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天最近的地方诗歌

2024-04-13

离天最近的地方诗歌(共8篇)

篇1:离天最近的地方诗歌

都说 你是净化心灵的殿堂

都说 你有梦幻般的神秘

都说 你有世界上最高的脊梁

你有茫茫的雪域高原

你有陌上盛开的格桑

你有蜿蜒盘旋的天路

你有布达拉宫的辉煌

三江源头在这里孕育

千年风韵在这里滋养

宝贵的藏羚羊在这里奔跑

矫健的雄鹰在这里飞翔

这里有朝拜者虔诚的目光

这里有寻觅者探索的向往

这里曾留下过古老痕迹的`苍凉

这里曾留下过历史斑驳的沧桑

雅鲁藏布江水滚滚流淌

雪莲花散发着馨香

当尘埃落定的那一刻

我的梦飞向了远方

我要为你描绘最美丽的画卷

我要为你吟唱最美丽的诗章

想往你——纯洁的世界

想往你——美丽的风光

走近你——那梦幻般的圣地

走近你——那人间的天堂

你就是——神秘的西藏

篇2:离天最近的地方诗歌

大地再次繁华,叶片上的雨水

潜伏了多年。躲在地心听

脚步开始慌乱,这蒙蒙细雨

一颗心,积攒了太多幼虫

目光举不起思念,咳嗽一声

月光就跳舞,我累死在路上

浪花飞出故园,一个弯腰的动作

就把风筝放飞。梦衔来稻草

在沙滩上筑巢

海水漫过膝盖,一次跳跃

浪花一朵一朵,和我捉迷藏

把耳根贴紧地面,就看见

三三两两的蚁群。拖动一板车食物

它们忽视了自己,以微薄的`力气

撑起浩远

不说梦想奢华,今夜

怀揣幼虫,走向那间茅屋

生命接近了水声,欢乐由头顶串起

皇宫外也有把门人

他们拒绝狼子野心

把一座山环抱,就看见

一些游人灰头土脸

鼻梁上架一副眼镜,果然与众不同

文化开始贱卖

捧一本书,继续朝拜

在离家最近的地方,垒砌高墙

和蚂蚱做邻居。情歌夜夜高唱

赤足走在路上。星子开始瞌睡

篇3:在那些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在我的黑暗里, 那虚浮的冥色

我用一把迟疑的手杖慢慢摸索

我, 总是在想象着天堂

是一座图书馆的类型

博尔赫斯如是说。天堂的神光点燃了失明的诗人, 玫瑰与书如影随形, 在诗人的内心绽放, 缔造美丽而不朽的诗篇。

我正走在离天堂不远的路上。玫瑰与书向我招摇。远远地, 一群少年从凤凰书城出来, 手里捧着书, 仿佛若有光。于是, 书和年少的我, 记忆在飘飞的雨丝中纷至沓来:

彼时, 年少的我正安静地坐在高中校园后面的小竹林中, 痴痴地读完了最后一部小说。那些文字, 淡褪了眉睫间的狂野, 剥落了我的锋芒。潺潺的溪水, 在林间美丽地跳跃, 激荡起许多斑斓的梦, 油油地在水底招摇。远方是天堂, 仿佛若有光。可是, 一分之差, 让我与心仪已久的大学失之交臂, 天堂在咫尺之间, 而我已跌落现实的尘埃。

天博书店, 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心灵驿站, 即使大课间的二十分钟也每每流连于此。于是, 一些美丽的书名时时点缀于我的课堂, 宛若微风乍起, 若隐若现, 却已然吹皱孩子们心中的一池春水。往往上午才刚“无心插柳”, 下午便赫然呈现于学生的书案, 虽只露一角, 却已“绿柳成荫”, 师生相顾莞尔, 天地有大美, 莫过于此。 我的梦很美, 引领当年和我一样的孩子们, 穿越文学的殿堂, 追寻远方的天堂, 完成我年少时未竟的梦。

再次背起书包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大草坪上仰望碧蓝碧蓝的苍穹, 在随园的林荫小径和隧道里自由穿梭, 是工作了十三年之后的事。我把自己没日没夜地“扔”进图书馆, 仿佛搁置了许久业已枯萎的生命, 可以借此一夜之间饱蘸丰盈的汁液, 为漂泊许久的心找到止泊之所。

叔本华说:“只有躲进这美的象牙塔中, 才可能和充满欲望的喧哗与躁动的现实保持距离, 物我两忘, 并借此获得心灵的宁静。” 在“实用即至善”的功利价值观泛滥的今天, 我能给予他们的, 也只有博尔赫斯的玫瑰:

在我歌唱之外的, 不谢的玫瑰

那盛开的, 芬芳的

深夜里黑暗花园的玫瑰,

每一个夜晚, 每一座花园里的,

通过炼金术从细小的

灰烬里再生的玫瑰

永生的诗人, 永生的玫瑰!博尔赫斯的玫瑰, 让一代又一代的文学爱好者无限期传递着。

篇4:阿里,离天最近的地方

隐藏着的神秘中,依稀可以望见冈底斯山脉的股股诱惑,在西藏西部,这个名字像一个古文明中不断深刻的符号,岁月变迁中被风蚀得棱角分明,遂囊括了世界上关于信仰和虔诚的全部定义。“阿里”,海拔4600~5100米之间的圣洁,被人们称为“离天最近的地方”。

西藏是世界屋脊,而阿里则是屋脊上的屋脊,其奇特的高原风貌吸引着无数探险者们去征服。在藏民的心中,阿里的玛旁雍错是圣湖,冈仁波齐峰是神山,它们是世界的中心。这不仅因为它的高海拔,还因为它独特的景色,让所有的人可以释放心灵,做一回最真实的自我。

如果有这样一座山,四季冰雪覆盖时会显出金字塔般的圆冠,上空常是变幻莫测的白云缭绕,周围尽是香火旺盛的寺庙,这样的地方只能有唯一的一个名字——冈仁波齐。坐落在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齐峰,被誉为中亚宗教的精神之山。山形似橄榄,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像八瓣莲环绕,山顶常年堆积白雪,如水晶浇砌玉镶冰雕,顶尖直插云霄。从世界各地前来转山朝圣的信徒常年不断。在圣湖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神山。乌云散去后的冈仁波齐,露出金字塔般的山形,我们甚至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山上的 字符,据说那是天然形成的雪梯。万峰之上的冈仁波齐,就是这样充满了冲击视觉与震撼心灵的神力。

关于玛旁雍错的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玛旁雍错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千米,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她的神圣与冈仁波齐一起赋予了阿里双重的诱惑。天气晴朗时,湖水颜色层次多变,远眺气势磅礴,湖边鸟类繁多。在圣湖岸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冈仁波齐和纳木那尼两座山峰。纳木那尼是阿里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峰,海拔7694米,与冈仁波齐遥遥相对,煞是精彩。

洛子峰,世界的第四高峰,也出现在阿里。它地处珠穆朗玛峰以南。险峻的洛子峰,从不因珠穆朗玛的高大而遮挡住它雄健的姿色。它地形险要,山体环境十分复杂。大大小小的冰川无规则地细密分布,山中的气候更是变幻莫测。洛子峰的雨量一直比珠峰要大,所以每到6月至9月,便是雪崩频繁发生的时期。1956年,瑞士登山队从西侧首次登上了洛子峰的山顶,至今,仍没有人从东坡攀岩到达顶峰。

西藏阿里拥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曾经延续700多年的辉煌的古格王朝就诞生在这里。300多年前,这个鼎盛一时的王朝谜一样地消失了。它的历史没有留下可靠的文字记载。今天我们甚至找不到那个王朝臣民的后裔。如果没有一片古格废墟残留至今,那700多年轰轰烈烈的王朝历史就会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日出时的古格,美得难以形容。金色的阳光一点点地移到古格遗迹上空,移到四周天然的也许已经静默上千年的土林上。这里的气候比较干燥,否则土林难以如此完好地保存千年。在这里,能看见深蓝的天空,而且天空一丝云都没有,一片广阔的深蓝,蓝得像深海一般。在任何别的地方都见不到这样的天空,确实蓝得有些古怪,而且直至正午12点,月亮还高高地挂在天上,日月同辉,可是一点不假。

古格的外表看上去几乎是废墟,却内有乾坤。洞穴处处曲径通幽。层次分明的建筑,从上往下依次是王宫、寺庙和普通民宅,整个遗址似乎没有特别的保护。古格有著名的壁画和雕像,千年的壁画和雕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确实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在远处眺望古格遗址,荒凉、寂静、神秘、孤独。这记载着千年历史的遗址就这样孤零零地站在高处冷眼看着过往的人间百态。千百年前它如此,现在还是这样,除了历经岁月的轮回显得更为沧桑外,变化的恐怕只是这个世界的生灵吧。阿里,那样地辽远、开阔、苍茫、质朴,那山的故乡,那鹰之乐园,不正是一个纯真而美丽的梦吗?希望这梦永远都不会醒!

篇5:谁能够站在离消费者最近的地方

广告“带盐”之变

最近,一些企业的广告正在悄然改变,原来以明星代言方式的广告,现在变成了客户方的CEO、创始人。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代言人变更,产品、宣传、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在变革。前两年,一股CEO“带盐”的风潮兴起,创业公司的CEO们开始自己给自己企业代言,不仅省去了高额的明星出场费,将企业的标志锁定在公司内部,还拉近了企业与用户的距离,CEO们以公众形象为代价来背书公司产品。

过去,广告是一种形象与包装: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借助信息间的关联性,让用户去充分“想象”,广告是诱导,让用户在场景的渲染和明星的鼓噪中,涌现对产品不切实际的想象。

互联网透明的特征,正在改变信息不对称,让产品本身得以呈现,广告要为用户的使用负责,而不是说服用户购买。

东西不是卖的

不渲染、包装产品,如何“说服”用户购买?

技术发展到现在,日新月异已经形容不了产品的多样性,以创新、创意为特征的新产品,相似雷同的产品品类就数以万计,卖场不再停留在传统的超市这些集中的地方,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产品的展示柜台,用户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已经真假难辨,更不用说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加以区别。

传统的销售渠道,大量工作人员会对产品做专业性的支持,现在,互联网的渠道是扁平化的,越来越趋向于F2C模式(厂家直接对消费者),缺乏渠道对产品的第三方说明,厂家工作人员站在自身角度的产品解释专业性毋庸置疑,但站在甲乙买卖的博弈角色上,又有多大的说服力?

当产品的多样性已经远远大于用户的识别能力,当每一次购买的产品都是新产品,以产品为目标的说服已经没有太多意义。尽管越来越多的导购、社交网站试图充当用户购物的帮手,但它们在产业链中尴尬的定位,无法真正站到用户的立场上。

购买成了闯大运,“买东西”已经成为伪命题。

关联超越比价

比价是传统商业最重要的特征,同等质量比价格低、同等价格比质量好,如果人们已经丧失了对商品的评判能力,对质量已经无从把握,这条盛行了数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商业圣经正在失效。

电子商务C2C、B2C等各种模式的兴起,依然处在比价的基本框架,并将比价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过去,只是一个柜台商品之间的比价,或者柜台商品与大脑中的记忆比价;现在,全国甚至全球的商品,通过电子商务,只需要通过一个关键词搜索,就能够直接进行比价。

比价工具的空前发达,比价的人却是崩溃的。人们购物的目标是使用,比价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当成千上万的商品人们无法比较时,比价已经成为使用的障碍。

人们需要找到商品的关联性,在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场景的特定性,人们使用的商品之间会呈现必要的关联性,婚礼中,婚纱、礼服、喜糖、烟酒是关联的,在不同人的婚礼安排上,这些原本不相关的产品因为婚礼呈现出关联性,这是比价商业遭受困难后的突破口:商品按照关联性进行销售而不是说服用户对单个产品的购买。

与电商购物的相关推荐不同,关联性来自于商品使用过程中的相关,而不是借助场景进行推广,商品关联的力量来自于消费者而不是商家。

信任商业时代

广告业正在受到冲击,“说服”已经无法实现商业扩张,信任商业的时代正在来临。

商品不再借助产品本身的属性而是借助消费者进行扩展。与产品使用的社交分享不同,社交分享是用户使用之后体验的分享。信任商业则以用户遇到的问题作为出发点,也就是说,不是因为我结婚,所以向你分享婚礼中使用的产品,而是因为你结婚,我来解救陷入选择困难症中的你。

以用户为导向进入新的阶段,不是用户的通用需求——向你推荐婚礼商品,而是用户的具体问题——帮你办好明天的婚礼。问题来了,谁应该知道你什么时候结婚,并介入到你的婚礼中?显然不是商家,再温文尔雅的商家服务员都不该闯入你的私人空间。

篇6:离天最近的地方——西藏

而西藏,一直以来都是我心底一份旖旎的梦。一次又一次的在佛前双手合十,许下心愿,此生定要前往西藏,在五彩的经幡下静默,诉说心中的万千情缘。可是,终因为种种原因,将这份梦一次次搁浅。从孩童时代初闻西藏,到现在宠辱不惊的年龄,整整十几年的光阴,就在对西藏的向往里走过来...现在,我终于有机会踏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地方……

在西藏,天与云、云与地、山与树、水与草、草与牛羊,莫不真真切切,轮廓分明,色彩分明。一块乌云飞来,云下即刻一片阴暗,而四周却依然光亮;身处其境,如同飘游在虚无的幻景中,又如同行走在一幅苍凉古老的画卷里...

西藏在同一片天空下,变换着不同的风景;同样的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的气息;同一缕阳光里,回荡着不同的歌声。无论是圣洁的雪山,还是古老的圣庙,奔腾的河流,缤纷的晚霞,都无法描绘西藏的美,西藏的纯,西藏的神秘。当这些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唯一的反应是不由得惊叹和折服,西藏让你无处可逃...

纳木错,心灵洗涤的地方

纳木错是一个蔚蓝色的高原湖泊,意为天湖,澄澈的天湖,无风、无浪、无声也无痕,吸纳了所有的烦嚣,只是山遥遥、雪绵绵、天蓝蓝、水迢迢。没有声响时最为震撼,震撼的让整个世界都傲然于一种虚空,宽阔于一种枉然。在这里,虚空的傲然成为一种超越,枉然的宽阔营造出一种邃远,邃远得没有了丁点时间的记忆...

当我真的来到纳木错身旁,宛如看到一汪从天而降的巨大眼泪,我的心也跟着战栗起来.是怎样的深情才可蓄积成这一汪湖水。我知道纳木错一直守护着骄傲的念青唐古拉山,山湖相望,虽如怀抱臂弯,却是恍如隔世,不能真正亲近。

站在纳木错湖边,脚下踩着柔软的沙滩,侧耳倾听着湖水轻轻拍打堤岸的声音,天与湖面相接,云在湖中飘缈,远望念青唐古拉山脉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的雪峰,你难道不会感到自己很幸运、很幸福吗?是的,在悄然的一刹那,我感受到一种灵魂被荡涤与净化般的清凉...

纳木错旁的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每个到过纳木措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站在纳木措湖边,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

在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传说中,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是一对恋人,相依相伴。纳木错明净辽阔的湖面倒映着念青唐古拉山的身影,念青唐古拉山消融的冰雪补给纳木错湖水。纳木错草原一望无际、青草肥美,帐篷里升起袅袅炊烟,周围牛羊成群。念青唐古拉山与纳木错不仅唇齿相依,还哺育了周围的牧民。

几百年来,无数人虔诚地来到纳木错,不为游览,只为转经。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离太阳最近的城

作为西藏最标志性的旅游地,可以说没去过布达拉宫就不算到过西藏。这座雄伟而充满神秘色彩的宫殿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这离太阳最近的城,它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

我沿着布宫的石阶,迂回曲折而上,灵魂在这红与白的色彩里荡涤。静静地行走在布宫的围墙之内,听风在耳边吹过,看这嵯峨殿宇直耸入云,气贯苍穹,不由得你不被她征服。几名爱好摄影的同伴,也早就沉醉在这蓝天白云下的雄伟之中。

台阶一级级向上,延伸至天堂。在低处,阳光灿烂。我久久伫立,眺望着天堂一角:布达拉宫的金顶映着神的脸——笑意慈祥,比阳光更暖人心。我知道,佛的舍利子被供奉在白云之上,最圣洁的地方。吉祥的光芒下,漫漫寒夜万劫不复。

布达拉宫门前的转经筒,不知经过多少代人的抚摸,你摸上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时间感。身边一群风尘仆仆朝拜的藏族人,头顶巍然不动的云朵,山顶常年不化的积雪,还有粗粝荒莽的大地,高旷厚重的建筑,使你有一种回到了人类初始年代的感觉。这一切,是原始的,也是永恒的,但绝不是落后的。

千余年的时间让红尘中的世界在风雨沧桑中几经变换,如同眩目的阳光令人眼花缭乱,而布达拉的宫墙却深深围住了一个不变的世界。酥油灯就长年点亮着眼前的路径,这是高原上最为尊贵的供奉。身置其中竟生出了些许的时空错觉,我们已完全漠然于时间,也漠然于空间,从没有过的空灵,从没有过的虚无和超脱。

走在夏日的拉萨街头,简洁而强烈的色彩无不呈现出纯净明朗的美。透明的蓝,那是古城天空的底色;圣洁的白,那是无瑕的云朵和飘逸的哈达;神秘的红,那是寺庙的外墙和僧侣的服饰;奔放的黄,那是布达拉宫的金顶绽放出的耀眼金光;生命的绿,那是罗布林卡的苍天碧树...

转山、转水、转寺是藏族人朝拜的又一种方式,如同长叩,都是对自己虔诚的表达。无论是转圣山、圣湖还是圣殿,都是一种功德的积累。转一遍驱除魔孽,转三遍脱离凡尘,转一百零三遍将修成正果,那是怎样的一场浩大的朝觐,怎样的一种强力的行走,怎样的一次天地的旋转,恒久、确定而不变初衷……

结语:这里有绵延千里的冰峰雪山和动人心魄的冰塔林,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肥美草原和纵横如织的神秘湖泊,这里有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和罕见稀有的珍禽异兽。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错那湖和长江的源头格拉丹东冰川是它永恒的坐标,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和绝世美景的湖光山色是它无尽的诱惑……走在西藏,即便只是翻飞的经幡、散落的玛尼石、影绰的酥油灯光,也能启悟一花一世界,一物一天堂。

篇7:离天最近的地方诗歌

乡城是碉楼的王国。这些古碉楼是乡城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将每一个身临其下的人带入久远的时间隧道。乡城最大的古碉群位于离城区不远的尼斯村,史料记载,这里的碉楼在鼎盛时期曾多达1000多座。蓝天、绿野间,那些傲然挺立的古碉如同一个个英武的士兵,在风中捍卫着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

“黑森林中的寺庙”

离天最近的村庄

那岗村位于乡城县城东北的高山密林之中。前往那岗村时向导告诉我们,脚下这条险峻的山路正是当年川滇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康巴茶马互市就因这条不起眼的山路而繁荣发展。透过车窗看着路边,苍松蔽日下的阴凉坝子或巨石垒起的山洞,当年各地客商熙来攘往的场景似乎还历历在目,那风餐露宿中的笑声依然洒脱……

车行半小时后,我们便来到这座与蓝天相吻、与白云相伴的高山村落。“那岗村”在藏语中为“黑森林中的寺庙”,而由于较高的海拔,它又被当地人称为“离天最近的村庄”或“天村”。

那岗村的历史,可追溯到数百年前,它的建立与一座伟大的寺庙息息相关——村庄东北侧的那拉岗寺。那拉岗寺系乡城奇景——桑披岭寺的前身,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那岗村的原住民都是那拉岗寺的佃户,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乡城硕曲河畔教派林立,不时还有由教派争斗引发的流血事件。为了制止这样的惨剧,那拉岗寺庙高僧若•崩公本洛不远千里赶赴西藏,请求大活佛帮助,这才使硕曲河畔不同教派寺院得以统一,从此,乡城地区再也没发生过教派争斗杀戮事件,而那岗村也因佛法昌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此定居。

今天,在距村庄4.6公里处的林间草地上,还矗立着一座古老石屋,有学者根据石屋的位置和建筑风格分析,它应该是公元16世纪云南丽江木氏土司统占乡城时所建,虽久经风雨但依然保存完好,成为这座村落古老文明的见证。而村庄内古木参天,高山峡谷间的一抹抹绿意更让人顿觉往事苍茫,昔日山歌、马铃荡漾的画景,似乎又在山路古道上浮现……

尼斯古碉群

乡城不老的灵魂

乡城是碉楼的王国。远古时期的白狼羌、唐代的土蕃,元明两朝的蒙古人都曾在此大兴土木。这些古碉楼,如同乡城历史的忠实见证者,将每一个身临其下的人带入久远的时间隧道。

乡城最大的古碉群,位于离城区不远的尼斯村。史料记载,这里的古碉楼鼎盛时曾达1000多座。在蓝天、绿野间,那些傲然挺立的古碉如同一个个英武的士兵,捍卫着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

关于这些古碉的用处,目前学界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它们并不用作于战事,而仅是一种宗教符号,人们修建碉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供奉自己的护法神。

另一种说法则与之大相径庭:古碉是出于战争考虑。因为有资料记载,这些古碉多数建于明代,而明代时期乡城战乱频发,加之这里又是康巴地区的交通要塞。在此地建碉楼,就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乡城古碉之美,在于其古朴的气质。乡城现存的碉楼和丹巴地区的不同,丹巴地区多为石碉,而乡城则多用湿度相当的泥土夯制而成,给人一种厚重而纯粹的视觉美。一栋栋直上云天的高碉没有任何的装饰,有的只是岁月刻下痕迹。在碉楼的四壁上,人们还可以看见许多雨水冲刷的痕迹,楼有多高,这些痕迹就有多长。它们如同上帝的指纹,在抚摸着沧桑厚重的墙体……

篇8:驾车畅游 那个离天很近的地方

我们在8号就准备出发去玩了。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去巴音布鲁克草原,看看天鹅湖。巴音郭楞州是新疆很大的一个州,也号称华夏第一州。是一个蒙古自治州,首府在库尔勒。著名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天鹅湖、博斯腾湖都在巴州。

新疆的司机开车很猛,不管多差的路都开的飞快。我在北京开车就算快的了,但是到了这儿,只有让人超我的份儿,想跟紧别人都难。胳膊肘弯的山路,路面坑坑洼洼,这些大侠们全都开到100迈以上,真是吓人。但这里司机都非常规矩,山路走车的时候,只要视线不好绝对不会有人超车。到了晚上,汇车的时候大家都会关掉远光灯,有些大车,车灯高的干脆就关掉大灯,生怕影响到对面的司机。另外你如果想问路,只要向旁边的车一招手,甚至冲前面的车晃晃大灯,他肯定会停下来。我们走到了新疆很多地方,拦车问路的时候从来没有遇到过不停车的,也从来没有不给我详细解说的。而且大多都是说得唯恐不详尽,生怕我走错了。这些让我感动。山路上的各种标语牌也很有意思,比如“喝得醉醉,撞得碎碎”,还有“强行超车,迎头相撞”……全都特别朴实。

过了一个小镇后,路边的风景越来越美了,旁边有大片的草原,远处山头上是密密麻麻的羊群。气温很低,加上呼啸的山风,拍照的时候不戴手套已经感觉到冷得受不了。我们把随身带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还是觉得不太够。并且路况也越来越差,我想这样下去是很难走到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打算找个地方先安顿下来再说。我们就在路边的帐篷门口停车,两个蒙古姑娘很热情的招待我们。帐篷里面很小,生着炉火很温暖。这其实是一个商店,专门为牧民服务的。我们试探的问了一下晚上是否可以留宿,她们爽快的回答可以。帐篷里一共就一张大炕,原本就要住下她们俩,还有众多牧民,我们想了想,还是回程吧,下午5点半的时候我们决定返程。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也在阳光后。享受完风景,就得面对现实了。返程的路是一样难走啊,想想我就头疼。于是就干脆走走停停,看见好玩的地方就下来转转。又路过了一个商店,这是一个小砖房,主人是一个四川人。他的狗一看见我同车的搭档“丫头”就亲热得不得了,躺在地上直耍赖。主人也很惊讶,他说这条狗特别凶,好多牧民都被咬过,牧民的牧羊犬也都怕它。怎么跟这个姑娘这么好?我们正说着话,从商店里出来一群牧民,都穿着大衣。很热情的跟我们打了个招呼,然后跨上拴在门口的马就离开了。回程的时候,竟然在砂石路上遇到一对开富康车的老夫妇。他们准备穿过巴音布鲁克,直接开车到伊犁!老先生带有海拔表,告诉我们,此地已经海拔2000多米了。我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火洲"吐鲁番之旅

天鹅湖没去成,路上风景倒还不错。我们决定去吐鲁番看看葡萄沟,坎儿井,火焰山还有阿斯塔娜古墓。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过了县城,路过一个小镇,我们停车下来买了一个西瓜,就地解决。摆瓜摊的是一个四川来的老奶奶,对我们很和善。一起吃瓜的还有一拨四川游客,他们已经出来半个多月了,包了两辆乌鲁木齐的旅游房车,估计正在回四川的路上,他们的牌瘾大得出奇,就路边停下吃西瓜和泡面的那么一会功夫,竟然还在瓜摊小桌子上摆上一桌麻将!司机是新疆人,抱怨着四川的方便面不好吃。他说,你们的面没劲,人也没劲!得吃成象我们新疆人这样,才算有劲!说着展示了一下他“粗壮”的胳膊……

过了这个镇子,开始体验搓板兼砂石路。我的感觉是,世上本来有路,走的车多了,就没了路。有的地方坑大得邪乎,足足可以装进半辆车。当地车依然以大无畏的精神高速前进,我则象个蜗牛一样缓缓爬行。终于熬到上了天山,但山路也很险,当走出天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出山以后,马上看到一条又平又直的高速公路,哇塞!上了高速如鱼得水,没开过搓板兼砂石路你就不会体会到这种快乐。平静的公路让我一路无话,中途看到有一群穿着号衣的犯人在野地里劳动,但没有看到警察,据说这里的犯人根本是跑不出去的,因为周围都是大沙漠。

在路过葡萄沟,少作逗留后我们去了阿斯塔娜古墓。这个古墓有上千年历史了,原本是高昌古城的居民的公共墓地。里面安葬的有各族人,包括唐代在那里驻防的汉族将军和官员。古墓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院子,地上有很多挖开的坑道,可以进去观看。我们刚到的时候还不知道可以下墓观看,一转头的工夫地下钻出一群人,吓了我们一跳。挖开的墓葬大部分都是唐代的,有一个里面还有已经风干的遗体,是一对夫妇。男尸的牙齿还都健全,可以看出过世的时候应该年龄不大。看着这对原本打算在地下过安静的“二人世界”的夫妇,被发掘出来让来来往往的人群参观,心里真有点不是滋味儿。

走出古墓,我们决定去看看著名的坎儿井。新疆的坎儿井总长度有5000多公里长,跟长城和大运河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杰出工程。可供参观的坎儿井在位于国道边上的一个小村子里,很有名。尤其是地下部分,水非常清澈,打上来直接可以喝。可笑的是,你想喝水,水不要钱,但是必须花钱买他们提供的纸杯子……

博斯腾湖

11日睡到中午,出发去博斯腾湖。路程很近,离库尔勒不到100公里。博斯腾湖湖面很大,近处很多芦苇荡,看起来象白洋淀。但是往远看,有天山的雪峰,这就很不一样了。博斯腾湖是由天山雪水融化而成的多条河流汇集的,同时又是很多条河的发源地。流经库尔勒的孔雀河,就是在这里发源的。在湖边遇到一位蒙古族的大姐,我们就和她聊天。大姐的儿子在上海念高中,很遗憾没能去北京。大姐心疼儿子说:“上海太潮了,被子枕头都是湿的”。我想,熟悉了新疆的气候,到什么地方都会抱怨潮湿的。索性跟大姐租了条手划的小船,上湖面上去游荡一番。一路聊天,一路拍照。我还弄了根鱼杆,煞有介事地钓了会儿鱼。当地湖面上长的一种莲花很有意思,黄色的小花,贴在水面上,远看一大片黄黄的,非常漂亮。

湖面很大,没法尽游。听说还有鸟岛。不能去看了,遗憾。其实说到风景,除了湖面配以远处的雪山以外,倒也没什么太稀奇的。只是在沙漠里面忽然出现这么大的一个湖,让人觉得很惊讶。下了船,在凉棚里坐了会儿,听他们介绍博斯腾湖特产的鱼,就吃了点烤鱼。味道确实还不错。临走时,一个河南大姐拜托我们把她在县城上学的女儿带到城里去。从他们这里到县城有10多公里,都是正在修的土路。要是自己去,可真够辛苦的了。小姑娘13岁,路上跟我们介绍说,全新疆的路在08年之前都要修好,所以现在到处都在修路。听起来口吻象一个大人。

回到库尔勒,把车先开去托运。17米长的卡车可以运8辆汽车。他们的车百公里消耗柴油大概30多升,从北京来,一路油钱就要6000多。真惊人!正在办托运手续的时候还碰到当地一个开巡洋舰的司机过来聊天。新疆这里什么都按公斤算,包括汽油。他的巡洋舰百公里油耗要20公斤左右,也就是将近30升。

上一篇:总工会2016年工作要点下一篇:销售委托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