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个人愿景

2024-04-17

工作个人愿景(共8篇)

篇1:工作个人愿景

容简介:职涯愿景模型

(一)职涯发展:从选定方向开始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这儿的人从来没有一个人走出过大漠,据说不是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莱文对这种现象感到很奇怪。他来到这个村子向这儿的每一个人问其原因,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结果总是转回出发的地方。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尝试着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莱文非常纳闷,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为了进一步找到原因,莱文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而莱文自己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乐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跟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这个与莱文一起配合的青年就是阿古特尔。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职场何尝不是每一个人职业生涯的撒哈拉大漠,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就象要走出这撒哈拉大沙漠一样,在亲身经历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成功注定是在大漠的另一边。每天的工作都是处于走向成功的起点。职涯的发展,首先从选定方向开始。

(二)职涯的动力:职涯愿景

愿景,原本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企业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企业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它就像灯塔,始终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指导着企业的经营策略、产品技术、薪酬体系甚至商品的摆放等所有细节,甚至有人认为,愿景是企业的灵魂。

本文试图将愿景引入个人的职涯发展,意即个人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应围绕的中心,请参见图1:职涯愿景模型。

本文将职涯愿景定义为:个人在职业实践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经过与外界互动逐渐沉淀下来的理想职业目标,是目标职业的期望情景的总和。职涯愿景应当包含很多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个人的职业目标是全面而且细致的描述,包含“目标职位、领导风格、价值观念、性向特征、行业领域、规模、职位胜任素质、控制幅度”等,其中价值观、个人性向、知识技能等最为重要,是构成个人职涯愿景的核心部分。

职涯愿景模型的含意是:基于价值观、个人性向、知识技能的核心,职涯愿景(图中的圆)是每一个人经过职业的发展实现职业目标的梦想,对应于个人的职涯愿景,每个人都有长处(图中突出部分)和不足(图中缺口部分),其长处和不足都是在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确定的。长处体现在心理(精神、思想)、阅历(实际经验)、工作技能、自我认知四个方面,不足也相应体现在对照职涯愿景的实现个人尚有待把握的机会运气、兴趣爱好、个人性向、工作技能四个方面。只有尽可能的发挥长处善用长处、弥补不足,使得个人在机会的把握、兴趣的导航、技能的增长、性向的管理接近并重合于职涯愿景时,职业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机会运气“只眷顾随时作好准备的人”,随时作好准备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于个人知识技能的积累以及心理的调整,所以把握好机会同工作技能的胜任一样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来争取;基于兴趣、个性的心理活动特征,需要通过评估来确定类型、依靠互动来进行训练、借助善用和拓展实现调整;技能、风格互动等同阅历相关的素质锻造需要不断的实践、总结、持续改进得以固定、内化。

(三)职涯的起点:职业选择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职涯实现更好的发展的前提是:从事一份适合自己兴趣、性

格、能力的职业。职业选择并不仅仅意味着求职应聘,也包含在现有岗位上的提升以及岗位轮换。职涯愿景理论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运气机会、兴趣爱好、知识技能、个人性向等四个方面。以下就这四个方面做一简要地说明。

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永远是影响择业的首要因素。

几乎所有比较规范的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与人员配置方面,都建立有以岗位能力素质为基础的、结合专业知识、技能、学历、和工作经验等要求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及面试评估工具,其目的就是衡量应聘者与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匹配程度。胜任力素质模型中各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首当其冲。但是,专业知识的程度还不能完全说明符合胜任模型要求,企业要的是工作产出――也就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很难想像一个性格内向、无法同人们交流互动的高学历者能在岗位上运作自如。也就是说专业知识(理论层面)应当转化为生产力,其体现就是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岗位技能(操作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职场上越来越重视学历,却也不再“唯学历”,甚至是有时人们更为看重培训的经历。

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人的发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在工作中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开拓进取,努力工作,这样就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反之,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工作,对精力、才能都是一种浪费。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灵巧的双手,在技能领域得心应手,但如果硬把他的兴趣移到思辨型的理论研究或与人交往的营销和公关上来,他会感到无用武之地。广泛的兴趣可以促使人们注意和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为自己选择职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在职业选择以及职业规划上,每一个人都应当尽可能多地专注于自身兴趣相关的职业。

个人性向

本文中性向泛指个人的性格特点(性格倾向)、气质、与外界互动方式以及感知、思考、判断的方式方法等。性向可以后天训练,不过性向的改变因人而异。

不同职业对性向特点有着特定的适应性要求,要选择某一职业,不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性向特征比具备相应的性向特征在职涯发展乃至实现方面都会有更大的阻力。性向的类型分类及诊断有很多方法,有的侧重于精神分析方面,有的侧重于职涯选择的性格适应方面,还有的侧重于同环境的互动方面。MBTI量表分析方法即是面临职业选择困惑的人士职业性格适应性测评的一种分类诊断方法。按照MBTI量表分析,从辨别个人在性格(内向与外向)、信息收集(感知与直觉)、决策(思考与感觉)、生活方式(判断与认知)方面的不同偏好予以分类并进行测量。比如其中与人力资源工作者相适应的个性风格应当具备“极富创意;感情热情强烈、原则性强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善于收集事实以及检核标准,独立进行创造性思考分析;即使面对怀疑,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仍坚信不疑;看问题常常更能入木三分”等特点。

就职涯愿景模型开发团队长期实践的体会,最易于结合工作具体实际给予职场人士尤其是希望在人际互动方面获取帮助的人士指导参考意义的,当属美国两位心理学兼管理顾问大师Stuart Atkins和Allan Katcher创建的LIFO®系统。LIFO®全称为Life Orientation®,是以人际沟通学、管理学与组织心理学为基础研发而来的一套人本管理系统。它通过一套特别设计的问卷,来显示在顺利与不顺利的情境下,个人行为风格的取向与偏好。LIFO®系统的基本理念是:长处与缺点是一体的二面,所谓缺点,往往是长处的使用过当。因此透过LIFO®系统的学习,不但可以促使我们对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进而有效地发挥长处,建设性地思考与更为恰当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不断结合外部环境的需要调整个人的性向,继而在每一段职业生涯周期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人际的互动,实现职涯发展。

机会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没有仁爱的,将机会与不幸任意抛洒。

某调查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 “机会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占70%”。没有必要在职业的选择方面讨论机会因素到底具体占多少分量的数字,不可否认,职涯的发展进程中,机会因素不可小觑。而“机会往往会眷顾随时做好准备的人”。

对于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而言,兴趣爱好与生俱来,机会往往又是不可预知,个人能够通过训练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善的,就是技能的提高以及性向风格的训练。职涯愿景模型主要就是试图结合个人的工作绩效,在有效的提高个人技能以及管理拓展性向特征方面给职场人士一些参考。

(四)职涯盘点:你的性向技能清单

美国《劳动力》杂志(Workforce)报导指出,在美国遭受“9·11”恐怖攻击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发现,能够精确掌握企业人力技能清单(skill inventory)的公司,应变速度较快。企业如果有通盘掌握企业员工技能的系统,公司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具备某种专业能力(例如能说法文)及专业经验(例如具有债券交易经验)的员工,递补工作空缺,使公司营运尽快恢复正常。

对于个人职涯发展来说,当你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向技能时,你也同样能够在职场中具有较他人更强的适应能力,在职业选择中处于主动。

了解个人性向可以通过个人感觉判断,但这不够系统,而且个人性向就像“冰山原理”所说的一样,表现出来的或者是被自己了解到的只不过是“性向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水面以下部分还要借助一些测量工具或者是咨询专家的分析。笔者长期的实践感觉是,目前市面上的人才测评软件鱼目混杂,信度不高,但也有一些效果比较好(经典)的测评量表,比如LIFO®系统、MBTI、卡特尔16PF、等。当然测评量表一定要借助专业顾问的帮助和分析。

工作技能名目繁多,本文将工作技能分为专业技能和可转移技能(通用技能)。专业技能是指目标岗位所要求的工作操作技能,比如:CPA之于财会岗位、CCNP之于网络管理岗位。可转移技能是指那些在不同的岗位都适用,也可以在不同的职业领域转换的技能。比如:有效沟通、公开演讲、分析能力、电脑操作等。

了解技能清单的步骤是:

第一步是记录个人熟悉的技能。

第二步是筛选目标职业(目标岗位)需要的技能。

第三步是清点个人具备的技能中尚不具备目标职业(目标岗位)需要的技能。

第四步是区分个人技能中的专业技能和可转移技能。

第五步就是寻求建立职涯标型靶,对个人技能进行“标杆管理”。

(五)职涯标杆管理:确定标型靶

标杆管理同样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概念,是一种能引发新观点、激起创新的管理工具,而且它对个人职涯发展同样有用也就是对个人的职涯实施标杆管理。

对个人的职涯实施标杆管理需要先确定个人职业的“标杆”,为了同企业管理意义上的标杆管理相区别,本文将具备某些“标杆基准”的人士(一个或者多个)--简单理解就是良师益友,称为“标型靶”。标型靶可以分为几种类型:职能型、人际互动型、快速学习型、流程规范型以及创新开拓型等,因人而异。

篇2:工作个人愿景

2011年初调入质量客诉,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学会了许多,也明白了许多,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愿景。首先质量客诉不是简单应付处理主机厂质量投诉,我们要做的是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如何跟踪信息,以及我们工作是否真的做到位了(即客户满意)。为了我们工作到位和做好,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今天事情是否处理完了,时刻排好自己工作行程表。真正做到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及时消化、及时归档、及时跟踪。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客户、面对是主机厂、面对的是上帝,他是我们的顾客。顾客就是上帝,如果你得罪了顾客,那你只有去见上帝了。

随着对本职工作深入了解,以及同事对我认真指导。慢慢的从什么也不懂变为慢慢懂得自己工作性质,以及重要性。我们这里也是公司的一个窗口,我们时刻代表公司形象,代表一个质量客诉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及工作愿景》。在这里,我一直在不断思考如何成为一个优秀客诉工作者。首先我必须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明白我的工作需要什么知识,我处理的事情(报告)需要用到哪些质量工具和方法。因为一个好的工作方法可以让自己高速、有效处理客户抱怨,为快速解决问题争取更多时间,同时也会增加客户满意度。为了更好做好的工作,我每天都不断学习中。包括五大常用手册运用、以及编制质量分析报告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我的工作如同一个pdca环,而每一个环里面又有多个小pdca环。只有每一个小环运转通了(做好本职工作),我们这个大环才会飞速旋转,且越来越快。

篇3:工作个人愿景

关键词:合作学习,个人愿景,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团队中所有成员共同期待的结果或景象。个人愿景是团队中每个成员心中期待的结果或景象。在合作学习中, 共同愿景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 在师生、生生相互协商的基础之上, 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达成的共识, 从而更好地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过程;而个人愿景则是合作学习小组中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想要达到的要求或想法。合作学习的组织结构形式是团队或共同体, 没有共同愿景, 就没有团队的共同任务和目标, 也就不可能构建起积极的互赖关系。而团队是由多样性差异的成员组成的, 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期待和想法, 应重视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结合。

一、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存在忽视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结合的问题

(一) 在达成共同愿景的过程中仅强调共同愿景, 不重视学生个人愿景

在各地一些“典型”的合作学习案例中很少提供这种“结合”的成功经验, 相反, 更多的是仅仅强调共同愿景, 不重视学生的个人愿景, 没有深层次地研究为实现共同愿景如何与学生个人愿景沟通的问题。在调查访谈中发现, 有些教师往往认为课堂目标实现了, 学生的一切问题自然也解决了。教师往往会误认为教学目标就是共同愿景, 只要“布置”了就是共同愿景, 忽视了教学目标需要所有成员认同才能转化为共同愿景。没有深层次地了解、研究如何与学生沟通协调好他们的个人愿景, 也没有在达成共同愿景中融入个人愿景。

(二) 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认同

合作学习的共同愿景与高中生个人愿景的结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尤其是在内容的选择、表达方式等方面。为了达到这一水平, 可先由教师或合作组带头人根据教学目标, 要求设计提出初步方案, 然后广泛地征求学生的个人意见, 一方面通过沟通、了解、吸纳, 采用学生的个人意见,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期待、想法纳入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要求中, 最后形成得到学生认可并为之努力的共同愿景。然而, 在实际过程中, 有些学校和教师基本不听取学生的个人意见, 其共同愿景是由学校管理层或是科任教师提出来的, 然后进行宣传。有些则自始至终没有动员学生对共同愿景的具体内容进行任何的研讨, 学生在这过程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即使有些班级组织了研讨也形同虚设, 没有与学生进行实质性的沟通。于是, 以此种形式形成的共同愿景在内容的选择上往往不够合理, 在表达方式上不甚合理或所表达的内容不够精确。学生积极参与才能建立更好的合作学习的共同愿景, 并且再好的共同愿景也要得到学生认同和积极参与才能至善至美地实现。

(三) 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缺乏因势利导、逐步推进的策略

建立一个成功的课堂犹如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 所以要想建立优质的合作学习课堂, 不妨借鉴一些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一些比较成功的合作学习课堂, 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 采取了彼得·圣吉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的“由浅入深”的五个阶段推进策略, 即告知、感召、测试、咨商整合、共同创造。这种策略的承接对象是学生, 通过此种策略可以逐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并结合这种需要进行逐步引导, 与此同时, 也使学生能够透彻地了解共同愿景、认同共同愿景, 自觉、热忱地与团队一同创造美好的共同愿景。这种策略摒弃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通过多方面的沟通, 共同完善整个共同愿景, 直到整个团队上下一致认同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学生是共同愿景的主要参与者、共同缔造者, 与此同时, 学生的个人成长需要及其相应的个人愿景也能恰如其分地交集、汇聚、融入到整个团队的共同愿景之中, 使学生的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更好地结合。但是, 如今很多合作学习的课堂没有实施此类策略, 缺乏操作方法和技能, 因而影响了共同愿景的达成。

(四) 在建立共同愿景的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相应利益作说明和实际兑现

在合作学习中, 不同的团队共同愿景的具体内容和描述各有不同, 但是其目的都大同小异, 都是促进团队更好地发展和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利益。共同愿景真实地、更多地兼顾学生的利益及其健康成长, 学生更乐于为这个共同愿景奋斗。但是, 共同愿景的描述一般来说, 不会直接把学生的利益放在其中进行具体地表达。于是, 共同愿景要对学生起到比较好的鼓舞作用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并且在确立共同愿景之后, 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解释, 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到共同愿景与自身的切身利益是密切相关的。此外, 在共同愿景建立之后, 要逐步兑现共同愿景给学生带来的益处。然而, 在合作学习中大多数团队并没有重视这一环节。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逐步实施, 但至今仍有不少学生认为共同愿景是团队“领头羊”的事, 与他们没有实质性的关系, 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共同愿景跟他毫无关系。如此一来, 学生就会把共同愿景当做是团队“领头人”用来诱惑他们多干活的形式和方法。

(五) 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在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方面处于相对分离状态, 不能形成合力

在合作学习课堂管理方面, 有些团队在设立共同愿景时, 意识到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愿景, 但是仍然没有研讨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方式对学生建立个人愿景进行有力的引导, 更没有研讨出行之有效的途径将学生个人愿景的建立与整个团队共同愿景的建立密切结合, 基本上, 团队与学生个体在谈愿景时各抒己见, 于是, 产生了个人愿景与团队共同愿景关联度低, 甚至二者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学生的个人愿景与团队的共同愿景没有形成合力, 收不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二、重视个人愿景, 促进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结合

(一) 构建个人愿景管理平台, 鼓励学生建立个人愿景

在合作学习中, 为了顺利地实现两种愿景的结合, 教师应该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个人愿景管理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 建立一个以团支书为主要负责人的小团队, 负责将本班学生个人愿景的设计类型、表达方式、文本规定等信息与团队共同愿景的结合的要求, 通过各种沟通方式向学生传达;鼓励和号召所有学生制定近期规划及个人愿景, 并向这个小团队报告, 而这个小团队要对这一信息保密;教师对学生个人愿景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学生面谈或是以书面沟通的形式给学生建立个人愿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此同时, 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建立个人愿景进行鼓励, 如个别面谈, 召开会议动员, 同伴群体互相鼓励等形式。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愿景, 不能对学生个人愿景苛刻地评价, 甚至要求学生为了团队的整体定位而改变或牺牲个人愿景。

(二) 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 形成高质量的共同愿景

高质量的共同愿景应该是能够实现共同愿景与个人愿景相结合, 让学生真诚地认同与向往的共同愿景。为了达到这一水平, 合作学习共同愿景的建立应该广泛地征求学生的个人意见, 并吸纳个人正确的意见, 从而使这种愿景不仅能够完整地表述团队的目标意向, 而且能最大程度地兼容学生的个人愿景, 最后使共同愿景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学生对团队愿景的向往与认可。当共同愿景确立之后, 假如还有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或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团队应该与这些学生进行及时沟通, 清楚地表达团队的共同愿景, 化解学生对这一共同愿景的疑惑,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领悟这一愿景的内涵及其确立的依据。

三、因势利导, 逐层推进

合作学习是一种摒弃了以往“填鸭式”的现代教学方式, 学生是共同愿景的主要参与者、共同缔造者, 与此同时, 学生的个人成长需要及其相应的个人愿景也能恰当地融入到整个团队的共同愿景之中, 使学生的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更好地结合。在合作学习中, 当学生的最初目标实现以后, 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学生建立新的个人目标并督促学生逐步实现。当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信息、观念、方式、心理等方面的局限性影响, 建立了与团队及其本人实际不符的个人愿景时, 教师应该进行引导, 从而建立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条件、潜质等条件相符合的个人愿景, 在团队共同愿景的正确价值观的影响下, 也使适合学生发展的个人愿景茁壮成长, 最后实现个人愿景与团队共同愿景相结合。

根据团队的发展和共同愿景的实现情况, 对学生的发展需要作实际的说明。由于共同愿景一般不会直接体现学生个人利益, 面对学生的种种困惑,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并作全面的解释, 使共同愿景对学生得到他们的认同并起到鼓舞作用。与此同时, 在达成共同愿景过程中, 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明确的解释,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共同愿景、了解共同愿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此外, 在共同愿景建立之后, 逐步兑现共同愿景给学生带来的益处, 如建立健全各干部机制和奖惩制度。团队要把学生不同潜质的开发、平时成绩的考核、团队奖励制度等的运作与共同愿景的实施密切结合起来, 共同愿景达成过程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是方方面面的, 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

篇4:自然规律和个人愿景

但是生活中我们总是听到这样那样的哀叹、哭泣和埋怨。很少听到由衷的赞美和抒情,总是认为天道不公,世道不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弃儿,别人是天之骄子。其实自然自有自然的规律,你在自然中只不过是你在选择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在选择你。你和自然的选择同步,你就占尽天时地利,如果你违背了自然规律,你就受到自然惩罚。个人如此,群体如此,乃至一个国家也如此。所以我很欣赏中国古代“天人一体”的古老的哲学思想。人要不做自然的奴隶,首先要不做自己的奴隶,要敢于从这无边无际的愿景中走出来,迈出征服自然的第一步。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日本小孩在沙灘上玩耍,其中一个做了一个梦,梦见不远处有一个庄园,庄园内白色樱花树下有人埋了一坛黄金。醒后他把这个故事讲给另一个小朋友。另一个小朋友用一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他的梦,开始了他的寻梦。一年后这个小朋友找到了这坛黄金,成了亿万富翁,但做梦的小朋友仍然在沙滩的阳光里做梦。

这个故事中做梦的小朋友应当是天之骄子,上帝把发财的梦首先给他。但他却是一个愿景主义者,他可能会埋怨这坛黄金为什么会被埋在很远的庄园里而不是就埋在沙滩上。他忘却了自然乃至天意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把梦给了你,是自然选择了你;而你把梦卖给了别人,是你放弃了自然的选择。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巴西。巴西是个矿产特别丰富的地方,尤其是他的硒矿,是世界稀有矿藏。但巴西人自己没有去利用它,而是把开采权给了英美帝国主义,结果掠夺式的开发富了列强,穷了巴西世代子孙。

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许多人天天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口中不停地叫喊世道不公,忘却自己怎样去征服世界和他人。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相信自己吧,少一些愿景,多一些实干,自然就会成为你的奴隶。

篇5:我的个人愿景

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是近几年西方一些开拓性的大企业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出现的新职能、新方法。目前,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已被国内企业广泛重视和运用,同时也受到了企业员工的普遍欢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员工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企业员工要求改善或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含义不仅仅是要提高工作福利待遇,而更重要的是工作要有兴趣性和挑战性。因此,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设计,可以使职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职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身处企业所获得的成就感。并且提高员工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认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一个比较新的职能。

如何制定个人职业愿景的计划

一、开展个人职业愿景的重要性

1、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有利于促进员工的成长以及增加他们在企业的成就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中越来越多的员工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改善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企业员工要求改善或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含义不仅仅是要提高工作福利待遇,而更重要的是工作要有兴趣性和挑战性。因此,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可以使职工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职工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身处企业的成就感。

2、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设计是现代企业组织有效地使用人才的迫切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企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又给企业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机会。如果一个企业组织不了解自己员工的职业兴趣,也就无法指导员工进行职业兴趣的开发,也就无法培养和调动员工去适应发展和变革的需要。实践经验证明,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计划既为员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又是现代企业组织培养人才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开展个人职业愿景的条件

1、提高员工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认识,是开展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设计的前提条件。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一个比较新的职能。因此,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加强对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的了解,加大宣传力度,使职工充分认识到制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促使职工积极投入到制定工作中来。

2、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实施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的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公司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有效的用好人才,必须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今年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中提出了不是试点是亮点的口号,并先后下发了九个支持性文件,提出了不少先进理念,说明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方面已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制定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职涯实现更好的发展的前提是:从事一份适合自己兴趣、性格、能力的职业。职业选择并不仅仅意味着求职应聘,也包含在现有岗位上的提升以及岗位轮换。

职涯愿景理论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运气机会、兴趣爱好、知识技能、个人性向等四个方面。以下就这四个方面做一简要地说明。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永远是影响择业的首要因素。

几乎所有比较规范的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与人员配置方面,都建立有以岗位能力素质为基础的、结合专业知识、技能、学历、和工作经验等要求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及面试评估工具,其目的就是衡量应聘者与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匹配程度。胜任力素质模型中各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首当其冲。但是,专业知识的程度还不能完全说明符合胜任模型要求,企业要的是工作产出――也就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很难想像一个性格内向、无法同人们交流互动的高学历者能在岗位上运作自如。也就是说专业知识(理论层面)应当转化为生产力,其体现就是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岗位技能(操作层面),这也就是为什么职场上越来越重视学历,却也不再“唯学历”,甚至是有时人们更为看重培训的经历。

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人的发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在工作中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开拓进取,努力工作,这样就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反之,强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工作,对精力、才能都是一种浪费。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灵巧的双手,在技能领域得心应手,但如果硬把他的兴趣移到思辨型的理论研究或与人交往的营销和公关上来,他会感到无用武之地。广泛的兴趣可以促使人们注意和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为自己选择职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在职业选择以及职业规划上,每一个人都应当尽可能多地专注于自身兴趣相关的职业。

个人性(格倾)向

本文中性向泛指个人的性格特点(性格倾向)、气质、与外界互动方式以及感知、思考、判断的方式方法等。性向可以后天训练,不过性向的改变因人而异。不同职业对性向特点有着特定的适应性要求,要选择某一职业,不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性向特征比具备相应的性向特征在职涯发展乃至实现方面都会有更大的阻力。性向的类型分类及诊断有很多方法,有的侧重于精神分析方面,有的侧重于职涯选择的性格适应方面,还有的侧重于同环境的互动方面。MBTI量表分析方法即是面临职业选择困惑的人士职业性格适应性测评的一种分类诊断方法。按照MBTI量表分析,从辨别个人在性格(内向与外向)、信息收集(感知与直觉)、决策(思考与感觉)、生活方式(判断与认知)方面的不同偏好予以分类并进行测量。比如其中与人力资源工作者相适应的个性风格应当具备“极富创意;感情热情强烈、原则性强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善于收集事实以及检核标准,独立进行创造性思考分析;即使面对怀疑,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仍坚信不疑;看问题常常更能入木三分”等特点。

就职涯愿景模型开发团队长期实践的体会,最易于结合工作具体实际给予职场人士尤其是希望在人际互动方面获取帮助的人士指导参考意义的,当属美国两位心理学兼管理顾问大师Stuart Atkins和Allan Katcher创建的LIFO系统。LIFO全称为Life Orientation,是以人际沟通学、管理学与组织心理学为基础研发而来的一套人本管理系统。它通过一套特别设计的问卷,来显示在顺利与不顺利的情境下,个人行为风格的取向与偏好。LIFO系统的基本理念是:长处与缺点是一

体的二面,所谓缺点,往往是长处的使用过当。因此透过LIFO系统的学习,不但可以促使我们对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进而有效地发挥长处,建设性地思考与更为恰当的行为,在此过程中不断结合外部环境的需要调整个人的性向,继而在每一段职业生涯周期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人际的互动,实现职涯发展。机会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没有仁爱的,将机会与不幸任意抛洒。

某调查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 “机会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在各种影响因素中占70%”。没有必要在职业的选择方面讨论机会因素到底具体占多少分量的数字,不可否认,职涯的发展进程中,机会因素不可小觑。而“机会往往会眷顾随时做好准备的人”。

对于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而言,兴趣爱好与生俱来,机会往往又是不可预知,个人能够通过训练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善的,就是技能的提高以及性向风格的训练。职涯愿景模型主要就是试图结合个人的工作绩效,在有效的提高个人技能以及管理拓展性向特征方面给职场人士一些参考。

三、开展个人职业愿景步骤

1、提供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咨询。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提高各方面的咨询,使每个员工的职业计划目标切实可行,并得以实现。

2、帮助员工进行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设计。在提高对员工职业生涯计划认识的基础上,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人生道路来说具有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决策正确,则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反之则弯路多多,损失多多。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设计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首先,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了解个人技能清单的步骤是:

第一步是记录个人熟悉的技能。

第二步是筛选目标职业(目标岗位)需要的技能。

第三步是清点个人具备的技能中尚不具备目标职业(目标岗位)需要的技能。

第四步是区分个人技能中的专业技能和可转移技能。

第五步就是寻求建立职涯标型靶,对个人技能进行“标杆管理”。第六步是培养个人对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其次,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第三,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最后,有效的个人愿景和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修正生涯目标,反省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生涯的计划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方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3、帮助员工朝着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鼓励员工向着个人愿景和职业生涯计划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注意对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员工的关心,对员工要一视同仁,积极地提倡公开而平等的竞争。

4、加强公司员工培训,有目的的、系统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工作素质,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向心力。

四、在设计职业愿景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员工在企业中绝不应只“低头拉车”专心研究某一种专业知识,还应同时“抬头看路”看看这种专业知识在未来社会是否还将为人们所需求。一般说来,以长远眼光看问题,多掌握几种技能要比只精通一门狭窄专业知识更有前景。人们总是习惯于低估自己,结果往往是弄假成真。对此,心理学家罗洛·梅总结道:“许多人觉得,在命运面前,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打破现有的框架需要非凡的勇气,因而许多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这样似乎更舒适些。所以在当今社会,„勇敢‟的反义词已不是„怯懦‟,而是因循守旧”。作为企业员工应避免这样。总之,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是企业自身培养人才,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尽快使经验管理上升到科学管理,让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计划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一般而言,职涯愿景的实现是分阶段进行的,相应的,个人在价值观、个人

篇6:个人愿景(模版)

自我形象:乘年轻,多看书,多学点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外在朴素

大方,内在学识不错。

职业工作:找到一份与本专业或第二学位相关的工作。希望工作环境

好,提升空间大的职业平台。

个人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现在到未来坚持好每天抽出部分时

间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人际关系:个人有点宅,以后多参加活动,多交朋友,提高与他人交

流、沟通的能力。

个人休闲:如果可以,有经济条件。到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去欣赏沿

途风景、了解不同风土人情和品味各地美食。

婚姻家庭:和自己爱的人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钟丽 11130020

篇7:个人愿景

个人愿景是发自个人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象。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有物质上的欲望;有个人的健康、自由、对自己诚实;还有对社会方面的贡献;对某领域知识的贡献等等,都是人们心中真正愿望的一部分。

什么是个人愿景

个人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它根植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得到个体的深度关切,具有感召人心的力量。

如何建立个人愿景

学会把焦点放在全过程追求的目标上,而非仅放在次要的目标,这样的能力是“自我超越”的动力。人在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时,就精神奕奕,并充满热忱。当遭受挫折的时候,会坚忍不拔,认为是自己份内该做的事,觉得很值得做,意愿很强大,效率也自然提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景,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愿景往往是模糊的,或者是误解的,这样就会造成行动的盲目。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关键并不是如何建立个人愿景,而是如何理清个人愿景。以下三个步骤可以帮你清晰自己的愿景:

(1)想象实现愿景后的情景

(假如你得到了深深渴望获得的成果,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你怎样来形容它? ◆你的感觉如何?

◆这种感觉是不是你真正所想要的?

(2)形容个人愿景

(想象你正在达成你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愿望,这些愿望会像什么样子?)◆请你回顾在你学同时代、高中毕业时、大学毕业时、参加工作后以及现在的个人愿景,其中哪些愿景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原因是什么?

◆这些愿望包括自我形象、有形的财产、感情生活、个人健康、人际关系、工作和个人优闲等。

(3)检验并弄清楚愿景

(分步检视你写下来的个人愿景所组成的清单和每个面向,从而找出最接近你内心深处的层面)

◆如果你现在就可以实现愿景,你会接受它吗? ◆假定你现在就实现了愿景,这愿景能为你带来什么? ◆你接受了它,你的感受又是怎样?

个人愿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我形象: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假如你可以变成你向往的那种人,你会有哪些特征?

◆有形财产:你希望拥有哪些物质财产?希望拥有多大的数量? ◆家庭生活:在你的理想中,你的家庭生活环境是什么样子?

◆个人健康:你对于你的健康、身材、运动以及其他和身体有关的事情,有什么期望? ◆人际关系:你希望和你的同事、家人、朋友以及其他人保持哪一种关系? ◆职业工作:你理想中的职业状况是什么样子?你希望你的努力可以发挥什么样的影响力?

◆个人优闲:在个人的学习、旅游、阅读或其他的活动领域中,你希望创造出什么样的成果?

个人愿景和十个目标障碍

(1)态度悲观。

总看到潜在的危险,而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2)害怕失败。

如果达不到目标怎么办?恐怕失败导致焦虑,进一步导致非理性的思考,对恐惧常见的反映是“回避”。

(3)缺乏抱负。

我的价值观可能使自我缺少一种实现抱负或期望及动力。(4)怕遭非议。

如果我没有达到目标,别人会怎么说?(5)做事拖拉。

拖拉和缺乏抱负经常联系在一起。(6)低估自己。

没有内在的动力,缺乏寻求精神鼓舞的方式。(7)不清目标。

不明确目标的重要性。抱着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8)缺乏计划。

缺乏制定目标的知识,与个人的文化知识相关。(9)感情影子。为个人感情问题而困扰。(10)人际关联

别人的现况影响到自我或欠缺适度的提点。

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 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愿景”是指建立在组织员工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对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望。它表现为组织成员共同认可、接受并内化为自身追求的组织使命、任务、目标以及价值信念体系,能够产生众人一体的感觉,使组织孕育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

彼得•圣吉在阐述组织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的关系时说:“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一个人对愿景的深度关切,而组织愿景的力量源自共同的关切。”“如果你、我只是在心中个别持有相同的愿景,但彼此却不曾真诚地分享过对方的愿景,这不算组织愿景。”“组织愿景是从个人愿景汇集而成,借着汇集个人愿景,组织愿景获得能量和培养行愿。”

组织愿景是一个期望的未来景象和意象,是一种召唤及驱使人向前的使命,能不断扩展他们创造生命上真正内心所向往的能力。作为一个组织,一个人为单元的组织,建立一个组织成员的组织愿景,以这个共同的愿景感召全体组织成员,使之为这一愿景而奋斗,则是第四项修炼。个人愿景的力量来源于个人对愿景的深度关切和认同,而组织愿景的力量来源于组织成员对这个愿景的共同关切和认同。它是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象,它创造出了众人一体的感觉,使员工内心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任务感。事业的使命感,并以这种感觉深植于组织中的全部活动之中,使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

那么,如何建立组织愿景呢? 组织是由个人集合而成,个人愿景可以激发个人的勇气,组织的规划也只能是通过个人规划和共同规划的尽量一致来激发群体的激情。所以建立共同规划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员工发展个人规划。而且建立的共同规划应与大部分的员工个人愿望方向一致。而且更上一层楼,不应与之相冲突。使共同规划成为员工自己的规划,将其包融在一个伟大的事业之中,这就是从个人愿望建立共同规划的修炼原则。

篇8:浅谈副校长的人格素养及工作愿景

副校长主抓专项, 对某一方面工作负责, 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校长搞好学校工作, 唱的是“配角”。副校长能否根据一定的岗位要求“找准坐标, 演好角色”, 不仅关系到能否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 而且对学校管理整体效率的高低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中心小学副职领导, 现就围绕当好小学副校长必须具备的人格素养, 谈谈自己的六点看法。

1.1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1) 事业心是一个人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有了事业心, 再难再苦都会任劳任怨。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一个副校长只有具备着热爱教育的事业心, 坚持事业第一、工作第一, 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教育不只是一种职业, 更是一种事业。职业可以讲代价, 讲报酬, 而事业则只能讲意义、讲献身、会经营。

2) 作为一名副校长, 应在自己的岗位上殚精竭虑, 励精图治, 鞠躬尽瘁, 自觉地“沉”在学校里, 耐得住寂寞, 不为骚动的社会心态所左右, 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心, 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智慧、热情、心血融入学校的事业中, 苦心磨砺, 艰难跋涉, 甘心“十年磨一剑”。这是履行本职工作的前提和思想基础。

1.2尊重正职, 具有淡泊名利的从政理念

副校长是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之一, 既是学校工作决策的参与者, 也是决策实施的执行者, 是正职的顶梁柱。在教学管理活动中, 要坚持不怕吃亏、吃苦, 要淡泊名利, 克服虚荣心, 乐于为副, 尊重正职, 自觉维护正职的权威,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在平时要向正职多请示、多汇报、多交流、多出好主意, 主动承担一些琐碎的工作, 让正职腾出精力想大事、办大事, 抓好全面工作;对学识水平较低, 能力较弱, 阅历较浅的正职, 副校长决不能居功自傲, 不分场合抬高自己, 有意出难题, 让正职难堪。

曾经有这样一位分管学校教育工作且从事多年的完小副校长, 他凭借自己阅历丰富, 教育工作能力强, 在工作中能侃侃而谈这一优势, 抓住其所在学校的校长不善言谈这一弱点, 经常利用师生集会或教师政治业务学习时机, 主动鼓掌突然邀请校长讲话, 以便抬高自己, 贬低别人。试想, 这样的副校长能当好校长、赢得师生的拥护和爱戴吗?

1.3扮好角色, 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1) 配角意识。副校长是学校领导集体的成员, 要自觉维护正职的核心地位, 做到不越位、不越权、不争名、不争利。要出以公心, 忠于职守, 甘当人梯。

2) 参谋意识。副职要摆正自己是参谋助手的角色, 充分发挥辅佐、辅助作用, 尽力为正职出谋献策。既要熟悉自己分管的工作, 也要了解全面的工作, 在研究问题时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为正职决策当好参谋。

3) 主将意识。就是在执行的工作中要冲锋陷阵, 当好主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 特别是遇到棘手的事和难以处理的事, 不躲避, 迎难而上, 勇挑重担。

4) 大局意识。对分管工作与大局工作发生矛盾时, 要服从大局, 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全面利益的关系, 局部利益与全面利益的关系;与其他副职分管工作发生矛盾时, 要多协商, 多让步, 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统一, 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5) 补台意识。人无完人, 正职工作千头万绪, 在工作中难免会有出现失误的时候。当正职出现工作失误时, 要主动协助正职做好补救, 不能袖手旁观, 更不能幸灾乐祸, 与己无关。

1.4品质高尚, 具有满腔热情的合作精神

1) 要有鼎力相助的诚心。副职要乐于为正职排扰解难, 尽力体现对正职的真诚和全力支持, 凡是集体讨论通过及正职拍板定夺的事情, 副职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对正职工作中的偏差失误, 要及时谏言劝阻, 决不能明知不对也随声附和。

2) 要有忍辱负重的品质。副校长抓具体事务较多, 常处于上级怪, 下级怨的“夹板”之中, 这需要有宽广的胸怀, 做到小怨不积, 大度容人, 与同志们和谐相处, 互谅互让。

3) 要有处事不惊的涵养。处逆境时能够冷静地思索, 遇难题时能够冷静地化解。

4) 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要有严于律己的思想品德, 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宽容大度的磊落胸怀, 拒功揽过的高尚品质, 无悔无怨的工作态度, 谦虚和善的待人风格, 善解人意的长者风范, 团结和带领下属维护领导集体和正职的威信, 贯彻落实领导决策。

1.5提高能力, 具有精湛的运权艺术

1) 决策分析能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 无论是办学特色的形成、教学人员的使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管理环节的实施, 还是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 都要求副校长具有优选方案, 权衡利弊的决策分析能力。

2) 组织协调能力。副校长要善于处理好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各种矛盾, 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教学业务能力。作为副校长应该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业务尖子、管理行家, 应该懂得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既要有教育科学的系统知识, 又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 至少要精通一两门主干课程, 能深入教学一线, 或兼课, 或参与备课、听课和评课, 并予以指导, 从中获取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经过总结、提炼, 树立典型, 推动工作,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研能力, 博取众长, 成为一名素质优良、业务过硬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4) 社会交往活动能力。在现代社会, 教育社会化的程度将愈来愈高, 教育的开放性、合作性、参与性明显地加强。这就要求副校长要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5) 教育创新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 瞬息万变, 这就要求副校长要不断创新, 不能稍有成就就停滞不前。要勤于思考, 及时预见和把握环境的变化。在思想观念, 办学体制, 学校管理体制, 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1.6勤奋学习, 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理论修养

1) 俗话说:“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作为副校长, 放松了学习, 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 就会丧失先进性, 不能与时俱进, 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 难以抵制利欲的诱惑。

2) 要有坚强的意志, 经得起风浪和挫折, 积极向上, 不满足自己已有的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 要好学、勤学、善学, 深入研究, 不断学习新理论, 补充新知识, 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素质修养。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才能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战略思维能力。

2小学副校长的工作愿景

通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 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成熟的副校长, 拟从以下三方面去奋斗。

2.1牢记五个字——有为才有位

位即地位、职位, 每位副校长都希望主要领导能尊重自己的意见, 主任和老师能听从自己的领导, 这样自己才有地位。职位是组织任命的, 地位是单位领导和同志赋予的, 因此, 有职位不等于有地位。那么, 怎样才能既有职位又有地位呢?简言之——有为才有位。因为, 位置都是别人给的, 只有自己把工作做到位, 赢得了别人的认同, 别人才会给你应有的位置。

1) 要做好校长的参谋, 为校长决策提供必要而准确的信息, 提出富有创意的建设性意见。为此, 副校长必须做到四点: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 夯实理论基础, 充实业务底蕴, 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二要准确把握校长工作思路, 领会校长意图, 在原则问题上同校长保持一致;三要时时处处留心学校管理, 拓宽工作视野, 为校长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四要对校长负责, 敢于讲真话, 不当老好人。

2) 要为主任工作提供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解决主任工作难题, 减轻主任工作压力。为此, 副校长必须做到四点:一要深入一线, 掌握第一手材料, 准确了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做好调查研究;二要准确把握主任的工作习惯, 及时发现主任工作环节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预见到某项工作可能出现的情况, 尽快拿出解决办法;三要体谅主任工作难处, 尽可能分担一些具体工作, 同时树立主任在群众当中的威信;四要虚心听取主任意见, 同主任一起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可行办法, 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 要准确把握教师的性格特点和工作能力, 及时发现他们的工作成绩, 并给予适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和错误, 要根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给予指正和批评, 使教师心平气和地接受批评、愉快地从事工作。为此, 作为管理者, 第一, 要同教师进行适度、必要的交流, 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态度和性格特点;第二, 要深入课堂, 通过听评课, 了解他们的工作能力;第三, 要学会观察, 发现问题、发现成绩, 及时总结, 拉近同教师的距离;第四, 针对不同教师制定不同的工作预案,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2树立一切以事业为重、一切以团结为重, 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观

崇高的境界、宽广的胸怀、以校为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是一名副校长、也是一个教育管理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我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只有你对别人的事业负责, 别人才会尊重你的劳动, 你才有机会发展自己。”学校工作, 表面上看, 是校长负责制, 荣辱皆归校长, 作为副校长只能是绿叶,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单位只有工作做好了, 才能体现领导班子团结向上, 才能体现教师队伍的较高素质, 组织上就会发现班子成员的优点和特长, 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反之, 班子成员互相拆台, 争权夺势, 拉帮结派, 工作做不好, 单位没有凝聚力, 班子成员也很难得到好的评价, 也就很难有机会发展自己。

一切以事业为重, 就是要珍惜工作机会, 热爱工作岗位, 不为权势而苦恼, 不为名利所困扰, 从工作中寻找乐趣。不要因为校长没有采纳你的意见就觉得失落, 也不要因为主任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去落实而懊恼, 更不要因为教师对你的工作提出意见觉得没面子, 要记住, 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是唯一的, 只要一切从工作出发, 都是正常的。

一切以团结为重, 就是要维护校长的决策权威, 不同意见在班子会上交流, 决策一旦形成, 只要没有错误, 必须贯彻执行, 不能打折扣;以团结为重, 就是要维护班子的团结, 容纳班子成员的个性, 学会同每个成员团结协作, 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时时处处树立班子形象, 协助校长带好班子;以团结为重, 就是要做好班子决策的落实和解释工作, 化解矛盾, 使决策有效落实并得到教师理解和认同。

2.3熟悉业务, 钻研业务, 努力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熟悉业务, 既要熟悉自己所分管的业务内容, 又要熟悉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 熟悉本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 熟悉以往的工作惯例, 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

钻研业务, 既要钻研教育教学基本业务, 又要钻研管理方法, 钻研适合本单位的管理策略, 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创新, 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模式。

提高教师的整体工作水平, 是一名合格的副校长的必修课, 因为副校长本身就是业务管理干部, 衡量他工作水平的标志就是业务管理能力, 因此, 作为一名副校长, 在他上任之初就应该制定业务提升计划, 在一个三年或五年的管理周期内, 有计划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

一部好戏, 是由优秀的编剧、导演、演员等共同配合完成的。一所好学校是由优秀的校长带领众多优秀的干部、教师共同缔造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所学校里, 如果每一个角色都能够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 全身心投入工作, 那么, 等待他的只能是工作的快乐、事业的成功、学校的兴旺发达!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从副校长的人格素养和工作愿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以供自勉和同行们交流学习。

上一篇:双常规考核人员相关职责下一篇:外资股权转让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