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残儿医学鉴定

2024-04-15

病残儿医学鉴定(共8篇)

篇1:病残儿医学鉴定

病残儿医学鉴定

一条 为加强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病残儿医学鉴定。

第二条 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生育的子女因各种原因致并致残,要求再生育而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病残儿是指因先天(包括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或后天患并意外伤害而致残,目前无法治疗或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第四条 病残儿医学鉴定是指病残儿医学鉴定的专门组织,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技术和手段,对被鉴定者作出是否为病残及其程度的鉴定结论,并根据《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的指导原则》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第五条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全国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工作。盛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鉴定组织

第六条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建立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聘请认真负责、秉公办事、技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热心计划生育事业,具有副高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每次鉴定前根据申请鉴定的数量和病种的分类,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设若干鉴定组,每个鉴定组由5名以上专家组成。每个鉴定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2 名。

第七条 鉴定组在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查申报病残儿医学鉴定的材料是否完备、真实可靠,提出需要补充的有关材料;

(二)进行病残儿医学鉴定,现场实施体格检查并确定相关的辅助检查项目,提出疾病诊断(包括病名、病因、遗传方式)、病残程度、再生育子女出生缺陷再发风险分析,并根据指导原则,提出是否可以再生育及产前诊断的建议;

(三)对暂时难以明确诊断和需要治疗观察的病例,提出处理意见和再次鉴定的时间;

(四)为被鉴定者的父母、亲属做好医学咨询服务;

(五)总结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情况,提出改进鉴定工作的建议;

(六)对本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的本次病残儿医学鉴定负责,鉴定材料《病残儿医学鉴定》。

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在鉴定期间履行职责。非鉴定期间,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意见不作为病残儿医学鉴定的依据。

第八条 鉴定组确定的有关辅助检查项目,应在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

第九条 鉴定工作由组长或副组长主持。鉴定诊断、鉴定结论必须由鉴定组集体讨论作出。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鉴定的成员应当在鉴定结论上署名,并加盖鉴定专用章。

第三章 鉴定申请与审批

第十条 凡认为其子女有明显伤残或患有严重疾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要求安排再生育的,均可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

第十一条 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原则上应向女方单位或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户口簿、有关病史资料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资料。

第十二条 单位或村(居)委会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出具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在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再次核实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和家系调查后,在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在接到申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四条 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申请鉴定的材料是否完备和真实可靠,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于鉴定日前30个工作日将所有材料上报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鉴定。

第十六条 受当地医疗技术条件限制不能作出鉴定结论的,由设区的市级鉴定组提出进行省级病残儿医学鉴定的书面意见,经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准后,申请省级鉴定。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鉴定组所作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1个月内,可向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省级鉴定。

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省级鉴定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上报省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八条 省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定期对申请再鉴定者组织鉴定。

篇2:病残儿医学鉴定

2012病残儿鉴定工作已经开始,现就病残儿医学鉴定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病残儿医学鉴定通知。

二、需要递交的材料包括:

1、夫妻双方共同向女方户籍地进行申请,并到女方户籍地领榷广东省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

2、夫妻双方书面申请(要求A4纸手写或打印,双方签名、按指模);

3、病残儿的系统治疗病历、检查报告单、诊断证明书、治疗用药记录复印件,(原件由居委负责核对);

4、父母及小孩户口簿首页及本页复印件;

5、母-子(女)横向大一寸彩色合照。

5、结婚证复印件,鉴定材料《病残儿医学鉴定通知》。

6、有单位的一定要到单位加意见及盖章。

三、家系调查时间另行通知。

四、需要申请病残儿鉴定的居民请于2月27日前带齐所有材料交到金榜居委会计生办申请。

如有疑问请致电金榜居委会计生办,电话22219326。

特此通知

各县区人口计生委(局):

经研究决定,2011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定于9月26—29日进行(各县区时间安排附后)。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鉴定地点: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组织要求:

1、各县区要安排专人,认真做好病残儿鉴定组织和现场服务工作。

2、所有参检病残儿务必及时通知到位,并通知病儿家长带齐食宿、交通、各项检查费用。鉴定费每例150元。

3、所有参检病残儿须由病儿母亲带来参检。

病残儿鉴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县区人口计生委要本着对人民、对人口计生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做好筛选上报和鉴定过程中的服务工作,参加鉴定的病儿要层层张榜公布,接受监督。

特此通知

六安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附:各县区病残儿鉴定时间安排:

9月26日 金安区 金寨县

9月27日 裕安区 舒城县

9月28日 寿 县 霍山县

篇3:病残儿医学鉴定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我院18个乡镇为及城区内所有第1胎鉴定为病残儿并已审批同意生育第2胎的家庭, 主要是病残儿的父母或监护人。

1.2 方法

制定病残儿童及家庭情况追踪调查表, 内容为第1胎病残鉴定的相关资料, 包括病史、诊断、鉴定结果、鉴定单位、再生育指导等以及第1胎病残儿围产期相关情况。由经过培训的乡技术人员结合原始鉴定资料上门入户追踪调查。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全县应调查373例, 实际调查356例, 男156例, 女200例。调查率为95.4%;已生育第2胎342个家庭。

2.2 第1胎病残儿情况

356例病残儿中, 诊断为非遗传性疾病342例 (96.1%) ;遗传性疾病14例 (3.9%) 。

2.2.1 非遗传性疾病分类及顺位、构成比:

本组342例非遗传性疾病所涉及的病种为63种, 每种疾病在>2例33种328例 (92.1%) , 其余均1例。其中, 智力低下 (智力发育迟缓) 、脑瘫154例 (43.3%) , 占非遗传性疾病的47.0%, 分别居第1、2位, 见表1。从疾病的系统分类看, 神经系统疾病高于其他系统疾病。

2.2.2 遗传性疾病病种分类及顺位、构成比:

14例遗传性疾病涉及7个病种, 每种疾病>2例的有4种11例 (3.1%) , 占遗传性疾病的78.6%, 其余均为1例。从遗传方式上看, 单基因遗传病7例, 染色体遗传病5例, 多基因遗传病2例。总体上看, 21-三体综合征和苯丙酮尿症发病率最高, 其次是重症肌无力2例 (0.6%) 。

2.2.3 病残儿首次发病年龄及发病原因:

首次发病年龄为出生后<1个月126例 (35.4%) , 1个月~1岁78例 (21.9%) , 1~3岁49例 (13.8%) , 3~6岁38例 (10.7%) , 6~12岁48例 (13.5%) , >12岁17例 (4.8%) , 中位年龄1岁。先天性疾病、高热及围产期因素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另外有28%病残原因不明, 见表2。

2.2.4 第1胎病残儿疾病诊断及家族史:

所有病残儿最后诊断疾病类型以先天性非遗传性疾病居首位占38.0%, 其他为后天性疾病占34.7%, 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占3.9%, 疾病定性不清占23.4%。对病残儿家族史的调查表明, 356例病残儿中有明确家族史23例, 包括脑瘫、智力低下、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癫痫、糖尿病、重症肌无力、肾病综合征、免疫系统组织病等11个病种, 其中5种疾病具有较为明显的遗传相关性9例。

2.2.5 第1胎病残儿母亲孕产期状况:

由于先天性疾病和围产期因素是致残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母亲妊娠期和生产状况展开调查, 结果显示:356例病残儿中, 母亲生育时的年龄为22~46岁。21~30岁生育的占93.3%, 31~35岁占3.5%, ≥36岁1例。中位年龄24岁, 自然分娩占59.0%, 只有11.0%的病残儿是非正常分娩 (包括早产、胎头吸引产、产钳产、其他难产等) 。非正常分娩共涉及18个病种, 其中脑瘫、智力低下、脑发育不全3种疾病占57.8%。

3讨论

3.1 疾病种类

神经系统疾病仍是病残儿的第一大疾病, 第1胎病残儿非遗传性疾病中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疾病、血液/淋巴结系统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位居前5位占84.8%。其中, 神经系统疾病占50.8%, 显著高于其他系统疾病, 与国内多数报道一致。遗传性因素导致残病儿家庭申请再生育者减少, 与遗传因素致残相关性不大或不确定的疾病申请再生育比例有所增加, 反映出家长的优生意识在增强。此外原因不明也占有相当比例, 因此急需加强孕产期母婴保健知识及优生优育的宣传指导, 以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率。

3.2 病残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先天性疾病是致残的主要原因, 且不明原因的残疾已居首位。对病残儿家族史进一步调查显示, 仅有6.5%有明确的家族史, 而明确诊断为遗传性疾病的病例中有家族史9例, 这一方面提示还有相当部分病残儿家长对家族遗传的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也表明病残因素错综复杂, 患儿的发病因素并非单一或明显, 需要更加全面、客观、系统地进行分析。

3.3 加强宣传教育

出生缺陷患儿家庭是申请病残儿鉴定的主要人群。由于出生缺陷仍是目前导致我国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 因此, 进一步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 努力提高优生指导及服务水平, 不断提升家长的优生意识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措施。

优生优育指导对出生缺陷患儿家庭生育第2胎非常重要, 特别通过对遗传性疾病进行优生干预, 可以减少病残儿发生率, 提高人口素质, 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的家庭, 鉴定小组要提供优生咨询和指导, 使优生优育成为病残儿家庭生育第2胎的首选原则和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篇4:水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

摘 要:目的:对水中尸体的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尸检资料,统计死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并对死亡原因、死亡方式进行判定。结果:100例水中尸体,法医学鉴定,意外死亡事件居多,与溺水死亡尸体特征相符,其次为自杀、他杀。结论:水中尸体法医学鉴定中,需结合多个角度包括现场勘查、硅藻检验、组织病理学检验以及尸体解剖等,准确判定死者死亡方式。

關键词:水中尸体;法医学鉴定;死亡原因

水中尸体鉴定是当前尸体检验中面临的主要难题,从法医学角度,对于因自杀或意外而在生前入水的被称为溺死,而死后入水被叫做抛尸入水,多为他杀。由于水中尸体法医学检验中,需综合现场勘验、尸体解剖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等,整个鉴定过程极为复杂,死者死亡原因确定较为困难,需采取有效的检验方法。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100例水中尸体尸检资料,涉及现场勘查资料、案情调查结果、硅藻检验以及其他相关辅助检验结果。

2结果

2.1尸体一般资料

2.1.1一般资料

100例水中尸体,男64例,女36例,年龄1~74岁,平均(25.4±8.2)岁。按不同年龄段划分,0~10岁、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岁以上各3例、12例、42例、12例、9例、6例、5例。

2.1.2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

对100例尸体均采取现场调查、尸体检验、现场勘查等,进行死亡方式认定,其中意外、自杀分别为79例、21例。死亡原因认定,93例为溺死,其余7例中,4例被认定为颅脑损伤,他杀后抛入水中,2例为扼颈窒息,1例为殴打致死。

2.2尸体腐败、损伤与尸源情况

2.2.1尸源情况

100例水中尸体,有61例在体貌特征、纹身特征方面明显,为新鲜尸体,可被直接认定尸源。另外39例为腐败尸体,需利用DNA鉴定方式,与死者亲属比对认定,认定成功24例,对比认定失踪人员库,15例尸源认定成功。

2.2.2尸体损伤

水中尸体生前损伤共9例,检查发现体表擦划伤、心肺创口、胸部创口、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头皮创口,且对损伤处检查,有骨折处组织、软组织以及皮内出血等。同时,有8例被认定为溺水过程中出现损伤,表现为皮肤擦划伤。另外,11例实尸体因在水中而受到毁坏,以蛆虫咬食、鱼蟹咬噬、挫裂创等为主。

2.2.3尸体腐败

39例腐败尸体,于夏秋季节发现28例,于冬春季节发现10例。对39例腐败尸体行硅藻检验,检查内部脏器情况,发现39例死者肺中均有硅藻,19例死者肾脏中发现硅藻,12例死者肝脏中发现硅藻。

3讨论

3.1水中尸体个体识别

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做好个体识别工作,如其中新鲜尸体,在尸源认定中,可结合其纹身、性别、年龄、身长与容貌等综合特征,对于难以辨认特征的尸体,鉴定中应注意采取DNA检验方式,对比失踪人员库。本次研究中可发现,通过DNA鉴定方式,与死者亲属比对认定,认定成功24例,对比认定失踪人员库,15例尸源认定成功。充分说明法医学鉴定中,个体识别方面可结合死者综合特征、DNA比对等,若实际识别中仍存在未知名尸体,要求将DNA检材、指纹等录入尸体库中,可在日后通过比对失踪人员库,达到尸源认定的目标。当前,公安部门在失踪人员库、未知名尸体库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多成就,法医人员应注意及时做好信息录入工作[1]。

3.2水中尸体死亡原因

本次研究中可发现,100例水中尸体,死亡原因以溺死居多,其余如扼颈窒息、颅脑损伤死亡等都极易被辨认,若为他杀,可在鉴定中发现不存在溺水征象。当前法医学鉴定中,在死亡原因确定方面可采取硅藻检验措施,对生前入水溺死的判断极为可靠。实际利用硅藻检验方法中,应注意取材过程中做好污染控制,尽可能寻找完整组织,经过实验室处理,并对现场水域的水进行提取备检,可提高检测准确率。由于硅藻微小,受溺液影响,会向各器官组织侵入,此时检验过程中便可判断各器官组织是否有硅藻,若存在硅藻,可被认定为溺死。而在死后入水情况下,或水中猝死,仅会在死者肺组织中发现硅藻,其他各器官无硅藻[2]。

3.3水中尸体死亡方式

法医学鉴定中,死者死亡方式判定极为困难,所得到的判定结果是确定案件性质的重要依据。具体检验中,可结合实体损伤情况,对损伤是否为致命伤、非致命伤进行判断,并对生前损伤或死后损伤认定,将所有认定结果结合,包括损伤特征、程度、形态以及分布情况等,对自伤、他伤进行确定。本次研究中发现,水中尸体生前损伤共9例,损伤表现以体表擦划伤、心肺创口、胸部创口、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头皮创口等为主,且对损伤处检查,有骨折处组织、软组织以及皮内出血等,可被认定为他杀,均无明显溺水征象。而其他案例,在损伤情况并非为致命伤,如动物咬食、挫裂伤、擦划伤等,有明显的溺水征象,并非致命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尸体在水中处于高度腐败情况,缺少相应的检验条件,对其死亡方式认定中将面临较大的难题,法医学鉴定中,应尽可能从多角度着手,包括现场勘查、案情调查等,使鉴定结论更为准确[3]。

综上所述,水中尸体进行鉴定中,需做好个体识别、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确定工作,以此使鉴定结果准确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光辉,孙建. 硅藻检验在水中尸体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J]. 广东公安科技,2014,10(3):71-73.

[2]孙丞辉,王彪,李正东,秦志强. 溺水尸体硅藻检验的研究进展[J]. 法医学杂志,2015,12(6):462-465.

篇5: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书

父亲姓名冉超出生年月 1984年7月 职业干部 文化大专

母亲姓名王文芳出生年月1987年8月职业 干部 文化 中专

儿童姓名 冉菲珊出生年月2011年7月性别 女 文化 小学

家庭住址 贵州省正安县凤仪镇文化路二小区655号.联系电话***.于2011年3月3日正安县土坪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办理准生证明.申请理由及简要病史 因双眼视力模糊,日常生活自理困难,在重庆第三军医大大坪医院眼科检查,双眼视力低于0.1.经过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特申请做病残儿医学鉴定。

篇6: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

作者: 时间:2007-05-08 浏览:

371 来源:河南省人口计生委 字号:【大 中 小】

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7号)

《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已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即日起施行。

任: 张维庆

二 OO二年一月十八日

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生育的子女因各种原因致病、致残,要求再生育而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病残儿是指因先天(包括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或后天患病、意外伤害而致残,目前无法治疗或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第四条

病残儿医学鉴定是指病残儿医学鉴定的专门组织,运用现代医学知识、技术和手段,对被鉴定者作出是否为病残及其程度的鉴定结论,并根据《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的指导原则》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第五条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全国病残儿医学鉴定管理工作。省、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病残儿医学鉴定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鉴定组织

第六条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建立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聘请认真负责、秉公办事、技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热心计划生育事业,具有副高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称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每次鉴定前根据申请鉴定的数量和病种的分类,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设若干鉴定组,每个鉴定组由5名以上专家组成。每个鉴定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2 名。

第七条

鉴定组在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查申报病残儿医学鉴定的材料是否完备、真实可靠,提出需要补充的有关材料;

(二)进行病残儿医学鉴定,现场实施体格检查并确定相关的辅助检查项目,提出疾病诊断(包括病名、病因、遗传方式)、病残程度、再生育子女出生缺陷再发风险分析,并根据指导原则,提出是否可以再生育及产前诊断的建议;

(三)对暂时难以明确诊断和需要治疗观察的病例,提出处理意见和再次鉴定的时间;

(四)为被鉴定者的父母、亲属做好医学咨询服务;

(五)总结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情况,提出改进鉴定工作的建议;

(六)对本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的本次病残儿医学鉴定负责。

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在鉴定期间履行职责。非鉴定期间,任何机构和个人的意见不作为病残儿医学鉴定的依据。

第八条

鉴定组确定的有关辅助检查项目,应在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

第九条

鉴定工作由组长或副组长主持。鉴定诊断、鉴定结论必须由鉴定组集体讨论作出。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参加鉴定的成员应当在鉴定结论上署名,并加盖鉴定专用章。

第三章

鉴定申请与审批

第十条

凡认为其子女有明显伤残或患有严重疾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要求安排再生育的,均可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

第十一条 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原则上应向女方单位或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户口簿、有关病史资料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资料。

第十二条

单位或村(居)委会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初步审核,出具书面意见,加盖公章,在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

第十三条

乡(镇、街道)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应对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者的情况进行再次核实并进行必要的社会和家系调查后,在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并在接到申报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四条

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查申请鉴定的材料是否完备和真实可靠,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于鉴定日前30个工作日将所有材料上报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第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鉴定。

第十六条

受当地医疗技术条件限制不能作出鉴定结论的,由设区的市级鉴定组提出进行省级病残儿医学鉴定的书面意见,经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准后,申请省级鉴定。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设区的市级鉴定组所作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1个月内,可向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省级鉴定。

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省级鉴定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上报省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第十八条 省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情况定期对申请再鉴定者组织鉴定。省级鉴定为终局鉴定。

第十九条 省级或设区的市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将鉴定结果以书面形式于30个工作日内逐级通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及申请鉴定者。

第四章

管理监督与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负责病残儿医学鉴定的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由作出鉴定结论的同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长期保存。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对再生育子女健康状况进行随访登记。

第二十一条 病残儿医学鉴定的费用(包括鉴定费和辅助检查费)由申请者自理,收费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物价部门核定。

第二十二条

鉴定组织依法独立开展工作,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鉴定工作。病残儿医学鉴定涉及的家系调查、社会调查和医学鉴定均实行回避制度。

第二十三条

在病残儿医学鉴定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由其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依据有关法规给予经济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为当事人提供伪证或出具假医学诊断证明的;

(二)收受贿赂或向当事人索取财物的;

(三)鉴定人员弄虚作假、循私舞弊、提供不实材料,导致不正确鉴定结论的;

(四)未经正常医学鉴定程序随意作出维持或变更原鉴定结论的;

(五)有其他严重妨碍鉴定工作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省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本办法的补充规定。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鉴定结论通知书由省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自行制定,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备案。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90年9月30日发布的《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暂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的指导原则

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的指导原则

一、非遗传性疾病因患非遗传性疾病致残,其父母再生育一般不会发生相同疾病。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支气管扩张并发肺脓肿、肺气肿,严重影响肺功能并出现肺功能不全,经胸部X线或支气管造影以及肺功能检查证实,不能手术或手术后不能恢复正常功能者。

2.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经胸部X线片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并出现肺功能不全者。

3.严重的支气管哮喘、慢性肺炎伴有肺源性心脏病,有典型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经胸部X线、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证实伴肺气肿和肺、心功能不全者。

4.鼻、咽、喉呼吸道严重畸形,严重影响生理功能,手术治疗不能矫正者。

5.严重胸廓畸形、胸膜病变、肺囊肿等不能手术或手术后两年仍影响肺功能者。

(二)消化系统疾病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损伤,经X线检查证实,不能手术或手术后仍严重影响正常发育,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者。

2.肝硬变,经临床和各种辅助检查证实,经过两年以上系统治疗,肝功能仍有严重障碍者。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1.非遗传性心血管畸形,如:严重的法洛氏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等,有青紫、缺氧、心衰等典型临床表现。经心脏检查和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心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不能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者。

2.风湿性心脏病,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经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证实可以确诊者。

3.感染性心肌炎,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仍遗留重度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者。

4.原发性心肌病,有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有心衰,经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证实可以确诊者。

5.其它心脏疾病,已出现心功能不全,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未愈者。

(四)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严重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及发育不全,影响生理功能,不能手术或手术后不能恢复功能者。

2.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肾功能障碍,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仍无效者。

3.肾病综合征,有典型临床表现,并经化验检查证实,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未能缓解或发展成为慢性肾衰者。

4.肾血管性高血压,有高血压为主的症状和体征,经核素肾图、肾动脉造影、血浆肾素活性测定等项检查证实,手术治疗无效者。

(五)血液系统疾病

1.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等,有典型临床表现,并有周围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证实,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无效者。

2.各种白血病,有典型临床表现,经周围血象和骨髓象或其它检查证实者。

(六)结缔组织疾病

结缔组织疾病,如: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热等,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无效,并造成组织器官损害或肢体功能障碍者。

(七)神经系统疾病

1.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残疾,伴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及中度以上智力低下,经智商测定,智商指数低于55分者。

2.脑炎、脑膜炎、脊髓灰质炎、脊髓炎等疾患造成严重后遗症和神经功能障碍,有确切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经其它辅助检查证实者。

3.大脑发育不全、脑积水、脑性瘫痪,有典型的症状和体征,经检查证实,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者。

4.脑、脊髓血管畸形,有症状和体征,经辅助检查证实,不能手术或手术后效果不佳者。

5.继发性癫痫,有明显病因和两年以上详细病史,经系统治疗无效,发作频繁,经脑电图及其它检查证实者。

(八)内分泌疾病

1.非遗传性的垂体性侏儒、垂体性巨大畸形、散发性克汀病、儿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有典型症状和体征,经实验室检查证实,已严重影响发育,不能治疗或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无效者。

2.地方性克汀病其疾病严重程度同散发性克汀病,但再现率高,一般不宜再生育。其母亲经系统治疗有效后,可考虑再生育。

(九)运动系统疾病

各种因素引起的骨骼系统畸形、关节运动障碍、脊柱和肢体残疾等,不能正常活动,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经两年以上系统治疗无明显效果或不能手术矫正,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者。

(十)后天性眼、耳疾病

1.各种后天性原因造成的盲(含单盲)、聋、哑者。

2.外伤或其它眼疾所致的视力障碍,经治疗,双眼矫正视力仍低于0.3,或一眼视力低于0.2,另一眼视力在0.5以下,生活难以自理者。

(十一)其它疾病

1.经各种检查证实,目前无法治疗或经系统治疗后效果仍不佳的疾病,并严重影响生理功能,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者。

2.各种恶性肿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组织细胞增生症等,有典型临床表现,经各种检查证实者。

3.大面积烧伤、烫伤、外伤、血管瘤、黑痣等,严重影响功能,不能手术矫正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者。

二、遗传性疾病

子女患有下列遗传性疾病致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者,根据遗传方式和能否做产前诊断等因素,按指导原则,综合判断确定是否适宜再生育。无家族史者不一定不是遗传病,如隐性性连锁遗传,隔代才能完全表现出来,故家族史不能只看父母兄弟姊妹,还需扩大范围了解其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姨、堂表伯叔舅姨,绘出系谱图。有些隐性遗传疾病由于群体基因频率高,虽然血缘关系很远,有时也会偶合而使子女致病,必须了解双方家族史。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常见病种:如软骨发育不全、缺指、并指症、成骨发育不全、马凡氏综合症、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下颌面骨发育不全、先天性肌强直、扭转性痉挛、周期性麻痹、家族性多发性胃肠息肉、膀胱外翻、多囊肾(成年型)、神经纤维瘤、肾性糖尿病、结节性硬化症、先天性小角膜、先天性无虹膜、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鱼鳞病、遗传性血管神经性喉水肿、可变性红斑角化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毛发红糠疹、特发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等。

2.指导原则

(1)病残儿的父母之一患病者,其再发风险率很高(50%)。对无可靠产前诊断方法者,不宜再生育。

(2)病残儿父母正常,家系调查又除外家族遗传病史、可能为基因突变所致,再发风险率较低,可考虑再生育。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l.常见病种:如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糖元储积症、低磷酸酯酶症、神经鞘磷脂储积症、粘多糖储积症(Ⅱ型以外的各型)、同型胱氨酸尿症、尿黑尿酸症、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肝豆状核变性、先天性聋哑、小头畸形、多囊肾(婴儿型)、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贫血、先天性肾病综合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脐带型)、劳蒙毕综合症、恶性贫血(先天型)、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小眼球、先天性全色盲、视网膜色素变性、着色性干皮病、垂体性侏儒、早老症、肝脑肾综合征、遗传性Q?T延长综合症、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婴儿型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肺泡微结石症、肺泡性蛋白沉积症、散发性克汀病等。

2.指导原则

(1)病残儿的父母外表虽然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所生子女每胎都有25%的发病机会,50%为携带者,再发风险率很高。对无可靠产前诊断方法者,不宜再生育。

(2)对新生儿期可以防治的病种,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散发性克汀病等,如第一胎因某些原因已造成不可逆智力低下等,有条件进行新生儿筛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可考虑再生育。但生后必须作筛查和实验室检查。若是病儿,应及时用药或饮食治疗;无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条件的,不宜再生育。

(三)X连锁隐性遗传病

1.常见病种: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型)、血友病(甲、乙型)。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粘多糖储积症(Ⅱ型)、自毁容貌综合征、肾性尿崩症、慢性肉芽肿、导水管阻塞性脑积水等。

2.指导原则

(1)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很高,每胎男性有50%机会发病,女性有50%机会为携带者,不宜再生育。

(2)对于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甲或乙型血友病等能做产前诊断的疾病,依产前诊断的结果确定是否适宜再生育。无产前诊断条件的,不宜再生育。

(3)母系家族(舅、外甥、姨表兄弟)无发病者,病儿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可考虑再生育。

(四)X连锁显性遗传病

1.常见病种: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肾炎、先天性眼球震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

2.指导原则

(1)病残儿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无病时,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再发风险率比较低,可考虑再生育。

(2)病残儿母亲患病时,每胎子女各有 50%机会患病,再发风险率高,不宜再生育。

(3)病残儿的父亲患病时,每胎女性均患病,男性则全部正常,经产前诊断可考虑生育男性第二胎。无产前诊断条件的,不宜再生育。

(五)多基因遗传病

1.常见病种:如先天性心脏病、小儿精神分裂症、家族性智力低下、脊柱裂、无脑儿、少年型糖尿病、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重度肌无力、先天性巨结肠、气道食道瘘、先天性腭裂、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食道闭锁、马蹄内翻足、原发性癫痫、躁狂抑郁精神病、尿道下裂、先天性哮喘、睾丸下降不全、脑积水等。

2.指导原则

(1)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腭裂、先天性髋脱位等,手术效果较好,不宜再生育。

(2)对脊柱裂、无脑儿等可做产前诊断的病种,原则上可考虑再生育,但须在产前诊断监测下。无产前诊断条件的,不宜再生育。

(3)不能做产前诊断的病种,做家系调查。

一、二级亲属无发病者,再发风险率低于5%,可考虑再生育;

一、二级亲属为相同疾病的患者,再发风险高于10%,不宜再生育。

(六)染色体病

1.常见病种:如21-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猫叫综合征、杜纳氏综合征、克氏综合征、不平衡重排及脆性X综合征等。

2.指导原则

(1)染色体病的病儿,应同时进行父母染色体检查,正常时可考虑再生育,但须经产前诊断为正常胎儿者。

(2)染色体病的病儿,若其父母之一为同源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再发率为100%,不宜再生育;若其父母之一为非同源染色体易位携带者,可考虑再生育,但须经产前诊断为正常胎儿者。无产前诊断条件的,不宜再生育。

三、其它

1.上述以外的其他遗传病或遗传性质难以确定的疾病,应组织会诊,将初诊意见、全部检查资料与家系调查资料一起上报省级病残儿医学鉴定组进一步确诊。

2.病残儿父母患有严重疾病,如传染性肝炎、肺结核、性病、爱滋病(AIDS)、心脏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恶性肿瘤等,从指导原则考虑,在治愈前不宜再生育。批准再生育指标后,应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保健部门指导下生育,进行咨询和孕前、孕期检查。

篇7:如何做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

2007年 12月 04日 10:15盐田网

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程序

1、所需材料: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全家户口簿、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有关病史、相关检查资料及区级以上医院的疾病诊断证明。

2、申请病残儿医学鉴定的夫妇提出书面申请,有单位的由单位加具意见,并到双方户籍地村(居)委进行审核。

3、申请人持1、2项规定材料及复印件一套到女方户籍地镇、街道计生机构领取《深圳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申请表》一式三份。

4、申请人填报后持申请表到双方户籍地镇、街道计生机构进行审核。镇、街道计生机构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核实,签署意见后将申报材料送至女方户籍地区计生局。

5、区计生局在20个工作日内审查后签署意见,介绍申请者到病残儿医学鉴定指定单位进行医学检查和鉴定。

6、指定单位作出医学鉴定结论后将申请者的材料密封并在封口处加盖鉴定医院医务科公章或医学鉴定专用章,通知申请者将材料送至市计生办综合处。

7、市计生办在每年的3、6、9、12月15日前接收申报材料。

8、市计生办组织市病残儿医学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在每年的3、6、9、12月25日左右面见患儿,进行鉴定,对已完成医学检查的申请者作出医学鉴定结论。

9、市计生办将鉴定结果以书面形式于 15个工作日内通知区计生局,区计生局于5个工作日内通知到镇、街道计生机构及申请鉴定者。

10、当事人对市级鉴定组所作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书之日起 1个月内,可向市计生办申请省级鉴定。

市计生办应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省级鉴定申请后 3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材料上报省计生委。

篇8:病残儿医学鉴定

关键词:病残儿,相关因素,出生缺陷干预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是一项关系民族素质、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 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为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 不断完善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管理工作, 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病残儿病种、病因、分布数量等总体情况, 对开平市病残儿情况做一个具体分析, 同时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制定一些积极有效干预措施, 现将通过医学专家经鉴定的220例病残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源于开平市1999年至2004年0~14岁, 按照国家标准, 通过专家医学检查鉴定, 确定为病残儿的所有儿童。

1.2 方法

将1999至2004年病残儿父母提供书面申请表、病历资料、疾病证明各项辅助检查及特殊检查、家系调查, 并对父母从事工作、居住、环境、职业、健康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 研究系统性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自1999年至2004年开平市共有220例病残儿通过了医学专家鉴定 (表1) , 其中农民子女154例, 占总数70%, 城镇干部职工子女有66例, 占总数30%, 先天性疾病179例, 占80%, 后天性疾病或意外伤害41例, 占20%。

2.2 母亲孕期情况

在220例病残儿父母中, 母亲孕期健康状况良好的有172人, 孕期因病使用药物的有48人, 其中生殖道感染的 (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等) 28人, 孕前有过自然流产的8人, 人工流产引产的32人。孕早期有过保胎的7人, 孕期做过产前检查的198人, 未做过任何产前检查的22人, 正常分娩的186人, 剖宫产34人, 足月妊娠分娩204人, 早产12人, 过期妊娠4人。

2.3根据各系统疾病分类统计

其中神经系统96例, 占总数的43.6%。其次是五官系统38例占18.1%, 第三位是运动系统共有22例占10%, 第四位是泌尿生殖系统共有15例占6.8%, 第五位是心血管系统共有13例占5.9%, 第六位是内分泌系统6例, 占总数2.7%。第七位是血液系统5例, 占总数2.3%, 第八位是消化系统3例, 占1.4%, 第九位是结缔组织1例, 占0.4%, 第十位是其他方面7例, 占3.2%, 见表2。

3 讨论

3.1在影响出生人中素质的因素中, 遗传因素约占25%, 环境因素约占15%, 其他因素包括遗传与环境交叉因素、营养因素、心理因素、保健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未知因素等约占60%, 环境因素主要是过多接触X线、射线、农药以及从事化工业的女性生下畸形儿的风险比一般人更大, 遗传因素主要是近亲结婚、家族有遗传病史, 尤其是隐性遗传更不被人们发现, 若能通过婚前详细家系调查, 医疗检查完全可以进行干预, 而婚前检查孕期保健是保证优生优育的一种重要措施, 在农村有一部分父母不重视产前检查, 有的农村夫妇甚至怀孕期间没有进行过一次产检, 如地中海贫血、先天性愚型, 都可在孕期通过染色体检查、羊水分析等手段进行干预, 避免病残儿的出生, 此外, 新法接生、儿童预防保健也是保证婴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1]。

3.2 96例神经系统病患中, 脑瘫、大脑发育不全有54例, 脑炎脑积水15例, 而这些患儿父母80%居住在农村, 且从事田间劳动, 多数父母孕前孕期有农药化学接触史, 有的早期有宫内多种感染病史, 产前未进行检查和诊断, 农民对疾病的防护意识差, 基疗卫生工作较落后, 随便就医, 滥用药物, 不重视孕期保健, 因而发病率高[2]。

3.3干预措施

严格把握婚前检查关、孕前教育关、产前筛查关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 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最重要措施[3]。

3.3.1婚前检查是通过全面体格检查筛查出对婚育有影响的疾病, 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个科学的了解, 通过对家族遗传病的调查和身体检查, 也可以发现遗传病和遗传缺陷方面的问题, 婚检可以排除严重遗传性疾病或艾滋病、梅毒等影响生育的疾病, 避免不健康的下一代的出生, 如在广东发病极高的地中海贫血, 就有1/4的可能生下一个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 进行婚前检查是阻断疾病的屏障之一, 为孕育下一代请把好婚前检查关。

3.3.2做好孕前教育, 要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必须广泛持久、多渠道开展优生知识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 要以婚育学校为基础, 依托计生网络, 以多种宣传形式, 对广大育龄夫妇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尤其要对可能发生出生缺陷的贫困人群, 高危人群和重点家庭进行针对性强的优生教育, 帮助群众充分认识不良的生活习惯, 疾病、环境污染、营养与先天缺陷的内在联系, 认识先天缺陷对社会、家庭的危害性, 使他们充分了解出生缺陷发生原因, 预防措施, 不断提高优生意识和预防能力, 要在育龄妇女中宣传, 在健康状态最好的时候, 在心理、环境季节最佳的时期选择怀孕, 这样出生的孩子才是最好的, 才是高品质的。

3.3.3提高产前筛查, 按规定产前检查至少要进行9次, 通过化验孕妇的尿、血或羊水、B超检查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正常, 如发现缺陷胎儿及时指导孕妇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先天缺陷的发生, 开展TORCH检测, 治疗、预防系统化工作, 可以有效地减少了因TORCH感染而引起胎儿畸形。在本次220例病残儿中, 大脑神经系统疾病96例, 占总数43.6%, 说明开平市是大脑神经系统疾病的高发地, 而且80%来自农村, 说明农村饮食结构中, 营养物质普遍低于城镇居民, 而叶酸、某些矿物质的缺乏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 孕前3个月, 孕期、服用叶酸、福施福是预防神经管畸形的有效措施。

3.3.4关注弱势群众, 弱势群众的存在是许多因素包括贫穷、不良健康、低教育水平、性别不平等, 缺乏对资源和社会服务的获取途径, 以及不利的地理生存环境, 社会地位的低下, 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生育条件, 他们面临更大的生存风险, 造成出生缺陷的极率比一般人也就大些。

综上所述, 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重视和领导力度, 实行政策倾斜, 加大投入充分调动全社会各部门, 各方面的积极性,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财力、智力及信息资源, 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优生优育和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 共同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工作, 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田圣秀, 彭高阳.1607例病残儿病因分析及建议[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 12 (3) :180-181.

[2]黄丽贤.534例0-5岁出生缺陷儿童临床分析[C].2004年广东省计划生育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上一篇:货运员安全职责 Word 文档下一篇:阿米星星的孩子语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