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2024-04-14

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街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201*年,我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县春季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和>职教招生工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一、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1、巩固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继续把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要求,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原则,进一步在全校上下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全年领导干部记学习笔记2万字,一般教师1万字,写>心得体会4篇。凝聚教育科学发展的共识,创新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2、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围绕“规范化、有特色、创品牌”目标,坚持以能手优生双培党建主题活动为抓手,树立“责任党建,主题党建,特色党建”理念,狠抓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廉政、特色六大建设。计划发展新党员2明,充实、壮大基层组织。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五个一”。严格规范学校收费管理,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深化政务、校务公开。

二、突出立德树人工作,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4、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质量立校、德育为首意识,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校团委要结合传统节日,适时开展德育系列教育活动。清明节开展“忆先烈,思故人,讲孝道,知回报,争做优秀中学生”专题教育活动。母亲节开展“和妈妈谈谈心里话”、“给妈妈一声问候”、“帮妈妈做点家务”、“达成妈妈一个心愿”等活动。教师节开展“师恩在我心”主题班会,举行“感师恩,忆师情”演讲比赛。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定时开展“今天我以元中为荣,明天我为元中争辉”等学校奋斗史教育,使学生爱我校园、净我校园、美我校园。坚持每周一升旗仪式,并确定学生国旗下演讲,1周1个主题,全年共确定40个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学校奋斗史等教育。

5、进一步深化学校文化建设。遵循“以内涵促发展,以文化兴学校,打造名牌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主题,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实现从校园文化建设向学校文化建设的转变,着重从学校精神文化上下功夫,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继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保持市级文明校园光荣称号。

三、全力抓好“两创”工作,确保年底通过省市县验收

6、如期完成重点校建任务。综合楼工程去年已完成报建手续及招标工作,今年要严格按合同施工,力争提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入校道路硬化、操场硬化、标准篮球场及新修围墙等附属工程计划在暑期进行,8月底全面竣工。

7、突出管用,认真抓好部室建设。在原有“普九”、“普实”、远教工程、义教工程所建配的各类功能部室基础上,按照《山阳县“两创”工作规划》和《山阳县实施两创工作手册》中要求,做好音乐室、美术室、地理室、劳技室等新增部室的规划、分类建配,保证部室用房。

8、巩固阵地,强化>培训,进一步加强成技校建设。“普九”时,县上已在我校建起了镇成技校,配备了桌凳、电教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今年计划对已损坏的桌凳进行维修或更换,按照“十有”要求进行完善,扎实做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省重点成技校。

9、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着力抓好学校信息化建设。

抓住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机遇,建起电子备课室,对上级配备的9台电脑集中安装摆放。按照学科特点,3名教师共用1台电脑,鼓励支持教师电子备课并纳入常规检查考核,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益。加强远程教室、“班班通”设备的应用,充分发挥远教资源、空中课堂的优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要按照“五进三不漏”的要求抓好应用管理,建好应用档案,并纳入考核,保证应用实效。

10、完善功能,强化服务,抓好寄宿制学校建设

“两创”县上为我校规划的综合楼工程建成使用后,学校要按照县局《关于创建标准化寄宿制学校的设施方案》,对照标准,加大投入,改善硬件条件,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家园式”学校,力争年底创建A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11、坚持标准,规范操作,高质量完成档案建设

县上拟4月份召开全县“两创”建档工作培训会,届时,学校将抽调1名领导和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赴城关镇参观学习,参加培训,建起专门的档案室,配备必备的办公设施,试行电脑管理,并按照“两基”、“双常规”、教师业务、校建、财务等类别分类整理、分卷装钉、专柜存放、专人管理,达到“一看就清,一查就准,一核就实”的要求,使档案建设成为我镇“两创”工作的又一个亮点。

12、扎实做好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去年该工程启动后,已完成排查、鉴定等工作,今年主要是强化项目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管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13、认真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工作,力争入学率达到99.3%,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要高度关注“留守儿童”,解决好“学困生”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和学困生档案。成立心理咨询室,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体会到家的温馨,使他们留得住、学得好。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14、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依据“教”与“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校提出教师教学常规“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检测,认真组织第二课堂;学生学习常规“六认真”: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完成作业,认真复习,认真应对检测,认真参与活动。为保证这两个“六认真”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又提出常规督导评估“六认真”:认真检查教案,认真听课,认真进行常规检查,认真抽查作业,认真考核评估,认真评定特长。用这三个 “六认真”,强化教学全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5、深化课堂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学科教学研究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和优秀教案的征集和评选活动,超额完成县教研室下达的各项任务。

16、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五个教研组要坚持间周1次的教研活动,学期活动不少于8次,每次活动要有主题,参与面达到100%。外出培训教师回校后要向教研组或全体教师作汇报交流。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次)。

17、教学质量目标:力争在县质量检测中综合位次进入前15名,迅速摆脱后进位次;初三“三试合一”考试升入县中人数比2009年有所突破,达到两位数。

18、提高认识,关心支持职业教育,要把职教招生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重视抓部署、抓落实、抓协调,制定可行的招生办法,落实招生工作责任,创新机制挖掘潜力,特别要抓住春季招生的大好时机,力争完成全年任务的70%以上,确保完成县局下达我校的39名招生任务。

19、推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开全体音美课,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适时举办校园集体舞比赛和学校部分项目>运动会,让学生跑起来,跳起来,动起来。继续办好体音美兴趣小组,每天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90分钟,要办出特色,引导学生“走进艺术”。

五、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育人水平

20、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深化“新规范、新师德、新形象”主题教育,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活动,完善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制度,继续抓好“新课程大讲堂”和“阳光师训”活动,组织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校本培训、>班主任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

21、加强教育工会工作,全面推进校务公开

(1)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参与权和评议权,把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

(2)坚持和推行校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把校务公开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程。重大事情和决策,如经费预决算、考核、职务晋升、评优树模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分别在职工会或公开栏公示。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先让教师充分讨论,广泛听取各层面意见,职工会通过后,校务会议集体决定,期末考核兑现。“一补”资金更是严格程序,阳光操作,名额公开,享受对象公开,及时足额发放。凡师生和家长关心、关注的事情,全部公开,保证了校务公开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3)严格>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对上级拨付的教育经费严格按期初编制的预算,严格审批权限、审批程序,票据严格实行“三笔会审”,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能。

六、精心管理,落实责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22、健全安全机制,扎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各项安全工作制度,明确学校各个层面的安全职责,狠抓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构建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切实将安全工作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23、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要切实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上好安全课,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栏等的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24、突出重点,进一步做好关键环节的安全工作。要加强门卫管理,健全外来人员审查、通报、登记制度,加大对宿舍、食堂、微机室、实验室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加强带值班和夜间巡查制度,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校产安全。要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创建步伐,力争今年创建为县级“平安校园”。

篇2: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2012-2013学下期)

本学期,我校团委将在学团县委和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思想教育要创新,服务青年要具体,开展活动要扎实,基础工作要打牢”的要求, 紧密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在学生中树立团员榜样作用,充分发挥团干、团员的带头作用。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抓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教育。并根据新时期团队工作的特点,做好初中团队建设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团队工作的新形式、新方法,努力把团队工作做得更好。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中心,团结、领导全校青年团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扎实有效的搞好团委、学生会工作,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以青少年思想教育为核心,加强团组织的育人功能。利用学校各级宣传阵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引导,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导向,为学生创造适宜的人文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认真实行量化评比考核制度;严格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加强学生会干部、团委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发挥榜样作用。

3.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按班级进行具体布置,落实校内基地建设,使志愿服务活动落到实处,起到培养能力服务社会的作用。

4.加强学生会工作的指导,促进学生在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及检查中,实现他们的自我管理。

5.教工团支部工作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号召青年教师在岗位上发挥青年人应有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

6.加强对各班级的考核,切实实行加扣分制度。

三、具体工作:

(一)思想建设方面

(1)以感恩教育为核心,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加强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感谢老师,感谢祖国,感谢父母,感谢同学等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坚持不懈地以团干部青年学生为重点,通过加强培训,开展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推动青少年学理论活动深入开展,努力构筑青少年一代的强大精神支柱。

(2)继续以“升国旗仪式”为载体,凸现国旗下讲话的教育作用。每班推荐一名最优秀的学生负责进行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每次在讲话前对轮值学生作先进事迹的介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按时势确定,要求提前一周将演讲稿上交审查。

(二)组织建设方面

1.强化团员的管理和各支部的评比制度,充分激发各支部自我管理、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2.继续做好团员档案的整理和团员发展工作。

3.落实团干部例会和团干部培训制度,使团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4、继续抓好学生会、“四岗”的管理工作。

(三)校园文化和宣传方面

1.充分利用橱窗、横幅、黑板、网上论坛等宣传工具,给学生提要求提口号,制造舆论氛围,并利用海报等方式提醒学生时刻以创市示范初中为标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2.加强各个班级的板报检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指导,内容上做到与团委、德育处专题教育内容相匹配,形式上展现学生的审美和设计能力,思想上加强对同学的教育和渗透。

3.配合德育处开展集体的体育、文艺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继续办好校园刊物,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宣传阵地,成立校园文学社团,保证小看文章来源及质量。

5.利用简报、校园网站等做好团委工作的宣传工作,尤其加强校园网站团委板块内容的丰富和及时更新。

6.加强对学校礼仪队的训练,组织好学生校外的宣传和各种参赛活动。

7.重新开设“校园之声”广播站,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在初一学生中选拔出一批新的广播员,以充实播音员队伍。

附工作安排:

三月份

1、组织开学典礼

2、制定团委工作计划

3、召开团委会,健全团组织,进行办公室分工

4、整理内务

5、申报恢复“校园之声”广播站

6、表彰上期优秀学生干部

7、增选播音员

8、培训小记者

9、出版校刊

10、进行黑板报的评比,11、配合德育处对学生进行仪表、学生证的检查四、五月份

1、组织“扫墓”活动

2、组织社会公益活动

3、学习《团章》

4、进行学生干部培训

5、进行黑板报评比

6、进行入团积极分子的团知识培训

7、进行入团积极分子的团知识考试或竞赛

8、出版校刊六、七月份

1、感谢父母系列活动

2、美化校园义务劳动

3、加强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

5、进行黑板报评比

6、出版校刊

7、加强对“每周一歌”、“校园广播站”的检查

9、召开团委干部会议,总结本期工作

10、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和小团体成员

11、做好团员的转团工作

篇3: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选取渭南市蒲城县兴镇初级中学和兴镇中学全体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本次共发放问卷1634份。其中84份因漏填项目过多而导致作废, 52位学生完成调查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1498份, 回收率为91.7%, 符合问卷调查回收率的要求。在1498位有效调查对象中, 男生776人, 女生722人。初中学生863人, 高中学生635人。

二、结果与分析

(一) 蒲城县兴镇中学生体育参与状况

(二) 蒲城县兴镇中学生体育参与动机和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1. 蒲城县兴镇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爱好程度

2. 蒲城县兴镇中学生体育参与动机的调查及分析

3. 蒲城县兴镇中学生不喜欢体育参与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一) 体育参与动机大多积极, 但仍存在消极的动机

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与体育艺术2+l工程, 使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体育参与动机, 努力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条件, 使学生体会到“健康第一”的真正含义。

(二) 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 从根本上丰富体育锻炼的内容

对今后蒲城县兴镇中学生课外参与体育健身的丰富性和持久性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注意考虑各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特色, 多进行一些传统项目的学习。

(三) 加强正确健身观念和终身体育的宣传

家庭、学校、体育宣传部门、各种体育传媒和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学生正确健身观念的引导和宣传, 调动多种有利因素, 强调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 牢固树立以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为基础的健康观和终身体育观。

摘要:体育锻炼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健康的体魄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学校应该增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调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性。

篇4: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关键词】 中学 羽毛球 兴趣

1研究目的

从竞技体育角度看,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竞技体育中的传统优势项目,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羽毛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动员在各种世界大赛中先后取得佳绩,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如赵剑华,李玲蔚,李永波,林丹,鲍春来,陈金等国人耳熟能详的优秀运动员。他们代表国家获得成绩一次次的振奋着民族精神,激励着国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羽毛球爱好者,从而也进一步使学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得到了推动[1]。从羽毛球运动的本来属性看,它是集智能、体能、技能为一体的全身性隔网对抗性运动,也是一项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基本动作简单易学、运动负荷容易调控、休闲娱乐健身强体等的优越性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它适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技术水平的人进行锻炼,也正是以其自身特有的优越性吸引了各阶层的人群。从20世纪80年代进行改革,全国大部分开始实施兴趣课教学,而羽毛球成为学生主要兴趣项目之一[2]。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梁镇中学在校的学生300名,其中150名男生,150名女生。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共发问卷 300份,回收 280份,回收率为 93.3%,剔除回收的无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240份,有效率80%。

2.2.2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阅了大量与羽毛球、体育训练及体育教学等方面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充分的理论准备。

2.2.3访谈法:针对相关问题与老师,学生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制定问卷时还走访了一些学校领导和资深的体育教师,为问卷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归类,并应用数据表格对所获得的数据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对粱镇中学羽毛球兴趣课学生上课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3表1

学生选课动机调查表

从表1中可知,有49.2%的学生是为了增强体质,这些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求知欲望较强烈,都能认真对待羽毛球兴趣课,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技术提高程度很低;有43.8%的学生认为羽毛球运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这些学生水平相对较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较明确;有29.6%的学生是为了休闲娱乐,从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仅有22.5%的学生是为了提高技术、学习技能,这些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技术提高较快;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协调、反应、体能等方面较差,掌握羽毛球技术参差不齐,对羽毛球认识肤浅,认为羽毛球的运动量相对较小,缺乏对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不能认真对待这门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把终身体育的思想灌输给他们,让这部分学生在思想上转变学习动机,使他们感受运动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2梁镇中学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调查与分析

如表2所示, 通过梁镇中学300名学生的按比例分配随机抽样调查获得的有效问卷中可知,羽毛球运动是我校学生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有40%的学生表示他们经常进行羽毛球锻炼,50.9%的学生曾经打过羽毛球,有70%的学生喜欢羽毛球运动。可见羽毛球运动已成为我校学生的首选健身休闲项目之一。

3.2制约我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的主客观因素

在个人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学生对健身项目的选择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羽毛球运动以它自身特有的优势日益受到更多学生的青睐。同时,也有很多因素制约影响我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3.2.1运动场地及器材的制约

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学校目前的场地设施不满,认为活动的场地范围和利用率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室外的场地受天气环境的影响,无法保证上课的时间和上课的质量,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

3.2.2重视程度不够

在教学上,我校羽毛球课程设置仍旧依靠现有的场地和师资,安于现状没有主动积极去挖掘潜力,创造条件,教学目标单一化,模式化教学内容以竞技化为主,与群众体育锻炼相脱节,不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3.2.3师资力量薄弱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我校羽毛球兴趣课的教师,从事羽毛球专项运动教师并不是羽毛球专业,而是由其他项目转项,通过自学或短期培训,然后就进行羽毛球的教学与训练,相对而言他们缺乏专业的基本技术,自己本身技术动作不规范,也没有专业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更没有专业的比赛经验,羽毛球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课程改革多元化的今天,这样的师资配置显然不能适应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运动项目,如果不具有一定的条件和科学有效的指导,就很难普及和提高。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我校羽毛球场地不足,大多数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场地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遇到天气变化,学生将无法进行羽毛球运动。

4.1.2我校羽毛球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绝大多数教师缺乏专业的基本技术,没有专业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4.2建议

4.2.1加强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利用

加强场地设施是我校羽毛球运动发展最主要的客观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抓住高等教育进一步普及学校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规划运动场地。学校各项运动体育场地设施的比例结构赢负荷改革发展的要求,改变以几个大项目为主的局面。其次,受经济条件限制可因地制宜,利用校园较避风的空地的多建设室外球场。

4.2.2注重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实效性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竞争性,而竞争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无比的吸引力,他们在竞争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在竞争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因此,我们在教学手段上也可以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从而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喜爱。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实际情况让他们了解在不规范的场地如何开展健身活动,会更符合学生今后随时随地的锻炼特点,对学生未来健身活动更具有时效性[8]。

4.2.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及锻炼习惯的形成

由于羽毛球运动有广泛的基础加之羽毛球运动本身具有的娱乐性、简便性和锻炼性的特点,使羽毛球运动为广大学生喜爱。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4.2.4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羽毛球兴趣课相对集中了有羽毛球运动特长的学生。因此对任课教师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体育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适应选项课的教学要求。我们应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及技师技能。加强相互交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6]。

4.2.5营造良好的氛围

大力增设羽毛球兴趣课。与早操、课外活动相结合,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定期做些技术与裁判的指导工作及组织管理工作,使羽毛球运动发展更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程永民.中国羽毛球实力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7,(3);58-59

[2]汪志勇.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学训练水平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3,7(2);65-67

[3]马行凤.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实效性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4,2(5);46-47

[4]毛泽东.体育之研究,【N】;43

[5]曾五一.顾俊杰,南京市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6(5);109-110

[6]姜宏.羽毛球选项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验【J】.辽宁体育科技,2005-04

[7]沈军. 晓羽毛球选项课运用比赛法教学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05.

[8]马行风.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时效性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4-10.

篇5:新厂镇初级中学薄弱学科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针对新厂中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工作效果比较滞后的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们全体相关学科老师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施素质教育。将工作重点落实于以教育教学中心,突出教学改革,突出教师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行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夯实英语学习基础。加强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加强教师培训和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保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定提高。

二、工作重点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中学英语教学课改方案》,树立教育观念。引导教师明确本学期工作的总体目标。

(二)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线。学校行政坚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尤其抓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体教师要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主战场,学习实践课改《纲要》、《新课标》,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加强听课评课,突出强化备课和上课两个主要环节,从学情出发研究教师的教,再通过教师的教去引导学生主动地学。着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以师生共同参与与互动生成为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着力抓好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加强对薄弱班级学科的指导和研究,努力实现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的教学成果目标。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继续开展学理论、学纲要、学课标、学名著的“四学”活动,深化课程改革,以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为重点,寻求课改工作新突破,积极指导分部的课改工作同步推进,积极探讨新的评价体系。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课堂中角色的定位,努力实现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讲求课堂中的师生平等,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想方设法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永褒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自身的内在要求。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合作、自学辅导、实验探索、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习得过程。

根据课改实验的要求,教师们都要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3.改革以往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去的教师备课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一是重形式轻实效;二是重教法轻学法;三是重课前教案的编写轻课后反思。在教案的编写上,更多的是关注知识传授的正确性和系统性,而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这样的备课形式显然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当前的课改精神格格不入。因此,走出备课的误区,突破备课环节这一瓶颈,也是当前课改实验应正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备课形式上,我们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允许用提纲式、表格式、框图式等不同的书写形式。第二,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讲求教案的实效性和创造性。

第三,提倡教师写课后记。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要求实验教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做好课后备课(反思),书写形式上允许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四)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坚持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开展敬业爱生活动,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继续抓好校本培训基本功训练和比赛。学校每周安排2课时(周三下午)集中进行校本培训。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抓好教研(备课)组的活动,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坚持行动研究,突出课例研究,正常开展教研组活动,坚持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研究。每个教师每学期撰写教学后记不少于20篇,每学期听课被听课在20节以上,并将此作为教学检查的一项内容。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校本培训计划。

3、检查各科教学计划。

4、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应知应会知识,准备考试。

十月份:

1、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十一月份:

1、组织期中考试和质量分析。

十二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

2、听听各年级随堂课。

一月份:

1、迎接期末教学检查。

2、组织期末考试,并进行质量分析。

3、期末总结。

篇6: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2017年“法治进校园”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法治进校园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切实增强广大师生法治意识,进一步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在我校广泛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二、加强领导

成立法治宣传领导小组,由王朝斌校长担任组长,校委成员和班主任为组员。聘请淇滩镇派出所指导员的徐

为法治校长兼法治宣传员。

三、方法和措施

(一)加强阵地建设

1、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保证学校法治建设,使法治教育成为我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导处抓好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确保每月安排法治教育课不少于1课时,一学期不少于4课时,并组织授课教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各班除了落实课堂教学外,还要在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法治教育。

2、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

3、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建设, 依托家庭、社会和校内团委等组织,通过家长委员会及家长会活动等形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法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组织有关部门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的游戏厅、台球场地等娱乐场所和违法经营的商业摊点,净化校园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三结合的法治教育网络,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教师队伍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并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素质和法治教育水平。切实把工作能力强、思想素质好、工作热情高、关心爱护学生的优秀教师吸收进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法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聘请法治副校长,进一步规范法治副校长工作,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社会实践及举办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手抄报、法治漫画、法律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搞好对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牢固树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合格中学生。

四、工作步骤 “法治进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切实增强广大师生法治意识,进一步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结束。我校的“法治进校园”工作分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4月)

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对“法治进校园”活动作出部署要求,广播站、宣传栏等开辟“法治进校园”活动专栏,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广泛深入的发动宣传。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各教研组结合实际,根据学校制定的“法治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典型培育工作,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推动“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全面开展,学校将适时组织专项检查。

(三)总结阶段。(2017年12月)

学校将根据检查情况对各种活动中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班级、个人予以表彰。

五、具体安排: 1、4-5月份:根据县教育局、镇教育管理中心的文件精神,制定“法治进校园”活动工作计划。学校做好法治宣传专栏、法律图书架,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对“法治进校园”活动进行宣传并作出部署要求。2、6月份:学校要邀请我校法治宣传员给全体师生作一场法治教育专题报告,结合暑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法治宣传。教科室要组织各教研组开展一次法治手抄报、法治漫画、法治征文比赛活动。3、7——8月份:安排学生自主研究、了解法律,调查收集、走近法律。组织学生调查、收集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感兴趣、想研究的内容,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安全法规》、《环境保护法》等,深入了解某项法律法规,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如借阅法治书籍、收听法治新闻、采访法律人士等,再将学习到的许多法律知识汇编成法治学习资料、调查报告等。4、9月份:教导处组织教师学科法治参透教学,组织班主任开展一次法治教育主题班会。学科参透法治教育教案一学期两课时。5、10月份:团委要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时间,安排两次以法治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结合学校的常规检查情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6、11月份:学校政教处、安办要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一次法治讲座和一次法治知识竞赛活动。7、12月份上旬,以上各口对活动开展的资料上交学校办公室,办公室要收集整理好以上各项活动资料,中下旬对“法律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

淇滩镇初级中学

篇7:徐营镇初级中学学风建设计划

学风是一个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是校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优良的学风是学校求生存、创品牌、谋发展的基础。学风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改进我校学风建设,逐步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和机制,特制定计划。

一、学风建设工作的基本理念

人人是教师,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材,学校无空地,处处是课堂;以教风促学风,为人师表育学风;把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成功视为一切部门、一切人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成才观,引导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以先进的制度文化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从我做起,人人争做学风建设的主人;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超越,树立自信心、主动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去超越优秀的学生。

二、创建优良学风的措施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全局性的工作,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建设过程。正确认识、分析我校目前学风状况存在的问题,是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工作的关键。开展学风建设活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和育人的原则,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优良学风建设,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根据目前我校学风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教育载体,集中一个时期大力宣传加强学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宣传学风建设中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引导全校师生员工都来关心重视我校学风建设工作。

2.各班级(团支部)要结合学风建设方案,召开以“我与学风建设”为主题的班会,立足班级认真分析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风建设整改措施和长效建设机制。

3.加强思想教育,抓德育正学风。针对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而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的自觉性。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的要求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根据学生需要组织各种专题报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营造学术氛围,抓竞赛促学风。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围绕我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科研活动。从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设计创新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为每一个学生的成功创造条件。开展科学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文化品位。组织开展读书节、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知识,增长才干,努力营造良好的治学环境和育人环境。

5.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树典型,学先进,浓学风。每学期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6.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学风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长效建设机制,使学风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保证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7.学风建设中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广大师生员工要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篇8:镇初级中学工作计划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 住建部也会同国土部等有关部门研究扶持重点镇的支持政策, 促进小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各省已经开展了重点镇规划建设情况的调查。

增补重点镇有何意义?是否表示国家可能会以这些重点镇为依托, 全面铺开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

镇域发展不均衡

我国的建制镇有17000多个, 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 且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重要产业带, 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大部分的小城镇很小, 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 发展速度很慢。实际上, 我国小城镇人口占整个城镇人口的比重最高时也仅仅为27%, 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这些发达国家。

上世纪80年代, “小城镇, 大战略”一直被倡导。但在随后的20多年中, 大城市的工业化和人口聚集效应愈来愈明显, “小城镇, 大战略”实际被放弃了。近几年, 中国小城镇占城市人口的比例一直在下降, 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相反。

而且, 如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所说, “当前小城镇的质量和大城镇是不能相比的, 是一个半成品的城镇,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小城镇居住条件差, 基础设施落后, 人民不愿意在小城镇长期居住, 一般都想离开, 去大城市生活。”

在全部的镇中, 有1887个重点镇, 重点镇名单公布于2004年2月4日。业内人士认为, 这份名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四川省是拥有重点镇最多的省份, 共有124个重点镇, 而同属于西部的其他省份, 重点镇则少得可怜。其中, 陕西省仅有8个重点镇, 是全国最少的省份, 宁夏只有11个, 青海只有12个, 东北的重点镇也较少, 吉林只有43个。

近年来, 随着“大城市病”日益严重、房价高企、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等因素, 政策的天平再次有所转向, 小城镇又受到青睐。“我国之所以不提城市化, 而是城镇化, 是有其原因的。现在发现的问题, 是人口都集聚在大城市, 小城镇得不到发展, 大城市又太拥挤, 这样的布局肯定是不合理的, 所以需要调整。”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

“我国区域发展差异较大, 东部、中部、西部的小城镇发展非常不均衡。在东部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 还出现了特大镇, 它们无论是经济规模、人口规模还是社会管理能力都超出了传统意义的小城镇。此外, 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战略的实施, 这些地区小城镇所承担的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 有必要对重点小城镇进行重新界定。”顾云昌说。

(二)

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于是, 《通知》应时而生了。

根据《通知》, 此次增补的调整目标是各县 (市) 至少有1个重点发展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并使全国重点镇成为今后各地、各相关部门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先支持对象。根据要求, 各省市要在今年11月30日前, 将省级推荐名单和材料报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同时, 《通知》要求全国重点镇的增补调整要充分尊重地方政府小城镇建设管理事权, 尊重县级人民政府发展县域经济的选择, 根据全国重点镇推荐条件, 按照确定的程序, 开展增补调整工作。全国重点镇的推荐对象需要符合人口规模、区位优势、经济潜力、服务功能、规划水平、科技创新这六方面的条件。

《通知》强调, 此次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要从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出发, 按照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格局的要求, 使全国重点镇数量、分布与城市布局相协调, 形成合理的级配, 改变城、镇发展失衡的状况。

全国重点镇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人口集聚能力较强, 是县 (市) 域中心和副中心, 在县 (市) 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这次增补调整的意义在于, 通过增补调整确定一批全国重点镇, 支持加快发展, 可以为全国的小城镇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增加投资需求和拉动内需增长, 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有效转移农村人口和缓解大中城市压力,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服务城市和辐射农村的功能, 推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消息人士透露, 住建部将组织七部委专家, 根据全国重点镇的条件和增补调整的工作原则, 综合考虑对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以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支持的因素, 对省级建议名单和推荐资料进行审核调整, 提出全国重点镇名单, 经公示后予以公布, 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我国目前已有的285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再考虑到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的实力, 特别是部分特大型、专业型小城镇的实际情况, 估计此次重点镇将增至3000个左右。

(三)

户籍改革是重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户籍改革是其中的核心改革内容, 未来与大城市比, 重点镇落户的准入门槛低, 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和社会成本也相应较低。重点镇极有可能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样板, 这取决于未来各项政策能否落实。”前述消息人士表示, 作为样本, 小城镇的改革阻力和难度都会比较小, 未来可能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倾斜, 除了包括户籍改革, 还可能包括土地流转、住房建设、公共设施等多方面领域。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副研究员文辉说, 一方面, 重点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既包括本地人口的城镇化, 又包括外来人口的城镇化。在现有政策条件下, 重点是要能落户, 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的限制条件是新型城镇化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 与大城市比, 重点镇落户的准入门槛低, 生活成本、居住成本和社会成本也相应较低。

文辉认为, 重点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成为新型城镇化样板的可能, 但能否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样板, 还取决于各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小城镇若能发挥好“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在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中找准定位、找好目标、明确功能, 才能在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扩权才能强镇

一般认为, 中国小城镇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塔式级别化的城市管理体制。不同于欧美扁平化、无等级的管理体制, 中国的等级化体系下, 优秀资源向上一级行政单元聚集, 镇位于最低端, 很难留下或积聚资源, 推波助澜了市场经济的强弱分化作用。

赵晖认为, 要发展小城镇, 必须改革基层行政体制, 扩权强镇可以缓解这一体系的影响。他认为, 要将镇作为职能完整的行政体, 赋予其独立的财税、土地、规划建设管理和人事等权限, 增强其发展自主性。

“十几年来, 中央有‘小城镇, 大战略’的口号, 却无支持小城镇的特殊政策。中国应该通过建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提高土地出让金等返还小城镇的比例、拓宽小城镇融资渠道、对重点镇增加用地指标、对小城镇鼓励性企业减免税费等方式, 切实支持小城镇的发展。”赵晖如是说。

就此, 顾云昌建议, 第一, 不要把资金都用在省会城市, 使中小城市得不到财政补贴;第二, 要在产业方面进行倾斜, 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小城镇内生动力。

应避免计划思维

从根本上看, 传统城镇化基本上源于“求大求强”的城市发展思路, 其中大城市规模迅速扩张, 并且向城市群、城市圈发展;小城镇遍地开花, 除了国家重点镇, 还有大量的省级、市级、县级重点镇, 点缀着各级政府的“政绩”。

从以前的实践情况看, 包括重点镇在内的“自上而下”式的区域改革, 往往只是给了下级政府以“争资金、引投资、扩行政、要资源”的“尚方宝剑”, 当然这“宝剑”是否管用, 还受制于重点镇的协调能力与地方实际情况。

也就是说, 重点镇的发展必须跳出“人为造城”的思路。例如, 重点镇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遇到一些困难, 包括:重点镇建设中缺乏产业的发展和支撑, 使得这些镇变成“空城”、“鬼城”;规划中出现贪大求多、论证不充分、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土地、户籍、资金、贷款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有些重点镇只是“空帽子”;因为政府财力有限, 又缺乏吸引民间资本的机制和环境, 建设资金缺乏;政府管理机制落后, 无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来吸引人口;过于追求城市发展规模和速度, 缺乏城市文化的积淀等。

上一篇:李雪严09122122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观后感范文下一篇:羊羊运动会