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2024-05-16

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共11篇)

篇1: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并结合我校计算机的硬件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信息技术教学,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1、备课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四、五年级共十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并及时上传至个人教学博客。平时做到提前两周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和难点。

2、上课

上课时认真讲课,做到演示到位,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后反思

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总结一堂课的得失,并拟出解决不足的方案。及时将课后反思上传个人教学博客,与同行探究、共勉。

二、校本研训

1、积极学习各种理论,严格要求自己,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有坚实的理论作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2、20xx年4月17日至18日,参加了宣城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并做课后点评。

三、教育教学成绩

1、分别荣获第五届“宣州区骨干教师”、第四届“宣城市骨干教师”称号。

2、教学设计《初识逐帧动画》发表于国家级CN刊物《中小学电教》第1.2(上)期。

四、学生辅导

组建了市二小第三届汉字录入集训队,每周坚持训练,收效明显。期待十月份的比赛再获殊荣。

五、其他工作

本学期,继续担任学校信息综合教研组长、校农远管理员,还接任了“学校电子学籍管理员”的工作。

六、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成功地完成每堂课上各项任务。

2、对学困生多关心,多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和那一颗颗的果实。用心去教诲学生,用情去培学生。无愧于心。

篇2: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谢贵明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以下就是我在这一学期来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体会和总结。

通过上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已会简单的使用计算机了。但是,毕竟学生求知欲比较强,这样在后期的教学中,我们采取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发散思维,让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情地去探索、去研究,在不断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水平。比如,有的同学在学习WPS2000时,对插入图片提出了问题:怎样在引入之前,对图片作一下处理,让它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便把一些图形编辑处理软件介绍给他们,学生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再如我们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输入、编辑,各种各样的材料,给我们也出了不少难题,几名教师全部靠上辅导,师生相德益彰,都有很大收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习书本知识阶段,由于学生一周一节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差大,我们通过对比总结,把原来在教室内上一节理论课,再从微机房上一至两节实践课,改为全部在微机室上课,四十五分钟时间,基本按“讲—练—讲—练—总结”这个模式,教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教师主机边讲边操作演示,把每一个知识点视难易程度,进行一至二遍讲解和演示,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15分钟左右,接着教师利用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重点进行第二次讲解,之后学生再练习10至15分钟,最后5分钟时间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把所学知识点系统起来。每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时间安排。这样一路走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迅速、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的步伐。结合现状,激发学生为强国而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为我国各产业的长足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如何使将来有更多的有志者为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作贡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把我国信息技术业的现状讲述给学生,让他们知道我国信息技术业在世界上的位置,不断激发起他们好好学习、为国效力的决心和毅力,让我国的IT业快速发展,以期早日赶上和超过IT业的发达国家。

篇3: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一) 实施方案的执行与落实情况

1. 启动研究, 按时开题。

自接到福建省电化教育馆课题立项通过的文件和通知后, 课题研究进入执行与落实阶段。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学习课题, 研究方案, 围绕创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主题, 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 落实课题研究方案的各项计划和要求, 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提高了对课题研究的常态化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2. 课题培训, 提升素质。

认真学习他人从事课题研究的好方法, 好经验, 做好课题培训工作, 细化研究进程, 制定研究措施。课题组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认真学习有关创建政治课高效课堂的一系列理论, 进一步学习理解新课标精神, 掌握新课程新理念, 提升课题组研究人员的科研意识, 更深入地了解新教材, 新教法, 更好地组织课题教研活动的开展。课题组依据课程标准, 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明确课标要求;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并合理选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通过课题培训, 进一步明确了在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既要运用教材, 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又要在处理教材时表现出创造性。

3. 资源资料, 收整有道。

课题组认真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资源和资料, 课题开题以来, 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收集课题研究文献资料, 及时了解与本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 掌握省内外 (甚至国内外) 的背景材料, 避免低层次的重复研究。根据学生生活实际, 搜集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的生活素材。武夷山一中是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 这为课题组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和丰富的资源和资料支撑;课题主持人是福建基础教育网特聘编辑, 通过全省的教育教研资源专业网站, 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课题研究资料。

4. 博客建设, 体现进程。

为加强课题研究管理, 记录课题研究重要进程, 展示课题研究主要阶段成果, 统一提供课题研究学习理论与重要资料的平台, 课题组在省电教馆课题管理平台内认真维护和加强博客建设, 资源资料图文并茂, 丰富多样, 包括学习资料、研讨活动、个案研究、研究反思等十个方面, 是我校三个省电教馆课题博客中资源资料活动记录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

5. 认真研讨, 高效实践。

以“何为高效、为何高效、高效何为”为主线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课题组教师能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实践、反思, 并注意总结, 初步形成了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研究观点, 即以知识为线索 (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与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感悟知识和思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内容 (知识落实和价值观培养) 和形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和符合学生个性) 高效结合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

在2015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 由课题组核心成员谢梅英老师执教、课题组负责人彭继顺老师指导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教学手段, 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上课素材选用当地武夷山文化、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语言、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赛及“探索与发现”等栏目的视频等, 联系社会生活, 贴近学生实际, 突出时代特征, 充分展示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该课分别被武夷山市教育局、南平市教育局、福建省教育厅评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优课。由课题组成员丁龙英老师执教的《学会合理消费》一课, 被评为武夷山市、南平市优课。

6. 及时总结, 定期交流。

课题组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 依据政治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围绕探索与实践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方法与途径等核心问题, 积极及时地进行了研讨、反思和交流、总结, 并且撰写教学反思、研究论文, 通过学校备课组、教研组、南平市政治学会、武夷山市思想政治教育学会、武夷山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等各种途径进行课题总结与定期交流, 提升课题研究成果。

(二) 实施与条件保障

1. 按要求保证课题组成员研究时间。

武夷山一中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能够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和课题组研究计划, 按照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要求, 保证课题组成员开展课题研究的时间。

2.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1) 以备课组为单位, 积极进行课题的研究与研讨。 (2) 借助公开课教研活动, 展开课题研讨。课题组全体成员都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并且取得优秀成绩。在市级公开课教学活动中, 课题组成员开设了各类教学公开课并且获得奖励。 (3) 开设第二课堂, 探索课题研究新途径,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课题组成员积极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彭继顺、吴萍、丁龙英等老师指导学生撰写的政治小论文都获武夷山市一等奖。 (4) 创新政治课高效课堂评价方式, 提升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经过研究初步确定了政治课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综合评价。 (5) 加强交流与合作, 深度学习“高效课堂”相关理论和经验。组织课题研究成员集中培训, 学习相关理论, 围绕课题开展教研和培训活动, 集中学习专业理论与相关论文。同时运用外部力量提升课题组教研能力, 加强与校际教研组联系, 观摩同课异构活动, 增强合作交流与学习, 积极努力提升研究氛围, 提升教研能力与素养。

3. 按计划保证课题研究经费, 设备建设适应课题研究的需要。

学校对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经费, 为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与交流报销规定的费用, 武夷山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也为课题组成员通过“送教下乡”“推门听课”等形式开展课题研讨和交流活动提供报销差旅费等经费支持。学校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设备, 建设了教育信息化网站, 该网站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进行共享, 提供了互动、开放的环境, 实现了及时、高效的综合信息管理。武夷山市中学政治名师工作室有配备专用电脑、打字机, 建立了专门的资源网站, 这些电教资源为本课题的深入实施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

二、阶段研究成果情况

(一)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总结和评估, 回顾开展课题研讨、学习、交流、实践的经历和过程, 分享丰富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精心整理评估资料, 大家齐心协力, 其乐融融。

(二) 主要成果水平

课题负责人彭继顺老师撰写的论文《图示教学法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4年12月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发表;《试谈“主要矛盾”之教学策略》, 2015年6月在《福建教育》发表;论文《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主张的若干思考》, 2014年8月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在南平市教育学会中学政治分会十届一次学术研讨会上, 开设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确立与实践》的专题讲座, 阐明了课题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指出了课题研究过程中应具有的科学性、规范性、实践性原则, 展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取得较好的推广价值, 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开设的《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一课, 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中, 荣获课堂实录一等奖。

课题组成员及时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教育、教学、教研实践中, 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取得显著成效, 获得各级荣誉表彰, 彭继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吴萍被南平市教育局授予“中小学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谢梅英、丁龙英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谢梅英被武夷山市教育局授予“教师专业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 成果创新方面

形成以知识为线索与以活动体验、感悟思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设计理念;以从教师角度评价与从学生角度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标准;确定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助于积极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有助于实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题研究理论指导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 制定了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表等。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的网络资源和资料较多, 自主开发的原创资源资料较少;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核心成员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 水平较高, 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的成果较多;其他成员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 水平较低, 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的成果较少, 大部分是武夷山市级获奖或者是校级的论文汇编;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 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过程中, 资料上传博客工作有时不太及时等等。

(二) 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4: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一、农村小学信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硬件资源比较紧缺小学信息技术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主要是电脑室。许多农村小学、乡镇小学由于经费不足,教学设备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

的提高。

(二)教师教育理念不够先进

农村小学教师师资紧缺,教学任务重,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等综合课程,师资更加紧张。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理解不够全面,农村教师容易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许多教师甚至把信息技术教育课上成打字课。此外,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农村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基础工具的应用知之甚少,有的老教师还对计算机存在排斥感、畏惧感。所以很多教师还停留在旧的教学模式。这是农村小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二、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及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三、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对信息的了解相对闭塞,认识也就相对落后。他们觉得电脑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学习信息技术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生生地告诉他们,信息技术是怎样的重要,要怎样去学习,一般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相反,如果给他们一些有吸引力的事情做,再给以适当的讲解说明,他们就会喜欢上这门课。在上信息技术课的硬件知识时,我根据电脑各部分硬件的特点,联系同学们在生活见到的与这些硬件有相似地方的物体来讲。慢慢打消了同学们对电脑的神秘感,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让他们感到学习信息技术时所蕴含的快乐。

(二)利用小学生好奇这一特点,培养他们主动去学习的习惯。如在教《电脑简笔画》

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收集一些电脑制作的卡通简笔画给学生欣赏。小学生会被这栩栩如生的卡通迷住,简单的几笔出现如此神奇的效果,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会兴趣高昂,对这个学科有一种兴奋感,那么就会更愿意去学,主动去学,这就便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还可以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兴趣;创设操作情境,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营造竞赛情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构建模拟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發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灵都是一页白纸。他们脑海中的一些想法有时是我们成年人很难想象得出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挖掘和培养同学们潜在的创新意识。对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教学中,我常常会给同学们自由创作的时间,看看他们能创作出什么东西。比如在教“画图”时,我有时会给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画。想画什么画什么。结果,同学们画得都很好,他们的画超越现实,超越自然,把同学们想象的空间发挥得淋漓尽致。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以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要借助直观的表象信息,使学生逐渐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多媒体恰能为学生提供这样形象生动的表象信息,从而激活学生灵感,使学生能主动去思考,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把教师自己和专家的作品展示给学生,对学生也是一个启迪和提示,拓宽学生的思路。这样教学,科学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教师对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表现不单单是一个作品的检验过程,也不单单是一方面的肯定,需要多元的认定。比如可以从作品的文字、声音等内容的合理性、创新性、合作的有效性、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作品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素材、一些已经做好的作品给学生看,让学生去评判什么样的作品是美的、合理的。对作品范例的分析,不仅引导学生对作品有一个较为形象直观的评价标准,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他们以启发。

例如,我们在上《绘上缤纷的色彩》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通过填充各种颜色这一任务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画图”软件中几个常用工具的使用。此刻,动物王国中的小动物被一一描绘上色彩,学生们的思路也被打开了,当动物王国的颜色被同学们描绘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同学们的思路也被打开,很自然地融合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除了自我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同时,孩子们也很注重同伴的肯定和认可,也就是学生的互评一样重要。多方面的评价,让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提高,更进一步利于学生的发展。

六、明确教师的角色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应该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情境。小学信息技术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特点,让学生有独立操作并自我深入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固有的知识库存,必须不断进行“充电”,以满足学生知识增长的需要。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新课改要求: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而,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服务者、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和研究者。

篇5:信息技术老师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之间,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结束了,信息技术老师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回顾这一学期来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我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尽心尽力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工作总结《信息技术老师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计算机瞬息万变的发展对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停地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很好的担任信息技术教师这一职责。另外新的教学观念的不断涌现,促使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此,我坚持阅读《中小学电脑报》、《计算机教学》等,掌握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新动向;继续学习《小学教育学》,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使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新知识时,往往是先从局部分散的学,最后才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往往没有复习的时间,但不复习,学生脑子一盘散沙,所以本学期我在如何复习上下功夫。我主要采用了归纳式复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在某一章节或全课程讲授完毕后,通过对知识和操作步骤的归纳,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起来,加强记忆与理解,从而能够顺利、熟练地完成操作,达到教学要求。

篇6:信息技术教学部学期工作总

信息技术教学部学期工作总结

2012-2013(1)

2012年是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实施质量工程,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的一年。本学期本部门在学校教务处业务指导和学院党政的直接领导下,围绕学校学年工作目标,积极落实质量工程建设,结合学校和部门实际,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

学期工作总结

一、认真履行职责,做好部门工作

认真履行部门职责,规范实施教学管理,提高部门工作效能。进一步细化管理人员工作职责范围,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圆满完成了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任务。

二、围绕教学中心,积极开展各项教学建设活动

在本专业教学工作方面:(1)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听课制度和教学工作会议制度;(2)编制修订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3)抓好课堂教学秩序,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评课与评教活动;(4)提供良好教学环境与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专业教师多媒体教学的要求;(5)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开展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组织教师听课,通过检查与听课,及时发现问题,随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是继续完善校内实验室场地的维护和管理任务,合理规划和使用各实验区的功能;二是进一步健全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实验室管理管理制度得到全面落实,本学期实验室无重大事故发生;三是完成了专业实训课教学任务,效果良好。

在教学改革与研究方面:认真做好自治区技能竞赛组织工作。按照教务处的有关通知的要求,成立专业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示范校建设方面: 本学期学校进行了自治区师范校的评估工作,本专业作为学校重点专业在编制相关文件,开展专业建设,实施专业论证,改善专业办学条件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三,新学期工作计划

新学期工作计划根据学院新学年工作要点,为了有序开展本部门工作,现提出以下工作 计划:

1,增强教学管理意识

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教学计划管理、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考试管理等环节,尽力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教学工作的稳定。

2、继续修订完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1)围绕中职教育人才培养 目标和规格,按照我校关于制订专业教学计划的意见,修订完善 2012 年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要处理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理论课 与实践课的关系,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实践性;(2)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制定的意见,完善各专业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使各类教学文件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达到规范,确保质量。

3、加强教学常规建设:(1)加强过程教学管理,落实各环节的教学工作,做到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记录;(2)坚持听课制度,加大对课堂教学 质量的监督,继续开展“学生评教” 活动;(3)坚持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加强教学信息的分析,认真处理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

4、制订与完善有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1)制订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2)完善本部门的管理制度。

汽车技术教学部

篇7: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手册 上学期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有1个教学班,共有学生36人。他们对计算机来说很感兴趣,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学生们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点:

1、小学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一无所知到初步领会和掌握,为使今年的更好学习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今学期本着教好、学好的原则,努力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摸清学生真正掌握了多少,并且将其划分层次,按照不同的程度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成绩的提高。

2、学生现有信息技术知识不多和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很少,需提高学生理论知识领悟能力和操作技能能力。

3、学生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都不高,今学期要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使他们更多的了解未学过的知识,扩大知识面。

4、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到注重发现培养较好学生,使之在学习成绩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做到努力培养或从零做起,使其对知识更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使其知识成绩更上一层楼。通过两方面的照顾,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争取在今年中考中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一、课程描述

一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以四年级学生为对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材以建立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绘画、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初识计算机、学习使用鼠标键盘的基本操作。教材共安排有三个教学单元:计算机乐园,计算机绘画,与键盘握握手。

二、学期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电脑组成和电脑操作基本概念,了解操作安全常识。

2、学习开关机,认识桌面,学习鼠标和键盘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表达的能力。

4、通过“玩中学”的方式,学习鼠标的正确操作方法。

5、以主题绘画的形式,利用“金山画王”等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进行基本的绘画练习。

6、学习键盘的基本操作方法,在练习中提高指法的熟练程度。

7、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8、通过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计算机与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

9、养成正确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四、学习方法的建议

1、贯彻玩中学的原则,采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游戏的学习中完成对技能的掌握。

2、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绘画部分、指法练习部分采用部分学生熟知的其他学科内容。

3、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广泛展开讨论交流,发挥团队作用。

4、采用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学习积极性。

5、家校作好联系与配合,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第二册(上)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计划针对五年级两个班制定的。五年级学生已掌控了计算机的部分基础知识。有了初步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大部分的学生键盘操作速度比较快,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迷恋电脑游戏,在微机室内上课习惯不好。针对这些情况,这学期,将加大对学生指导的力度,加大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端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根据实际需要,精选了最实用,最新颖的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心理及认识结构的特点。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

和教学活动。本教材还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编排,设置了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学习模块,借此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惊神,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认真钻研;积极探索,及时总结,评价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等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组成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概念。学会窗口,windows资源管理器,文件夹和文件、压缩文件的有关操作。

2、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邮件的撰写及收发操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聊天室进行信息交流;使学生学会在电子公告板上收发帖子;培养良好的网络礼仪道德及行为规范;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3、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

五、教学措施

采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准确地介绍信息技术的科学概念和一般原理,采用图示法、示范操作、指导学生“边讲边操作,边听边练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操作,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练,采用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互动,并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小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册(上)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计划针对本校六年级,六年级有两个教学班。通过上期的学习,学生对WORD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所以,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使用的是“泰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内容是全新的。内容包括:图片的采集与处理,声音视频的采集,幻灯片的制作。

幻灯片的制作是重点,也是难点。另外就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添了WORD文字编辑排版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3、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某些创新设计。

4、学会用WORD进行文字编辑排版。

5、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媒体素材的多种采集方法与处理方法。

五、教学措施:

篇8: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概述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指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资源,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班班通”“通硬件”是基础 ,“通资源”是关键 ,“通方法”是灵魂。本课题研究将依托我校已经初建起来的校本教学资源库,实施常态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将“通方法”作为“班班通”的落脚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探索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模式, 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班通”项目实施效益。

二、研究工作进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保障课题研究 。

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王斌、徐大梅、马昌福等组成;设立了以县教研室、中心校专家组成的课题研究顾问组,庐江县教研室主任刘典松、庐江县电教馆馆长马春霖、教研室副主任张正标、教研室副主任程昌生、电教馆副馆长贺建军、庐城镇中心校校长余韶华、庐城镇中心校教研员钱梅等作为顾问亲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给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帮助。经过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讨论,制定课题奖励制度、考核制度、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保障课题研究工作有效开展。2014年3月,吸收了周春林、王东霞、刘青山、刘朝户、张伟、林园丁等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课题组,壮大队伍,充实课题组力量。

(二)加强培训与理论学习 ,支撑课题研究 。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课题组成员一直坚持理论学习,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理念,并将理论学习与平时教学相融合。课题组负责人在网上购买了大量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供课题组成员借阅学习,凡课题组成员获取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优秀文献资料,均共享学习,相互交流;凡能帮助课题研究的书籍,课题组成员均可自行购买,凭发票报销。课题组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专题学习、研讨,印发了信息化课堂教学结构理论供教师自学,还召开了翻转课堂理论和策略专题学习会议, 这些举措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使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教师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整体认识, 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促进了课题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为保障课题研究工作,加大研究性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课题组成员信息技术素养, 先后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校级培训、PPT知识培训、“班班通”畅言智能语言教学系统软件使用培训、课件制作专题培训、学科主题社区教学应用专题培训、云平台教学应用专题培训、资源搜索培训及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大练兵等培训活动, 想方设法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安徽省电教馆举办的“2014年全省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培训会、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等, 要求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之后,撰写培训心得,挂在校园网上,供课题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

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理论学习与应用能力的培训,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所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能力有了相应提高。

(三)扎实开展研究工作 ,推进课题研究 。

1.开展调查研究 ,收集分析数据。在课题开题之前 ,以庐江县城南小学为例,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问卷调查,对庐江县城南小学“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具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通过问卷、访谈、考察等形式,为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分析并探索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或建议,力求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并为该县乃至刚步入教育信息化的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按时举行开题报告 ,有序稳步推进研究。2013年12月1日,我校隆重举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会;开题后,立即召开课题计划、方案研讨专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工作进度表;2013年12月,开展“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讨课活动;2014年1月 ,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

在2014年上半年,着重进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究。扎实开展以下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参与互动课堂教学视频课例大赛;开展课题研究专题会议;与庐江县泥河镇沙溪小学、合肥市黄山路小学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细化、分解暨课题研讨课活动安排工作会议;课题组成员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围绕课堂制定的目标重点进行实践探索,定期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师信息化大赛等活动;召开“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教学评议会议;在城南小学云平台开展组内公开课、校级公开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专题研讨课教学评议,在此过程中注意收集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 不断丰富学校课件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相继召开课题研究学期总结会议、课题研究推进会议等。通过开展上述活动,推进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稳步进行。

3.制订课题计划 ,记载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制订详细的课题研究计划,加强课题组教科研的开展。每个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负责人拟定教研活动,提出课题组的研究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与进度, 然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总计划安排, 根据教学学科与年段在个人课题记载册上有针对性地制订个人的课题计划,以便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层次开展教学, 完善个人课题记载册,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 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认真撰写教学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典型案例和反思等,把课题研究工作和课堂教学常态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做好课题改进阶段性研究总结, 为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实验数据和资料积累。

4.积极参加信息大赛 ,催生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以国家级课题《“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研究》研究为契机,积极开展了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申报、评比活动,共有8件作品在2014年全县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的课例《大自然的文字》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三等奖。2014年8月,共推荐24件学术作品、3个个人空间参加庐江县2014年电教学术作品评审。

(四)开发学科社区 ,建立互动平台 。

我校开庐江县乃至合肥市先河,依托课题研究,建立了基于开源软件Word Press的庐江县城南小学学科主题社区,学科主题社区运行于新浪云计算平台(简称SAE)(浏览地址:http://ljcnxx.vipsinaapp.com/),该主题社区能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是一个综合学科主题社区,师生可非常方便地进行注册与站点后台管理,师生、生生能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自主探究 和协作学 习活动 ,多学科交 叉 ,具有综合 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模块管理功能强大,有“教师频道”、“学生频道”、“书香校园”、“互动平台”、“协作学习”、“在线投稿”五大功能模块,能实时发表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主题社区有着强大的邮件管理系统, 能实时发送提醒邮件,实现有效交互。学生可通过“网络课堂”、“在线学习”、“答疑解难”等,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媒体等互动,学生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学件、答疑解惑等开展探究性学习、协作化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线投稿发表习作、日记、数学小论文、英语短文和提出疑难问题。学科主题社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新颖,页面精美、大方、清新,实用性、参与性较强,成为师生共成长的对外展示交流互动平台。该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

三、研究工作成效

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研究城南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对策:初步建立了校本教学资源库; 逐步提高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多渠道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多途径进行练兵活动, 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行动研究;建立了基于Wordpress的专属校本学科主题社区。

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积累了一些有效整合教学案例,正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策略,努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截止到2014年8月,课题组第一负责人李斌研究论文《追寻充盈智慧的数学课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例类二等奖; 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卢凡在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师多媒体应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建立的学科主题社区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学科主题社区类唯一的一等奖,制作的课件《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在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课件类二等奖,《“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现状调查分析》研究论文获县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近10篇研究论文在县、市学科论文评审中获奖。课例、课件、学科主题社区、博客等10件作品在庐江县、合肥市2014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奖。张雁老师执教《大自然的文字》课例荣获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全国三等奖。

四、研究工作反思及努力方向

(一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创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恰当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师生、生生互动式教学。

(二 )“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演示工具, 简单地应用于教学,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高层次地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之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评价等。“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体现在将信息技术适时、适当 、适度地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以能否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有效”的唯一检测标准,杜绝任何形式的“机械电灌”.“班班通”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不可演变为单一的计算机课件演示教学。

(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体是学科 , 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抹杀学科教学的特点,什么内容用,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完全由教学的需求确定,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杜绝任何形式的滥用,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不能“为用而用”,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信息技术要与传统教学互补,取得最佳效果。

(四 )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整合素养的核心, 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涵盖目标的确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效果的考察。

(五 )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能不用、不得不用现代教育技术, 不能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能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只有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强有力工具,让信息技术适时、适度、适当地融合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让“班班通”真正走向教学应用,让信息技术真正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才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学校领导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组织与实施,保障了研究工作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顾问专家组的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课题组负责人、全体课题组成员开拓进取,使课题研究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篇9: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关键词】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45

伴随多媒体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知识更新和传播速度不断得到加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息充斥的时代。在信息化时代,如果学生无法正确掌握信息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会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知识的搜索和学习,不会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资料的补充和完善,那么,学生就会在知识量和信息量上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失去竞争力,因此,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初中生必须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通过学习掌握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技能。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增进其基础知识,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事情。

一、树立学生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如何树立学生的信息意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包括上机和理论,教师应将树立学生信息意识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中融入现实的案例,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经验和事例与理论相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深化理论学习同时树立学生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意识,促进学生加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在上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整理和优化,将与学生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网络资源与学生进行分享,让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切实感受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的帮助和益处。只有学生切身感受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所能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极大帮助,才能有效树立信息意识,并激發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间接性的促进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完善教学手段

从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中学教学计划。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一般学校课程,其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教学任务要求70%左右的时间是上机操作,30%左右的时间是理论指导课。那么,面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实践多于理论的新课程,如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如何组织课堂学习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充分的考虑。对于信息技术课程部分学生对其学习内容并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因此其学习方法更是无从说起,可是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却是了然于心,因此,为了首先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教师应该多采取案例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输入法是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必须首先掌握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学生打字速度的快与慢既与学生操作的方法有关系也与学生操作次数有关,只要学生进行苦练和勤练,那么一定能够掌握较快的打字速度,因此,在引领学生掌握打字方法和提高打字速度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进行教学演示。相信教师的打字速度肯定会在学生中间引起不小的惊讶,赢得学生的崇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现身说法从而对学生打字技巧进行指导。

此外,初中生好奇心比较重并且其对新知识的求知欲也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有效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课程中有些教学内容是涉及到幻灯片或是文档的操作,当教学进展到这方面的内容时教师依然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来促进教学。部分教师在传授此部分内容时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本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所了解的内容进行幻灯片的制作,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制作的幻灯片进行分析和讲解,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的演示和改进。我们说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疑惑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够高效的引导学生聚焦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全面掌握。

三、优化教学组织模式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70%左右的时间是上机操作,在上机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计算机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会将整个演练过程持续进行下去直到完成教学内容,这样的授课容易导致学生操作与理论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听完整个教学过程后遗忘部分操作内容,因此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操作进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每一个操作步骤之后都要停下来等学生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因此,综合考虑教学条件,教师应该采用分组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大胆地采用学生辅导学生的办法,让学生之间互相辅导,互相帮助,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且学生间的辅导自有特点,也易于交流,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篇10:信息技术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所教课程为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总体工作计划的指导下,结合本校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本期圆满完成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工作。学期即将结束,回顾与总结过去的工作,反思得失,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现将本人承担的信息技术课教学等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

本学期我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探索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所在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探索教育教学新方法,提高业务水平,注意收集相关资料,拓宽教学视野。

根据学科特点和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更为实用的教学,搜集导课材料,争取每节课都让学生学点什么,使他们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我经常创造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个性特点。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把教学素材提前发到学生机上。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使他们有成就感。

二、集体备课

根据县局文件精神和学校工作计划的具体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二下午为集体备课活动时间,集备主要针对下周(下节课)内容。我们首先要回顾反思一下上周集备的执行情况,即本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然后备新的内容,讨论并确立教学中重难点内容即落实在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问题,有时间会随班听课。课余时间,我们还利用集备时间来学习国培计划内容,体验新课改精神,交流学习心得,进行校本教研,努力把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利用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方面。

三、教研活动

我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不仅听本学科的课,还听其他组教师的课和各种公开课,本人认真听评课,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组织教学过程。本期本人完成公开教学任务,认真制作和备课,努力展示学科特色,还积极参与计算机组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及制作方面提供技术上支持。通过听评课,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积极参加教研组每月一主题的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积极展示本学科的优势,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体现本学科的特色来。帮助其他老师制作或提供技术上的服务。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本学期积极参与校本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深层次地提升信息素养和专业化技能。

四、注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教育

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这套教材的每个年级所涉及的主题都包括个人与家庭、班级与学校、社区与社会,我就充分利用这些人性化的内容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在学生之间闹矛盾时进行及时的引导与化解,告诉他们做人及与人相处的道理。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及追求的方向,同时,性格也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西点军校男孩性格书》里就特别强调好的性格成就一个人,而不好的性格则可能会毁灭一个人。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在教学中,我会帮助同学们修炼好的性格,祛除不良的性格。我会推荐学生看一些好的书和电影,现在好书很多,但可供中学生看的电影却很少,而网络则是好与坏俱陈,要教会学生有辨别地去接受外界的信息,去主动学习好的事物,远离邪恶的东西。

篇11:信息技术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教师:杨光刚2014年7月7日

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下面我对上学期的工作作一总结,为新学期的工作确立新的目标。

一、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担任高一年级9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电脑方面的书籍等,还经常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实施教学。一学期来,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不仅听本学科的课程,还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由于学校正在建设,机房建设不是很完善,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主要是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和学都有了一定的困难,但是为了上好这门课,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作了充分的准备,每堂课上之前我都查找各种资料和图片,或者每节课都会给学生播放一些电脑制作的作品及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视频,尽可能地让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此外,我继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1、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领悟信息文化内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重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充分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技术思路。对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少限制、多支持,鼓励自主探究。

2、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中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都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比如:我们学完文字处理软件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电子作品,确立作品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出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与一体的电子报刊,主题选择方向可以是环境保护、西部开发、世界无烟日、科技活动周、机器人、奥运等。老师给出作品要求,给学生两节课时间,可以上网搜集素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子报刊的制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可以从作品的思想性、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技术性几个方面给打分,全面给出评价,使学生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①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形成能力,提升素养。在“任务驱动”中所设置的任务要求做到科学、适当、适度。② 启发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③ 讲授法。信息技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做成各种教学课件,借助于有关设备,边讲授边操作,讲练结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④ 分层递进教学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实行分层施教、分层测试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种促进各层次学生不断递进的机制,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思想认识

在工作的这半年里,我思想上渐渐成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肩负的责任和应具备的素质。首先,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为此我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才能培育出更优秀的下一代。其次,教师也是学生的楷模,因为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们跟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所以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以身作则,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学生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传送一些良好的品质,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

三、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们是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我服从党和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并完成了学校领导安排的所有任务。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学习方面

自己初为人师,在教学中和工作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随时时随地的向其他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和学习,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能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活动,认真学习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并能和其他老师一块儿讨论,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在向其他老师学习的同时,我还注意向学生学习,使得教与学相得益彰。我深知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不应脱离“学生”这个主体而谈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学生的感受经常向他们寻问情况,学生给我反馈的意见和要求使我能更合理的的安排教学任务、高速教学计划。通过向学生学习,我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从而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在工作中,我随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往我们在学校中学的大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毕竟理论的东西要多一些,而现在,在工作岗位上,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才能更好使得所学有所用!

五、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没有缺席过一次,坚持天天签到,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新学期中,我应更加勤恳,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六、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5、在网站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的网站和学校的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6,多学习一些视频制作的技术,使自己的视频制作水平得到提高。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应具有比别人更超前的目光,及时掌握最新的科技资讯,明白到自身的责任,为此,我经常通过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上网浏览新课程教学网等形式,学习更加多的、好的、新的知识。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形成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风格。

上一篇:保管合同:车辆保管下一篇:农村小学后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