现地方色彩。鲁迅指导青年作者时提出:“现在世界环境不同,艺术上也必须有地方色彩,庶不至于千篇一律。”又说:“地方色彩,也能增强美和力。自己生长其地,看惯了,或者不觉得什么,但在别地方的人,看起来是觉得非常开拓眼界,增加知识的。”

三、景物描写的清晰层次——按照顺序写景物

有顺序才能条理清楚,常用的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的景物描写就很巧妙的融进了这两种顺序,时间上包含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空间上从低到高的静物,从高到低的动物,使文章结构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同样,只有在观景时注意景物的时间性,所写景物才真实可信;只有注意了景物的空间性,所写景物才会有美感和立体感。两者交错使用会使所写的景物更有立体感、画面感。

四、景物描写要融进自我——调动感官写景

我们要充分调动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去体味观察景物时获得的感受。这样,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色、声、味、态,所写景物才会更加生动。譬如《春》中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就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煦的;“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则是从嗅觉的角度去体验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木桶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悦耳动听,这样将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五、景物描写要有韵味——运用联想写景物

好的文章离不开联想和想象,如同好的音乐因为有了联想和想象而让人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同好的画卷因为有了联想和想象而讓人产生“目尽尺幅,神驰千里”的意趣。《春》中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就是有眼前色彩艳丽的满树春花联想到秋实,让人自然地想象出果实挂满枝头,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场景多么让人陶醉呀。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魅力。

六、景物描写要生动形象——运用修辞写景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反复、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有情有感。同样是《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两句把拟人、比喻和排比三种修辞手法用在一起,写出了春花之多,花色之艳,展现出竞相开放、百花争艳的热闹场面。像这样的句子,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比比皆是,多让学生体味,会品出其中的妙处的。

七、景物描写要委婉含蓄——侧面烘托写景

学过了贾平凹的《风雨》一文,学生们理解了含蓄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侧面烘托法。只是要教给学生的是,准确的选择用来烘托的事物,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还可以是人。另外,好要注意动静结合写景物。只写静景,容易使文章呆滞;只写动静,又会使文章失却稳定,两者结合,会使文章更有情趣。

具体的指导中,精读教材中的经典段落,赏析理解,然后要求从课外阅读与积累中摘录精美段落,进行赏析,分享,以加深印象。一次写景只可要求学生二三种方法即可,字数在二百字左右,要的是循序渐进。

结语

上一篇:青春的理想作文400字下一篇:让青春在奉献中燃烧--爱岗敬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