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意向分析调查问卷

2024-04-29

就业意向分析调查问卷(通用8篇)

篇1:就业意向分析调查问卷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分析总结报告

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文学院团委制作《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并面向2008级、2009级、2010级50名学生做了调查分析。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据对5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对就业前景感到悲观,只有少数的大学生不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但忧,认为就业形势是正常的,竟争是必然的。

根据调查,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此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46%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38%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而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2%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在校生表示在校做兼职、家教或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等是增加自身今后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而已踏上工

作岗位的毕业生则认为,在校生应该多进行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那才是提高自己求职成功的最佳途径。这是在校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存在的误区。

三、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四、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表示担忧,就业压力较大。据调查问卷的调查显示,有58%的大学生认为当前找工作困难较大;12%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0%的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6%的同学认为就业压力过大,毫无希望。

1、由于就业压力大,30%的同学毕业打算考研究生,以此增加竞争力;24%的同学打算毕业就选择单位就业;8%的同学毕业打算主张自主创业;4%的同学毕业打算出国;14%的同学不知道如何选择;20%的同学毕业有其他打算。

2、在择业时,大家比较注重自己在单位的未来发展、并且要求职业符合自己的规划,大多数同学把就业看成一辈子的大事,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精神负担很重,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3、大家对薪水的要求较高,普遍希望在3000元以上,大多数同学对薪水过高的要求忽略了自身条件、个人专长发挥和今后的成长。毕业生不能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长处,从而错过机会,影响了自己的就业。

4、较多数同学已经做过职业规划。28%的同学自己做过职业生涯规划,24%的同学通过学校老师做过职业生涯规划。14%的同学通过校外咨询机构做过职业生涯规划。16%的同学没有做过职业生涯规划。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主动寻求就业,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在择业类型和择业区域上出现“扎堆”现象,造成了供求脱节,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实现就业。

文学院团委

二〇一一年三月一日

篇2:就业意向分析调查问卷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们对怀化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国贸、人文教育、法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经济学系、社会管理等专业及系别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分析了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总的原因是高校毕业生总量逐年增长明显,就业市场需求却增长不快,导致今明两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前景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二、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

调查中大学生大部分认为目前的高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轨,以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在选择单位与职业过程存在困难。从目前情况看,高校专业结构设置落后于市场发展。99年扩招使大学生数量急增,但扩招专业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但专业相对集中、促使某些专业人才供大于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分析:

根据数据调查统计显示,在求职意向方面,有52.5%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去就业,仅有2%的学生选择升学,这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有关,对大学生择业影响最主要的因素的酬薪待遇,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工资待遇多少比较看重。而且大部分的学生都追求稳定的工作。在求职准备中,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程及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方面,有62.5%的学生对其有所了解,说明大学生比较关心自己就业前景,作为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有33.3%的学生是通过努力学好的专业知识的方式去实现的,另外,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取工作经验和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各占21.7%。在就业观念中,有65%的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大体的了解,反映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关心,在面临就业时,22.5%的人认为自己最欠缺的是共同协调能力,而对于专业技能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就业需要方面,47.5的学生认为学校最需要提供的就业服务是引进用人单位和提供就业信息,反映出的问题是学校在这方面做得不够,需要对这方面进一步加深,认为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学生占62.5%,比例最少的是没有设为必修课,为7.5%,有45%的学生认为学校举办校园招聘会最适宜的形式是形式多样的小型专场招聘月。在这次调查中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本校大学生的求职意向。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就业是越来越不容乐观。大学生要在大学里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就很多毕

业生而言,与其说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这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无足措的一个重要原因。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基础。

2、在校求学期间,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质的情况。在求职过程中,有些学生一旦遭遇失改,便一蹶不振,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大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觉着、冷静应对所有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的心态扫除成功路上的障碍。

3、正确的择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

(1)首先,要极积、动寻求就业主,而不能被动的“等、靠、要”。很多大学了生把就业寄托于在社会关系资源上,或是企求学校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已经实现用工制度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主动推销自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现就业途径,因为能否胜任还得靠实力说话。

(2)其次,要破除传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中传统观念和传统心理的压力。不少人选择大城市、“铁饭碗”,还有外企,很少人选择西部和基层。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大学生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以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3)最后,避免盲目追求,正确认识自我。我国高等教育现在正向“大众教育”转变,一些大学生缺乏危机意识,“眼高手低”,盲目

篇3:就业意向分析调查问卷

1、选择现在专业的依据:

在校生选择专业的依据主要是自己的喜好, 估计还可以, 适合自己。还有大约三分之一同学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

大部分同学愿意学习现在的专业。但同时也说明这个专业在高考生中的认可度不高, 是被动选择。学生对本专业的喜好可以提高其在旅游行业的就业率。同时也有利于专业课的学习。

2、你是否满意目前自己所就读的专业:

喜欢本专业和不确定的各占4 3%和44%。有大约43%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专业。只有很少的同学不喜欢本专业。要加强专业认可度的教学。

3、你对本专业了解吗:

有70%的同学对本专业有一般了解, 有13%的学生对本专业不了解。只有14%的同学对所学专业比较了解。大部分同学了解所学专业。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要强化专业的学习,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5、大学期间的就业意向;

有45%的学生选择酒店, 选择旅行社和考研的同学各占17%。17%的同学选择创业。

大学期间的就业意向分析:大部分同学愿意在旅游业就业。尤其是很大一部分同学愿意在酒店就业。酒店业对同学有吸引力, 同学愿意到酒店就业而不愿意到旅行社就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6、影响您在旅游业从业的相关因素:

升职发展空间, 人际关系, 薪资福利, 自我价值, 工作环境是影响同学在旅游业就业的最主要因素。但部分在校生认为旅游行业是吃青春饭的。而应届毕业生则很少, 应届生经过实习对这个问题看法较成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

7、您对自己在本专业就业的前景如何看待:

98%的同学认为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错。只有2%的同学人为本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学生对本专业就业的前景看好, 对旅游业的发展有信心。

8、在本专业就业最担心哪些问题:

大二的同学主要认为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其次是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致使无法定位自己的工作岗位。大一大三的同学担心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无法定位自己的工作岗位。其次是担心自身的能力、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不符合本专业相关企业用人的标准。只有很少的人对自己有信心, 认为自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大二的同学经过学习对自己想做什么有了目标, 主要想从事自己想干的工作, 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还不太了解, 所以选择与大一大三不同。大三的同学即将实习找工作, 因为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 无法定位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一年级的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只是刚开始, 对旅游管理专业还没有充分的了解。

9、现阶段您觉得自己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应该培养哪些能力, 具备哪些素质:

大一学生主要选择了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求职面试技巧、说话艺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大二、大三的同学主要选择职场中为人处世原则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 大二的同学还注重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 大四的同学想得到求职、面试技巧、说话艺术的指导。年级不同、知识的积累不同, 社会实践的多少不同造成他们选择的不同。

1 0、毕业后的您的求职方向:

大部分同学选择在旅游业就业。并且40%的同学愿意去酒店, 17%的同学去旅行社, 和他们在大学时的就业选择差不多。应届生考研的比例和在校生考研的比例都是20%。同学求职意向的选择较稳定。而应届毕业生只有少部分愿意在旅游业就业。与大学时的就业意向相比, 应届生毕业后在旅游业就业的意向下降了14%。应届生实习后对旅游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影响了他们的选择。

1 1、您在选择职业时最看重什么因素:

在校生最看重的因素是个人的晋升发展和工作兴趣。应届毕业生最注重个人的晋升发展和薪资福利。把工作兴趣放在第三位, 工作环境也占了相当的比重。个人的晋升发展和工作环境是同学都关注的问题。在工作兴趣和薪资福利之间大四学生更看重薪资福利, 可能是他们经过实习做出的选择更理性。

1 2、您觉得从事本专业受到的障碍主要有哪些:

大一大二的主要障碍是外语水平。大三大四的主要障碍是工资水平, 其次是外语水平。20%的同学还认为本专业发展前景不好。加强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

1 3、您认为旅游专业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

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旅游管理专业要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酒店方面的课应多开一些,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影响同学们求职意向的有很多因素, 但大部分同学愿意在旅游业就业尤其是在酒店就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以下内容。

(1) 优化课程设置, 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增加酒店管理方面的课程, 完善教学形式和内容。

(2) 健全实践教学内容, 优化实习环境, 合理安排实习岗位。

(3) 加强学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 为人才的培养铺设新到路。

(4) 学校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 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梅虎, 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 24 (6) :76-81.1、梅虎, 詹泽慧.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倾向与本行业关联性分析及对策[J].旅游学刊2009, 24 (6) :76-81.

篇4:就业意向分析调查问卷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待就业人数不断膨胀。前期就业规划是否明确、就业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就业质量的高低。针对大学生 “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意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因素,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满意度。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主要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指导的相关文献,以准确全面地把握研究动态,从而保证研究的原创性与前沿性。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样本为在校大学生。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在湖南师范大学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6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学生占30%,大二学生占25.5%,大三学生占24.5%,大四学生占20%。男生占

20.6%,女生占79.4%。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占18.8%,文史哲类的学生占54.6%,其他专业的学生占26.6%。

二、数据分析

(一)毕业生能力自评与企业要求: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优势依次为:做事效率(18.6%)、沟通能力(16.5%)、时间管理(15.8%)、逻辑分析能力(13.7%)、自学能力(8.9%)、文字写作能力(8.4%)、外语能力(5%)、计算机应用(3.8%)、公众演讲(3.6%)、其他(5.8%)。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劣势依次是:缺乏工作经验29.8%,对社会不了解28%,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20.7%,专业成绩一般15.8%,其他5.7%。

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则依次为:自学能力74%、职业道德68%、团队合作能力67%、专业技能64%、人际交往能力63%、心理素质62%、组织管理能力44%、仪表礼仪38%、专业成绩29%、计算机应用15%、英语水平3%。1通过大学生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而毕业生认为欠缺的英语、计算机能力,用人单位倒是觉得现在的毕业生基本都会电脑,只要自学能力强,提高水平不是问题。倒是团队合作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在大学里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参与学生活动或社会实践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

(二)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表1  你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数据显示,毕业生找工作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兴趣、工资待遇、专业对口、自我实现、地区、行业。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女生更看重工作地区。分析认为,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扮演照顾家人的角色,所以倾向找离家近的单位,父母也希望女儿留在自己身边。男生更在意专业对口和行业发展,这和男生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有关。

在问及“你想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时,85.7%的大城市家庭的学生坚持留在大城市,26.2%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选择大城市。来自中小城市家庭的毕业生选择居中,但也更倾向于在城市工作。分析认为,城市家庭的学生拥有更多社会资源,他们的父母会为孩子就业出谋划策、积极创造条件,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工作。而农村家庭的学生,社会资源较少,择业时家庭的建议和约束较少,他们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

在被问及“对以后的就业,是否感到有压力”时,25.5%的学生表示“压力很大”,58.5%的学生表示“压力较大”,14.2%的学生选择“压力不大”,1.8%的学生表示“没压力”。在被问及“导致你就业压力的原因有哪些?”时,学生选择依次是:个人能力不足(16.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太多(14.7%)、对某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不了解(14.1%)、就业机会太少(12.3%)、所学专业就业很难对口(10.1%)、本科学历太低(9.8%)、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9.2%)、薪酬太低无法接受(8.1%)、社会歧视应届毕业生(3.9%)、其他(1.7%)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规划意识现状。在被问及“你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吗?”时,33.0%的学生表示“知道”,3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而35.9%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以后就业择业方向还存在着很大的困惑,需要得到进一步指导。

在问及“你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时,9.9%的学生选择了“有,很清晰”,51.4%的学生选择“有,但不清晰”,24.5%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14.2%选择“没有”。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认识。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至关重要。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就业指导与培训期望,25.9%的同学希望能够到企业实习,得到实践工作机会;22.9%的同学期望得到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培训;20.9%的同学希望接受职业挑战训练或参加商业实战特训营;15.7%的同学希望参加潜能提升课程;12.2%的同学想听成功职业经理人讲座、成功心理学课程。

在被问及“你希望谁来为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的选择依次是:企业人员(37.7%)、专业老师(35.5%)、学长学姐(19.1%)、辅导员(7.8%)。可见,大学生更希望由企业人员、专业老师来进行就业规划指导,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议和意见。在就业指导方式上,学生的选择依次为:面对面咨询(41.5%)、网络咨询(22.6%)、团体咨询(15.3%)、同学互助(12.0%)、电话咨询(8.6%)。可见,大学生更喜欢进行面对面的个别咨询,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就业、求职的特长和兴趣。从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来看,面对面咨询指导是一种效果最好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更便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但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大多是大班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进行。最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应采取的改进就业指导的措施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23.1%)、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22.0%)、加强就业个体指导(20.4%)、呼吁校友帮忙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6.2%)、加强对学生考公务员、考研支持力度(10.0%)、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5.2%)、其他(3.1%)。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调研,我们发现,(1)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认识,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员工素质是: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注重培养这几方面的能力。(2)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女生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工作,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和行业发展。城市家庭的学生父母会为子女就业出谋划策;农村家庭的学生择业时,父母的建议和束缚较少。(3)90%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意识。(4)大学生最期望的就业培训是,能够到企业实习,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大学生最期待的职业规划指导方式是:由企业人士、专业教师为他们进行面对面的咨询。结合以上结论,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一)政府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首先,政府应从社会就业现状出发,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制定降低创业门槛的政策,给大学生提供微型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

其次,政府应该大力开发、提供社会管理、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政府基层服务管理岗位就业,并在公务员晋升提拔时,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一项必要条件。再次,政府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要求知名企业每年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

(二)学校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根据大学生的需要,邀请大学生喜爱的授课人员前来,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并且增加个体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采取面对面咨询或是网络咨询的方式效果最佳。因此,学校可积极组织大四实习生或已就业学生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会,分享面试现场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供成功经验及心得。

(三)大学生自身提前做好职场规划。大学生首先应该认识到,正确详细的就业规划是成功就业的前提。理性看待就业压力,认清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咨询专业老师或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也可以上网搜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司的资料,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按计划进行,使大学四年学习有的放矢。其次,分析自身就业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提早做好人生规划。大学生需要首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提前对就业规划进行合理设计,扬长避短,加强劣势然后全面发展。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应积极了解创业所需条件,如资金、理论知识储备、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因而有重点、有目的提高能力,做好创业准备;而对于准备就业的大学生,可积极了解企业看重员工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就业前不断提高自身相关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总之,大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规划意识,是否提前进行了就业准备,对成功就业至关重要。无论就业形势多么严峻,只要大学生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前做好人生规划,定能为自己谋得不错的工作,提高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盖世洲,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2期,114-116页

篇5: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不断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解同学们真实的就业意向,进一步给同

学们做好就业指导。我处特组织此次调查,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请

把你真实的情况与想法告诉我们。

你的个人情况:

专业:

班级:

姓名: 性别:

你的总体就业意向为:()

1.需学校推荐就业;2.家里推荐就业;3.自己推荐就业;

4.报考专升本;5.报考公务员;6.参加西部计划;

7.参加三支一扶计划;8.参加国家其他政策就业计划;

9.参军入伍;10.自主创业;11.暂不就业。

你目前的就业情况是()

A.正在预就业实习

B.待就业需推荐

C.待就业不需推荐

D.其它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篇6: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调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于高等

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我国高校从大规模扩招到逐渐降温,大学生

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就业心态,一边为广大同学在求职

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所以您的回答对于我们有着重大的意义,请您认真如实的填

写。在此,对您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1.你的性别?

A 男B 女

2.所学专业名称:

3.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就业信息?

A大一B大二C大三

4.对将来求职,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A 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B 专业课成绩不稳定 C没有工作经验D 对社会缺乏了解

5.请问你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最多可选择三项)

A.英语四、六级证B.计算机等级证

C.奖学金证书D.体育文艺类获奖证书 E.报关、报检员证F.注册会计师证 G.“优干”“三好学生”证书

H.各种专业人员上岗证书I.驾驶证

6.你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如何?

A.很好B.强C.一般D.较弱E.很弱

7.你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A.学习成绩B.专业技能

C.实习经历D.考试证书/技能认证

8.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企业需要具备较高职业能力或者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减少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D.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充分 E.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不够 F.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太多,不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9.你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条件?

A.专业成绩B.专业技能C.综合能力D.学校名气 E.社会经验F.发展潜力G.思想品德H.其他

10.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11.你对职业的取向是?

A.国家单位B事业单位

C.中外企业D私企E无所谓

12.作为一名毕业生,而今又正逢经济危机,你会选择什么方式来避开或者解决它所带来的就业问题?

A.随便找一份工作,在实践中磨练自己

B.继续深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C.培养社会所需的能力,同时也不放弃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提高

D.逆风而进,以自信的姿态去寻找属于我发展的天地

13.当你毕业时,你会

A.先择业后就业

B.先就业后择业

C.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

14.你会考虑自主创业吗?

A.工作难找,会考虑自主创业

B.不会,应届生没有什么经验

C暂时没有考虑过

15.如果自主创业,你会选择哪些行业?

A.食品饮料等小店B.IT业C.网上开店

16.如果回到2年前,你还会选择目前所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吗?

A.会B.不会

17请问你将通过何种方式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情况?(最多可选择三项)

A.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站B.亲自前往用人单位介绍自己

C.由学校推荐介绍D.老师或亲朋好友介绍

E.招聘会现场F.寄发自荐材料

G..在就业网站发布就业材料H.通过熟人介绍J..其他

18.你应聘时,着重企业的?

A.公司发展前景B.薪水的高低

C.个人发展空间D.公司重视人才的程度

E公司的名气

19.在经济危机时期,你认为,大学生面对求职应该在哪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A.就业的经验B.良好的自身专业技能

C.关系沟通能力D.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E.团队合作技巧F.其他

20.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

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

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

F、其他

21.如果进入这个企业,您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什么 ?

A.企业的从业经验B.良好的专业技

C.先进的管理模式D.前沿知识信息

E.广泛的人际关系F.团队合作技巧

G.良好的薪酬福利H.到海外工作的机会

I.自我价值的实现J.稳定的工作岗位

22.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是: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

D.说不清楚

23.对于高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

C.求职心理辅导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F.其它

24.您对求职薪酬的考虑(试用期后的工资):

A.800-1000元B.1001-1500元

C.1501-2000元D.2001-2500元

E.2501-3000元F.3001-4000元

J.4001-5000元H.5000元以上

25.您对自己的求职花费预算:

A.500元以下B.500-800元C.800-1000元

D.1000-1500元E.1500-2000元F.2000元以上

G.能不花费尽量不要花费

26.你对以上薪酬标准的考虑是根据以下哪种情况确定的 [多选题]

A.人才市场的行情

B.对自身价值的评价

C.用人单位的实力

D.老师、父母或同学的建议

E.其它

27.您对就业地区的选择是[多选题]

A.北京

B.上海、苏州

C.广州、深圳

D.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E.中部大中城市

F.西部大中城市

H.其它

28.您对上述地区的选择原因是[多选题]

A.生活条件好

B.有较大的发展机会

C.良好的人才政策

D.看中创业环境

E.回报家乡

F.其它

29.自我评估:

30.对当前环境评估:

篇7: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一、选题:

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二、讨论:

关于当代医学生就业现状:

①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状态,中小医院缺乏吸引力;

②就业难原因分析:就业体质不完善,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医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③提高就业率方法探讨:从社会角度出发,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从学校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三、调查设计方案

1.调查背景: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持续扩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步入大众化,医学生不再誉为“天之骄子”,“社会宠儿”,本科毕业生就业由“包分配”变成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据福瑞医生网统计(结合卫生部最新数据),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中专以上至研究生)大约108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此我们对本校医学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并总结分析。

2.调查目的:

为了解我校在校生面临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心态和对就业关注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并为之寻求解决办法,切实为我院在校生提供相关就业服务。

3.调查对象:

泸州医学院在校学生。

4.调查内容:

我校学生在岗位竞争激烈下的心态,对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的关注,职业目标的制定以及为以后就业所做的准备等方面展开调查。

5.调查活动地点:

食堂大门口

6.调查方法:

随机选择50个在校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最后再分类汇总并得出结论。

四、组员分工:

分工合作:组长 1人(杨惠琼)

制定总体方案2人(邱一涵、杨惠琼)

调查项目,调查问卷的设计3人(范娟、蓝奉军、唐茂怀)

修改和制作所有成员全部参与

发放问卷1人(蓝奉军)

统计资料,数据录入1人(范娟、唐茂怀)

分析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所有成员参与

五、时间安排:

1、2013年 4月17日 9:00 发放。

2、2013年 4月17日10:00回收。

3、20134月18日,分析结果作相应报告。

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临床36班医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组,为了解我校在校学生面临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心态和对就业关注程度等一系列问题,并为之寻求解决办法,切实为我院在校生提供相关就业服务,而进行此次调查。(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此次调查,请您在满意的答案下打钩或写下您宝贵的意见。请认真如实地填写这份问卷,这样就业指导部门才能更好的为您提供服务,谢谢!)

1.请问您的性别是:A.女B.男

2.您的专业是?

A.临床医学B.麻醉专业C.护理D.影像专业E.口腔专业F.其他

3.您所在年级是?

A.大二B.大三C.大四D.大五E.其他

4.您现在有主动关注过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相关信息和国家政策吗?

A.有B.没有C.从不关注 D.偶尔关注

5.您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多选)

A.所学专业B.专业成绩的好坏C.证书的多少D.政治面貌

E.人际交往能力F.创新能力G.实践能力H.学校名气I.社会经验J.其他

6.您认为当前医学生就业形势怎样?

A.非常严峻B.与低学历相比而言,好很多C.放低要求还是好就业的D.一点也不严峻E.其他

7.您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的不对口现象?

A.普遍现象B.给就业造成一定困难,但可以可以克服

C.工作效率低,很难在其他岗位上待很久D.从未关注过这一现象

8.您有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吗?A.有B.没有

9.您如何看待一些同学为了就业千方百计考证的现象?

A.这对求职添加了砝码B.这对求职无帮助

C.对求职很有帮助,自己也想考

D.这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10.您如何看待考研热现象?

A.继续深造可以躲避就业高峰,增加就业优势

B.研究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严峻

C.自己也想考研D.不想考研,经不住岁月的磨练

11.您毕业后会选择创业么?A.会B.不会

12.毕业后您最想进入下列哪种类型的工作单位?

A.公立医院B.民营医院C.职工医院D.其他

13.毕业后最理想的工资薪酬范围是?

A.1000-2000元 2%B.1500-2500元4%C.2000-3000元26%

D.2500-3500元36%

F.其他(请填写)___32%

14.进入某个企业您最想得到什么?

A.良好的技术48% B.广泛的人际6%C.良好的薪酬福利42%D.其他4%

15.若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您是否会降低标准?

A.会44%B.不会,我会再找找 20%C.我会到其他的地区找36%

16.您可以承受待业期为多久?

A.三个月32%B.半年内32%C.一年内22%D.一年以上 0E.其他__14%

17.若毕业后就业形势严峻您是否会考虑转行呢?A.会B.不会

18.您觉得我校的就业指导怎么样?

A.很好,激励我们不断完善自我B.能帮助解除困惑C.没太大作用

D.不了解

19.您最希望高校就业指导能提供哪些方面信息?(多选)

A.应聘技巧B.职业规划辅导C.求职心理辅导D.专业出路F.其他(请写明)____

20.亲,您认为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就业率或就业质量?(例如:开办什么样的活动了、怎样为你们的就业服务了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动漫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涉及动画专业的二维、三维、漫画插画、动漫衍生产品、动画数字娱乐、转本六个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数字影视特效、媒体包装、网络多媒体、数字娱乐四个方向, 回收问卷351份, 有效问卷342份 (男女比为150:192) , 问卷有效率为97.44%。

2 调查结果分析

该调查主要从学生的择业态度、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

2.1 毕业生的择业态度

(1) 关于就业形势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 认为就业形势持“形势较好, 容易就业”的比重占3.22%;持“形势正常”的比重为26.61%;认为“形势严峻, 就业困难”的比重占41.23%;对此“不了解”的比重为28.95%。由此可见, 学生面对就业现状存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2) 对于自身就业状况的态度, 调查表明, 对自身就业状况持“很乐观”心态的比重是18.13%, 持“有难度但能克服”的比重是63.16%, 两者总比重是81.29%。从中不难发现, 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的心态是基本稳定的, 且是积极向上的。但持“很悲观, 不知如何是好”和“其他”心态的毕业生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 为18.71%。

(3) 关于择业观念, 调查表明, 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占40.94%, 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占40.35%, 选择“继续深造”的占7.60%, 选择自主创业的占7.89%, 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其他”的占3.22%,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其实对就业和择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基本都抱持积极的就业态度, 还是比较理智地面对毕业就业环节。

(4) 对于毕业生自己目前所处就业状况, 调查表明, “已就业”的学生占2.92%, “意向就业”的占24.56%, “正在寻找中”的占48.54%, “拟出国”的占7.31%, “拟考研”的占7.60%, “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56%, 由此可见, 学生们面对就业, 主动出击的学生占大部分, 且目标基本明确;但是仍然存在不想就业的学生, “暂无就业意向”的占3.51%。

(5) 对于创业的态度, 调查显示, “在创业准备中”的占0.88%, “正在考虑”的占7.60%, “对创业不清楚”的占21.05%, “不创业”的占70.47%。这表明, 随着国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 学生已不在局限于择业就业的模式中, 毕业生存在创业意向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大。

2.2 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1) 对于优先考虑的就业区域, 调查表明, 希望到“江浙沪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比重最大, 占70.47%, 其他依次为“广州、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占8.48%, “京津地区”占6.43%, “江浙沪地区县以下小城市”占6.14%, 到“中部大城市”、“东北三省大中城市”、“西部大中城市”的学生比重都比较小, 分别仅为4.97%、2.05%和1.46%。可能由于学校处在南京, 再加上生源的分布, 绝大部分学生愿意留在江浙沪区域, 选择去中部、西部等中小城市的学生较少。

(2) 对于意向行业和行业性质的选择, 调查表明, 毕业后32.75%的选择“IT与通讯业”, 11.11%的选择“金融、证券、保险业”, 33.92%的选择“商贸业”, 55.85%的选择“新闻出版业”, 15.20%的选择“政府机关”, 6.73%的选择“房地产业”, 9.94%的选择“旅游交通民航业”, 3.22%的选择“制造业”, 3.51%的选择“医药食品业”, 2.63%的选择“电力、石化等能源业”;对于行业的性质, 选择“民营企业”的学生比重为15.50%, 选择“国营企业”的比重为38.60%, 选择“外资企业”的比重为36.55%, 选择“私营企业”的比重为16.67%, 选择“合资企业”的比重为12.57%, 选择“政府机关”的比重为15.79%, 选择“自主创业”的比重为23.98%。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对于行业的选择已不再只要求专业对口, 已开始面向多种行业, 更加多元化的去就业, 符合国家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整体就业政策。

(3) 对于就业岗位初始月薪最低要求, 调查数据表明, 对单位提供的初始月薪最低要求在“2001-3000元”的毕业生占42.11%, “3001-4000元”的占36.26%, “4001-5000元”的占9.36%, 绝大多数毕业生关注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 并且对初始月薪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2.3 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1) 对于择业前考虑的首要因素, 调查表明, 考虑“个人发展机会”的学生占38.60%, 考虑“经济收入”的占23.98%, 考虑“工作稳定性”的占11.70%, 考虑“个人兴趣”的占11.99%, 考虑“专业知识的应用”占7.02%, 考虑“生活环境”的占4.09%, 考虑“找到一份工作就好”的占1.46%, “由家长决定”的占0.58%, “其他”的占0.58%。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工作时, 最看重个人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收入等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因素。

(2) 对于影响毕业生择业决定的因素方面, 调查表明, 毕业生在做择业决定时, 主要从“个人发展空间”、“薪金福利”、“地理位置”、“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行业发展空间”这几个方面考虑, 分别占的比重为53.51%、53.22%、46.20%、46.20%和31.87%。从中不难看出, 学生对于与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因素的重视性。

(3) 对于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方面, 调查表明, 随着媒体的发展,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其中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 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承载和传达。通过“老师、亲戚朋友”的比重为30.70%,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比重为13.16%。

(4) 对于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素质, 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缺少“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此, 在校期间, 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十分有必要。另外, 有26.6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欠缺“沟通协调能力”, 缺少“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占16.37%。因此, 学生在校期间, 还需要增加交流沟通以及抗挫折方面的能力训练。

(5) 为促进毕业生的求职就业, 学生希望学校能从多渠道去帮助大家获取信息和机会, 以及能力的提升。“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占比最大, 达78.36%, “多联系用人单位”占47.66%, “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占46.20%, “多开设创业指导”占29.53%, “召开校友座谈会”占10.82%。

(6) 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 最希望获得的信息, 调查表明, 希望获得“用人单位信息”的比重占48.54%, 希望获得“应聘技巧”的比重占40.06%, 希望获得“专业出路”的占39.77%, 希望获得“职业规划辅导”的占25.15%, 希望获得“创业指导”的占17.25%, 希望获得“求职心理辅导”的占11.40%, 由此可见, 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最大的, 同时缺少应聘技巧的练习。

3 思考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 大多数学生在面临毕业时的就业心态比较理性和稳重, 基本的就业期望与自身状体符合, 能够注意到自己的就业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 并且能够主动利用多种资源来帮助自己就业。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就业定位, 求职主动性较差, 认为没有适合自身的工作机会和岗位, 或者不愿意到西部等地区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观念。

3.1 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 促进毕业生求职能力

学校在开展课程设置时, 应适当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相应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辅导。在开展课程学习的同时, 应适时开展介绍社会现实状况, 注意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结合起来形成职业意向, 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活动。

3.2 加大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学生对信息资源利用的不高, 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 学校需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收集需求信息, 并发布给学生;同时建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基本信息数据库, 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促进他们的双选, 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

3.3 加强基础文化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的衔接, 拓展学生实践技能, 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所学为艺术类专业, 如能真正做到专业对口, 学以致用, 是大家共同期盼的, 但艺术类岗位的短缺, 若要求专业对口, 那必将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就业。因此, 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空间是必须要去实现的。庆幸, 学校与学生都已经在做尝试, 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更多的提供就业渠道;学生打开了思路, 将自己在校内所学和在校外所学结合起来, 扩大就业领域。

3.4 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自我调试

大学生在就业地区、期望的职业和薪酬方面都有趋同的现象。都愿意选择经济发达地区、都倾向于工作待遇好、发展好的工作。这个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自身间的竞争, 造成了同学之间的就业困难, 而且对整个资源的利用上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大学生应该将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国家、社会的需求进行融合, 转变不恰当的观念, 正确定位自己的求职意向, 放开眼界到更大的地域范围、行业范围和单位性质范围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求职就业本就是大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适应过程, 因此,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正确评价自己, 科学确定目标, 用于面对各种竞争。毕业生应该面对现实调整就业预期, 就业第一份工作并不能判定一生, 可能经过三到四次的职业调整, 才能做好匹配。

3.5 增强大学生创业指导, 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

上一篇:大班美术活动案例:《京剧脸谱》下一篇: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