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2024-05-08

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彭治平

在通用技术的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开展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工作,要继续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市课程计划,参照教材,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按照市教研室的工作部署,我们要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结合技术学科领域的特点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以教研工作的创新促进教学工作上水平。

重点工作

1、加强调查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关注教学的现状,深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本学期继续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围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深入开展高中通用技术的教研活动,每周四为教研活动时间,丰富教研内容和形式,确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认真参加下校调研活动,多听任课老师的课,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听课,听课后针对问题进行即使的反馈,提高课堂效率。

2、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通用技术教师流动性大,很多都是兼职教师,上学期教,这学期就有可能不教,这样每学期都是新的教师出现,搞好这些教师的培训是开学初必须要进行的工作,做好教材分析工作,让他们能尽快的把握教材,做好专业培训工作,结合课改二期培训,骨干教师必须要掌握一门选修课。

(2)针对“双优课”评比活动,组织说课、答辩、综合能力测试、学科专项教学技能考核、上课等活动的辅导工作,争取能拿到好的成绩。

(3)组织进行公开课和观摩课的研讨活动。

(4)进行《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指导意见》的落实、宣传工作。

(5)进行“高中资源平台”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做好通用技术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工作。

3、提高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通用技术课的上课模式现在很多,但80%以上是以讲授为主,这与我们现在的教师资源和设备资源有很大的关系,从教师来说,没有学科知识基础,空对空,不能够深入,没有真正能够做成的活动和详细的操作指导。从设备来讲,通用技术教学中的设计、制作、试验、探究等活动,需要特殊的条件和环境,实施通用技术课程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和教学条件。在这些现有条件下如何提高学科的是实效性,教师首先要熟识课标,进行课标的重新学习,特别是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掌握,要写出心得体会。要进行公开课和观摩课的研讨活动,组织不同学校的老师相互之间进行听课探讨,让教师真正走进课堂,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4、搞好课改总结工作,促进成果交流与推广

做好高中通用技术的课改总结,结合市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做好通用技术课改展示汇报交流活动的前期工作,做好学生设计制作作品和教具、学具的区级评选工作,制作北辰区通用技术课改展牌,教师优秀论文的收集整理。切实加强学科网站建设,加强高中资源应用的指导,充分发挥信息交流和宣传导向的作用。

2010.9

篇2: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的实验准备和实施

1、提前介入新课程

作为首批进入实验的四个省区之一,我们在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研制过程中,参加了《技术课程标准》的编制,《技术课程标准解读》的编写;并为国家级培训承担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研修手册》、《理解与实施通用技术新课程》和《普通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教学指导》的编写任务,现均已正式出版,为顺利实施新课程做好了准备。

2、编写通用技术教材

XX年12月,广东省由教育厅教研室、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出版集团联合策划,启动编写粤教版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的工作。我们集中了省教研室、华南师大和部分学校的专家、教授和第一线教师,积极申报立项,其中通用技术学科教材获教育部立项通过,为全国四套版本的教材之一。经过艰苦努力,XX至XX年年,全套教材共九个模块的14册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全部通过教育部审查,陆续在我省和其他省市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投入使用,为课程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据了解,现在选用粤教版教材的省、市、自治区有山东省、安徽省、陕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材14册课本和教学参考书列表

选修模块

03《电子控制技术》 04《建筑及其设计》

05《简易机器人制作》06《家政与生活技术》

07《服装及其设计》 08《汽车驾驶与保养》

09《绿色食品》 10《营养与饲料》

11《农副产品营销》 12《无土栽培》

13《病虫害的预防与预测》

14《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品种引进》

3、教材选用情况

XX年6月,各地开始选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不同版本的通用技术教材由各地级市教材选用小组自主选择。我省选用了教育部通过的四套教材中的三套,即粤教版、苏教版和地质版通用技术教材。其中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有主要15个市选用,约占2/3;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主要有5个市选用,约占1/3;另有1市由省教育厅安排试验地质版通用技术教材。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教材的选用工作,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当地实际和学校情况,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利于通过互相交流,互相提高,促进课程的开设,提高教学质量。

4、教师培训工作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每年都举办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各市、区(县)每年也都要举办各级通用技术教师培训班,为学校培训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各级培训的举行,基本上保证了任课教师在上课前达到上岗要求,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有力地保证了开课的基本条件。

XX年7月,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了广东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培训班。本次培训是广东省新课程首次通用技术教师全员培训,采取了专题讲座、参与式研讨交流、教育教学实践等多种培训形式,聘请了课标组的专家和各版本教材主编来授课,专家们的讲课深受学员的欢迎。通过这些讲座,使学员们初步了解了通用技术,为课程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XX年6月,与省教育学院共同举办了广东省国家级高中通用技术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班由教育部技术课标组主持,通用技术课标组核心成员全部到位,就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进行了系统的交流和研讨。培训班上还请广东实验中学等四位老师进行了案例分析,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实例。

此外,我们还多次承担了对使用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有关省市的教师培训任务,对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教师进行了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培训。

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验的进展情况

1、学科课程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开课率不断提高

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新学科,开设的难度比较大。广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以来,各地各校克服了器材设备和场地的不足、缺乏专业师资队伍等困难,逐步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XX年仅有少部分市的一些学校尝试开设,XX年开始,全省各市基本上都有学校开设,课程的管理也逐步走入了正轨。

篇3: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一、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都同属于技术课程, 两者之间有很多共性, 课程整合相对容易

信息技术主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 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 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 掌握信息技术, 感

[2]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3]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张玉红.高校多媒体课件创作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2) :42-43.

[5]戴仕宝.谈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有关“交互”的几个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 2000, (8) .

[6]陈华.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体CAI课件.计算机时代, 1999,

[7]秦长春, 王淑荣.多媒体CAI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

受信息文化, 增强信息意识, 内化信息理论, 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而在新的“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 通用技术主要“培养学生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进一步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 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探究、应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的学习愿望, 具有正确的技术的学习习惯, 发展初步的技术能力和一定的职业规则能力, 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两者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

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这门学科涉及面非常广, 可课本的内容又很有限, 相关的材料更是少, 如果采取在教室中传统的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 那么这堂课应该是枯燥无味的, 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所以, 很多知识都需要从网上来搜索一些信息, 这就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 然后在网上搜索有用的信息做成课件, 课上一边讲, 一边给学生们播放做好的多媒体课件, 可以极大地丰富了通用技术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反映出客观的事物, 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在视听和感官上的需求, 充分刺激

[8]郑小军.多媒体CAI课件制作中的交互设计的几点思考.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18 (1) :51-53.

[9]陈万平, 王战戈.CAI课件设计的教育学原则[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 :106-109.

[10]蔡慧萍, 曾雪强.关于CAI课件制作的几点原则[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 (6) :42-44.

作者简介:魏淑惠 (1968-) , 女, 副教授, 硕士, 河北保定人, 多年从事工程数学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为计算数学、计算流体力学。

学生的听觉和视觉, 从而激励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之向往的情感, 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 我在讲第二章第一节“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时, 我们可以从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设计的图片, 然后精心挑选, 给学生们播放。优美的设计, 动听的音乐, 立刻使学生们耳目一新, 学生非常感慨, 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所创新。对设计很感兴趣, 在学生渴望自己有设计本领的前提下, 在学习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应该是很容易的, 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的配合我, 同时他们更加轻松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课堂效率很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使学生融入技术设计领域中, 不但使学生一目了然, 而且还能“印象深刻”。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 把信息技术引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 提髙了技术内容的先进性, 改变了技术的学习方式, 降低了技能学习的难度, 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扮演的是讲解者, 以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课程整合进入课堂后, 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应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 可以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 使用计算机进行演示, 这样能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设情境, 既能重新组织教学情境也能促进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 为学生形成学习概念规律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理解。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中是现代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 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例如, 第二章中关于“三视图”的内容是个重点更是个难点,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三视图的概念以及三视图的展开, 比单方面的用语言去描述更能加深同学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曾在下面学校进行过调查, 有一位老师在他所教的班级里做过这样的实验, 其中三个班没有利用多媒体手段, 在第二节课提问时, 结果表明, 这三个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对这个概念理解了, 然而另外其他六个班则占有五分之四, 可想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共处一个领域, 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 对教科书中的技术性质的介绍, 当地新技术的发展, 技术设计的过程等都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技术设计、技术实验、技术评价等内容的教学, 也都可以借助软件等工具来进行。

四、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 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 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 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我认为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出来, 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把信息技术作为通用技术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 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网络学习等策略, 围绕通用技术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比如:在通用技术《专利的申请及其保护》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 展示一些知识产权侵权案例, 通过实际发生案件结合理论, 让学生参与讨论, 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 激发学生思想创新, 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意见。这样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而且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来,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引入时代活水, 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 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 使教材“活”起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 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通用技术学习的主人, 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 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过程。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不像其他主流学科一样积累了很多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经验, 再加现有师资力量薄弱, 所以要求我们通用技术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 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 我们应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 为了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让我们共同努力, 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摘要:现代社会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巨大力量, 并且我们无时无处不在接触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通用技术课程已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技术素养也成了通用技术课程的首要目标。那么通用技术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也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篇4: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关键词】教材修订 核心素养 结构体系 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87

自2004年实验推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是可喜可贺的。2014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中学业质量标准研制暨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标志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作为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教材改革和建设,必须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与课程改革、教育发展相适应。2016年5月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普通高中教材修订研讨会,启动了普通高中教材修订工作。普通高中教材修订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肩负的使命神圣,责任重大,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智慧。笔者认为,要做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材修订的工作,必须认真思考且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真正吃透课程标准,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定义为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方面。《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教育部审查教科书的重要依据。教科书是国家课程标准的载体,它反映了课程标准给定的学科教学内容,涵盖了学校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要做好我们这次教科书的修订工作,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真正吃透《课程标准》,尤其要弄清楚该门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等,要把立德树人、实现技术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放在首位,贯穿始终。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在编写教科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完整地反映《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要求,强化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功能。

(2)教科书中要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各个知识点都要覆盖到。在修订之前,要设计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整体框架或双向细目表,每一条核心素养都要清晰地落实下来。

(3)教科书中各知识点的学习水平(难易度)都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不同的学习水平要求:必修1要求达到第1级学业质量标准(水平1),必修2要求达到第2级学业质量标准(水平2),选修1要求达到第3~4级学业质量标准(水平3~4),选修2要求达到4~5级学业质量标准。这是我们在进行教科书修订时必须注意的。另外,在各模块“内容标准”中对各知识点的学习水平都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我们在修订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难易度,准确把握《课程别准》对各知识点学习水平的能力层次要求。

二、以核心素养为纲,构建教材结构体系,选择与组织教材内容,注意教材结构体系的严谨性

编写教科书的过程,是对《课程标准》再创造的过程,是落实课程“内容标准”具体要求的过程。因此,在教科书编写过程中,要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以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发展体系,形成自身的知识内容结构、编写体例结构。这次修订,要用“核心素养”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原来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能力结构体系、编写体例结构,乃至栏目的设置、插图的选用等,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的“学科逻辑”。知识结构体系要合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要符合学科知识本身的特点。整本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构建要合理。

(2)教材的“心理逻辑”。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规律。

(3)教材内容呈现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钱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4)教材章节设计要合理,每一章节的知识容量和篇幅尽量做到匀称,所占篇幅差距不要过大。

(5)栏目的适配性。栏目设置要合理。通用技术教材的栏目主要有资料性栏目和操作性栏目两种:一种是资料性栏目,包括阅读资料、小资料等;另一种是操作性栏目,包括问题思考、讨论交流、技术试验、技术实习等。在设置栏目时,有三点必须明确:第一,栏目是为正文服务的;第二,各栏目设置要合理,不要扎堆;第三,注意栏目引领教学、规范教学的作用。

总之,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既关注学科知识体系,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纲。内容呈现方式要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观,凸显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

三、选择体现时代特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通用技术教学同样也应与时俱进。教材中要注意选择那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一定的生产实际的内容,做到在坚持基础性的同时,既要选择那些具有时代气息、适应社会发展、体现未来科技走向、具有可迁移特征的内容,也要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挑战意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有利于课程实施和学生发展的内容。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视原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典型案例等内容。要精心选择典型案例及学生实际设计与操作内容:一方面要注意可行性与实用性,贴近学生实际;另一方面要尽量体现技术的思想与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典型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时代性,要以学生的核心技术素养为导向选择教学内容。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普通高中教材和高等教育教材不同,教材内容不是学术上的研究、讨论,对于那些尚无定论的、有争议的内容不得进教材。

(2)教材中要有计划、分层次地设计、安排各种技术实践活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技术试验、技术实习、讨论交流、问题思考等技术实践活动的要求和难度。

(3)要充分挖掘技术的文化特征,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4)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所选内容都应符合安全规范,所涉及的制作、加工、装配、试验等内容应编写学生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学生在工具、设施、药品的使用中出现伤害现象;所选择的实践操作,应给出避免危险的措施。

四、在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教材要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课程标准》倡导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出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在教材的修订和编写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充分发挥栏目的引领作用,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要特别注重创设和学生已有经验有联系的多样化学习情境,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进行技术体验、技术设计、技术制作、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技术实践活动,改变以往的教学过于偏重接受性学习的倾向,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技术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五、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通用技术学习的评价提倡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学科素养发展与整体素养发展的统一。既要关注学生实践技能、学习成果的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技术知识、方法、态度的习得情况。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注重包括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的技术经验的提升、原理的运用、方法的融合、设计的创新、技能的迁移、文化的感悟等,努力形成发展性评价机制。在修订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对原版教材中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等进行重新审视,要按照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与评价建议”,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符合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评价体系。

六、教材内容绝对不能存在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问题

中小学教科书在政治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所反映出的重大政治观点应该是国家的观点,而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观点。编写中小学教材不同于撰写个人学术著作,不能随便采用个人的观点,所选内容必须是有科学定论的,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小学教科书中凡引用重要的法规、政策、法令,中外政治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的名言警句,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政治性的名词术语,以及有关的数字、时间等要做到准确无误,不能有半点差错。政治性问题、思想性问题和科学性问题是修订和编写中小学教材的红线,绝对触碰不得,在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编辑人员,都要时刻绷紧这根玄,绝对马虎不得。

七、资料来源要可靠,要注意引用材料的著作权问题

教科书中不论引用何种参考文献,原则是准确、完整地表达原意,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原意。引用文字要做到精炼、贴切、有说服力。凡加有引号的引文,从文字到标点均需与原著一致,并要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意;引意的,古文今译的可不加引号,但要注意内容的准确。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要依据人民出版社的最新版本查对。引用党和政府的文件,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著作,要以公开发表的为准,不要引用内部文件和讲话。

教材作品在编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原始材料的选编问题,这是由教材作品的内容特点所决定的。原始材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短小的文章、插图、照片、图表等。这些原始材料是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从道理上来说,在教材中选用原始材料,应当征得该材料的著作权人的同意。但是教材是一种独特的作品,在选用原始材料时可以实现不经过该材料著作权人的同意。但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仅限于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或者单个的美术作品,而且必须是已经发表的。

(2)作者如果事先声明不许使用,则不得将其选入教材。

(3)教材的编写、出版者,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指明该材料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八、要注意插图、图表的合理性、科学性。

插图和图表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具体、生动、概括等特点,它的作用是文字语言所不能替代的。选择插图和图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中的插图和图表要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要合理、科学、美观,图文比例要得当,互为映衬,互为补充,做到有机融合,图文并茂。教材中的地图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送审。

(2)插图、图表不能存在科学性错误。图中的文字、数值、符号、及图注必须与正文和表格一致。如果是从互联网上找的图,还要注意是否有版权问题,是否有肖像权问题,等等。

篇5: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南京市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仍围绕市教研室中心工作展开,继续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基地,以问题为动力,以课题为载体,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中心”的教研工作思路,落实常规教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教研中心组的队伍建设,关注学生特长发展,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针对性。为提高我市通用技术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更为有效的专业支持。◆工作目标

1.继续推进全市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切实提高每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并做好每次教研活动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为全市通用技术教师提供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继续进行“项目教学”的实践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 “2011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通用技术教师培训”在推进本课程发展和课堂教学及其研究方面的作用。帮助和促进各区县提高通用技术教研工作的参与性与实效性。

2.乘“2011年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的通用技术教师培训”的东风,继续学习有关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能力,提高命题水平,完成2012年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工作。完成“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评价方式与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结题工作。

3.有效引导全市通用技术教师深刻领会《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掌握相关设施设、设备、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教师运用实践室服务教学的能力和手段。配合南京市教育局完成2012年南京市中小学生技术设计大赛的相关工作。

4.继续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开设市级公开课、研讨课,完成2012年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和2012年暑期培训的相关工作。

◆具体活动安排: ●第3周(2月21日)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市金陵中学

活动安排:①由田武奎老师通报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②陈界山老师研究课 ③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5周(3月6日)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活动安排:①邓超老师研究课

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7周(3月20日)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 活动安排:①丁良峰老师研究课

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9周(4月3日)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市中华中学(河西校区)活动安排:①葛伟江老师研究课

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15周(11月22日)活动主题:市级“项目教学”实践研究课 活动地点: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活动安排:①吴志强老师研究课

②全体老师研讨、点评

●第17周(5月29日)活动主题:专家报告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安排:①顾建军教授报告

②田武奎老师做本学期教研工作小结

●其他

完成市教研室主任室安排的其他工作。

南京市高中通用技术教研中心组

篇6: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一、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提高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造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和通用技术教育的衔接,是培养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学科。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形成了技术课程形态的历史突破,是课程改革教育创新的标志之一。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就是在通用技术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对我们高中来说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都是技术课程,它们有着相同的特点和共性,两者之间的整合其核心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加工的主体。

一、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这门学科涉及面非常广,可课本的内容又很有限,相关的材料更是少,如果采取在教室中传统的以“师讲生听”来传授新知识,那么这堂课应该是枯燥无味的,又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所以,很多知识都需要从网上来搜索一些信息,这就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然后在网上搜索有用的信息做成课件,课上一边讲,一边给学生们播放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地丰富了通用技术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反映出客观的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在视听和感官上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从而激励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兴趣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之向往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比如,我在讲第二章第一节“揭开设计的面纱”时,我从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设计的图片,然后精心挑选,给学生们播放。优美的设计,动听的音乐,立刻使学生们耳目一新,学生非常感慨,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有所创新。对设计很感兴趣,在学生渴望自己有设计本领的前提下,在学习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很容易的,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的配合我,同时他们更加轻松的掌握了这个知识点,课堂效率很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够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溶入技术设计领域中,不但使学生一目了然,而且还能“印象深刻”。

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带动了教育教学模式极大的改革,促进了教育模式的转化。把传统的通用技术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是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两者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

从教学结构来看,通用技术的教学同样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的主动性的 1

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两者的整合是创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理想切入点。其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网络化、信息化为通用技术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是通用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把信息技术引入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提髙了技术内容的先进性,改变了技术的学习方式,降低了技能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技术学习的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讲解者,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课程整合进入课堂后,教师从单纯的讲授者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应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可以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这样能为全体学生的充分感知创设情境,既能重新组织教学情境也能促进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为学生形成学习概念规律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理解。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中是现代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教师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

高一课程《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你怎么描述我们的技术世界有多么的丰富多彩,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力量,技术在不断的演变。而这些理论的阐述,仅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显然是单薄的、抽象的,而多媒体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这个技术世界, 播放技术欣赏片:“各种技术制造的产品存在于我们所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天空中、大海上、田野间、城市里、迈进家门, 视线所及, 方方面面无不闪现着技术世界的光彩。”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逐点加以阐述,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个技术世界。

第三章中关于“三视图”的内容是个重点更是个难点,我运用了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三视图的概念以及三视图的展开,比单方面的用语言去描述更能加深同学们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我曾在班里做了实验,其中三个班没有利用多媒体手段,在第二节课提问时,结果表明,这三个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对这个概念理解了,然而另外其他六个班则占有五分之四,可想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共处一个领域,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对教科书中的技术性质的介绍,当地新技术的发展,技术设计的过程等都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技术设计,技术实验,技术评价等内容的教学,也都可以借助软件等工具来进行。

三、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创新精神和锻炼实践能力,它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我认为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出来,就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把信息技术作为通用技术教学的认知工具和知识载体,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网络学习等策略,围绕通用技术学科知识的学习进行整合。比如:三视图的作图,可以让学

生利用计算机软件的画图工具来绘制三视图等。预想通过这种整合法,可以让学生在通用技术等学科知识、实践动手及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高。再比如在上人机工程学这一节时,有同学提出疑问:“老师,我觉得我们机房的电脑桌不合理,人机关系有问题,老师在讲台广播,我们看不到老师,还有大部分黑板也看不到。” 问题一出,同学们表现都非常活跃,七嘴八舌讨论说开了。我的每堂课都有让学生分组讨论的安排,这次也不例外。同学们大都运用手头的搜索信息的工具---计算机来查找相关信息和解决方案,最后很快有了本组的设计方案,甚至连技术保密性都考虑到了,专利的意识已经在他们的实践中体现出来。这样,通过学生一个不经意的问题,让他们动口、动脑,并激发他们动手的兴趣,整个过程学生对学习变得兴奋不已,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质量。通用技术课程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了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如:在通用技术《知识产权及其保护》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展示一些知识产权侵权案例,通过实际发生案件结合理论,让学生参与讨论,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思想创新,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表自己意见。这样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通用技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篇7:高中通用技术工作计划

摘要:我从生活实际出发,由《通用技术》的教育现状所引发的一点思考和拙见。关键词: 课程资源 师资 实际 教改方向

去年冬天的一堂晚自习,我在教室中穿行,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突然,一个高个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时天气已经很冷,只见他趴伏在课桌上,左手插进上衣口袋里,右手勉强地伸出来,瑟瑟地翻着书,偶尔写几个字。我想他一定是感到很冷。待我走近他身边,不由得更抽一口冷气。他竟然穿着一双棉托鞋,且没穿袜子,将校裤格外扯长了将脚后跟包着。那怎能不冷啊!我也是为人母亲,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很疼。“天这么冷,你怎么不多穿点、不穿双袜子啊?” “没袜子了。”

“没有?!怎么会? ” “都穿脏了,没洗。” “那怎么行?高中生了。”

“反正在家都是我妈給我弄的。来的时候我妈都給我准备了一打,都穿脏了。”他很顽皮地冲我笑笑。

这不是偶然。我想作为同行,大家也见惯了类似现象。“现在的孩子啊!”我不禁慨叹。昨天,我上完课,看到最近一段时间阴雨绵绵、天气寒冷,提请孩子们要多穿衣服以防感冒。顺带多扯了几句,对他们说:“在学校里学习,不仅要学到文化科技知识,也要培养照顾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当问到他们有那些人会做饭、做过饭时,竟然只有三个人举手。他们嘻嘻哈哈地冲我大喊“老师,我只自己泡过方便面!”„„ 学生们还在那不以为然地调侃着。“现在的孩子啊!现在的爸爸妈妈啊!”我只能是摇摇头,傻笑。

教育是为现实服务的。我们现在的教育都落到实处了么?目前我们的教育现状是如何的呢? 如今孩子们的书包都是沉甸甸的,他们课余的时间并不多。小学生要趁课业负担还不重,接受家长的额外安排,奔走在不同的学校,学习舞蹈、声乐、奥数、作文、美术、英语等等;初中生的课程增多,课业负担加重,节假日的时间可能还是要学习以上的东西;高中生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的感受是学生比大人更忙、更累、更没有享受阳光、享受生活。照理,他们应该收益颇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现实是这样么?

当我有闲暇站在讲台上、逗留在校园里欣赏学生的时候,目力所及、搜寻之处,真难得发现几个朝气蓬勃、体格健美的孩子。可能太偏颇了,但大小眼镜之多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六十多岁的现美国国务卿西拉里还身体健美、英姿飒爽、精明过人,真是令我羡慕!那家长收获了什么?

象在上面两个片段里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很多已是高中生的孩子还不会做一顿简单的便饭,男孩子还有很多不愿动手洗一双袜子。有的要想让这些孩子为家长想更多、做更多恐怕是比较难的。教育工作者们总觉得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所以我们把回家为父母倒一杯水、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作为作业布置下来。更多的家长带着喜悦带着惊异享受着这个过程;我们还看到电视中播放这样的节目:将城市中学生与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生交换,让他们各自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懂事地成长。我想我们真应该探寻、实施更加务实的教育。

前几天看了一篇报道,也颇有感慨。报上说,一群应届大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去应聘一些保姆的职位,心中很是忐忑不安,一方面觉得自己这样的工作胜任不了,因为 1 自己不会做一顿拿手的饭菜,也没有照顾老人孩子等打理家里琐事的经验;另一方面又觉得从事这样的工作很没面子,甚至很丢人,碰到自己的亲戚朋友都不敢告知自己是做保姆的。其实就常理而言,一个人已经大学毕业,她的年龄、能力、经验、知识足以做好一份保姆的工作,即使开始不太顺手,短时间也足以悟得;其实只要是凭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就是光荣的;其实能做一名合格的保姆收入也不菲。

但君看见了,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周遭有几人堂堂大学毕业而乐于做一份保姆的工作、做着一份保姆的工作?

有些西方国家、有些地区很注重对孩子们进行诚信教育、进行生活磨练的教育。我从有关资料上得知,台湾的高中生每年必须做满至少十个义工才能合格地毕业;美国中学生很多都是通过打零工赚取零花钱。他们的父母难道是不心疼自己的子女吗?他们的家长难道是給不起零花钱么?当然不是!他们的教育方式、理念、目的更在务实,更重于培养孩子的能力!我想“务实”应该是很该看重的。

别的,太多的,太深的我们暂不做过多探讨了。我想就目前高中开的新课程《通用技术》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这门新课程到底应以什么为课程资源? 在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学以前,我一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也是一名家庭主妇。在繁复的工作之余打理着生活中的杂七杂八,深感自己要成为一名多面手之需。工作中的问题单位会出面或是很多同事一同解决,但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你独自面对。比如:你家的灯突然不亮了,你要知道去查保险、去换灯泡;你家的洗碗盆漏水了,你要知道自个儿打玻璃胶;你孩子的自行车链子跌下来了,你要能及时装上;你衬衣上最关键部位的那粒扣子掉了,你要能自己钉上„„至少至少你要能搞一顿能饱自己肚子的饭菜。

我觉得我们就应该从这些最基础的教起,从这些最基础的方面去训练学生。这里面有很多东西按理应该是父母亲教孩子的,但国情时情如此我们就不多做讨论了,踏踏实实地做就行。所以所谓“通用技术”实际上首先是教会孩子们生活的技术。其一,告诉孩子们怎么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品,比如家里的炊具、洗衣机、吸尘器、电熨斗等;其二,告诉孩子们处理一些常规生活事务,比如怎么样买菜、搭配、洗切、烹调、熬汤、煮饭;其三,告诉他们怎么样做一些日常的小护理小维修,比如前面讲的换个灯泡链条钉粒纽扣什么的;其四,教他们一些美化环境享受生活的技术,比如收拾房子、摆设、插花之术。这些东西我们都不能只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而要和孩子们一起身体力行、督促他们体验实践,直到他们能作为一名寄宿生或独自留在家里也能很好的打点自己的生活起居为止。

然后,我们把生活中、学习中常接触常用的一些物件的原理、养护、维修知识告诉他们。比如,我们告诉他们手机、电视机、电脑、电动摩托车、电风扇、电烤炉、灯泡、冷光灯管、煤气热水器等等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并特别提醒他们使用时都要注意什么。他们都要用到这些东西,或是用过的过程中就碰到过什么问题,我想他们肯定会关注这些课程内容,从而认真学习这些知识。

也就是我们教会学生怎么样使用五花八门的生活器材、处理生活中冒出的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尔后再教他们高层次点的东西。比如,再遵从其兴趣,开设简单的服装设计、发型设计、简单的房屋、桥梁设计等;再诱导他们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制作、小发明,比如做一张小凳,扎一个小灯笼等。

因此,我认为现在的通用技术教材中有些东西可以不提,比如设计的原则、设计的评价。这些纯理论性的东西学生们基本上一看就能懂,而且我们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涉及到这些理论方面的东西,不如让我们师生很自然地去体会;单放在这里供教学很单调。而且学生以后经过深入学习,真走上设计创作之路自然会去收集、学习、体验这些理论知识。这也就象没学语法前我们学英语,学口语,没有那语法的条条框框一个孩子照样能学说一口 2 流利的英语。当他储备了一定的英语知识想学相关语法甚至做相关的研究时他知道该怎么做。

二、就是我们的开课地点问题,综上所述,《通用技术》的课程地点已不能只局限于教室、实验室了,结合实际的需要,它可能是我们的家里。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一班学生分散到五六个、七八个家庭中去;也可能是在某些可能的工厂里,比如长沙电度仪表厂等。我们老师、学校要做的一是給孩子门规划,他们此行要学什么、做什么、注意什么;二是要负责协调、联系,争取家长、社会、政府、企业的帮助和支持。而且有必要不断摸索、总结、交流,形成长效机制,促成孩子们学到真知。

三、我们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解决师资不专、教学实践资源匮乏的难题?任何一门新课程都是逐步完善的,《通用技术》也不例外。针对现有教材,我作为一线的任课老师,有较多的困惑。首先,自己很不专业,深感自己的知识结构难以跟上该课程的教学。例如,广东版《技术与设计1》中牵涉到一些木工、模型工具的使用,象我这样的女老师真是彻头彻尾的外行。上次,我们观摩师大附中的《通用技术》教学展,他们聘请了专门学服装设计的老师,开设了服装设计课,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真正学到了东西。尽管我相信自己有较好的审美意识,也能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裁剪缝制的基本功也易学习,无奈绘画功底相去甚远!我做梦都希望能象那里的老师那样有本事、能激发我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能使他们学到真功夫,可实在是无可奈何„„

教这门课程也有一个多学期的时间了,总觉得自己劳而无功,一会儿准备一些图片资料,一会儿收集一些可供学生操作使用的废旧器材。思维比较乱,工作、准备也不似以前教《物理》那般有条理。更重要的是学生根本不拿它当回事。相比以前,真是有一种失落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但就良心而言确实想踏踏实实地做点对学生有益的事。

类似我们这样的教育行政区,只有区区这一所高中,只有一名教研员,只有我这样一个老师统领着这七个高一班的新生,很无助地摸索着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学中遇到什么难题就近切磋的人也没有。这样下去能充分搞好这门课程的教学吗?从教十六年了,我心中从来没有这样没底过。

带着这些问题,我在网上去搜索,发现有些地方的做法比较好。

1、学校切合实际的请一些专业人士任教相关的专业模块。比如,上面提到的师大附中就请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人才任教通技中的服装设计模块;

2、有的地方实行资源共享,人员流动交换,比如,甲学校有电子技术专业的老师除了教本校的电子技术控制模块外,还交换到乙校、丙校去教这个模块。这往往是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调配;

3、我们目前也存在着相关的实验设施奇缺的难题,有的学校通过向社会求助或是租赁解决了问题,比如,有些工厂的旧机件已没有什么生产、再创造利润的价值,但对学生实践弄通某些知识点却大有用途,我们可以或借或租或争取撰赠。这样是否可以解决一些师资不专业、教学实践资源匮乏的问题呢?

在面临居多难题的环境下我们依然从孩子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开设开好这门新课程。我们已经在做的是:加强一定区域所有相关从教人员的合作,我们有条件有时间时经常相与一起,相互切磋、交流、学习;将我们的成功之作放到一定的平台上进行共享;甚至与教材同步发放一些教学同步用的光盘等。

四、我以为我们还应该很好地借鉴他人。我曾经看过有关资料,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得很成功。他们有约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进入职高。职高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能及时的很好地就业。因为他们的职高教育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职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每周都有几天(2到4天不等。)在相关的厂矿中学习实践。不仅有师傅教,还会得到一定的报酬。这是一种政府强制行为。到如今强制已变成习惯,大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厂矿要负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窃以为,教材改来改去的,有些确实应该改;但怎么改,改向何方?还是要讲求一个“实际、实用”!让老百姓花钱送子女上学,钱不白花!孩子们什么也没干,专门呆 3 在学校中学习,青春没有白费!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注意到了:“温家宝总理讲了一定要努力办好我国的职业教育!”我想,我们向国外学习,取德国人之长,补己之短。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既然目前我们在普高中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其目的是将学生从应试教育中拯救出来,培养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我们应大力地促成我们的教育模式、教育改革向德国人那样发展。当学生、当家长真正感到通过学习《通用技术》真真切切能学到知识、技能甚至能很好地帮助学子就业时,那将迎来《通用技术》新课程之花的盛开时代!这无疑也是教改的最终目的地!

2009年3月 四维拓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四维拓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通用技术理论研究、产品开发和师资培训的专业化企业。我们秉承“服务教育改革”的理念,以前瞻性的目光把握中国教育改革的脉搏:基于严格的教育科学研究,通过全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掌握共通的劳动和生活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公司研发的通用技术创新设计系列产品,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功能全面、灵活多变、易学易用的创新设计平台,帮助老师和学生在课程学习当中深入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因其操作简便、功能先进、思想开放、价格经济性等特点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我们为学生们提供的通用技术创新设计解决方案,包括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资源、教师培训及评价体系。该方案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技术设计为载体培养青少年的技术素养、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青少年从生活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中国的广大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进一步,使其收益终身。

我们拥有国内外一流的软硬件产品和科技教育服务团队,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和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并进一步结合自身的科研力量为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和衔接有序的产品体系。并与国内多所知名重点高中合作,建设了一批富有特色的通用技术创新设计教室。

我们以服务于中国的教育改革为己任,秉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创新人才,让中国发明走向世界。

篇8:高中通用技术课问题初探

一、课时被压缩, 正常教学难以保障

通用技术课只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由于不参加高考, 各地区、各学校都存在着压缩课时的问题, 能正常开设通用技术课的学校不多, 有的学校甚至一周只开一节课, 教学课时非常紧张, 正常的课堂教学自然无法如期进行, 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有选择的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只能围绕考试重点进行讲解, 缺少了对学生思维开发的过程, 考试前则采用集中背题的方式来应对学业水平考试, 这种压缩课时的做法, 严重影响了通用技术课的开设和教学, 使学生不重视, 甚至通用技术教师本身都忽视这门学科, 实际上国家之所以设立通用技术课, 是非常迫切、必要的决定,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现在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们很多学生成了只会整天读书的书呆子, 而生活经验、动手能力却一塌糊涂, 更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 虽然之前在学校学习很好, 但却很难在工作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甚至有些学生直接和社会脱节。通用技术课正是在这种趋势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产生的, 国家开设通用技术课就是想从高中阶段改变这种现状, 从此可以看出开设通用技术课的必要性。

二、课程讲练脱节, 技术素养难以养成

通用技术课本身是一门讲与练高度结合的学科, 只有把讲与练结合好,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进而设计开发出有个性的目标, 可现在很多学校, 根本没有建立通用技术实验室, 不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教师只能是课堂上进行讲解, 学生更无动手练习机会, 技术素养难以养成。我们要避免这种纸上谈兵式教学和学习方式, 技术实验是不可或缺的, 而技术实验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有通用技术实验室进行保障。通用技术课的开设是为了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实际生活,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缺少了动手练习的环节, 这样的教学就如同空中楼阁、头重脚轻, 失去了通用技术课开设的意义。由此可见, 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通用技术实验室, 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能帮助学生完成并感受技术活动过程, 能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是通用技术课顺利开展的关键。

三、通用技术课有别于传统劳技课

通用技术课可以说是高中阶段劳技课的延伸, 他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两门课程都有对技术的要求, 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 但他们之间也有着本质区别的, 传统劳技课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良好品德, 相对于传统的劳技课, 新开设的通用技术课在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 更关注学生的思维开发、设计规划和协同工作, 这种思维开发、设计规划是一种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学生过程, 引导学生不做无谓的空谈、妄想, 有针对性的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系统规划能力, 当这一过程完成后, 再在实验室协同完成制作的环节, 制作过程发现问题再返回到设计环节, 重新修改并完善自己的设计, 通过反复的设计规划, 实验操作, 最终完成自己的设计, 这个过程, 不仅是简单的学习技术, 更是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加以利用的综合能力提高过程, 是一种以技术思想为中心, 以技术能力为保障, 以整体系统性设计规划为框架的新学科, 这是对原劳技课的革新, 是学生必须认真学好的一门功课。

通用技术课是立足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一门学科, 它可以说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综合体, 成功的技术设计离不开各种知识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来规划完成自己的设计, 这个过程就是在开发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使学生获得可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能力,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协作能力, 自身分析事情, 处理事情的分析能力, 通过通用技术课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中通用技术课开设的宗旨, 在高中阶段, 通用技术课很好的起到把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桥梁作用。对于通用技术课逐渐被边缘化的现状, 希望各级部门能引起重视, 不能因为不是高考科目就盲目的压缩课时、甚至不开课, 这种短视的行为对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对我们国家的学生成长, 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华之崛起需要提高国民的素质, 我们从小就开始在学校里学习, 学到最后不是比谁学到的东西多, 而是要看看谁的综合素质上去了, 素质的提高才是对你终身有益的, 如果你们具备了良好的素质, 能将一切有用的知识, 转化成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你就能在学习、工作中稳步前进, 这也是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摘要:在通用技术课实际教学过程中, 反映出了许多问题, 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及自己了解到的国内通用技术课开设情况, 课时被压缩, 教师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有选择地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只能围绕考试重点进行讲解, 缺少了对学生思维开发的过程, 考试前则采用集中背题的方式来应对学业水平考试, 这种压缩课时的做法, 严重影响了通用技术课的开设和教学。学生不重视, 甚至通用技术教师本身都忽视这门学科, 实际上国家之所以设立通用技术课, 是非常迫切、必要的决定, 更缺少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 虽然之前在学校学习很好, 但却很难在工作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甚至有些学生直接和社会脱节。

上一篇:浙江工商大学题库uml下一篇:席慕容《桐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