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人民陪审员制度/陈淑法律论文网

2024-05-19

刍议人民陪审员制度/陈淑法律论文网(通用4篇)

篇1:刍议人民陪审员制度/陈淑法律论文网

浅论新时期人民调解法律制度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相对集中,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明显增多。对现阶段我国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对社会热点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进行深入研究,正确疏导和解决。

就治理国家来说,应当有健全一个国家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就象解决国际争端有斡旋、谈判、战争

等方式一样,也应有解决国内各种矛盾的渠道,包括当事人和解、第三者居中调解、专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法院诉讼等。但是,在法制社会里,法院诉讼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说,应该让其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解决大部份矛盾纠纷,只有在其他渠道不能解决的时候,才能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来解决。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人民调解工作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分别出台司法解释和规章,把人民调解工作带入了一个春天。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撰写此文,旨在通过对人民调解这一法律制度的论述和探讨,与广大调解员、基层法官和司法行政工作者共同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正确运用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武器,成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我国的人民调解,源于中华民族“和为贵”和“息讼止份”的传统美德。《宪法》和《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人民调解都有明确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和高度重视下,人民调解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纠纷,其主体、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许多纠纷会发展成为群体性事件,甚至激化为刑事犯罪案件,严重干扰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据统计,我国现有人民调解组织9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800万人,每年调解各类纠纷600多万件。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工作优势,调动调解队伍的积极性,对于及时有效地化解新时期的社会矛盾纠纷,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民调解的性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第111条,《民事诉讼法》16条,以及《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相关规定,可以概括人民调解的性质。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据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对民间纠纷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这一定义体现了民间纠纷的一般特征,突出了我国人民调解的基本性质,也揭示了人民调解的重要地位。

1、人民调解是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重要内容。

它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不同,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而是不收费的一种社会性、群众性和民间性活动。人民调解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内容之一,通过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2、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

调解具有及时、经济、和睦关系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弥补司法裁判在功能上的缺陷和不足,成为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替代措施的主要形式。矛盾纠纷的增多和多元化、多样性、复杂性,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仅靠通过诉讼渠道加以解决,人民法院难以承受,也加大国家、社会和群众解决纠纷的成本负担,效果也不一定好。要建立健全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特别是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及时将民间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预防民间引起自杀、民转刑和群体性械斗、群体性上访,有利于缓解监狱管教压力,减轻党政领导工作负担,是新时期。

3人民调解是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重要基础。

调解的根本特征是自愿性,即当事人平等协商,解决纠纷,自觉而积极地按照公认的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我国人民调解工作的依据首先是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政策,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并通过调解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宣传教育。当事人通过调解活动,维护和实现自身权益、承担法律和道德义务,直观而深切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法律知识和社会道德规范,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广大群众在调解活动中受到活生生的教育,不断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这对于加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民调解的任务和原则

基层司法实践中,人民调解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方针。

1、人民调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1)积极调解民间纠纷;2)深入开展纠纷排查、预防激化;3)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4)努力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相结合,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效果。

2、人民调

解工作要掌握以下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合法合理原则;3)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司法解释第四条和第五条就是根据这些原则制定的。

在此有必要阐述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人民调解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原则要求,一是民间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有权迳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二是当事人有权中断调解,三是当事人对经调解达成的纠纷仍有权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和协议予以裁判。

此外,人民调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还涉及到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员的产生以及司法部正在开展规范化建设问题,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2002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若干规定,从2002年11月1日施行,与此同时施行还有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这一部颁规章。这两个规定把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带入了一个春天。

《若干规定》第一条开宗明义:人民调解协议具民事合同性质,擅自解除和变更人民调解协议违法。

(一)《若干规定》的重要意义。

由于《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第2款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规定不明确,当事人以为达成的调解可以随意反悔,挫伤了调解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也使基层法官在受理和审理涉及类似案件时左右为难,无法可依,导致近年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纠纷调解率、成功率下降。因此它具有以下意义:

1、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法律制度。法学界人士认为这一司法解释在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

2、为人民法院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此相关,引起诉讼时效、举证责任等问题的处理。

3、为建立起人民调解和法院诉讼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创造了条件。它使“第一道防线”与“最后一道防线”有机结合,两种法律制度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共同为稳定、改革、发展服务。

4、为正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供了素材。为人民调解协议这一原来无名合同上升为有名合同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就是在《合同法》的15种有名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有名合同。因此,《若干规定》这一司法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人民调解协议的有效构成要件。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充分说理,耐性导,消除隔阂,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协议书将作为民事合同对待,适用《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和效力的规定,可以成为民事权利义务的发生依据。因而,不论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权属纠纷,还是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纠纷等,只要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由此而产生的协议,都具有独立的价值,即不依附于原有的纠纷事实而产生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合法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产生后,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改变。人民调解协议书本身具有当然的证据效力,原告请求履行调解协议时,只要举出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立案案由即可成立,并完成举证责任,不需对调解协议书存在的基础即原纠纷提供证据(目前其它调解组织或个人制作的调解协议还不能享受如此“待遇”);当事人一方以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对方当事人仅以调解协议书作为反驳证据,证明自己承担的义务仅限于人民调解协议书载明的义务。同时,依据《若干规定》第十条,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债权内容的,债权人可以凭人民调解协议、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归纳起来,人民调解协议书内容和形式上成立的有效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须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2、双方自愿,不带强迫性;

3、当事人无重大误解,是真实意思表示;

4、内容合法、合理,约定清楚;

5、当事人签名盖章;

6、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三)人民调解协议的执行

依据《若干规定》第十条,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债权内容的,债权人可以凭人民调解协议、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人民调解工作看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纠纷呈下降趋势,受理的纠纷总数与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的总数的比例(笔者称之“调诉比”)已由80年代初的17.1:1下降为目前的1.7:1,这不利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应当引起立法、司法和法学部门人士重视和探讨。

(一)新时期农村的矛盾纠纷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人民调解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80年代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共中央六个“一号文件”稳定农村大局,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三亿份农业承包合同给九亿农民吃了“定心丸”,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扶农政策,使农村形势正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时期农村体制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业小生产经营方式向产业化、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上访量大、集压,群众告状无门,干群关系恶化的情况。

1、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有:1)、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由此产生的使用权、经营权、分配权纠纷突出,这类纠纷引起的上访量大,甚至引发群体性的械斗事件;2)、农民负担过重,不合法不合理,村务不公开,干群矛盾恶化;3)、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现象死灰复燃,容易引起自杀和“民转刑”;4)、重男轻女、家庭暴力、赡养老人、离婚纠纷增多;5)、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纠纷调处难度大;6)、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严重;7)、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调处困难;

2、对策

解决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在加强法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更加显示人民调解制度的优势。新时期人民调解必须转变思路,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2)、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建立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动作机制;3)、加大投入,重视“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建设,发挥司法所指导人民调解和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辖区重大疑难纠纷的作用;4)、标本兼治,既要加大打击,又要深入普法。

(二)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矛盾纠纷

群体化,易激化;复杂化,难度大,这就是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改革中矛盾纠纷的特点。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触及了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势必产生大量而复杂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可能导致激化。近几年,先后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被杀害、绑架的报道,少数地方甚至发生上街游行,阻塞交通的严重事件。一个人下岗后,其影响是多方面的,纠纷是多重性的,企事业单位整体改革又使纠纷呈群体性特征。同一件纠纷,在单位表现为与领导、同事之间为纠纷;在家庭主要是抚养、赡养、婚姻纠纷。他们往往是在单位与领导或管理人员纠缠;在家里与家庭成员吵闹;在社会公共场所游行、静坐,阻塞交通,甚至于围攻政府机关,这些矛盾纠纷,影响到安定团结,很需要人民调解发挥作用。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人民调解应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包括公民道德教育、家庭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等。

2,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大格局,在治本治标上想主意、下功夫。树立调解工作也出效益的思想和观点,把它纳入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妥善处理在职职工、家属工、农民临时工、退休职工、内退职工、下岗分流职工等不同群体因工资、奖金、住房、工伤、劳动保护、保险保障等纠纷。

3,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队伍素质。

四对完善和发展人民调解制度的一些思索和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依靠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认识逐渐提高,人民调解工作面临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法律制度,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值得我们去思索和探讨。

(一)丰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内涵,拓展其工作领域

前面已经谈到人民调解协议在诉讼中作为民事合同对待的问题。但是,在调解实践中,当事人之间的主体地位不平等时,对这类纠纷人民调解可否受理,达成的调解协议书是否有效就产生了争议。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受理范围作了规定(包括两条限制性规定),这些规定虽无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但对人民调解组织具有指导性。

在实际生活中,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十分广泛,如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纠纷,农业产业化服务中的合同纠纷,划分宅基地、财务管理等纠纷,这类纠纷的主体往往是农村村民与农村合作组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等:企业在转制、租赁、兼并、破产、收购、转让过程中与职工之间的纠纷,或者因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用等发生的纠纷,这类纠纷的主体为企业职工与其所在的企业;城市街道市政建设、危旧房屋改造过程中因拆迁、安置、施工、噪音、道路交通等引发的纠纷,这类纠纷的主体主要是城市居民与城市市政管理组织,施工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这些纠纷在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符合民间纠纷的特征,应当也完全可以纳入人民调解工作的范围。这些纠纷往往因为于法无据或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容易引起激化,如当前村、社在讨论集体征地补偿费分配立案时,凭社员或村民讨论意见,剥夺少数村民的分配权益,引发上访。对这些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应当认真受理,积极调处。

(二)调解工作统计考核中应引入“调诉比”

“调诉比”与过去的“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能全面反映一个地区人民调解质量、社会稳定程度,把这三项作为考核基层法庭、司法所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指标。

(三)建立调诉有效结合机制的几点思考

1、申请支付令。2004年7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轩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谈到,当事人持有效人民调解协议书,可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进行程序性审查后,应当受理。笔者对此深表赞同。

2、建立法院立案告知制度。基层法院立案部门和人民法庭在受理民事案件时,应当在立案通知书上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当地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以减少诉累。

3、调解不成的纠纷,原纠纷的诉讼时效中断。《若干规定》第九条的规定有些欠缺,实践中,一些债务纠纷因债务人暂无履行能力或怠慢履行,债权人会面临“两难”:起诉,须预交诉讼费用;不起诉,按照诉讼时效一般规定,胜诉权可能消灭。如果此时,债权人申请人民调解,债务人不参加或者参加调解又未能达成协议,人民调解的这种活动应当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四)大力加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提高调处重大、疑难纠纷的能力

新时期农村、城市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大格局的形成,要求在乡镇、街道社区象建招商引资平台那样,建立一个人民调解齐抓共管的平台,把人民调解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信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及依法治理结合。

(五)规范和鼓励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和中介鉴定人员参与人民调解中的非诉讼代理、鉴定活动

这有利于增强说服力,提高调解协议书质量,提高民间纠纷调解成功率。

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法律制度,倍受外国法学界人士的青睐,纷纷来我国参观考察,一些国家已开始引进这一制度。但在我国有的地方尚未引起重视,致使“东方之花”墙内开花墙外香。瑞士司法界理论界来考察后认为,诉讼外调解应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手段,其理由是节约成本,提高时效,协议灵活,容易履行,和睦关系,预防激化等。人民调解法律制度在外国能否行通,我们不去考究。稳定压倒一切,我国改革开放和群众司法的实践表明,人民调解法律制度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必将得到不断的健全、完善和发展。

篇2:刍议人民陪审员制度/陈淑法律论文网

一、三网融合的实质和方向

( 一) 三网融合的实质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实现产业的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 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实现三网直接的业务整合, 最终实现产业边界与产业之间的融合; 二是三网融合的过程是逐渐形成的, 并且是需要通过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三网融合初期由于人们未能对三网融合的实质进行清楚的认识。三网融合的实质是实现传统电信网络、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在业务和性能方面的融合业务。在中国的三网融合过程中, 开始是在企业自发组织的活动, 随后国家开始进行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为政府刚刚推出不久。在2012 年初国家公布的42 个国家试点城市名单中, 三网融合将逐步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1) 。

( 二) 三网融合的方向

从先进的国际经验, 三网融合技术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融合, 而且还延伸到网络终端、网络平台、移动平台和视频平台之间的融合。但是在融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网络的兼容性, 如果兼容性不好, 需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因此, 目前许多国家也都将把未来的网络模式设计成三网融合, 作为一项重点研究的项目, 并且不惜花费巨资进行未来网络发展的研究工作。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高速传输优势, 并尽量克服在互联网的高速移动中、切换性的不足, 同时将电信网络的移动性和安全性作为重点研究, 通过融合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的优势, 也是三网融合的方向所在, 而且三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扩大传播范围, 实现网络多媒体立体化的完美发展, 最终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形式、任何人、任何信息交互。总之, 这也是三网融合研究设计本身的关键性问题。

二、三网融合法律监管的重要性

产业监管需要依法构建出完善的监管机构, 依照法律规定, 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 通过法定程序, 对整个产业融合和市场运作的过程实现监督和管理。产业监管是全行业正常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它的存在是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为前提前提, 能否正常发挥其作用, 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在经济法学方面, 对监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监管者的判断对商业或者市场判断的决然取得”方面。

( 一) 网络产业化的内在需求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络有着共同的产业经济特征, 即公共性、外部性和规模性。所谓的规模性是指在传输过程中, 通过局域网和局域网、局域网和远程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最终使得整个的规模也就越大, 所以在这一过程中, 需要制定出规范的市场制度和法律制度, 保证整个网络构建过程中的有效化进行; 外部性是指每个用户都能通过使用网络得到相应的效果 (2) 。如果在这一过程中, 只有一个用户, 那整个网络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加, 就需要通过相关的法律监管机制, 实现整个网络的高效化运转; 公共性即实现普遍服务的要求, 在我国全面推行农村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中, 需构建完善的网络体系, 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保证, 这也是公共性的基本需求。因此, 最终推动各国在政策监管方面进行加强的内在需求。

( 二) 规范三网融合进程的内在需求

由于在我国的三网融合过程中, 部门之间存在着阻碍融合政策的现象。例如三网领域的信息费明显偏高, 增加了个人消费的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在现行的监管体制之下, 通过由于分业监管的问题未能解决, 所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相互掣肘的情况, 使整个三网融合工作的运行效率明显过低。由于三网融合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和工业融合, 所以提出了更高的经济公正和公共要求。最终构建法律监管制度成为规范三网融合的内在需求所在。

( 三) 通讯传媒业的法律监管需求

由于通信产业的水平是推动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国而言, 推行三网融合, 可以有效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 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并且进入信息化时代, 所以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监管法律制度, 从宏观角度对产业升级进行把控, 保证我国三网融合实现高效率的产业升级换代。

三、我国的三网产业监督机构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三网监管, 主要体现在三网的独立监管之中:

( 一) 电信业监管机构

在1998 年之后, 电信业成了通信管理局。在监督过程中, 由于“政资合一”以及“证监合一”, 导致整个监管体系和政策目标出现较大的分析。由于出现了不正当竞争、恶性通讯事件、非法的市场金融等问题。虽然国家在2008 年成立了工信部, 但是电信监督职能并未完全归属于工信部, 使得整个电信监管过程中出现了政出多门的情况, 因此, 使工信部在整个电信监督中的权威性明显降低了很多。

( 二) 互联网业监督机构

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没有建立统一的监督机构, 而且也存在着多部门共同监管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互联网内容涉及信息产业部、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局等多部门, 因此必须有严格的监管进行监督工作。然而, 整个管理工作看似系统全面, 实际上很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 最终导致整个监管过程中出现各部门“可管可不管”的模棱两可的情况。互联网业的监督工作要严格执行, 并不断完善其监督机构。

( 三) 广播电视业监管机构

由于广电总局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主管部门, 在工作方面的主要认识负责对广播电视方面的政策的制定工作, 实现我国文化发展和舆论宣传的正确性; 同时针对各下属部门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证他们能够在正规化的要求下进行有效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由于广电总局所涉猎的内容过多, 所以使整个监管工作效率低下 (3) 。

四、对三网融合产业监管的法律制度的完善措施

( 一) 完善对监管权限的立法工作

三网融合的监管权力和其他权利应该是一致的, 所以在行使过程中必须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监管权力的监督不应该只是限定于典型相关的立法之中, 凡是涉及到政府及公职人员权利的监督都应该包括在这里面。由于目前我国的监督法律制度不完善, 所以就必须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一步改善。因此推动监管立法工作的构建, 并建立以法律形式将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和相关权限进一步明确。由于监管改革的本质是实现法制化的不断发展, 通过法律体系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 推动在公正、公平、合理的执法程序下进行依法监管。

( 二) 确立监管过程中的责任追求制度

三网融合的过程中, 政府产业监管的实施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国家的强制性实施完成的, 由于在国家监管过程中, 拥有准立法权、准司法权以及行政管理权,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 有权对相关监督管理要求和限制, 防止滥用职权的行为 (4) 。因此, 要求在法律层面, 通过构建明确的监督政策, 确立整个监督过程的法定流程, 构建公开、透明的法律程序和信息, 推行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保证在整个监管过程中能够避免因为职责不明确而导致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实处, 最终导致腐败, 这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所以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是保证监督权限的关键所在。

( 三) 强化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工作

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 是整个监管方式和审查方法的重要补充, 也是对监管权利进行制约的重要手段。在三网融合的监管过程中, 由于法律的不完善性, 使得在裁定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人为性, 必使得工作人员有较大的自主行使权利的空间, 这样很容易使得监督一方的权利造成损害。 (5) 最终对整个监管法律制度的构建工作造成了威胁。所以, 通过构建完善的司法审查制度, 保证在其使用过程中, 实现高效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保证整个三网融合的有序化进行。完善具体的司法审查制度, 合理审查制度, 并根据具体的发展优化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发生。

五、结语

近几来, 随着我国对三网融合研究技术不断增大, 对于三网融合的认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 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的信息传媒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并最终培养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进而推动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并且降低国家的单位能耗, 增强国际竞争力; 同时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推行三网融合产业的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因此要求在这一过程中, 要坚持监督法律制度的构建工作, 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证我国的三网融合产业能够有序化、科学化发展。

摘要:近几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网融合技术一直是经济学界、法学界、政治学界等各学科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话题。目前, 我国的广电行业和电信互联网行业的业务双向化融合的试点工作进展有点缓慢。从国外的相关经验进行分析, 目前, 针对我国三网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监管法制化的构建过程中, 迫切需要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由于在目前的研究中, 学界主要通过经济学的角度对三网融合的论述较为丰富, 然而法学方面对其研究又很少。因此希望通过对经济法在三网融合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并通过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和融合, 希望为我国的三网融合的规制理论和制度建设提供系统科学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三网融合,网络监管,产业监管,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郭大钢.三网融合监管措施探析[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4 (5) :121-124.

[2]严奇春.基于知识创新视角的三网融合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3]张静, 曾剑秋.中国三网融合产业政策与监管模式的分析与建议[J].管理现代化, 2013 (6) :22-24.

[4]王厚芹, 丁颐.我国三网融合发展战略[J].电视技术, 2011, 35 (10) :63-67.

[5]刘乃歌.重构媒介新生态——关于“三网融合”的理论思考[J].东岳论丛, 2013, 34 (4) :184-187.

篇3: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改良刍议

关键词:人民调解制度;人民调解员;改良

一、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概述

人民调解是我国协调社会纠纷、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形式,是一种有效的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纠纷解决机制,人民调解应当承担起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主要角色。《民事诉讼法》第16条对人民调解解决方式做出了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对人民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如有违背法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纠正。”

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具有人民性、民主性、自治性,始终坚持平等自愿、当事人地位平等、合法合理等原则,人民调解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以法律为根据,以事实为准绳,接受社会公众、政府、司法机关的监督,做到公平、公正。通过人民调解制度解决人民之间的矛盾,消除误会,平衡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现实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人民调解的现状主要体现在城市和农村两大方面。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社会因素,诸如经济、政治、文化或生活背景等都致使人民调解在这两块呈现着不同的情况。

1.城市的人民调解制度现实存在的问题

⑴城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存在着不合理,法律对调解人员的要求较低。根据我国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规定》的规定:“担任人民调解员的条件是:为人公正,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文化水平。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法律对于人民调解员要求过低不利于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难以保证调解的质量,阻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

⑵人民调解委员会缺乏资金运转,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社区调解机构工作场地环境差,工作设施落后。在我国,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资金来源不稳定,还没有形成专项资金,政府只是进行一些补贴,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缺乏资金支持,这也造成了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浮于事,目前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沿海地区也有,调解委员会缺乏资金得不到有效的运转,工作人员只好从事其它工作,这样就导致调解委员会形同虚设。

⑶人民调解组织地位不高,人民调解协议效力低,相对于法院判决书差距过大。这也造成了人民尽管达成了调解协议但毁约而向法院起诉,这就意味着人民调解协议已经失去了效力,人民调解协议在人们眼中只是一张纸,而当他们不信赖这张纸时就转向诉讼,协议只不过是暂时的妥协,最终要通过判决来裁决。尽管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确认了调解协议属于民事合同,但是这种确认并不能起到实质作用。这种民事合同况且不是一般的合同,它是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达成的,然而仅仅确认其民事合同的效力而没有其他强化措施,这是对纠纷解决社会成果的浪费,是对社会资源挥霍。

⑷人民调解委员会机构设置机关不合理,存在着多个可以设置调解机构的组织或单位。根据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设立:①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②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⑶企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⑷根据需要设立的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样看来,可以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或单位便显得庞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常常是基层自治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其他的组织根本没有产生多大作用,况且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过多会导致司法行政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这样也就难以保证调解的质量。

⑸现今,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地位还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人民法院有权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可是怎样指导和监督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现实中,法院的确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进行了一些指导,但是法院的指导工作仅仅是一些例如邀请人民调解员旁听、共同参加审理的类似指导工作,没有更好的体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性质。另外,人民调解委员会还缺乏必要的监督,这样就容易滋生腐败,会导致调解的不公平,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害。

2.农村的人民调解制度现实存在的问题

⑴农村纠纷的多样性与调解制度的设置不符合。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调解只能解决农民与农民之间的纠纷,可是农民与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组织之间的纠纷人民调解却无法有效地解决,有些纠纷甚至跨地区、跨行业,人民调解便显得无能为力。再者,人民调解解决的为例如婚姻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人际关系之间的纠纷,可是新型的纠纷例如计划生育、合同纠纷、选举贿赂案纠纷、养老保险纠纷等就不能很好的解决。

⑵农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置覆盖面小。在城市基本上社区居委会都设有人民调解处,可是在农村大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地方财政等种种原因,使得这些地方没有开设这样的机构,这也是农村发生一些小的纠纷为什么直接去法院起诉或者自行处理的原因。可想而知,覆盖面积这么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不可能切实协调解决好广大农村中的民众邻里纠纷的。

⑶农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缺乏资金支持。在农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资金严重短缺,调解人员的待遇与城市的调解员差距太大。根据《人民调解若干工作规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员的补贴经费,由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解决,而司法机关则通过同级人民政府的支持,解决人民调解的指导和表彰经费,但事实上,在农村乡镇人民政府根本没有运用资金去支持人民调解的工作,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调解员不能有效地化解纠纷。

⑷在农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院联系甚少。《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助理员负责,这就阐述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院的关系,可是在农村人民法院根本与调解委员会没有太大的联系,一般是与政府进行联系,也就是乡镇人民政府的司法助理员对调解工作进行指导,法院很少甚至没有履行指导的职责。

三、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改良具体措施

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现代的人民调解制度相比传统而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改良。针对人民调解制度现实存在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着重提出以下几点制度改良的建议:

1.加强调解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调解人员队伍专业素质,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人民调解员是经群众选举或者聘任而产生的,因此要严格人民调解员准入制度,只有受过专业的调解教育或者具有法律从事经验的人员例如律师、法官等,或者长期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的人才能担任人民调解员。另外,对人民调解员应当进行的一些相应的培训,对人民调解员可进行定期的考试、职称评定,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挑选专业素质高的人进入调解机构,从而保证调解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可以更好的解决纠纷,保证公平公正。

2.应该要加强人民调解的宣传,提高“调解”在人们心目的意识度,争取调解在诉讼之前解决纠纷。法院在立案之前应该向当事人说明调解,询问当事人是否进行调解,鼓励他们选择调解解决纠纷。各种新闻媒介要加强对人民调解的宣传,广播一些调解成功的案件,提高人们对于调解的信任度。此外政府也要加强人民调解的宣传,当发生纠纷时,利用调解来解决矛盾,避免摩擦甚至是暴力事件。

3.我国司法机构应该赋予人民调解协议一定的执行力。尽管国家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属于民事合同,这样的协议根本不具有任何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随时违约转入诉讼程序,使调解协议不具有公信力,公民的信任度下降。为此,笔者认为最高院应该制定相关的规定,如书面调解协议经法院确认登记或者公证机构公证之后即具有确定力,一方当事人如反悔,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凭借该协议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强制执行,但是法院应当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审核,审查该协议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否违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4.扩大人民调解的主体范围、纠纷范围、允许多种类型调解组织的发展。传统的人民调解主要是解决公民之间的纠纷,现代的人民调解可以尝试将主体范围扩展到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之间;与此同时,也可以扩大人民调解的纠纷范围,尽量将调解延伸到其他未知的领域,例如:知识产权、医患纠纷、交通事故等新型领域,扩宽人民调解组织涉及领域和作用范围。

5.对人民调解工作应提供财政补贴,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保障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按照调解组织调解的成功的案例的工作经费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核拨资金,必要时可设立专项资金,给予调解工作物质保障。通过对调解组织的资金支持可以提高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更好的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

6.立法部门应当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的国情,总结人民调解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的人民调解法还与其他部门法存在着冲突,法条之间出现了矛盾,这就需要我们修改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同时可以借鉴国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ADR制度),创新人民调解法律制度。

7.要明确政府和人民法院的业务指导职能,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法院要积极融入到调解工作中去,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要将调解作为诉讼的一个前置制度,告知当事人是否需要调解,做好协商工作。

四、结语

鉴于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和考验,改良之路势在必行。

只有在立足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从人员管理、经费运转、立法建设等方面对我国人民调解制度进行改良,对在历史的长河中吸取经验教训,弥补不足;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ADR制度,在我国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民调解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构建中国本土化ADR制度的思考[J].河北法学.2007.02.

[2]李年终: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以“诉调对接”为视角[J].时代法学.2007.12.

[3]高翔:人民调解机制的现状调查与制度改进[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02.

[4]宗玲:论人民调解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前沿.2009.04.

[5]徐冉: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经营管理者.2009.12.

[6]张会永:论人民调解的发展现状及其制度完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9.

篇4:刍议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

关键词: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司法改革

人民監督员制度作为是检察机关主动接受外部监督的一项制度创新,要成为我国刑事司法程序中独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司法制度,诸多问题还有待司法界和实务界共同探讨,要在人民监督员怎么选任管理,监督程序如何设计、监督权利如何保障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逐步改革和完善。

一、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办法

为使人民监督员更具独立性、公正性,按照“自荐为主、推荐为辅”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统一选任人民监督员,不应由检察机关选聘,有人认为,应由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上一级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担负选任工作。人大常委会对符合人民监督员条件的进行任命并向社会公布,汇总后建立人民监督员库,根据监督案件的实际,采取随机抽选人选。人民监督员的管理、培训、表彰也统一由人大常委会负责。使人民监督员制度成为人民检察院的“外部”制约机制,让人民监督员成为人民的眼睛。

笔者认为,人民监督员的设置和选任机关,将人民监督员分为省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分别由省级和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承担具体组织工作;人民监督员的选任条件,要求人民监督员应当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扎实的群众基础,并规定了选任人民监督员的一般条件和排除情形;人民监督员的选任程序,将选任程序分为确定名额、组织报名、审查公示、公布名单四个环节,确保选任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明确了对人民监督员的管理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人民监督员选任、培训、考核与使用衔接机制。

二、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拓展

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根据人民监督员应对整体检察机关执权运行实施监督和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实行“动静结合”公开的思路和措施要求,建议高检院对人民监督员制度重新定位,即: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办理其他刑事案件和申诉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从而,使人民监督员制度成为一项专门针对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的监督制度,而不仅仅是针对检察机关“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活动”一个方面进行监督。

人民监督员制度作为检察机关主动接受监督,切实防止和纠正检察机关执法不公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监督检察机关执法办案,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在无数检察人历经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已形成了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相信,随着该项制度的愈发完善,监督范围必将会朝着更加有利于该项制度发挥更好效能的方向发展。现阶段,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所出现的问题已影响到了该制度效能的有效发挥,笔者认为,有权机关在制定统一的监督范围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拓展:

将监督渠道由线下拓展至线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检察机关的办案模式发生了极大转变,尤其是随着启用新的网上办案系统,使得检察环节案件100%实行网上办理。检察机关在邀请人民监督员开展常规案件监督时,应将网上办案纳入到受监督范围,消除了网上办案外部监督的盲区,提升了检察执法办案的公信力。

要扩大监督的范围。目前我国法治资源不很充足的情况下,全面扩大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范围,不太符合效率原则与程序经济原则,但让公民参与或监督检察机关司法决定的思路是正确的,不应该只局限在自己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上,可以考虑将监督案件范围扩大到其它刑事案件上,体现程序公正的要求。

将检风检纪纳入到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范围。现行的人民监督员规定对人民监督员监督除自侦案件以外的检察工作规定过于宽宥,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程序制度。随着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模范守法要求的期望愈发高涨,广渠道拓展接受监督渠道成了眼下各级检察机关争相采取的做法,例如有的检察院采取从社会各界聘任检风检纪监督员的方法拓展接受外部监督的渠道。

三、人民监督员保障机制完善

1.知情权保障机制

要确保人民监督员对案情的全面准确的掌握.一是要将侦查阶段全部的案卷材料移送人民监督员阅卷,使人民监督员能够获取第一手原始资料,改变人民监督员被动听审的做法,增加查阅侦查卷宗的权力,主动参与执法检查活动的权力等等。二是建立权利告知机制。告知机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告知犯罪嫌疑人知晓有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权利;二是保障人民监督员对相关犯罪嫌疑人是否已被告的知晓权利。为此,规定承办人在第一次讯问儿罪嫌疑人时应告知有提请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权利,并将制作的告知文书及时送达人民监督员。三是建立旁听列席机制,对人民监督员不同意检察长审查意见而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的情形,可规定检察机关应当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检察委员会的讨论,对办案部门对监督案件作了处理的相关会议也可邀请人民监督员列席发表意见。

2.监督权保障机制

人民监督员的履行监督权的保障对监督权行使的外部条件保障,也包括对不履行职责规制与惩戒。一是监督权时间保障机制。应规定人民监督员所属单位支持人民监督员的工作,并将监督工作的时间视为工作,并合理安排人民监督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二是独立监督权保障机制。在现行关于独立监督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保证人民监督员评议记录的保密性,尽可能减少因泄密对人民监督员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保障人民监督员能够大胆发言,敢监督、真监督。三是监督权绩效机制。人民监督员履职,要具备实际履行能力,对人民监督员进行必要的管理、培训、考核、奖惩、罢免,对其任期内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跟踪,对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次数也要加以适当的限制,对任期内长期不履职和不能履职的可进行劝退,免去其人民监督员资格,以确保监督权行使的实效性。

3.人身权保障机制

赋予人民监督员言论豁免权。由于人民监督员产生的人民性特点,在监督过程中可能由于专业水平的限制,出现言论上的侵权行为,如出现对犯罪嫌疑人人格权的侵犯。可考虑赋予人民监督员享有的监督案件进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同时也必须限定仅指人民监督员在履行监督职责中的相关言论。

4.物质条件保障机制

一是监督经费保障机制。应从立法上或联合发文的方式明确规定将各地检察机关人民监督员工作的经费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由当地政府部门规划并确保经费保障落到实处。二是规定对有工作单位的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不得因人民监督员履职而克扣工资,资金等待遇。三是应规定相应补助由财政直接划给人民监督员所在单位或直接发放,确保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独立性。

5.提高人民监督员的法律素质

人民监督员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案件监督的效果。由于检察工作业务性比较强,特别是涉及进入人民监督员监督程序的自侦案件,更是处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边缘地带,如果人民监督员不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就难以胜任监督工作,这种监督不但起不到促进司法公正的目的,反而会导致执法的混乱。因此必须加强对选聘的人民监督员的法律培训工作,通过人民监督员办公室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集中培训,发放法律书籍,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疑难案例研讨会等,努力提高其法律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监督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卫清.《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的拓展探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0期

[2] 卞建林,褚宁.《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与完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注:本文系广西桂林市检察院办公室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该课题系桂林市检察院资助的一般性课题。

上一篇:小学庆国庆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红薯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