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2024-04-28

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精选8篇)

篇1: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档案保管制度

1、会计档案是记录日常收付活动及其它经济业务并按法律保存备查的会计信息载体,必须妥善保存。

2、学校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的相关资料。

3、会计档案需按照“统一管理、齐全完整、简便易行”的原则进行管理。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4、本年度形成的现金、银行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账、各种票据、财务会计报告、各种报表、代管款项的结算清单等由主办会计负责保管。

5、会计凭证是会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装订整齐、完整、牢固、准确编号,便于查阅。

6、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由主办会计和现金会计按照各自分工整理立卷、装订成册,并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学校档案室统一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7、记账凭证、总分类账、明细账其保管期限不得少于15年(其中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的保管期限不得少于25年)。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后,可以按照程序销毁。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8、会计人员变更时应做好会计档案移交工作,交接双方在主管部门或本单位负责人的监交下填写移交清册并签字。

篇2: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简述内部控制中组织规划控制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2.简述货币资金监控与核算办法的特点。4.简述会计科目使用说明设计要点。(P109)5.简述在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时,对会计工作任务提出的要求。()6.简述存货监控和核算办法设计的目的。(178)7.简述设计会计凭证的主要内容。(p111)

8.投资业务的监控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209-218)9.简述企业会计制度总体设计的含义及作用。(p35、p38)10.简述小型企业会计机构的运作要求。(p68)

11.简述对外投资的含义以及对外投资业务的特点。(p203-p205)12.简述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p12)

13.简述企业在设计库存现金会计控制制度时应采取的做法。(p160)14.简述企业零星费用报销支付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p171)

15、简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含义及意义。(p8-p9)

16、在设计会计凭证时,应遵循哪些设计原则?(p115)

17、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条件。(p234)18.简述货币资金业务会计制度设计的要求。(p157)

19.简述企业设备采购、验收到付款的业务流程。(P263 第八章)20.简述对外投资职责分离制度的含义,以及投资业务职责分离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P210)21.简述出纳部门收取现金业务流程的控制要点。(P170)22.简述支票付款签发的业务流程。(P172)23.简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适用条件。(P234)

篇3: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第一种情形,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第二种情形,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本条规范了其他投资方单方增资导致投资方对子公司投资比例被动稀释并丧失控制权的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 对此类问题原规定中只有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修订,以下简称CAS2)第十五条:投资方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CAS 2规定了因丧失控制权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时剩余股权的核算,但并未明确持股比例下降部分(被动减资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的净资产份额之间差额的处理:是计入权益(资本公积)还是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解释第7号明确了被动减资丧失控制权时的处理——个别财务报表 “视同处置”, 有关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以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就被动稀释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处理进行分析。

2015年5月31日,A公司拥有B公司100%股份,B公司纳入A公司合并报表范围。B公司拟通过吸收外部投资者增资扩股(A公司不再投资),B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后,A公司拥有B公司的股权比例发生变化, 假设变更为75%(控制)、40%(有重大影响)或10%(无控制、无共同控制、无重大影响)三种情形,这三种情形互相独立。

一、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处理

1. 在持股比例变为10%的情况下, 根据CAS2第二条规定,A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对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以及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CAS22),通常情况下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根据CAS2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以及CAS22第三十条关于“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A公司丧失对B公司的控制权,将剩余的10%股权投资转为金融资产核算时,该金融资产应按丧失控制权之日的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该公允价值与原持有的对B公司100%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丧失控制权的当期投资收益。 本案例中由于系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单方面增资的“被动稀释”方式丧失控制权,并未从法律形式上直接转让股权, 因此不涉及企业所得税,该笔投资收益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中需要进行纳税调减。

需要说明的是按新持股比例调整后的会计处理中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 如果满足CAS18号十四条的相关规定,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关于该项10%股权投资作为金融资产核算后的后续计量问题,CAS22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按照CAS22和CAS37的规定后续计量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并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该条第二款规定:“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需要注意的是权益工具没有活跃市场报价,并非一定代表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 只有在公允价值合理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大, 且公允价值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无法合理地确定的前提下,才能认定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并按照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

2. 在持股比例变为75%的情况下,投资方的个别财务报表是否或如何进行处理,目前准则尚未明确。 实务中一般仍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因此,由于A公司不参与增资,其投资成本保持不变,故个别报表层面无需作账务处理。

3. 在持股比例变为40%的情况下, 根据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第一条的规定,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 本案例中由于系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单方面增资的“被动稀释”方式丧失控制权,并未从法律形式上直接转让股权, 按照解释第7号的处理思路,整个交易过程分解为以下三个步骤,依次进行处理:(1)计算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2)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3)剩余持股比例模拟权益法的影响金额。

此案例中, 假设2015年5月31日,B公司全部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评估值为2000万元;A公司对B公司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000万元。 2015年6月1日, 外部投资者C公司对B公司出资3000万元, 占增资扩股后B公司60%的股权,A公司保留40%的股权。 增资扩股后B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45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2500万元,资本公积1500万元,未分配利润500万元。则在A公司的个别报表层面的处理如下: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4500×40%-1000×(100%-40%)=1200万元。 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1000×(100%-40%)=600, 故应确认投资收益=1200-600=600万元。 剩余持股比例模拟权益法的影响金额=500×40%=200万元。

本例中A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对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账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本案例中由于系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单方面增资的“被动稀释”方式丧失控制权至重大影响,并未从法律形式上直接转让股权,因此不涉及企业所得税,该笔投资收益600万元在企业所得税汇算中需要进行纳税调减。 而剩余持股比例模拟权益法的影响金额如果涉及本期利润的也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需要说明的是,按新持股比例调整后的会计处理中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存在差异, 如果满足CAS18号十四条的相关规定,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二、公司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

1. 在持股比例变为10%的情况下, 在A公司个别报表层面已将剩余股权转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并以丧失控制权之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该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个别报表层面对该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原则与合并报表层面一致,故在个别报表层面已按前述“A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处理”所述方法进行处理的前提下,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无需作进一步的调整处理。

2. 在持股比例变为75%的情况下,属于在不丧失控制权的前提下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 应按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年修订)》 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在合并报表层面调整权益(通常为资本公积)的金额=外部股东增资额-增资日B公司的增资后净资产×(1-75%)。

3. 在持股比例变为40%的情况下,A公司丧失了对B公司的控制权。 根据CAS33第五十条关于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时合并报表层面处理原则的规定:“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商誉。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等,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即对于剩余40%股权应按照控制权丧失日的公允价值(通常根据新股东的增资价款按比例推算)作为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置后成本,后续采用权益法核算。 但在保留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虽然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层面都采用权益法核算,但权益法核算的基础和结果不同。 继续采用前面“A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处理”部分中对“A公司持股比例变为40%”情形下的举例中的数据,说明A公司于丧失控制权之日在其合并报表层面的处理。 2015年6月1日,A公司在合并报表层面应确认的丧失控制权收益计算如下: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0)+剩余40%股权的公允价值(2000万元)-丧失控制权之日B公司账面净资产(1500万元)原持股比例(100%)=500万元。 在A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后续对B公司的40%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成本基础为该40%剩余股权于丧失控制权之日的公允价值2000万元, 而不同于个别报表层面的1600万元。 相应地,在丧失对B公司控制权但保留重大影响的情况下, 后续A公司虽然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层面对B公司的40%股权投资均采用权益法核算,但在不同报表层面, 权益法核算的基础和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等的计量金额均可能存在差异。

当然,在实务处理时还需进一步注意的事项包括:(1)在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时,应以被投资单位初始投资日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持续计量。 (2)如果原投资方个别财务报表中存在与本权益投资有关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在本次被动稀释时,还应当按处置下降比例结转有关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或未分配利润(以后不能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CAS2规定了其他投资方单方增资,导致投资方对联营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比例被动稀释但没有丧失重大影响的情形下的有关处理(见CAS2号第11条)。即投资方应当按照剩余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联营企业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这一点也是CAS2修订后的一个重要变化。 但在这种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中内含的商誉,是否按处置比例一并结转,目前准则尚未明确,此次解释第7号也没有涉及该问题的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

[2]企业会计准则22号、2号、33号、37号.2014年新修订.

[3]致同解读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

篇4: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重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新准则与以前发布及修订的准则在定义及判断非货币性交易事项的标准上是一致的,主要的不同在于新准则在一定条件下引入公允价值以及是否同时满足“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而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究竟是采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计价,关键在于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的判断。

一、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按照准则规定: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一)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1.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例1.甲公司以其生产经营用设备与乙公司作为固定资产的货运汽车交换。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原价12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2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乙公司换出货运汽车原价14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万元。为此项交换,甲、乙公司均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设备清理费用1万元;假设甲、乙公司换入的货运汽车及设备均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甲公司对设备计提了减值准备2万元,乙公司未对换出的设备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相关税费)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单位:万元)

(1)将设备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9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

累计折旧20

贷:固定资产 12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银行存款 1

(3)换入的货运汽车入账价值=110+1=111

借:固定资产111

贷:固定资产清理99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资产交换收益12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单位:万元)

(1)将汽车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累计折旧30

贷:固定资产 14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1

贷:银行存款1

(3)换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入账价值=110+1=111

借:固定资产111

贷:固定资产清理111

2.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对于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項换入资产的成本。

例2.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经与乙公司协商,甲公司将其生产用设备、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生产用设备、专利权和库存商品进行交换。甲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已提折旧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220万元。乙公司生产用设备的账面原价为700万元,已提折旧为400万元,公允价值为320万元;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180万元,公允价值为220万元;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80万元。假设甲乙公司交换后的用途不变,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过程中除增值税、营业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计算甲公司应分配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320+220

+80=620(万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400+220+220×17%

-80×17%=643.8(万元)

(2)计算甲公司换入各项资产应分配的价值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设备应分配的价值=643.8×320/620

=332.28(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专利权应分配的价值643.8×220/620

=228.46(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库存商品应分配的价值=643.8×80/620

=83.06(万元)

(3)甲公司应确认换出资产损益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400+220-[(800-500)

+200]=120(万元)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计算乙公司应分配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400+220

=620(万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320+220+80+80×17%-220×17%+220×5%=607.2(万元)

(2)计算乙公司换入各项资产应分配的价值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设备应分配的价值=607.2×400/620

=391.74(万元)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607.2×220/620

=215.46(万元)

(3)乙公司应确认换出资产损益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320+220+80-[(700

-400)+180+60]=80(万元)

(二)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新准则给出了一个25%的参考比例。具体算法如下: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1.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例3.甲公司以其离主要生产基地较远的仓库与离甲公司主要生产基地较近的乙公司的办公楼交换。甲公司换出仓库的账面价值原价为380万元,已计提折旧50万元,公允价值为360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价值原价为4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0万元,公允价值为370万元。甲公司另支付现金10万元给乙公司。假设甲乙公司换入的建筑物均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未对换出的设备计提减值准备(不考虑相关税费)。

甲公司(支付补价)的会计处理: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10/(360+10)×100%=2.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2)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①将仓库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30

累计折旧50

贷:固定资产380

②换入的办公楼入账价值=360+10=370

借:固定资产370

贷:固定资产清理330

银行存款1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资产交换收益30

乙公司(收到补价)的会计处理: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换:10/370×100%=2.7%﹤25%(属于非货币性交换)

(2)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①将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50

累计折旧 100

贷:固定资产 450

②换入仓库入账价值=370-10=360

借:银行存款10

固定资产36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资产交换收益20

2.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例4、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厂房、机床等设备,以及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小轿车、客运大轿车进行交换(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已提折旧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换出机床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提折旧为6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50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已提折旧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换出小轿车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已提折旧为9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客运大轿车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8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万元;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现金40万元。假设甲乙公司的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在交换过程中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甲乙公司换入的资产用途与换出单位相同。

甲公司(收到补价)的会计处理:

(1)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40/530=7.55%<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2)计算甲公司应分配的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150+100

+240=490(万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100+80+350+350×17%-40=549.50(万元)

计算甲公司换入各项资产应分配的价值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办公楼应分配的价值=549.5×150/490

=168.21(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小轿车应分配的价值549.5×100/490

=112.14(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大轿车应分配的价值=549.5×240/490

=269.14(万元)

(3)甲公司应确认换出资产损益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100+80+350

-[(150-30)+(120-60+300)=50(万元)

乙公司(支付补价)的会计处理:

(1)确认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40/(490+40)=7.55%<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2)计算乙公司应分配的换入资产价值总额=100+80+350

=530(万元)

(3)乙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50+100+240+40

-350×17%=470.5(万元)

计算乙公司换入各项资产应分配的价值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厂房应分配的价值=470.5×100/530

=88.77(万元)

乙公司換入甲公司机床应分配的价值=470.5×80/530

=71.02(万元)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470.5×350/530

=310.71(万元)

乙公司应确认换出资产损益: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150+100+240

-[(150-50)+(200-90)+(300-80)]=60(万元)

二、未同时符合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不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一)不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1.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现以例1资料为例: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单位:万元)

(1)将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98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

累计折旧20

贷:固定资产 12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1

贷:银行存款 1

(3)换入的货运汽车入账价值=120-20-2+1=99万元

借:固定资产99

贷:固定资产清理99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单位:万元)

(1)将固定资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110

累计折旧30

贷:固定资产 140

(2)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贷:银行存款 1

(3)换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入账价值=110+1=111

借:固定资产111

贷:固定资产清理111

2.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现以例2资料为例: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占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计算甲公司应分配的换入资产原账面价值总额=(700-400)

+180+60=540(万元)

甲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800-500)+200+220

×17%-80×17%=523.8(万元)

(2)计算甲公司换入各项资产应分配的价值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设备应分配的价值=523.8×300/540

=291(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专利权应分配的价值523.8×180/540

=174.6(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库存商品应分配的价值=523.8×60/540

=58.2(万元)

(3)甲公司不应确认换出资产损益

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1)计算乙公司应分配的换入资产价值总额=(800-500)+200=500(万元)

乙公司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700-400)+180+60+80×17%-220×17%+220×5%(专利权专让营业税)=527.2(万元)

(2)计算乙公司换入各项资产应分配的价值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设备应分配的价值=527.2×300/500

=316.32(万元)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527.2×200/500

=210.88(万元)

(3)乙公司不应确认换出资产损益

(二)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税法规定:非货币性交易的双方均需作视同销售处理,按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差额,确认资产转让所得。

新准则规定:只有在符合以公允价值计价时,才会反映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即确认换出资产转让所得。如果不符合以公允价值计价即以账面价值计价时,不确认换出资产转让所得。

篇5: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5.某工业企业于2003年3月2日将100 000元转单送存转账支票一张,金额1000元。是本市工商

为一年期单位定期存款,利率为1.65‰,请按季 银行东城支行某酒店签发酒店签发。提出交换后,预提到6月20日利息和作出转存分录和预提利息 约定时间内,签发人开户行未通知退票,写出双方银

的分录。(6月20日挂牌挂牌的该档利率为1.65‰)行的会计分录。

1)存入定期存款: 借:单位活期存款 100 000 1).收款人开户行: 借:支行辖内往来 1000

贷:单位定期存款 10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食品开发部户 1000

2)预提利息: 利息:100000×1.65×3=495 2).出票人开户行:

借:利息支出 495 借:单位活期存款——某酒楼户 1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 495 贷:支行辖内往来

1000

6.商业银行某支行3月21日发放以下贷款,向红 2.C银行与2009年4月5日报废运钞车一辆,原价

旗工厂发放40万元,期限3个月;向好佳公司发 68万,已计提折旧65万,报废时发生清理费用1.8

放贷款20万元,期限3个月。6月21日红旗工 万,出售汽车残值收入6.4万,要求写出汽车报废

厂贷款到期,全部归还40万元贷款,好佳公司 及其结转损益的分录(不考虑税金)

20万元贷款到期,由于没有资金归还,转作逾期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3万

贷款。9月21日,好佳公司20万元贷款仍无力

累计折旧

65万

归还,转作“非应付贷款”,要求作3月21

贷:固定资产 68万

日、6月21日、9月21日的会计分录。2)支付清理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万

1)3月21日发放贷款:

贷:现金

1.8万

借:短期贷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3)出售残料:

借:银行存款

6.4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贷:固定资产清理

6.4万

借:短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4).结转清理净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1.6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贷:营业外收入 1.6万

2)6月21日

3.工商银行利用2年时间开发一套操作系统,第一年

借:单位活期存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发生研究开发费用50万,第二年发生研究开发费用

贷:短期贷款——红旗工厂户

40万 80万,开发完成后申请并注册为非专利技术,注册费

借:短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红字)用9万,聘请律师费用5万,均通过“银行存款”账

借:逾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户支付,请对该套开发系统的研究开发费用以及入账

3)9月21日

价值进行处理。

借:逾期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红字)1)第一年研究开发费用:

借:非应计贷款——好佳集团公司户 20万 借:营业费用——研究开发费用户 50万

7.B企业于2009年6月5日向银行办理以下业务:

贷:银行存款

50万

(1)缴存现金10万元;(2)提交汇款申请书,申 2)第二年研究开发费用:

清签发银行汇款60万,银行审查无误后,签发银 借: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用户 80万

行汇票。写出会计分录。

贷:银行存款

80万

1)缴存现金: 借:缴存现金 10万 3)无形资产入账: 借:无形资产 14万

贷:单位活期存款 10万

贷:银行存款 14万

2)办理隐含汇票:

借:单位活期存款 60万 4.工商银行大同支行2007年2月3日收回已核销的前

贷:汇出汇款

60万 进公司的逾期贷款10000元,现又收回,编制其会计分 录。

借:逾期贷款 10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 10000 借:活期储蓄存款——前进公司单位存款户 10000

贷:逾期存款 10000 8.客户张云2006年3月21日向工商银行A支行

申请住房按揭贷款,手续齐备,信贷部门审查批

准并开立了活期存款账户,购户价款30万元,首

付20%,贷款额24万元,合同贷款期限10年,月

利率5.1‰,采用本金等额偿还法,售房单位信达

房地产公司(在该支行开户),做出贷款发放的会计

分录,计算4月20日第一次和5月20日第二次还

款金额。(本金等额还款)并做出会计分录。

1)2006年3月21日发放贷款:

借: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40 000

贷: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240 000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240 000

贷:单位活期存款——信达房地产公司 240 00

2)2006年4月20日第一次归还贷款:

采用本金等额偿还

当日偿还本金额=240000/120+240000×5.1‰

=3224(元)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3224

贷: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000

利息收入——个人贷款利息收入户 1224

3)2006年5月20日第二次还款:

当月偿还本金额

=240000/120+(240000—2000)×5.1‰

=3213.8(元)

借:活期储蓄存款——张云存款户 3213.8

贷:个人住房贷款——张云借款户 2000

篇6: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示重点,有益比赛。

新《企业会计准则》例题解析(上)

作者:来源:字数:3329

【例题】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拟对A事业部进行重组,将相关业务转移到其他事业部。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甲公司正式对外公告其重组方案。

甲公司根据该重组方案预计很可能发生的下列支出中,不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是

()。

A.自愿遣散费B.强制遣散费C.剩余职工岗前培训费D.不再使用厂房的租赁撤销费

2.2012年1月1日甲企业以1600万元收购了乙企业80%的股权,此前甲企业和乙企业无关联方关系。在购买日,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假定乙企业的所有资产被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而且乙企业的所有可辨认资产均未发生资产减值迹象,未进行过减值测试。2011年年末,甲企业经计算确定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55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350万元,则甲企业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商誉的账面价值是()。A.300万元B.100万元C.240万元D.160万元

3.A公司于2011年4月1日签订了一项承担某工程建造任务的合同,该合同为固定造价合同,合同金额为800万元。工程自2011年5月开工,预计2013年3月完工。A公司2011年实际发生成本216万元,结算合同价款180万元;至2012年12月31日止累计实际发生成本 680万元,结算合同价款300万元。A公司签订合同时预计合同总成本为720万元,因工人工资调整及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2012年年末预计合同总成本为850万元。2012年12月31日A公司对该合同应确认的预计损失是()。

A.0B.10万元C.40万元D.50万元

4.A公司于2011年10月1日取得一笔专门借款600万元用于固定资产建造,2年期,年利率8%。至2012年1月1日,该固定资产建造已发生资产支出600万元,A公司于2012年1月1日取得1年期的一般借款300万元,年利率6%。A公司分别于2012年2月1日、2012年10月1日支付工程价款150万元、150万元。工程项目于2012年3月31日至2012年7月31日发生非正常中断,2012年8月1日恢复施工,2012年年末完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设在工程建造期间,A公司只有上述一笔一般借款,则2012年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为()。

A.7.5万元B.32万元C.95万元D.39.5万元

5.A公司2010年年初购入B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对B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实际支付价款750万元。购买当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当年B公司经营获利250万元,发放现金股利50万元。假定不考虑内部交易和所得税的影响,2010年年末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

A.810万元B.900万元C.840万元D.870万元

6.甲公司2009年1月1日购入面值为200万元,年利率为4%的A债券;取得时支付价款208万元(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利息8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万元,甲公司将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9年1月6日,收到购买时价款中所含的利息8万元。2009年12月31日,A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12万元,2010年1月5日,收到A债券2009的利息8万元;2010年4月20日,甲公司出售A债券所得价款为216万元。甲公司从购入到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为()。

A.24万元B.23万元C.32万元D.31万元

7.下列与企业发生亏损以及亏损的弥补相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当年实现利润弥补以前亏损时,不必进行专门会计处理B.对可于以后抵扣的亏损,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C.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D.存在未弥补亏损的情况下不能分配股利

8.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企业对于收到的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将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时应当采用的折算汇率是()。

A.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B.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C.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D.自行选择适用汇率

9.融资租赁业务中,如果承租方租入的资产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进行初始计量的,则承租方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采用的分摊率不可能是()。

A.租赁内含利率B.合同规定利率C.银行同期贷款利率D.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时的折现率

10.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对换取的职工服务要按公允价值计量,这个公允价值应是()。

A.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B.报告期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C.取得服务日服务的公允价值D.可行权日服务的公允价值

【答案及分析】1.C。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其中,直接支出是企业重组必须承担的直接支出,并且是与主体继续进行的活动无关的支出,不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

2.D。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1600-1500×80%=40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包含完全商誉的乙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1350+

400÷80%=1850(万元),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550万元,该资产组减值=1850-1550=300(万元),因完全商誉的价值为500万元,所以减值损失只冲减商誉300万元,但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是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未反映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商誉,因此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减值=300×80%=24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列示的商誉的账面价值=400-240=160(万元)。

3.B。2012年12月31日完工百分比=680÷850=80%,2012年12月31日合同预计损失=(850-800)×(1-80%)=10(万元)。

4.D。2012年专门借款可资本化期间8个月,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

=600×8%×8/12=32(万元);一般借款可资本化期间为7个月,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

额=150×7/12×6%+150×3/12×6%=7.5(万元),因此2012年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金额=32+7.5=39.5(万元)。

5.C。A公司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以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计量。由于A公司实际支付的价款低于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因此需要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A公司在取得该长期股权投资之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根据自被投资单位取得的现金股利抵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2010年年末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750+(2600×30%-750)+250×30%-50×30%=840(万元)。

6.B。在初始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时,有关交易费用应当冲减当期的投资收益,对于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股利。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当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而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初始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甲公司从购入到出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累计损益=-1+(212-200)+8-(212-200)+(216-

200)=23(万元)。

7.B。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应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在预计可利用可弥补亏损或税款抵减的未来期间内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且不属于准则中规定的不予确认的情况的条件下,以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可以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8.A。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9.D。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以及各期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时,能够取得出租人租赁内含利率的,应当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和分摊率;否则,应当采用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和分摊率。承租人无法取得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且租赁合同没有规定利率的,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和分摊率。

篇7: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门卫管理制度

为保障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加强门卫管理,特制定本《门卫管理制度》。

一、全体门卫人员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1、门卫人员在公司领导下,严格按照门卫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2、严格执行和遵守公司考勤制度,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上班期间严禁窜岗、脱岗、睡觉、吃东西,严禁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任何事情,当班工作人员未经领导批准,严禁私自调换班。

3、在值班室内,严禁存放发泡膜等类似物品,不准打地铺平躺睡觉。

4、加强夜班巡逻,值班期间严禁睡觉,厂区巡逻次数不得少于三次,并重点区域重点巡逻;门卫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做好值班记录。

二、内部员工、车辆进出制度。

1、凡在公司工作的正式员工,一律凭考勤卡刷卡进入公司,对于实习、试用的员工,一律实行签字登记制度,无刷卡、无登记人员,严禁进入公司。

2、严格执行凭条出门制度,公司全体员工,上班期间禁止外出。确需公事外出办理,一律凭有分管领导签字的《公事外出条》出门;私事凭有分管领导签字的《请假条》出门,门卫人员应将《公事外出条》及《请假条》妥善保管,月底交至办公室及劳资科。

3、厂区内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上班,除因公事陪同客户人员外,其它人员酒后一律不准进入公司,对于酒后酗酒闹事人员,一律严肃处理。

4、下班期间,严禁领公司外人员进入公司,公司所有车辆,均凭由分管领导签字的《出车单》出门。

三、外来人员、车辆进出公司制度。

1、严格执行客户接待相关规定,对待外来来访客户,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2、来访客户均由传达人员,主动联系相关科室人员,来洽谈设备购置客

户,均由相关销售人员门口接待进入公司;凡业务往来客户,征得来访接待人员同意后,详细填写《来客通知单》后进入公司,出公司时凭有接待人员签字的《来客通知单》出门;对领导交办的各级重要领导,应在来访人员到达门卫处后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接待并放行。

3、外来人员,除重要领导外,应通知车主,出公司时需检查后备箱,并且凭有关证件换取公司通行证,并联系相关人员,经接待人员同意后登记进入公司,任何车辆不得随意进出公司。

4、凡非送货人员驾驶货车来洽谈业务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

四、公司物资进出制度。

1、认真执行公司货物进出制度,任何人不得擅自携带公司物品出厂,所有公司物资出厂,必须凭有关领导签字的《出门证》经核对如实后放行。对带有公司物资外出而无《出门证》者,将物资立即扣留,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2、出公司货物认真查看,仔细核对,单据货物相符并有领导签字方可放行,对外借出物资必须有领导和分管部门签字,出公司借条由门卫人员保留,物资交回时由门卫人员查验物资相符、无损坏,将借条退还本人。

五、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厂区内严禁打架斗殴,对无理取闹、纠缠领导滋扰闹事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制止,保护好职工人身财务及公共财产安全,(保证车棚车辆安全,杜绝丢失或零部件被拆卸等现象发生)。

2、当班门卫人员应坚持巡逻制度,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重点部位(财务、库房、车辆、配电室)的安全,凡安装后备箱的电动车、摩托车,不准进入公司,杜绝被盗及破坏的现象发生。

3、所有门卫工作人员,一旦发现事故苗头,应当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发生治安事件时,应当给予制止,如事件范围扩大,可采取相应报警措施,对严重触犯法律人员,应当及时交于当地公安机关处理。

4、尽职尽责,保护好公司各项财产安全,对任何不利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坏人坏事,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汇报,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

六、公司各类文件收、发制度。

1、负责公司各类文件、信函、报刊的收发,严格执行文件、信函、报刊

收发登记管理制度,不得发生遗失、误发等现象;确保信件发放的时效性,不得拖发、托送。

七、门卫人员卫生制度。

1、负责公司传达室、值班室及公司大门口内外的卫生打扫,传达室内物品摆放整齐,玻璃门窗干净整洁,确保区域内卫生打扫彻底无死角,地面整洁干净,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

全体门卫人员,应严格按照公司各项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违纪,不服从管理或工作失职者,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违反,将严肃处理。

篇8:7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 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有关中央管理企业: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 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同时, 实现企业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和等效, 我部制定了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 号》, 现予印发, 请遵照执行。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 号

2015 年11 月4 日

附件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 号

一、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 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 投资方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 该问题主要涉及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

投资方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 一)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 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首先,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 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然后,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 二)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应当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二、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者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应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后续会计期间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 该问题主要涉及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等准则。

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者净资产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在后续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至损益, 在原设定受益计划终止时应当在权益范围内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全部结转至未分配利润。计划终止, 指该计划已不存在, 即本企业已解除该计划所产生的所有未来义务。

三、子公司发行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的, 应如何计算母公司合并利润表中的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答: 该问题主要涉及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

子公司发行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的, 无论当期是否宣告发放其股利, 在计算列报母公司合并利润表中的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时, 应扣除当期归属于除母公司之外的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可累积分配股利, 扣除金额应在 “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中列示。

子公司发行不可累积优先股等其他权益工具的, 在计算列报母公司合并利润表中的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时, 应扣除当期宣告发放的归属于除母公司之外的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的不可累积分配股利, 扣除金额应在“少数股东损益”项目中列示。

本解释发布前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未按照上述规定列报的, 应当对可比期间的数据进行相应调整。

四、母公司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该母公司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 母公司直接控股的全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 不包括反向购买形成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情况) , 应按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 一) 原母公司 ( 即子公司改为分公司后的总公司) 应当对原子公司 ( 即子公司改为分公司后的分公司) 的相关资产、负债, 按照原母公司自购买日所取得的该原子公司各项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 ( 如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原子公司则为合并日账面价值) 以及购买日 ( 或合并日) 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持续计算至改为分公司日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确认。在此基础上, 抵销原母公司与原子公司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 并调整相关资产、负债, 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此外, 某些特殊项目按如下原则处理:

1. 原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原母公司购买原子公司时产生的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应计入留存收益; 原母公司购买原子公司时产生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应按照原母公司合并该原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的商誉。原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原母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最终控制方收购原子公司时形成的商誉, 按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转入原母公司的商誉。

2. 原子公司提取但尚未使用的安全生产费或一般风险准备, 分别情况处理: 原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按照购买日起开始持续计算至改为分公司日的原子公司安全生产费或一般风险准备的账面价值, 转入原母公司的专项储备或一般风险准备;原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按照合并日原子公司安全生产费或一般风险准备账面价值持续计算至改为分公司日的账面价值, 转入原母公司的专项储备或一般风险准备。

3. 原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应将购买日至改为分公司日原子公司实现的净损益, 转入原母公司留存收益; 原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应将合并日至改为分公司日原子公司实现的净损益, 转入原母公司留存收益。这里, 将原子公司实现的净损益转入原母公司留存收益时, 应当按购买日 ( 或合并日) 所取得的原子公司各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 ( 或账面价值) 为基础计算, 并且抵销原母子公司内部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

原子公司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和权益法下核算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等, 应参照上述原则计算调整, 并相应转入原母公司权益项下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等项目。

4. 原母公司对该原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按上述原则将原子公司的各项资产、负债等转入原母公司后形成的差额, 应调整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 调整留存收益。

( 二) 除上述情况外, 原子公司改为分公司过程中, 由于其他原因产生的各项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 三) 其他方式取得的子公司改为分公司的, 应比照上述 ( 一) 和 ( 二) 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五、对于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 企业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等待期内企业应如何考虑限制性股票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

答: 该问题主要涉及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34 号———每股收益》和 《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

( 一) 授予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安排中, 常见做法是上市公司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激励对象授予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 并规定锁定期和解锁期, 在锁定期和解锁期内, 不得上市流通及转让。达到解锁条件, 可以解锁;如果全部或部分股票未被解锁而失效或作废, 通常由上市公司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立即进行回购。

对于此类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计划, 向职工发行的限制性股票按有关规定履行了注册登记等增资手续的, 上市公司应当根据收到职工缴纳的认股款确认股本和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 按照职工缴纳的认股款, 借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照股本金额, 贷记 “股本”科目, 按照其差额, 贷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同时, 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 ( 作收购库存股处理) , 按照发行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以及相应的回购价格计算确定的金额, 借记“库存股” 科目, 贷记 “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 包括未满足条件而须立即回购的部分) 等科目。

上市公司应当综合考虑限制性股票锁定期和解锁期等相关条款, 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 相关规定判断等待期, 进行与股份支付相关的会计处理。对于因回购产生的义务确认的负债, 应当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上市公司未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需回购的股票, 按照应支付的金额, 借记 “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 同时, 按照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相对应的股本金额, 借记 “股本”科目, 按照注销的限制性股票数量相对应的库存股的账面价值, 贷记 “库存股”科目, 按其差额, 借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上市公司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而无需回购的股票, 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负债的账面价值, 借记 “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等科目, 按照解锁股票相对应的库存股的账面价值, 贷记 “库存股”科目, 如有差额, 则借记或贷记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 二) 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和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上市公司在等待期内发放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应视其发放的现金股利是否可撤销采取不同的方法:

1. 现金股利可撤销, 即一旦未达到解锁条件, 被回购限制性股票的持有者将无法获得 ( 或需要退回) 其在等待期内应收 ( 或已收) 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 上市公司在核算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时, 应合理估计未来解锁条件的满足情况, 该估计与进行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时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进行的估计应当保持一致。对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 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作为利润分配进行会计处理, 借记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 贷记 “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科目; 同时, 按分配的现金股利金额, 借记 “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等科目, 贷记 “库存股”科目; 实际支付时, 借记 “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预计未来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 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冲减相关的负债, 借记 “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等科目, 贷记“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科目; 实际支付时, 借记 “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后续信息表明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 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直到解锁日预计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实际未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一致。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 分子应扣除当期分配给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 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

2. 现金股利不可撤销, 即不论是否达到解锁条件, 限制性股票持有者仍有权获得 ( 或不得被要求退回) 其在等待期内应收 ( 或已收) 的现金股利。

等待期内, 上市公司在核算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时, 应合理估计未来解锁条件的满足情况, 该估计与进行股份支付会计处理时在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进行的估计应当保持一致。对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 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作为利润分配进行会计处理, 借记 “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科目, 贷记 “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科目; 实际支付时, 借记 “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预计未来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 上市公司应分配给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应当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借记 “管理费用” 等科目, 贷记“应付股利———应付限制性股票股利” 科目;实际支付时, 借记 “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后续信息表明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以前估计不同的, 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直到解锁日预计不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与实际未解锁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一致。

等待期内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 应当将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作为同普通股一起参加剩余利润分配的其他权益工具处理, 分子应扣除归属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 分母不应包含限制性股票的股数。

( 三) 等待期内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等待期内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 应视解锁条件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

1. 解锁条件仅为服务期限条件的, 企业应假设资产负债表日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已于当期期初 ( 或晚于期初的授予日) 全部解锁, 并参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34 号———每股收益》中股份期权的有关规定考虑限制性股票的稀释性。其中, 行权价格为限制性股票的发行价格加上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取得的职工服务按 《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有关规定计算确定的公允价值。锁定期内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 分子应加回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分子时已扣除的当期分配给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持有者的现金股利或归属于预计未来可解锁限制性股票的净利润。

2. 解锁条件包含业绩条件的, 企业应假设资产负债表日即为解锁日并据以判断资产负债表日的实际业绩情况是否满足解锁要求的业绩条件。若满足业绩条件的, 应当参照上述解锁条件仅为服务期限条件的有关规定计算稀释性每股收益; 若不满足业绩条件的, 计算稀释性每股收益时不必考虑此限制性股票的影响。

本解释发布前限制性股票未按照上述规定处理的, 应当追溯调整, 并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上一篇:打枪战作文400字下一篇:耀邦集团第三届月度营销大会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