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对《周易》的继承与改造

2024-05-18

《吕氏春秋》对《周易》的继承与改造(共3篇)

篇1:《吕氏春秋》对《周易》的继承与改造

注释:【1】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ūn),均为人名。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至公也

A.到达 B.极、最 C.至于 D.导致

②忍所私以行大义

A.忍耐 B.容忍 C.对狠心 D.抑制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每个选项要加大括号

A.其谁可而为之 B. 午非子之子邪

君知其难也 今者有小人之言

C.而遂杀之 D. 伤人者刑

后遂无问津者 同予者何人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不与起子而授舜

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了舜

B.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C. 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

D. 此所以禁伤杀人也

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

12.请把第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3.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4分)

①晋平公 ②祁黄羊 ③腹?

14.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①平公曰:善。②国人称善焉。③孔子闻之曰:善哉!(3分)

译文

天不私覆,地不私载,日月不私照,四时不私行,天地、日月、四时施其德样而万物得以成长。黄帝说:话不能乱说,不能沉迷于美色,不能穿的太过华贵,不能太注重外表,不能吃的太好,不能住的太高调。尧有十个儿子,不把君位传给他的儿子而传给舜;舜有九个儿子,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而传给禹;这是大公无私的了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缺个县令,谁适合担任?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补这个空缺)。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就任用了解狐。都城的人(都)称赞(任命解狐)好。

过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少个掌管军事的官,谁合适担任?(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补这个空缺)。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谁)适合,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平公(又称赞)说:好!,就任用了祁午。都城的人(又一致)称赞(任命祁午)好。

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祁黄羊的话,真好啊!(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篇2:《吕氏春秋》对《周易》的继承与改造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篇3:《吕氏春秋》对《周易》的继承与改造

关键词:《吕氏春秋》,运动变化,适,人生理想,启示

《吕氏春秋》在《序意》中提出了“道法天地”为指导思想, 并以“在美学上亦欲总汇各家之所长”的博大目标, 力求兼容并包前秦诸子百家,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形成了一个有潜力、有目的、有生命、有秩序的审美图式。从内容来看是十分丰富的, 对后世的作品亦有颇多影响, 如《淮南子》等。本文从现代平面设计中回溯本源, 归纳出《吕氏春秋》中蕴藏的美学思想:1.美是发展变化和谐统一的;2.美是自然契合、恰到好处的;3.美是通达礼义, 实现自身理想的必由之路。结合现代平面设计的实例, 总结《吕氏春秋》中所揭示的美学思想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借鉴意义。

一、《吕氏春秋》中所蕴含的基本美学观点

先秦美学思想以“和为美”为特征, 逻辑地以三种倾向的具体形态存在。1《吕氏春秋》是总结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书中不乏对美学的精辟见解和独到认知, 它既通过万物运动变化的角度来考察, 又在艺术方面用其高度概括的思想来解释说明。

1. 美是发展变化和谐统一的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美也应存在于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之中。《吕氏春秋》从自然, 从美与自然, 美与生命的联系考察美;更从社会, 从美与人类精神的关系审视美;从整个宇宙的广远和深久观察美。它把美的产生和存在归结于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

《大乐》是吕书论乐的总纲, 也可看做是吕书的美学的思想根本, 其提出“生于度量, 本于太一”的观点, 在它看来, 体现美的宇宙万物是运动变化的, 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具有一定顺序, 要从这些变化中把握一定的规律。

2. 美是自然契合、恰到好处的

《吕氏春秋》认为美也在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相契相适之中, 主张“和出于适”。“适”的概念贯穿于整个吕书的美学思想之中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自然生命和人的生命存在的一个普遍原则。

书中所谓“适”既包括审美客体物之“适”——“音适”, 也包括审美主体我之“适”——“心适”, 而更指主客体关系的相契相合——“以适听适”之适。将吕书中的适引申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来解释, “适”意思是适当、应当, 即事理之当然, 事物之恰到好处和人与这种视觉关系相适应, 同时适更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 从而使得整个设计的层次更深一层次。

3. 美是通达礼义, 实现自身理想的必由之路

吕书论原始文艺就明确地持这种见解。文章结论说音乐和谐而后就会通达理义, 人民就向往道义。这也就是要促使人生追求道义, 而追求道义也就是人生的理想和归宿。这一观点同样也适用于平面设计中, 整个元素运用得当使得整个设计具有一定的违和感, 从而会使设计的理念得到更大层度的强化。

美在人生追求的理想。吕书认为美就在人生追求的理想的见解, 还体现在对社会生活和自然之物的看待上。吕书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有所作为的精神。美在于人生追求的理想的观点, 是广泛接受儒家思想又有不同。孔子主张达情又要止于礼义和让人如“好色”一样去“好德”的看法, 孟子的“充实之谓美”和强调人格美的说法, 荀子注重后天“修为”“善民心”使之向往道义的论说, 在吕书都可找到痕影。

吕书强调面对现实积极投入社会, 但又突出个体人生的情感、欲望、意志的自由和修生养性的重要价值。《吕氏春秋》的传统美学观点又同时体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 由此可见美是通达礼义, 进而实现自身理想的必由之路。

二、《吕氏春秋》的美学观点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现代平面设计是美学高度发展的必然, 好的设计作品反映的思想本源应该是同宗同源, 和谐统一的。下面通过对几个实例具体分析, 揭示设计背后所契合的美学思想。

1. 西摩·切瓦斯特的平面设计作品——运动变化中的“失衡”美

美国观念形象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西摩·切瓦斯特的平面构成的设计, 作品本身注意图形或物体形状的大小、位置、方向, 色彩等变化, 运用图形的夸张和色彩的变幻, 追求具有抽象的纹理以及回旋状结构来表达视觉效果意义上的强烈旋转力度。以期达到在运动变化中的失衡状态下的美学冲击力。

在当时设计运动繁多的背景下, 切瓦斯特开始丢弃工业化的刻板的设计面貌, 重视画面感性思维的投入及注重表达个人观念, 重视把艺术表现引入到平面设计中去, 达到艺术性和功能性同时兼顾的效果。

无论是在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或图形设计艺术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造型因形状、大小、位置、色彩明度等因素变化而引起的倾斜、集聚、变动或频闪传递等等复杂的动感形式"这种“动感”使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及图形设计艺术具有了”不动之动”艺术魅力的特殊性质, 体现了事物在运动变化中的“失衡”美。

2. 无印良品——返璞归真的“适合”美

无印良品的产品向来是返璞归真, 崇尚自然的。从“无印良品”品牌的宣传海报设计来看, 将“适”的美学展现十分出色, 从整个图片的结构分析来看, 对整个版面进行了视觉点的分割, 上下两个面的对比, 给人一种适度的空间感。从内容上来看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 再没有其他多余的元素, 它的这一系列传达出的空旷寂寥之感, 而不是某种实物, 非常成功的体现“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所蕴涵的精神, 达到了既定的目标。

三、《吕氏春秋》中揭示的美学观点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 《吕氏春秋》中的美学思想是很超脱的, 不同于儒道之论美, 更具有其发展空间, 是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一种兼容并包与融会贯通。构成了后世汉唐儒家、宋明理学的直接思想源泉, 影响到后世美学思想和中华民族思想的整体性特征和演变;有助于深刻把握现代美学和现代平面设计的根本美学特性。

文中选取极具代表性的设计作品, 它能够构建美学的相关理论体系, 并反映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大势, 并就某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看法。有助于更深刻地把握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文化的根本特征。

参考文献

[1]赵国干.论先秦时期和谐美学思想的逻辑倾向[J].中州学刊, 2004.9

[2]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枣凋人民大学出叛社, 2005.

[3]朱志荣.中国美学简史[M].北京大学学出版社, 2003.

[4]王序主编.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乏设计历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2.

上一篇:妈妈是棵树读后感下一篇:表白情书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