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2024-05-21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精选6篇)

篇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实施步骤

(一)课程培训阶段 1.培训内容

(1)通识培训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目标和课程设置、课程管理与资源开发、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如:教学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教师、学生发展性评价

体系的改革等。

(2)学科培训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专题报告;技术设计l、技术设计2;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学设计;说课和评析等 2.培训的方式和方法

(1)省级培训 由省师资部门组织,教研部门协助。各市、县市、区)选派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选派人员应能承担市、县(市、区)级培训任务。

(2)市、县(区)级培训。由各市、县(市、区)教研人员和参加过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对所在市、县(市、区)教师进行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分层、分期对全体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

(3)校本培训 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分析新教材的教学案

例,开展新教材备课、说课、试教等研讨活动。

各级学校应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担任新学期的高一年级任课教师。

(二)新课程全面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7年8月)1.全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通用技术学科全面试行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实施教学。

2.学校要加强校本教研,采用集体备课、研究课、观摩课、参与式评点、教学反思、教研沙龙、校际交流、专家指导等方式,保证新课程的高起点、高水平地实施。

3.省、市教研部门重点组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研究,研究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探究与实践课堂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质量的评价等问题。

4.启动选修课程的研究,为开设选修课程做好相应的准备

(三)新课程实施总结调整阶段(2007年9月~2008年8月)1.总结前期工作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会和研讨会,总结前一阶段实验新课程的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通过研讨,对《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和新教材提出修改建议,对新课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地调整和部署下阶段的工作。2.加强教学研究 在研究必修课程实施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着力对选修课程的研究,加强教师的专

业研修。

3.开设选修课程 学校要努力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能力,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三级以上学校应具有开齐开足所有选修课程模块的能力。学校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选学选修模块,为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应有的学习氛围。

(四)新课程实施的深化和完善阶段(2008年9月一2009年8月)1.总结新课程实施两年来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2.开展课题研究。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组织省级优秀教科研、教学

论文评选活动。

3.研究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三、新课程实施建议

l.执行课程政策,落实教学计划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反映了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学生未来生活必备、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内容。必修模块有技术设计l、技术设计2两个模块。必修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共4个学分。必修模块主要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强调对技术设计的改进与优化,强化对技术的理解和使用。

选修课程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选修模块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要求,是必修模块在不同具体技术领域的延伸和深化。选修模块有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7个模块。选修模块每个模块36个学时,2个学分,其中的“现代农业技术”由6个研修专题组成,每个专题18个学时,选修2个专题,可获得该模块的2个学分。对于具有工科、农科取向的学生,至少再选修4个学分。

各地各校必须严格执行课程政策,认真落实必修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创造条件,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建议高中一年级至少开设一个必修模块。在高二年级开设选修模块。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

必修与选修科目教学计划参见下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计划

年 级

高一

高二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教学内容 必修1:技术与设计1 必修2:技术与设计2

选修模块 选修I、Ⅱ 选修I、Ⅱ

学时/模块

36 36 高三 第二学期

2.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1)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

设计是解决技术问题的一种方式,又是技术基础之一,也是通用技术各个模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学

中应充分注意:

▲提高学生对设计过程的参与程度

在技术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强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即要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技术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

技术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用多种技术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 题,生成解决问题的多个方案。

▲加强设计中的过程评价

设计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过程评价可以促进这种互动的发展,鼓励学生注重对技术的探究,有利于形成规范的操作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

(2)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学习的指导

▲正确认识学习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加强技术思想和方法,是实现技术教学的通识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历次改革寻求技术通用性的重大突破。

▲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的思想方法

教材中大量的技术和思想方法的教学载体,教师要结合技术思想和方法教技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技

术思想和方法去学技术。

(3)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试验是属于技术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技术方法,是把科学知识的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一条基本途径。试验方法有对比试验法、析因试验法、性能试验法等。

(四)倡导学习方法的多元化 教学中要结合技术的自身特点,将新课程中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

(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六)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

四、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通用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该围绕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应逐步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利于学生、教师、课程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合理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在通用技术学习中的

发展情况和不足之处,激发学生学习、运用通用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技术素养,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

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全面养成。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的技术操作活动全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作品,全面考察学生对通用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技术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不

断发展。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要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已的教学行为和过程,发

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应充分发挥通用技术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以评价促进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

(3)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造实践

学生学习和应用通用技术的能力水平、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一方面,对不同起点、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予以认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技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都应该给予应有的认可和鼓励。

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

与日常性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

评价要体现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对

技术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相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1)对课程、教材的评价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体系构建上,要注意与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衔接,遵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个性发展。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通用技术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运用技术思想和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技术教学评价的改革,形成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通用技术教育的评价功能。

(2)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应努力建构并不断完善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单纯由某种特定的评价模式构成,而是一系列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水平提升的评价模式的总和,它注重将教师的专业素质(师德、师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整合为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对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知识技能获得、交流合作、参与教学的时间和机会、积极性和效果、对教师行为的反应等,均可成为评价的依据。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多元参与,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以形成教师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新机制。

对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①评价指标的设计应针对教学行为与过程中的主要问题;②评价指标应具体而明确,指标的数量不宜过多,便于操作;③评价信息的采集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④评价指标的制、定尽可能在较大的范围内征询多方面的意见,形成相对最佳的方案;⑤让教师明确评价的方式、方法。

(3)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控教学和激励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学习评价应遵循注重发展、评价主体和目标多元、方式多样、尊重个性发展、关注结果与过程的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调查、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评价的核心是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而过程性评价的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举措。

实施过程性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全面发展与关注潜能相结合;共同标准与尊重个性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实施。过程性评价应做到: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动态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时间随机化;评价结果动态化;评价工具简单化;重视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教师与学生的实际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式。

3.评价方式

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为一定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驭务,通用技术课程的不同学习模块有不同的特点和呈现方式,这就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择评价方式要充分考虑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对象等实际情况。.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系统、客观地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学习的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另一方面通过对作品和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来收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测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一般用于检查学生对某一

特定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教学中的小测验和单元检测非常相似,但是更加侧重于检测本单元教学的所有学习结果。形成性评价注重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以便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4)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结束以后进行的成就评价,总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一般地,总结性评价要求检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度。

五.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也是普通高中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许多条件较差的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各地、各校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把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及人、财‟、物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多方面、多渠道地组织实施。

1.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一般包括教科书和相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音像资料、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教学光盘、学生学习辅导资料等。教材是学科课程标准的体现,使学生完成学科学习任务和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因此,要充分利用好依据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师技术培训或自学用书、学生学习技术参考资料、学生课外阅读技术类用书等文本资源,学校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有计划地配置技术课程的相关文本资料,并使他们得到合理管理和充分利用,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验,开发适合本地区、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资源。

2.网络资源

一是:通过学校共用的FTP平台及学校网站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从互联网上搜集

相关资料,借鉴学习。

篇2: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刘美蓉徐力

摘要本文从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出发,分析通用技术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总结出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通用技术;结果性评价

通用技术课程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为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反映了社会人才发展的需要。但是现在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不相适应的是,目前纸笔测试是唯一的考试手段,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需求,不能充分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当前通用技术学习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通用技术课程是新课程改革加入的新课程,现在全国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方式都只有唯一的一种方法——纸笔测试。虽然有的省市将通用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定为统一的会考,有的省市通用技术课程的考试分数在高考中占一定的比例,有的省市将通用技术考试定为高职学校的必考科目,但是这些评价的办法只能测试出学生的成绩分数,只注重结果评价,这种“一考定好坏”的评价方式没有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验、设计制作和合作讨论的表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依据。

其次,现在的实行的评价方法中,只有任课教师对学生的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状况给予评价,这样会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例如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很多设计制作的活动都是学生合作完成的,教师注重的是合作学习的合作成果,对于合作过程中各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等却没有关注,所以在这方面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会造成偏差。

最后,现在的评价方式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等方面的功能,评价注重回顾过去、立足现在,用静态的评价观去衡量学生,而不是用发展的观点去考察学生。

通用技术教学实施过程评价的必要性

一、通用技术课程特性需要过程性评价

在制作活动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理解和运用,并且在所学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和制作,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体现出来,所以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在技术实践中,由于目的设定的合理性和技术手段完善性等因素的困扰,不可能保证每一次活动都能成功,但是不成功的技术活动不等于没有价值,人们正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突破。有的学生的技术作品,独立地看其技术目的性是合理的,技术方案也是可行的,手段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却有可能暂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这一技术活动中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一些技能、方法、经验和对技术的独特体验等。片面的关注技术学习的结论,会导致学生不思创新、图结果而轻视思维过程,对技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绕道而行。

二、学生的发展需要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融入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思想和能力等进行描述,判断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做出建议和指导。

三、教师制定教学计划需要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与教学同时进行的共时性评价,评价和教学相互交叉和融合,可描绘出学生动态的详细的进步情况。对所有学生来说,通用技术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和其他的课程不一样,教师需要对所有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评价;对于单个的学生来说,对技术的兴趣和能力在很大方面都影响着他对这门课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而且不同的学习者会有各自喜欢的学习方式,他们喜欢的学习过程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比便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评价这些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减少教和学之间的任何不匹配,并且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过程性评价应用在通用技术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结果性评价方式和过程性评价方式的有效结合过程性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结果性评价指的是在教育活动结束后为判断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强

调过程评价不是否定结果评价,片面地倾向某一方面,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果以过程为基础,过程以结果为目的,所以它们是相辅相成,不能片面的强调哪一个,所以在过程性评价要和结果性评价有效的结果。

因为现在只有唯一的评价方式——结果性评价,所以相对而言过程性评价在课程中显得尤为急需,并且通用技术课程的特征确实要求评价中要有过程性评价,所以过程性评价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过程性评价运用的过程中,有的人在方法上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立起来,认为非此即彼。过去的评价问题,就等于结果性评价不好,甚至主张用过程性评价取代结果性评价。应该说,两种评价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各有各的优势和用途,既不会互相排斥,也不会互相取代。对目前教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结果性评价是错误的,而是因为现有评价方式只有唯一的结果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存在。过程性评价的局限之一在于其主观性强,结果性评价的优点之一是客观性强。

过程性评价也需要结合客观性较强的结果性评价,从而对学生做出准确的评价。

二、不要忽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实行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只重视对过程的评价,也要对学习效果给予评价。如老师将学生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放到展示柜中,这些作品很生动地显示了学生的学习和法阵的进程,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

三、注意学生差异性

每个人由于遗传基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一样的个人兴趣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进行技术作品的设计或是制作时,会有不同水平层次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个体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因而教师在开展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时,要力求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准备多种设计活动,有效地引导和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和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评价标准的灵活性和开放型,及时发

现不同学生身上的优点,正确引导学生潜能的发挥。

四、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是指评价的组织者、实施者。要保证对学生的评价公正和有效,那就必须确保评价主体人员构成的客观性和必要性。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力量和直接责任者,毫无疑问是对学生评价的主体,在开展过程性评价时,必须发挥教师的评价作用。在通用技术学习中很多时候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很多作品的制作都是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师只能对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但是最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等情况的不是教师,是小组内部成员,所以在过程性评价中,需要有另外一个评价主体——学生。除了学生和老师以外还有一个评价主体应该是家长,通用技术课程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堂上培养的很多能力都是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生存生活的能力,所以在过程性评价中,家长也可以为评价提供依据。

五、过程性评价方法本身需要不断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在通用技术课程上学生、老师和课程都在不断的发展。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不断发展,其知识不断完善,并且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理解力不断地在增强,其兴趣爱好也可能在不断地变化,其生活经历也在不断地丰富,所有这些变化都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在通用技术课程上的学习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评价也是要不断修改以求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现有的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都是新接触通用技术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通用技术方面的知识,并且不断地增长教学经验,随着这些变化和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不断地改变,与之相应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步骤等都需要不断地变化以求适应新的教学。在教师和学生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通用技术课程也会不断地发展,例如教学资源的不断积累增加会支持教师进行更好的教学。教师从日常教学中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现象和发生的变化、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成长来完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和步骤等,力求为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服务。

六、不要把过程性评价定义成某一种特定的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

过程性评价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既可以是长期形成的也可以是即时的。例如,老师可以采取学习行为记录表、过程性

评价量表等,也可以是同学或老师的肯定赞扬或是否定批评,都是很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站集粹

1.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资源网

http://www.zrkx.com/Index.html

该网站的特色是教学资源库强大且实用, 为通用技术教师的教学提供方便。网站主要提供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教学研究、备课资源、考试信息及考试题库等。其中的题库中心、备课素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图片资料五个模块, 囊括了《技术与设计1》与《技术与设计2》的全部教学内容, 并且按照章节进行分类。该站首页设有站内搜索引擎, 提供资讯、资源和图片三种检索类型, 子模块提供资源名称或栏目两种检索类型, 这些搜索引擎为通用技术教师上网检索和使用资源提供了方便。此外, 题库中心设有会考试题、高考试题两个栏目, 不仅有各单元的复习题、大量的考试题和模拟题, 还有其他省市的考试信息, 考试样题等, 为教师进行复习和考试提供了方便。

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用户使用该网站前需要先注册会员, 这样才能上传下载资源。该网站实行“点数制”, 上传资源可以获得点数, 下载资源则耗费点数。注册方法简单快捷, 会员使用该网站的资源也十分方便。

2. 高中通用技术资源网

http://www.gztyjs.com

该网站的突出特点是教学课件的多样性。该网站提供了通用技术必修课程的相关资源,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案例素材、教学研究、学生作品、试题练习等模块, 为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方便。其中, 教学课件由多种教学软件制作, 主要包括P P T课件、F l a s h课件、A u t h o r w a r e课件及其他类型的课件等, 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软件的优势制作教学课件, 充分展示教学内容, 促进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

另外, 需要说明的是, 网站资源都可免费下载共享, 直接使用, 不需要注册。

3. 新思考——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http://blog.cer sp.com/index/1000084.jspx

该网站属于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网站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研究很深入, 主要为正在进行的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服务。教学资源模块提供了通用技术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的全部课程资源。教研活动模块提供了各省的教研活动、通用技术课程的各种教学评比活动。课程研究模块设有课改资讯、课标、课程研究及各种交流平台等, 为通用技术课程的研究者提供共享交流的平台。教材教法模块主要介绍有关苏教版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研究。专栏人物模块链接了通用技术研究专家的博客及年度通用技术教师推介人物, 供通用技术学习者交流学习。资源开发模块主要介绍专用教室建设、备课资源及趣味试验等资源的开发。

该网站的资源大都是文字材料, 免注册、免费下载。在这里, 教师不仅可以学习到关于新课改的知识, 还能够了解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以便更好地把握新教材和新课标, 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4.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博客群组

http://blog.cersp.com/group/index/1405.jspx

该网站收集了众多技术课程的研究专家、一线教师及所有对技术教育感兴趣的人的博客, 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平台, 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从专家的博客上我们可以更方便地了解他们的研究内容, 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技术教育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向。从一线教师的博客上我们可以分享到他们的教学资源、教学心得等, 从而为其他通用技术教师提供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5. 浙江省通用技术教学网

http://www.zjpgte.net

该网站基于W i k i技术, 凡是本站的注册用户都可以共享网站上的资源, 都可以对其内容进行编辑。在本站查找资源有两种搜索类型:百科分类和排行榜, 按字母顺序浏览, 可以更快捷地找到所需资源。百科分类包括课堂资源、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课程评价、教学研究和网站信息六个子栏目, 为通用技术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排行榜则为用户推荐词条, 向用户介绍该站热点词条, 并按用户对该站的贡献量、人气指数进行排名公示。另外, 此网站还链接到通用技术教育论坛, 可以注册一个账号, 登录后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并且可以随时发布观点, 与大家交流。

6. 嘉兴通用技术网

http://www.jxgtedu.cn

该网站由浙江嘉兴桐乡高级中学制作维护, 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视频资料和教学论坛是这个网站的特色模块。视频资料模块提供了大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 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各模块还设有站内搜索引擎, 通用技术教师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在模块内检索资源。教学论坛模块为该网站的用户提供一个交流信息、探讨问题的平台, 注册用户均可参与其中, 发表自己的想法。

7. 东莞中学通用技术网

http://tyjs.dgzx.net

篇4: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实践;问题;改进

随着高中学校教学改革的推进,高中通用技术已经成为适应

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要科目,通用技术课程在高中的开设对于提高

学生的科技意识和技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和创新能力有

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践中的问题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的一个新开课程,该课程的教师队伍中

的大多数教师并不是对口专业的教师,所以必要的技术修养和学科教学技能相对缺乏,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的评估、管理,对于教材的理解,对于工作的实践等都缺少必要的指导和经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通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要想确保教学质量,应该以实践为重要的学习形式,但是目前的教学实践,还是按照传统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知识的背记和理解,忽视实践操作中的探究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学知识指导和教学经验支撑,目前不少通用技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该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和模块与传统的学科知识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教学安排和逻辑顺序

设置上也应该有所不同。但是,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还是按照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课前缺乏精心的实验设计,对知识背景和情境设置也缺乏了解。

在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

培养和课程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应该及时发现和解决的

问题。

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1.教师要提高教学素养

鉴于国家教师教育在“通用技术”教师培养上难以满足新课改需求的现状,笔者认为,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工作者更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教学素养。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研究,而不应该停留在单纯为备课而了解教材内容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全面了解,根据教学要求搞清重点和难点,然后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钻研,做到重点深化、难点简化,要细致深入地去讲解重点知识,清楚明白地去讲解难点知识。同时,教师除了要研究本地区划定的版本教材之外,对于其他版本的教材也可以进行

了解,不同版本教材之间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有利于扩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一定要严格按照教材顺序按部就班地

来,可以根据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进行安排。例如,可以先把必要的教具知识和学具知识介绍给学生,如“多功能书桌”和“多功能拐杖”的设计,也可以先把设计种类的示例、制图模型、结构设计、流程设计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做到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心中有数。

2.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通用技术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亲历的实践活动中去体会技术、运用技术、掌握技术甚至是发明技术。教师在安排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也要结合实践过程中设备的配备、制作的成本以及与教材的相关度,避免实践活动成为变相的游戏活

動,要保证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收获、有体会。

实践中给学生亲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亲身体会的情景,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主动观察、自主调查、自行设计、亲自制作和实验,在实践中去领悟教材要求掌握的技术,培养应有的思维方法。

3.合理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

通用技术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在

教学中要重视教学设计,认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来辅助认知。例如,《技术与设计1》中自行车发明设计的部分,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相关的图片资料或教材的图片等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产生、发展,而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目前自行车设计的领先理念,让学生在感官上认识到自行车是怎样在一代代发明者和探索者手中走向今天和未来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欲。

以问题带动思考也是通用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教

师在教学中要设置问题情境,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技

术—应用技术—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去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总之,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产生的新兴课程,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理解,但是却不容忽视。作为通用技术的一线教师,我们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效

的解决策略,以此来提高高中通用技术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

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文龙.基于Moodle平台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何妮妮.对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5):37-40,45.

篇5: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从化中学 钟记和

摘 要:

当今的信息科技时代,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应对科技时代对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对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发现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调动起来、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本身质量、提高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通用技术课程;问题;对策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在我校已实施三年多,通过这几年课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发现,在学生参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诸多内部和外部条件限制了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范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其中。

一、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的现状

1、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动手操作与实践

目前学生有参与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课堂之中。以下是某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这一节的课堂片段。课堂中老师以用纸板制作小板凳为主线,边讲解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边用纸板制作,学生觉得特别新奇,注意力集中,到后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老师看到时机成熟了,就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派发四张A4的打印纸,要求学生用发的纸设计制作一座简易纸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桥最结实。课堂一下就忙碌起来了,没用多长时间,几乎每个小组的纸桥都做好了,而且形状各式各样。最后,让每组选出两个代表,把作品拿到讲台来当场进行测试,看一看哪组做得最好。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无疑得到学生的欢迎,符合学科的特色,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

2、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讨论、研讨与归纳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其中小组合作是被广泛应用的方式之一。以下是在讲授《技术的巨大作用》这节课时,我校高一(16)班的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先确立一个研讨主题,然后进行课堂讨论,最后委托一名小组成员记录的一节课堂实录。说明在课程实践这一个环节当中,学生从行为上参与了讨论、研讨和归纳。

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什么是技术?技术是怎样产生的?技术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等问题情境,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再按适当的男女生比例采用六个学生

为一组将学生分成A组、B组、C组„„。各小组围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后让每一个小组上讲台举例子,讲述技术是如何产生的,技术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经济、环境、伦理道德等方方面面。这个过程就包含了各小组讨论的结果,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归纳,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得到锻炼的机会,又学会了如何学习,论辩思维也得到发展。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学生参与竞争

学生都有自我表现欲和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类似于小型竞赛活动的竞争,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

调查发现,学生参与课程实施在课堂之中的总体情况比较好一些。学生基本上参与了观察、分析,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还有小组讨论。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间穿插讨论,布置内容,提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给学生提供自己组织课堂的机会,让他们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这样,课堂互动形式多样化,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因而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活跃。

二、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问题

目前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情况并不十分理想。不论是学生参与课程的准备、课程的实践还是课程的评价,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未参与课程准备

目前,由于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通用技术的教学环节主要是在课堂上,学生还没有与教师一起参与课程准备的机会。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样,这个过程主要还是以教师的备课为主,学生也是在课前通过看书、查资料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一做。学生没有与教师一起探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手段的机会。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学生的主观角度来看,学生受高考功利因素的影响,知道通用技术目前在我省没有纳入高考范畴,因而从思想上就不引起重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没有相应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是因为学生的课外时间比较紧、压力比较大,使学生无暇顾及这方面的活动。认识到这一点,通用技术教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尽量向40分钟要效率,以课堂为主,尽量不在课下留作业。这样,课堂上基本就完成的差不多,个别完成不了的就在课后自己找时间来完成,但这种情况通常不是太多。

2、动手实践机会少

在实际的教学教研工作中,笔者了解到,目前,学生虽然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学生普遍反映是动手实践的机会太少,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通用技术课程起步晚,基础薄弱,在有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尚未正式出台关于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的具体指导文件前,很多学校、特别

是农村学校都不可能投入太多的资金来建设专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和配置充足的动手实践用的设备器材。很多时候教师想组织学生开展通用技术课程的操作、实践活动,但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技术场室和设备的支持而不得不放弃;另一方面就算是学校已经建有专门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和配备一些必要的动手操作工具,但学生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用的材料,如电子元件、各类板材、固件等也不容易解决,如果到市场上购买这些材料,那费用是由学生本人出还是学校解决?这些问题都影响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在讲完广东版教材《技术与设计2》的《结构与设计》这章书后,我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桥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交上来的作品很多都是用日常生活中的废品材料做出来的,还有很多学生对桥梁的设计只仅停留在形成设计方案的层面,因为找不到所要的材料及加工制作工具而未能深入下去。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现在基本是自己设计出来的东西没有产品化的机会。”这样的话,学生的许多构思都不能变成最终的产品展示给大家,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积极性。

3、评价范围有限

目前,学生参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评价这一环节做得还不是很好。学生能够参与评价的机会非常有限。学生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所占比例较小,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这些所谓的互评和自评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学生能够真正参与评价的机会就是在每学期末,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表,征求学生对所有科任教师的看法,算是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唯一评价依据。因而,可以说,学生在参与课程的评价这一环节当中还是处于被动的局面,其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4、缺少课程实施环境

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校内和校外环境都不理想。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校外还没有相关的环境资源支持。校内环境是支持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学生的主要活动是在校内开展的。但是,仅从校内环境来看,能给学生提供的资源也十分有限。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学校的图书馆、教育网络资源中心还没有通用技术方面的相关资料,教师的教案素材主要是从网上收集或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

三、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对策

1、教师应加强自身素养的提高

要想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一名通用技术课教师,就应该相应地、自觉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有可能比其它学科教师(如物理、化学教师)的要求还要高。具体来说,首先,通用技术教师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点,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其次,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用技术教师,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具备鲜明的课程意识,采取相互调适取向的课程观,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当中奉行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课程的主体,视学生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在学生参与课程实施中就会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重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评判能力和建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有机会真正参与到课程实施当中来。

2、学生的主体性应充分调动起来

目前学生的起点、接受程度不同和学生对这门课程是否感兴趣是通用技术课开展最困难的主观因素,所以作为参与课程实施的主体——学生,首先应该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端正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做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分配自己的活动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习惯、上课习惯、复习习惯等方面的习惯,培养并锻炼一定的学习意志,善于自觉地、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另外,学生还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在学习中善于发现、分析问题,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积累相关的经验,增加知识获得的深度和广度,为更好地参与到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当中做准备。

3、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本身质量

课程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从学生喜欢的内容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在立足于把通用技术定位在技术素养的提高的基础上,注意符合各地教育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在征求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材。为解决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通用技术课时和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可以考虑将详尽的知识弄成专题形式,加强各个专题衔接的紧密性。这样的学习专题,便于教师在教学上的把握。另外,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除了要更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外,还应该注意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材为师生留有再开发与创新的空间,具有一定弹性。这样可以鼓励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开发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教材,在促进自身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课程本身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

4、提高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环境

针对目前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校内和校外环境都不理想的现状,作为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主要环境——校内环境,总体上应加大学校图书馆、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对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支持力度,为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参与的氛围。此外,学校可以想方设法利用校外周边的自然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

校内环境方面,针对目前学生参与的层面仅限于课堂层面,课前和课后的参与机会太少的现状,学校应尽量为学生的全面参与提供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保证课堂的凝聚力,有目标、有组织和少冲突的课堂环境的前提下,尽量在课外也给学生提供一个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养自由发展的空间。如果学校提供这样的机会的话,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相应地提高,取得的效果会很明显。

篇6: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摘要】: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此外还注重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技术实践能力、对先进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等等的培养。本论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将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的新理念贯彻到教学中,介绍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要害词】:通用技术 教学 教学理念 能力 评价

按照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用技术学科在我校如期开设了已有三年了,良好的开端就有成功的希望。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学校科组的老师对新课程理念和本学科课程标准及教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把握,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此外还注重创新精神、人文素养、技术实践能力、对先进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等等的培养。这些理念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在教学设计上就要有全新的转变,在内容目标上要努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并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网络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引导者和帮助者。因此在教学中要多提供给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从生活和实践中去体会和应用知识,获得真正的学习和研究能力。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我校三年来在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的做法和感受加以总结,与大家交流学习。

一、学校开课和师资配备情况

我校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设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下学期开设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每周每个班仅安排一个课时,两个模块需用一个学年完成。(上一届高一由于当时没开设,现在挪到高二来上)我们科组有两位老师,一位兼任物理课和通用技术课,另一位兼任化学课和通用技术课,由于来自不同科目,也让我们在教学中多了一些从不同角度不同知识思考问题的思维碰撞,真正体现通用技术的“通用”二字,对引导学生如何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思考问题来解决实际问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建设方面

在学校对本学科的支持和关心下,我们科组老师与学校领导经过多次开会研究讨论决定投入一定资金建设两个通用技术实验室和配备本课程所需的设备,现在已基本建设完毕,已经购置有一定数量《技术与设计1》所需的各种机床等和《技术与设计2》教学用教具等,为我们科组顺利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不过经过教学实践,由于班数较多,我们发现还需增加设备数量特殊是耗材数量和建设多媒体教学平台。

三、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熟悉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我们对本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现代生活离不开技术,通用技术课就是为了适应这一种需求而开设的。学习、理解、应用课程标准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评价及治理的依据。通用技术课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有责任、更有远见、更具有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积极、负责、安全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对技术使用、评价、选择、改进、决策、创新的能力。以下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中想方设法渗透到整个通用技术课里: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学生在爱好、生活经历、地域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及其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避免机械的、单一的技能练习,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把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

2、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批判精神、逻辑思维能力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想象、怀疑和批判,要营造民主、活跃、进取的学习氛围;应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应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透视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加强人文因素的渗透:当代社会,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通用技术课程应当通过具体的技术实践使学生理解技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两者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所具有的同等意义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深化学生的熟悉,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留意将技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因素,自然地融入技术课程的教学之中,使其滋润学生的心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4、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技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通用技术课程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课程内容;在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的同时,注重它的先进性。应留意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向现代技术和高新技术延伸,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技术发展的崭新成果和未来走向。应让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有机会接触到所能理解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技术信息,从而领略到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意义,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通用技术课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贯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学习《方案构思及其方法》这一章的时候,重点让学生发挥个人能动性,设计制作与他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用品——台灯。简单得给了一些新技术的提示,介绍了一些产品,谈了常用的构思方法以后,让大家分组讨论、设计,结果课堂上学生完成的草图,有模拟,有想象,更不乏奇异构思,创造思维之活跃,远超出我最初的想象,这给了我们后来的教学以极大的信心和动力。联系实际,让同学们感觉到技术很亲近;在设计中融合进先进的技术和文化,这本身就是让学生振奋的动力,在这里,最让人欣慰的是创造的活力得到了激发。

5、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应是主动建构知识、不断拓展能力的过程,也是富有生气、布满探究、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更是学生亲密的朋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不断探究开展通用技术课的特点,让学生喜欢这门新科目,引导学生理解这门课对增强自己综合能力和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优势,真正让学生从通用技术课程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乐趣。

以上基本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学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在2006-2007学年,我们两位任课老师共同协商合作,开展了几次大型的学生制作活动:如在《技术与设计1》的教学中,进行了三个主题的创作①“简报设计”,制作与技术、设计有关的手抄报;②“飞一般的创造”利用飞机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来体验该课程的新理念;③“我的创意我来SHOW”,利用废弃光盘和易拉罐或饮料罐制作一件有实用价值的作品。通过小组的合作学生要亲历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试验、评价分析、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丰富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展现,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体会也更加深刻。

又如,《技术与设计2》的教学中,进行了几个主题的创作① 在“结构与设计”的学习中,要求学生拍与“结构稳定性”有关的相片,用POWNPOINT进行展示;②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和制作桥梁模型,学生对这一章知识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将学生的一些作品拿去参加广州市第一届通用技术课程学生作品展评也获得了三等奖。;③到通技实验室用宝高“技术与设计2”教具体验“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并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④组建了“机器人设计”小组,定期进行活动;⑤利用学校“五月花会活动”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览、评价等活动,扩大了本课程在学校的影响。

四、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旧的学习方式都是教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知识。而新课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在教学中要进行某一产品的抗压强度试验。由于试验过程本身就富有很多的探究因素,这为运用探究学习方式提供了天然的条件。试验往往需要依靠几个人的合作完成,所以,又可以采用合作性学习方式。很多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后深有体会地说:“现在经常讲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实技术课程中的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所以,只要我们重视这个问题的研究,就能够地较好地实现技术教学中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的老师认为合作性学习就是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在距离上与其他学生靠近,坐在一起互相交谈,学习材料,互相帮助,或一起分享学习资料。其实,合作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小组,它与在学生中构建合作性学习并非一码事。我们认为成功的合作教学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形成积极的相互依靠关系。

一切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开始于有一个互相共同的小组目标,形成合作的内驱力,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从而在合作学习中有积极的情感体验。2. 确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承担的责任。

个人责任表现在对每个学生行为进行评论,把结果反馈给个人和小组,使每人都对小组作出应有的贡献。

3.小组的规模要恰当。

小组的规模大小直接关系到协作学习的成功。通常规模较小的组产生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因为它使所有学生的参与最大化。

下面是我们在“设计和制作台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一个教学案例:

为了引导有共同目标的学生形成小组,我们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台灯”总的目标要求下,确立清楚的小组目标:“设计和制作简易的白炽灯台灯”、“日光台灯”、“调光台灯”、“光控台灯”、“多功能台灯”……,让学生自行选择,以共同的小组目标自然形成各个学习小组。

为了鼓励所有小组人员积极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制订了奖励办法:小组成员都达到分工后预定的目标,每个组员都可以获得相同的加分奖励。

同时在提供资源时,教师对每个组只发一份技术资料,学生们就必须互相分享资料,形成资源相互依靠。

为了形成分工不分家,设计和制作台灯时,一部份人主要负责台灯的灯罩、一部份人负责灯座,一部分人负责电路安装……。也有的小组以组成生产的流水线,只有当一个组员完成他的任务,下道工序的组员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形成了合作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抽查。让抽查到的学生向老师或者全班同学汇报他所在小组的工作;或随意挑选一个学生的作业来代表全组的成绩。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措施比单一的目标互依更有效果。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教师又要求建立小组学习档案,记录每个成员对小组所作的贡献和次数,进一步激励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消除了小组合作中有人忙得很、有人闲得无事的现象,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参与程度,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培养了人际交际和沟通能力,形成了协作、分享和共进的精神。

五、在学生的评价和学分认定方面

针对以往评价中的问题,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思想。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发展性评价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给学生的学业下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是要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熟悉和发现自我。

我们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把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视为与教学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学生评价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通用技术课程的发展性评价要体现评价内容的有效性,评价最能体现教育目标的内容,而不是轻易考核的内容;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和纸笔测验等结合起来;要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

我们在评价学生时,采用了以下方法:

1、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个体在智能方面存在差异。在技术学习方面,不同的学生也存在着差异,往往表现为不同于他人的技术素质、生活经历、爱好、优点和不足等,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技术方面的发展速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评价要能及时反映每个学生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学习水平,以正面鼓励为主。

我们对学生技术学习中多方面收集到的评价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正确判定每个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实行有效指导,同时,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技术学习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他们提出适合其技术发展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2、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反思,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特点之一,所以学习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技术实践中,由于目的设定的合理性和技术手段完善性等因素的困扰,不可能保证每一次活动都能成功,但是不成功的技术活动不等于没有价值,人们正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突破。有的学生的技术作品,独立地看其技术目的性是合理的,技术方案也是可行的,手段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却有可能暂时得不到预期的结论,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他在这一技术活动中的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以及从中获得的一些技能、方法、经验和对技术的独特体验等。只关注技术学习的结论,会导致学生求平庸而不思创新、图结果而轻视思维过程,对技术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绕道而行,久而久之,技术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就被摒弃在了评价的视野之外。

过程性评价,一是应把评价融入技术学习的过程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和技能、设计与实践能力、合作、交流与分享等方面进行描述,判定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指出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优势和不足,为教学提出具体、合理的改进建议;二是在确定评价方式和制定评价量规时,应有意识地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和建构的过程,成为展示技术活动的经历的过程。

强调过程评价不是否定结果评价,片面地倾向某一方面,都不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假如学生对自己的方案或作品感到不满足,在不影响后续学习的前提下,可以答应他修改或重试,直至满足。

3、全面评价与单项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应建立在全面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学业的评价要力避简单化的倾向,那种一学期结束或一个模块学完后,由教师笼统、含混地给每个学生打个分数的做法,缺乏具体的数据信息的支持,科学性规范性不够,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起不到激励鼓舞的作用。

在通用技术课程的两个必修模块中,不同模块的不同内容,均对应着一定的目标和内容侧重点,评价的项目和标准也是不一样的。而对于同一内容,还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可见,技术活动中的评价标准不是千篇一律的,既要关注学生技术活动的整体评价,还要同时关注各个环节和不同维度的评价。

4、阶段性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

由于技术学习的丰富性,使得单纯的阶段性评价(如期末测试)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鲜活的、最有意义和最现实的状态。

对学生技术学习中的学习态度、知识技能、方法领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评判,需要在技术设计与问题解决的特定情境下进行动态的、实时评价,要对学生技术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及时点评,及时了解他们在技术学习中的过程性表现,将这些日常技术活动中的各种学习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并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技术活动的日常评价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一,日常评价要求教师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评价学生,所谓质性评价,是相对于量化评价而言的,通过与学生直接接触,考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达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的目的,质性评价中包含了对量化的研究。第二,对日常评价的结果要及时作好记录,形成良好的评价个案资料积累的习惯,避免走过场和流于形式的状况出现。关注技术学习中的日常评价,有助于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清楚全面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改进。

下面是我校《通用技术》课程必修模块学分评价标准

(一)、学时评价 10分

1、修满36学时,计10分。

2、每旷课1学时,扣1分;每迟到3次,按1学时计。

3、因故请假,后能补修满学时的不扣分;否则,按旷课处理。

(二)、学习作业评价 10分

1、一学期作业数以10次为标准计算。

2、评价作业以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分别记1分、0.8分、0.6分、0.5分。

3、有缺交一次,扣1分。

(三)、平时成绩 课堂表现10分

1、课堂提问评价以百分数考评。

2、课堂学习态度评价以优、良、及格、不及格评价。(四)、设计方案及作品评价 30分

1、设计过程注重设计过程的评价,凡是设计过程中有:信息筛选、知识的应用、思考的性质、方法的形式、方案的确定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给10分,每缺一项扣2分。

2、能正确呈现设计方案再给5分。

3、能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制作原型或模型再给5分。(五)、书面测试 40分

1、书面测试能够考查学生系统把握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和运用通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书面测试试题应采用较灵活试题,能结合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整体技术素质考核。

最后将所有各项分数加起来60分以上的同学可以拿到相应的学分。

六、在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

无可否认,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它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方面,提高学生的爱好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和利用好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对搞好本课程的教学将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这是一个新课程,教学资源极其匮乏,这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积累充实。这三年来,我们积累了相当的教学资源,对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

七、开设这门课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1、领导的认同与支持是要害。很多领导更关心的是这门课要不要高考,不要高考那就可有可无,希望各级领导站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的人才方面重视这门课的开设,保证足够的课时量。

2、各学科老师的配合也很重要,其他学科有较多老师还不能接受这门课程,都认为劳技课有什么可上的。还以为真的会考试,真是瞎胡闹。主科的学习时间都不够用的,哪有时间学习上劳动技术去?老师们还简单地认为通用技术就是劳动技术课,班主任老师熟悉不到位,学生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

3、学生不够重视。由于传统教学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现在的通用技术课程不用高考,自然不愿花太多时间来学,甚至不学。只希望得过且过拿个学分通过就行了,管他有没有学到知识。

4、建设专门的技术教室,需要人力物力,即使前面这些都不是问题,找齐专门出售这些设备与器材的厂商也是不易。而拥有通用技术实验室对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现在我校所采用的是广东科技出版社的通用技术教材。教材符合课标要求,内容较为丰富,图片实例较多,能有效结合通用技术特有的评价制度。从一名教育者和对受教育者的发展来看,确实是一本好教材,但教材编写以理论为基础,且占的比例较大,而实践部分多是讨论与调查,手工制作较少且技术能力要求偏高。因此我们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困难。假如课本能更多一些实例,实例更多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最好是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对于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实例,最好能附上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

在这三年的教育教学中,同学们在课堂学习中动手动脑,在实践中得到了启发,在启发中进行发明创造,在创造中不断快乐的成长。当然,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尚处在不断摸索之中,况且技术课堂教学本身具有丰富的生成性和不确定性,并不存在普遍有效的解决办法。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技术教育的教师和研究者们共同关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通用技术必修1》、《通用技术必修2》(广东版)

2、《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3、《技术与人文》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2005-5

上一篇:民间传统谚语精选80条下一篇:英语日记30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