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教学《再见了亲人》

2024-04-24

支玉恒教学《再见了亲人》(精选6篇)

篇1:支玉恒教学《再见了亲人》

支玉恒教学《再见了亲人》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师:上课前你们有人说我很胆小,现在哪位同学给我做一个榜样?我不是胆小吗?不是害怕吗?哪个同学做一个胆大不怕的样子?怎么做呢?不管我提的问题有多难,不管自己会不会,我都给老师做样子,站起来尝试。谁能?我现在就要提问题了,谁能回答我的问题,举手,没有?你们不是鼓励我吗?什么?不知道什么问题呀?不管我提什么问题?不管你能不能回答,我都给老师做样子,答错了也没关系。想好没有?

生:想好了。

师:这回谁能帮助我就积极举手。谁可以帮助我?(一学生站起来)咱们这次讲的课题是什么?

生:《再见了,亲人》。

师:对不对?

生:对。

师:你可以帮我写到黑板上去吗?

生:可以。(走上前,写“再见了,亲人”)

师:咱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我听一听你们的情感怎么样?

生:(读)“再见了,亲人”。

师: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很有情感地示范)“再见了,亲人”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一边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较快,有节奏地示范)大家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我听着你们读得不太像啊,现在亲人就在眼前,手握着手,体会一下,读。

生:“再见了,亲人”。

师:还要把手抖起来就像了。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读?

生:“再见了,亲人”。(比前次语气激昂)

师;列车已经走远了,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后一次深情地呼唤。

生:“再见了,亲人。”(读声较高,声音悠长)

师:这样读就对了。同一句话,不同的情况,读法就不同。课前大家读了课文没有?

生:读了。

师:还想读不想读?

生:想。

师:再读读好吧?

生:好。

师:我对大家读课文的要求不多,只有一个,就是你读完以后,得想办法说点什么,这是阅读的一个能力,也是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的说。比如对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结构、课文的情感,要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来。不能读完了一句话也没有,那就不行了,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那好,现在就开始读书。读完了先说一说有关对课文整体方面的感受。你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默读、朗读、两人读、小组读都可以,你有选择学习方式的自主权。(学生开始读书)

师:现在读完了,我不提什么问题,谁有话要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课文总的看法,总的感受,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生: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对朝鲜人民说的话。

师:他是讲课文总的内容。可以。

生:老师,什么叫做“顶着打糕”呢?

师:什么叫“顶着打糕”?(随手拿起学生的书)这是一本书吧?这叫拿着书,是不是?(把书放在头顶上)那么现在呢?(众笑,师指着头顶上的书)如果它是打糕的话,那怎么说呢?

生:顶着打糕。

师:明白了吧?好啦,谁还有问题?

生:这篇文章是不是讲志愿军说的话?

师:他说整篇课文是不是志愿军说的话?好好看一看,再回答这个问题。

生:这篇课文志愿军说的亲人不是真正的亲人。是战场上帮助他们的亲人。

师:有意思,有意思。一会儿我还要就他这个话题来说。

生:我想说整篇课文是从志愿军的角度去说的,没有写其他人的感受,有点自述的感觉。

师:那么你说的是他(指刚才发言的同学)的意思了。

生:不是,是有的部分是他自已想的,有的是他回忆的,有的是他当时说的,和朝鲜人说的。

师:明白没有?(问前面类似发言的学生)

生:明白了。

生:课文是用三个人物的事例来描写朝鲜人民为什么是他们的亲人。

生:这三个人为志愿军做出了非常大的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生:从课文中我读出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那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情谊。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志愿军才会这样难舍难分的。

生:我读懂了这篇课文是在志愿军上火车站的时候在路上,朝鲜人民送他们走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情况。

生:在志愿军说话时,还回忆了很多朝鲜人民为他们做的好事,他们真像亲人一样。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见解,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我想问一下,是什么力量使大嫂跑到前沿阵地上去挖野菜?

师:这个问题很好,真把我问住了,你把这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先记下来,谁还要发言?

(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师:这个问题也很好,也把它写到黑板上。还有没有?(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课文上说小金花很刚强,那为什么和志愿军叔叔分别的时候掉眼泪了?

师:是啊,刚强就不应该掉眼泪了,把这个问题写上去。(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为什么小金花的妈妈被炸死后,她把脚一跺说“我一定要为你报仇!”为什么不写她的痛苦?

师:对,你这个问题和刚才那个同学差不多,和他写在一起可以吗?(学生上黑板写问题)

生:大娘为什么丢下小孙子,宁愿先把志愿军背进防空洞,不先保护小孙子?

师: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核对一下,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大嫂去前沿阵地挖野菜?”你这个是“什么力量使大娘不顾小孙子,先保护志愿军?”把他们合并成一个问题好吗?还有谁?

生: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师:为什么说,我们的心和你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你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等一下上课注意听,如果懂了,就别说了,如果不懂就再提出来,好吗?

生:他们为什么要让列车开慢一点?

师:把这个问题也记在你心里,看一会儿能不能解决,好吗?除去问题以外,你们想一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他们的主要情感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恋恋不舍。

生:难舍难分。

生:依依不舍。

师:还有什么?为什么恋恋不舍,难舍难分、依依不舍呢?因为他们是什么呀?

生:亲人。

师:听了大家的话以后,我觉得似乎有道理。但又觉得你们说得都不对。(学生诧异)我为什么说似乎有道理而又不对呢?因为我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其实不是亲人,谁能举例子,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师:应该调过来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样说,为什么?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爷爷奶奶是爸爸妈妈的什么?

生:爸爸妈妈。

师:对,应该把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放在前面,是不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谁?

生:亲人就是有血缘关系的。

师:他给概括了,有血缘关系的,是亲属,是一个家族的。那么志愿军是中国人,朝鲜人民是朝鲜人,他们是亲属吗?

生:不是。

师:有血缘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亲人吗?

生:不是。

师:不是亲人(在黑板上写下“不是亲人”)因此我说作者说的不对。既然不是亲人,哪来的“再见了,亲人”?(学生纷纷举手)想跟我辩论是吗?但现在你还辩论不了。我希望你们好好做第二轮阅读。怎么读?这回要求就多了。一边读一边抓住什么来读呢?(板书“抓事实”)第一,抓住事实,看看课文上写了什么事实——刚才你们大概地提到了——再仔细看看这些事实里蕴含了什么道理?你得理解它,(板书在“抓事实”后加写“——理解”)理解了以后,用自己的话给我讲道理,来说服我。(板书,在“理解”后加“——说服”)第二呢,要抓情感。(板书“抓情感”)看看作者是以什么情感来写的?他表达了朝鲜人民和中国志愿军的什么感情?(在板书“抓情感”后加写“——体会”)抓住了感情以后,你自己去体会,并且要能有感情地读出来,来感动我。(在板书“体会”后加写“——感动”)就这样,用你的理解来说服我,这叫“晓之以理”;用你的体会来感动我,这叫“动之以情”。最后让我承认大家的看法,承认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亲人。

(上述板书整体内容如下:)

抓事实——理解——说服抓情感——体会——感动

师:能这样学习、这样发言吗?

生:能。

师:还是刚才那样,你采用什么方式读都可以,谁想说话了,就举手。你真地把我说服了,感动了,我给你鞠躬致谢。(学生读课文)

师:看样子准备得差不多了,你要知道,我可是一个顽固不化的人,不是那么容易说服;我也有一付铁石心肠,不容易受感动。(众笑)你得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现在行了吗?

生:行了。◆ 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

师:好,那我先试试你们的“火力”。你们说朝鲜人民是亲人,可是,自从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一直烧到我国边境,中国人民派出了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到朝鲜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一直打了三年,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停战后又留守了五年。三年的战争,志愿军死伤成千上万,到八年了,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怎么来送行的只有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三个人?这像是亲人吗?——你们怎么反驳我?(学生先是惊愕,后是交头接耳,然后争着举手)

生:老师,您说的不对!来送行的不只是三个人,好多朝鲜人民都来送行,只不过作者只写了三个人。

师:为什么只写三个人?

生:选了这三个人做代表。

师:为什么只选三个人?

生;因为这三个人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牺牲的代价。

师:对呀,只有这么三个人作出了牺牲,这就是亲人了?(此生无语,其他学生喊着举手)

生:做出牺牲的人很多,但这三个人最重要。

师:你看,你倒帮我说话了——别的人都不重要!(众笑)你要想说服我,就得讲出道理来。光和我“抬杠”是不行的。

生:我认为大娘她们三个人是朝鲜人民选出来的代表,让她们代表所有朝鲜人民来送行。所以作者只写了三个人。其实她们代表了成千上万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是选出来的?你参加了他们的选举大会?(笑声)四乡八村的朝鲜人民先聚到一起开个选举大会,选出三个自己不说话,专门听志愿军说话的代表,然后派她们来,让志愿军说话给她们听。(大笑)这样的代表倒挺好当!(笑声)

生:我是这么想的,很多人来给志愿军送行,但是作者,如果一个一个都要写上,那就写成长篇小说了。作者要在这么一篇比较短的文章里表达朝鲜人民对志愿军他们的心意,就得选出代表人物来写,重点地写。用他们,就是大娘、大嫂和小金花做代表重点地写。作者最后还写了,不过很简单地概括了全体朝鲜人民……

师:(打断)哪里写了全体朝鲜人民?

生;最后三个自然段就是志愿军对全体朝鲜人民说的话。

师: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虽然你说得不太简练。你是说,由于作者写作上的原因,无法一个一个地写来送行的人,也没有必要都写,就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人重点写,然后再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你说的这个道理我接受。大娘、大嫂、小金花这三个人,老年、中年、少年都有了,确实有点代表性。可是,她们都是女的,男人们都哪里去了,怎么不来送行?

生:男人打仗去了。

师:不对,早就停战了。

生:也有男人来送行,课文的插图上就画着一个、两个、三个……数不清了,好多个男人。(众笑)

师:是啊,当时朝鲜战争打得很激烈,很残酷,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成千上万,朝鲜人民牺牲得更多,的确死了很多人。男人在前方和侵略者战斗,后方支援前线,看护伤员都是由朝鲜妇女担当的。所以课文记叙的都是朝鲜妇女的事迹。好,我们把话再说回来。由于写作选材上的原因,作者重点写了三个人,概括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比如我给大家出个作文题“美丽的海南”,你不能把海南所有的风景名胜,像“东郊椰林”“火山口”“铜鼓岭”“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鹿回头”等等一个一个全写上,你就选择你最了解的,最喜欢的两三个景点,重点写,详细写,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的介绍一下全岛,三言两语就行了。你要写一次活动,写一次劳动等等,也都是重点写几个项目,或是几个人,有代表性的,总的情况就概括介绍了,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借这个问题复习了写作方法,作者的写作思路弄清了,我想这一课的段落划分你们也应该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可以分几段?

生:分四段,大娘、小金花、大嫂各算一段,最后总的告别算一段。

师:真聪明,连课文结构也不用我讲了。

生:老师,分两段,前面三个人的算一大段,后面总概括的算一大段,行不行?

师:那样分段当然也可以,不过两段的分量相差太多了,还是分四段比较匀称,行吗?刚才试了试,你们的火力还可以,但要完全说服我,感动我,你们还得努力,现在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可以了就准备发言,不用举手,有话站起来就可以说。先声明“老师,我要说服您!”或是“老师,我要感动您!”要说服我的,就先把你作为依据的课文读出来,然后再讲理。要感动我,就得读得有声有色,有感染力。好吧,开始。

生:老师,我要说服您。(读课文)“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

师:(打断)先停一下,我问你,这是志愿军战士一边在和大娘说话,一边在回忆是不是?

生:是。

师:回忆的时候,就应该和平常讲话不一样。“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很有语感地示范)这样来读,再重读一下。(学生重读,有进步)

生:这一段课文写了朝鲜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一件事,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打糕。这里是由于敌机封锁,志愿军战士没的吃,老大娘冒着炮火,给他们送饭吃,表示她们很勇敢,在敌机封锁的情况下,她们也敢在战场上走动。

师:嗯,他有了想法了,你们对这一段有想法没想法?

生:有。

师:那就先把他刚才读的那一段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我先看看有没有情感。

生:(读)“记得五次战役……给我们吃。”

师:这一句再读一下“是您带着……”开始。

生:(读)“是您带着全村妇女……来给我们吃。”

师:读得不错,我觉得他刚才(指刚才发言的同学)说得很好,但是还不够,就这段话你们还有说的吗?还能继续说服我吗?

生:如果志愿军空着肚子就打不赢这场战役了,是大娘发动全体妇女,来给志愿军送饭。

师:对吗?空着肚子能打敌人吗?

生:不能。

师:能打!但是有影响没有?

生:有。

师:就在这时,大娘送饭来了,但是我觉得你们说得还不透。

生:大娘年纪大了,但她还领着全村的妇女来送打糕。志愿军的人数很多,她们必须不分昼夜地做,晚上都不睡觉。

师:还有吗?继续说,我还没听够。

生:这个时候,有可能敌机在上空盘旋,如果发现了她们,炮弹就会扔下来,她们就可能牺牲了。

师:对呀。但是飞机往下扔“炮弹”,有点说不过去吧?(生:扔炸弹)这才对。——他说的这些,书上有没有?

生:没有。

师:书上只说:“冒着炮火,穿过硝烟”,这位同学知道如果炸弹落下来,妇女们就可能牺牲是吧?书上没说,他想到了,很好,还有谁?

生;如果没有大娘的带领,全村的妇女不一定会送打糕给志愿军。

师:不是不一定去,而是行动不统一,时间不一致,力量不集中。大娘经过一番组织,动员。费功夫不费?

生:费。

师:把妇女们集合起来,一块做打糕,一块送上去,路上还要顶着打糕,累不累?

生:累。

师:但是我又有点不明白了: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上为什么却说是“送炭”?

生:“雪中送炭”是一个成语,是说下雪天给别人送去炭,烤火,帮助人,也比喻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人家。志愿军三天三夜空肚子打仗,最需要吃东西了,大娘送去打糕,像雪中送炭一样。

师:哦,我明白了:志愿军空肚子打仗,像是在雪中,可大娘也是在雪中踏雪而去的吗?

生:是踏雪而去,因为她送打糕,又累,又危险。(师插话:所以志愿军……)感动得流出了眼泪,打胜了那次阻击战。(师插话:但大娘却……)累得昏倒在路旁。

师:这一段说得不错,可以说已经说服了我。还有哪一段,能感动我,说服我?

生:我来说服老师(读)“八年来,你给了……”

师:(打断,很有情感地范读)“八年来,您给了我们……”这么读,慢点读。

生:(读)“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心血!”

师:对,读得不错,大家再读读这两句。(生读)

师:要有一种怀念的心情,再读一遍,开始。(生再读)

师:(指刚才发言的同学)你再读一次再说。

生:(重读)这里就是说,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离开了爸爸妈妈,但大娘给了他们非常的慈母般的温暖。

师:好不好啊?

生:好。

师:谁能听出来了,他抓住了哪一个词?一起说。

生:慈母般。

师:对,还有谁想说?

生;就是刚才那句话“八年来”,不是亲人要是培养成亲人的话,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成的,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变成亲人。

师:这回说对了,不是培养是变成亲人啦。从血缘上说不是亲人,可是八年了,八年多这样慈母般的关怀,他们实际上已经变成什么了?

生:亲人。

生:“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这句话是说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送打糕,可是回来时还没走到村子,就累得昏倒了,说明她的身体很虚弱,但她不顾自己的虚弱,坚持给志愿军送打糕。

师:非常好,送完打糕后,大娘付出了代价,昏倒了。

生:我也要说服老师。(读)“我们还记得……唯一的亲人。”

师:(很有情感地范读)“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再读一次。(学生再读)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次。(学生齐读)

生:对大娘来说,小孙子是她唯一的亲人,可是敌机来了,她不顾小孙子,先抢救伤员,伤员比她的小孙子还重要,在她心里,伤员也是她的亲人。

师:像自己的儿女一样。你说得很好,但你注意到没有,课文中用了许多“反问句”,说得比“陈述句”要有力得多。你能就你说的这些内容,说一个反问句来质问我,把我问得哑口无言。能试试吗?

生:大娘牺牲了小孙子,这不就是亲人吗?

师:不太好,没说清楚,语气也没有多大力量。谁来说?

生:大娘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这还不能说明他们是亲人吗?

师:你话中说的“他们“是指谁?得说清楚,再重说一次。

生:大娘为了抢救志愿军伤员,丢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难道还不能说明大娘把志愿军战士看成是自己的亲人吗?

师:问得很好。我承认我哑口无言了。(众笑)“唯一的亲人“,大娘的其他亲人是不是不在身边?

生:不是,可能是打仗时都牺牲了。

师:都牺牲了,已经不在世上了,只有这么一个小孙孙。但是为了抢救伤员,她又失去了这个小孙孙。大家再读这句话,“您为我们……”要用十分崇敬而又沉痛的情感来读。

生:(读)“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还不够沉痛。(做一次示范)再读。(学生沉痛地读)

师:就是这样一位大娘,八年的时间,像慈母一般地照顾、爱护志愿军的一位老大娘,一直爬着山坡,走啊,送啊,一直和志愿军依依不舍。所以一开头志愿军怎么说的呢?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大娘,……几夜没合眼了。”

师:咱们从课文开头起,再把这两句学一下。注意听(范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几夜没合眼了。”(学生学读这两句)

师:别人打拍子唱歌,咱们打拍子读课文,你们看我的手势,就知道抑扬顿挫了。开始。

(配合教师手势,学生重读)

师:这回我不打手势,你们自已读。(学生重读)

师:再往下读。

生:(读)“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

师:不错,就是太悲哀了。(众笑)不要那么伤心,而是一种尊重,一种怀念,一种感激。大家看我的手再读一遍,开始。

生:(读)“大娘,停住……快回家休息吧。”

师:好,谁敢举手说我是班里读得最好的?有这个自信没有?我发现咱们班同学挺喜欢学习挺喜欢争取第一。但是我一问谁敢自己读,却都往后钻?(众笑)人要是没有自信,这一辈子就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叫自信?相信自己能把摆在面前的事做好,这就叫自信。自信可不是骄傲,现在谁能很自信地举手?有一个了,别人呢?(众笑)你们都笑什么,其实他读起来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这一份自信是最好的。(指导学生读)

生:(读)“大娘,停住您……快回去休息吧!”

师:非常认真!(学生热烈鼓掌)现在他是站在领奖台上的第一名,你要是比他读得好,他就坐下,你站在领奖台上。谁能把他读坐下?(众笑)好,你来。

生:(读)“大娘……快回去休息吧!”

师:好不好?

生:好。

师:谁能再把她读坐下?(另一生站起来读,学生鼓掌)

师:好,你们俩谁坐?(学生争论,有说他坐,有说她坐)

师:好,两个人都很好,并列第一,谁还读?把他们一齐读坐下。(另一生站起来朗读)

师:好,谁也别坐了,大家都起立,我们先下课休息!(众笑)◆ 第二课时

师:就像上节课一样,抓住非常有情感的句子来感动我,抓住事实来说服我。刚才大家主要讲了大娘的事实,读出了感情强烈的语气。抓得准,读得好。我想小金花和大嫂这两段你们一定比刚才找得更好,读得更好。行吗?

生:行。

师:开始做准备,同时看大嫂那一段。(学生各自朗读)

生:我说服老师。(读)“那一回,侦察员老王……鬼子看守着。”一个班的鬼子是很多的,她妈妈和小金花就敢去把老王解救出来。

师:不顾个人的安危是吧,对!两个人对一个班,很有勇气。

生:(接读)“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妈妈。可是等来的却是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噩耗。”这句话说小金花的妈妈为了解救志愿军与敌人同归于尽,说明她与志愿军的情谊很深。

师: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她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与敌人一块死,对不对?

生:对。

师:谁还想说?刚才没有举过手的同学?

生:老师,我要说服您,同时感动您。(师插话:好啊,好啊!学生读)“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怎么落泪了呢?”

师:你们发现没有,她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你再读一次,(生重读)大家跟着一起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生: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她都没有哭,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分别的时候却哭了,我认为她把志愿军当成自己的亲人了。

师:对,刚才上课时,提这个问题的是哪一位同学?(指板书念“平时很刚强为什么分别时哭了?”一生站起来)他刚才解释的你听清没有?

生:听清了。

师:他是怎么解释的?你现在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志愿军在朝鲜战斗了很长时间,他们都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小金花在志愿军走的这一天比妈妈牺牲的时候还激动。

师:所以她哭了。先坐下,这里我有一个想不明白的地方,她不忍和志愿军分别,所以掉泪了,那么她妈妈牺牲了,她就不伤心吗?那时怎么没哭啊?

生:因为她妈妈是在和敌人斗争中牺牲的,所以她一定要为妈妈报仇,可是志愿军……

师:(打断)我问的是小金花为什么不哭。

生:因为……她妈妈死得很冤。

师:所以就不哭了?(众笑)谁来说明?

生:因为她妈妈是死在战场上,她觉得光荣。

师:所以就不哭了?也说不通。

生:她觉得死得值得,因为救的是侦察员。

师:大家想这么一个问题,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伤心不伤心?

生:伤心。

师:她想哭不想哭?

生:想哭。

师:但她没哭,她的眼泪流到哪去了?

生:心里。

师:流到心里,流到心里变成什么了?

生:仇恨。

师:变成了仇恨,变成了力量。但你怎么知道变成了仇恨?

生:因为书上写着“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师:把这一段前后都读一下。

生:(读)“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我一定要报!”

师:(打断)不像,谁能把它读像了?(另一生站起来重读这句)

师:还是不太像。(又一生重读)

师:大家想,她说她报仇这句话是向着大家喊呢?还是自己给自己下决心呢?

生:自己给自己下决心。

师: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你们仔细体会体会。要咬牙切齿地,把仇恨咽在肚里。读时,不要太流畅,要增加一点停顿,攥紧拳头去读。注意听我读。(范读)大家读一遍。

(学生齐读后,又指名学生起来读)

师:非常好,谁还想读?(另一生站起来读,也读得很好,引起全体掌声)

师:但是和志愿军分别的今天,小金花再也忍不住了,流下了眼泪,这是怎么回事?

生:和志愿军的感情太深了。

师:对,她经常和志愿军在一起聊天,在一起战斗,还给志愿军唱歌,“小金花,不要哭了,”我们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生:(读)“小金花,不要哭了……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呀。”

师:读得很有情感,我的确很受感动。通过大娘和小金花这两段我已经看出了咱班同学很能抓事实,经过自己的理解,再变成自己的话来说,非常好;也能够像刚才那些同学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能够感染我。第三段我听听你们读,就知道你们理解了没有,被感染了没有,敢让我听吗?

生:敢。

师:拿起书来,一齐来读这一段。(学生齐读第三段,教师不时指点,示范)

师:读了这段,我现在不让你多说了,只让你说一句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谁说?

生:(读)“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到前沿阵地上去挖……”这些话说明了前沿阵地上有生命危险。

师:那么我问你,(读板书上学生提问时写的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大嫂到前沿阵地去挖?”

生:志愿军的蔬菜如果不够,体力就不充沛,就没精神,很可能就打输了,所以大嫂就到前沿阵地上去挖。

师:那么我还有一点不懂,朝鲜的大娘、小孩和大嫂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关爱?

生:因为志愿军保卫了朝鲜这个国家。

师:中国人民的好儿女,志愿军战士的血流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大家都知道,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烈士,大娘的小孙子、小金花的妈妈,还有大嫂,他们的血都流在一起。今年,200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50周年,现在各处都在搞纪念活动,所以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就更有深刻的意义,是不是?

生:是。

师;对大嫂这一段,还有话的请继续说。

生:老师,我还想读一下来感动您。(读)“大嫂,请回去吧……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师:读得很有感情,再慢一点就更好了。读快了,不利于表情达意。你听,(教师范读)大家一起来读,注意我的手势。(学生齐读)

生:我还想说服您一下(众笑),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双腿……

师:(打断)你怎么知道大嫂失去了双腿?

生:课文上说她“倒在血泊中”要“架着双拐”走路。

师:架着双拐并不能说明失去了双腿。按照一般情况,如果真的失去了双腿,就是架上双拐也不能走路。你看,(教师模拟架拐走路)双拐抬起来,身体必须得有一个支撑点,哪怕只剩一条腿,也是个支撑。双腿都没有,双拐无法向前移动,就不能走路。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嫂“身受重伤”,这样就不会有错了。好,你接着说。

生:大嫂腿受重伤,完全是为了志愿军。而且不是别人命令她去的,是她自己挖完了后面的山又去前沿阵地上挖。这就证明了朝鲜人民把志愿军看成亲人。

师:说得好。如果能把最后一句也改成反问句来问我,我就得向你鞠躬了。(众笑)

生:我只说最后一句吗?

师:可以,说吧。

生: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朝鲜人民把志愿军看成亲人吗?

师:看来我非给你鞠躬不可了!(众大笑)好吧,说话算话。(老师向学生鞠躬,全场鼓掌)我给你鞠躬,你也该有点表示吧?(学生鞠躬还礼,场内又鼓掌)

生:我还想读一下开头两句,这两句太感人了。

师:好,你读吧!(学生很有感情地读)你读得太好了。这几句话首先感动了你自己,对不对?(生答对)然后又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回忆一下,学了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段,你们该说一句话了:我原来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你们该告诉我怎么样了?

生:是亲人。

师:就是亲人。(问一学生)你认为是不是?

生:是。

师:你要认为就是亲人的话,就在这儿(指板书“不是亲人”的后面)写上“就是亲人”。(学生写上)大家拿起课文,把这最后几小段一起读一下我听一听,能不能感动你自己,感动别人。

(学生一齐朗读最后三段,教师不时指点,示范)

师:听你们一读,我又发现问题了。志愿军说让我们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怎么不多看几眼,多停一些时间?

生:因为火车已经开动,想多看几眼,多停留几刻(众笑)也不行了,所以只能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

师:只能再看一眼,停留片刻,这“一眼”和“片刻”珍贵不珍贵?(生:珍贵)那么读的时候就要把珍惜这一眼、片刻的情感读出来。试一试,大家一齐来读。(学生各自读)

师:强调得还不够,听我读,(范读)谁来读一读?

生:(读)“列车呀,……停留片刻。”

师:我们再请她(指刚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读。(该生读,读得很好)听,她把“一眼”和“片刻”很突出地强调出来了。大家再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读得很好)

师:为什么强调这两个词呢?

生:因为这是志愿军最后一眼看朝鲜人民也是最后一次在朝鲜的土地上停留。

师:就一会儿,是吧?那么你用“哪怕……也”把当时志愿军的心情说出来。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人民……也好啊。(众笑)

师:哪怕再让我停留片刻也好啊,是不是这样?(众笑)谁再说一下?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的土地,哪怕再停留片刻,这机会也是非常珍贵的。

师:说得很好,把“一眼”和“片刻”说到一句话里了,不容易。很好,咱们再来读一遍,“列车呀……”开始。(学生一齐朗读)

师:谁自己来读?一定要读得很好。(一学生读一遍,教师做了指导)

师:谁还来读?快下课了,机会快没有了。(一学生读一遍)

师:她读得很温柔,但是温柔中含着情感。(另一学生读一遍)

师:从所有的这些描述中,你们看出了什么呀?

生:伟大的友谊。

师: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不是?把这句再读一读“这比山还高”,开始。

生:(读)“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为什么这样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呢?(指看板书上写的这个问题)

生:因为朝鲜人民帮助了志愿军,志愿军也帮助了朝鲜人民打退了美帝国主义。

师:互相帮助是吗?那学校里有人帮助过你吗?

生:有。

师:那你跟他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吗?

生:还有朝鲜人民为了帮助志愿军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师:对,这句话才对,志愿军在这片土地上洒过鲜血,朝鲜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洒过鲜血没有?

生:洒过。

师:大娘的小孙孙死在这片土地上,小金花的妈妈死在这片土地上,大嫂的双腿受到了重伤,鲜血形成了血泊,志愿军的鲜血和朝鲜人民的鲜血洒在一起,凝在一起,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是什么凝成的呢?

生:鲜血。

师:是鲜血凝成的。课文学到这里,我被大家彻底说服了,感动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他们不但就是亲人,而且怎么样啊?比亲人还亲。那叫什么?胜似亲人。(在板书“就是亲人”后加“——胜似亲人”)大家看,这实际上也是作者的思路,把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不是亲人的两种人,通过描述他们的感人事实,通过抒发他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感到他们就是亲人,而且胜似亲人。还有什么问题吗?提出这三个问题(指同学在黑板上写下的三个问题)同学懂了没有?你还想说什么?

生:倒在血泊里以后,为什么能治好?

师:倒在血泊里以后会怎么样?挣扎着站起来,挣扎着包扎好以后,慢慢养好伤,明白了吧?你有什么?

生:为什么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因为他们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好象他们的心连在一起。师: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什么? 生:鲜血。

师:朝鲜人民为帮助志愿军付出了什么? 生:鲜血。

师:鲜血凝成的友谊会忘记吗? 生:不会。

师:明白了吧,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就下课吧。

本课板书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就是亲人——胜似亲人

抓事实—— 理解 ——说服

抓情感—— 体会 ——感动◆

(转自原作者一枝花)

篇2:支玉恒教学《再见了亲人》

师:就像上节课一样,抓住非常有情感的句子来感动我,抓住事实来说服我。刚才大家主要讲了大娘的事实,读出了感情强烈的语气。抓得准,读得好。我想小金花和大嫂这两段 你们一定比刚才找得更好,读得更好。行吗?

生:行。

师:开始做准备,同时看大嫂那一段。(学生各自朗读)

生:我说服老师。(读)“那一回,侦察员老王……鬼子看守着。”一个班的鬼子是很多的,她妈妈和小金花就敢去把老王解救出来。

师:不顾个人的安危是吧,对!两个人对一个班,很有勇气。

生:(接读)“你回来以后,焦急地等待妈妈。可是等来的却是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噩耗。”这句话说小金花的妈妈为了解救志愿军与敌人同归于尽,说明她与志愿军的情谊很深。

师:说得对不对?

生:对。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她与敌人同归于尽就是与敌人一块死,对不对?

生:对。

师:谁还想说?刚才没有举过手的同学?

生:老师,我要说服您,同时感动您。(师插话:好啊,好啊!学生读)“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怎么落泪了呢?”

师:你们发现没有,她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你再读一次,(生重读)大家跟着一起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生:小金花的妈妈牺牲了,她都没有哭,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分别的时候却哭了,我认为她把志愿军当成自己的亲人了。

师:对,刚才上课时,提这个问题的是哪一位同学?(指板书念“平时很刚强为什么分别时哭了?”一生站起来)他刚才解释的你听清没有?

生:听清了。

师:他是怎么解释的?你现在怎么理解的?

生:因为志愿军在朝鲜战斗了很长时间,他们都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小金花在志愿军走的这一天比妈妈牺牲的时候还激动。

师:所以她哭了。先坐下,这里我有一个想不明白的地方,她不忍和志愿军分别,所以掉泪了,那么她妈妈牺牲了,她就不伤心吗?那时怎么没哭啊?

生:因为她妈妈是在和敌人斗争中牺牲的,所以她一定要为妈妈报仇,可是志愿军……

师:(打断)我问的是小金花为什么不哭。

生:因为……她妈妈死得很冤。

师:所以就不哭了?(众笑)谁来说明?

生:因为她妈妈是死在战场上,她觉得光荣。

师:所以就不哭了?也说不通。

生:她觉得死得值得,因为救的是侦察员。

师:大家想这么一个问题,小金花的妈妈与敌人同归于尽,她伤心不伤心?

生:伤心。

师:她想哭不想哭?

生:想哭。

师:但她没哭,她的眼泪流到哪去了?

生:心里。

师:流到心里,流到心里变成什么了?

生:仇恨。

师:变成了仇恨,变成了力量。但你怎么知道变成了仇恨?

生:因为书上写着“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

师:把这一段前后都读一下。

生:(读)“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我一定要报!”

师:(打断)不像,谁能把它读像了?(另一生站起来重读这句)

师:还是不太像。(又一生重读)

师:大家想,她说她报仇这句话是向着大家喊呢?还是自己给自己下决心呢?

生:自己给自己下决心。

师:那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你们仔细体会体会。要咬牙切齿地,把仇恨咽在肚里。读时,不要太流畅,要增加一点停顿,攥紧拳头去读。注意听我读。(范读)大家读一遍。

(学生齐读后,又指名学生起来读)

师:非常好,谁还想读?(另一生站起来读,也读得很好,引起全体掌声)

师:但是和志愿军分别的今天,小金花再也忍不住了,流下了眼泪,这是怎么回事?

生:和志愿军的感情太深了。

师:对,她经常和志愿军在一起聊天,在一起战斗,还给志愿军唱歌,“小金花,不要哭了,”我们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生:(读)“小金花,不要哭了……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呀。”

师:读得很有情感,我的确很受感动。通过大娘和小金花这两段我已经看出了咱班同学很能抓事实,经过自己的理解,再变成自己的话来说,非常好;也能够像刚才那些同学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能够感染我。第三段我听听你们读,就知道你们理解了没有,被感染了没有,敢让我听吗?

生:敢。

师:拿起书来,一齐来读这一段。(学生齐读第三段,教师不时指点,示范)

师:读了这段,我现在不让你多说了,只让你说一句话,你最想说的一句话,谁说?

生:(读)“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到前沿阵地上去挖……”这些话说明了前沿阵地上有生命危险。

师:那么我问你,(读板书上学生提问时写的问题)“是什么力量使大嫂到前沿阵地去挖?”

生:志愿军的蔬菜如果不够,体力就不充沛,就没精神,很可能就打输了,所以大嫂就到前沿阵地上去挖。

师:那么我还有一点不懂,朝鲜的大娘、小孩和大嫂为什么对志愿军这么关爱?

生:因为志愿军保卫了朝鲜这个国家。

师:中国人民的好儿女,志愿军战士的血流在了朝鲜的土地上。大家都知道,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等无数烈士,大娘的小孙子、小金花的妈妈,还有大嫂,他们的血都流在一起。今年,200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50周年,现在各处都在搞纪念活动,所以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就更有深刻的意义,是不是? 生:是。

师;对大嫂这一段,还有话的请继续说。

生:老师,我还想读一下来感动您。(读)“大嫂,请回去吧……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师:读得很有感情,再慢一点就更好了。读快了,不利于表情达意。你听,(教师范读)大家一起来读,注意我的手势。(学生齐读)

生:我还想说服您一下(众笑),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了双腿……

师:(打断)你怎么知道大嫂失去了双腿?

生:课文上说她“倒在血泊中”要“架着双拐”走路。

师:架着双拐并不能说明失去了双腿。按照一般情况,如果真的失去了双腿,就是架上双拐也不能走路。你看,(教师模拟架拐走路)双拐抬起来,身体必须得有一个支撑点,哪怕只剩一条腿,也是个支撑。双腿都没有,双拐无法向前移动,就不能走路。所以我们可以说大嫂“身受重伤”,这样就不会有错了。好,你接着说。

生:大嫂腿受重伤,完全是为了志愿军。而且不是别人命令她去的,是她自己挖完了后面的山又去前沿阵地上挖。这就证明了朝鲜人民把志愿军看成亲人。

师:说得好。如果能把最后一句也改成反问句来问我,我就得向你鞠躬了。(众笑)

生:我只说最后一句吗?

师:可以,说吧。

生:这难道还不能证明朝鲜人民把志愿军看成亲人吗?

师:看来我非给你鞠躬不可了!(众大笑)好吧,说话算话。(老师向学生鞠躬,全场鼓掌)我给你鞠躬,你也该有点表示吧?(学生鞠躬还礼,场内又鼓掌)

生:我还想读一下开头两句,这两句太感人了。

师:好,你读吧!(学生很有感情地读)你读得太好了。这几句话首先感动了你自己,对不对?(生答对)然后又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同学们。学到这里,你们回忆一下,学了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段,你们该说一句话了:我原来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不是亲人,你们该告诉我怎么样了?

生:是亲人。

师:就是亲人。(问一学生)你认为是不是?

生:是。

师:你要认为就是亲人的话,就在这儿(指板书“不是亲人”的后面)写上“就是亲人”。(学生写上)大家拿起课文,把这最后几小段一起读一下我听一听,能不能感动你自己,感动别人。

(学生一齐朗读最后三段,教师不时指点,示范)

师:听你们一读,我又发现问题了。志愿军说让我们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怎么不多看几眼,多停一些时间?

生:因为火车已经开动,想多看几眼,多停留几刻(众笑)也不行了,所以只能再看一眼,再停留片刻。

师:只能再看一眼,停留片刻,这“一眼”和“片刻”珍贵不珍贵?(生:珍贵)那么读的时候就要把珍惜这一眼、片刻的情感读出来。试一试,大家一齐来读。(学生各自读)

师:强调得还不够,听我读,(范读)谁来读一读?

生:(读)“列车呀,……停留片刻。”

师:我们再请她(指刚才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读。(该生读,读得很好)听,她把“一眼”和“片刻”很突出地强调出来了。大家再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读得很好)

师:为什么强调这两个词呢?

生:因为这是志愿军最后一眼看朝鲜人民也是最后一次在朝鲜的土地上停留。

师:就一会儿,是吧?那么你用“哪怕……也”把当时志愿军的心情说出来。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人民……也好啊。(众笑)

师:哪怕再让我停留片刻也好啊,是不是这样?(众笑)谁再说一下?

生:哪怕再看一眼朝鲜的土地,哪怕再停留片刻,这机会也是非常珍贵的。

师:说得很好,把“一眼”和“片刻”说到一句话里了,不容易。很好,咱们再来读一遍,“列车呀……”开始。(学生一齐朗读)

师:谁自己来读?一定要读得很好。(一学生读一遍,教师做了指导)

师:谁还来读?快下课了,机会快没有了。(一学生读一遍)

师:她读得很温柔,但是温柔中含着情感。(另一学生读一遍)

师:从所有的这些描述中,你们看出了什么呀?

生:伟大的友谊。

师: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不是?把这句再读一读“这比山还高”,开始。

生:(读)“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为什么这样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呢?(指看板书上写的这个问题)

生:因为朝鲜人民帮助了志愿军,志愿军也帮助了朝鲜人民打退了美帝国主义。

师:互相帮助是吗?那学校里有人帮助过你吗?

生:有。

师:那你跟他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吗?

生:还有朝鲜人民为了帮助志愿军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师:对,这句话才对,志愿军在这片土地上洒过鲜血,朝鲜人民在这片土地上洒过鲜血没有?

生:洒过。

师:大娘的小孙孙死在这片土地上,小金花的妈妈死在这片土地上,大嫂的双腿受到了重伤,鲜血形成了血泊,志愿军的鲜血和朝鲜人民的鲜血洒在一起,凝在一起,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友谊是什么凝成的呢?

生:鲜血。

师:是鲜血凝成的。课文学到这里,我被大家彻底说服了,感动了,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他们不但就是亲人,而且怎么样啊?比亲人还亲。那叫什么?胜似亲人。(在板书“就是亲人”后加“——胜似亲人”)大家看,这实际上也是作者的思路,把本来没有血缘关系的,不是亲人的两种人,通过描述他们的感人事实,通过抒发他们之间的感情,使我们感到他们就是亲人,而且胜似亲人。还有什么问题吗?提出这三个问题(指同学在黑板上写下的三个问题)同学懂了没有?你还想说什么?生:倒在血泊里以后,为什么能治好?

师:倒在血泊里以后会怎么样?挣扎着站起来,挣扎着包扎好以后,慢慢养好伤,明白了吧?你有什么?

生:为什么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因为他们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好象他们的心连在一起。

师: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付出了什么?

生:鲜血。

师:朝鲜人民为帮助志愿军付出了什么?

生:鲜血。

师:鲜血凝成的友谊会忘记吗?

生:不会。

师:明白了吧,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问题就下课吧。

【本课板书】:

再见了,亲人

不是亲人——就是亲人——胜似亲人

抓事实—— 理解 ——说服

篇3:支玉恒教学《再见了亲人》

一、以人为本与开场导入

导语是在开始新课之前教师设计的一段话或者一个情景。导语或是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或是交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或是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要求等等。有相当多的老师往往是为“导语”而“导语”, 为表演而“导语”, 导语归导语, 教师归教师, 或者显得生硬, 或者自说自话, 甚至起相反的作用。而在支老师身上, 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很少出现。

例1:

师:“同学们, 我远道而来, 今天第一次和你们见面。你们想跟我说点什么?”

生:“老师, 您多大年纪了?”

生:“老师, 您紧张吗?”

师:“今天这堂课, 你们是主人, 完全可以按照你们的想法来上, 假如你们认为老师讲得不好或者不对, 可以提出来, 没关系。一定要敢说, 敢表达。”

如此一来, 在学生的心中, 支老师已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先生, 而是一位平等的朋友。我们不禁要问:在刚上课时支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说?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同学们的回答体现出什么特点?师生双方的问答各有什么特色?支老师是如何将课前问候巧妙地转化成教学导言的?这个案例包含支老师的哪些教学思想?如果我们深究下去, 很可能会给我们的教学思想带来巨大的变革。导语中的第一句延宕的时间最久, 得到的回复最多, 对学生的激发和鼓励作用也最大。而最后一句, 却以最朴实的话语明示了本次讲课的方式和价值。这样化繁为简的策略, 非高手而不能为之, 其中将教学的主体转换为学生, 应该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二、激趣艺术与情智呼应

如果教学行为与教学过程都是冷冰冰的, 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览支老师的课堂教学, 我们发现, 他对于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处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他把对学生情感的调动与语文学习融合得天衣无缝。

例2:

师:“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 你们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不紧张?好, 那谁敢到黑板上写几个字?” (学生无人举手)

师:“你们不是说不紧张吗?” (有一个学生举起手)

师:“好, 你过来。我就喜欢勇敢的孩子!请你把今天要学的课题写在黑板上。” (学生写字, 但“晏子使楚”四个字写得大小不匀, 台下学生哄堂大笑)

师:“你们别笑, 也许他这样写是有所考虑的。我们今天学的这一课里主人公是谁?” (生答“晏子”) “所以嘛, 他把‘晏子’两个字写得很大!” (众笑) “你讨厌不讨厌楚王这个人?” (生答“讨厌”) “所以他把‘楚’字写得最小!” (众笑) 这一段对话完全是即兴之作, 然而, 其中隐含的意义却是多方面的:①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的勇敢精神, 实现了“师之愿”;②巧妙地抚平了哄堂大笑给这个写字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伤害, 表现了“师之爱”;③幽默地把一种偶然现象 (该生写字大小不匀) 转换为写字与情感的内在联系 (虽然该生并无此意) , 揭示了一种心理付诸行为的必然, 这是“师之趣”;④机智地渗透对课文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这是“师之情”;⑤这些都是教师即兴发挥, 表现了“师之智”。这不仅与支老师风趣、幽默的个性语言有关, 更多地与支老师对教学不断地创新有关, 是支老师用教学机智与创新精神培育出的充满智慧的果实。

例3:

师:“雪后的景色这么美, 谁能美美地读一读, 用你的朗读把大家带到广阔的雪野中去游览一番?” (一名学生读得尚可)

师:“读得不错, 但他刚刚把大家带到雪野的边上, 谁能再把大家往里边带一带?” (下一个学生读得反而不如前一个)

师:“刚才那位同学好不容易把我们带到雪地边儿上了, 你又把我们带出来了。”

同学们开怀大笑之后, 又投入更多的努力, 争先恐后地希望把老师和同学们带入雪野中去, 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有的同学甚至超水平发挥, 朗读效果令听课老师们叹服。

在这一节课中, 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什么作用?你认为支老师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支老师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吗?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你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支老师追求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如果把这几个问题想清楚了, 我们对支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学习应该也算是到位了。

在本段中支老师的教学艺术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①支老师的课始终紧紧扣住阅读教学本身, 围绕教学的中心任务来进行;②支老师的课堂始终紧紧扣住激发学生主体性这一关键要素, 哪怕是对学生的批评, 也是幽默中包含鼓励。③支老师用他的耐心与执着推动教学过程的完成, 最终通过激发众多孩子的思维而完成了教学任务, 使学生得到了非常充分的训练。事实证明支老师的教学任务很轻松地完成了, 这样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令人震撼的。

三、着意训练与能力发展

教师的着意训练决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有老师的潜心思考与精心构思, 而老师在着意训练的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有着深刻意义的。

例4:

师:“刚才有同学建议表演课文内容, 哪些同学有兴趣当一回演员?” (顺水推舟, 从兴趣入手, 充分调动学生)

生:“我来!我来!”

四十几只小手齐刷刷地举起, 人人都渴望上台表演一番。表演开始了, 演的同学身心投入, 看的同学全神贯注。 (学生的激情是无法阻挡的, 关键看能不能激发)

师:“回来, 还有节目。请你再当回小主持人, 评价一下你们刚才的表演。” (表演只是一个表层的过程, 一个机械记忆的过程。而只有评价, 批判性的评价, 才能让学生消化, 形成内化思维)

师:“×××, 我觉得你的神态把握得很好。因为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 所以列宁他们过小路的时候心情一定很紧张, 走得很小心, 我觉得你演得很好。”“×××, 你走小路的时候步子迈得太大了。书上说是碎小的步子, 我觉得你的步子不是‘碎小’而是‘碎大’。” (众笑) 经过讨论, 同学们一致同意重演一遍, 重新体会列宁走小路的心情。

读了支老师这个案例, 我们很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支老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体现在何处?学生会从支老师的课堂中学到什么?经过思考, 我们很容易发现, 支老师的课很巧妙地把情感体会和自我评价糅合在一起, 不动声色地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角色体验, 更充分地品味文章的内涵, 把空洞的说教变成深刻的理解。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说法, 只有评价性的阅读才能培养批判性的思维, 才是一种已经内化为自我认知的阅读。在这里, 支老师灵活运用这种阅读方式, 通过学生的不断体验和多层次评价, 非常突出地强化了对阅读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如何将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化?如何将学习引向深入?如何在一般性的学习中训练出学生真正的语文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四、经典手法与传道授业

什么叫“传道授业”?“传道授业”并不是一句空话, 能不能“传道授业”往往与老师的方法技巧有着密切的联系, 又与老师的修养水平密不可分。下面的例子可以充分说明, 老师的学问修养有多深, 则学生的能力培养就多有效。

例5:

师:“谁能讲一下‘浩浩荡荡’?”

生:“‘浩浩荡荡’就是气势浩大, 形容人数多, 气势浩大。”

师:“人数众多, 气势浩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今天老师们来听课, 人数很多, 气势也挺大。说‘浩浩荡荡’地坐了满屋子的老师, 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这不是人数多, 气势很大吗? (对刚才发言的同学) 你的错出在哪儿自己纠正吧!”

生:“‘浩浩荡荡’还得是行动着的。”

师:“还得是行动着的。这点补充得对不对?”

生:“对。”

师:“对是对了, 不太准确。我再举个例子:自由市场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师:“自由市场上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浩浩荡荡。行不行?”

生:“不行。”

师:“错误出在哪儿了?”

生:“还得是行走着的。”

师:“自由市场上的人也没有躺下呀?” (笑声)

生:“还得是整齐的。”

师:“不一定是整齐的。”

生:“还得是形成队伍的。”

师:“有点道理了。”

生:“还得是向同一目标去的。”

师:“对, 有方向性。大家行动一致向一个方向, 这才叫‘浩浩荡荡’呢。那么我再举个例子, 长江之水, 浩浩荡荡流向东海。这回可没有‘人’了啊, 行不行?”

生:“行。”

师:“谁说行?你说为什么行?”

生:“因为长江是向东海流去的, 是有一定目标的。”

师:“对, 有一定目标。没有人行不行?”

生:“行。”

师:“其实这个词原来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荡’字有没有三点水?”

生:“有。”

师:“对了, 原来就是形容水势浩大的, 后来把它借用来形容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呀, 行走的队伍呀, 等等。”

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语言教学的经典!在语文教学中, 语词教学是最难的。不仅因为语词的含义很丰富, 关键的问题是语词教学具有很多可变性, 它的语用功能往往会随着使用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对于语文教学而言, 教学生记忆词语很容易, 但是要教会学生准确辨识词语的内在属性、词语的基本内涵、词语的一般性使用规则, 甚至在短时间内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则需要教师有非常深厚的语言学知识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支老师运用反诘、归谬的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体会出词语理解中的细微差别。教师提供的背景和例子, 为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4:《再见了,亲人》教学一得

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亲人”展开。全文六个自然段,一、二、三自然段分别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催人泪下的往事,赞扬了他们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是志愿军的亲人。后三个自然段,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课文前三自然段按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自成段落,讲述了三个典型人物的四件感人故事,在写法、结构上基本相同。教学时我们设计了“三环节”阅读教学结构,即:自主探究——感悟交流——拓展深化。其中,感悟交流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着重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

首先,“感悟”要精选凭借,优化程序

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可围绕课题“亲人”,把“四件感人故事”作为主要训练凭借。这样处理有如下好处:第一,让学生懂得中朝两国人民 “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的主旨。在把握训练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教材为中介,通过自主探究领悟课文内容,可培养学习兴趣,感悟学习方法。第二,“四件感人故事”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后,通过整合,抓住的主要问题线索,以此为训练凭借,便于学生合作与交流,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脉络。第三,“四件感人故事”只是“例子”,可适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性学习获取大量信息,结合广泛的史实资料深化对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友谊的认识。

之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六步逐层深入感悟课文内容。①明确理解语言文字的目标;②回顾中朝人民依依惜别的场面;③结合具体事例深入领悟中朝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④回到依依惜别场面,体会“心永远在一起”;⑤感情朗读,体会中朝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⑥领悟学习“围绕中心来写”的方法。这样,从告别的场面进入,把追述的难以忘怀的往事放在大场面、大背景中去理解,再回到大场面中来,学生经历了以境引情、以事明理、以理激情的认识过程。

其次,“交流”要适时引导、精当点拨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引导、点拨至关重要。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思维过程、理解结果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使语文能力在相互“交流”以及潜移默化的“悟”中提高。

1.讨论交流中教师的引导或提供思考线索,或讲解升华。就这篇课文而言,教师备课时可在如下方面下些功夫:第一,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是自主探究要解决的重点,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第二,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归并成一个或几个有容量、有难度的问题,如:(1)“亲人”指什么人?文中谁称谁为亲人?中朝两国人民为什么互称亲人?(2)志愿军离朝回国时,朝鲜人民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感悟“难以离别”)(3)为什么说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文章中具体叙写了哪几件事?(感悟“难以忘怀”)。这些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可有效保证自学的时间和空间。第三,由于文章内容时代背景远,加之体裁所限,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难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依依惜别的历史画面,为理解“中朝人民的情谊比山高比海深”这一中心内容做铺垫。

2.学生表述理解过程时,教师点拨要适时、精当。如: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这一中心内容时,要帮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抓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方法,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要抓住如下四个要点:①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为与敌人拼了三天三夜吃不上饭的志愿军送饭,大娘却昏倒路旁;②为了掩护志愿军伤员,大娘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小孙孙;③为救侦察员老王,小金花的妈妈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了;④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炸伤了双腿。可见,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学生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情感升华。比如,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以事感人,借事抒情,以情动人的特点,以“读”为突破口,把“读”作为升华情感的主要手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积累语言。

总之,感悟交流既是学习方法,也是学习过程,只有师生、生生互动,才能抓住动情之处,品味生动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才能从浓郁的文字、洋溢的情感中体味和学习“语文”。

篇5:支玉恒:《画杨桃》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以前我给你们上过什么课呀?

生:《曼谷的小象》

师:今天咱们还去曼谷吗?

生:不去了。

师:不去了,咱们就在教室里上什么课?

生:《画洋桃》

师:(教师板书“囗”)我不按笔顺写,我写了一个什么?

生:口(kǒu)字。

师:不对。想象一下。

生:正方形。

师:你说像什么?

生:支老师写了一个大口的框。

师:大口框,还有什么说法?

生:像窗口。

师:像窗口,你说。

生:像画纸。

师:像一张画纸,将来往里面画洋桃是吗?太小了。还像什么?都猜不着啊?它像一块豆腐。再看,(教师在“口”里写“十”,成“田”)这豆腐怎么了?你说。

生:分开了四份。

师:分开了四份,那豆腐一分不就坏了吗?你说。

生:这个豆腐切开了四份。

师:对了,他用的“切”,你用的是“分”。哪一个合适?

生:切。

师:一块豆腐切四块(教师板书在“田”下画“画”,成“画”)现在呢?这块豆腐怎么了?你说。

生:一个盘子装着豆腐。

师:盘子有那么高的沿儿吗?

生:没有。

师:你说。

生:用碗装着豆腐。

师:用碗?你说。

生:用胶袋装着豆腐。

师:用胶袋?一块豆腐切四块,放在锅里怎么样啊?(板书在“画”上加“一”成“画”)

生:盖上盖。

师:什么字啊?

生:画。

师:我刚才说了,我没按顺序写。现在你们按笔顺写一下,举起手来,预备,齐。

生:(学生用手比划)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折、竖。

师:记住没有?

生:记住了。

师:这个字原来就会写,是不是呀?(板书“杨”)这是什么?

生:杨(yáng)字。

师:这是什么?(板书“桃”)

生:桃。

师:见过杨桃吗?

生:见过。

师:广东的孩子们肯定见过。读过课文吗?

生:读过。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你自己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读书。默读也可以;朗读也可以;两个人读也可以;小组读也可以。

你说老师我想搬上椅子找我的朋友去读也可以。读一次,好吗?开始。(学生各自读文)

师:这个同学最好,别人都读完了,我没读完。一般情况下,见别人读完,我也就算了。他要坚持读

到最后一个字。非常好,这是认真的态度。还想不想读了?

生:想。

师:谁读得最好?你起来,读第一段。文(读文)“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画走了样。”

师:读得不错啊,你觉得班里还有读得比你好的吗?(此生指另一个学生)你找他当你的榜样。你起

来,人家可拿你当榜样了,读读试试。

生:是第一段吗?

师:下一段。

生:(读文)“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师:嗯,你过来。(生上台)书上有一句话,老师让画杨桃的时候,课文中的“我”,比如我现在是一

个杨桃,放在这儿,让大家画。你按书上的介绍,当时的“我”坐在什么地方?大家读读那句话。

生(读文):“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师:“我坐在前排靠边的地方。”你指指看,“我”可以是咱们班的谁?就按现在的座位。

生:是他。(指一学生)

师:还可能是谁?(学生又指一生)这句话他读懂没有?

生:读懂了。

师:读懂了,很好,回去。下面我们一起读下面这一部分。谁来当解说员?就读叙述部分,你来。谁

来当老师?你来。同学们说的话,大家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分清是谁说的话,开始。(学生按角色读文)

师:角色分得很清。大家一起读,声音朗朗又响又脆,开始。

生(读文):“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就画成什么样。”

师:最后一段谁来读。

生(读文):“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hǔi)使我一生受用。”

师:再读一次,她读得很好,声音再高一点。(此生重读)教诲(hùi),再读一次。

生:“他们的教诲(huì)使我一生受用。”

师:对,坐下。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这回我还让你们读,默读,默读完了我要让你们站起来说话,我不提任何问题,就让你随便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提问题也可以。明白没有?

生:明白。

师:一边读一边想,想好你要说的话,想好你要提的问题。好不好啊?

(学生默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举手了。啊,这么多,你先举手,你想说什么?

生:我要汇报词语的意思。

师:好,讲吧。

生:“和颜悦色”的意思,就是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师:你讲了一个词语。你要说什么?

生:我要说“严肃”的意见。

师:哦,也是一个词语。他说了一个“和颜悦色”,他说一个什么?

生:严肃。

师:这两个词正好怎么样啊?

生:相反。

师:你过来。(让学生上台)咱们看看这位同学讲“和颜悦色”而他是不是和颜悦色?你和颜悦色地看着大家。

生:..我不太会。

师:哈!面无表情。笑一个,你对大家微笑。抬起头来,别不敢看大家。(学生笑了)这回有点和颜悦色了。你过来,(让另一学上台)你不是要讲“严肃”吗?根本就不用讲,你给严肃一下,好,你会做这就说明你懂了。但有点悲哀。(众笑)把眼抬高,敢于看大家,(学生作状)这次可以不可以呀?

生:可以。

师:这个词根本不用讲了。还有谁打算说什么?你说。

生:这篇课文一共有19 个自然段。

师:还有什么?就这一点吗?你说。

生:我想提问题。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

师:老师的神情为什么会变得严肃了,你把你这个题写到黑板上。(学生上台板书)谁还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说的?

生:为什么作者说老师和他父亲的话,会使他一生受用?

师:你先说说什么叫“一生受用”。

生:就是永远都会用到。

师: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我只要按照父亲和老师的话去做,一辈子都有好处,是吗?

生:是。

师:你再提提你的问题。

生:为什么父亲和教师的话,会使我一生受用?

师:好了,上来写。(学生板书)你讲。

生:杨桃是怎样的?

师:刚才我问你们见过杨桃没有,你见过吗?

生:见过。

师:既然见过,你这个问题是要问我什么?你是问我杨桃的样子,还是杨桃的味道是怎样的?

生:它的特点。

师:它的特点是怎样的?咱们一会再说吧,你先坐下。大家记住,你也记住你的问题。还有人要说什么?

生: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

师:有意思,比如,大家看,我这儿要写一个字。(教师随手在粉笔盒上写了“9”,拿到学生面前)你看这是什么字?

生:9。

师:(又问身后的学生)你看我写的什么字?

生:6。

师:我就写了一个字,他看就是9 字,他在这儿看就是6 字,刚才是你提的问题?懂了没有?

生:懂了。

师:还有什么?你说。

生:为什么老师要让同学画杨桃。

师:你起来,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画洋桃》这篇课文?

(此生无言,众笑)

师:因为想学知识,因为这是课程的内容。那节美术课就是画杨桃的内容。通过画杨桃,学生不但学会了画,还懂了好多道理,懂了吧?这道理是什么,咱们完了再说。还有什么要说的?你讲。

生:我想为什么画东西不能画得想当然?

师:对了,你写到黑板上去。谁还有?(学生板书问题)

生:我知道“熟悉”的意思就是知道得清楚。

师:你熟悉我吗?

生:熟悉。

师:因为以前上过一次课了,但是你对我的熟悉有对你们班主任老师那么熟悉吗?

生:没有。

师:了解的程度越深,就越熟悉。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知道“教诲”的意思,就是教训、教导。

师:对,你说。

生:我知道“和颜悦色”的意思就是形容态度温和,和蔼可亲。

师:对,还有什么要说的?你讲。

生:我想问为什么画杨桃的那个同学把画交给了老师之后,老师没有笑他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其他的同学却哈哈大笑。

师:对,同样一件事情,老师就没有笑,同学们却哈哈大笑起来。为什么?咱们一会儿再说。还有别的问题吗?你说。

生:“半晌”的意思就是半天。

师:对,可以,你说什么?

生:为什么有几个同学觉得“我”画的杨桃不像杨桃?

师:你们俩提的问题都一样。因为觉得不像他们才笑,是不是?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画杨桃的过程,共写了19 个自然段。

师:画杨桃的过程?接着他的话,谁能继续往下说?这篇课文就单单写了画洋桃的过程吗?你说。

生:还告诉了我们画杨桃一定要从不同的方向去看。

师:“告诉我们画洋桃从不同的方向去看?”你的意思是说,杨桃放在这里,你先在这里画,再去左边画,再去右边画?(众笑)是这意思吗?

生: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就是画每样东西都要认真观察,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了什么就画什么。

师:有点意思了,你说。

生:这篇课文就是说了从什么角度看的就画成什么样。

师:还有吗?你说。

生:这篇课文还告诉了我们杨桃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样子是不一样的。

师:对了,还有什么?好了,我给画一样东西,你们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生:能。

师:试试看吧。(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先画一个圆,中间再画一个圆,里面再画一个圆,两边还各有个小角,这是什么东西,你们能看出来吗?如图:

生:车轮。

师:车轮?不对。

生:马蹄。

师:马蹄也不对。

生:蜗牛。

师:蜗牛?不是。

生:指南针。

师:不对,指南针的针跑到外面去了?(众笑)猜不着了吧?

生:人造卫星。

师:卫星我可不会画。

生:迷宫。

师:不是。

生:这是古时候人们推的车子。

师:不是。你们为什么猜不到,看不出我画的什么画?因为你们用的是习惯的,常用的,常看到的那种观察角度。你们在喝早茶的时候,茶桌上有茶壶没有?

生:(恍然大悟的)有。

师:这个图是从哪里看茶壶?

生:上面。

师:从上面往下看就是这样子是不是啊?你刚才问我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看东西就有不同的结论,这回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明白了,坐下。我再画样东西有兴趣猜吗?(教师在黑板上作画)我最善于画圆圈,一个小圆圈,两个小圆圈,三个小圆圈,四个小圆圈,五个小圆圈,然后再把它们围起来,是什么?你说。如图:

生:豌豆。

师:一个豌豆夹?不对,这还是惯常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

生:冰糖葫芦。

师:外面还包着纸?(众笑)

生:扁豆。

师:扁豆和豌豆是一样的。能猜着吗?你说。

生:坦克的车轮。

师:这辆坦克立起来了?(笑声)

生:毛毛虫。

师:不是。

生:蚕茧。

师:蚕茧,五个蚕茧连在一起了。猜不到了吧?你们看我这只手,从这个端点来看(师将手伸展指尖对着学生)看这只手是不是画的样子?

生:是。

师:可我要画成这样子(在黑板上画了只正面的手)一看就看出来。因为这是习常性的观察法,而今天我让你们从手的端点来看,就看不出来了。刚才有同学问看到那个同学画的杨桃像五角形,同学们都笑了,他们为什么笑?

生:因为同学们都用平常看惯了的方法去看,觉得画得不像,才笑。

师:嗯,你们把这一点弄懂了,很好。你们对画画感兴趣吗?

生:感兴趣。

师:感兴趣你再读读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根据你们刚才的发言。我觉得有些同学似乎懂了。你们提的问题也不错。现在自我衡量一下,这篇文章你们读懂了没有?读懂了吗?

生:读懂了。

师:要没有读懂的话你告诉我哪里不懂。再看看课文,如果没把握,你得告诉我哪里不懂,都懂了咱们就下课。哪里还不懂?你说。

生:为什么这位老师讲的话和“我”父亲的话是那么相似呢?

师:记住你的问题。你说。

生:每篇文章都有含义,但这篇文章有什么含义呢?

师:含义还不太明白,坐下。实际上你们刚才不是说,我读懂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含义。至于这个道理你懂得是不是非常准确,非常深刻,然后再研究。好吗?你能提问题吗?

生:为什么父亲那么严格要求“我”?

师:你的意思是希望你的父亲对你要求松点吗?(众笑)你说。

生:为什么老师不直接表扬“我”?

师:为什么老师不直接表扬“我”?嗯,你说。

生:为什么“我”读小学四年级时,父亲才教“我”学画画?

师:你的意思是嫌他父亲教得太晚了?看来你们提的这些问题对理解课文不是很重要的。可能你们理解课文差不多了。你还要说吗?

生:我问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师: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

生:我想知道为什么老师看了我的“画”要拿起来问大家?

师:为什么拿起画来问大家?嗯,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看来大家对课文真的理解得差不多了,究竟理解到什么程度,我下面开始考试。愿意不愿意接受?

生:愿意。

师:好的。(教师从旁边拿过一个话筒架竿,放教室中间,手中拿一胶袋)你们猜这胶袋里面有什么东西?

生:杨桃。

师:对。前两排同学向后转,把椅子挪一下。我这里真有一个杨桃,想让你们来画。你要能够画正确,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课文里面讲的道理,也就是含义,你们也就懂了。你要是没懂就画不正确。我一会一看你的画我就知道你懂了没有。我把杨桃放在这里。(教师将洋桃插到话筒架竿的顶端)不画这个竿子,只画杨桃。打开你们的本,不用画太细致,只画它的基本轮廊就可以。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开始作画。

(学生作画,教师查看)

篇6: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别处引用

点击数:633

更新时间:2006-2-18

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师:今天我们要讲哪一课?

生:《月光曲》。

师:《月光曲》的“曲”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曲”就是歌曲的意思。

师:那怎么不叫“月光歌”?(众笑)

生:因为它没有歌词。

师:那么你再重新解释一下这个“曲”。

生:没有歌词的歌曲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就不是歌曲了。

生:没有歌词的音乐叫做曲。

师:没有歌词的音乐,“音乐”这两个字还不合适。

生:我觉得是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演奏的曲。

师:乐曲,对。没有歌词的,用乐器来演奏的那叫什么?

生:曲。

师:这个“曲”字还有一个读音,读曲(qū)。谁能按“曲”(qū)来组词。

生:弯弯曲曲。

师:弯弯曲曲,对不对?

生:对。

生:曲水流觞。

师:对,曲水流觞。这是咱们绍兴的一个名胜。讲王羲之《兰亭序》的事,是不是?

生:是。

师:还有吗?

生:曲折。

师:对,还有吗?我再组一个吧。行不行?

生:行。

师:曲服,决不曲服。(生有说对,有说不对)

师:那是哪个“曲”呀?

生:应该是屈原的屈。

师:对,咱们绍兴的同学不愧是历史名城的人,组词都用历史名人在组词。好,《月光曲》这篇课文是讲谁的?

生:贝多芬。

师:贝多芬是什么人?

生:他是一位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的一位音乐家。

师:是个什么样的音乐家?

生: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

师:你怎么知道他著名?

生:我以前从书上看到过。

师:今天的书里有吗?

生:有。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今天的书啊?今天的书是怎么说的?

生:今天的书上说的是“一百多年前„„”

师:我就要能说明“著名”的那一点。

生: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师:对了,是他谱写的乐曲很著名,当然他也就著名了。这篇文章说的是他的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我们刚才说的是课文的第一段,是吗?

生:是。

师:那咱们挺痛快,把第一段已经学完了对不对?

生:对„„不对。

师:你说第一段没学完,你读读第一段,大家听一听还有哪儿没学?(一学生读第一段)

师:大家听出来没有,刚才哪儿没讲?都讲了没有?

生:都讲了。

师:整篇文章是写他谱写《月光曲》,那整个课文还有哪一段和他描写《月光曲》的过程没有什么关系?

生: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他说最后一段和谱写过程没有关系。那么他弹完钢琴,飞奔回客栈,连夜写下来曲子,这个曲子叫什么曲子?

生:《月光曲》。

师:一个曲子为什么这么着急,干嘛飞奔回客栈,还要连夜写下来?

生:因为他当时有了灵感,如果第二天写的话,灵感就没有了。

师:“当时有了灵感,”就回去创作了?不是这样吧?

生:因为我们俗话说,“趁热打铁”他是趁着灵感还记着,如果明天,灵感消失了,那就不可能把它记下来了。

师:“灵感”这个词这样说不太合适。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按你这么说,他刚才弹的曲子不是他心里早已有的?

生:对。

师:临时弹出来的,对吗?

生:是。

师:所以他赶紧回去把它记录下来。那么他回去做的只是个记录过程,而不是创作过程是不是?

生:是。

师:是不是现在我们把最后一段也学完了?

生:是。

师:哪儿还没学完,再看一看,学完没有?

生:学完了。

师:我们这两段课文学得真痛快!好了,你们把还没学的部分好好读一遍。注意,我让大家读书,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很简单,但也很难。我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思考,读完了就有话想说,想压你也压不住。有这种激情,才是最好的阅读。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生:能。

师:一边读,一边准备一下要说什么话。开始。(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

生:读完了。

师:想说站起来就说,不用举手。

生:我读了第二段到第九段,我觉得贝多芬是一个同情穷人、热爱劳动人民和热爱大自然的伟大音乐家。

师:你怎么看出他热爱大自然了?

生:因为他谱写了《月光曲》是与自然结合在一起,第九段里有明确的说明。

师:你的认识超过了我的认识,非常好。谁还讲?

生:我从第九段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我还知道了„„

师:(打断)你先等一下,你说你知道了《月光曲》的内容,能不能再谈具体一点?

生:是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好吧,接着讲。

生:我从第二段到第九段还知道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我还知道了贝多芬非常热爱同情可怜人,他是名人,却不要钱为一个穷苦的人弹琴。

师:好,还有吗?

生:课文第三节的最后一句“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一句是姑娘说的,其实她不是“随便说说”,她是为了安慰哥哥,不让哥哥内疚而说了“随便”。这说明妹妹很懂事,对家里的处境也很清楚,表现了兄妹互相关心的情感。还有我想给刚才那位同学补充一句:第九段不仅仅写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它写了大海从平静到波涛汹涌。这一段是皮鞋匠的联想,通过皮鞋匠的联想,写出了贝多芬琴声的优美和穷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

师:好,好。谁还想说就快点。

生:我读了这篇课文,从第三节可以看出盲姑娘十分懂事,因为她想去听贝多芬的音乐会,可是哥哥说音乐会的入场券很昂贵,我们家又穷所以买不起。从这里可以看出盲姑娘很懂事。

师:好的,但没说太清楚。

生:我想说的是,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他不嫌贫爱富,他身为一个高级音乐家,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却义务为盲姑娘弹自己写的曲子;第二是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她不但爱音乐,还十分懂音乐。所以贝多芬要为她弹曲子。

师:非常好。

生:我读懂了(读)“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我觉得这一句是分两部分来写的。第一部分是盲姑娘对贝多芬的弹琴的评价,说他弹得十分纯熟,还有感情很深;第二部分写了盲姑娘不但爱音乐,而且还十分懂音乐,她有很高的欣赏水平。

师:你们说的把我要讲的都说完了,那这堂课就别上了。好,同学们注意,下课!(学生不动)我打算要讲的你们都说了,那不是该下课了吗?我再讲是不是多余了?下课,起立!(同学们起立)哎呀,我又想起来了,先坐下。(众笑)我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能不能提一提呢?

生:课文第七节他说:“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贝多芬没有承认自己就是盲姑娘所说的贝多芬先生,他为什么不肯承认呢?

师:你的意思是贝多芬应该这个时候站起来掏出一张名片来给她,(众笑)也就是说应该亮明自己的身份,是吗?

生:对。

师:但他没有亮明,为什么?那你就带着你自己的这个问题来听讲。看能不能明白,如果最后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你就站起来再问我,好不好?(生点头)谁还有问题?

生:我想问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首还要弹一首?

师:是啊,弹一首行了吧?为什么还要弹一首?谁还有问题?你们没问题了,我可有问题。让不让我提?

生:让。

师: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月光曲》,我备课的时候读了半天,刚才你们也说了半天,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

生:第九节。

师:那是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没写《月光曲》呀!

生:我觉得他是通过写兄妹俩的想象,来写出贝多芬弹的这首曲子非常好。皮鞋匠和盲姑娘联想到了这个景色,所以我认为他在从侧面来写这个《月光曲》。

师:我还是没有听清。你没有解释得太清楚,谁能解释清楚给我听?

生:他写大海,是写《月光曲》的意境,就是说他在即兴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兄妹俩想象到的意境,所以这也是说他在写这首曲子。

师:你是说大海和月光的变化是《月光曲》的意境。我连《月光曲》的旋律是什么都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它的意境呢?比如有的文章写弹一首曲子,他就写这首曲子是多么高亢,多么低沉,节奏是什么样的。有的还要比喻成什么“莺鸣空谷”、“珠落玉盘”等等。这些都一定要说的。这一篇呢,我什么也没看到,曲调怎么样,节奏怎么样?

生:我从第九节上,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开始是波光粼粼的海面,后来霎时间洒满了月光,最后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没听懂,这还不是在写月光和大海吗?——不过,我也听出你们的意见了。你们都认为第九节是讲《月光曲》的曲调的,对吗?

生:对。

师:那么你们把第九节很有条理地读一下,然后讲给我听,我才能明白。现在自己看第九节,想朗声读就朗声读,想默读就默读,想互相读也可以,用各种方式读都可以。读完了讲给我听,开始。

(学生开始以不同方式读文)

第一课时 第二部分

师:谁能说给我听?

生:我觉得(读)“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优美。

师:你能不能概括一下你刚才读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情景?

生:就是讲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

师:月亮升起来,还有吗?

生:就是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等等,现在月亮升起来了,(板书“月亮升起“)后面呢?

生:(读)“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

师:没到那么远吧?你先思考一下,另一位同学接着讲。

生:应该是月光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光。

师:海面上洒满了银光,还有一个词呢?

生:霎那间。

师:你把这一段读一下我听听。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

师:洒满了银光以后整个海面上是什么样?有一个词,是什么?

生:微波粼粼。

师:我不会写这四个字,你帮我写吧。(一学生上前在“月亮升起”后写“微波粼粼”)谁还接着说?已经告诉我了,月亮升起来了,大海上波光粼粼。接着往下解释,后来月亮怎么样了?海面怎么样了?

生:后来“海面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师:那月亮跑哪去了?

生:月亮„„

师:书上怎么说你就怎么读。

生:应该是(读)“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师:你的意思说现在月亮升高了,接着往下说,穿过微云以后呢?

生:(读)“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师:是不是月亮和大海都产生了变化?

生:对。

师:(指板书)这里是月亮刚刚升起,海面上微波粼粼,刚才说的是什么样的啊?

生:月亮升起。

师:我再写个“月亮升起”?

生:越升越高。

师:谁越升越高?

生:月亮。

师:那怎么写啊?月亮越升越高,我只要四个字。

生:月亮升高。

师:对,海面上怎么概括?

生:海面上波涛汹涌。

师:不对,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是不是这两句呀?那这两句用四个字能概括吗?

生:刮风起浪。

师:也可以,但不太美。

生:狂风巨浪。

师:这风有点太大了。(笑声)

生:刮风卷浪。

师:能不能这么说,风怎么样?

生:卷。

师:卷什么样的浪?

生:巨浪。

师:对了,“风卷巨浪”这四个字多好呀!把两个意思都说了。(板书“风卷巨浪”)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概括成“风卷巨浪”行不行?

生:行。

师:(对一学生)你去把“月亮升高”写在“风卷巨浪”的前面。(学生上前写)再往下看,还有吗?后面月亮怎么样呢?大海又怎么样呢?说不来的“使劲”读一读,谁把皮鞋匠看他妹妹后面那一段读一读。

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大家一起来读。接着我的话来读“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生:(读)“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现在月光怎么样了?

生:照耀。

师:大海怎么样了?

生:波涛汹涌。

师:谁来写这八个字?(一学生上前写)既然海面是这样变化的,你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把这个变化读出来呢?放开声音,各自练一遍,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开始。

(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谁愿意读“月亮升起,微波粼粼”这一点儿?谁接着他读“月亮升高,风卷巨浪”这一点儿?谁读“月光照耀,波涛汹涌”这一点儿?(三个学生站起来)一个人读完下一个接着读。大家听一听他们三个读得有没有变化,像不像微波粼粼、风卷巨浪、波涛汹涌。开始。(三个学生分别读这三段话)

师:大家一齐来读,我给你们打上拍子,你们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我的手势,我怎么指挥你就怎么读。咱们看看读起来有意思没意思。预备,起!

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教师随机给予指导)

师:这回谁起来再读?谁读第一层?没有发过言的举手,已经发过言的先放下手。(教师让三个学生站起来)开始。(三生分别读)

师:太好了,谁还想读?(一女生站起来)你现在先挑一层,这三层随便你想读哪一层,读完了,你想和哪位同学挑战,你就点他的名。(女生点了姓赵的同学)好,你先读,开始。

女生:(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赵生也读这一层与她比)

师:满分是五分,全体同学用你们的手给女生亮分。

生:五分。

师:五分,好,给第二个同学亮分。

生:五分。

师:也是五分,很好。都读得不错。谁还想比?还有两个名额。(指一举手的学生)随便读一段,谁敢应她的战?(马上有一男生站起来)好,开始读。

女生:(读)“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涌过来。”(男生重读这一部分)

师:两个人都读得不错,还有一个名额,谁来读?(又一女生站起,另一男生站起应战)

女生:(读)“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男生重读)

师:两位同学读“波涛汹涌”真的波涛汹涌。前面看见妹妹恬静的脸,读得很温柔。这位男同学读得也很温柔。(众笑)好啦,大家读得也不错,讲得也不错,但我还是不明白,我说《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我找不着。你们告诉我,这儿(指板书三层)写的是月亮和大海,这哪是《月光曲》呀?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因为它是用语言文字来代替这个《月光曲》的。

师:噢,代替了,那《月光曲》就是:(唱)“月亮升起„„”(众笑)

生:不是,不是,它的旋律,用语言文字来表示它的旋律。因为课文不可能把《月光曲》整一首的谱子写下来,要是那样的话,我们不用学《月光曲》了。

师:成音乐课了是吧,他的话解释清楚了吗?

生:没有。

师:非常遗憾,没讲清楚,谁能帮我解释清楚?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

师:你光这么说不行,我知道波涛汹涌是“轰隆、轰隆”的非常大的海浪,我知道它的声音很大,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支老师,黑板上都写的是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海。

师:对呀!

生:那我们可以联想到月亮是很„„

师:(打断)你想怎么联想就怎么联想?不对。我还可以联想到我小时候,我妈妈生气了,一开始不太厉害,到后来揍了我一顿。(众笑)我还可以联想到这个呢。它怎么就成了《月光曲》的旋律了?

生:我觉得它第一层的意思是说《月光曲》的第一段非常柔和。它„„

师:(打断)你怎么认为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我还认为我妈妈刚刚生气呢!(众笑)你说它是《月光曲》的第一段不行呀,你怎么来证明呢?好好读书,再把第九节好好看一下。(学生各自看书)

师:想想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

生:不是,是联想。

师:谁的联想?

生: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

师: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他们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

生:他们是听了贝多芬弹的乐曲后联想的。

师:那听他的曲子,脑子里就出现了这种情景,是这个意思吗?

生:是。

师:噢,谁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

生:我觉得他们是听贝多芬的曲子听得十分投入,脑子里才联想出这番景象。

师:噢,我明白了,这回你们算给我讲明白了。(指板书)这些月光和海面的变化,是《月光曲》在演奏的时候,所引起的兄妹俩的联想。那么,什么样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下吗?是快呢,是慢呢,是轻呢,是重呢?

生:我觉得月亮刚刚升起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很柔和的。

师:很柔和,(板书“柔和”)还有什么呢?

生:然后到„„

师:(打断)等一下,光是柔和吗?

生:还有比较缓慢,宁静。

师:比较缓慢,徐缓。(在板书“柔和”后面写“徐缓”)后来呢?

生:后来到风卷巨浪的时候,它的曲调声音应该响起来了,速度也加快了,声音从柔和变成高昂了。

师:不到高昂吧,有劲没劲?

生:有劲。

师:对,有力了。(板书“有力”)

生:最后是高昂。

师:最后是高昂,(在“有力”下写“高昂”)还有吗?(指“有力”的后面)节奏呢?

生:加快了,速度快了。

师:节奏加快了,(在“有力”后写“快速”)这儿呢?(指“高昂”后)波涛汹涌了。

生:波涛汹涌应该是更加快。

师:更快了,情绪激荡了!(在“高昂”后写“激荡”)我们写这一个词行不行?浪花在激荡,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那么谁能从头到尾地,系统地帮我解释一下,使我能更加明白?我先说个开头,你接着往下说——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谁接着往下说?

生: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对不对?

生:对。

师:这样一个音乐(指板书“柔和、徐缓”等)引起了如此联想,(指板书“月光大海”等)对吗?

生:对。

师:这是咱们猜想的,贝多芬的《月光曲》真是这样的吗?想不想听一听?

生:想。

师:听过没有?

生:没有。

师:咱们试试,看咱们研究得对不对。不过我想,贝多芬是那么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乐曲不一定像我们研究的那么简单:可能在一片平静的大海中,也会偶然跳起几个雪白的浪花。可能不可能?

生:可能。

师:也可能在汹涌的浪峰之间也有低沉的波谷是不是?

生:是。

师:这样呢,就使他的乐曲旋律更丰富了,咱们听一听。(教师播放《月光曲》录音带,并配合音乐节奏打拍子,同时根据旋律的变化,指向板书相应内容)咱们先让贝多芬休息一会,就这么一段你们听出来没有?

生:听出来了。

师:基本上是(指板书)这么一个旋律变化是不是?

生:是。

师:咱们下课以后再仔细听。这个问题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弄明白了,谢谢大家!经过咱们的一段研究,讲清楚了,但是我又产生新的问题了。刚才你们说贝多芬非常同情穷苦人,所以他就创作了这首曲子,弹了一首又一首。第二首就是《月光曲》了,是吧?

生:对。

师:那么究竟他的创作激情,创作的灵感从哪儿来的?你先告诉我,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哪儿去找根据?

生:应该是到四、五、六、七、八段去找。

师:四、五、六、七、八段,第二、三段没有事了?

生:第二、三段,它是讲„„

师:你们从第二段开始读一读,看看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它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第二段到第七段都是在写他和盲姑娘兄妹认识的过程,开始是怎么回事,后来是怎么回事,最后是怎么回事,你看明白了,再讲给我听。可以互相研究。(学生读文)

师:时间到了,大家休息一会,咱们先下课。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

师:好了,大家再来看一看,贝多芬和盲姑娘的认识过程,再给两分钟时间,你能说出来,他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来认识的,开始看书。(学生各自读文)

师:下面发言的方法,你站起来先读出你作为根据的这段课文,然后你把这段课文概括一下,贝多芬怎么了?谁来?

生:(读)“一天夜晚„„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先是听到有人弹他的乐曲,他就沿着乐曲找到了一所茅屋。

师:你简单地告诉我,在你读的这段课文里,贝多芬怎么了?

生:听到了。

师:听到了琴声对不对?你建议这四个字怎么写?

生:听到琴声。

师:(板书“听到琴声”)对,再后来呢?还是读出相关的课文,然后进行概括,谁来读读?

生:(读)“贝多芬走近茅屋„„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从这儿„„

师:(打断)你先待一下,你认为这是第二个过程吗?

生:„„

师:说了半天还是一个“听”字,刚才听到琴声,现在听到谈话,都是用耳朵,都是听,可见这个过程还不对。

生:应该是(读)“贝多芬听到这里„„可是眼睛瞎了。”

师:这儿贝多芬怎么了?

生:贝多芬走进茅屋。

师:看见谁了?

生:看见盲姑娘和她哥哥。

师:盲姑娘和她哥哥,简单点怎么说?

生:兄妹俩。

师:不要“俩”行不行?

生;兄妹。

师:看到兄妹行不行?

生:行。

师:(叫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上前在“听到琴声”下写“看到兄妹”)再接着往下说。

生:下面是(读)“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这叫“激动”地说,够激动吗?(此生重读最后一句盲姑娘说的话)

师:最后这点最激动了怎么读?加快点速度一齐来读,开始。

(学生们一齐有语气地重读这句)

师:这儿我该怎么写?

生:应该写弹奏乐曲。

师:弹奏乐曲?贝多芬弹完了,盲姑娘说了一句话,你从这句话里看出什么来了?

生:我看到了盲姑娘她十分懂音乐。

师:你怎么知道她十分懂音乐?

生:她能从贝多芬弹的乐曲中听出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师:意思是对的,还能说得更清楚一点吗?

生:我从贝多芬弹一首曲子时,盲姑娘能听出他是贝多芬先生,说明她很懂音乐。

师:是这个意思,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盲姑娘她虽然眼睛瞎了,可她的心里是明亮的,她非常懂音乐,她用心去听音乐,她听出来„„

师:(打断)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哪儿好,你们谁听出来了?

生:用心去听音乐。

师:用心去听音乐,还有,“心是明亮”的,说得多好!接着说。

生:她用心去听音乐,听出来了,既然弹得这么纯熟,感情这么深,他一定是贝多芬先生。

师:我问你“弹得多纯熟啊”这是对贝多芬弹琴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对贝多芬弹琴非常熟练,充满激情。

师:是从他的技巧上的评价对吗?

生:对。

师:那么感情多深哪,是对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

师:一个是评价他的弹琴技巧,那么纯熟。“感情多深哪”,这是什么方面的评价?

生:贝多芬在这首音乐里面,倾入了自己的激情,所以盲姑娘才听得出来他感情很深。

师:就是贝多芬把自己的激情,投入到他手下的琴键中了是吧?

生:是。

师:说来说去这都是对什么的评价?

生:对贝多芬„„

师:音乐的内涵是不是?

生:是。

师:这种评价就深一点了。那么最后一句呢?“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生:第一个“您”,带有问的意思。

师:她是怀疑?“您是不是贝多芬先生?”是这个意思吗?

生:不是。

师:你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她是以疑问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什么?

生:来表达自己的激动。

师:表达自己的判断和肯定。她现在肯定是谁在她面前?

生:是贝多芬。

师:那么反过来从贝多芬来说,他在这个小茅屋里遇见什么人了?

生:遇到了知音。

师:对,遇到知音。(让一学生把这四字写在“看见兄妹”的下面)什么叫知音?

生:知音就是懂得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的人,叫知音。

师:我是你的知音不是?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您不懂我心里在想什么。(众笑)

师:对,说得非常对。现在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故事,我不讲,你们回去查一下成语词典,查一下“高山流水”这个词,记下来。这儿讲了中国古代的两个人的一段佳话,解释了知音这个词。现在我不讲,留给你们课下的作业,回去查成语词典。好啦,现在大家再回到课堂上来,贝多芬在这里意识到遇上了什么?

生:知音。

师:这个知音是普普通通的知音吗?

生:不是。

师:特殊在哪儿?

生:特殊的是这位姑娘是个盲人。

师:盲人有什么特殊的?

生:盲人就是眼睛看不见。

师:那看不见有什么特殊?

生:就是内心沟通的。

师:有点意思,还没说清楚。

生:作为盲人,她知道贝多芬心里在想什么。

师:还不太明确。

生:她不知弹琴的人是谁„„

师:咱班有没有练习弹钢琴的?

生:有。

师:举起手来我看看,(几个学生举手,教师指一个学生起立)你正在学钢琴是吧?

生:是。

师:我问你,你弹钢琴的时候,需要不需要看谱?

生:有的时候要看,有的时候不用看。

师:什么时候不用看。

生:弹曲子的时候不需要。

师:你不看谱是因为你心里已经有这个谱子了是吧?

生:是。

师:所以你就不用看谱子,“导—来—米—发”自然就出来了,但给你一个新的谱子,你要不要看?

生:要看。

师:那么我把你眼睛蒙上,你能行吗?

生:不能,但我只要听过一遍,应该能摸索出来。

师:如果这个曲子很复杂,刚才放的《月光曲》,你听过一遍了,回家以后能摸索着弹出来吗?(众笑)

生:不能。

师:不能,你又谦虚起来了!(众笑)如果我把《月光曲》的谱子放在你面前你能弹吗?

生:能弹。

师:你可能弹得很熟练,也可能弹得断断续续了,但是你总算能弹了是不是?

生:是。

师:我再问你,要是我把你的眼睛蒙上,让你弹《月光曲》,你行吗?

生:不行。

师:但是你有眼睛,你好学,盲姑娘好学不好学?

生:不好学。

师:我再问你,打个比方吧,如果你是个孤儿,家里又很穷,你想学弹琴,好学不?

生:不好学。

师:你想听一场音乐会,连票都买不起,能学吗?

生:不能。

师:那么你通过这些联想一下,盲姑娘学音乐的困难。

生:盲姑娘第一她眼睛看不见,所以弹琴就要靠耳朵听,盲姑娘虽然看不到是谁,但是她能通过听,能听出来给她弹琴的是贝多芬。所以我认为贝多芬遇到了知音。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在这个特殊的晚上,在这么一个特殊的穷乡僻壤间,他遇到了一个特殊的知音,贝多芬心里激动不激动?

生:激动。

师:激动得很厉害是不是?

生:是。

师:我在这儿加四个字。(在板书“遇到知音”后写“万分激动”)那么我们再回到前面去,他正在小树林间散步,忽然听见有人在断断续续弹他的曲子,他当时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生:他很高兴。

生:我觉得他会很奇怪,在这间小茅屋里会有人弹他的钢琴曲。

生:我觉得他很惊讶。

师:大家都说得有道理。比如你晚上去散步,走到一家人的窗户外面,听到里面有朗读声,在朗读什么?在朗读你发表在作文选上的一篇文章,你心情会怎么样?

生:高兴。

师:很高兴。刚才你们说的,很激动,很惊讶。心里怎么样?动了一下没有?

生:动了。

师:他被这个琴声触动了,是不是?他作为一个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有人弹他的曲子奇怪不奇怪?

生:不奇怪。

师:只不过是心里动了一下对不对?

生:对。

师:我们写心里有一分什么?(在“听到琴声”后写“一分触动”)一分触动,可是后来看到兄妹俩,听到没有钱买什么?

生:入场券。(quàn)。

师:对,这个字读quàn。就是这样,她还在苦苦地学琴,那么清秀的一个姑娘眼睛却瞎了,这样的人在苦苦地学着,热爱他的音乐,贝多芬感动不感动?

生:感动。

师:(在“看到兄妹”后写“十分感动”)而且是什么呀?

生:十分感动。

师:这些是不是贝多芬那天晚上和兄妹俩的认识过程,和他当时的心情的变化,对不对?

生:对。

师:对,说到这儿,大家帮助我把这篇课文研究得比较明白了,但是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让不让我说?

生:让。

师:我说了能帮我搞明白吗?

生:能。

师:我记得我读过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你们读过没有?

生:读过。

师:“日照香炉„„”读。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师:(打断)一点情感都没有,你们读得像看见一挂瀑布挂在山间那么激动吗?重新读。开始。(学生在老师的手势配合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师:李白到庐山去游览,看见这么一挂高悬百丈的瀑布,心里非常激动,他为祖国有这么壮丽的山河而激动,因此他就提起笔来,以语言和文字为工具,写出了一首诗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就是他由于心有所感,而表达的他对祖国河山赞叹的情感,对不对?

生:对。

第二课时 第二部分

师:你们学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课文没有?

生:没有。

师:没学过。俄罗斯在很早以前,有位画家叫列宾,他坐的船在伏尔加河上走,因为是逆流和顶风,所以船走不动,要用很多的纤夫拉着它走,知道不知道?

生:知道。

师:他看见衣衫褴褛的这些纤夫,那么苦,在拉着船往前走,他画了一幅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他用他的色彩和线条作工具,来表达对纤夫的同情和当时的感受。那么现在贝多芬看见什么了,他才创作出这首曲子来?他是被什么感动了?

生:他被盲姑娘虽然眼睛瞎了,而且家里很穷,却还是那样学他的乐曲所感动。

师:你们刚才在最初读了一遍课文以后发言,有的同学说,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首又一首,创作出《月光曲》呢,有不少同学说,他是对穷人的同情,还有人说贝多芬不嫌贫爱富,他同情穷人就写出这样的曲子,你们还这样认为吗?

生:不是。

师:现在怎么认为?他为什么要创作《月光曲》?他的激情从哪来?

生:他的激情是从姑娘身上来的。因为贝多芬觉得盲姑娘爱音乐,也很懂音乐,觉得遇到了知音,就不由自主地又弹了一曲。

师:对不对呀?

生:对。

师:他是为知音而作还是为穷人而作?

生:为知音。

师:那么当然了,这个知音又是那么困苦,又瞎又穷,对不对?

生:对。

师:这点我又明白了,还有,《望庐山瀑布》就写的是庐山的瀑布,“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就画的是河上的十一个纤夫。那么贝多芬这首《月光曲》的旋律我明白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从哪里来,我也明白了。但是《月光曲》的内容究竟是说什么的?刚才有一位同学发言,说我知道了内容是什么。(指一学生起立)刚才是你说的吧?你说《月光曲》的内容是月光和大海的变化,你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生:我现在不这么认为了。

师:你现在怎么认为?

生:我认为《月光曲》的内容是写兄妹俩的,特别是写盲姑娘的。写她这么穷困,却依然要学习贝多芬的乐曲„„

师:(打断)你的意思简单一点就是《月光曲》写兄妹俩的。那么我问你,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写兄妹俩什么的?

生:是写兄妹俩贫穷的。

师:那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写什么的?

生:是写兄妹俩学习贝多芬的曲子很投入。

师:那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呢?

生:是写他们看到贝多芬心情非常激动。(众笑)

师:不行,这个说法说服不了我。别人有想法吗?内容是写什么的?

生:我觉得《月光曲》是写贝多芬自己的心情的,开始是写贝多芬的心情很平静,然后第二层写的是贝多芬的心情渐渐不平静了,最后一层就是写贝多芬看到兄妹俩这么热爱音乐,所以他心情不平静。

师:有道理,说得还不太清楚,我给画几个符号大家看一看,(在板书的前后两大部分间画了三个“~”)这样一来,两部分连接起来,你们仔细看一看,内容是写什么的?

生:我觉得《月光曲》写了贝多芬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师:不是,看清楚。

生:我觉得贝多芬的《月光曲》是写盲姑娘眼睛虽然瞎了,但却依然学琴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师:也不对。你们没有注意我刚画到黑板上的那三个符号。

生:我觉得“月亮升起”这一层是说贝多芬听到琴声有一分触动,后来,“月亮升高”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后十分感动,后来“月光照耀”是说贝多芬遇到知音后,非常激动,这里表达贝多芬的心理变化。

师:你们发现他把前后两部分怎么样了?

生:连起来了。

师:对应起来说的,那么把他这段话概括一下,贝多芬那天晚上所写的《月光曲》的内容就是写他怎么样?

生:心情。

师:那天晚上和兄妹俩接触的过程,以及他的心情是不是?

生:是。

师:可不可以这么说:乐曲的第一乐段,是描述他在小树林里散步,听见了断断续续的琴声,心里产生了一分触动,所以弹出曲子来就是柔和的,徐缓的,这样的曲子听在兄妹俩的耳朵里,使他们产生了“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想像,是不是呢?(教师一边说,一边指着相应的板书)

生:对。

师:后边都是这样发展下来了,对不对?

生;对。

师:谁能说?

生:然后贝多芬看到兄妹俩如此贫穷,然后自己心情也十分感动,手下的琴声有力,加快了,兄妹俩想象成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是贝多芬觉得自己遇到了知音,万分的激动,然后手下的琴声是高昂激情的,使兄妹俩联想成的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

师:明白了没有?

生:明白了。

师:简单一句话,贝多芬的《月光曲》所写的内容就是那天晚上他的遭遇和他的心情。对不对?

生:对。

师: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师:谁还有什么问题?

生:我还说我上课时提过的问题。就是课文的第七节“贝多芬没有回答”,他为什么没有告诉盲姑娘自己的名字?

师:你们想想,如果贝多芬是一个非常喜欢炫耀自己的人,这个时候就该掏出什么来了?

生:名片。

师:掏出来上面写满了各种头衔的名片,贝多芬是这样的人吗?

生:不是。

师:再说了,如果贝多芬说了名字,后面能有盲姑娘用耳朵听出来贝多芬弹的曲子这样的情节吗?

生:不能。

师:明白了吧?谁还有问题?所以咱们归结一下:《月光曲》(板书课题“月光曲”)这首曲子的诞生,是由于遇到知音,是不是仅仅的简单的同情穷人?

生:不是。

师:如果是遇到穷人就作曲的话,那是不是他在街上遇到每一个乞丐都要给他弹一首曲子呢?

生:不是。

师:对了,所以它是怎么样产生的?大家看我写的字,读出来(在“月光曲”前写“有感于知音”生们一起读出来)是有感于知音才创作了《月光曲》,才产生这个灵感,大家打开书,读一下第八自然段。(学生齐读)

师:“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清幽”的意思是美丽而幽静。

师:你是照字典上念的。你自己怎么理解?比如,太阳在天空照着,风和日丽,大地上显得那么清幽,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我觉得应该是淡淡的,不是很强烈,所以书上说那晚上的“清幽”就是月光是淡淡的,十分秀美,十分幽静。

师:淡淡的,雾里看花,今天早上升起了大雾,树木房屋都是朦朦胧胧的,淡淡的,啊,真是一个清幽的早上呀!行吗?

生:不行。

师:这不是淡淡的吗?

生:(读)“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显得格外清幽。”我觉得这是解释清幽的。

师:那么你给翻译一下,怎么解释。

生:“清幽”就是一切很„„

师:说不来了!(笑声)

生:我觉得是清静幽然的意思。

师:清静幽然,用这两个词来解释一个词。我本来不懂一个词,你现在弄得我有三个词不懂了。(众笑)有些词呀,你硬要说它的解释是说不出来的,只能像他刚才说的一样“盲姑娘用心去听贝多芬的音乐。”有些词语你只能用心去体会了。我给你们说四个字,你们去体会,中国有句话是说:“月光如水”,你们去体会这个“清幽“。

生:因为水是十分平静的。

师:(打断)水还有波涛汹涌的时候呢!

生:有些水是十分平静的,它把月光比作很平静、淡淡的、所以“清幽”也是这样的。

师:那么清亮亮是吧?好,有些词是只能意会,不能„„

生:不能言传。

师:他借着清幽的月光弹起了钢琴,就是《月光曲》,他把他的这一份情感寄托给谁了?

生:月光。

师:对了,寄托给月光了。所以《月光曲》的产生,第一有感于知音;第二,大家读,(教师在“月光曲”后写“寄情于月光”,学生们齐读)最后产生了《月光曲》,一首世界名曲。课文讲完没有?

生:讲完了。

师:该不该下课?什么?你说哪里还没讲?

生:我觉得后面的问题难理解。

师:你说说哪不懂。

生:贝多芬是怎样把这首曲子记录下来的?

师:咱们讲了没有?

生:讲了。

师:哪儿还没讲?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我现在让你们背诵,能背下来吗?

生:能背下来。

师:是不是提前都背了?

生:不是。

师:那你起来背一背,我听一听,(指一学生)

(此生流利地背诵倒数第二段)

师:谁能像他这样背诵的举手。(有三个学生举手,教师让他们站起来)你们老老实实地说,你们所以能背下来,就是上课这会功夫背会的吗?

生:对。

师:提前背了吗?

生:没有。

师:真没有?那你们就是极聪明的孩子。我只凭这一堂课就背不下来,我没要求大家当堂背诵,明白了吧?

生:明白了。

上一篇:刘强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下一篇:九1班班主任工作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