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艺术

2024-04-23

刺绣艺术(通用14篇)

篇1:刺绣艺术

民间艺术刺绣活动方案 活动领域:艺术教育 活动内容:刺绣 活动目标:l 活动准备:大孔针 毛线 绣花绷子 蛋糕盘 纱窗布 玉米叶 麻袋片 粗毛线 各种颜色的粗线 等等 活动过程:

一、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刺绣作品》让幼儿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刺绣作品,如:我国四大名绣以及现在风靡很多地区的十字绣,并对各种刺绣的风格和特点作了简单的介绍,使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和知识的丰富。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欣赏到这么多漂亮的图案,你知道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你还从哪里见过这样的图案?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再次欣赏课件:《哥哥姐姐废物变宝》

教师:刚才你们看到课件中哥哥姐姐在干什么?他们制作的好吗?他们制作时都用了那些东西?激发幼儿积极回答。教师小结:哥哥姐姐这个制作的过程叫做刺绣,他们手里用的材料和刺绣工具分别是蛋糕盘、麻袋片、纱窗布、玉米叶、绣花绷子、毛线、粗彩线、大孔钢针等。

三、教师向幼儿交代刺绣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1.用针时注意旁边的小朋友,拉线时把针放在一边。2.刺绣时可以先在刺绣的材料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比如:房子、苹果、小鱼、大树等,然后再沿着线进行刺绣。3.可以发挥想象,把画面刺绣的更加丰富多彩。

四、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幼儿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交流。

六、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刺绣作品,我们都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小小刺绣家,请小朋友把我们的作品摆放在展示台。

七、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投放各种各样的刺绣材料,让幼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掌握刺绣技能。

篇2:刺绣艺术

摘要: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具有吸引力和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花,作为一种工艺和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形载体和无形表征,既有着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又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关键字:艺术特色 价值 审美情趣 民族特色 纹样造型

苗族刺绣的艺术特色

苗族刺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宝库中具有吸引力和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花,刺绣,苗语称“能贺”或“能蒙”。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苗族刺绣作为一种工艺,与苗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不管在纹样构成、纹样造型特征和精雕细刻的工艺上都有这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一、纹样构成的独特形式

苗族刺绣的图案纹样构成主要可以归纳为抽象化构成、复合化构成和随意性构成三类。

(一)抽象化构成

苗族刺绣中对自然景物和历史故事的描写通常都采用一种高度概括的的归纳方法,用点、线、面几何纹样表现。整个纹样造型别致,具有很强的抽象形式美感。

(二)复合化构成

复合化构成是指运用“互匦浴痹理,将各种具有一定内在规定或联系的动物或植物等形象,通过联想、幻想等造型方法,使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一种新的形象。

(三)随意性构成

随意性构成是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一只能够常用表现方法,苗族刺绣造型的随意性特别的明显,这种创作的方法随心所欲,轻松自如,对于客观事物的描述并不拘泥于客观的.真实性,而是以一种主观的随意的创作,创作者吧按吧自己挚爱的物象情感化,是一种自由自觉和目的性的表现,在这些主观唯我的创造中,审美主题和客体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

在苗族刺绣中这种随意性表现为想怎么修就怎么绣,具体表现为野猪只长三条腿,不同季节发的花朵可以同时开放,不同空间、时间、地点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在现实生活中看来不合情理

的事物通过刺绣者的双手表现得淳朴、自然、天真、可爱。

二、纹样造型的特征

混沌思维的群体创作意念表达是苗族刺绣造型的重要特征,同时苗族刺绣造型还具有承传性。地域性、互渗性,以及原始意念下的感知性造型、理念观察下的寓意型造型等特征。

三、集体传承式特征

苗族刺绣造型是苗族妇女集体共同创作的一项艺术活动,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的妇女们人人能织布,个个会绣花,如此庞大的创作群体在中国民间工艺品制作活动中式很少见的。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分布不同地域的苗族历经时代变迁,语言难以统一,未有苗绣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所包含的审美情趣和意念,作为程式化的文字符号在民俗中得以传承,使得苗族刺绣千百年来盛传不衰,形成一种为稳定的民俗文化元素,传承后世并得以延伸。

四、地域性特征

由于苗族历经多次迁徙以及苗族内部由不同的原始部落发展而来等多种原因,苗族社会内部发展及不平衡,各地的苗族文化,风俗,审美意念出现差异,直接影响到苗族刺绣纹样造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皇清职贡图》关于各种苗族不同服饰的描绘就证明苗族刺绣造型具有地域性特征。

五、互渗性特征

文化和艺术与时代息息相关,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大学网变化,苗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苗族内部个支系之间文化交融密切,二是苗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交融,这都致使苗族服饰文化特别是服饰刺绣表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六、感知性造型的特征

感知造型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通过知觉、视觉和触觉进行综合而得到的某种概念上的认识的造型方法,他是用以对事物的全部意念和感受来表现客观对象,不追求微妙的光影变化与精确地比例关系,二是重在情理,重在心理感觉和视觉的审美需要,苗绣中这种感知性造型表现得很明显,如在苗族刺绣中龙的形象是由鄂头、蛇身、鹰爪、鱼翅、鸡尾等形象综合而成。

七、寓意性造型

寓意性造型是指一个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触、感知、感觉、印象的认识,进行综合、整理、加工、创造,表达某种情感和意境。

在苗绣图案中很多作品都含有一种潜在的与异性象征意义。主要造型方法有:谐音造型(年(莲)有余(鱼))、假借造型、联想造型、象征造型(万字不封口,象征富寿无尽头)、反义表达造型(如在小孩

篇3:关中民间刺绣艺术浅谈

刺绣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据《尚书》记载,远在4000年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周代也有“绣缋供职”的记载。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供佛刺绣的衣裙等物都表现了较高的刺绣艺术工艺。

刺绣在民间用途很广。生活服饰如枕头、信插、花鞋、花帽、屏风、壁挂及祭祀用的万民伞、百花帐等物品都要进行刺绣制作。

现存我国保存最早的刺绣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绣品,是在帛和罗上用辫子股针法制作而成,针脚整齐配色清雅,线条流畅,将龙游、猛虎瑞兽用刺绣的形式表现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成为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纹样和刺绣方法,世代相传。

传统的民间刺绣主要是作为穿戴的装饰。这些装饰,又多在妇女儿童身上。在妇女服装刺绣中,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花样。“腕袖”(上衣袖口),在通常情况下多饰以含有平安、吉祥、如意的二方连续图案;“领口”,刺绣中大多是如意云,饰以花卉图案;“裙子”,是古今妇女常用的衣服,前后各一片,常常嵌边、绣花,而颜色多为黑、蓝、红色的底;“上衣”,绣花多在胸口,常用图案有鱼戏莲、牡丹花等;“顶子”,常在上面堆绣蝴蝶、莲花等图案;“鞋”帮子,多绣以蝶恋花、蟾宫折桂等图案。

“凉巾”是妇女夏天束发用的,常常以黑底绣花,很是精致。农村儿童的“兜肚”,多是红色镶边的绣花,一般饰有莲生贵子、富贵长春等寓意吉祥、繁衍的图案,也有绣五毒虫,取毒不近身的意思。男孩子身上的“围嘴”,常绣有双虎对头、双狮对头、五福捧寿的图案,而女孩身上的“围嘴”,则绣以五蝶捧花、五鱼戏、五莲坐子莲等图案。冬天护耳的耳套,以桃形较多,常绣有吉祥动物花鸟纹饰。“童鞋”,男孩多为老虎鞋,前为虎头、侧有虎足、后有虎尾,向上掀起。在前面绣一绿色蟾蜍的名为蟾鞋,含有“蟾宫折桂金钱落地”的意思。关中乡村中还有小猪鞋、小狗鞋等,都与当地民情风俗有关。女孩子的鞋子造型与男孩子相同,只是鞋前绣花图案取吉祥、欢快,饰以含有寓意的花鸟图案。

刺绣作为一种工艺美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剪纸也有把刺绣图案作为剪纸花样的,刺绣艺人也有把剪纸图案作为刺绣花样的,它们互相借鉴,相得益彰。

从祖上辈传承的刺绣花样300余件,剪纸400余幅,这些民间艺术的原汁原味的作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挖掘、研究和保护。

下面我从中选出几件刺绣纹样并作以概述。

《二十四孝图》是传统题材,民间多用此图进行尊老教育。“戏彩娱亲”之一,描写老莱子已近老年,而父母健在,他为了让父母开心在父母面前作小孩游戏让父母取乐。他感动了上帝,王母送子给他,并进了状元。

《王郎读书图》纹样是民间劝儿童刻苦读书的题材。画面描述王冕家穷给富人放牛,他骑在牛背上,把书挂在牛角上,手捧一本古书认真阅读,后来一举成名。民间将此图案多用在学生的书包或信插上。

《引路图》纹样是民间用在为女儿出妆时绣的肚兜上。表现在《西厢记》中,红娘引张生私会莺莺的情节。周围布满花草,构图十分饱满。

《吉祥如意图》鸟纹字,是民间用于女儿结婚时所刺绣的门帘上的纹样,书画结合,设计独特。“麒麟送子”是民间常用的刺绣纹样,多用于给孩子做满月的肚兜,或新婚壁挂上。喻意“吉祥如意”、“仙女送子”。动物图案多以鱼、牛、马、羊和“金蟾戏金钱”等纹样,都以“连年有余”、“吉祥兴旺”为喻意。另外,花草多用石榴、仙桃、佛手、苹果等花样,都是“多福多子”、健康长寿之意。

三脚金蟾是瑞样之物,相传,这瑞蟾所到之处,那里的人都必定会富庶起来;比如这瑞蟾到了那宅,该宅的人便会随着飞黄腾达。三脚蟾蜍的口是会吐钱的,因此蟾蜍的面向屋内或店铺内,可将屋外的钱财送入屋内,使本宅的财运增强,并且兼具堆金积财的运气,是最常用、最有效的催财风水用品。“凤凰非梧桐不栖,金蟾非财地不居”,三脚金蟾所居之地,都是聚财之宝地,宅内摆放金蟾,有吸财、吐财、聚财、镇财的作用,是经商最好最能旺财运的吉祥物。

总之,民间刺绣纹样有着很合理的实用性和祈求美满幸福的心理要求,构图完整,形象生动,故事情节感人,喻意深刻。这些纹样世代传承,成为民间妇女极为珍爱的图案,她们用这些纹样所刺绣的作品也成为世代相传的纪念品。

当代,社会突飞猛进地发展,很多现代产品代替了过去的手工制品,很多农村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不学针工。从改革开放的角度讲,是件好事,但要从继承和发挥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角度来说,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近年来,一些专家呼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保护的办法,我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我们当代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从民间剪纸艺术、刺绣艺术中看到了传统文化的珍奇和美丽。学习民间艺术,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精华,是搞好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很多专家说“美在民间”、“民间艺术,是我们一切艺术的母亲”、“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些论断都很正确。

参考文献

[1]冯骥才编撰.民间艺术草根漫谈.中国美术出版社, 1994, (1) .

篇4:苗族刺绣图案艺术的研究

关键词:苗族刺绣;图案艺术;传承与保护;创新应用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服饰与色彩自然也特别丰富多彩。在各民族自身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各民族服饰的图案与色彩都各有特点,别具风情。苗族刺绣图案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无可取代的艺术瑰宝。苗族刺绣不仅为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很高的价值,也为当代的设计、绘画等领域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 苗族刺绣的历史

1.1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充分体现出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技艺功底与其深厚的民族历史底蕴。无论是苗族的刺绣图案,还是其表现的对象的内涵,都有其独有的艺术内涵及其价值。苗族刺绣的制作构图明朗、严谨,配色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和贵州黔东南州的苗族刺绣。这两个地区的苗族刺绣民族特色浓郁,又同时兼具自成一派的独立美感,刺绣工艺十分精湛,刺绣作品的一针一线中无一不显露出苗族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少数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1.2 苗族刺绣图案

在贵州的苗族聚居地区,苗族老人穿的裙子有三种,代表着三段有代表性的历史传说。第一种“迁徙裙”,一共有81条横线,分九级,意为蚩尤有九个儿子,每个儿子又各有九子,合起来即为81子,就是九黎部落;第二种是“三条母江裙”,意为蚩尤失败后苗族迁徙,过了黄河、长江和嘉陵江,即“三条母江”;第三种是“七条江裙”,表示祖先迁徙过七条江河。另外,苗族刺绣中还有“星宿花”“蜘蛛花”“虎爪花”等,分别叙述了不同的历史传说。苗族刺绣的图案以各种动物、花草树木的形象为主要内容,也可以说苗族刺绣图案是一种图腾文化,代表着苗族的民族历史,具有记录、见证、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重大意义。

1.3 苗族刺绣工艺与材料

苗族刺绣是苗族女性所作,不同地区的苗族刺绣针法也非常多,如挑花、平绣、破线绣、辫绣、皱绣、堆绣、打籽绣、缠绣、绞绣等。每一种绣法都有其独特之处。各地区的苗族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不同的苗族语言还存在沟通阻碍的情况。因此刺绣在一定程度上还必然存在差别。例如,贵州松桃县属于武陵山脉地区,松桃苗绣也就具有了武陵文化气息,松桃苗绣主要的制作材料有纯丝、硬缎、软缎、绣明纱以及各色丝线、绒线。传统的松桃苗绣工艺通常分为三类:剪绣、绘绣、挑花。剪绣就是先用纸剪好图案,贴在绣布上,再用丝线依样刺绣,配色和针法由图样特点决定。绘绣是先用笔沾白汁水描图样于色布上,把描好图样的色布绷在花绷架上,再用彩线刺绣。挑花也称数纱绣,就是在布面的数纱挑绣,这类针法又称为挑绣或者十字挑花。

2 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分析

2.1 图案色彩

苗族刺绣图案的色彩缤纷,有深沉稳重的藏青,有喜庆热情的大红,还有活泼灵动的五彩色等。勤劳的苗族女性在进行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的个体劳作时,既继承了祖辈们流传沉积下来的共同的审美观念,同时又自然地表现出个人艺术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刺绣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图案色彩的区别。不同地区的苗族刺绣的色彩倾向各有不同。例如,黔西乌蒙山区的苗族服饰大都以白色为衣料,刺绣图案以大红、桔红、金黄色图案为主。红、黄、白三种颜色穿透力极强,视觉冲击强烈,在广袤的山林里很容易被发现。

2.2 图案组织

苗族刺绣的图案组织形式遵循的美学原则,是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图案中普遍遵循的美学原则。对称与均衡来源于人们模拟纹样原物所决定的。在自然界中,不管是动物、人物,还是花草树木的对称与均衡都无处不在。刺绣纹样图案来自人们生活劳作的印象。服饰上的刺绣起到的是点缀作用,因人体的对称性,所以纹饰图案也要讲究对称性。刺绣图案的组织形式也同样具有音乐的强弱快慢的节奏感,如图纹的长短、大小、曲直、明暗等节奏对比。

2.3 图案语言

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语言可分为几种。第一种,具象性纹样形态艺术语言。在苗族刺绣图案中的“具象性”是相对的,是以表现人物、动物为主题,但是这些图案并非真实生活的再现,只是通过人与动物的关系表达某种意念。这类刺绣纹样中人物、动物都有着活灵活现的神态与动态,有较强的绘画性表现特征,如破线绣、平绣等。第二种是半抽象半具象的纹样形态的艺术语言。在苗族刺绣的多种绣法中,挑花绣法的几何纹应用得最广,其图形大都是以“十”字、“米”字、团花、小点花和斜线共同组成,采用几何图案将各种人物形象、动植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黔中贵阳花溪苗族挑花绣法就是由许多的“十”字点组成线与面,在构图上突破通常的“网格框架”,多以“十”字架划为,构成四方对称式几何图案,或由此延伸为放射图案。

3 苗族刺绣艺术的生态现状及传承与保护

3.1 苗族刺绣艺术的生态现状

苗族刺绣艺术的生态现状与其他许多传统手工艺术面临同样的困境,特别是部分苗族地区苗族刺绣艺术濒临消失。究其根源,苗族刺绣的保护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或意识淡薄,技艺的传承人空缺是主要原因。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与信息的高度发达,使原本在大部分人心中神秘的古老苗族村寨变得触手可及。苗族人民的居住环境较以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觉醒得较晚,以及快节奏的社会生产,经济利益的诱惑等大环境的改变,使古老苗族绣片越来越少,苗族刺绣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苗族地区的刺绣技艺面临灭绝。现在的苗族青年一代,与其他民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和精力继承传统技艺。

3.2 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虽然苗族历史悠久,但是苗族只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却没有独立的民族文字。因此,苗族历史、传统文化都靠语言、歌谣、传说等记载。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苗族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创造出苗族服饰、银饰品、苗族刺绣等珍贵的传统技艺,不同苗族刺绣图案都有各自不同的艺术内涵和存在价值。苗族刺绣制作构图明朗有序,色彩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民族风格,对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与其他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样,想要使苗族刺绣脱离如今的困境,不仅只是口头上的保护宣传而已,还要把苗族刺绣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苗族刺绣保护与传承的专项资金,成立专门的苗族文化博物馆,对苗族古绣片或民族服饰进行专业馆藏,持续性地按月或按年发给苗族刺绣的传承人适当的,最起码能保证基本生活的现金津贴,以此鼓励苗族技艺的传承人坚持原生态刺绣,努力提高苗族刺绣的品质;第二,举办苗族刺绣的展览会,苗族刺绣主题的服装设计大赛等,使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充分了解苗族刺绣的独特魅力,了解苗族艺术深厚的艺术内涵;第三,以苗绣为亮点,在当地发展特色旅游,把苗绣物品作为主推的旅游产品。此举既可增加经济收益,又大力弘扬了苗族文化及苗族刺绣艺术;第四,大力开拓苗绣市场,提升苗族刺绣的量产能力,使苗族刺绣走入大众的商品交易市场,让更多的人接触古老的苗族刺绣,亲身体验苗族刺绣——“穿上身上的历史”这一手艺绝技的古老魅力。

4 苗族刺绣图案的当代设计运用

4.1 苗族刺绣艺术与当代艺术

苗族刺绣具有强烈的当代感,与当代人的审美观有许多共通之处。苗族女性在刺绣中都追求形象的自由结合,使图案对象的体积完全被消除,只剩下多种色彩的线和面在底布上进行有机的叠加、堆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造型,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不间断的运动过程。这种奇特而大胆的想象形成的空间、氛围、规模往往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艺术美。苗族刺绣的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是当代艺术难得的借鉴和参照的对象。苗族刺绣中抽象的造型与西方“立体主义”艺术中以视觉想象为构造的特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苗族刺绣中甚至能够发现马蒂斯与毕加索的气息,这就是民间艺术独特的精妙之处。苗族刺绣否定了刻板机械地再造现实,它追求独特、自由的艺术个性,体现苗族人民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4.2 苗族刺绣图案与当代设计应用

苗族刺绣的图案不仅应用于当代的服饰设计当中,还被广泛应用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当中。例如,台江姊妹节,这次活动的海报设计、邀请函设计、入场券设计都融入了苗族的围腰刺绣的元素,其他的名片、纸杯、手提袋等也都添加了一定的苗族刺绣元素。另外,在苗族人民的心中,“龙”具有无限的神力,决定着部族的兴亡。因此在苗族刺绣中“龙”的形象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在皮雕艺术中不仅要继承苗族刺绣中的“龙”多变的形态,更要传其“意”,承其“神”,把古老的传统的“龙”文化通过皮雕艺术更好地传递出去。这种表达积极意义的刺绣元素同样也适用于皮雕艺术。当代的皮雕艺术通过参照与延伸苗族刺绣花卉的纹样,把苗族刺绣中传统古老的吉祥元素充分融入其中,传递着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除此之外,苗族刺绣图案还被应用于当代的室内装饰中,达到异化空间,提升人们生活品位的目的。

5 结语

苗族刺绣是对悠久的苗族历史别样的记载方式,充分表现出苗族人民祟尚自由、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为民族历史研究和当代艺术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参考价值。因此,切实做好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工作,具有重大而无可取代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骆醒妹.黔东南西江镇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杨再伟.贵州苗族原生形态刺绣图案的艺术特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282-283.

[3]于洋洋.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在针织服装中的设计创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

[4]梁恒.湘黔苗绣装饰图案元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

[5]苗延荣,高洁.苗族刺绣图案中蕴含的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法[J].包装工程,2012(14):135-138.

[6]陈俞竹.贵州台江县苗族刺绣图案元素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5.

篇5:刺绣艺术

2、绷架,用三脚凳一副。

3、站架。

4、剪刀。

5、针,最细者为羊毛针,为明代朱汤所创;其次为苏针,针身匀圆;针尖锐而针鼻钝,不易伤手。

篇6:小学刺绣日记

其实刚开始,妈妈并不接触十字绣,更不知道十字绣的魅力,是邻居小王让妈妈认识十字绣并热爱这门艺术的。

有一天下午,小王下班了,就拿出刚买来的十字绣开始耐心地绣了起来,刚刚忙完的老妈在见他绣十字绣,立马哈哈大笑,说:“小王你个大男人,怎么在绣十字绣呀?”小王不好意思地说:“绣十字绣可以让人有耐心,大姐你也买一副绣吧。”妈妈不愿意地说:“这种细活我才不干呢。”小王就对妈妈说:“绣花可好了,不仅让人有耐心,绣出来还很好看呢,摆在家里不是很好吗?”妈妈听了小王的话,有些心动了,于是就从超市里买了一副十字绣样画——财神爷,从那时开始妈妈就爱上了十字绣,妈妈仔细地看说明边看边点,房间里经常的传出“怎么点错了”“不对”这些话,经过努力妈妈终于对点画了如指掌了,一副财神爷的样子就被妈妈点出来了,她洋洋得意。可画点只是皮毛,妈妈并不知道更难的,那就是绣。老妈又看了说明书,了解绣的方法,她用心观察,仔细琢磨,总算是看懂了。可以开始绣了,老妈拿着一根明晃晃的针穿上线,一针一针踏实地开始绣了,刚开始老妈绣得非常的慢,简直是龟速,生怕有一丁点的差错。一天中午,老妈正在绣花,突然一声大叫,我们立马放下手头的事跑去看,我们还以为是手被针扎破了,没想到的是只是线打结了,简直大惊小怪,我说:“什么呀,有必要这样吗?心都要跳出来了。”老妈就对我们说:“你有本事就把这个结打开。”“有何不敢呢?”于是,我在大家的注视下把线绕来绕去,没想到线被我越弄越乱,我见情况不妙便一溜烟地逃走了,最后这个结还是被妈妈解掉了。慢慢的画的边缘被妈妈绣出来了,下一步就是把颜色补进去,过了几天,老妈终于完成了,这样整幅画就修好了。正中间是一个端坐的财神爷,嘴巴乐呵呵的张着,旁边两个小孩穿着肚兜扎着两个马尾辫抱着两个大金砖,屁颠屁颠的跟着财神爷,漫天都是人民币,像下雨一般,右上角是用楷书写的财神爷,这栩栩如生的十字绣让家人大吃一惊,最高兴的就数妈妈了,我心里也暗暗佩服妈妈,没想到大大咧咧的妈妈也这么心灵手巧。从那开始妈妈整天对绣画是痴迷至极,就像是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似的,对绣花流连忘返。

篇7:小学刺绣日记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的拆开包装纸,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你叫我绣吧!”妈妈不慌不忙的回答:“别急嘛,你先看看我是怎么绣的吧。”说完就动手了绣起来。我仔细的看着,妈妈的手灵活的在布中穿梭,活像一条龙在云间游来游去。看了一会儿,我跃跃欲试,就拿起了自己的十字绣开始做了起来。穿好线,我却不知从哪儿下手,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就对我说:“最好从右边入手。”听了妈妈的话,我飞快的找到了起点。按照妈妈的做法,我需要把针从这一个洞里挑到另一个洞,可是我怎么也跳不上去,无奈之下我只好去请教妈妈,妈妈耐心的对我说:“你可以先把针穿到一个洞,把线拉直之后再穿到另一个洞啊。”我一试,果然成功了。“哎呀,孙瑜婕,你做错了!”妈妈的这一叫,吓得我的针都差一点掉了,于是我问:“怎么错了呀?妈妈?”“本来逢这个的线只需要三根就好了,可你却用了六根,怪不得这么粗。”“啊!”我惊讶的下巴差点掉下去,“那怎么办呀?”“现在只能全部拆掉了。”“哦。”我心疼的低下了头。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已经对十字绣没有信心了,正当我打算放弃的时候,妈妈开口了:“孙瑜婕,不要灰心,你的人生中还有很多失败,难道你每次都要放弃吗?你还年轻有的是失败的资本!”妈妈的话让我的心里暖暖的,于是我决定再试一次。因为无数次的失败让我的动作越来越熟练,果然,想妈妈所说的那样,我成功了!

篇8:锦绣中华——传统刺绣艺术的演绎

关键词:刺绣艺术,装饰风格,民族特色

刺绣,俗称“绣花”。古代称为“黹”或“针黹”。自古以来,刺绣与织锦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与织锦所采用的织造手法不同,刺绣是在丝绸、布帛等织物上以针带线,按照设计的纹样用绣针穿刺,通过运针,形成各种优美的图案或文字的工艺。刺绣伴随着不同时代人们的物质需求、审美情趣、制度观念而传承与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各个时期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所特有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

一、从图腾崇拜到自由奔放

关于刺绣的起源,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逐渐开始学会利用葛、麻等野生植物以及养蚕缫丝,利用植物的纤维制成简单的衣物,并由此发明了纺织技术。而刺绣工艺便是随着纺织技术的成熟逐渐发展起来。根据古籍《尚书·益稷》的记载,四千多年前的舜帝所制定的“衣画而裳绣”的古代章服制度,说明当时已经有刺绣品出现。原始社会时期的刺绣纹饰大多与各自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有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麻、毛、丝织纺织品与服饰的出现,刺绣工艺有了进一步提高。吴山先生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记载“妇好墓出土绣迹条”,即为商代的刺绣印痕,其针法为锁绣。商周的刺绣工艺以画与绣相结合的方式,纹饰有着明显的次序感,是对等级制度的强调。

春秋战国时期的刺绣已经趋于成熟,纹饰精美丰富,色彩清雅,形式活泼,富有动感,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刺绣图案的题材以龙、凤鸟、虎为主,写实与抽象并用,穿插花草纹、云纹、几何纹等,刺绣工艺以单一的锁绣为主。龙纹气势生动奔放,凤鸟飞舞,龙与凤鸟头部写实,抽象变形的躯体与穿插的花草、枝蔓、几何纹融为一体,韵律感十足,呈现一种变幻莫测的神秘感。而龙与凤的题材也有其深刻的文化寓意,龙代表高贵与威严;凤鸟代表吉祥、善良与华美。

汉代,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刺绣工艺的提高,刺绣品种丰富,艺术风格更加成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茱萸纹绣。信期绣以变化的云纹、花草为主,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健康长寿的追求。长寿绣以变化的云纹、茱萸纹为主,寓意长寿。乘云绣以变化的云纹为主,寓意富贵吉祥。茱萸纹绣则以被古人认为能够趋灾辟邪的茱萸为主,寓意平安健康。刺绣工艺仍以锁绣为主,平针与接针针法开始出现。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刺绣纹样相比,汉代继承了其自由奔放的艺术形式,但题材上主要以变形的云纹、卷草纹、几何纹为主,鸟兽纹相对较少,并逐渐开始由云气纹穿插鸟兽为主的纹样向清新写实的植物纹样过渡。

二、由动感韵律到写实自然

魏晋南北朝是刺绣工艺的转折时期,随着佛教艺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佛教题材的刺绣品大量涌现,刺绣图案以忍冬纹、葡萄纹、花鸟纹等新的装饰纹样为主。除了在实用的服饰与纺织品上作刺绣装饰外,以观赏性为主的刺绣开始出现,为此后刺绣图案向着写实花鸟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是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刺绣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确立了以花卉禽鸟为主导的刺绣题材,造型丰满,色彩华丽,形象写实,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绣艺术。刺绣技法上除了传统的锁绣以外,还发展了平绣、打点绣、蹙金绣等针法。通过以平绣为主,综合多种不同的针法,形成细腻而华美的刺绣风格。

到了宋代,刺绣除了应用于服饰类与日常生活的实用品外,还发展为纯欣赏性的刺绣画,受绘画艺术的影响,在图案上,一种以折枝花卉为主,形象写实自然,工整秀美。另一种主要结合书画艺术,以名人画作为题材,追求绘画的趣味。至此,宋代刺绣画成为独立的艺术品。在刺绣针法上,接针、切针、滚针、套针、戗针、盘金、打籽等各种表现点、线、面针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刺绣的艺术表现力。

元代的刺绣主要继承宋代写实风格,但其艺术成就却远不及宋代。除了作服饰点缀外,大都服务于宗教题材,具有很强的装饰风格。在刺绣工艺上,元代出现了贴绸的方式,即通过加贴绸料并加以缀绣,使绣品富有立体感。

明代刺绣工艺在宋代良好基础上蓬勃发展,并开始在民间普及,刺绣种类繁多,不同地域的刺绣都独具特色。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划分,可分为宫廷刺绣和民间刺绣两大类。宫廷刺绣题材为千篇一律的龙凤、流云,图案端庄严谨、色彩浓郁鲜明,刺绣工艺精致细腻。民间刺绣有纹饰苍劲,色彩艳丽的山东鲁绣;以画补绣,画绣结合的上海顾绣;精细雅洁的苏州丝绒绣;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广东金银线绣等。在刺绣工艺上,除了沿用传统的针法外又综合创新针法,使绣品晕色过渡自然,形象写实活泼,或更加富有装饰性趣味。

清代,社会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刺绣也达到了极盛时期,形成了华贵、技艺精细的宫廷绣和质朴、实用的民间刺绣两种艺术风格。宫廷绣的题材包括龙、凤和寓意吉祥的花纹,结构相对规范,技术上更加精细,用材也比较昂贵,形成了庄重、华丽、富贵的艺术风格,但产生了装饰过于繁琐的风格倾向。随着刺绣的进一步普及,刺绣技艺的提高,清代地方刺绣的特色更加明显,到了中后期,形成了京绣、鲁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地方名绣,其中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被后世誉为四大名绣。苏绣指以苏州为中心的传统手工刺绣,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针法丰富、绣工精细、构图工整精美的风格特征,题材有传统的花鸟,人像等,刺绣技艺具有平、齐、细、密、匀、光、和、顺的特点。蜀绣又称“川绣”,以四川成都为生产中心,形象生动,色彩和顺,富有立体感,运针自如,针脚平齐严谨是蜀绣的主要特色。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手工刺绣,在吸收传统绘画优点外,充分发挥刺绣工艺的特点,形成了形象写实、设色鲜明的地方风格。粤绣主要指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派。粤绣常用牡丹、凤凰、松鹤等为题材,图案以花鸟为主,构图上繁而不乱,设色鲜艳、明快,针法丰富多变,善留水路是主要的艺术特色。

三、总结

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源远流长,从其风格来看由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自由奔放的抽象神秘再到写实自然,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风格与民族特色。刺绣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功能,并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吴山.《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12.

篇9:美洲刺绣样品:针线游离的艺术

在美国独立前,被英国殖民的美洲已经建立起基础教育,但是男女生受教育比例不均,女孩上公立学校难。稍微有钱的父母会将女儿送到在报上刊登招生广告的低收费私立学校就读,富裕的家庭则为自己的女儿聘请私人教师,或是将孩子送往日益普遍的英式寄宿学校。在大部分的学校里,女孩接受的教育仅限于阅读和各种各样被人们誉为“女性才艺(femaleaccomplishments)”的技能,如音乐、水彩画、礼仪举止、缝纫、刺绣等等。针线活技艺和音乐才能在当时更被看成是时尚妇女的必备才能。那些有幸在学校就读的女孩,大多数只在学校里接受一至两个学期的教育,然后返回家庭,在母亲身边学习她们人生教育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持家技艺,为今后顺利进入自己的家庭角色作好准备。

由于女孩在其未来的家庭中,需要担当起缝制衣服和床单的工作,所以刺绣便成为女孩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时不少教师及家里的女性长辈为了更好地教授刺绣,制作出了很多“刺绣样品(needlework sampler)”。所谓“刺绣样品”是指作为针绣示范的刺绣作品,这些作品上通常会绣有字母、数字、图案、装饰花边,有时甚至还绣有创作者姓名及创作时间等。女孩在接受刺绣教育的时候,需要绣制此类的绣品。18世纪早期美洲各个殖民地的刺绣尽管深受英国刺绣风格的影响,但仍然创造出带有强烈地域风格的刺绣样品。在1750年和1755年之间,美洲刺绣样品的形式已经趋于多样。美国独立战争后,美洲刺绣样品各种创意设计变得更为丰富,刺绣技艺也越趋成熟并在19世纪中叶发展至顶峰。美洲由于各地地域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这些刺绣样品在设计上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马萨诸塞、罗德岛、康乃狄克、纽约和宾夕法尼亚等地的女童刺绣样品,此外还有些刺绣样品出自新泽西、新罕布什尔等地。此次苏富比推出的“贝蒂·瑞恩的里程碑式珍藏:重要美洲女童刺绣样品”专场中,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来自这些地区的刺绣精品,现在我们就随着这些拍品一览当时美洲女性针线游离的艺术。

马萨诸塞

在马萨诸塞州东部的塞勒姆市有一位老师非常突出,她的名字叫萨拉·菲克斯(Sarah Fike),她是首个以本名来命名刺绣样本的美国女教师。她也是第一个从学生作品中被辨认出来的老师。她的学生苏珊娜·桑德斯(Susannah Saunders)在这幅诗歌般的田园风景作品中采用了斜线长针法,展示了18世纪中期塞勒姆极具特色的针法。这种风格显然是在萨拉·菲克斯的指导下完成的。据说她执教超过20年,学者们通过一些名为萨拉·史蒂文斯学校的刺绣样品和一些零散的碎片推测她1778至1794年间在塞勒姆任教。18世纪后半期许多妇女在塞勒姆市教学,她们的刺绣教育多半承袭了苏珊娜·桑德斯的教导,延续了“塞勒姆”风格。

18世纪用刺绣表达新古典主义题材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最流行的刺绣样式。鲜艳的丝线刺绣与亚当式的家具结合在英国其实已经非常流行,它们的构图经常来源于新古典艺术(Neoclassicism Art)的代表人之一考芙曼(Angelica Kauffmann)的图画。在英国殖民下的美洲也深受这个新古典主义的刺绣风潮影响,以至后来新古典主义风格刺绣成为了女童刺绣繁荣时期一种重要的风格。1799年美国国父华盛顿逝世,空前的悲伤狂扫整个民族,纪念华盛顿成为了最为流行的创作题材,人们用丰富的纪念图案来表达其悲痛。这些图案亦给女教师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刺绣图样。这种刺绣首先需要艺术家把人物和背景画在丝绸上,然后用相同的针法把许多片缝在一起。这类型的绣品往往一件作品可能由两个或更多在波士顿或者附近城市的学校完成,从不少遗留的绣品中人们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当时多家学校聘请绘制图样的画家极可能是同一人。这种刺绣样本最早使用垂直的形式,顶部和边边都用深色的拱状边界围着,齿状的边界围在中间的部分,中间部分有各种各样的图画元素,还包含着字母和诗文。

罗德岛州

罗德岛州的普罗维登斯的玛丽·鲍尔奇学校(Mary Balch's sch001)备受赞誉,美洲不少刺绣样品和丝绸刺绣样品的样式都来自这个学校。大多数普罗维登的刺绣碎片还印证了文献记载的典型素材与特殊的技巧。玛丽·鲍尔奇学校的女校长玛丽·鲍尔奇更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是新港裁缝的女儿,父亲过世后,为了帮助补贴家用,玛丽大约在1782年即她20岁之前就开始教书。在归属于她学校早期的刺绣样本中,有记载她最晚不超过1785年3月开始教书。她在同一个城市从事该职业长达45年,从她的学校幸存的刺绣作品中也反映出美国早期的审美趣味。玛丽收养了一个女孩叫伊莱札·沃克,大约出生在1783年,在玛丽的指导下,她制作了大量的商会和制作协会联盟的刺绣横幅。随后,玛丽在乔治街上开了一家寄宿学校,学校课程迅速扩大,伊莱札·沃克成为了全职的助手。玛丽同时也聘请了写作和音乐老师,并且安排了一个大堂作为舞蹈课用。各种老师与学生从罗德岛大学过来教授一些他们需要的特殊的课程。随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了玛丽·鲍尔奇在1808年开始为她的学校做广告。1821年,玛丽·鲍尔奇学校成为最好的私人学校,共招收130名学生,学生年纪在6岁到20岁之间。玛丽深受合作伙伴的尊重和学生的爱戴,更有人以她优良品质为榜样。

宾夕法尼亚州

宾夕法尼亚州具有特色的刺绣样品多出现在其东部的费城、库兹镇。在1816年,或者更早的时候,有一种瑰丽的刺绣样本出现在费城,它最醒目的特征是一只象征美国的雄鹰,除此以外还有鹰攫住漩涡状的装饰、八角形物体、巨大的蝴蝶和笨拙的兔子等。让人们诧异的是1823年费城女孩制作了一些带有这种鹰标志的刺绣样品与1795年英国名为安德鲁与伊丽莎白·布鲁诺(Andrewand Elizabeth Brunell)的英国刺绣样品很接近。英国的这件刺绣样品与费城老师之间的关系如何目前还不太清楚。但直到1825年,费城刺绣样品围绕在鹰周围的元素有所变化,才不再出现早期英国风格的元素。

篇10:刺绣作文600字

昨日下午老师带我们来到小教室里,给我们每人发了一袋十字绣材料套装。我的十字绣卡片上,有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有6种不同颜色(此处有一点难理解)。老师给我们看了示范的视频后,就让我们自己去做了。我心想区区一个十字绣,而且颜色还那么少,怎么可能难倒我?

我小心翼翼的(地)拿起一根线开始分线,可是他(它)们像久别重逢的家人一样紧紧的(得)抱在一起,怎么都不肯分开。我和他(它)们僵持了好长时间,终于把他们扯开了。但我刚拿起针才发现我一边分了4股,而另一边却只有两股。我好不容易的把线处理好了,准备开始穿针了。可我发现那针孔还没芝麻粒大,我准备把分好的线合拢,可这时他们又像仇人一样,怎么都不愿到一起。弄了好几分钟,我终于把前面合拢了,可后面又打起结来。唉……准备工作总算是做好了。

我终于可以正式开始刺绣了,我把针扎向了一个小孔,可是真(针)就是不听使唤,偏偏扎到了其他地方。我扎了十几次才扎了进去。过了一会儿我竟然一次扎入了洞中,我刚想炫耀一番,可我发现这线却横在了布上,像断了的笔芯一样。一两分钟后我的手指还被刺了一下,我痛得都要哭出来了,我真想就这样直接半途而废了。

这时我无意间听到旁边的人说了一句,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于是我又开始继续纺织,我一针一线,慢慢的(地)缝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十分钟后小兔子的轮廓已经出来了。我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了,滴下的泪水、汗水也停了。我抚摸了一下,啊,我的针法也平整了起来一股开心的心情涌上了我的心头。

篇11:刺绣日记400字

妈妈去年11月份买了一幅“旭日东升”刺锈图:长2米,宽0.7米,有绣针,有五颜六色的绣线,还有一本参考 图案。每天一有空妈妈就坐下来一针一线,认认真真不停的绣着,直到现在还没绣完。

刺绣是一种细活,一不小心就容易绣错,而且要有耐心,有时看到妈妈辛苦的样子,我心里非常心疼。妈 妈也常对我说:“做什么事都不是容易的,刺绣和你学习是一样的,如果怕困难,没耐心,那只能是半途而废 ,一件事情都做不成。”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非常愧疚,想到我以前在学习中的缺点,比如:粗心大意,精力 不集中,遇到困难就放弃。这些坏毛病。

新的学期快要开始了,我要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像妈妈刺绣那样,一针一线,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学习上要一丝不苟,不怕困难,要谦虚,不骄傲,做事有始有终,直到目标为止。

篇12:刺绣日记400字

这天,刚下班回到家,文子看见我就说:“妈妈!我们老师跟你布置了一项作业!”“什么?”文子速 度敏捷地拿出“我的作业”——为文子的桌布刺绣!!啊!我的天呀!我从来没做过刺绣呀!可我也不好意思 当面说不会!就说:“文子!在桌布上写上你的名字不就行了吗?”文子很失望地说“应该可以吧!”看着失 望的文子,我转念一想!为了我的宝贝女儿我也得硬着头皮,学刺绣!!不能让文子小瞧我!

于是我找来针线!绣最简单的样式!先把文子的大名写上!学着!试着!可是第一次绣,怎么也绣不 直,歪歪扭扭的,我这个人性子急,一不成功,就大汗淋漓。这不,心里一发毛,手一抖,针就戳进了垫在绷 架下的那只手指,血直流,这时我眼含泪水在心里说:“干脆不绣了。”看看正在写作业的文子!我忘记了疼 痛,忘记了刺绣的困难!在心里说:绣!

忘记了时间!吃饭也不吃了!谁跟我说话都不理!整整绣了40分钟!终于绣完了!看看自己的作品!很是 兴奋!“文子!妈妈的作业完成了!你来看!”

“妈妈!太漂亮了!”听着文子的夸奖我心里暗暗窃喜!

篇13:刺绣艺术

一、彝族刺绣的历史

穿越时空, 极富美感、盛行于乐山彝区民间的彝族剌绣"是彝族四大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漆器、金银器制作、服饰剌绣、擀钻) 。据考证“彝族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以前, 与原始绘画、记事符号、服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古时的彝族称峨边为“佳之依达”, 意为流淌丝绸的河流。这里由大渡河水系沟通岷江, 与古嘉州灵秀之地一水相连。在彝族歌谣中唱道:“到佳支依达去, 看河上的龙的方方面面, 在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賨员对各自的賨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 主动参与到化賨中来。同时, 在参加化賨的过程中, 纳西文化特有的信念、伦理、公德等价值观念及饮食、音乐、语言、思想等文化融入了化賨的过程本身, 使人们参与化賨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了生活技能和经验、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及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

保留传统文化中强大的凝聚力量, 并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节奏和与之相随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 是文化变迁中的根本。纳西族的化賨文化由传统到现代, 那些变动着的每个时代对它的青睐, 以及它对社会的适应则恰恰彰显出化賨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顽强活力和强大的应变能力, 这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 而不是建立在外在操纵之下;是当地人们一种内心自发的需要, 而不是外加的意识。这为人们了解纳西文化多了一个选择的视角, 对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也是有借鉴和启迪意义的。

注释:

1. 和立勇.两种民间金融互助组织的文化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第30页.

2. 和立勇.两种民间金融互助组织的文化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第30页.

3. 打跳:人们围成一圈进行某种有节奏的舞步, 表示生生不息之意.

4. 习煜华.

流行于纳西社会里的賩[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舟;到加支依达去, 看嘉定的丝绸。”可见, 峨边地区是古代彝汉交流、商贸往来的前沿, 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相互渗透” (1) 。但是乐山彝区传统古老的民间彝族剌绣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据史料记载:乐山彝区“刺绣”是彝汉文化融会贯通所形成的一种对服饰的装饰工艺, “彝绣”是最先走入彝族装饰, 也是最先走入实用;又是彝族最先以实用与装饰相结合最古老的实用工艺美术品。它是彝族女性以在千百年的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根据历史文化、社会特点、生活环境、宗教民俗、审美情趣, 以聪明才智、丰富的想象力探索、总结而形成独特的绣工针法, 以长期观察、摹拟, 提炼、概括出种类繁多的图案, 用彝族人共同认可色彩的灵魂“黑、红、黄”三原色独创出自成一体的、有别于其他民族刺绣工艺, 有着显著民族风格的“彝族刺绣”文化。它的出现成为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绣女们用刺绣工艺技法装饰服饰、马甲、头帕、围腰、鞋子、枕头、香囊、挎包等各种实用生活品。有了“刺绣”的装饰, 使古朴的彝族服饰变得耀眼、精致、华丽。使普通平凡的彝族服饰成为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分和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等各种专用服饰多达300多种的彝族服饰而成为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中最耀眼, 最有民族特色的精典之作。由此可见彝刺绣文化的历史是何等的悠久, 民族民间工艺的底蕴是何等的深厚, 它的装饰性是何等的强大, 可经看出刺绣在彝族服饰中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彝族刺绣艺术具有突出彝族的历史文化和科学审美的价值, 在群体中有着重大影响力, 并一直以活态的形式世代延续与传承、发展与创新在乐山区彝, 为保护好这一世代相传优绣的民族民间工艺“彝族刺绣”艺术, 乐山彝族人民将它申报为申报为四川省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70Ⅶ—13) 。让它在新时期中继续肩负着民族的记忆, 传承、拓展彝族民族文化艺术与民间工艺发展的重任。难怪在四川刺绣行业中还流传着“南彝北羌”的说法, 因彝族刺绣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质

二、彝族刺绣的工艺针法

乐山彝区传统刺绣是一种出自彝族女性之手的民间工艺,

版) , 1994 (4) , 第53页.

5. 习煜华.流行于纳西社会里的賩[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4) .第53页.

6. 张云.公关心理学 (第三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第45~50页.

7. 和志武, 郭大烈.纳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 第11~12页.

8.[美]威·费·奥格本.社会变迁[M].王晓毅, 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3) .第20-25页.

9.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3) .第15页.

参考文献:

[1]和立勇.两种民间金融互助组织的文化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2]习煜华.流行于纳西社会里的賩[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4) .

[3]张云.公关心理学 (第三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4]和志武, 郭大烈.纳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9.

[5][美]威·费·奥格本.社会变迁[M].王晓毅, 陈育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3) .

[6]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3) .

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质。彝族刺绣从一开始就受到彝族人民的喜爱, 它集中体现了彝族女性对生活、情感、尚美、崇善的品格。于是这项传统民间工艺在乐山彝区一直由母女相承、姐妹相促沿袭千年, 而成为每个女孩子的必修课程。因绣花工艺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女子是否心灵手巧、才华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姑娘能否引起年轻小伙青睐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女孩们从很小就开始学习刺绣针法, 她们以针代笔, 以线代色与图案巧妙结合, 在服饰上绣出最生动、最丰富、是质朴、最健康并充满民族情感令人折服“天人合一”的图纹。由于它的绣工精致美出彩, 在四川刺绣行业中除名扬四海的“蜀绣”外, 还流传着“南彝北羌”的说法。因这些鲜活的, 具有生命的, 充满着灵气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彝区刺绣艺术它们不仅有着自身独特的自然和谐美、造型古朴美和色彩绚丽美等形式的美学特征外, 并在族群中还有着重大影响力, 而且在彝族服饰中起着一种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们都说彝绣花工艺的针法很多, 其常用的针法主要有:挑绣、锁绣、十字绣、引绣、垫绣等数十种。姑娘们在刺绣时根据不同的绣品、不同的部位的需要以不同图案和不同的色布做贴花、盘花、滚花、补花、牵花、穿花、织花等。绣女们以闲熟刺绣、挑花技法在深色的底布上用五彩丝线绣出整齐均匀, 针脚细密, 五色缤纷, 富有民族特的的图案;或用贴绣的方式用色布剪成两方连续式对称花边图案纹样, 贴在衣面固定部位后沿边挑锁滚压纹样边, 帖花给人视觉效果明显;不用盘绣的做工用红、黄、绿、白等布条缝成灯芯状的“辩料”盘出花样, 嵌线作边饰。姑娘们采取刺绣、贴绣、镶绣、挑花等多达十余种娴熟的工艺手法, 随心所欲、针随心走, 把所想到的物象在衣物上巧妙地穿插、连接和呼应, 以平面构图的方式展现了物象的特征, 绣出五色缤纷, 相互衬托, 颇具立体凹凸感。通过刺绣装饰的服饰、马甲、头饰、挂包等, 它们更具有民族情结、民族感情和地域风情, 更具造型自然美、图案装饰美, 色彩古朴美和寓意独特美。为赞美心灵手巧彝族姑娘, 有位诗人这样赞誉到“布面上是没有路的, 可彝家绣花女的那颗针一跳上去, 却牵出了一条彩色的路”。这样的赞誉高度概括了彝族姑娘娴熟刺绣工艺针法技艺, 运用得游刃有余。

三、彝族刺绣的纹样

通过民间调查显示, 乐山彝区刺绣装饰造型的图案题材广泛, 结构严谨, 造形生动, 装饰性强、富有感染力。这些种类繁多的彝绣图案“可以千百年稳定不变, 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讲出祖先的业绩与每种图案的来历和名称” (2) 。彝族人将这些图纹分为四大类:1.以大自然图案的有:日、月、星、天河、彩虹、云彩、山形、水波等;2.以动物为图案的有:鸡冠、鸡肠、牛眼、羊角、牛角、獐牙等;3.以植物和什物为图案的有:树叶、花草、南瓜子等;4.以几何图形的有:火镰、发辫、窗格、栅栏等。

彝绣图案的形成是彝族先辈在数千年在生活中吸取灵感, 通过反复提炼而沉淀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精华。它们是彝族人民集体的智慧结晶, 是彝族这个群体相互认识的、最敏感的、并能产生共鸣的图案语言符号。这些纹样不仅有包含着‘实用’和‘美’两个要素的融合与统一, 并且它还起着美化生活, 充实生活, 唤起彝族人民精神上的欢乐和生活的幸福感的作用。彝家绣花女根据美的法则、美的原理与本民族标志性色彩“黑、红、黄”三原色巧妙的运用在刺绣中, 以挑花、贴花、锁花、盘花、滚花等技法, 把彝族的先民们创造出纤纤秀丽的、粗放而艳丽的、绵绵连环的、零星秀美的单一纹样、连续纹样和单元纹样根据衣服不同部位或交织、或重叠、或相托, 灵活地用在刺绣工艺中, 做到精细疏密兼顾, 主次位置得当, 繁简相宜, 使绚丽的纹饰和优美的造型浑然一体, 和谐统一。通过刺绣图案纹样装点后的彝族服饰, 顿时产生出无穷的变幻, 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彝族刺绣的色彩

乐山彝族刺绣色彩鲜艳夺目, 对比强烈, 用色泼辣大胆, 既有浅地深花, 又有深地艳花, 对比中有调和, 素雅中见多彩, 艳而不俗, 素而不简, 而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彝族姑娘以本民族认定最美的"黑、红、黄"三原色为为主色调, 选用色相对比跨度大的颜色进行搭配, 用色线、色布在服饰刺绣进行形与形之间的分割、交错、重叠, 便服饰中的图案呈现出引人注目, 给人在视觉上以美的享受。

彝族姑娘们在刺绣的色彩运用上, 多是采用配色绣的方法, 即用多种不同颜色配合起来进行绣花。一般是一种色彩绣一种花纹, 互不相重, 形成个性独特的风格。绣品大都以自然朴素的黑色、蓝色、青色为底色, 因黑色中包含着所有的原色成分, 正是这个特点, 它与所有色彩异中有同, 可以相互协调。黑色虽然是最暗的颜色, 是纯度最低的色彩, 但有了黄色、红色与它相配可以形成最强烈的明暗反差。从色彩学的角度讲, 黑色底可以衬托任何颜色, 它有一种空间感和深度感, 给人产生一种能吸纳包容一切自然颜色的感觉, 有它的衬托让所有的颜色变得更为鲜艳、明快。凭借这种独特优势, 于是黑色在彝族服饰刺眼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不让黑色未免太过于凝重和扳结, 缺乏生气, 聪明的彝族姑娘们根据不同的纹样选用反差较大的对比色, 色彩鲜艳、色调纯正, 色相明确反差较大的的红色、黄色、绿色、白色、湛蓝、紫色等色线合理搭配, 相互间隔点缀、装饰使用在黑色衣物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上及裙子的边角上, 让朴实的黑色、艳丽的黄色、热情的红色、清雅的绿色、纯净的白色、梦幻的紫色等这些色彩产生出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变化, 形成大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使图案变得活泼, 线条变得流畅, 构思变得奇特, 造型变得均衡。由于彝绣中有了美丽和谐的色彩达配, 使普通的服饰变得色彩斑斓、凝重大方、和谐雅致、美不胜收。

结语:通过对乐山彝区民众喜爱的, 富有民族特色的、鲜活而有生命的, 充满灵气, 华美典雅的乐山彝区彝族刺绣研究, 我们看到彝绣“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 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结晶……它记载历史, 表现社会, 寓含宗教, 反映民俗, 文化蕴含深沉丰厚,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作为彝族民间传统工艺的一个缩影, 它有着极强民族性、地域性、艺术性, 它凝聚着彝族人民智慧、美学、宗教、政治、哲学与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作为非物质文化, 它在族群中传播广泛, 世代沿袭, 在不同时期推动了乐山彝区民族文化、造型艺术、民族工业与社会文明的进步。可以说彝族刺绣是一部形象的史书, 它以“无声或有声地传达着一个民族关于历史、宗教、伦理、社会的一切信息” (4) 。而“成为彝族文化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 起到了凝聚、维系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纽带的作用, 还起到融入外来文化桥梁的作用” (5) 。我们还看到彝绣在新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 并注入了新的元素。在此我们就以“峨边彝族自治县教育文化局职工宋方丽精心准备8年, 用了近7年的时间以巧夺天工设色精妙, 图纹繁复、针法考究的绣刺绣技法绣成了《动物世界》和《56个民族服饰》两幅长卷 (6) 。说明目前乐山彝绣品不仅仅只限于日常实用的生活中用品, 它已由实用性转为高端精品有着欣赏性的艺术珍品。同时我们还看到这世代相承的、实用的、唯美的, 有着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审美价的彝绣刺绣工艺, 如今已成为乐山彝区民族文化媒介的窗口, 成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品的活标签, 成为颇有艺术价、观赏价值高贵典雅的艺术珍品。并在乐山“十二.五”发展期间, 继续将成为推动民族地方经济、民族文化、民族艺术、民间工艺、民族旅游业的标志性品牌产品与龙头产业。它会用富有民族特色图纹、绚丽的色彩、特殊的造形、精美的工艺美吸引来目祖国四面八方爱美的人们, 同时还会以文化使者的身份以矫健从容的步伐走出乐山彝族区, 走出四川、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走向世界。

摘要:乐山“彝族刺绣”是彝族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 它历史悠久, 工艺精湛, 造型独特, 构图精美, 色彩艳丽和特有的民族装饰风格, 立于各民族刺绣艺术之林, 成为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关键词:历史,针法,纹样

参考文献

[1]马文富孙雁鸣《峨边小凉山彝族三色文化绚烂古今》[N].乐山日报2011年10月30日

[2]何昌林.彝族漆器研究[J].四川美术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冯敏.尚云川《四川省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论要》[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2年第2期.

[4]郑剑.《试析民族服饰色彩与宗教文化》[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马山:《浅折凉山民间工艺的灵魂——彝族图案》[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篇14:婉丽隽永的刺绣艺术之乡

镇湖位于苏州高新区西部地区,刺绣是当地传统的文化产业,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之一。镇湖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但苏绣销售额却占全国市场83%,是全国最大的刺绣生产交易集散地。1.7公里的街道现有人口两万多,共有八千绣娘从事制作生产刺绣,与其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在三千人左右,街道中还有着荣获中国民间工艺最高奖的38位高级工艺美术师。通过近20年的着力打造,镇湖刺绣已经成为当地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支柱性产业,仅刺绣产业的年收入,就已达6亿多元。

“平湖千顷浪花飞,春后银鱼霜更肥。菱叶饭,芦花衣,酒酣载月忙呼归。”这首词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了太湖风光和当地人的生活。临近太湖的苏州镇湖北、西、南三面环水,形成了一个斜伸进太湖水面的半岛。在这个半岛上欣赏太湖风光,体验当地人生活,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无边美色在怀中。

镇湖半岛的湖岸线一带基本都是平坦的生态湿地,这又为优美的太湖风光增添了沿岸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镇湖半岛北侧有长约5公里的弧形湖湾,湖水清澈,风光秀美,是极佳的天然泳场,也是避暑度假的理想场地。太湖中的小连山(岛)、大贡山(岛)、小贡山(岛)、乌龟山(五指山岛),更是休养、疗养的胜地。

镇湖不但风景优美,拥有传承久远的刺绣工艺,还有拥有许许多多优秀的青年。韩振杰,江苏镇湖高新区一家科技企业的总经理,他年纪不大可是头衔不少,总经理、采购员、快递员、搬用工、程序员,还是司机加电工!一年前,韩振杰放弃了北京的高薪工作,和两个兄弟一起创建了科技城第一家手机游戏公司,为美丽镇湖的科技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之所以会选择回乡创业,主要原因是想实现自己的苏绣情节,寻找一名美丽、温婉的绣娘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

说起自己的苏绣情节,韩振杰颇有感触:“很小的时候,家庭条件很穷。大年三十大我家就我和我姐俩人,我爸妈都出去躲债了。我和我姐灯也不敢开,就在阁楼上面看着窗外的烟火,心里担心着学费。150块钱,但是需要我姐和我妈两个人整整三个多月的刺绣活才能赶出来,而且是不吃不喝。当我每天放学回到家,就会看到我姐和我妈在夕阳余晖下面绣着刺绣,我也会闻到饭菜的香味,这就会让我感到家的温暖。”在韩振杰的心目中,这样的场景才是家,而绣娘就是实现这样情景的关键因素。

拥有深深苏绣情节的科技帅小伙要想寻找合意的人生伴侣,镇湖可谓绝佳去处,这里有许多拥有高超苏绣技艺的美丽绣娘,如聪明懂事文静女府烨程,大家闺秀四代刺绣邻家女吕小怡,机缘巧合结缘苏绣的异乡女李静,远赴他乡拜师学艺的艺术女祖迎雪等等。

府烨程出身农家,5岁时就穿针引线,11岁一幅作品就能卖七百元。她获得过第四届“银针杯”铜奖,第五届是银奖,第六届是金奖。还有江苏工艺美术最佳创意奖,年纪不大奖状证书已经一箩筐!

吕小怡在大学学习的是电子商务,她梦想当一名朝九晚五的白领,然而绣娘这把椅子在她家已经传了四代了,只有坐在这把椅子上,她心里才觉得踏实。接受家庭传承技艺的她,在千百年不变的刺绣技法中谋求改变,即在为客户提供刺绣作品之前,她都会在电脑上做好设计,让客户的满意后再来刺绣。她在神州六号发射上空之后绣制了《腾飞的中国龙》,这幅作品运用到针法还获得了国家针法发明专利。

李静,四年前,她还在老家安徽,操持着家中8亩地。地里的农活她全都会干。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走进了镇湖的一家绣坊,从未想过会成为绣娘的她,被一幅双面绣深深吸引,她留了下来,师从国字号大师蔡梅英,为成为优秀的绣娘付出自己辛勤的汗水。她绣制的《姑苏繁华图》,成为她们馆的镇店之宝,价值几百万元。

十年前,在电视上看到刺绣大师姚建萍时,祖迎雪便恋上了刺绣。19岁时,她一个人从老家坐5个小时车来找姚老师。对刺绣的深爱,与学习刺绣坚定信念,让她成为了姚大师的徒弟,虽然成为大师徒弟不容易,但成为一个优秀的绣娘更难。这些年,为了更好地掌握刺绣,祖迎雪去过很多地方,对她来说,有时候命运的改变就源自于一个不经意的决定。祖迎雪参与绣制的两幅作品,一幅在中南海,一幅在人民大会堂,这两幅作品于2011年在文交所成功上市,实现价值六千七百八十五万。

在镇湖党工委书记宋长宝看来,科技加绣娘,是天作之合。为此,他极力撮合这些年轻人,并送上了自己的真诚祝福:“作为苏州高新区的领导,我送你们三句祝福 ,第一句,祝你们幸福,而且我坚信你们一定会幸福,科技男创业绣娘也在创业,创业的人共同语言特别多,你们会相互鼓励相互呵护。第二句,做好样板。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已经有3万高科技人才,将来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入驻科技城;我们的苏绣产业也会吸引更多的姑娘加入绣娘行列,你们做個好榜样就是对家乡最好的贡献,我们高新区政府一定会为你们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援,更好的保障,更美的环境。第三,我送你们一件礼物,在我们镇湖有着2000多年的婚俗,就是送你们一床被面,用你们的巧手绣出美好家园!”

相信苏州高新区通过刺绣艺术的平台,融合科技发展,会焕发出更加光彩绚烂的独特的优势与魅力,镇湖也会凭借自己深厚的文化传统,成为一个既可休闲度假,又能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场所。

上一篇:新员工周报下一篇:中班金色的秋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