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海事发展60年

2024-05-23

见证海事发展60年(精选11篇)

篇1:见证海事发展60年

新中国60年:海事事业的发展成就

海事发展概况

一、海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海事管理机构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一)港务监督管理模式阶段(建国初期-1985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在交通部海运总局设立航政室,负责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在交通部下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同时在沿海港口设立港务监督机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的名称对外统一行使海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能。改革开放后,全国文革期间受到冲击瘫痪的各港务管理部门逐步恢复了安全监察室。20世纪80年代初,在交通部内设水上安全监督局,沿海各主要港口设港务监督,在长江、黑龙江分别设长江航政管理局、黑龙江港航监督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交通厅或交通厅航运局设置港航监督处(室)或车船监理处,在主要港口设置港航监督或车船监理,县市交通局一般也设有统一管理运输业务和航政管理的航管站。

(二)“海监局”管理模式阶段(1985-1998年)

1985年,国务院作出了改革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决定。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组建了14个海上安全监督局,实行交通部与所在城市政府双重领导,以交通部为主的领导体制。长江、珠江和黑龙江的水上安全监督,由交通部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统一负责;其他内河水域,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设置的港航监督机构负责。据统计,除北京、西藏外,全国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水上安全监督机构,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布局。1989年,实施了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港监管理体制改革,中央直属和地方港监机构从港务局中独立出来,管理体制和模式有了较大的突破,在交通部成立了安监局、船检局,沿海港口成立海上安全监督局,独立行使职能,地方交通主管部门也相应设立了港航监督、船检机构。

(三)“海事局”管理模式阶段(1998年至今)

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交通部安全监督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交通部船舶检验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交通部海事局),为交通部直属机构,将我国沿海海域(包括岛屿)和港口、对外开放水域和重要跨省通航内河干线和港口,划为中央管理水域,由交通部设置直属海事管理机构实施垂直管理;在中央管理水域以外的内河、湖泊和水库等水域,划为地方管理水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实施管理。在全国沿海地区和主要跨省内河干线及重要港口设置了20个直属海事机构,112个分支机构。在设置组建直属海事机构的同时,交通部还对地方管理水域管理机构的名称作了规范,目前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个建设兵团建立了地方海事机构,并在市(地、州、盟)地方海事设立分支机构192个。随着交通部海事局的组建,以及全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成,“统一政令、统一布局、统一监督管理”的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新体制最终形成。

二、我国海上搜救体制在改革开放后的沿革

197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成立海上安全指挥部的通知》,要求在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由交通部、总参、海军、空军、原外贸部、农林部、国家海洋局、气象局成立了“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作为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非常设机构,其职责为负责全国海域的海难救助和船舶防台、防止船舶污染海域、防冻破冰工作,办公室设在交通部。同时,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相应的海上安全指挥机构,初步形成了我国的海上搜救格局。

1985年,为更好地保证海上人命财产安全,履行国际义务,我国加入了《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该公约明确各沿岸国要“开展国家搜救服务”、“建立救助协调中心和救助分中心”。为切实做好履约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198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将原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改名为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交通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日常工作由原交通部安全监督局(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承担。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上安全指挥部亦相应更名为海上搜救中心,有关省市的搜救中心还成立了若干个分中心,使我国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海上搜救机构和网络。

全国水监体制改革完成后,为加强对全国海上搜救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于2005年批复同意建立由交通部牵头的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13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是联席会议的办事机构,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交通部的内设机构设置,日常行政工作由交通部管理,业务委托交通部海事局管理,撤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成立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承担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各项工作。此后,我国沿海及长江干线先后成立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牵头的海上搜救中心,形成了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长江、黑龙江干线水域完整覆盖的搜救网络。此外,沿海和水网一些地区还根据当地实际,成立了地市级、县级搜救中心,部分非水网地区也成立了水上搜救指挥机构。以上机构业务上接受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指导,日常工作由直属海事机构负责,保持24小时值守,随时处置海上突发险情,我国海上搜救体系基本建成。

中国海事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一、推进海事立法,坚持依法行政

以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缔结与加入的国际条约作为开展海事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的法律依据和平台,自1983年《海上交通安全法》和1986年《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以来,不断推进海事立法,制定完善体现海事履约和行业管理职能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800 多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要内容的海事法律框架体系,为海事部门履行“维护国家主权、保障水上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的职责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

二、实施有效监管,保障水上安全

在我国航运经济高速发展、船舶流量大幅增加、通航密度的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海事部门探索出“四客一危”重点船舶、“四区一线”重点水域、“四船一链”重点环节、“四季三节”重点时段的水上安全监管规律,确立了“坚持专项治理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注重长效机制”的安全监管思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履行水上安全监督管理、防止船舶污染水域、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职能,使我国水上安全形势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水上交通事故件数、死亡失踪人数和沉船艘数同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3.9%、71.2%和87.6%,有效保持了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

(一)通航管理:有效规划全国通航水域,重点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开展大规模联合执法和专项行动,清除沉船沉物等碍航物,整治非法采砂、捕捞、水上养殖等碍航行为;维护工程施工水域安全,对重大水上活动、重点通航水域、重要通航时段进行交通组织,净化了通航环境,规范了航行秩序。

(二)船舶管理:推行重点船舶跟踪制度和安全诚信船舶管理制度,开展船舶安全检查、港口国监督和船旗国管理。五星旗船队连续九年在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地区保持较低滞留率。在我国48个港口开展港口国检查工作,监督检查船舶数已居亚太地区第二位。

(三)船员管理:规范船员培训、考评和发证;开展船员特殊培训和操作性检查,建立船员闭环管理体系;我国成为第一批列入国际海事组织公布的履行STCW公约“白名单”国家;先后与英国、挪威、新加坡、希腊等2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相互承认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的协定。我国的船员人数从改革开放前的25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55万人,船员总量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公认的船员大国。

三、维护水域环境,防治船舶污染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监控网络和联动机制,完善应急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溢油演练,加强污染治理,初步形成了“机构合理化、法规系统化、队伍专业化、信息网络化、监控立体化、反应快速化”的管理格局,危险品管理水平和防止船舶污染的监控预控能力明显提高。

(一)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管理:实施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制度,严格申报程序,规范申报人员的管理;探索和建立信誉管理机制,在危险品申报、集装箱装箱、危防从业单位管理等领域率先建立了诚信管理制度。

(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建立并不断完善了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体系。参加国际区域性溢油应急合作计划1个,颁布实施国家级溢油应急计划1个和海区级溢油应急计划4个,省、市、港口级溢油应急计划36个,基本形成了国家级、海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码头)和船舶五级溢油应急反应体系。

四、构建保障体系,服务水路运输

通过加大投入,合理布点,科技创新,自我研发等方式,建立起了我国航海保障系统,构建了全面可靠的航海保障平台,提供了安全畅通、值得信赖的航行环境和助航服务。测遍了我国400余万平方公里海域,编绘了全国沿海开放港口和重要水道海图,绘就了1000余万份航海图书资料,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民用航海图书体系。中国沿海及主要港口以7981座航标形成了灯光交叉覆盖的航标链,形成了基本覆盖我国沿海重要港口及附近水域的船舶动态监控网络。

五、建立应急体系,组织险情救助

全面履行海上人命救助和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职责,推动成立国家、省、地市三级水上搜救中心,形成了以政府统一领导,以海事部门为主要依托,搜救机构归口协调指挥的水上搜救组织体系,1998年至今,共编制完成国家级海上搜救专项应急预案1个、交通运输部部门和专用应急预案7个、省级搜救应急预案20个;共主办或联合举办了10次较大规模的海上搜救综合演习和1次模拟搜救演习;共组织、协调、指挥海上搜寻救助9900起,共有122320人脱险,平均每天救助34人,救助成功率达93.2%,建立了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水上险情应急机制,提高了海事应急反应能力。

六、加快装备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长江江苏段建设了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中央电视监控系统,在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琼州海峡及沿海重要港口等海域建立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以便及时获取各类信息,监控船舶安全航行。

以3艘千吨级巡视船为骨干,以1100余艘60米、45米、30米级及以下级巡逻船艇为主体的海事船艇编队,使海事监管范围已延伸至专属经济区。

七、创新服务举措,促进社会发展

着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不断转变职能,创新服务理念,利用行业特点,技术优势,积极践行“三个服务”,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广泛赞誉,彰显了海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一)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安全、畅通、便捷的“绿色通道”,为国家重点物资运输提供保障;确保天津北港区、曹妃甸港区、洋山新港区、苏通大桥、三峡船闸完建期等重点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施工企业高度评价。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兴、天津滨海新区、长江黄金水道、海西开发、北部湾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水上安全服务的需要。

(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渡口渡船改造,打击非法载客和客运超载,为群众出行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捐助希望小学,推进中西部海员发展工作,开展船员培训,为转业渔民、农民开辟就业渠道,扶持贫困地区农民脱贫。

(三)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加强陆岛运输、渤海湾客滚船运输、琼州海峡粤海铁路以及厦金、粤港等重要航线的安全监控;加强重要节假日和极端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水上出行安全畅通。

篇2:见证海事发展60年

杨红旗:见证中国工程机械发展60年

在工程机械行业,杨红旗先生是一位无须多做介绍的.人物,相较于他在业内的影响,任何溢美之词都显得苍白乏力!可是当记者提出要采访杨红旗先生的时候,他却一再推辞,自谦没有什么可写.

作 者:苏红云 作者单位:刊 名: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英文刊名:CONSTRUCTION MACHINERY TECHNOLOGY & MANAGEMENT年,卷(期):22(8)分类号:关键词:

篇3:见证十年发展铭刻点滴印记

十年前, 电力行业信息化还处于无序发展的信息化初级阶段, 自发建设的信息系统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单机单应用单系统, 信息“烟囱”林立、系统运行无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短、新信息技术应用慢等属于那个时代独有的信息化建设特征让我们这一代建设者至今回忆起来仍有些许无奈;步入2012年, 我国电力信息化整体水平日新月异, 形成了大量企业级的信息系统, 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电网、发电企业相继在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达到A级上游, 信息化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手段, 企业运营效率、效益、效能大幅提升, 信息化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 助推电力集团企业实现“做强做优、实现世界一流”的目标。

十年改革, 写下电力信息化建设历程的艰辛探索;

十年转型, 形成特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之理念;

十年挑战, 塑造电力行业信息化科技工作者不懈精神;

十年崛起, 做出中国电力行业追求卓越、勇于超越的典范表率;

十年奋进, 铸就电力信息人顽强品格

……

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 是科学家向同行发表研究成果、得到评论和承认的团体活动, 是研究者学术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人类知识生产力的一种生产方式。十年来, 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始终坚持专业引领, 服务行业发展, 每年的年会成为当年的信息化发展风向标。“企业信息集成与生产信息化”分享了行业典型的实践案例;“绿色电力IT与信息安全”推动信息化为电力生产减碳增效服务;“走向协同的电力信息化”致力构筑突破企业壁垒的行业共享与合作;“IT支撑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 翻开全国智能电网建设篇章;“智起·云动·融天下”, 开启电力云时代;“大数据与宽带中国”再次拉开电力企业数据技术创新的帷幕。

十年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始终遵循着“立足学会、创新服务、发挥优势、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 发扬“奉献、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 打造“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的精品会议品牌, 开辟了年会论文集和《电力信息化》杂志等平面媒体为代表的技术宣传窗口、国家电力信息网专栏等网络媒体的形象宣传窗口, 加强会员定期交流, 推荐优秀信息科技项目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参加国家级评奖。电力信息化专委会踏踏实实地促进着电力企业信息化技术与应用的协同互助, 促进电力信息化产业与世界的接轨, 促进电力行业新技术应用的协调发展。

回望十年, 我们见证了专属这不平凡十年的每一个片段。有多少当时的新鲜事成了历史的瞬间?一幅幅图片, 一段段影像, 一个个案例……或充满智慧, 或踏实稳健, 或震撼动人。或许可以放大成在电力行业励精图治建设过程中激情拼搏的印记, 是无数日夜奋战之后品味成功上线喜悦的镌刻, 更是时代不断进步的生动见证。

篇4:视点聚焦 群雄见证60年

承办方—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总裁 杨文标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 刘 员

深圳贸促委主任 何学文

茅台集团荣誉董事长 季克良

中国酒业协会白酒分会副秘书长 宋书玉

西凤集团副董事长 贾智勇

“八大名酒”60年后再聚首

2012年8月23日下午,“中国名酒60年领袖高峰论坛”在深圳酒博会现场举行。来自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刘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赵建华,贵州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中国酿酒大师沈才宏,山西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可强,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今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建伟,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洪江等行业权威人士出席了会议。

高峰论坛上,专家们与到场人士探讨了中国名酒60年发展进取之路、中国名酒的“创新·未来”、历史新起点上的企业战略、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与中国名酒应对战略等5个重要议题。

60年努力铸就辉煌

1952年,我国举办了第一次全国评酒会,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评酒会,来自全国的酿造专家、评酒专家和学者从全国数以万计的酒厂、公司选送了产品酒样中评选出八种国家级名酒:茅台酒、汾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酒、绍兴鉴湖黄酒(今古越龙山集团)、红玫瑰葡萄酒(张裕)、味美思酒(张裕)、金奖白兰地酒(张裕)。

回首往事,首届中国“八大名酒”以单薄之身,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情,开创了一个新的酒业繁荣时代。本次高峰论坛的举行,实际上就是要为中国名酒在(1952-2012)60年进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进行喝彩。综观首届中国名酒60年的发展史,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是动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发展和领导了中国酒业上下求索发奋之路。

值此60年,首届中国“八大名酒”始终傲立酒界,成为我国美酒史中一座划时代的历史丰碑,永载中国美酒史册,成就了中国酒业群英竞放的一代风流。

总结60年:剖析自我,不懈探索!

2012年,是对中国名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名酒将要重新审视未来的发展道路,在传承过去60年辉煌的同时,需要闯出一条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名酒之路。什么样的名酒才是未来市场强有力的品牌?如何建立和打造未来名酒的核心领导力?中国名酒进入国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形象?如何创造新的需求?如何管理一个品牌组合,在不同的细分市场上进行竞争?什么样的视野才能横贯中西,什么样的步伐才能丈量世界,什么样的胸怀才能包容天下,什么样的品牌才能拥抱未来?……对于八大名酒或者全国酒企业而言,这都是迫切需要正视的议题。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王延才、刘员、赵建华、季克良、沈才宏、李秋喜、徐可强、傅建伟、周洪江等10多位酒行业泰斗级人物为业界人士一一剖析了中国酒业的未来发展动态。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公司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在大会上对茅台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作了演讲,其表示:茅台是酒行业资历颇深的品牌,从过去的难发展到现在较好的发展最离不开的就是诚信和品质,无论茅台做多少年,诚信和品质是一直都不会忽略的重要一环!

泸州老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中国酿酒大师沈才宏先生表示:泸州老窖可谓是浓香型酒的一代宗师,但仍缺乏一种动力,若把茅台比喻为巴西足球队,五粮液比喻为德国足球队,那泸州老窖就是英格兰足球队。科技创新才是目前最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中国酒业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创新,迎接未来酒业的一个、下一个60年!

携手打造酒业未来60年!

论坛上,本着促进中国酒文化、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和目标,来自贵州茅台集团、四川泸州老窖集团、山西汾酒集团、陕西西凤酒集团、山东张裕葡萄酒集团、浙江古越龙山酒集团的代表,联合发表了《中国名酒峰会深圳宣言》,期望通过中国各大酒产区酒企的共同努力,加强酒行业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技术进步、品牌提升、产业升级、市场扩展,促进中国酒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中国酒业的共同繁荣,使中国酒文化在未来进一步发扬光大。

论坛结束后,《酒世界》记者对与会听众做了采访,其中一位热血人士表示:过去的60年,激荡而伟大。今天,我们应该向首届中国名酒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致敬;向中国名酒60年发展建立功业、让人感动、值得尊敬的企业隆重地致敬;向对中国酒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贡献卓越的企业家致敬;向最具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经商有道的酒业杰出企业家致敬……

会上的一位名酒代理商对记者说道:“在这次‘中国名酒60年领袖高峰论坛’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名酒前进的决心、坚定的选择和力量的感召,他们是中国酒业进步的中坚力量和脊梁。我们相信,我们对中国名酒未来的美好发展抱有信心。昨天他们建功业,存感动,明天依然不失有行动。”

若把茅台比喻为巴西足球队,五粮液比喻为德国足球队,那泸州老窖就是英格兰足球队。

篇5:见证海事发展60年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一世小说网 http://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绩。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大大增强,经济增长保持了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势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在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第三产业业呈现出多层次、多成份、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良好局面,房地产业、科技、咨询、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农村经济欣欣向荣,主要农副产品成倍增长,农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市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实现新飞跃,工业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五大产业的主导格局初步确立,形成了光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等五大支柱产业和食品、纺织服装、造纸及包装印刷等一批优势行业;市场贸易长足发展,商品流通不断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里程迈进,全市紧紧围绕建立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向外辐射、面向全国的市场发展目标,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初步形成了消费品交易市场与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共同发展、专业与综合相结合、批发与零售相依托、大中小型相联系的市场体系。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多方筹集资金,全面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环境日益改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许多高楼拔地而起,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相继建成,生产基础设施和城市生活设施大大加强,中心城市的载体功能和辐射功能日趋增强,城市污染问题逐步得重视和治理;交通运输能力日益扩大,居中得水的独特区位优势,“三镇一体”的江城格局,使**成为我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和我国内陆最大的通海港口城市;邮电通信设施发展迅速,**市位于全国干线邮路的结点上,是华中地区邮件的集散、处理中心和全国航空邮件的汇接中心,**电信网络是国家通信网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八大长途交换中心局之一;对外贸易不断拓展,随着我国开放、开发重心逐步由沿海向沿江、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市不断拓展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外贸进出口结构,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壮大开发区,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已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世界“500强”有50多家来汉投资,外贸出口持续大幅增长。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市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竞技体育成果丰硕,社会保障步伐加快,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就,推动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展望未来,**将更加秀丽,前程似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城乡经济体系,势必进一步开拓两型社会建设的崭新局面。**将建设全国重要环保产业基地,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和园区;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高新区,集聚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的高端研发机构、实验基地、梯次人才培训基地和环保装备加工制造基地;大力发展金融业、股权交易,通过引进金融机构、后援中心及后台业务落户**,努力打造全国性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和金融外包服务中心;打造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医疗卫生服务基地和文体基地;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水生态,提升水景观,弘扬水文化,彰显**滨江滨湖特色;实现公交100%气化,大力发展绿色公交,推广双燃料环保公交车和出租车,加快电动汽车研发与生产;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改造和建设,新建筑探索实行节能65%的设计标准。

篇6:海事大学建国60周年诗歌征文

就像音符和雄壮的歌

我迸发无限的热情

壮歌直冲云霄大气磅礴

我和我的祖国

就像扬帆的船和宽阔的大河

我在大河上劈波斩浪

大河更加波澜壮阔

我和我的祖国

就像丝线和锦绣画作

我那一世小说网 http://作经纬贡献一切

宏伟的画卷光芒四射

我和我的祖国

就像花园和美丽的花朵

我为伟大的祖国盛开

花园里处处是明媚的春色

我和我的祖国

就像广袤大地和绿色的稻禾

我把自己奉献给这片热土

大地捧出了累累硕果

我和我的祖国

就像大海和激越的浪朵

我投身在一片蔚蓝之中

海纳百川无比广阔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都不可分割

就像孩子依偎着母亲

没有祖国哪里有我

篇7:见证海事发展60年

一 2007“夏季达沃斯”走入中国

(一)论坛成为连接东西方经济发展的桥梁

温总理在2007年9月6日论坛指出:把“变化中的力量平衡”作为主题,既反映了世界对成长型那一世小说网 http://企业的关注,也表达了国际对建立世界经济新格局的要求。达沃斯年会选择了**和天津是对中国的肯定。30年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行。可谓小论坛大世界,两届达沃斯年会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巨大变迁。

(二)论坛成为国际影响力最广的非官方盛会

首届年会汇集了来自全球90余个国家的代表,其中不乏世界经济500强企业领导人。专门举行了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议题,涉及资本市场、软实力、超越制造业的新经济、能源和环保政策环境等八个领域。我们自豪地说,它意味着世界东、西方结合。选择了中国,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平等对话。

(三)论坛给全世界创造了对话的权利

互联网络为全球成长型企业打造了三个平台。即区域整合、经验交流和知识平台。说到底,为成长型公司赢得了话语权。懂得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相对容易些。然而实施自主创新,成为全体人民的思维与行动方式,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在许多领域尚缺少自主创新技术。因此,我们要向全球先进国家,学习创新精神、创新机制、创新技术。

二 两届“夏季达沃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从新世界格局中,寻找到自身的定位,从众多的中国议题里找到切入点。

(一)按照量变到质变原则,适应全球化“力量平衡”格局

“夏季达沃斯”在**、天津举办。它是举行的最高规格的国际盛会。世界经济论坛掌门人施瓦布说,“最近30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天津和中国,伴随“夏季达沃斯”走向它们,这既是两届年会的呼声,又说明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

(二)按照改革创新原则,感悟机遇赋予中国社会责任

当前人类面对着金融危机威胁;世界经济失衡;生态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我国企业按照改革创新原则,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实际上,我国改革开放,就是适应发展变化,创新理论、丰富实践、完善制度的过程。

(三)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坚持应对挑战

站在新历史起点,从务虚出发,碰撞中探寻未来世界的前进方向。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寻找自身的定位,选择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从务实出发,应对包括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因此,应对当前金融挑战既是一种面对,更是一种坚持。

三 迎接2009“夏季达沃斯”的战略思考

要使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2009夏季达沃斯”的议题,给世人带来深度思考。

(一)企业要激发在经济危机下的生命力

温总理在2007年9月7日说,科技是竞争力,创新是竞争力。我们坦言:既要对世界各国国情、法律、商业运作与网络渠道等深入地认识。又要看到应对经济危机挑战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成长型企业,要选择差异化,将是实施全球化的路径,使科技含量低的经济结构向高水准转变。

(二)企业要增强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2007年说:其一在互联网上传递的信息比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还多。第二,2007年有150万千千亿亿兆字节的信息被生成。其三,新技术亮点每两年就翻一番。为此,我们要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要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实施在全球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互联。

(三)企业要提高勇于创新的行动力

温总理200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一要目光远大。二要善于捕捉机遇。三要有改革的精神。四要敢于负责。我国企业要遵循温总理这一明确标准前行。它将是面向变动的世界经济格局的明智选择,也是与世界巨人同行的战略举措。作为全球优秀企业,要培养的素质。即全球视野的战略眼光;高效率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运作模式。

(四)企业要提升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

2007年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贝瑞特说,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正发生三大变化:业务收入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客户国际化。由此促进我国成长型企业加强与各国交流,开拓国际与国内市场,提升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内在力。

(五)企业要挖掘新的潜在力

要铭记我国企业潜在力的挖掘,任重而道远。科技潜力要开发高新技术,包括it、生物、新材料等,还应承担起改造传统工业责任。中国企业要练好内功。第一 要加强建设生态世界合作。第二 推进节能与环保要从制度上建设长效机制。第三 要促进各国人民的交流。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世界“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年9月将第三次**开幕,它是全球化思想碰撞的高地,创新灵感激发的宝地,将铭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走入世界的中国,从今天迈向明天,前景将无限美好!

篇8:见证海事发展60年

2009年10月1日, 新中国喜迎60华诞。

60年, 成就了行业的辉煌, 也成就了几代人的奋斗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 回首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展望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我们感慨万千, 心潮澎湃。行业的发展是共和国6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 行业的变化实在让人感慨, 就像中国的腾飞足以令世界惊叹。本期特辟《见证成长》专辑, 听工程机械人讲述工程机械的故事, 重拾记忆, 共飨经典。

谨以此辑向建国60周年献礼, 并向拨冗赐稿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向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业内同仁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篇9:见证《大众医学》风雨60年

经过5年的酝酿,同济大学医学院于1956年迁往湖北武汉新校区,裘法祖、过晋源等教授也去了武汉。《大众医学》的编辑班子虽然有了变动,但刊物始终按程序在上海办下去,没有因为同济迁校而受到影响。

60年来,《大众医学》始终保持传统的办刊方针,按月出刊,内容不断更新,质量不断提高,始终坚持以更新、更广、更深的内容,更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向大众宣传和普及卫生知识。无论在医学界,还是在群众中,《大众医学》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大众医学》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老中青三代编辑部人员的辛勤劳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大众医学》创刊人——裘法祖院士,他在创刊之初,即担任了主编职务,在繁忙的外科教学和临床工作之余,积极撰写、编辑稿件。他的认真好学、全心奉献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裘老的影响和引导下,我参加了《大众医学》编委会,并开始撰写科普文章,这一写就写了几十年。

当然,《大众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它的“母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领导和支持。《大众医学》的不少编委,同时也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专业作者。就我个人而言,从1957年开始,我的第一本著作——《唇裂和腭裂的修复》,便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之后,我又先后出版了《整复外科学》(1979),和陈中伟,杨东岳二人共同主编的《显微外科学》(1978),《实用美容外科学》(1990),《显微修复外科学》(1990),《颅面外科学》(2000),以及《张涤生整复外科学》(2002)等,都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值此庆祝《大众医学》创刊60周年之际,谨以小诗一首,表达祝贺之情:

升学技术国之重, 医药卫生民所需,

篇10:见证海事发展60年

沧桑岁月,弹指挥间。不经意间,共和国走过六十年光辉历程。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富强。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在见证了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国富民强的历史变迁的同时,也见证了崆峒区经济社会澎勃发展的今天,“衣、食、住、行”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需求的发展演变。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的“衣”是色彩沉重的土布衫、老棉袄,岁月是在“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捱过的。现在,老百姓春夏秋冬四季衣衫件件新,不仅如此,还要讲究穿起来是否舒服,是否有气质,是否显派头。于是,裘皮、真丝、纯棉、彩棉、羽绒等诸多面料,哪样舒服穿哪样;职业装、休闲装、运动装、礼服等各类款式的衣服,装点了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杉杉”、“李宁”、“花花公子”、“金利来”、“阿迪达斯”“耐克”等等各种国内外知名品牌成为人们富足的好标签。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食”的是洋芋、咸菜就棒子面等粗茶淡饭,只有逢年过节兴许才能吃上一些肉,一年四季的饭桌上永远是洋芋、萝卜、咸菜老三样,现在,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猪牛羊肉、鸡鸭鹅以及各类海鲜应有尽有,天天像过年。此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科学饮食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老百姓比以前吃的少了,可是食谱却越来越精致和科学了。早餐不再是十几年“一贯制”的黄面馍+咸菜,如今,牛奶、面包、鸡蛋成了主角。餐桌上主食、精粮地位下降,蔬菜、水果、杂粮受宠,从量到质的变化,是营养摄取比例的上升,是老右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具体表现。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的“住”是靠几代人积攒建成的瓦屋或单位分给的一两间公房,一家三代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拥挤不堪。现在,老百姓住上了三房一厅、四房两厅的套房或有天有地的小楼房。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市民更注重居住环境,绿化指数以及房屋的建筑风格、装修风格。许多家庭甚至拥有多套房子,多出的房子向外出租,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记忆中的过去,老百姓“行”大多数是靠脚走路,小部分家境较好的人家有辆自行车则是非常令人羡慕的事。今天,天平、西平铁路、平定、西长风高速公路建设即将通车、省道218线和304过境段改造,平凉前支线机场全面建设中……国家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大投入,使我市道路交通越来越顺畅。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城乡公交一体化车辆遍布城市大街小巷和农村各乡镇、集市,农民群众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的出行方式。长途客车高档、舒适、安全,快捷,很好的满足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越来越多的轻便机动车、摩托车也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尤其是近一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开上了自己的私家车,驾校里学汽车办驾照的学员逐年增多。尽管目前购汽车的家庭比例还不是很大,但汽车在我市家庭中的拥有量正呈上升趋势,普通老百姓的出行方式正在消然间发生变动,以步代行的年代已永远成为历史尘封的记忆。

时光在一天天、一年年中悄悄滑过,不经意间崆峒人的衣食住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要稍加回忆,每位崆峒人都能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崆峒人的家庭消费已由过去单一的“温饱”型转为向“小康”型迈进。平凉的消费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衣”为例,过去人们喜欢穿“的确良”、涤纶等化学纤维材料做的、耐穿的衣服。现在人们更注重服装的舒适程度,喜欢用棉花、麻、蚕丝等天然纤维做的衣服,认为这种料子既环保又舒服;以“食”来说,过去只求果腹,现在不仅讲究吃山珍海味,还讲究纯天然和绿色无污染;拿“住”来说,过去没有钱是绝对不敢起房子的,更不会去借钱起房,通常是铆足劲攒钱,“三代积攒一代住”,而现在,钱不够便向银行贷款或是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再没有过去那种怕负债的沉重心理。如今在崆峒,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拥有自己的三居室住房已是司空见惯。适中的房价加上住房消费贷款,很多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的年轻人都购置了一套房;拿“行”来说,过去如果能拥有一辆“凤凰”或“永久”牌自行车便已经很满足了,而现在,老百姓虽有了摩托车、电单车,可是还是想办法赚钱或者贷款买一辆小汽午,真正实现“小康”。

作为一名崆峒交通人,回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崆峒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走过的一段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千折百回、道路艰辛,诚然是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结果,是全区交通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

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属典型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境内铁路密度小,水路通航河流少,航空能力更无从淡起,道路运输是占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全市90%以上的客货运输量由公路运输完成。新中国成立时,崆峒境内只有汽车10余辆;1959年,成立了第一家专业运输企业—平凉市汽车运输队;城市公共交通事业,至1989年先后开辟了2条城区公共交通线和11条远郊公共营运路线,营运公共车44辆、营运单程140万公里,年客运量380万人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导下,道路运输业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局面。曾经出行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以前从平凉去趟兰州得二天二夜才到,现在仅仅需要4至5个小时,如今旅客运输不再仅仅以客运班车为主,形成了旅游、包车、出租客运为辅的多层次道路旅客运输网络,农村客运得到了大力发展,运输枢纽实现客运“零换乘”,客运网络覆盖面不断提高,“人便于行”的奋斗目标得到充分体现;以前外地运来的瓜果蔬菜及其它农付产品由于运输时间过长导致部分腐烂价格偏高无人问津,现在由于交通甚而设施的不断完善,运输的逐年一时半会换代,使得货物运输时间大大缩短,保证了各种农村产品个个光鲜价低质优,如今货运车辆正逐步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货物运输以提供安全、优质、快捷、方便的运输为前提保障,发展干线快速货运服务,物流运输和专业化运输,实现长短途一体化运输“无缝衔接”的发展目标;通过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道路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道路运输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服务行业属性,按照“路运并举、和谐交通”,“运用现代化科技改造传统运输产业”的目标要求,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使我区道路运输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道路运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至2008年,辖区共有运输企业22户,其中:客运企业3户、货运企业19户、维修企业221户、运输服务业27户。拥有各类客货运车辆3058辆,其中客车111辆,货车2947辆分别是1978年的6倍和134倍,年客运量152万人,旅客周转量10798.89万人公里,年货运量798.58万吨,货物周转量56766万吨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3倍、83倍、473倍、223倍。60年来道路运输生产能力的持续增长,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运输规模的显著提高,交通运输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为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提升了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见微可以知著,以小可以喻大,我区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像一块平面镜,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经济、科技、文化、交通、卫生等各方面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尤其是道路运输经济的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生产能力持续增强,运输网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明显改善,道路运输企业竞争实力的逐步增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日益规范,这一切,是我们崆峒交通人眼里看到、亲历亲为、切身体会到的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

篇11:电力发展60年

透过历史回望现代文明

甘南有二十四个名族,主要名族藏、汉、回,他们从远古一道走来,碰撞融合,生生不息。当生活随着时代而改变时,有人努力留住渐行渐远的记忆,而有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梦想也出现在不可能的地方。

1957年5月11日,甘南日报的一则消息在合作市大街小巷不径而走,大家奔走相告,喜不自胜。消息中这样写道:“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合作的眼睛---甘南乳品厂嘉吉拉寺水电站,今天开始试行输电,并举行输电仪式......”。自此,甘南进入了有电的时代,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甘南电力事业的雏形。

昏暗的油灯,低矮的木线杆,纤细的电线,低瓦度白炽灯......相信在不惑、天命之年的甘南人脑海里,都留存有儿时对电的记忆和梦想。从公元1953年到2013年,甘南电力工业已有整整六十年的发展历史。六十年来,甘南电力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变电站星罗棋布,输配电线路纵横交错,在雪域大地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王脑杰和他的“袍泽”弟兄们算是甘南电力事业战线上第一代藏族电力工人,从1957年嘉吉拉寺水电站修建,到1987年临潭至卓尼35千伏主网线路投运,再到2013年供电水平智能化。六十年来,甘南电力战线上的儿女们一茬接一茬,一届赛一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披星戴月,夜以继日,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藏区电力事业的发展谱写了壮丽的篇章,藏区因为有了电而进入了天翻地覆的电气化时代。

“我无法想象没有酥油灯的日子会怎样。但如今,酥油灯除了念经和祭祀,已经没有人摆上桌台用它照明,家里的电器也多了起来,家里的藏式铁艺加工厂也在年前大了起来”夏河县博拉乡牧民南木才让对户户通电,家家有电充满了感激,也亲生感受到了户户通电、寺寺通电工程给诵经、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藏家儿女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启动供电区域内农村“户户通电”工程,计划到2010年,通过国家电网最大限度延生,解决约120万户450万人的用电问题。为此,甘南供电公司也对无电农牧民群众做出了庄严承诺。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为全州5776户无电用户送去了光明和希望。位于迭部县益哇乡的扎尕那村是当年“户户通电”工程中最后一个结束无电历史的村庄。农牧民群众惊喜的看到电线从天际延生而来,党的藏区扶持政策从电视传出。

甘南州“寺寺通电”工程共投资1126.03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16.82千米,0.4千伏线路2.66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17.01千米,0.4千伏线路60.62千米,更换新建配变26台,新通电寺院4座,对51座寺院的老化供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工程于2009年8月开工建设,11月上旬全面竣工。

上一篇:女士正装照女士面试正装下一篇:《色彩丰富的风景画》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