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公园景物的作文500字

2024-05-08

描写公园景物的作文500字(共16篇)

篇1:描写公园景物的作文500字

盐城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而我最深刻的是金沙湖。

金沙湖远看就像是我理想的天堂,近看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排排椅子在那儿,躺在上面,晒着阳光浴,踩在沙滩上,觉得下面就像踩到海绵,湖上有一座桥,一站上去,便可看到那整个金沙湖,景色秀丽宜人,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啊!岸上还有一个大的海螺,是塑料的,但看上去更像一块普通的大石头。水冰凉冰凉的,就像冬天的水,由其中间的水,那是清凉,躺在水上,被湖水随风飘动,风吹着我们,让我们觉得非常舒服。

沙滩后面有一块绿草地,走在里面,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小草们连成一条长长的绿地毯,花朵们争奇斗艳,泥土是优良的,所以这里的花儿开得非常非常好看。

这里四季不同,春天桃红柳绿,莺蝶翻飞;夏天莲叶碧天,清香益远;金秋蓝天碧水,硕果飘香;冬天玉树冰花,令人陶醉。其中最美的要数夏天啦!快带上你的泳装和鱼儿一起嬉戏畅游吧!湖岸边《金沙情缘》的浮雕栩栩如生,还有那惊险刺激的高坡华沙,真的会好好考验一下你的勇气哦!

来吧,到金沙湖来,美丽的金沙湖,好玩的活动正等着你呢。

篇2:描写公园景物的作文500字

我去三亚,从一个专门到达蜈支洲岛的渡口上了船。在去往蜈支洲岛的途中,大浪一个接一个,让我感到坐船像坐秋千一样。

到了蜈支洲岛,我就欢快地跑下了船,大家一起坐上了环岛游览观光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茫茫的大海,海边的礁石上还有一些小螃蟹,接着看到了一块巨大的风吹石,它好像马上就会掉下来,真是让人胆魄惊心,然后看到了一块巨大的石板上刻的“海南”两字,这两字不仅可以从右往左读,而且可以从左往右读,最后我看到了由石头天然形成的人像,真是让我惊奇呀!

蜈支洲岛之所以叫做“人间仙境”,是因为那里的海水清澈、透明,像绿玻璃似得,树木也长得十分茁壮,一个个郁郁葱葱,再加上空气新鲜,让你感到像是在画卷里游览一样。

我在岛上看到很多的游玩项目:有些人驾驶着摩托艇在海上飞驰;有些人脚踩高压喷水器飞在空中摆弄着各种样子;有些人骑着快艇在海上冲浪;有些人穿着潜水服在海底漫游;有些人用滑翔伞在天上滑翔;有些人在大海里游泳;有些人骑着自行车在岛上环游……

篇3:作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浅析

一、注意景物的整体和局部

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图片画面,学生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只注意了鲜艳的色彩,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忽视景物的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写雨景时,既要写远处迷蒙的雨幕,又要写芭蕉叶上滴落的串串珍珠。这样写景就注意了点面结合。

二、注意写景的动静结合

活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干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這是作者回忆故乡的榕树,枝叶婆娑,流水潺潺,鸭群嬉戏,又加以活动的人群,使画面动静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作文《春天的早晨》,葱郁的树木,袅袅的炊烟,田间的老农,一切沐浴在金色的朝霞里,这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 用五觉描写景物

综合运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例如:

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 (学生习作《春雨》)

这段作文综合运用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觉写春雨,细腻传神,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四、注意描写景物的色彩

彩色的电影比黑白的电影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的画面比黑白的画面对视觉更具有冲击力。例如:

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这两段文字中,蓝天、白云、银灰色的暗花,夕阳的红火连锁映衬着蒙古包,牧女笼罩在金碧辉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景物五光十色,准确的使用色彩词语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当然,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五、写景的最高境界——情景交融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景和情的关系。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一切景物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了槐树的落蕊、牵牛花的蓝朵、农民的青衣、廿四桥的明月诸多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处蓝白黑灰的冷色调,非常吻合作者当时苦闷的心情;当时北平有香山的红叶色彩绚丽,颐和园游人如织,这些暖色调不吻合作者心情。作者的心情孤独、苦闷、悲凉,笔下的景物自然就清、静、悲凉。此文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篇4:描写景物的初中500字作文

每当我想起这夏天的雨,就会使我想起它那清秀的身姿,像一位炉火纯青的舞蹈艺术家,正是它那温柔的下落,世间万物才会慢慢的向上生长,才会变得更加青翠欲滴。

还记得那是今年七月份时的一场雨,正值立夏,我当时在我自制的吊床上睡觉,因为天气的炎热,我久久不能进入梦乡,起来一看,外面像下了火似的,我的额头上不时地掉下黄豆大小的汗珠,我的心情烦躁极了,极不情愿的往嘴里塞着冰棍,我向天空望去,火辣辣的太阳已经被一大片黑压压的乌云遮蔽了,其他云彩也变成了乌云,慢悠悠的聚集在了一起,像一位裁缝把它们缝在了一起似的,缝的天衣无缝。紧接着,乌云便撑不住了,被压得又低又矮,像被压到了房顶似的。这时,一道石破天惊的闪电伴着隆隆的雷声打破了这一片沉寂,霎时,雨噼里啪啦得下了起来。世间万物都在尽情的吮吸着甘甜的雨水,那卷了几天的大树叶子,在此时也慢慢的舒展开了。我打开窗子,一阵微风迎面吹来,吹得我神清气爽,全身心都格外的舒服,我捧着双手,伸出窗外,手心里躺着几滴晶莹的雨滴,哦,这是夏天的雨,这是上天恩赐的小生灵,我抚弄着这几滴小雨珠,仔细一闻,还有一股鲜草的芳香,几许瓜果的芳香,我想,这就是上帝的恩赐吧!

我爱这夏天的雨,爱它清新、芬芳、美丽……

篇5:景物描写的作文500字左右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岭,与恒山、衡山、泰山、松山并列称为五岳之一,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沉香救母就发生在这座传奇之山里。相传宋朝名臣寇准7岁时与老师登上华山东峰时,情不自禁地咏出了千古流芳的名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华山的奇峰峻岭,趣石朽木,灵泉古洞,祠庙宫观特为壮美。其中峻岭是华山的代表,在这些峻岭中“苍龙岭”别样险峻。

从远处看,苍龙岭像一条威武的巨龙,背着游客在云层穿梭,气势宏大,雄伟壮观。近看,那险道宽不足三尺,长却足有数百米,上面石阶凹凸光滑,走在上面心旌神摇,忐忑不安,胆战心惊。但再想想建山道德工人们,一股敬畏之情从心里油然而生,不过再看看现实,你马上也会变得勇敢起来。爬上去,能抓的只有两边的铁链,但足以保险、安全。苍龙岭虽是静物,但在山岭上,好像每时每刻都在动一样,旁边云雾弥漫、“仙气飘飘”,宛如仙境一般美妙。石缝里不管是小松树,还是老松树,都增加了一分神秘感,把整个华山苍龙岭装点得更绿一些了。

华山还有许多著名的险道、奇峰、峻岭、趣石、秀木、灵泉、祠庙、古涧、宫观。这座由花冈石拼成的奇迹,有五岳的高峰,真是一个令人留恋的人间天堂!

篇6:景物描写片段作文500字

交错持续地进行着。那珠子般的两点,斜打着玻璃窗子,那“辟哩啪啦”的声音像点着了一串串连珠鞭炮。向远处眺望,天上就像铺下了一块大白纱布,朦朦胧胧,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只看见白色的一片。近处,一幢幢高大的房屋在朦胧的雨帘里静默着,那粗大的雨点打在对面的瓦房上,溅起了一片片的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随风飘来飘去。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向下坠落,后来连成一条线,直冲而下。路旁的树枝和树叶被积聚的雨水压得弯下了腰。落了不久,雨点慢慢地变细了,远处的景物此时已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最后,雨停了,天空里现出纯净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犹如一个女郎,穿了件艳丽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着一条很细很细的白纱巾,从空中慢慢地飘掠过。地面被冲刷得干干净净,空气特别清新,花朵在雨水的冲刷显得比以前更加鲜绿了,在微风的吹动下,闪闪发光,仿佛有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着,充满着生机。这一切都显得非常美丽,真像一幅刚画好的彩色图画。

篇7:浅谈作文中的景物描写

学生的作文如何写具体呢?新大纲的阶段教学目标中提到,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描写”作为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显然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应如何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呢?

一、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

“万事开头难”,学生初练描写,最困难的莫过于不知道应该写什么?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应该交给他们一些描写的套路。

“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表达出对事物的多重感知的方法。如果能够在描写过程中,视、听、嗅、味、触等“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我曾给学生留过一个作文题目《秋天的校园》,开始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写。于是我给他们提示了一些古诗,让他们思考分别从哪种感觉写的:于是他们从“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懂得了应用眼睛去观察秋天的色彩;从“八月秋高风怒号”懂得了用耳朵去聆听秋天的声音;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懂得了用鼻子去嗅取秋天的味道;从“天阶夜色凉如水”懂得了用身体去感受秋天的温度……很多学生觉得开窍了,写作一发不可收。

其实初一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和第七段关于春夏秋冬的百草园的描写;《社戏》中关于“夏夜行船”和“月夜归航”的描写都是练习“五觉法”的很好的范例。

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

掌握了“五觉法”,只是让学生有了可写的内容,要想增加文章的文采,必须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

练习运用修辞,可以有意识的做一些修改训练。比如把“天空,更加蓝;云,更加洁白;水,更加清澈;大地,更加广阔。我,更加美丽。”加上修辞修改成“小鸟,因天空而更加轻捷;微风,因轻云而更加温柔;鱼儿,因湖水而更加可爱;树木,因大地而更加茂盛。我,因初中生活而更加美丽。”

三、抓住事物的特征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它需要老师的强迫和激发。我曾经搞过一次关于“寒冷”的小组对抗,让学生去寻找寒冷时人和动植物的反应,却不允许出现寒、冷等字眼,说不上来或重复的组淘汰,来决出优胜组。结果原本要进行一节课的活动整整延续了两节课,同学们连冷的时候摸到暖气时感觉很热还是没感觉都讨论到了,这一篇“寒冷”的作文写得极其成功。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写一个季节,却不允许他们在文中直接点明季节,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寻找能体现四季特征的细节,如春季融化的冰雪,待放的花蕾;夏季盛开的鲜花,如茵的树木;秋季累累的硕果,金黄的麦浪;冬季皑皑的白雪……

四、情景交融

会景物描写了,学生往往陷入另外一个误区。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考试没考好,见到蓝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欢唱的小鸟也无心欣赏。”还振振有词的说当时天气确实很好,可如果你真的心情不好,明媚的阳光只会让你觉得刺眼;歌唱的小鸟也会让你觉得吵人才对。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同样面对寒冷的冬天,毛泽东感受到的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岑参看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妩媚;孔子则体会到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哲理。

篇8:景物描写片段作文500字

《艺术之家》描写了一个艺术家家庭的陈设和气氛,写得有条不紊,颇具特色。

《春天》侧重于描绘公园春景,用的全是少年的语言,活波、生动,又能随时夹些议论,最后一段从今年第一声春雷,万物将“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联想到人们“从一切烦恼和禁锢中挣脱出来”,透过绵绵春雨,看到了祖国的春天。

夹叙夹议,加深了主题。

《登长城》一文,除了描绘长城的雄伟壮丽外,还通过同游者不同的语言和动作,简炼几笔写出了“小黄鸥”、“跑步冠军”等同学的性格特征,增添了活跃气氛。本文开头克服了从听到组织春游谈起的一般化写法,开门见山,写出了同学们盼望游览长城的迫切心情。结尾处能从登长城联想到人生道路,加深了文章的思想性。

《菊展》是以抒情的笔调写的一篇参观记。

作者能把平时学过、看到的诵菊佳句较好地融在文中,写得诗意盎然。结尾处,引用了陈毅同志的题词,不但含意深远,并且突出了中心。

《大风》描写了冬日狂风卷地时的情景。尤其是对逆风中骑车的描绘,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冷》这一篇,通过写窗户上的冰花、烟筒口的冰柱、白茫茫的积雪以及人们在寒风中的表情动作,烘托了“冷”这个主题。观察细致,选材得当。

篇9:描写景物的日记500字优秀作文

一进校门就是用红色和绿色铺成的塑胶的操场,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艳。

在操场南边的正中间,有一个台阶样的升旗台,升旗台中间有一根两层楼那么高的旗杆,旗杆上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当升旗时操场上显的格外庄严肃穆。旗台南面是一个“L”形的教学楼,楼下是一排挺拔的桂花树。

操场东边有一棵白玉兰,每当春天白玉兰花开时,那满树的小花洁白如玉,像无数只停在树上的白蝴蝶,可爱极了!

操场西边有几棵高大的广玉兰,树干粗壮挺拔,枝繁叶茂,像一把把撑开的大绿伞,洁白的小碗似的花儿从密密层层的枝叶中钻出来。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上面尖尖的,中间鼓鼓的看起来像是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花瓣儿虽然展开了,但是花蕊还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藏在里面。这些玉兰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花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让眼睛目不睱接。如果我能把它们都画下来,那该多好呀!忽然一阵微风朝我吹了过来,所有的花儿都在枝头迎风摇曳着。引来了蝴蝶蜜蜂在里面翩翩起舞。给学校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景象。让看的人不由陶醉其中。

篇10:描写公园景物的作文500字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黄山一定很壮观、美丽吧!

我在黄山的半山腰上看见了松树,那松树的名字我不记得了。它在严酷的环境中向阳生长,树叶一面茂盛,一面稀少。我凝视着他,觉得他犹如屹立在山间的一位巨人。

我还在黄山顶上看见了云海,白茫茫的一片,不停地变着: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白马,它在山顶飞奔着;一会儿又出现了一只小白兔,在半山腰津津有味地吃着胡萝卜。

黄山不仅奇松、云海美,那些巨石也很美。有的像一只小狗,有的像一朵云,有的像一只鸡,还有的像一只小猴子。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颗“大桃子”。我第一眼看见还以为是一颗真正的桃子呢!她上面尖尖的,越往下越宽,形成一个圆弧形。如果在上涂上粉红色的颜色就更像一个美味可口的水蜜桃了。还有许多奇石也非常有趣:“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狗子观海”、“狮子抢球”……犹如神来之笔。

篇11:描写公园景物的作文500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景物描写;作文教学;分析

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们都会发现,一段好的景物描写能够良好地展现出一个画面,有效地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让人们很容易接收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对春的描写,选取了春天最吸引人的特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在小学作文中,我们几乎不会发现这样的描写,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把一些有助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训练学生的感受观察能力

景物描写中,无论是对所写事物粗略地描绘,还是细致地刻画,都要抓住事物特征,这是关键。如果没有真实、准确的把握住所写对象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空洞甚至是错误的。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喜欢跑跑跳跳,往往没有耐心停下来好好观察、感受什么。所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们的观察感受能力是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训练,一旦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这样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训练,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往往来源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景物描写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

二、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表达的都是感情,没有感情的景物描写是没有血肉的。所以,对于事物的观察,都要落脚到情感上。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多想法,这时就要利用这种天性加强训练。课堂上,老师可以准备一幅风景画或者一段文字作为材料,让同学们在观察和阅读过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应该请不同同学发表感想,这时的感想不要求文字优美,只要能正确反映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这种训练应该和观察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在观察过后就能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举两得。

三、加强阅读,模仿写作

有的学生观察到位,想法丰富,但是到动笔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自己丰富的想法反映不到纸上,这说明对于写作的方法还没有掌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加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到别人是如何把感情通过一支笔描绘出来,如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但是依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读书也要求读好书,只有读有益的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好推荐书目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之外,老师应该给学生留阅读作业,将对学生景物描写写作有益的文章或者图书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后根据某一段进行模仿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偶尔放到课堂中进行。在进行长期训练后,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语感,能用一段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或者烘托出某个气氛,这就达到了目的,而学生的内在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综合训练

前面一些训练都是基础工作,属于准备材料,只有前面一些是不够的。有的学生会观察、有想法、能写出一段不错的景物描写,但是全文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这也是不行的。

第一,老师应该教授文章的条理顺序。无论是文章还是观察事物,顺序都是重要的,有序的观察和结构能让文章表达清楚,让读者清楚明了。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时,老师要加入对观察顺序的引导,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老师也要时刻提醒描写事物的顺序,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写作习惯。

第二,老师应该教授修饰方法。没有修饰的文章写的好叫朴实,写的不好叫平淡。而小学生几乎达不到朴实的效果。在进行模仿写作时,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掌握几种修辞手法,但这对于他们是模糊的。在对修辞手法进行系统地讲解和专项练习过后,学生们才会在理论上有所领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更加熟练,这样会对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在小学作文中,景物描写往往服务于记叙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应该多加强调景物描写的运用。在作文批改时,对于用的好的景物描写要给予鼓励,不恰当的景物描写给出修改意见,这样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小结

小学作文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起到奠基作用,不能忽视,所以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巧妙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当学生把景物描写成功的运用到文章中时,说明他对写作已有了初步的感觉,对于以后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努力会成功,老师努力一样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23)

篇12:描写一处景物作文500字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光秃秃的枣树像把扫帚头朝向天空的时候,它只会吮吸春雨的甘露。没有一点生机。

当夏天到了,枣树上就会长出片片新绿,又亮又嫩,过不了多久,风中飘着淡淡的、一缕缕的清香,那便是枣花开了。在过一周多的时间,你就会在嫩绿的叶片间看见,有一个个的、小小的比小米粒大一点的绿枣结出来,到了盛夏季节,枣子渐渐长大,变成半绿半红的,吃起来一丝淡淡的甜味。

秋天是万物成熟的季节,也是枣子丰收的时节。那时,枣子已经有先前的淡绿变成红色或褐色。吃起来甜的要倒牙。保你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家乡人很聪明,也很勤劳。他们把这么好吃的红枣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地方特色食品、饮料。如:情人枣、浓情枣、福绿枣、公主枣、太子枣、红枣枸杞汁、红枣保健醋……供人们享用。

红枣还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虽说红枣有这么多的益处,但也不能贪嘴。在成熟季节,如果红枣吃多了,不但对身体无益,反儿会伤肠胃的。我有一次贪吃,就把我搞得上吐下泻,难受了几天。所以说,朋友们,别像我这样在红枣成熟的季节里贪吃。

篇13:描写景物作文小学三年级500字

最温柔的是春天里的和风。她柔柔地拂过我的脸颊,像和我说悄悄话,她轻轻拉起小草的手,像和他捉迷藏,她慢慢掠过树梢,像和树叶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还让雨点妹妹播下种子,“沙沙沙,沙沙沙”万物苏醒,百草都发芽。

最调皮的是春天里的熏风,夏天里的太阳,天天值班,热的我们受不了。小狗吐出长长的舌头,花儿无力的低下了头,人们的汗流成了小溪,熏风怎么还不来?人们一个个怨声载道:“熏风迟到了!熏风迟到了!”

最喜欢乐于助人的是秋天里的金风。她来到果园里,帮农民伯伯涂涂梨子树,梨树上结满了黄橙橙的梨子,苹果树上也结满了红彤彤的苹果。

果园里发出诱人的香味,金凤给人送来了凉爽,哦,最重要的是——她帮助了农民叫醒了熟睡的稻谷宝宝,让农民高兴。

最最烦的是冬天里的逆风,他用最大的力气晃着我的窗户,敲着我的门,他还要雪花覆盖了所有的事物,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冰雪连天。

额!我的天啊!逆风你要温柔点,你把树上剩下的叶子都吹落了,光秃秃的,你觉得好看吗?寒风刺骨的逆风,你吹的人家瑟瑟发抖!我苦苦哀求。

篇14:描写景物的中学作文:候青公园

我和爸爸来到候青公园看夜晚的风景,我刚走进一看,“哇”,我情不自禁地失声叫了起来,“太美了。”这里仿佛是人间仙境,一下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五彩的桥,桥两边是由玻璃做成的,好像要掉下去似的,真刺激呀!我们才踩着木板拾级而上,“嚓嚓”踏板声好像欢迎我们的到来。站在桥上,环顾四周,看见河水两边由灯组成的图形在黑夜的衬托下显得更绚丽动人了。河道上的彩灯倒映在水面上,想给水姑娘脸上画了一个美丽的装,让人们来欣赏,河水好像也显得特别高兴,微波荡漾,倒影也不断地变化,变出一张张美貌的脸。真是满江涌着金银珠宝,满江涌着五彩绸缎。

再往里走,只见一块写着“候青公园”四个大字的大石头,在灯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啊”我建交一声,由水柱喷成的桥,从一头喷成弯形到另一头的水洞里,时不时水花四溅,原来是几个调皮的`孩子在戏水,真是太神奇了,让人惊叹不已!钻过水桥,我们来到水池旁,只见一个大水池有一个石球滚出水来,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磨黄豆的东西,但他们不同的是石球石旋转的。泉心不时涌出串串水泡,使水面荡起层层涟漪。鱼儿们在水池里快活得嬉戏。在水池后面,阶梯上闪着五彩的灯,一闪一闪,而水从最高处直泻而下,这场面太壮观了。不但泉水很壮观,绚丽多彩,连花草树木也高大挺拔,娇艳多姿,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在灯光的照射下,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色彩,在微风吹拂下,他们摇曳着,一股股幽幽的清香沁人心脾。他们各具特色,有的县红似火,有的澄黄如金,有的洁白胜雪等等好多颜色亮丽的花朵。

篇15:景物的描写手法

渠传霞,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长治路小学语文教师。曾荣获太原市“教学能手”“教书与人岗位能手”“新长征突击手”“优秀班主任”“市骨干教师”等称号。

景物描写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景物描写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大地,风雷云电,春夏秋冬,清晨午夜……以及这些事物的交错组合就构成了景物描写的对象。写作的目的则因文而异。有的在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借写景而抒发某种感情。

要写好景物,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

对所写景物认真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而能否抓住景物的特点,关键在于作者细心的观察,并将观察所得铭记于心。正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为此,在观察时,一要注意不同季节的特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引起景物的变化。二要注意时间变化的特征。有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往往各有特征。三要注意气候不同的特征。同一景物在雨中、风中、雾中、雪中所展现的景观各不相同。四要注意不同的地理特征。南方、北方、城市、乡村、高原、平地,不同的地域,景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

二、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的顺序一般分为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两种。

空间顺序。一般是取一个固定的观察点,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还有一种空间顺序,不取固定的观察点,而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也叫游览顺序。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是由近及远,还是由远而近?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

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按一定的时段依次写来,可以表现出景物的丰富多姿,使人产生美的感受。时段有长短之分,长时段如春、夏、秋、冬,短时段如晨、午、暮、夜。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三、要融情于景,表达主观感受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情,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同时,观察、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也是抒写主观感受的过程。因此,要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景物渗透主观感情,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进而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使读者产生共鸣,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四、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长于描摹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使人仿佛能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砌词藻。

习作要求

篇16:描写公园景物的作文500字

北龙湖公园在北环路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北角。它由凤山和北龙湖组成,先去凤山上看看吧。

刚到山上,就能望到一望无际的小草,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摸一摸小草,毛茸茸的,可受极了,真想躺在这大绿毯上打个滚。到了山的顶端,有一个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所有的事物都变小了,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原福塔和大玉米楼它们身上笼罩着一层薄雾,灰蒙蒙的。爬过了小山,我们去北龙湖看看吧。

进入大门,一簇簇鲜花映入眼帘,有蓝色的,黄色的,紫菜色的,红色的,橙色的······几只美丽蝴蝶在花上翩翩起舞。再向前走,有一个池塘,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已经绽开了笑脸,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池塘里的小鱼在碧绿的荷叶上捉迷藏;蜻蜓也在悠闲地飞舞。再向前走,就到了北龙湖边,远远望去,湖面如镜,走近看,湖水在阳光的映射下波光粼粼,闪闪发光,几只水鸟在湖中游来游去,好不惬意,还有许多的小鸟在湖面上空结队飞翔,时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湖的四周绿树成荫,柳树倒映在湖中,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即使晚霞映红了天边,人们也久久不愿离去。

上一篇:职称英语理工类阅读理解的练习下一篇:经销商大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